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总结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总结《鸿门宴》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脱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首尾呼应。
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总结有哪些?一起来看看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总结,欢迎查阅!文言文《鸿门宴》知识点梳理【通假字】1.距─拒,把守:距关,毋内诸侯。
2.内─纳,接纳:距关,毋内诸侯。
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3.要─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早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S─隙,隔阂: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7.坐─座,座位:置之坐上。
因击沛公鱼坐。
8.不―否,不者,若属将为所虏。
【成语】秋毫无犯:原指任何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部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
劳苦功高:做事勤劳,功劳很大。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古今异义词】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5.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一词多义】1.谢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乃令张良留谢。
2.辞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讲究、计较:大礼不辞小让3.故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因此:故听之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 且将:且为之奈何?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5. 胜尽:刑人如恐不胜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杓6. 之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高中语文《鸿门宴》知识点总大全结,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内②诸侯。
①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一)实词:1.飨土卒 (飨;犒劳)2.夜驰之(之:到,往)3.无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4.从沛公 (从:跟从)5.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估量:当:抵挡)7.与臣游(游:交往)8.籍吏民 (籍:登记)9.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副词,进入)10.具言 (具:详细,完备)11.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12.杀人如不能举(举;尽)13.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14.坐须臾(须臾:片刻)15.相去(去,距离)16.置车骑 (置;放弃)17.督过之 (督过:责备)18.留谢(谢:辞谢)(二)虚词1.固不如也 (固:当然,本来)2.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3.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4.人有大功而击之 (而:却)5.因言曰 (因:趁机)6.今者有小人之言 (者:助词,不译)7.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这样)8.因留沛公与饮 (因:于是)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10.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11.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 ①亡去不义。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符合信义。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鸿门宴》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鸿门宴》1、飨: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籍:籍史民,封府库,而待将军3、续:此亡秦之续耳4、当: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5、啖:拔剑切而啖之6、操:大王来何操7、刑:刑人如恐不胜8、胜:刑人如恐不胜9、乘: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10、窃:窃为大王不取也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2、距关,毋内诸侯3、张良出,要项伯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6、令将军与臣有卻1、因:①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④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2、如:①万事如意②刑人如恐不胜③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④沛公起如厕3、举: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③孙叔敖举于海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⑤杀人如不能举4、谢: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大王③乃令张良留谢④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5、意: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6、置: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③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1、军:沛公军霸上2、王:沛公欲王关中3、财物:今入关,财物无所取4、活:项伯杀,臣活之5、兄:吾得兄事之6、籍:籍吏民7、目:范增数目项王8、翼:常以身翼沛公9、何:“大王来何操?”10、间:道芷阳间行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此亡秦之续耳3、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4、壮士,能复饮乎?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大王来何操?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译:项伯于是当夜骑马到沛公的军营里。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译:我进入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3、项庄拔剑起舞。
译:项庄拔出剑来开始舞剑。
4、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译: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之心,杀人如恐不尽。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译: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6、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译:沛公回到军营,立即杀死了曹无伤。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一、通假字。
1. 距关,毋内诸侯。
-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 张良出,要项伯。
- “要”通“邀”,邀请。
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倍”通“背”,背叛。
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蚤”通“早”。
5. 令将军与臣有郤。
- “郤”通“隙”,隔阂、嫌怨。
二、古今异义。
1. 沛公居山东时。
-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2. 约为婚姻。
-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非常。
4.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5. 而听细说。
-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三、一词多义。
1. 谢。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哙拜谢(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辞谢)2. 辞。
- 卮酒安足辞(推辞)- 今者出,未辞也(告辞)- 大礼不辞小让(计较)3. 故。
- 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故听之(所以)4. 且。
- 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5. 之。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往)- 为之奈何(代词,指这件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今者有小人之言(结构助词,的)四、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 沛公军霸上(驻军,驻扎)-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籍吏民(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处罚)- 道芷阳间行(取道)2. 名词作状语。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在夜里)-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头发上指(向上)3. 形容词作动词。
-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4. 使动用法。
-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率领)-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停止,阻止;使……进入,接纳)五、特殊句式。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虚词实词 (一)实词: 飨土卒 夜驰之 无所取 与臣游 亡去不义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从沛公籍吏民 坐须臾 杀人如不能举 若入前为寿
(二)虚词 固不如也 不然,籍何以至此 孰与君少长 人有大功而击之 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留沛公与饮 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 2.张良出,要项伯。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5.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6.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7.令将军与臣有卻。 8.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9.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10.秋豪不敢有所近。
重点翻译句 1.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3.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 府库,而待将军。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四、文言句式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为击破沛公军。 若屑皆且为所虏 不然,籍何以至此 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 沛公欲王于关中 具告之以事
五、古今异义: 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 而听细说。 4. 沛公居山东时。 5.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以示之者三 若属皆且为所虏
三、词类活用 沛公军霸上。 .素善留侯张良。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项伯杀人,臣活之 吾得兄事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范增数目项王。 若入前为寿。 . 常以身翼蔽沛公。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籍吏民,封府库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通“彩”,颜色2.距关,毋内诸侯/毋从俱死也/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距,通“拒”,把守;毋,通“无”,不要;内,通“纳”,接纳,进入。
3.张良出,要项伯通“邀”,邀请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背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早些6.令将军与臣有卻通“隙”,隔阂,嫌怨7.因击沛公于坐/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座位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通“否”,否则,不这样9.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通“骖”二、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出入: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表示意义,另一个陪衬,此处偏在“入”。
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存亡”,偏在“亡”。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以南。
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5.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6.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古义:不超过。
今义: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沛公军霸上/还军霸上/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驻扎2.沛公欲王关中/秦地可尽王也称王3.亡去不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恪守信义4.籍史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5.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6.若入前为寿上前7.刑人如恐不胜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8.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二)名词作状语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在夜晚2.吾得兄事之像兄长一样3.日夜望将军至在白天在黑夜4.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5.头发上指向上6.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已去,间至军中从小路(三)形容词作名词1.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2.沛公今事有急危急的事3.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四)形容词作动词1.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2.秋毫不敢有所近/毫毛不敢有所近靠近,接触,沾染(五)动词作名词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六)使动用法1.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命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率领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停止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称王5.拔剑撞而破之使……破裂四、重点实词1.飨:用酒食款待,犒劳。
《鸿门宴》文言基础知识
《鸿门宴》文言基础知识一、重点字词1.沛公军霸上军:驻军于霸上2.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3.旦日飨士卒旦日:明天飨:犒劳补充: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幸:宠幸补充:故幸来告良幸:幸亏补充:素善留候张良素:一向善:交好、友善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具告以事夜驰:在夜里奔驰之:到具:“具”通“俱”,详细5.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亡:逃走6.具告以事具:“具”通“俱”,详细(去掉,前面有)7.为之奈何奈何:怎样;如何8.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距:“距”通“拒”内:通“纳”,接纳,使进来9.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故:老交情补充:孰与君少长和你相比,谁年长,谁年少?补充: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10.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11.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12.沛公奉卮酒为寿卮酒:乘酒器皿为寿(改):祝其长寿13.籍吏民籍:登记补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之事1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忘恩负义1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16.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力:并力,合力补充: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不自意:自己不曾想到。
意,料想17.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隙,隔阂补充:张良西向侍侍:陪坐18.范增数目项王数:屡次补充:目以目示意补充: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坐:通“座”1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若属:你们这些人20.常以身翼蔽沛公翼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补充:臣请入,与之同命与之同命:同他(项羽)拼命。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与他(刘邦)同生共死补充:哙遂入,披帷西向立披帷:揭开帷帐21.嗔目视项王,目眦尽裂嗔目:睁大眼睛,怒目而视目眦:眼眶(眦单独出现也是眼眶的意思)补充:则与斗卮酒卮酒:一大杯酒22.赐之彘肩彘肩:大猪的前腿23.而听细说细:小人离间之言补充:亡秦之续已灭亡的秦的后继者24.窃为大王不取也窃:私下里,个人意见25.因招樊哙出因:趁机2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刀和切肉的砧板鱼肉:鱼和肉27.大王来何操操:携带补充:会其怒,不敢献会:适逢28.沛公则置车骑置:放弃,留下29.道芷阳间行间行:抄小路走补充:度我至军中度:估计,猜测补充:间至军中由小路到军中补充: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拜两次补充充: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do you get some 知识点?)补充: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补充: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小子二、通假字1.成五采通“彩”2距关,毋内诸侯通“拒”通“纳”3.要项伯通“邀”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通“背”5.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6.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7.不者通“否”8.沛公奉卮酒为寿通“捧”9.具告以事通“俱”10.因击沛公于坐通“座”三、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1)沛公军霸上驻军(2)不可不语告诉(3)籍吏民登记(4)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5)沛公欲王关中称王(6)刑人如恐不胜惩罚(7)道芷阳取道名词用作状语(1)项伯乃夜驰之在夜里,连夜(2)于是项伯复夜去在夜里,连夜(3)吾得兄事之用对侍兄长的礼节(4)日夜望将军至日日夜夜(5)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翅膀一样(6)头发上指向上(7)道芷阳间行抄小路(8)持剑盾步走徒步动词使动用法(1)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2)交戟之卫士欲止(改)不内使之止,制止(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意即带领(4)拔剑撞而破之使…破碎形容词用作名词(1)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2)沛公今事有急危急的事形容词用如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四、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地区今义:山东省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进入今义:不一致;不相符古: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4、沛公已去古:离开今:跟“来”相对5、所以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6、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两次今:又一次7、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儿女亲qìng家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8、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说来五、句式解析判断句①用“……也”表示判断名词或名词短语做谓语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文言知识积累和训练
《鸿门宴》文言知识积累和训练一、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距─拒,把守;内─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背,背弃。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早。
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隙,嫌隙。
(二)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今义: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古义: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今义:指结婚的事或指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之事。
今义:程度副词,很。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河北,黄河以北;河南,黄河以南。
今义:河北,河北省;河南,河南省。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古义:谢罪,道歉。
今义:常用来表感谢。
6.而听细说古义:指小人离间之言。
今义:详细地叙述或说明。
7.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
今义:因果联系词。
(三)一词多义1.谢(1)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告辞乃令张良留谢。
(3)表示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4)告诫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5)拒绝,婉言谢绝阿母谢媒人2.胜(1)动词,禁得住。
沛公不胜杯杓(2)副词,尽。
刑人如恐不胜(3)形容词,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4)动词,胜过、超过。
此时无声胜有声3.举(1)副词,尽。
杀人如不能举(2)动词,举起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3)动词,举行,施行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4)动词,列举举不胜举(5)动词,竖起中江举帆4.且(1)连词,表让步,尚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2)副词,将要若属皆且为所虏5.为动词:(1)有“做”“作为”“结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
①客何为者也(《鸿门宴》)②约为婚姻(《鸿门宴》)(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鸿门宴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鸿门宴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1鸿门宴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令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弃。
)5、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6、不者(不通否,否则。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8、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鸿门宴偏义复词1、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是偏义复词,偏入)2、孰与君少长(少长是偏义复词,偏长)鸿门宴成语典故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劳苦功高)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山东省)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不同寻常,指意外的变故;今:表程度副词)3、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4、沛公约为婚姻(古:结为儿女亲家;今:男女婚事)5、亡去不义(古:离开;今:往,前往)6、所以谴关守将者(古: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7、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现在别人(沛公);今:现在的人)8、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说来)鸿门宴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在夜间,连夜。
)2、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3、头发上指(向上。
)4、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翅膀一样。
)5、道芷阳间行(从小路、抄小路。
)6、间至军中(从小路、抄小路。
)7、持剑盾步走(步行、徒步。
)(二)名词作动词1、沛公军霸上(驻扎、驻军。
鸿门宴》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二、词类活用
(一)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连夜
名 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一样
词 头发上指
向上
用
作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翅膀一样
状 道芷阳间行
从小路
语 持剑盾步走
步行,徒步
(二)
名 沛公军霸上 驻扎
词 沛公欲王关中 称王 、 形 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
容 范增数目项王 使眼色
词 用
道芷阳间行
三、古今异义.
1.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
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的地区,黄河以南的地区。
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
人,与古人相对。
取道
作 刑人如恐不胜 处罚,处治
动 词
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三)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 后继者 此其志不在小 小的方面
(四)使动用法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使……为王
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活,救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 使……跟从,率领
见项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使……停止,阻止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 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 “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 “纳 ”,接纳,是进 来。
2.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 “邀”,邀请。
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 “背”,违背。
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 “早”,早些。
5.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 “否”。
6.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 “座”。
7. 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 “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一)实词:1.飨土卒(飨;犒劳) 2.夜驰之(之:到,往 ) 3.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4.从沛公(从:跟从 )5.亡去不义 (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 14.坐须臾(须臾:片刻 ) 15.相去(去,距离) 16.置车骑(置; 放弃)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往) (料:估量:当:抵挡 )7.与臣游(游:交8.籍吏民(籍:登记 ) 9.他盗之出入 (出入:偏义副词,进入 )10.具言 (具:详细,完备 )11.若入前为寿 (若:你;为寿:祝健康 ) 12.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 13.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 )17.督过之(督过:责备)18.留谢(谢:辞谢)(二)虚词1. 固不如也(固:当然,本来)2.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3. 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4.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5. 因言曰(因:趁机)6. 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7.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8. 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 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10.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11.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 沛公欲王关中。
秦地可尽王也。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n—v,称王。
3.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鸿门宴》是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精彩篇章,生动描绘了楚汉相争初期,项羽与刘邦两大势力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宴会。
这篇文言文蕴含丰富的文言知识,以下为大家进行全面且实用的总结。
一、重点字词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3、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
4、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5、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6、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日日夜夜。
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二、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三、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
四、一词多义1、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哙拜谢(感谢)乃令张良留谢(辞别)2、故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故遣将守关者(特意)3、为使子婴为相(做,担任)为击破沛公军(替,给)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是)4、以具告以事(把)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用来)所以遣将守关者(……的原因)五、重点虚词1、而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表目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表转折)项王按剑而跽曰(表修饰)2、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珍宝尽有之(助词,无实义)3、于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向)长于臣(比)得复见将军于此(在)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天子气也(“……也”表判断)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表判断)2、宾语前置句大王来何操(“何操”应为“操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沛公安在(“安在”应为“在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3、状语后置句具告以事(“具告以事”应为“以事具告”)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贪于财货”应为“于财货贪”)4、被动句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被动)5、省略句为(吾)击破沛公军(省略介词宾语“吾”)欲呼张良与(之)俱去(省略宾语“之”)七、重点句子翻译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完整版)《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梳理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梳理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全部)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二、古今异义1.范增说项王曰(说:古义:劝说,劝告;今义:说话。
)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3.亡去不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固:古义:本来;今义:坚固。
)5.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古义:交往;今义:游玩,游览。
)6.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寿:古义:敬酒并祝人长寿;今义:祝寿。
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7.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9.公敢入乎(敢:古义:能够;今义:有勇气、有胆量做某事。
)10.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谢:古义:谢罪,道歉;今义:感谢。
)11.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1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指河北省。
河南: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指河南省。
)13.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1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的肉。
)15.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走:古义:逃跑;今义:步行。
)16.再拜献大王足下(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三、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完整word版)《鸿门宴》文言文知识归纳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地)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6.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7.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二、古今异义1.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今:指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所以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变故;今:很,十分4.将军战河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5.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6.沛公居山东时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山东省。
7.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8.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三、重点文言实虚词释义( 12个)实词1.军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2.击急击勿失: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
3.内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使……进入。
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
4.如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5.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6.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7.意然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神情。
(完整版)《鸿门宴》文言文知识整理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整理一、文学常识1.司马迁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代表作品是《史记》。
2、《史记》简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鲁迅评此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文言知识归类(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同“拒”,拒守;内,同“纳",接纳)2、要.项伯(要,同“邀”,邀请)3、秋豪.不敢有所近(豪,同“毫”)4、不敢倍.德也(倍,同“背”)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同“隙”,嫌隙)7、因击沛公于坐./置之坐.上(坐,同“座”)8、拔剑切而啗.之(啗,同“啖”,吃)9、参.乘(参,同“骖”)10、沛公不胜桮杓..(桮杓,同“杯勺”)11、不.者(不,同“否”)(二)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今义:省名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古义:指小人离间之言今义:详细的说明或叙述3、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之事今义:很,十分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省名(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沛公军.霸上(军:驻扎)(2)欲王.关中/秦地可尽王.也(王:wànɡ,称王)(3)亡去不义.(义:守信义)(4)不可不语.(语:告诉)(5)籍.吏民(籍:登记)(6)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示意,使眼色)(7)刑.人如恐不胜(刑:处罚)(8)道.芷阳间行(道:取道)2、名词作状语(1)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在夜里)(2)吾得兄.事之(兄:像兄弟一样)(3)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4)头发上.指(上:向上)(5)四人持剑盾步.走(步:徒步)(6)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3、形容词作名词(1)此其志不在小.(小:小的地方)4、形容词作动词(1)素善.留侯张良(善:与…友善)(2)秋豪不敢有所近.(近:接近)5、使动用法(1)臣活.之(活:使…活)(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3)欲止.不内(止:使…止,阻止)(4)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四)一词多义1。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归纳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地)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6.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7.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二、古今异义1.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今:指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所以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变故;今:很,十分4.将军战河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5.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6.沛公居山东时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山东省。
7.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8.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三、重点文言实虚词释义 ( 12个 )实词1.军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2.击急击勿失: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
3.内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使……进入。
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
4.如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5.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6.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7.意然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神情。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整理版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整理版一.字音桮bēi(同杯) 飨xiǎng(犒劳)瞋chēn(瞪,怒生气) 卮zhī(酒器)戟jǐ(长柄兵器) 芷zhǐ(多年生草本植物)跽jì(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彘zhì(猪)玦jué(半环形有缺口的玉器)眦zì(上下眼睑的接合处)哙kuài(咽下去)鲰zōu(短小、浅陋)郤xì(同隙) 俎zǔ(砧板)二.成语成语含义鸿门宴比喻不怀好意的筵席。
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队百姓无丝毫侵犯。
发指眦裂头发向上指,眼眶尽裂开。
劳苦功高出了力,吃了苦,立下了大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言行并非表面所露之意,实则另有所图。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家是刀和切肉的砧板,我们是要被宰割的鱼和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拘泥于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回避小的责备。
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
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先发制人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
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三.复词与称谓1.偏义复词①孰与君少长..?(少长,词义偏向“长”,“少”可不译)(译:他和您相比,谁年纪大?)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词义偏向“入”,“出”无义)(译: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2.同义复词贪于财货..、封府库..、项伯许诺..、沛公不胜杯杓..、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立诛杀..曹无伤。
3.称谓①足下:您②竖子:小子③亚父:对人的敬称④季父:叔父四.实词实词含义倍①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
②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辞①动词,辞别:未辞也何辞为不能辞②动词,推辞:卮酒安足辞③动词,争、计较:大礼不辞小让从①张良是时从沛公(跟随,动词)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带领,使……跟着,动词)当①当是时(正当……时候,介词)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道①取道(名作动):道芷阳间行②道路:从此道至吾军斗①斗一双,献与亚父:名词,酒器。
鸿门宴知识整理
《鸿门宴》知识整理一、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3.所以..遣将守关者 4.备他盗之出入..也..与非常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6.而听细说7.我为鱼肉二、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2.沛公欲王.关中3.此其志不在小.4.素善.留侯张良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6.秦地可尽王.也7.项伯杀人,臣活.之8.吾得兄.事之9.籍.吏民10.不可不早自.来谢项王11.沛公不先破.关中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3.先入关破.秦14.范增数目.项王15.若入为寿.16.常以身翼.蔽沛公17.头发上.指,目眦尽裂18.刑.人如恐不胜1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20.还军.霸上21.四人持剑盾步.走22.道.芷阳间.行23.拔剑撞而破.之24.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三、文言句式1.沛公军霸上2.沛公欲王关中3.沛公居山东时4.贪于财货5.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6.项伯者,项羽季父也7.具告以事8.欲呼张良与俱去9.毋从俱死也10.臣为韩王送沛公1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12.籍何以至此1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4.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15.若属皆且为所虏16.今日之事何如17.客何为者18.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19.则与斗卮酒20.则与一生彘肩21.加彘肩上22.此亡秦之续耳2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24.何辞为25.大王来何操26.沛公安在27.置之坐上28.竖子不足与谋29.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30.吾属今为之虏矣31.我持白壁一双,玉斗一双四、句子翻译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3.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8.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文言文《鸿门宴》知识梳理
文言文《鸿门宴》知识梳理文言文《鸿门宴》知识梳理【通假字】1.距─拒,把守:距关,毋内诸侯。
2.内─纳,接纳:距关,毋内诸侯。
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3.要─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早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隔阂: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7.坐─座,座位:置之坐上。
因击沛公鱼坐。
8.不—否,不者,若属将为所虏。
【成语】秋毫无犯:原指任何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部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
劳苦功高:做事勤劳,功劳很大。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古今异义词】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5.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一词多义】1.谢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乃令张良留谢。
2.辞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讲究、计较:大礼不辞小让3.故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因此:故听之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 且将:且为之奈何?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5. 胜尽:刑人如恐不胜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杓6. 之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7. 去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8. 于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比:长于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
(一)实词:
1.飨土卒(飨;犒劳)
2.夜驰之(之:到,往)
3.无所
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4.从沛公(从:跟从)5.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
7.与臣游(游:交往)
8.籍吏民(籍:登记)9.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副词,进入)
10.具言(具:详细,完备)11.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
12.杀人如不能举(举;尽)13.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坐须臾(须臾:片刻)15.相去(去,距离)16.置车骑(置;放弃)督过之(督过:责备)18.留谢(谢:辞谢)
(二)虚词
1.固不如也(固:当然,本来)
2.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
3.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4.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
5.因言曰(因:趁机)
6.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
7.不然,籍何
以至此(然:这样)
8.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10.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11.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
三、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
秦地可尽王也。
先破秦入咸阳者
王之。
王,n—v,称王。
3.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于是项伯复夜去。
5.亡去不义。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符合信义。
6.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7.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动用法,使
„„跟从,率领。
9.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0.若入前为寿。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动用法,使
„„停止。
头发上指。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
加肉刑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下,名词作动词,下来。
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
动作的处所。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动词作状语,
从小路。
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沛公今事有急。
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20.此亡秦之续耳。
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21.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2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
四、一词多义
1.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罪道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乃令张良留谢:辞谢、告别
2.辞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推辞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别大礼不辞小让:
讲究,计较
3.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故听之:因此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特意
4.幸
妇女无所幸:宠幸、亲近
故幸来告良:幸亏、幸而
5.去
相去四十里:距离脱身独去:离去,离开
6.若
若入前为寿:第二人称,你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假设,如果
7.然
沛公默然:„„的样子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但是不然,籍何以至此:这样
8.于
贪于财货:向,对
长于臣:比复得见将军于此:在
9.因
不如因而善遇之:就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于是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势、趁机
因人之力而敝之:依靠、凭借
10.为
使子婴为相任:做为击破沛公军:替,给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制定,
为之奈何:处理对付军中无以为乐:作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何辞为?句末语气词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
为之奈何:代词,这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今者有小人之言:结构助词,的
珍宝尽有之:助词,衬字,无义
12.且
若属皆且为所虏:将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尚且
且焉置土石:况且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此亡秦之续耳
(二)省略句:
1.沛公军(于)霸上。
2.沛公欲王(于)关中。
3.为(吾)击破沛公军。
4.具告(之)以事。
5.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
6.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7.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8.还军(于)霸上。
9.项王受璧,置(之)于坐上。
10.竖子不足与(之)谋。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12.加彘肩(于盾)上
(三)被动句:
1.若属皆且为所虏译: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2.吾属今为之虏矣译:我们这些人要被他俘虏了!
(四)宾语前置句:
1.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译: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
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
2.不然,籍何以至此译:不然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
3.客何为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
4.大王来何操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
5.
沛公安在译:沛公在哪里?
6.今日之事何如?译:今天的事情怎样?
7.何辞为?译:何必告辞呢?
(五)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译:沛公左司马曹无伤
派人向项羽报告说。
2.沛公欲王于关中。
译:刘邦想(在)关中称王。
3.具告以事。
译:详细把事情告诉(张良)。
4.良曰:“长于臣。
”译:张良说:“(他)比我大。
”
5.得复见将军于此。
译: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
六、古今异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
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4.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5.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以南。
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七、成语集锦: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