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医用防护服 标准
医用防护服标准
医用防护服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面抗湿性:防护服外侧沾水等级应不低于GB/T4745-1997中3级的要
求。
2.断裂强力:防护服样材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45N。
3.断裂伸长率:防护服样材的断裂伸长率不小于30%。
4.过滤效率:防护服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不小于70%。
5.阻燃性能:具有阻燃性能的防护服应符合GB17591-1998中B2级的要求。
6.抗静电性:防护服的带电量应不大于0.6uC。
7.皮肤刺激性:防护服材料应无皮肤刺激反应。
8.微生物指标:防护服应符合GB15979-2002中微生物指标的要求,包装上
标志有“灭菌”或“无菌”字样或图示的防护服应无菌。
此外,医用防护服还应符合国家标准GB 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该标准为强制性标准,适用于医用一次性非织造防护服,要求防护服无毒无害,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护性、物理机械性能、舒适性和其他一些特殊功能,如阻燃性、抗静电性等。
请注意,以上标准可能会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而更新或修改,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医用防护服时,应参考最新的标准和规范。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产品技术要求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结构组成:防护服为连体结构,主要由连体帽子、连体上衣和连体裤子组成。
主要材料为77gsm 二层复合材料。
防护服经电离辐射消毒后微生物指标符合技术要求。
预期用途:供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到的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空气中的颗粒物提供阻隔、防护用。
2.1外观2.1.1防护服应干燥、清洁、无霉斑,表面不允许有粘连、裂缝、孔洞等缺陷。
2.1.2防护服连接部位可采用针缝、粘合或热合等加工方式,针缝的针眼应密封处理,针距每3 cm应为8针~14针,线迹应均匀、平直,不得有跳针。
粘合或热合等加工处理后的部位,成平整、密封、无气泡。
2.1.3装有拉链的防护服拉链不能外露,拉头应能自锁。
2.2 结构2.2.1防护服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为连身式结构。
连身式见图1。
2.2.2防护服的结构应合埋,穿脱方便,结合部位严密。
2.2.3袖口、脚踝口釆用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采用弹性收口、拉绳收口或搭扣。
2.3型号规格防护服型号分为160、165、170、175、180、185, 型号规格见表1。
2.4液体阻隔功能2.4.1抗渗水性防护服关键部位静水压应不低于1.67kPa(17cm HO)。
22.4.2透湿量防护服材料透湿量应不小于2500 g/(m2•d) 。
2.4.3抗合成血液穿透性防护服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应不低于表2中2級的要求。
2.5表面抗湿性防护服外侧面沾水等级应不低于3级的要求。
2.6断裂强力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45N。
2.7断裂伸长率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15%。
2.8过滤效率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及接缝处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70%。
2.9阻燃性能具有阻燃性能的防护服应符合下列要求:a)损毁长度应不大于200mm;b)续燃时间不超过15s;c)阴燃时间不超过10s。
2.10抗静电性防护服的带电量应不大于0.6μC/件。
2.11静电衰减性能防护服材料静电衰减时间不超过0.5s。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产品技术要求稳健医疗
2. 性能指标2.1 外观2.1.1 防护服应干燥、清洁、无霉斑,表面不允许有粘连、裂缝、孔洞等缺陷。
2.1.2 防护服连接部位可采用针缝、粘合或热合等加工方式。
针缝的针眼应密封处理,针距每3cm应为8针~14针,线迹应均匀、平直,不得有跳针。
粘合或热合等加工处理后的部位,应平整、密封,无气泡。
2.1.3 装有拉链的防护服拉链不得外露,拉头应能自锁。
2.2 结构2.2.1 防护服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为连身式结构,可带脚套或不带脚套。
连身式带脚套的结构见图1,连身式不带脚套的结构见图2。
图1 连身式带脚套结构防护服图2 连身式不带脚套结构防护服2.2.2 防护服的结构应合理、穿脱方便、结合部位严密。
2.2.3 袖口、脚踝口采用弹性收口,帽子面部采用弹性收口、拉绳收口或搭扣。
2.3 号型规格防护服号型分为160、165、170、175、180、185,号型规格见表1。
2.4 液体阻隔功能2.4.1 抗渗水性O)。
防护服关键部位静水压应不低于1.67kPa(17cm H22.4.2 透湿量防护服材料透湿量应不小于2500g/(m2·d)。
2.4.3 抗合成血液穿透性防护服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应不低于表2中2级的要求。
表2 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分级2.4.4 表面抗湿性防护服外侧面沾水等级应不低于3级的要求。
2.5 断裂强力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45N。
2.6 过滤效率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及接缝处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70% 。
2.7 抗静电性防护服的带电量应不大于0.6μC/件。
2.8 微生物指标2.8.1 防护服应符合GB 15979-2002中微生物指标的要求,见表3。
2.8.2 包装上标志有“灭菌”或“无菌”字样或图示的防护服应无菌。
表3 防护服微生物指标。
gb19082-2009标准
防护服:防护服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款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
防护服主要应用于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
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
其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
分类:医用防护服包括医疗环境下专门穿戴的各类服装,因此分类方法很多。
按照用途分按照用途和使用场合可以分为:日常工作服、外科手术服、隔离衣和防护服。
日常工作服是指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穿着的白大衣,又称白大褂。
外科手术服是指在手术室内穿着的专门设计的服装。
隔离衣是指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家属探视病人等场合下穿戴的服装。
防护服是指医疗急救、进入传染病区、电磁辐射区等特殊区域的人员穿着的服装。
按照使用寿命分按照使用寿命医用防护服可以分为一次性防护服和重复使用性防护服。
国内医用一次性手术衣遵守的标准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2017年1月1日起实施的行业标准YY/T 0506-2016《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遵守的标准为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定的2010年03月01日起实施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9。
一次性防护服使用后即废弃无需消毒、洗涤,使用方便、可避免交叉感染,但一次性材料降解慢,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通常对防护性要求高的外科手术服、隔离衣多采用这种类型。
重复使用型使用后需要经过洗涤、高温消毒等措施,通常材料的舒适性更好,但防护性能通常较差,洗涤、消毒过程也会增加大量的人力及水资源成本,通常对防护性要求小的日常工作服(白大褂)多采用这种类型。
按照材料分按照材料的加工工艺不同,医用防护服又分为机织类和非织造布类防护服。
gb19082-2009标准
Gb19082-20031 9082-2009医疗用一次性防护服19082-2009的技术要求,建议采用本标准的4.2、4.3、4.6、4.8和4.10,其余为强制性要求。
本标准代替GB 19082-2003中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技术要求。
与GB 19082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参考文件已得到补充和修订; -术语和定义已经过编辑性修改; -增加了静电衰减性能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皮肤刺激性”已按照GB / T 16886.102005技术要求进行了修订,试验方法明确;-环氧乙烷残留物的相应测试方法,用GB / T 14233.12008中的气相色谱仲裁方法代替了原始的gb15980-i 995;将本标准的规范性附录A修改为ISO 16603:2004的相应测试方法,以代替原始的参考方法astmf1670:1998;-补充了背景信息。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医学临床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起草单位:北京医疗器械检验所。
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是岳卫华,苏健,张晓丽和袁秀红。
该标准所代替的先前版本如下:-GB 19082-2003。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技术要求GB19082-20091的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使用说明,包装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以下简称防护服),该防护服为医务人员接触潜在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空气中的微粒提供了屏障和保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所有后续的修订(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带有ET注释的参考文件的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但是,鼓励基于此标准的协议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档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191包装,贮存和运输的图形标记(GB / T 191-2008,IS0 780:1 997,MOD)GB / T 3923.1-1997纺织品-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法GB / T 47441997纺织品的耐水渗透性静水压试验(EQV ISO 811:1981)的测定1997纺织品的表面耐水性耐水染试验(EQV IS0 4920:1981)的测定g B / t54551997试验方法纺织品的易燃性垂直法1990年表面活性剂上拉液膜法测定表面张力1991年纺织品静电试验方法GB / t127041991织物透湿性测定方法透湿杯法2008年医用输血,输血和注射设备的试验方法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2005年医用输液,输血和注射设备的测试方法第2部分:生物测试hods 2002一次性卫生产品卫生标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估(IS0 10993-10:2002,IDT)GB / T 4745G B / T 5549g B / T 12703g B / T 14233.1g B / T 14233.2g B / T 15979g B / T 16886.102005第10部分:刺激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测试ist 40.2(01)非织造布静电衰减的标准测试方法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等4项国家标准的通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等4项国家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3.04.29•【文号】国标委农轻[2003]31号•【施行日期】2003.04.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等4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国标委农轻[2003]31号)各有关单位:为配合做好当前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确保非典型肺炎防护用品的质量和商场等场所的公共卫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奋战在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第一线广大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专家紧急制定了GB19082-200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4-2003《普通脱脂纱布口罩》、GB19085-2003《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等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上述4项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4月29日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上述标准可自本网站免费下载。
GB19082、GB19083、GB19084等3项标准的发布,为保证非典型肺炎防护产品的生产和质量,加强非典型肺炎防护产品监督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这3项标准均为国家强制性标准,自标准实施之日起,各生产单位必须按标准组织生产,经销单位自2003年6月15日起实施。
由于制定时间急促,对于标准实施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欢迎社会各界及时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反映,以利于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此外,一次性使用橡胶检查手套、橡胶医用手套的生产和市场质量监督检查仍继续按GB10213-1995《一次性使用橡胶检查手套》和GB7543-1996《橡胶医用手套》国家标准执行。
特此通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00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无菌)产品技术要求内容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产品技术要求XXXX公司... .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本技术要求适用于XXX生产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1.1 材料与组成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以下简称医用防护服) 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袖口、脚踝口为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收口采用拉绳收口。
产品由薄型非织造布材料制成。
按灭菌状态分为灭菌和非灭菌两种。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以下简称医用防护服) 为具有特定液体阻隔功能、特定强度、过滤效率阻燃性能、抗静电和静电衰减功能的适宜材料制成,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袖口、脚踝口为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收口可采用弹性收口、拉绳收口或搭扣。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以下简称医用防护服) 为具有特定液体阻隔功能、特定强度、过滤效率阻燃性能、抗静电和静电衰减功能的适宜材料制成,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袖口、脚踝口、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收口均为弹性收口。
1.2 型号规格型号:无菌连体式规格:160、165、170、175、180、185。
1.3 型号规格划分说明防护服的型式和基本尺寸见图1、图2和表1、表2。
... . .图1 连体式防护服表1 连体式防护服基本尺寸单位:cm规格身长胸围袖长袖口脚口160 165 120 84 18 24 165 169 125 86 18 24 170 173 130 90 18 24 175 178 135 93 18 24 180 181 140 96 18 24 185 188 145 99 18 24 偏差±2 ±2 ±2 ±2 ±2 2.性能指标2.1 外观2.1.1防护服应干燥、清洁、无霉斑,表面不允许有粘连、裂缝、孔洞等缺陷。
2.1.2防护服连接部位可采用针缝、粘合或热合等加工方式。
针缝的针眼应密封处理,针距每3 cm应为8针~14针,线迹应均匀、平直,不得有跳针。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isposable protectiveclothing for medical use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用于对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质量进行评价。
生产单位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按本标准组织生产,经销单位自2003年6月15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4.3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卫华、胡冬梅、张汉洪、张宏、袁秀宏。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要求、试验方法、标志、标识、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到的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提供阻隔、防护作用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以下简称防护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923.1-1997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4744-1997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测定GB/T 4745-1997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GB/T 5455-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T 12703-1991 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GB/T 12704-1991 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透湿杯法GB 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B/T 16886.10-200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沾水等级spray rating表示织物表面抗湿性的程度。
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引言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是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性疾病防护所必需的装备,其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确保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保障医护人员的生命和身体安全。
2.适用范围本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生产、销售、使用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3.定义3.1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指用于医护人员在接触感染性疾病患者或参与感染性疾病治疗过程中,避免飞沫、血液、体液等对其生命和身体安全构成威胁的防护服装。
3.2质量标准:指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在材料、结构、抗菌性、透气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指标。
3.3检验操作规程:指针对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进行质量检验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方法。
4.质量标准4.1材料4.1.1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达到无菌、无致病菌等要求。
4.1.2原材料应符合规定的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要求。
4.1.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4.2结构4.2.1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应有包括衣领、袖口、鞋套在内的完整封闭结构,确保全身覆盖。
4.2.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应有调节性松紧带,以适应不同体型的医护人员。
4.2.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应具有足够的耐用性,不易破损、开线或褪色。
4.3抗菌性4.3.1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应具有抗菌功能,能够有效地阻止病原体的传播。
4.3.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抗菌性能指标。
5.检验操作规程5.1原材料检验5.1.1检验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包括材质、强度、透气性等指标。
5.1.2取样并进行实验室检测,测试样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
5.2材料结构检验5.2.1检验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结构是否合理,包括衣领、袖口、鞋套等部分是否完整、松紧带是否调节灵活等。
5.2.2进行样品测试,检验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耐磨性、耐拉伸性等物理性能。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使用说明书编制指南(无菌)
附件8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使用说明书编制指南(无菌)【产品名称】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服【型号、规格】型号:连身式、分体式;规格:160(S),165(M),170(L),175(XL),180(XXL),185(XXXL)。
(按实际情况填写)【结构及组成】采用(如聚乙烯膜和聚丙烯无纺布等)面料经(缝制、粘合、热合)而成。
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袖口、脚踝口为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收口采用(弹性收口、拉绳收口或搭扣)。
【产品性能】产品以无菌形式提供,经(灭菌方式)灭菌。
产品性能符合GB 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抗合成血液穿透性达到(2、3、4、5或6)级,(具有或不具有)阻燃性。
【适用范围】用于临床医务人员阻隔、防护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空气中的颗粒等。
【使用方法】(按实际情况填写,可附图片说明)连身式:1.使用前,请选择合适规格的防护服。
2.将防护服拉链拉至衣服的底部,穿套顺序为:双腿-胳膊-头部,依次穿套好后,最后将拉链拉至下颚处。
3.确保防护服穿戴规范,头部、手腕处、脚踝口处覆盖严密,以获得最佳的防护效果。
分体式:(按实际情况填写)【禁忌症、注意事项、警示】1.请按使用需求选择无菌或非无菌产品,按防护需求选择相应防护级别的医用防护服。
2.本产品为一次性使用产品,严禁重复使用,使用后应按医院和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处理。
3.使用前请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包装破损,请勿使用。
对外包装标志、生产日期、有效期进行确认,并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
4.对无纺布过敏者慎用。
5.脱下时,防护服的外表面不与人体接触。
【包装】1件/袋(无菌产品建议独立包装)单位:cm 【贮存】建议贮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远离火源及易燃物。
【运输】应防止重压、阳光直晒和雨雪浸淋。
【使用期限】自灭菌日期起12个月内使用(暂定)。
(若采用辐照灭菌,产品使用期限应为1个月)【生产日期】见包装封口处。
医用一次性抗病毒抗菌防护服
《医用一次性抗病毒抗菌防护服》2023-10-26•产品介绍•产品研发•产品应用领域•产品市场分析目•产品前景展望•产品推广策略建议录01产品介绍1产品背景23医用一次性抗病毒抗菌防护服是基于现代医学和病毒学研究成果,专门为医护人员设计的一次性防护服。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等传染性病毒的传播特点,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文件,研发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服。
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救治成功率。
产品特点防护服采用高科技材料制作,具备高效的抗病毒、抗菌性能,有效阻隔病毒传播。
防护性能强舒适度高一次性使用多种尺码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采用柔软、透气的材料,使医护人员在长时间穿着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舒适。
为避免交叉感染,防护服采用一次性使用设计,使用后即可丢弃,确保安全卫生。
根据医护人员的不同体型,提供多种尺码选择,确保穿着合适、舒适。
产品优势医用一次性抗病毒抗菌防护服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符合国家标准防护服对病毒的阻隔率高达99%,能有效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病毒阻隔率高防护服具有强大的抗菌性能,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和传播。
抗菌性能强通过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医用一次性抗病毒抗菌防护服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的救治效率和成功率。
提高救治效率02产品研发团队背景由多位具有丰富经验的生物医学工程师、材料科学家、病毒学家和临床医生组成,他们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研发经验。
团队规模团队规模较大,包括50名以上的专业研发人员,其中博士和硕士学历占80%以上。
合作与交流团队成员之间保持紧密合作,定期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质量。
研发团队介绍研发过程首先对医用防护服的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了解用户需求和痛点,为产品研发提供方向。
市场需求调研材料筛选与实验样品制作与测试临床试验与改进筛选出具有抗病毒和抗菌功能的材料,进行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根据实验结果制作样品,对样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性能测试,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gb19082-2009标准
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人员等)以及进入特定医疗和健康领域的人员(例如患者,医院就诊人员,感染地区的人等)。
其功能是分离细菌,对人体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溶液,电磁辐射等,确保人员安全并保持环境清洁杰。
分类:医疗防护服包括在医疗环境中专门穿着的各种服装,因此采用分类方法非常多。
1.根据目的根据用途和场合,可分为日常工作服,手术服和隔离服服装和防护服。
日常工作服是指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穿的白大衣,又称白大衣涂层。
手术服是指在手术室中穿着的特殊设计的衣服。
隔离服是指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人接触的衣服安装。
防护服是指特殊区域,例如医疗急救,传染病区域和电磁辐射区域人员穿的衣服。
2.根据使用寿命根据使用寿命,医疗防护服可分为一次性防护服和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防护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是一次性手术服的国家标准无线电通信局发布并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的行业标准YY / T 0506-2016“疾病”用于人员,医护人员和仪器的手术单,手术服和清洁服。
一次性医疗防护遵循的标准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0年3月1日指定的标准。
从以下日期开始实施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技术要求:gb19082-2009。
一次性防护服在使用后即丢弃,无需消毒和清洗。
它易于使用,可以避免交叉感染,但一次性材料的降解缓慢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这种类型通常用于对手术服和隔离服要求很高的场合。
使用后可重复使用的类型经过洗涤,高温消毒等措施,通常材料的舒适度较好,但防护性能好通常情况较差,洗涤和消毒过程也会增加很多人力和水资源成本,通常这种类型通常用于对防护要求很少的日常工作服(白大衣)中。
3.根据材料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医用防护服可分为机织和非织造一级防护服。
机织材料主要用于加工可重复使用的医疗防护服,包括传统的机织织物织物,高密度织物,涂层织物和层压织物。
传统机织织物主要由棉纤维制成或涤纶等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线的加工,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主要用于日常工作服(白大衣)。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 ..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isposable protectiveclothing for medical use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用于对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质量进行评价。
生产单位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按本标准组织生产,经销单位自2003年6月15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4.3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卫华、冬梅、汉洪、宏、袁秀宏。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1 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要求、试验方法、标志、标识、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容。
本标准适用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到的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提供阻隔、防护作用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以下简称防护服)。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923.1-1997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4744-1997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测定GB/T 4745-1997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GB/T 5455-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T 12703-1991 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GB/T 12704-1991 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透湿杯法GB 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B/T 16886.10-200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沾水等级spray rating表示织物表面抗湿性的程度。
医用防护服的性能及应用
医用防护服的性能及应用张月(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118000)〔摘要〕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医用防护服的功能和分类,并且对医用防护服性能和应用进行了详尽的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医用防护服;性能;应用〔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3389(2020)04-42-02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席卷世界,为避免飞沫和接触性传播,医务工作者和特殊岗位人员需要在穿戴医用防护服条件下作业,医用防护服以及医用口罩成为最为了紧缺的防护医疗物资。
对医用防护服的作用和分类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医用防护服材料性能、应用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医用防护服的作用及分类医用防护服,其主要作用是屏蔽和阻隔细菌、血液、体液、有害颗粒、粉尘、盐溶液等外部感染物,有效隔离外界病毒和污染。
医用防护服按用途主要分为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隔离服和手术衣,如表1所示;按使用寿命可分为用即弃型和重复使用型;按面料可分为机织、非织造和复合型医用防护服|日。
目前我国医用防护服标准主要执行GB19082-2009(医用_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泸,其评价指标有强度(断裂强力M45N,断裂伸长率M15%)、透气性(透湿量M2500g/(m2・24h))、表面抗湿性(沾水等级M3级)、过滤性(过滤效率>70%).阻燃性(损毁长度200mm,续燃时间W15s,阴燃时间W10s)、抗静电性(带电量W 0.6皿/件,静电衰减时间W0.5s)、环氧乙烷残留量(残留量WlO^g/g)、抗微生物性、液体阻隔性及舒适性等。
表1医用防护服按用途的分类医用防护服分类使用对象作用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进入传染区等特殊区域的人员所着服装阻隔具有潜在感染性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以及空气中的微颗粒隔离服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家属探视病人等情况下所着服装保护患者避免感染的防护用品手术服医务人员手术时的服装阻隔病人血液和体液,防止病人血液中携带的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如乙肝、艾滋病等)侵入人体2医用防护服材料性能及应用医务工作者每天接触大量病患,存在极大的感染细菌和病毒的风险,医用防护服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其生命安全。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配套防护用品技术要求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配套防护用品技术要求
1、一次性外科医用口罩
①产品规格:17cm×9cm-3层,耳挂式
②灭菌级
③包装≤10只
④符合YY0469-2011质量标准要求
2、一次性防护服(连脚)
①有医疗器械注册证(提供扫描件或影印件)
②复合无纺布材质,连帽上衣、裤子、鞋套组成
③环氧乙烷灭菌
3、一次性橡胶检查手套
①有医疗器械注册证(提供扫描件或影印件)
②天然橡胶材质
4、医用防护镜
①屈光度:镜片屈光度互差为+0.05/-0.07D
②棱镜度:隔离眼罩平面镜棱镜度互差≤0.125△;左右眼镜片的棱镜度互差≤0.18△
③可见光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0.89
④有医疗器械备案凭证(提供扫描件或影印件)
5、标本运输箱
①可运输UN2814 A类、UN3373 B类或动物疫病标本UN2900标本
②容积≥12L
③带锁,箱外部可显示温度
6、医用垃圾桶
①容积≥35L
7、医用酒精容量≥500ml
8、医用手部消毒液容量≥500ml。
个人防护服的要求不括
个人防护服的要求不括个人防护装备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为防御各种职业毒害和伤害而在劳动过程中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用品的总称,亦称为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或个体劳动保护用品。
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是防护服、防护隔离衣、防护口罩、帽子、手套、鞋套、防护眼镜或面罩等,以保护现场处置人员免受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1.防护服一次性使用的防护服应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9),由帽子、上衣、裤子组成,可为连体式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
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腰部可采用弹性收口或拉绳收口。
具有良好的防水、抗静电性和过滤效率,无皮肤刺激性。
2.防护隔离服一次性医用防护隔离服。
3.防护口罩(1)棉纱口罩:应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
(2)N95口罩:应符合N95或FFP2标准,使用时应注意:每次使用时,先行检查,以确保口罩紧贴面部并覆盖口鼻,将双手置于口罩上,检查呼吸是否顺畅,如果鼻子周围漏气,调整鼻梁部位,重新检查。
4.防护眼镜使用弹性佩戴法,视野宽阔,透明度好,防雾化,有较好的防溅性能。
5.呼吸防护器包括半面罩呼吸防护器、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用于保护人的呼吸器官、面部(眼睛)免受致病微生物的伤害。
使用呼吸防护器的方法如下:(1)选配面具:根据头型的大小和佩戴后松紧程度来确定合适的面具号码。
(2)外观检查:对面具各部件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各部件是否有损坏。
(3)灭菌试戴:先将面具擦干净,用医用酒精灭菌,再调整头带直至试戴基本合适为止。
(4)气密检查:用手堵住面具的进气口,用力吸气,若感到憋气,说明面具气密性好,否则,应按进气路线,用上述方法分段进行检查,直至查出漏气部位。
(5)佩戴面具:要求迅速、准确,其要领是:在迅速闭眼、憋气的同时,双手配合取出面具将面罩戴好;睁眼前深呼一口气,以排除面罩内的气体,然后卡紧导气管或用手堵住进气口吸气,以检查佩戴气密性。
国内外医用防护服标准比较及分析
国内外医用防护服标准比较及分析张建春郝新敏杨元(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非典”的肆虐,引起了人们对防护用品的重视,针对大批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被感染,WHO与美国CDC提倡:为控制强传染性病毒的蔓延,应选择适当的防护装备。
医用防护服要能阻隔微生物、颗粒物质和流体透过,经受消毒处理,耐用、耐磨、抗撕裂、防穿刺、抗纤维应变;不含有毒成分、不起绒、有良好的性价比、符合OSHA规定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但是目前国内普通医用防护服的质量良莠不齐,不能为医护人员提供有效防护,我们急需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防护品市场。
为此,由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参照欧美标准,紧急出台了有关防护服产品的国家强制性标准。
由于各国标准的制定方式、考虑因素以及产品性能、测试手段不同,各标准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防护服检测标准1.1国外目前国际上较通用的标准是美国NIOSH标准和欧盟的EN标准。
美国的医用防护服标准是由NFPA(美国国家防火协会)制定的“NFPA1999"‘,适用于医疗急救,规定了为人员提供阻隔血液和体液的最低防护标准,把对人体的防护分为头部、身体(除头、手、足部以外的所有部分)、手和足部四种,其产品按这四个功能分为:(1)面部防护品包括防飞沫眼都防护品、戴帽兜的头盔、面具等。
(2)防护衣分为一次性和可重复使用两种,包括分体式和连体式的工作服、病患使用的(3)隔离袋、围裙、套袖等。
(4)一次性急救手套(5)急救鞋欧盟的标准则是由CEN(欧洲标准委员会)制定的。
1.2国内我国对防护服、口罩和手套单独制定标准(没有眼部和足部防护品的标准),包括:GB7543—1996《橡胶医用手套》、GB10213—1995《一次性使用橡胶检查手套》;GB19082--200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防护服由帽子、上衣、裤子组成,可分为连身式结构和分身式结构’’,没有对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作出规定:国内外医用防护服标准比较及分析作者:张建春, 郝新敏, 杨元作者单位: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本文链接:/Conference_6737028.aspx。
防护服安全要求有哪些
防护服安全要求有哪些防护服是一种保护人体免受危险物质和有害条件的服装,广泛用于医疗、化学、农业、实验室等领域。
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操作要求不同类型的防护服,但无论使用何种类型的防护服,都应该符合一些安全要求。
质量与标准防护服的制作和质量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如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ISO 16603和ISO 16604等。
在选择防护服时,应注意是否具有官方认证和标志。
选择与穿着1.选择适合的款式和尺码:防护服的款式和尺码应该与工作环境和个人体型相适应,不能过紧或过松。
过紧会限制活动和呼吸,过松会影响防护效果。
2.确保完好无损:防护服应该保持完好无损,没有破损和扭曲,不可使用有明显污染的服装。
3.穿着正确:穿戴防护服时应该按照说明正确穿戴和调整,不可随意跳过任何步骤。
穿戴后,应该检查是否系好、拉紧、是否遮盖完全。
使用与保养1.使用前检查:在使用前应该仔细检查防护服的完整性、无损坏、无污染、无异味。
2.使用时注意事项:对于要求穿戴长时间的防护服,穿戴者需要适时休息以防疲劳、高温和透气不良。
同时,应该留意使用期限和更换频次,以保证防护效果和舒适度。
3.使用后保养:使用过的防护服应该特别注意清洁和消毒,遵循封闭式输送和专用处理方式。
不同材质的防护服有不同的清洗和消毒方式,通常包括手洗或机洗、消毒和烘干。
总结正确选择、穿着和保养防护服,遵循安全要求,是保障工作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穿着防护服应该注意遵循完整性、舒适度、保护效果等方面的原则,同时认真执行清洗和消毒、更换等管理要求。
ISO13485体系无菌检验记录表
1、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恒温培养箱编号,高压蒸汽消毒器编号,硫乙醇酸盐流体培
养基批号,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批号。
2、操作:
取3支灭菌后的产品,在无菌操作环境下,拆开单个包装,放入100ml稀释液的无菌容器中,混匀,立即过滤。
用薄膜过滤法,采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滤膜孔径应不大于0.45μm,直径约为50mm)。
供试液经过薄膜后,如须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用200ml冲洗液冲洗,每次50ml。
冲洗后,2份滤器中分别加入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各100ml,2份滤器中分别加入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 100ml,并分别设置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3、培养和观察记录:
将接种后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培养14天,接种后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20-25℃培养14天,培养期间应逐日观察并记录是否有菌生长,长菌记“+”号,不长菌记“-”号。
4、无菌室菌落数测试
无菌检查过程中应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取3支培养皿在试验开始时打开培养皿盖,至试验结束后盖好置35℃培养,培养48h后取出检查,3支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落数平均不应超过一个。
5、复检记录:
接种后或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出现浑浊,培养14天后,不能从外观上判断有无细菌生长,可取该培养液转种至同种新鲜培养基中进行,培养3天。
观察是否有菌生长。
5.结论:
根据
判断该批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符合或不符合)质量要求。
检验人:复核人:检验时间:年月日。
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产品技术要求bhrj
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产品组成:防护服为连体结构,主要由连体帽子、连体上衣和连体裤子组成。
主要材料为覆PE膜聚丙烯无纺布。
防护服经Co-60辐照后微生物指标符合技术要求。
适用范围:供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到的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空气中的颗粒物提供阻隔、防护用。
1.1产品规格型号产品规格型号为160、165、170、175、180、185,颜色分为蓝色、白色。
型号与尺寸见表1所示。
表1 防护服型号与尺寸1.2 产品结构组成防护服为连体结构,主要由连体帽子、连体上衣和连体裤子组成。
主要材料为覆PE膜聚丙烯无纺布。
防护服经Co-60辐照后微生物指标符合技术要求。
防护服结构见图1。
2.1 外观2.1.1 防护服应干燥、清洁、无霉斑,表面不允许有粘连、裂缝、孔洞等缺陷。
2.1.2 防护服连接部位可采用针缝、粘合或热合等加工方式。
针缝的针眼应密封处理,针距每3cm应为8针-14针,线迹应均匀、平直,不得有跳针。
粘合或热合等加工处理后的部位,应平整、密封,无气泡。
2.1.3 装有拉链的防护服拉链不能外露,拉头应能自锁。
2.2 结构2.2.1 防护服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为连身式结构,如图1所示。
2.2.2 防护服的结构应合理,穿脱方便,结合部位严密。
2.2.3 袖口、脚踝口、帽子面部收口采用弹性收口。
2.3 号型规格防护服规格型号分为160、165、170、175、180、185,尺寸应符合表1所示。
2.4 液体阻隔功能2.4.1 抗渗水性O)。
防护服关键部位静水压应不低于1.67 kPa(17cmH22.4.2 透湿量防护服透湿量应不小于2500g/(m2·d) 。
2.4.3 抗合成血液穿透性防护服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应不低于表2中2级的要求。
表2 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分级2.4.4 表面抗湿性防护服外侧面沾水等级应不低于3级。
2.5 断裂强力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45N。
2.6 断裂伸长率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2003年4月29日)前言本标准用于对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质量进行评价。
生产单位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按本标准组织生产,经销单位自2003年6月15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4.3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卫华、胡冬梅、张汉洪、张宏、袁秀宏。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要求、试验方法、标志、标识、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到的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提供阻隔、防护作用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以下简称防护服)。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923.1-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4744-1997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测定GB/T4745-1997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GB/T5455-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T12703-19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GB/T12704-1991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透湿杯法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B/T16886.10-200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GB17591-1998阻燃机织物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沾水等级spray rating表示织物表面抗湿性的程度。
3.2刺激irritation是不涉及免疫学机制的一次,多次或持续与试验材料接触所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
3.3灭菌sterilization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
3.4消毒disinfection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3.5断裂强力breaking force在规定条件下进行的拉伸试验过程中,试样被拉断记录的最大力。
3.6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对应于断裂强力的伸长率。
3.7过滤效率filtering efficiency在规定条件下,护品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滤除的百分数。
3.8阻燃性能flame retardation护品阻止本身被点燃、有焰燃烧和阴燃的性能。
4要求4.1外观4.1.1防护服应干燥、清洁、无尘、无霉斑、表面不允许有斑疤、裂孔等缺陷。
4.1.2针线缝合采用针缝加胶合或做折边缝合,针距要求:8-10针/3cm,针次均匀、平直,不得有跳针。
4.2结构4.2.1防护服由帽子、上衣、裤子组成,可分为连身式结构和分身式结构。
4.2.2防护服的结构应合理、穿脱方便、结合部位严密。
4.2.3袖口、脚踝口采用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采用弹性收口或采用拉绳收口。
4.3号型防护服号型分为160、165、170、175、180、185,号型尺寸见表1和表2。
表1连身式号型尺寸单位:厘米┏━━━━━━┯━━━━━━┯━━━━━━┯━━━━━┯━━━━━━━┯━━━━━━┓┃号型│身长│胸围│袖长│袖口│脚口┃┠──────┼──────┼──────┼─────┼───────┼──────┨┃160 │165 │120 │84 │18 │ 24 ┃┠──────┼──────┼──────┼─────┼───────┼──────┨┃165 │169 │125 │86 │18 │ 24 ┃┠──────┼──────┼──────┼─────┼───────┼──────┨┃170 │173 │1 30 │90 │18 │ 24 ┃┠──────┼──────┼──────┼─────┼───────┼──────┨┃175 │178 │135 │93 │18 │24 ┃┠──────┼──────┼──────┼─────┼───────┼──────┨┃180│181 │140 │96 │18 │ 24 ┃┠──────┼──────┼──────┼─────┼───────┼──────┨┃185 │188 │145 │99 │18 │ 24 ┃┠──────┼──────┼──────┼─────┼───────┼──────┨┃偏差│12cm │12cm │ 12cm │ 12cm │12cm ┃┗━━━━━━┷━━━━━━┷━━━━━━┷━━━━━┷━━━━━━━┷━━━━━━┛表2分身式号型尺寸单位:厘米┏━━━━━━┯━━━━━━┯━━━━━━┯━━━━━┯━━━━━━━┯━━━━━━┓┃号型│身长│胸围│裤长│腰围│身高┃┠──────┼──────┼──────┼─────┼───────┼──────┨┃160 │ 76 │120 │ 105 │ 10 0~105 │162~170 ┃┠──────┼──────┼──────┼─────┼───────┼──────┨┃165 │ 78 │125 │ 108 │ 105~110 │169~176 ┃┠──────┼──────┼──────┼─────┼───────┼──────┨┃170 │ 80 │130│ 111 │ 110~115 │174~182 ┃┠──────┼──────┼──────┼─────┼───────┼──────┨┃175 │ 82 │135 │ 114 │ 115~120 │180~188 ┃┠──────┼──────┼──────┼─────┼───────┼──────┨┃180│ 84 │140 │ 117 │ 120~125 │186~194 ┃┠──────┼──────┼──────┼─────┼───────┼──────┨┃185 │ 86 │145 │ 120│ 125~130 │192~200 ┃┠──────┼──────┼──────┼─────┼───────┼──────┨┃偏差│12cm │12cm │ 12cm │ 12cm │12cm ┃┗━━━━━━┷━━━━━━┷━━━━━━┷━━━━━┷━━━━━━━┷━━━━━━┛4.4液体阻隔功能4.4.1防水性:静水压为1.67kPa(17cmH2O)时,防护服不得渗漏。
4.4.2透湿量:应不小于2500g/平方米·d。
4.4.3合成血液穿透:防护服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血液阻隔性能,不得渗漏。
4.4.4沾水等级:防护服材料的沾水等级应为不低于GB3。
4.5断裂强力不小于45N。
4.6断裂伸长率不小于30%。
4.7过滤效率防护服对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不小于70%。
4.8阻燃性能防护服所用材料的阻燃性能应符合GB 17591 中B2级的要求。
4.9抗静电性4.9.1防护服成衣的带电量应不大于0.6μC;4.9.2防护服材料的电荷密度应不大于7μC/平方米。
4.10皮肤刺激性防护服材料应无皮肤刺激性。
4.11消毒和灭菌4.11.1标识为灭菌的防护服应符合GB 15980-1995中4.3.1和4.3.2中关于灭菌的要求;4.11.2标识为消毒的防护服应符合GB 15980-1995中4.3.1和4.3.2中关于消毒的要求。
4.12环氧乙烷残留量经环氧乙烷灭菌的防护服,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μg/g。
4.13标志、标识、使用说明书标志、标识、使用说明书应符合本标准第6章的要求。
5试验方法5.1外观目视检查,应符合4.1的要求。
5.2结构目视检查,应符合4.2的要求。
5.3号型使用通用量具,对每种号型的防护服进行测量,其偏差应符合4.3的要求。
5.4液体阻隔功能5.4.1防水试验:按照GB/T 4744-1997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4.1的要求。
5.4.2透湿量试验:按照GB/T 12704-199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4.2的要求。
5.4.3血液穿透试验:使用表面张力为(42-60)×10-5N/cm的合成血液(Tween-80),最小样品尺寸75mm×75mm,最少测试3个防护服。
将60ml合成血液引入测量池,停留5min,以13.8×103Pa (2psi)的压力持续加压1min。
5min后观察表面渗透,结果应符合4.4.3的要求。
5.4.4沾水试验:GB/T 4745-199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4.4的要求。
5.5断裂强力按照GB/T 3923.1-199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5的要求。
5.6断裂伸长率按照GB/T 3923.1-199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6的要求。
5.7过滤效率应该使用5套防护服进行过滤效率试验。
使用NaCl颗粒气溶胶。
在对5个防护服进行过滤效率试验之前,应将其从包装中取出,密封在一个不透气的容器中进行试验10h。
试验时,应使用在相对湿度为30%±10%,温度为25℃±5℃的环境中的NaCl气溶胶或类似的固体气溶胶,并中和至玻尔兹曼(Boltzmann)平衡状态。
每套防护服应该以不超过200mg/立方米浓度的气溶胶进行试验。
试验应该一直进行到防护服达到最低过滤效率时或至少有200mg±5mg的气溶胶作用于防护服上时为止,空气流量应该稳定至(15±2)L/min。
试验用NaCl气溶胶应该是符合计数中位径(CMD)在0.075μm±0.020μm分布范围之内的颗粒,并且根据其扫描动力颗粒大小所规定的试验条件,颗粒分布的几何标准偏差不超过1.86。
对5套防护服的过滤效率进行测定,最小值应符合4.7的要求。
5.8阻燃性能试验按照GB/T 5455-1997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8的要求。
5.9抗静电性按照GB/T 12703-1991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9的要求。
5.10皮肤刺激性按照GB/T 16886.10-2000中5.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10的要求。
5.11消毒和灭菌检测方法按照GB 15980-199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11的要求。
5.12环氧乙烷残留量按照GB15980-199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12的要求。
5.13标志、标识、使用说明书逐项检查,应符合4.13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