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2.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202-02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1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
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
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
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从而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
2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1指导预习,教方法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学生刚上四年级时,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
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培养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培养的方法有哪些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培养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培养的方法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需要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让学生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
学生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尺度——童真、童趣、童心,他们用此价值尺度来取舍阅读内容,因而,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阅读内容。
如在教学《老张卖糖果》一课时,我把标题写在黑板上后,问学生:“你们在看到课题后,头脑中有没有什么问号?”问题刚一提出,下面的小手纷纷举了起来:“老张是谁?”“他在哪儿卖糖果?”“他卖糖果的结果是怎样的?”……在小朋友们的问题提的差不多时,我就不失时机地说道:“既然小朋友们对这么多的问题感兴趣,那就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地将这篇课文读一遍。
”顿时,教室里的读书声此起彼伏。
(2)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
如阅读中理解词语可以运用工具书,可以联想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紧扣上下文;阅读方法上可以采用朗读、默读、分配角色读等。
一位老师在教学《荷花》第2~3自然段时,他让学生仔细读一读,想想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通过思考,有的学生说:“我准备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想象画画,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有的说:“我准备和同桌比赛朗读,看谁读得好。
”还有的说:“我想围绕‘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展开学习,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一部分也就读懂了。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愿望,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从而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笔者以为优化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紧扣教材,把握特点,指导方法,强化训练。
下面就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结合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学法指导得体有效首先在于教师深入剖析教材,透辟把握教材特点,找准学法指导的渗透点、训练点和切入点,这样的学法指导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例如,针对统编教材第九册《再见了,亲人》一文进行学法指导。
首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深入地剖析,把握了教材具有鲜明的三个特点:一是文情并茂。
全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荡着千万人的心。
二是典型动人。
作者细腻刻画了主要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表达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这个中心思想,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动人心魄的感染力。
三是结构严谨。
课文前三段都采用了基本格局和学法指导的基本程序,即凭借典型段落激情入境,精心指导学法,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结构,揭示行文规律,体会文章内容的感情,水到渠成,归纳中心,扎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二、比较阅读开拓视野著名教育家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发散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
”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
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正迁移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
在小学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体裁、主题而选裁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
如五年级的《小英雄雨来》和《少年闰土》,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后,不难发现,二者体裁都是小说,但可以跨跃时空,去反映不同的主题。
前者反映抗日战争时期,表现的是抗日根据地的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而后者反映的时代则比前者早,表现的是农村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品行。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必要。
下面是如何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措施: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1.引导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紧密联系起来。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互动式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活泼、自由、自主、独立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形成认真、有序的课堂秩序,在这种秩序中,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教师集中精力指导学生采取合理的阅读策略,督促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阅读上。
二、采用多种阅读策略1.以情境教学的方式,创设让学生愿意参与的情境,让学生以完成某一作业的目的来阅读,让学生从阅读当中体会到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
2.采用小组合作阅读策略,小组成员激发彼此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得到互相帮助,共同参与阅读活动,彼此互相督促,形成良性竞争,提高阅读能力。
三、创设有利于阅读的条件1.改善教室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有利健康的环境中学习。
教室的设计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阅读,不受外界的干扰。
2.在家中要充分支持孩子的阅读,尽量不要干扰孩子的阅读,要给孩子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帮助孩子在家中也能够坚持阅读书籍。
四、多用多样化的阅读材料1.安排学生读一些精品作品,教师应多读、多听、多看,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材料,在学习中使用画图及多媒体资料,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布置有趣的阅读任务,安排学生进行具体的任务阅读,让学生一同参与到文本的了解、分析、成果的分享中,让学生在分享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保持阅读的热情。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措施。
通过良好的教学氛围、多种阅读策略、安排合理的阅读时间、多用多样化的阅读材料等等,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这句话说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自己始终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陪养,并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是需求的动力。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就像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
学生努力寻找阅读机会,从中获取信息,得到了阅读的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因此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质量,也可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常常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不只是学习哪篇课文就阅读与之相关的一些书籍,还给他们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供学生阅读。
如向学生推荐科幻小说、童话故事、传记、游记、各国的风土人情、名人奋斗故事、百科全书等。
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得到阅读满足,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就更会增加阅读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阅读,我还注重依靠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
让他们在有目和对象的阅读中逐渐培养兴趣,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品味汉语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给方法培养能力《总目标》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抓住两方面进行。
一是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文章的方法;二是让学生学会精读文章的方法,准确的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具体我是这么做的:(一)快速阅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平时,在我们生活、学习中,需要阅读的书报杂志非常多,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的速度,就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阅读较多的材料,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这是很有好处的。
那么怎样做到阅读有一定的速度呢?我训练学生,首先要眼睛看得快,要扩大视觉的范围,学会“速读”也就是有原来的一字一句的看书变为一句一行的看书。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王 燕一、引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对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学语文是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产生着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同时还应在教学中积极思考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研究(一)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不断在阅读中进行总结并思考,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提升阅读效率。
另一方面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后在进行阅读时,能够充分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内涵,对文章的结构或与阅读、语文等相关的知识掌握更准确,对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强化对文章的认识,充分表达自身的想法和感受,长此以往则会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认识能力,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则是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严格来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掌握更多语文知识,为写作和语言表达提供重要素材,而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或者是写作时则能够将阅读获得的知识充分应用,同时反作用于学生的阅读。
此外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后,其更能准确把握文章表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语言和写作对自身所了解的感情以及自身的感悟进行表达,以此丰富写作和语言表达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培养效果不理想新教育体制的深入变革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以此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在教学中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识字能力和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和凭借。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是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培养兴趣是前提,培养习惯是关键。
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
而阅读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
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能让小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众所周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某件事物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的去追求,乃至形成爱好,养成习惯。
的确,兴趣的魅力是神奇的,它能调动学生内在的潜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也可以说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效率,关键还在于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1.精心创设情境,培养阅读兴趣。
教师可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
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老师可以充分结合文中优美、流畅的语言,配上一段舒缓动听的音乐和精美、生动的动态画面,再加上老师饱含深情的范读,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的感染。
学生在细细的听、看中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也会被老师美的情感、语调和生动的画面所陶醉了。
孩子们其实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师的范读无形中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
这时他们也显得跃跃欲试了,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
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简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简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开始掌握语言文学、提高综合阅读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
随着我国大力培养综合型人才,各科基础教学也开始进行课程改革,自从课改以来,小学语文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方法现代教育极为重视基础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充分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满足以后的高等教育所需。
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接触知识的空间,更有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1.提高教师素质1.1转变传统观念实行新课改后,教育系统要求小学教育让学生认字,对已经掌握的语言文字能力进行融会贯通,进而掌握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方面,教师应该打破旧有的传统教学观念,通过比照课改要求明确自己的标准,进而形成一套新的符合新课改标准的教育方法。
1.2丰富专业知识语文教学是最能体现一个教师文学功底的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在平时进行多方面的知识学习,例如教师应该对教材中的诗歌、课文等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很好地为学生提供语文知识的延伸,同时能够通过对文章寓意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打破旧有的“朗读—记忆”的教学模式,形成新的“讲解—启发—反馈”教学模式。
1.3培养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中,相关教职工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拥有一种责任感和职业精神。
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各种问题比较多,尤其是在阅读方面,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解答和帮助,不能放任不管。
2.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1做好准备工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课文选择相关故事和引导语。
通过阅读之前的故事讲解或者提出问题等方式,能够很好地让学生进入相关的阅读环境,极大地勾起学生们的好奇心。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语文是一门学习和应用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师应当利用这个特性,采用扩展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成绩。
当前本文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讨论,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学生;个性化阅读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这两段话已充分说明了阅读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地位。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习和应用语言的学科,阅读能够使学生在语言训练方面得到大量的积累,有了量的积累就有质的飞跃,学生“胸有点墨”,有了良好的语感就自然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阅读对发展人的语言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若干建议(一)根据小学生的特性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不少教师认为这对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会起到很大的阻碍,所以对学生的个性加以抑制。
如果教师能够反其道而行,善于将小学生这一特性与教学相结合,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成效。
在课堂设计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提供给学生进行对话或朗读。
如在教授猴子摘桃的故事后,教师可以准备另外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猴子捞月,然后准备一些道具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并通过自身体验将寓言中的寓意渗透于思想中初步形成个性化阅读能力。
(二)让学生在愉悦的阅读气氛中汲取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住良好的课堂气氛。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建立正确的阅读习惯,并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教室里设置一个温馨的阅读角落,放置各类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阅读的图书。
这样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让他们主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
二、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字,包括绘本、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等。
这样做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并激发他们对不同类型文本的好奇心。
三、进行情感导入在阅读之前,可以通过唱歌、游戏或者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参与度。
例如,在阅读一本绘本之前,可以播放与绘本内容相关的音乐,或者让学生观察绘本封面,预测故事的发展。
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主动性。
四、采用分级阅读法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开始接触阅读,词汇量有限,因此采用分级阅读法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提高阅读水平。
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并根据阅读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加难度。
五、提供合理的阅读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阅读任务。
对于一些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每天读一段简短的故事,并简单回答几个问题;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读一本相对较长的书,并撰写阅读心得。
六、进行朗读训练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朗读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字词,提高发音准确性和语音语调的表达能力。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训练,也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家庭朗读。
七、开展阅读互动活动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阅读互动活动,例如“我是小作家”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一篇短文分享给同学们。
语文教学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论语文教学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是掌握语言、提高交往能力和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
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又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要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强调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小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陶冶、精神受到鼓舞,为一要求的提出,需要教师要教学过程中,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一、转变传统观念,形成全新思维传统观念认为,小学生阅读水平只要达到识字词、流畅读完全文的要求即可。
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标准,要求对语文阅读的教学不但要掌握字词,并且还能够对语言进行运用,同时还要求在阅读中兴趣得到培养、性情得到陶冶、思维得到创新。
这种新的标准不但是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应当打破传统观念,明确认识新课改的要求标准,形成全新的思维。
要转变观念,树立全新教学思维,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的探索中不断的完善教学理念,改变陈规陋习,时刻以新标准提醒自己。
阅读教学是最能体现教师专业知识的环节,一方面,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
比如,对文章背景知识、作者的相关故事、文章所含寓意等,如果能够熟练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钦佩感,这有利于学生与老师产生共鸣,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调动兴趣提高阅读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使学习从被动型变成主动型,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小学生必须培养阅读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语文阅读的动力,而有了动力才能真正的提高阅读的能力。
兴趣的培养常常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表现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因人而异的提问设置等等。
万事开头难。
对于阅读教学工作亦是如此,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可塑性强,所以,阅读前的导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阅读开始前,如果教师能够增加些对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的趣味性讲解,那么就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期待,在怀着兴趣的情况下,阅读的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84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康欢欢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语言学科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语文阅读能力的增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还能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解基础。
虽然小学阶段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对阅读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小学生自身年级较小,智力还未完全成熟,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现状需要解决。
在全面课改的要求中,对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教学中主要任务之一。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阅读方法,以及如何在课外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成为一线语文老师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现状在传统教学中,以学生做题的高正确率为目标,将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通过题海训练,提高语文阅读部分的分数,并不对所读内容进行讲解,只对答案进行校对。
长期下来,学生对阅读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对阅读答案内容的出处不知甚解,进而对阅读缺乏耐心。
同时老师自身能力受到教学时间上的严格限制,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不能充分对课文进行讲解,向学生传授的阅读方法只能一带而过。
使得学生对于阅读方法,要么不能掌握,要么不能灵活运用到阅读中,直接造成学生阅读效率低下。
虽然通过将阅读能力的培养扩展到课下时间,有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但一方面学校以及老师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籍数量过多,家长以及学生难以选择合适的书目进行阅读。
另一方面存在书籍内容过于复杂,小学生不能独立实现阅读目标,以及书籍内容质量较低,不能增长学生见闻,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情况。
除此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传统纸质阅读受到冲击。
一方面小学生在阅读时,更愿意选择色彩丰富的漫画书,或者插画丰富的童话书籍以及轻便携带的书籍为主。
另一方面小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时表现出厌倦情绪,在阅读以上书籍时则相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的策略阅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策略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自主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下面就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策略与实践。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例如,可以在课堂上设置“阅读角”,在这个角落里摆放各种类型的书籍,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来阅读。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然后进行读后感的分享和讨论。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体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领域,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
可以组织“读书分享会”、“阅读驿站”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交流阅读心得。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学生阅读交流平台,让学生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阅读互动。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活动、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以及阅读推广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相信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阅读的种子也会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如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将读书的快乐感受到。
因为具备阅读能力的学生可以对课文进行有效的解读,学生的情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的熏陶,学生的语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的培育,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
一、预习习惯的培养(一)预习方法的教授预习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就会对课文进行预习,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阅读才能可以得到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知识素养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
在刚开始让学生去阅读课文的时候,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带领,要让学生将自主阅读的方法学会[1]。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在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后,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生字和易错字进行纠正。
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将人生百态、世事无常了解,还可以有效地获得理解能力。
(二)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再让学生预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主动的思考。
比如要让学生将课文中的关键句子词语找出来,让学生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找出来,然后提问。
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本身进行怀疑,然后进行探究。
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查阅的动力、讨论的渴望激发出来,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
例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这样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将课文内容整理出来。
这时教师可以选取学生上讲台进行教授,让学生当一回小教师。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讨论,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而且学生与作者之间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
二、阅读计划要做好教师要知道好的阅读计划,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可以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2]。
所以在让学生进行阅读前,教师要让学生先将阅读计划做好。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小学生的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阅读是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小学是语文基础教育的起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对于其后续学习和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1.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教师应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应时常阅读优秀的课文、名著等,通过模仿优秀的阅读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建立培养阅读兴趣的机制,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去读书、读报、读课文。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学校和家庭应配备丰富的阅读资源,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阅读材料。
三、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1.抓住识字能力的培养。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
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学生的汉字识别和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演示、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识字水平。
2.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是为了理解和表达。
小学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课文、写作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从读懂到会写,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3.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理解和思考的过程。
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中的意义和思想,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阅读是综合运用各种技能的过程。
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推理等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文章改写、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培养他们语文素养的关键。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需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1. 鼓励学生多读书: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书、报纸、杂志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类型的文章。
同时,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设置阅读时间: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阅读,可以是在课堂上或者课后的自主阅读时间。
通过坚持每天读书,学生能够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批阅和讨论:教师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可以批阅学生的作业,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提高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二、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除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几种阅读技巧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有帮助:1. 预测:在开始阅读之前,学生可以先浏览文章的标题、图表、插图等,然后试图预测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这种预测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提高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2. 理清文章结构: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学会理清文章的结构,包括主题句、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提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3. 提炼关键信息: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学会提炼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包括重要的事实、细节、观点等。
通过提炼关键信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重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1. 阅读理解练习:布置一些阅读理解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进行解答。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并应用所学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信息,从而获得知识和启发,并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表达意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和知识面,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首先,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天坚持阅读,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兴趣。
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书籍,鼓励他们互相推荐好书。
教师还可以通过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教师需要选择简单、有趣、生活化的阅读材料。
可以选取一些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等,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文本。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可以通过故事讲解、问题解答、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写作、朗读比赛等活动,增加他们对文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视频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阅读思维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深入理解文本,获取正确信息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思维导图、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学会从文本中寻找答案。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将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
阅读表达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传达给他人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培养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第一步。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如生动形象的讲解、有趣的故事、图书朗读等,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目进行阅读,从而增加学生对阅读的热情。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和家庭都可以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处处都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学校可以建立丰富的图书馆资源,购置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图书,并定期组织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阅读分享会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家庭也可以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在家中有自己的阅读角落,并给孩子购置适合年龄的图书,如绘本、益智类图书等,鼓励孩子多读书。
三、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阅读,他们需要从基础开始学习阅读技巧。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阅读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大声阅读、分组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通过故事问答、阅读理解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外阅读、课内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
四、课外阅读的引导除了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好书,让学生回家后读起来。
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阅读小组、设置阅读奖励制度等方式,引导学生愿意主动读书。
通过课外阅读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编写生字卡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汉字,生字卡的编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阅读培养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编写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字卡,并要求学生课外背诵和阅读生字卡上的字词。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老师需要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他们的文献阅读能力。
本文阐述以下几点:首先,老师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阅读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其次,老师应该提供各种大量的有效阅读材料;再次,老师应该给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最后,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首先,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学习环境,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很重要。
应该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温暖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每天把学生带到一块能够享受阅读的地方,老师可以主动分享阅读中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地阅读和思考,从而使孩子们产生阅读的兴趣和意识。
其次,老师要提供各种大量的有效阅读材料,可以采用有趣的游戏,阅读活动,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去阅读各种有益的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使孩子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增加学习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再次,老师应该给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让学生熟悉语言、熟悉文章内容、培养分析思考能力,文章内容都经过认真的研究,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完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要把阅读中的问题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把书本中的知识融入到实际的应用中。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家校应该建立密切的联系,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有益的阅读材料,给孩子制定一些合理的阅读计划,让孩子有计划地阅读,让孩子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家里应该多鼓励孩子认真地阅读,定期给孩子发奖励,形成有规律的习惯。
总之,老师应该利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有效的阅读材料,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增强学生文献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非同一般,语文《课标》中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我从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教给阅读方法、创设阅读条件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阐释,希望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能力兴趣习惯条件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非同一般,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我把我多年以来的经验写下来与各位探讨:1 培养阅读兴趣常常关在嘴边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任何人做事情都受到这一常理约束,小学生更是这样,阅读兴趣直接影响着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旦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能产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教师要想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教学《开天辟地》一课时,我就问学生盘古开天辟地有趣吗?你还想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你们可以自己去读相关书籍。
平常教学中,我们要多鼓励孩子们进行阅读,及时发现并肯定他们在阅读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不断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想读书、乐读书。
家长热爱读书,才能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兴趣。
作为我们家长要喜爱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平常,我们要不断指导孩子阅读,用自己的持之以恒的读书行为,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
一开始,我们可以多读一些文章给孩子听,这样一方面可以延长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加他们的识字量,激发想象力。
同时,促进了孩子们的情感发育,更培养了他们读书的兴趣,让学生们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
2 养成阅读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每册都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目的就是让小学生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并逐步养成习惯。
阅读教学时,我们一般要求学生养成预习习惯,使用工具书习惯,读书动笔的习惯。
每篇课文在新授之前,教师都会要求学生预习,同时明确预习要求。
学生明确了预习时要做什么,就会在阅读课文时就会有的放矢,时间长了,就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者:蒋素萍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第01期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往的做法,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几年来,我一直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经过反复实践,感受颇深。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
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
”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极大的兴趣。
我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吗?它与我们的生活很常见,就像我们的好朋友,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下雨时的情景又是怎样呢?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各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
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
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理解课文的内容。
在培养学生自读自悟阅读能力的训练中,我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即辨别生字,学习新词的能力;其次是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即善于审题、辨体以及探究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的能力;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即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再次就是语文的鉴赏能力即如何分析、评价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由此可见,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
教学时,我尽量做到精讲多读;活动时,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
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的理解。
通俗易懂的句段,则能充分让学生自读、感悟。
当学生有质疑时,我再做适当地点拨。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
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叶圣陶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知识”。
学生会学,才能更主动地获取知识。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一三三团第一中学小学部)
编辑代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