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水文简介[2011年资料]
防洪评价
1.概述1.1项目背景渭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乌鼠山,途经甘肃的陇西、甘谷、天水、自凤阁岭进入陕西境内,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26个县(市),全长818km,总流域面积6.24万km2。
于陕西潼关港口东汇入黄河,是黄河的最大一级支流,也是陕西关中的母亲河。
陕西境内渭河干流长502km,流域面积3.32万km2,分别占渭河全长和总流域面积的61.4%和53.2%。
它是关中地区最主要的地表水资源河流。
渭河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甘肃省境内流域面积占林家村以上总面积的87.59%,宁夏占11.07%,陕西境内占1.3%。
宝鸡峡林家村引水枢纽以上陕西境内渭河干流长70km,平均比降3.5‰,地处深山峡谷,河道蜿蜒曲折,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朱家滩是该段渭河干流上的梯级开发中的水电站之一,电站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是29874.80km2。
电站工程南靠310国道,北邻陇海铁路对外交通便利、快捷。
110kv输电线路和10kv供电线路均通过或到达电站区域,电站并网和施工用电方便。
河道中工程建设所需的石子、砂子储量丰富,可以就近采用,而邻近的山体均为花岗岩,亦可就地开采使用。
因此,地材价格低,可降低工程造价。
有线电话已到达工程所在地附近,通讯工程造价低。
由于陇海复线和310国道施工时建有大量临设,稍加修整即可使用,也可降低临设费用。
总之,该水电站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所需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过20多年的建设,当地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东部、南部省市相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在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感召下,宝鸡市各县(区)、乡各级政府,决心开发当地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带领群众实现奔小康目标。
而朱家滩水电站工程就是陈仓区、宝鸡市政府确定的招商引资项目,为该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和方便条件。
评价依据(1)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4.水利部、国家计委水政[1992]7号《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5.《河道堤防工程管理通则》,1980.10;6. 水利部办公厅文件办建管[2004]109号《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2)防洪评价技术标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位观测标准》;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河流流量测验规范》;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防洪标准》(SL252—2000);8、陕西省宝鸡峡水利水电设计院《宝鸡市朱家滩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根据项目合同、工作大纲,本项目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项目所在流域概况及林家村水文站实测雨量资料,分析计算建设区和流域的洪水特性,为防洪评价计算提高可靠的依据;(2)根据朱家滩水电站现状和规划水利工程设施,进行调洪演算,分析评价坪头现状及规划状况防洪能力;(3)在计算河道雍水的时候采用美国工程兵团编写的HEC-RAS软件,计算天然河道水面线和修坝之后的河道水面线,从而确定雍水情况。
天水气候
一、主要气候特点天水市地处副热带北缘和青藏高原东部边坡地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带。
气候类型属半干旱半湿润农林复合气候过渡带,年平均气温11℃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50—70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南部山区及关山山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武山、甘谷及秦安大部不及500毫米。
降水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水818.6毫米,最小年降水242.7毫米。
无霜期 137-215天,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1900—2300小时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66%~70%,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适宜多种经济作物生长。
四季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干冷,但寒冷适中;春季冷暖多变;夏季温湿,但无酷暑,秋季降温迅速,秋温低于春温,降水变率大,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
二、2014年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2014年气温正常略高、降水偏少、日照正常,时间分布不均。
气温2月、12月为正常偏低,其余各月均偏高。
降水量时间分布差异较大,1月、3月、5~8月为特少,10、12月偏少,2、4、9、11月特多。
日照时数7月特少,其余各月均呈正常状态。
由于3月及5~8月降水持续特少,气温偏高,蒸散加大,出现了春旱、春末夏初旱及伏旱,部分地方旱情发展、蔓延之势迅猛,对夏、秋粮及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初秋降水特多,土壤水分得到补偿,为秋播提供较为优越的水分条件。
综合分析,2014年气候条件对国民经济影响利弊兼有,春末至伏期属偏差气候年景,秋季至年底属正常偏好年景。
总体气候条件比较有利于工农业生产。
(一)低温2月上旬各地平均气温为-3.4~-0.3℃,比历年同期偏低0.3~1.1℃,其中2月1~2日各地最高温度达到14.0~17.3℃,6日气温明显下降,日平均气温较3日下降6.4℃(清水)~10.3℃(秦州);降温幅度大,寒冷持续时间较长,对人们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二)积雪2月11日全市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其中武山出现大雪,积雪深度达到10厘米。
2011甘肃省水资源公报
2011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甘肃省水利厅2012年6月《甘肃省水资源公报》编辑部主办单位:甘肃省水利厅编制单位: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主任:杨成有副主任:张世华牛最荣审定:刘宗平陈文主编:常继青赵清副主编:张正强分项负责人降水:霍正文地表水:冯小燕孙超地下水:王启优郭西峰水资源利用:王学良水质:丁再盛制图:刘岩峰资料:张新民聂晶参加人员:(按姓氏笔划为序)王东伟任博文刘红兵张百祖张静淑宋爱英陈凯岳斌贾翠霞崔亮景宏雒太真前言《甘肃省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是反映甘肃省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是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基础工作,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甘肃省水利厅负责《公报》的发布工作,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承担编制任务。
《公报》内容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蓄水动态、社会经济指标、供水量、用水量、耗水量、用水指标、水质及水资源保护、重要水事等。
《公报》按照水利部颁发的《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23598-2009)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编制,涉及的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等多年平均值,均统一采用1956~2000年平均值。
《公报》中的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规定的方法分析计算。
《公报》中的国土面积以国家公布的行政区划面积为准;人口、产值、产量采用省统计局的数据;水利工程、农田灌溉面积、林牧渔用水面积采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数据;来水、蓄水、用水、水质统计分析所需资料以水行政主管部门调查统计的为主,并收集其他有关部门调查的资料进行补充。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及青海、宁夏、陕西等省区水文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一、水资源综述 (1)二、社会经济指标 (3)三、来水分析计算 (4)(一)降水 (4)(二)地表水资源量 (7)(三)地下水资源量 (12)(四)水资源总量 (14)四、蓄水动态分析 (15)(一)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15)(二)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16)(三)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17)五、水资源开发利用 (18)(一)供、用、耗、排水量 (18)(二)综合分析 (21)六、水质调查评价 (26)(一)地表水水质状况评价 (26)(二)输沙量 (30)七、重要水事 (31)(一)旱情及灾情 (31)(二)汛情及灾情 (31)(三)省政府批准实施全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32)(四)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重大项目启动 (33)(五)我省水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33)(六)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33)(七)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34)(八)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两大约束性目标如期实现 (34)(九)我省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34)(十)甘肃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启动 (35)附表:表12011年甘肃省行政分区社会经济指标 (36)表22011年甘肃省流域分区社会经济指标 (38)表32011年甘肃省行政分区年降水量 (40)表42011年甘肃省流域分区年降水量 (41)表52011年甘肃省代表站月、年降水量 (42)表62011年甘肃省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 (43)表72011年甘肃省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 (44)表82011年甘肃省主要水文站月、年径流量 (45)表92011年甘肃省行政分区地下水资源量 (47)表102011年甘肃省流域分区地下水资源量 (49)表112011年甘肃省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 (51)表122011年甘肃省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 (52)表132011年甘肃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53)表142011年甘肃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54)表152011年甘肃省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55)表162011年甘肃省行政分区供水量 (56)表172011年甘肃省流域分区供水量 (57)表182011年甘肃省行政分区用水量 (58)表192011年甘肃省流域分区用水量 (60)表202011年甘肃省地级城市建成区供用水量 (62)表212011年甘肃省行政分区耗水量 (63)表222011年甘肃省流域分区耗水量 (65)表232011年甘肃省流域分区废污水排放量 (67)表242011年甘肃省入河污水量及入河主要污染物 (68)表252011年甘肃省河流水质状况 (69)表262011年甘肃省水库水质及营养状况 (71)表272011年甘肃省省界水体水质状况 (72)表282011年甘肃省城市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73)表292011年甘肃省地表水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达标状况 (74)表302011年甘肃省主要站实测月、年输沙量 (77)表312011年甘肃省自然灾害统计表 (78)表322011年甘肃省行政分区节水灌溉面积 (80)表332011年甘肃省流域分区节水灌溉面积 (81)附图:图1甘肃省流域分区图图22011年甘肃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图32011年甘肃省年降水量距平等值线图图42011年甘肃省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图52011年甘肃省主要江河水质污染分类图2011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一、水资源综述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水资源公报的分析计算以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作为统计单元,行政分区按省、市(州)二级划分,全省共划分14个行政分区,流域分区按流域、水系(分段)、河流三级划分,全省共划分16个流域三级区。
天水介绍-天水简介PPT(经典版)
谢谢大家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天水曾名上邽、成纪、秦 州,据传是伏羲和女娲诞 生地; 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 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
天水
天水历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地,有 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 前688年秦国在此设立了邽县和冀县,是中国历史 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地方。 境内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69处,其中 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天水城市概况
别 名:上邽、成纪、秦州; 下辖地区:2区5县;面 积:1.4325万平方千米;人 口:335.49 万;地区生产总值:652.05亿元。
2、城市概况
天水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 间,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 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
窘锅子
窘锅子在发酵好的面团中加入鸡蛋、蜂蜜,揉 制成大馒头状,用刀在顶端划米字,入烤炉烤 制即成。特点:表面金黄、外脆里嫩,香脆可 口。
天水老三片
清炖、里脊、杂烩者也。地道的天水人对这些 菜再熟悉不过了。做为一名厨师,一刀一勺都 是一个故事,一烹一炸就是一段人生,三尺的 灶台,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无论是鲜美的清 炖汤,还是筋道有嚼头的里脊,或是弹性十足 的夹板肉和肉丸,是否用心烹调,一品即知。
3、旅游景点
伏羲庙
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 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前后历经 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是中国国 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伏羲庙。伏羲庙临街而建, 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 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 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
天水市城区供水水源调查研究报告
质严 重下 降 。
水 城市 经济 将迈 入更 快速 的发 展 阶段 ,市 区人 口将
进一 步增 加 ,伴 随而来 的城 区用 水供 需矛 盾将 更加 突 出 。为 了科 学合 理 的开发 利用 有 限的水 资源 ,更
积 2 2 m 0 6 国内生产总值 1 3 5 元 ,其 中 6 h ,2 0 年 6. 亿 二产 、三产增加值 分别为 2 . 亿元 、7 . 亿元 。 89 26
1 2 水 资源 概况 .
积慕滩 水 源地设 计 供 水 能 力 5万 1. d " / ,麦 积 峡 口 1 3 。
1 城 市 及 水 资 源 概 况
1 1 城 市 概 况 .
水 为 主 ,且 均 以傍 河抽 取浅 层第 四 系潜水 的形 式开
采 ,其 中城 市公用 自来 水 系统为 城市 供水 主体 。
2 1 2 城 区现 状 供 水 量 ..
天水 市是甘 肃 省 的第二 大城 市 ,市 区 由秦 州 区 和麦 积区组 成 ,是 陇东南 以旅游 、商 贸 和加 工工 业 为主的 中心城 市 ,地 处黄 河 流域 渭 河水 系 ,城 市规 划 总面 积 7 . k ,城 市 建 成 面积 4 k ,城 市 人 3 8 m 6 m。 口 5 . 3 人 ,城 市道 路 总 长 3 2 m,园林 绿 化 面 14 万 1k
市 发展 的依 托 ,在一 定 程度上 决定 着城 市 的功能 定
地 下水净 储量 0 4亿 m。 . 。全 市人均 水 资源 8 6 , 9 m。
低 于 国际公认 的人 均最 低需 求 1 0 m3的标准 ,属 00 严重 缺水 地 区 。天水 市水 资源 具有 以下 特点 :一是 降水 时空 分布 不均 ;二是 地表 水年 季变 化大 ;三是 地下 水含 水层 厚度 小 ,补 给 能力差 ;四是 河水 含 沙 量大 ,不 利于水 资 源的开 发利 用 ;五是地 表水 污染 严重 ,渭 河及其 主要 支流藉 河 、葫芦 河 、牛头 河水
天水市城市供水分析
一、引言《天水城市供水水源战略研究报告》是市列重点软科学计划项目“天水城市供水水源战略研究”的科研成果,《研究报告》由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评价、城区供水水源状况及存在问题、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城区供水水源战略研究、城区供水水源地方案研究、结论与建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城区供水水源规划图等部分构成,共约20万字。
该项目由天水市水资源管理处课题组承担并完成,课题主要负责人刘建平(市水资源管理处主任、高级工程师)、白石林(市水资源管理处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该课题2010年10月29日通过由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天水水资源实际现状,提出的供水水源比较方案、水源建设优化方案和解决天水城市中长期城区供水的战略思路依据充分,结论可靠,措施建议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决策性,为科学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保障城区供水,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对进一步加快天水城市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为《天水城市供水水源战略研究报告》的摘要精编,提供相关部门决策参阅。
二、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天水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是甘肃省重要的制造业、物流业及旅游产业发展重点中心城市,是陇东南经济、教育、文化和科技中心城市,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陇上小江南”之称。
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和省委“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几个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同时涉及天水,将天水推入了新的历史发展进程,天水必须依靠自身的优势全力实施“1135”区域发展战略,建设“一圣地”即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一枢纽”即区域综合运输交通枢纽,“三基地”即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示范基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航天育种示范基地,打造“五品牌”即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城市、西北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努力把天水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的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西端的重要增长极。
天水的资料
有图在我的文档里天水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5℃。
最热天气是7月份,最高温度为33.4℃;最冷天气是1月份。
每年9月至11月,是天水市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天水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5℃。
最热天气是7月份,最高温度为3 3.4℃;最冷天气是1月份。
每年9月至11月,是天水市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天水平均气温(摄氏)一览表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平均温度-0.6 0.2 6.3 11.7 17.7 21.1 23.3 21.7 16.3 11.3 3.9 -1.8 年平均降水量574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中东部山区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500毫米。
年均日照2100小时,渭北略高于关山山区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50%,春、夏两季分别占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占22.6%。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升温快,秋多连阴雨。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
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心,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
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
天水市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
现辖武山县、甘谷县、秦安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城、北道两区,总人口328万人。
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
2007年11月10日下午,天水市麦积区与山东威龙集团公司就三阳川6万亩鲜食葡萄出口基地及配套加工项目进行签约。
天水介绍-天水简介PPT(经典版)
3、旅游景点
胡氏古民居建筑
明代秦州举人、山西按察副使、雁门兵备道胡 来缙的私宅,创建于明嘉靖年间,胡氏民居虽 为四合院,却不同于北京四合院。现存建筑八 座、垂花门一座、影壁三座,主体建筑正厅和 房院为明代原建,其余为清代重修,是天水市 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民居。
4
美食文化
甜醅
亦称酒醅,味香甜,酒味甘醇,有健胃消化、 提神益智之功效。甘谷甜醅品种有二:一为小 麦所做,一为莜麦所做。做法是将优质白小麦 或莜麦潮水,在碾盘或石臼中碾去或舂去麸皮, 簸淘干净,煮熟后晾凉,按一定比例将酒曲拌 入麦醅之中,拌匀后装进缸或麦草囤中,上盖 棉被,置热炕发酵,一般36小时后可食用。
天水的鸡丝馄饨
一是颜色亮、二是香味浓、三是做工细、四是 营养好。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之一。天水的鸡丝 馄饨堪称“中国一绝”,走出天水很难品尝到。 天水鸡丝馄饨的酸、辣、香、咸四味中,少了 一种苦味,充满了香味,返映出天水人对天水 人生的思考与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天水杂烩
属于把鸡蛋清和蛋黄搅匀,摊成薄饼。取鲜五 花肉剁碎,放入盐、粉面、花椒后拌匀,加在 两层薄蛋饼中间压平,上笼蒸熟,切成条形, 便做成夹板肉。以夹板肉为主,配以响皮条、 丸子,浇上鸡汤,撒上葱花、香菜、木耳等, 盛入汤盆,量足汤多,荤素搭配,边喝边吃, 不油不腻,味道鲜美。
天水城市介绍
素有“羲皇故里”之称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天水曾名上邽、成纪、秦 州,据传是伏羲和女娲诞 生地; 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 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
天水
天水历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地,有 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 前688年秦国在此设立了邽县和冀县,是中国历史 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地方。 境内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69处,其中 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天水市无资料地区年径流量计算方法探讨
天水市无资料地区年径流量计算方法探讨摘要:天水市河流众多,但是年降雨量较低,多年平均降雨量由东南方向700mm(党川、利桥一带)向西北方向450mm(武山县渭河以北)逐渐减小1。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越来越重要。
为了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对缺乏实测资料地区的径流计算尤其重要,本文将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工程来分析和探讨无资料地区的径流计算。
关键词:降雨;径流计算;等值线;无资料地区一、径流的产生及影响因素径流是指陆地上的降雨,经过填洼、植物截流、下渗、蒸发等损失以后,由地表及地下注入河川的水量,径流的补给主要有降雨、雨雪混合、冰川及地下水。
一年内通过河流某一控制断面的水量,称为这个断面以上的年径流量。
径流在一年内及一年与一年之间,经常不断地变化,一年内各月的来水也不相等。
影响河川径流的主要因素有三点:气候因素,包括降雨和蒸发;下垫面因素,包括流域的几何特征,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最为重要和突出的是人类经济活动对径流的影响。
除以上因素以外,由水量平衡方程式分析可知,年径流量的变化还受流域内蓄水量的变化影响。
二、设计年径流的计算的目的和方法1. 设计年径流计算的目的对河流进行水利规划,或修建水利工程,都需要知道该流域或者河流工程地址处一年内究竟来多少水,有多少水可供利用。
由于年径流量年年不同,即使年径流量相似的年份各月来水量也不相同,这些情况都与各用水部门发生一定的矛盾。
为解决天然河道来水和用水的矛盾,需要在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对天然径流进行人工调节。
所谓设计年径流量是指按某一设计标准的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设计年径流量计算的目的是,为用水部门或者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某一频率的年径流水文资料,根据该水文资料确定工程的规模和尺寸。
2. 无资料河流设计年径流计算本次主要是研究、讨论无资料地区的年径流分析计算。
甘肃省流控制域面积小于1000km2的水文站共有61个,占总数的32.4%,小于30km2的水文站在全省始终是个空白2。
--天 水 市 市 情 简 介中文(新)
-5-
-1-
全局, 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 大力实施 “工业强市、 农业稳市、商贸活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战略,改革创 新,锐意进取,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生 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09 年,全 市实现生产总值 260 亿元,增长 10.4%;大口径财政收入 35.83 亿元,增长 22.73%;财政支出 107.57 亿元,增长 34.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76.44 亿元,增长 43.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9.6 亿元,增长 22.6%;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 9932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404 元,分别增长 9.73%和 11.9%。近年来,天水市相继创建为全国优秀旅游 城市,最具西北风情的西部名城,三次被命名为全国科教兴 市先进城市,三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连续三次荣 获全国“长安杯”奖、“全国社会治安优秀地、市”称号, 连续九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良好地区, 相继荣获中国历史 文化名城、全省文明城市、全省卫生城市、甘肃省园林城市 等称号,并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和“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努力把天水打造成陇上 最佳宜居城市和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 从发展看,天水具有七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一是交通区位优势。天水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西安 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是甘肃的东大门。陇海铁路穿越全 境,310、316 国道横贯东西,五条省道辐射南北,是西陇 海兰新经济带和我省东进西出的联结点、 陇东南经济文化物
-2-
流中心。近年来,宝兰铁路复线、天水机场、宝天高速公路 先后建成通车,天定高速、宝天高速天水过境段、天平铁路 正在加快建设,天水在区域经济中的枢纽作用将进一步提 升。 二是制造加工业优势。天水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 有工业企业 749 家, 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 机械制造、 电工电器、电子信息、轻纺食品、建筑建材为主导,门类较 多、技术装备较好、具有一定实力和鲜明特色的区域工业体 系,有 200 多种产品荣获国家和部、省优称号,60 多种产 品出口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77 种产品进入陇货精品和全省 名牌产品行列。 三是特色农业优势。 天水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生 长,有粮食作物 10 多种、经济作物 20 多种,是西北农作物 生长最适宜的地方之一, 也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和蔬菜生产 基地之一。苹果、桃、梨、核桃、花椒、辣椒、韭菜等果品 和蔬菜产量大、品质优,特别是“花牛”苹果在海内外市场 享有盛誉。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林木资源 2500 多种,出 产药材、生漆等林副产品百余种,初步形成了林、蔬菜、 畜牧三大支柱产业和中药材、花卉等优势产业,发展种植业 和农林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 四是自然生态优势。天水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资源丰富, 水质甘甜。 境内黄土高原、 秦岭山地和山间河谷盆地并存,土质肥沃,植被丰茂,森林
渭河上游天水峡谷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研究
摘
要: 通过对渭河上游天水段基岩峡谷 的详 细考察 , 在杜家坪村 附近发现典型 的全新世古 洪水平
流沉 积剖面 , 对其进行 了沉积学和水文学 研究 .经过 对剖 面沉积学 特征的观察 和样 品的粒度 和磁化率
6
西安职 业技 术 学院 学报
1 m, 0k 多年平均 含沙量 9 .k / , 大达 1 0k / 3年输沙 总量 14 ×1 , 黄河 的最 大支 流 . 16 gm3最 0g m , 0 .3 0t是 渭
河流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 冬春干旱少雨, 夏秋多雨 ,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10 0 ×1 3折合降水深 3 .2 0m , 5 41 m. 0 .m 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7 0 约占全年的 7 %以上 , ~1 月, 0 且多以暴雨形式集 中降落, 年际变化大l 1 . 卜 J 渭河流域可划分为三段 : 河源至宝鸡峡 口为上游 , 43 4 m, 长 3 .k 该段河道狭
分析表明 , 该剖 面为典型 的古洪水平 流沉积 物 学对 比, 及与泾河 、 洛河和漆水河古洪水 的对 比分析 , 认其 发生的时间为 40 -4 0 aB 利用水文学方 北 确 3 0 0 0 P. 法求 出该 组古 洪水沉积层所记录的特大洪水的洪峰 流量介 于2 6 -2 8 m / 之 间. 340 54 0 3 s 同时 , 通过对现 代洪水平 流沉 积层 , 采用 同样方法计算其流量 , 同时对 于古洪水 洪峰流量计 算结果 进行 了科 学验证 . 本
中 图 分 类 号 : 54 P 3 P 3 ;3 1 文献标识码 : A
天水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2-11
目录
•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历史与文化 • 经济与产业 • 教育与科研 • 旅游资源与景点 • 发展前景与展望
0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 34°05′-35°10′之间 。
与陕西省接壤,距离 省会兰州约240公里 。
02
历史与文化
历史沿革
悠久历史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自古以 来就是中原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 之间的交通要道,具有悠久的历
史文化。
建制沿革
天水在秦汉时期为陇西郡,后历 经变迁,先后为冀州、北魏、隋 唐等朝代管辖,建制不断更迭, 但始终保持了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和历史文化地位。
历史名人
天水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名人, 如著名诗人李白、政治家范仲淹 等,这些名人为天水的历史文化
坐落在陇山脚下,渭 水河畔。
自然环境
境内以山地为主,山峦起伏,沟壑纵 横。
渭河流经市区,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充 足的水源。
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植被覆盖率高 。
气候特点
01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 明。
02
年平均气温约11℃,夏季最高 气温30℃,冬季最低气温10℃。
03
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之间 ,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 水量的60%
甘肃天水地区地质类型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 3月下190甘肃天水地区地质类型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拉春燕(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20)摘 要:通过开展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饮用水及水源地勘查等工作,初步查明了天水地区的地下水分布特征。
天水地区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三类,主要受控于该地区的地质背景。
通过对区域的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的研究,认为补给主要由上游断面地下径流流入补给、河水入渗补给、沟谷地表水垂向入渗补给、沟谷潜流侧向补给、大气降水等为主。
藉河、渭河河水与地下水联系十分密切,在不同的地段相互转化。
山区、沟谷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Ca—Mg)型,矿化度小于1g/L,水质良好。
关键词:甘肃天水;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裂隙水中图分类号:P6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6-0190-2Influence of geological types on groundwater in Tianshui area of Gansu ProvinceLA Chun-yan(The first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Gansu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Tianshui 741020,China)Abstract: Through the regional hydrogeological survey, the groundwate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ianshui area are preliminarily identified. The groundwat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bedrock fissure water, clastic rock pore fissure water and loose rock pore water. It is considered that recharge is mainly from upstream section underground runoff inflow recharge, river water infiltration recharge, gully surface water vertical infiltration recharge,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and so on. The hydrochemical type of groundwater in mountainous is HCO3—Ca (Ca-Mg) . The salinity is less than 1 g/L, the water quality is good.Keywords: Tianshui area; groundwater; hydrogeologic condition; fissure water1 地质背景研究区属于秦岭和祁连结合带部位,属于气候变化带区域。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马厂坝金矿水文地质特征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马厂坝金矿水文地质特征
刘成龙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7(000)024
【摘要】马场坝金矿位于受四级水系—长河控制的水文地质单元中,不同岩石建造类型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风化裂隙潜水含水岩组和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三大类.地表水径流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动态季节性变化明显,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淡水.马场坝金矿床为裂隙充水矿床(第二类),以顶、底板直接充水,充水矿床勘探的复杂程度划为第一型-简单型,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总页数】2页(P211-212)
【作者】刘成龙
【作者单位】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1.4
【相关文献】
1.甘肃省秦州区马厂坝金矿地质特征 [J], 向文
2.甘肃省天水马厂坝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J], 马东阳
3.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喂儿沟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热源分析 [J], 苏秋红; 杨栋
4.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陈家山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J], 胡升奇;李晓龙;孙哲雨
5.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陈家山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J], 胡升奇;李晓龙;孙哲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水市自然区划
天水市自然区划一、自然地理要素㈠地理位置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与陇南山地的过渡带,是我国版图的几何中心。
介于北纬34°05′—35°10′和东经104°35′—106°44′之间,东以陇南山地与陕西毗邻,南跨西秦岭与陇南山地相接西到桦林山、天爷梁预定西地区相连,北与葫芦河中游与平凉地区接壤。
东西长197公里,南北宽122公里,面积1432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
㈡地质地貌天水市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
最高峰天爷梁,高达3120米;最低点牛背村,海拔760米。
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
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
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
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
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
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
以西部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地和东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岭大堡、关山为主体的小陇山、陇山山地,重峦迭嶂,山险谷深。
天水市区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和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前孤,南北两山横亘,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地貌结构基本特征为“两山夹一川”。
天水市地跨三大地质构造单元,即北祁连—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中秦岭海西褶皱带和南秦岭印支褶皱带。
出现了七个构造体系,其中秦岭纬向构造体系、祁吕贺山字形构造体系河东北向构造体系形成较早,构造行迹及范围广而强烈构成全市的构造格架,并影响其他构造体系的成生和发展,市境内构造景观较为复杂,同时也控制岩带和矿带的展布。
㈢气候天水市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受东西季风控制,属大陆性的季风气候类型。
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
依照气候干燥度(秦州区1.03,麦积区1.28,秦安县1.26,甘谷县1.29,武山县1.29,清水县1.05,张家川县0.87)的不同可划分张家川及秦岭以南为湿润区,其他县为半湿润区。
天水镇水文
2.5水源论证2.5.1地表水量(1)概况水源地位于秦州区天水镇西汉水源头区北河(西汉水北源)。
西汉水属长江流域嘉临江水系,是嘉临江右岸的一级支流,有南北二源,南源发源于峰火山,海拔2017m,北源发源于齐寿山,海拔1951m,于秦州区天水镇汇合始称西汉水。
西汉水位于秦岭和太白山之间,横跨天水、西和、礼县、武都、成县、康县,西北东南流向,于陕西省略阳县两河口注入嘉临江,全长287km,流域面积10109km2,有14条主要支流,干流平均比降37.9‰。
云状流域,树枝状水系。
水源地属西汉水北源源头区北河,与南沟河源头为邻,截流坝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08km2,至分水岭河长约17.3km,比降为15.36‰。
水源地西汉水上游流域地处陇南山林区与黄土沟壑区的接壤地带,有成片的人工林及少量天然次生林分布,源头区山势较为平缓,植被较好,流水清澈。
(2)地表水源分析1)地表径流特点北源发源于齐寿山,流域属黄土山林区,地表径流由降水补给,其中以雨水补给为主,雪水补给为辅。
水源补给主要靠降水和降水后渗入潜水层再重新流出地面的地下水,该区降水年内月(季)分布不均,七、八、九三个月降水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52.63%,十二、一、二月三个月占年平均降水量的2.4%,三、四、五三个月占年平均降水量的21%。
但在河流上游区,水资源涵养性好,地表流量较为稳定。
2)地表径流计算水源地坝址属西汉水上游,无实测径流资料,根据《甘肃省地表水资源》,查得该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00mm,经复核后认为不必修正,则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W=1000hF=1000*100*108=1080万m³。
截流坝断面年径流特征值见表2-2,P=95%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见表2-3。
西汉水源头区截流坝址年径流特征值表表2-2西汉水上游北河截流坝P=95%来水年内分配表表2-3。
天水市水资源利用初探
分类号编号毕业论文题目天水市水资源利用初探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姓名马盛世专业科学教育学号282040129研究类型调查报告指导教师王学恭(助教)提交日期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学位论文中凡是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经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论文指导教师签名:目录前言 (1)1 天水市水资源利用现状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2.1研究方法 (2)2.2数据来源 (2)3 结果与分析 (3)3.1居民水资源利用量 (3)3.1.1 年均用水量 (3)3.1.2 年人均用水量 (3)3.2居民水资源利用结构 (4)3.2.1 水资源利用构成 (4)3.2.2 不同用途的用水量 (5)3.3水资源利用效率 (5)3.4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 (6)3.4.1 收入 (6)3.4.2 家庭人口 (7)3.4.3 水价 (7)3.4.4 水资源保护意识 (7)4 结论与讨论 (8)参考文献: (10)致谢 (11)附件 (12)天水市居民水资源利用初探马盛世(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甘肃,天水,741001)摘要:天水市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并且居民用水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居民的水资源利用,故对天水市的居民用水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组成、家庭收入、家庭用水量及水费支出情况等。
调查结果表明:65.98%的居民认为主要浪费为生活用水,未进行水资源的二次利用,12.66%的居民认为浪费在未及时关水龙头,还有21.08%的居民认为浪费在环境用水方面,对于水质70.1%的居民还是满意的。
关键词:水资源; 利用;居民;天水市Tianshui City residents use of water resources first explorationMa sheng shi(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gansu,741001)Abstract: Tian Shui is shortage of water and exists serious waste phenomenon in residents’lifes.To be more accurately and detailed understanding the status of the residents’ water use, I conduct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water use of the residents of Tian Shui. The survey contents includes: family composition, household incomes, demostic water consumption and water expenditures, etc. The survey shows that: 65.98% of residents think the main waste in the water of life is that they do not recycle the secondary of water resources, 12.66 percent of residents think the waste is that they usually fail to turn off the faucet, 21.08% of the residents consider that the waste mainly exsts in environmental use, and 70.1% of the residents are satisfied to the quality of their domestic water.70.1% resid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Key words: use of water resources,resident,tianshui cityThe first explo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Tianshui residentsTian Shui is shortage of water and exists a serious waste phenomenon inresidents’ lifes.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more comprehensive, detailed in, so I do an investigation into water consumption of the Tianshui residents, investigation includes: family, household income, household water consumption and water cost expenditur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65.98% of residents think the main waste water islife use ,not for water resources twice utilization,12.66% of residents think the waste is to turn off the tap not timely and21.08% of residents think the waste is the environmental water, for the quality of water 70.1% of residents are satisfied.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Tianshui residents天水市居民水资源利用调查前言水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当今世界,水资源的不足和水源地的严重污染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的制约因素。
水文工作简介
水文工作简介◆ 工作职能1999年,根据中编办字[1999]73号文件精神,水利部成立水文局,明确将水利部水资源水文司承担的有关指导全国水文工作的职能划入水文局。
经部领导和有关司局的协调,明确了水文局和水资源司的职能分工,并以部人事劳动教育司人劳教[1999]83号文件批复了水文局的“三定”方案,明确水文局组织指导全国江河湖库及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监测、分析,协同组织水资源调查评价,参与组织编制《中国水资源公报》等职能。
即水文局归口承担有关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水质监测和分析的行业管理工作,并协同组织水资源调查评价。
在水文局机构中设置了水资源监测与评价处。
水资源监测与评价处具体职责在水文局水文综[1999]18号和水文综[2000]29号文件中已经明确。
即:组织编制水资源(包括地下水)监测站网规划并监督实施;组织拟定地下水监测技术标准;协同组织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组织开展水资源预测预报;参与组织编制《中国水资源公报》(水量部分)。
◆ 工作思路在水利部水文局水文资〔2000〕71号文件中明确了水资源监测(水量部分)工作思路,具体如下:总体目标:补充完善水资源量监测站网,建设水资源监测、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达到水资源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分析评价和预测预报的现代化,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
1、补充完善站网。
在目前现有的站网基础上,补充完善水资源量监测站网,特别要补充完善城市、县以上行政区界及取(引)退(排)水口的水量监测站网,以及主要地下水漏斗区和重要水源地的地下水监测站网;2、建设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
加快水资源量监测现代化建设,尽量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方法,达到水位观测长期自记,监测信息能快速传递。
在主要地下水漏斗区和重要水源地,建设一批地下水观测专用井,配置先进的地下水观测仪器设备,实现自动观测;3、建设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在全国水文数据库的统一规划下,建设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数据库,达到水资源信息接收、校验、存储、处理自动化;4、建设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水文简介发表时间:[2010-11-0314:49]【/swjcms/html/11/81/2010-11-3/36722.html】天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成立于1964年(沿革:64年~68年为甘谷水文中心站,72年迁入天水市更名为天水水文中心站,89年11月更名为天水水文水资源勘测队,92年更名为天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大队,96年10月更名为天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地处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专业水文水资源勘测及研究河流水文基本规律的机构,并承担防汛和水环境监测任务。
下设办公室、技术科和财务科三个部门。
现有二类站三个(北道站、武山站、秦安站),三类站三个(甘谷站、天水站、社棠站)。
所辖测区位于渭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26717km2,下辖国家基本水文站6处,雨量站70处,蒸发站2处。
分布在甘肃省4地市、16个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1′~106°25′,北纬34°11′~36°12′,所属各站均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行政区内,区内渭河主要支流有榜沙河、葫芦河、散渡河、藉河、牛头河、秦祁河等。
担负测区各种水文信息采集,承担向中央防总、黄河防总以及各级防汛部门提供水情报汛任务。
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项目有水位、冰情、流量、含沙量、降水量、蒸发量、输沙率测验计算和水文调查、水资源评价监测、水文分析计算、水情予报、测绘等。
天水测区是黄河中游水沙主要来源区之一,气候特点为春旱少雨,夏秋季多东南风,雨量相对多而集中,冬季多西北风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513mm,年平均气温5~11°,流域内大部分为黄土覆盖,植被较差,降水、洪水多发生在5~9月,洪水具有暴涨暴落特点,测验段面一般冲淤多变,水位~流量关系较散乱,一般无单一水位~流量关系。
水沙量主要集中在汛期,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水量70%左右,枯水期水量较小。
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洪峰过程,往往几场洪水输沙量占年输沙量90%以上,枯季输沙量很小,约占年输沙量5%左右,含沙量横向分布均匀,表现在单~断沙关系曲线上为45°直线,用单沙可直接代替断沙。
北道水文站简介北道水文站办公和测验设施一体化站房北道水文站测验断面北道水文站1990年由原南河川站下迁24公里新设,(原南河川站1944年设站)。
集水面积24871km2,距河口距离564km。
断面以上原南河川站断面控制集水面积23385km2,占本站控制面积94%,天水站控制面积1019km2,占本站控制面积4.1%,原南河川站~北道站区间控制面积467km2,占本站控制面积1.9%。
流域概况: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境内,干流全长818公里,干支流遍及甘、宁、陕三省,流域面积13.4万km2,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渭河北道断面以上干流全长254km,由西向东流动,沿途接纳有50多条大小支流,流域面积24871km2,主要水系北岸有秦祁河、咸河、散渡河、葫芦河;南岸有漳河、榜沙河、藉河等河流。
水文特征:最高水位:1081.40m(92.8.12)最大流量:2030m3/s (1992.8.12)(南河川站最大流量4920m3/s1966.7.22)最大单沙757kg/m3(1992.8.12)水位、流量全年施测含沙量:4—10月施测。
武山水文站简介武山水文站站房武山水文站测验断面武山站位于甘肃省武山县城北,于1974年7月1日由原车家川水文站下迁15km至此,观测至今已持续30余年。
流域面积8080km2,距河口693km。
流域概况:流域形状近似扇形,流域内渭河走向为西北~东南向,主要支流有南岸的漳河、榜沙河,北岸的咸河、秦祁河,南岸植被较好,水量大,含沙量小,北岸为黄土丘陵区,植被差,水量小,含沙量大,颗粒粗,为本流域主要产沙区。
流域内主要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年内降水极不均匀,暴雨多发生在夏秋两季,优以七、八月为最多。
流域内河底坡降大,由降水形成的洪水多呈现陡涨陡落型,浪大流急。
水文特征:最高水位:10.96m(1978.7.12)最大流量:2480m3/s (1978.7.12)(车家川站最大流量3780m3/s1973.8.26)最大单沙894 kg/m3(2000.6.4)实测最大流速:7.89m/s(1977.7.28)。
水位:4—10月观测流量:11—3月定期测流,其余时间控制洪峰过程。
含沙量:4—10月观测蒸发:全年观测。
秦安水文站简介秦安水文站站房秦安水文站测验断面秦安水文站是葫芦河下游控制站,1955年8月设站,坐落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十里铺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0″,北纬34°54″,距河口37㎞,控制流域面积9805㎞2。
断面附近河床由沙卵石组成,矩形河道,河段基本顺直,收缩系数接近1.00,两岸均无河堤,主河槽宽约80m左右,两岸滩地为倾向河道的缓坡,滩地边坡稳定,边缘高2~4m,滩地内为肥沃的农田,主要种植苹果和桃及其它农作物。
流域概况:葫芦河流域纵跨甘肃、宁夏两省(区),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月亮山,至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石佛乡汇入渭河。
葫芦河约五分之四的流域面积在甘肃省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5°06″~106°13″、北纬34°40″~35°00″之间,河流基本为南北走向,左右岸流域大致对称,流域东、北均为六盘山山脉,南为秦岭山脉,西部为黄土高原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流域绝大部分为黄土丘陵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沟壑纵横发育,水土流失严重,是渭河上游重要的产沙区。
水文特征:最高水位:98.65m(1973.4.28)最大流量:3560m3/s (1973.4.28)历史调查洪水3800m3/s(1954年)。
最大单沙:1210kg/m3(1970.6.5)多年平均径流量:3.89亿m3实测最大流速:7.69m/s(1966.7.22)。
水位:4—10月观测流量:11—3月定期测流,其余时间控制过程含沙量:4—10月观测。
甘谷水文站简介甘谷水文站站房甘谷水文站测验断面甘谷站于1958年8月15日设立,属国家基本站网三类站,是散渡河的把口站,位于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0′北纬34°46′,距流源距离89km,至河口距离1km,集水面积2484km2。
基本断面曾于1959年1月下迁5km至现铁路桥上游160m 处,1966年7月1日又下迁60m观测至今。
流域概况:散渡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华家岭牛营大山南麓,由北向南流,通渭县以上叫牛谷河。
河源地势海拔2510m,河道平均比降5.97‰,集水面积2485km2,于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大王庄汇入渭河。
流域内几乎全为黄土覆盖,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多年侵蚀模数为8560t/km2,为渭河上游各支流之最。
中下游两岸毛沟发达,分叉率高。
地下水贫乏,矿化度高,碱度大,部分地段河水不能饮用和灌溉。
河床由黏土组成。
水文特征:最高水位:1271.19m(1966.7.22)最大流量:1390m3/s (1966.7.22)历史调查最大流量:5470m3/s(1933年)最大单沙:1090kg/m3(1980.7.24)多年平均径流量:2.22亿m3实测最大流速:7.59m/s(1980.7.24)。
水位:2—10月观测流量:11—1月定期测流,其余时间控制过程含沙量:4—10月观测。
天水水文站简介天水水文站站房天水水文站测验断面天水水文站设于1958年7月,控制集水面积1019km2,距河源距离63km,距河口距离18km,至河源平均比降12.5‰,坐标为东经105°41’,北纬34°35’。
断面上游无水文测站,距下游渭河北道水文站21km,测验河段上下游河道较顺直,无弯道、浅滩、石滩,基本水尺断面是设在华双公路藉河大桥上游桥沿上流域概况:藉河属渭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谷县龙台山,自西向东经过天水市区,至麦积区二十里铺乡汇入渭河,总流域面积1267.73km2。
藉河上游为土石山区,河谷下切“V”型,由于久经风化,基石裸露,地表多碎石,藉河中游属中低山,主要为黄土及第三系粘土组成,藉河中西部和南部红土覆盖近70﹪,河谷两侧剥蚀强烈,冲淤严重。
水文特征:最高水位:1180.04m(1959.10.10)多年平均径流量:0.871亿m3水位:4—10月观测最大流量:3260m3/s(1959.10.10)历史调查洪水:3600m3/s最大单沙:1050kg/m3(1977.5.27)实测最大流速:13.16m/s(1959.10.10)流量:11—3月定期测流,其余时间控制过程含沙量:4—10月观测。
社棠水文站简介社棠水文站站房社棠水文站测验断面社棠水文站原为1958年设立的石岭寺水文站,1972年1月1日下迁5.7公里至现址,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社棠镇,地理坐标东经105。
58′北纬34。
33′,该站是渭河一级支流牛头河的把口站,属区域代表站,集水面积1846km2,距河源距离83km,距河口距离1.5km。
流域概况:牛头河发源于甘肃省清水县东南部林区的旺兴乡芦子滩,地处渭北黄土高原,上游无大型水工建筑,植被情况除流域上游东部较好外,其余大部分为裸露的山梁、沟壑。
该站测验河段顺直,河槽宽约125m,基上400m处有弯道,河床由沙卵石组成,洪水时冲淤变化较大。
右岸为粘土滩地,左岸为砌石护堤。
低水时水流较散乱,有分流、串沟现象,中、高水时水流顺直。
水位在5.70m时开始漫滩,在漫滩处有时会出现斜流或死水,水面宽最大可达314m。
基本断面下游260m(新)和280m(旧)处各有一座铁路大桥,铁路桥下约60m为公路桥。
在旧铁路桥和公路桥之间的河床为混凝土护底,低水时形成跌水,桥梁在高水时对水流起控制作用。
水文特征:最高水位:6.57m(1978.7.12)最大流量:1430m3/s (1978.7.12)历史调查洪水:1950m3/s(1933.9.8)最大单沙:707kg/m3(1984.8.3)实测最大流速:5.23m/s多年平均径流量:1.48亿m3。
水位:4—10月观测流量11—3月定期测流,其余时间控制过程,含沙量:4—10月观测蒸发:全年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