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学-大骨节病的病因研究

合集下载

大骨节病致病原因研究进展_周宗科

大骨节病致病原因研究进展_周宗科
在 大骨节病 外周血 细胞及 骨髓吸 出物的 幼稚血 细胞核 内有病毒包 涵体样病变。 大骨节病 患者尸检软骨、骨髓和血 液等病理切片上 有特异性的软骨细胞 B型凝固性坏死 ,其软 骨细 胞核内有与 大骨节 病外周 血细胞 及骨髓 吸出物 涂片中 嗜 酸性包涵体 完全相同 的包涵体样 结构 [34 ]。 大骨节病患儿 血浆致敏培 养软骨细胞的细胞 核内出现嗜酸性斑 块 ,与尸检 软骨细胞的 B型凝固性坏死病变完全相同 [35 ]。 实验复制出的 培养软骨细胞病变模型在电镜下见到直径 75~ 83 nm、六角形 中空、典型的病毒核衣壳样结构。 该病毒结构完整、大小一致、
· 272·
Jour nal o f Prac tical O r thopaedics V o l. 15, N o. 4, Apr. 2009
综 述
文章编号: 1008- 5572( 2009) 04- 0272- 04
大骨节病致病原因研究进展
周宗科 ,裴福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骨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T-2毒素影响大鼠骨矿化率和类骨质形成 [16 ] ,对软骨细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 2007BA I25B04)
实用骨科杂志 第 15卷 ,第 4期 , 2009年 4月
· 273·
胞Ⅱ 型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合成有明显 抑制作用 [17 ]。T -2毒 素在浓度为 1~ 20μg /L 时可引起软骨细胞凋亡 , T -2毒素引 起的软骨细胞凋亡与细胞内 Bax /Bcl22比值升高有关 [18 ]。
因及发病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3 水中有机物中毒学说
众多 研 究 单 位 对 KBD 病 区 进行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发 现 KBD病区饮水 与病情密切 相关。 对病区 饮水的测定 发现病 区饮 水偏酸性 ,饮 水中标 志有机物 总量的 耗氧量、酚阳 物和 腐殖酸等明显高于非病区。饮水中腐植酸过高被认为是大骨 节病的致病原因之一。 该学说认为 , KBD病区饮水中黄腐酸 ( fulv ic acid, F A)含量高于非病区 ,其中部分组分 含有可产生 自由基的结构单元。病区饮水的内源性自由基信号显著高于 非病 区 ,显 示了 K BD 病因与 病区生 态环境 中含自 由基 物质 之间存在着内在 联系。 病区饮水中腐植 质主要是 F A,用 F A 进 行动 物实 验 ,对骨 与软 骨均 有明 显中 毒 作用。 据 此认 为

大骨节病、克山病地理分布成因研究

大骨节病、克山病地理分布成因研究

大骨节病、克山病地理分布成因研究李群伟【摘要】克山病与大骨节病是目前仅存在于我国的两种地方病,其病区分布范围为我国东北到西南的一个斜形的带状区域内,这种分布在人类现今所认识的疾病中是独一无二的.疾病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是疾病的病因及影响因素的反映,是病因研究及疾病预防控制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我国独特的海陆配置、气象、气候、影响真菌生长及产毒的环境条件以及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导致这两种地方病独特地理分布的成因,期望对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的病因研究、现场控制起到推动作用.【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年(卷),期】2010(031)003【总页数】4页(P139-142)【关键词】大骨节病;克山病;地理分布【作者】李群伟【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1大骨节病与克山病是主要存在于我国的地方病,其病区分布是从东北到西南、沿着黑龙江的爱辉与云南的腾冲之间的连线上下不太宽的区域内(其北端还涉及到俄罗斯的少部分地区)。

这条线在地理学上叫做爱辉-腾冲线,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克山病与大骨节病只围绕着这一连线区域内分布,这一特点非常鲜明,在人类现今所认识的疾病中可能是独一无二的。

本文对这两个疾病为什么呈现如此的分布、这样的分布给我们的提示和启发、其背后隐藏的原因是什么展开讨论,为两病病因研究提供线索,并可为两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准备。

1 克山病与大骨节病简介[1]克山病(Keshan disease,KSD)于1935年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被首次确认,依地名被命名为克山病,其后逐步确认了我国在黑、吉、辽、内蒙古、晋、冀、鲁、豫、陕、甘、川、藏、滇、鄂、黔等15个省、市、自治区有克山病发生,克山病是一种地方病心肌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在病因的作用下,心肌出现变性、坏死和修复等改变,一般心脏均扩大,骨胳肌可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克山病危害严重,病死率很高。

什么是大骨节病?如何预防?

什么是大骨节病?如何预防?

什么是大骨节病?如何预防?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多地流行起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疾病--大骨节病,该病属于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也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疾病,主要发病群体为发育中儿童,具体表现为关节透明软骨变性、坏死或继发骨关节炎,病情严重时可致身材矮小、畸形,乃至终生残疾,在那个大骨节病流行的年代,我国多地纷纷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时至今日,大骨节病仍然影响着我国儿童的健康发育,所以,本篇文章就和大家说一说有关于大骨节病的知识。

一、什么是大骨节病?大骨节病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49年俄国界标师尤林斯基初次在报告提出远东乌洛夫河流域的一例大骨节病患者,故该病最早被俄国称之为“乌洛夫病”,1854年,俄国军医卡辛前往病区进行调查,并于1861年总结调查报告,认为大骨节病是甲状腺肿的合并症,而1901--1902年,军医贝克夫妇经详细调查后断定大骨节病属于独立疾病。

我国于1934年发现首例大骨节病患者,并指出该患者与俄国乌洛夫病为同一种疾病,因病人的临床特征为关节增粗、变形,故命名为大骨节病,民间称其为“算盘指病”、“矮人病”、“柳拐子病”。

报道指出,全世界范围内仅有中国、朝鲜和俄罗斯存在大骨节病病人,而我国是病人最多、发病范围最广、病情最严重的国家,主要分布于自东北至西南的带状区,斜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13个省和自治区,2021年全国大骨节病防治工作研讨会指出我国仍有17.9万大骨节病患者,其中陕西省为大骨节病重病区,涉及10个区市、62个病区县、4194个病区村。

从我国病区分布可见,大骨节病集中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高海拔地区以西藏、四川、青海为主,高纬度低于以内蒙、黑龙江为主,且在川藏等南部地区,大骨节病病区仅分布于千米以上高海拔地带,西北病区以黄土高原沟壑地带为主,陕西病区以数百米以上中高海拔地带为主,而在东北病区,则多为浅山区或丘陵地,以低洼潮湿地段为主。

关于永寿县大骨节病问题

关于永寿县大骨节病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001班华创峰----关于永寿县大骨节病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永寿县大骨节病问题调查报告姓名:华创峰学号:10040010班级:机械001班前言永寿县是咸阳市西北部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大约21万人口,有很多中老年人患有大骨节病,被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列为地方病县。

我走访了永寿县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永寿县卫校校长王西存,永寿县医院放射科主任李百信,门诊部外科主治医师巨新民及县城周边乡村的群众及来医院救诊的患有大骨节病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从中发现治病根源并开展卫生宣传教育,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综合治理。

为卫生科学知识的普及及使病区人民真正走上健康富裕的道路,为广大人民群众奔小康做贡献。

调查地点:咸阳市永寿县调查时间:2010年1月24日---2010年2月7日调查人员:华创峰调查课题:关于永寿县大骨节病问题调查报告调查目的: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次利用放寒假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我就把“防病治病与治穷致富”作为调查议题进行社会调查实践,了解我县地方病的现状及防病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发现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

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社会成果和不足,在实践中见真知,求科学。

调查形式:走访永寿县有关卫生单位;走访永寿县北部乡村等等。

(图为永寿地标永平塔)调查对象:百姓的健康,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农村中老年患者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健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对待。

因此我这次调查选取了50名患有此种大骨节病的患者。

调查内容:调查了50名中老年大骨节病患者的年龄,生活环境,家庭年收入,发病年龄以及治疗等。

调查过程:1.认识大骨节病1.1概念:大骨节病是一种与特定地里环境有关的地方性骨关节病,病因很复杂,当地群众把它叫做“柳拐子病”。

预防地方病大骨节病

预防地方病大骨节病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发病机制研究将取 得突破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大骨节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有望取 得突破性进展。
02
诊疗技术将不断进 步
新的诊疗技术和手段将不断涌现 ,为大骨节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 更多选择。
03
防控策略将更加精 准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 ,制定更加精准的防控策略,提 高防控效果。
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联合教育、宣传等部 门和社区组织,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 施。
媒体报道策略及效果评估
媒体报道策略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广泛报道,提高公众对大骨节病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公众对大骨节病的认知情况和防病行为的变化,评估宣传教育活动的 效果,并不断改进和优化宣传策略。
政策法规与宣传教育工作
REPORTING
政策法规制定背景及意义
背景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严重影响儿童和少年的生长发育。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大骨节病,政 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意义
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规范大骨节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降低大骨 节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公众参与
公众积极参与大骨节病的防治工作, 自觉遵守政策法规和防治措施,共同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工作成果回顾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大骨节病预防 控制体系,包括监测、预警、防 控等环节。
科研进展
针对大骨节病的发病机制、诊断 方法、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 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

环境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

环境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5*3')1、环境水文地质学:指以水文地质学,特别是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水文地质环境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学科。

2、环境问题:指在人类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地球环境仍以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并且不断的反作用于人类,因此常常发生环境问题。

3、环境水动力学作用:指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变化对周围岩土体稳定性等方面产生的环境影响作用。

4、腐殖质:指有机物在微生物的分解后转化成的一种胶体物质,具有粘结性,分子结构十分复杂,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

5、地方病:指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一定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6、生物地球化学地方病:指因环境中某些元素的不足或过剩而引起的地方性疾病。

7、地方性甲状腺肿:指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食物摄入低于生理需要量或过量的碘,从而引起的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体征的地方性疾病。

8、地氟病:指由于一定地区的外环境中的氟元素过多,致使生活在该环境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

9、大骨节病:指一种伴有机体改变的,进而造成四肢畸形的地方性疾病。

10、地下水污染: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水质变化朝着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

11、地下水污染物:凡是人类活动导致进入地下水环境,会引起水质恶化的溶解物或悬浮物,无论其浓度是否达到使水质明显恶化的程度。

12、地下水污染途径:指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所经过的路径。

13、地下水污染起始值:指在地下水开始发生恶化时污染物的起始含量,也就是某城市或某地区地下水中该种污染物的最大本底值。

1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进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二、填空题(30')1、环境水文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原生环境水文地质、人为环境水文地质、和环境水文地质研究方法。

2、原生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问题在宏观方面主要与地貌、岩石、土壤、水、环境地质因素有关,在微观上与化学元素有关。

疾病控制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地方病)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疾病控制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地方病)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疾病控制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地方病)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生物地球化学说认为克山病的主要病因是A.钙摄入不足B.碘摄入不足C.锌摄入不足D.硒摄入不足E.氟摄入过多正确答案:D解析:地球化学说认为微量元素(主要是硒)、氨基酸、维生素缺乏或失衡等引起克山病的早期心肌损伤。

知识模块:地方病2.大骨节病多发生于下列哪组人群A.儿童和少年B.婴儿C.男性青年D.女性青年E.中老年人正确答案:A解析:大骨节病多发生于儿童和少年,成人中新发病例极少。

重病区发病年龄提前,2~3岁即可发病;轻病区发病年龄后移,可发生在10岁前后。

未见明显的性别差异。

知识模块:地方病3.以下大骨节病手部X线征中,灵敏、易变的部位是A.骨端B.骨骺C.干骺端D.腕骨E.骨干正确答案:C解析:大骨节病手部X线主要表现在干骺端、骨端、骨骺和腕骨四个部位,其中干骺端改变较为活跃、易变,可在一年内加重、不变或恢复,是较灵敏的指标。

知识模块:地方病4.地方性砷中毒引起的主要损害是A.全身骨关节疼痛B.骨关节僵硬C.骨关节增生变形D.皮肤色素沉着和神经末梢炎E.关节疼痛、增粗、短指畸形正确答案:D解析:地方性砷中毒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三联征:皮肤色素脱失、色素沉着皮肤角化。

病区,特别是重病区可见到末梢神经炎、视力障碍、生殖系统功能改变、心电图异常、皮肤癌样病变等患者。

知识模块:地方病5.有关克山病的特点中错误的是A.属于地方性心肌病B.急性型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C.发病与环境因素硒有关D.预后较差E.急性型治疗应用大剂量维生素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地方病6.在下列物理化学除氟方法中,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是A.混凝沉淀法B.骨碳吸附法C.电凝聚法D.活性氧化铝法E.点渗析法正确答案:D解析:活性氧化铝法方便、快捷、效果好,是目前最常用的除氟方法。

知识模块:地方病7.下列地区不属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是A.广东B.北京C.天津D.上海E.湖北正确答案:D解析:饮水型氟中毒在我国分布面积广,除上海市、贵州和海南省外,其他各省(市、区)均有病区分布。

大骨节病(外科)

大骨节病(外科)

大骨节病(外科)【概述】大骨节病(Kaschin-Beck病)是一种地方病,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

最早在东北发现此病,后来又在西北地区发现。

在西北地区,又称柳拐子病。

发病大都集中在一个地区,成为疫区。

本病大都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男性多见。

在幼年时离开疫区,很少发病,在12岁以后离开疫区,也可得病,但发病较迟。

【治疗措施】大骨节病无法根治,亦不能抑制病变发展。

对症治疗可以减轻疼痛。

有明显关节畸形者可用手术治疗。

因游离体引起交锁和疼痛的,可摘除游离体。

因骨唇过多过大而影响关节活动者,可将骨唇切除以改善功能。

有关节内翻、外翻者,可作截骨术。

因多系双侧性或多发性病变,不宜作关节融合术。

【病因学】大关节病的病因至今未明。

曾怀疑为口慢性中毒所致,但未能证实。

大多数人认为可能与谷物中的致病霉菌有关。

动物实验发现:凡用带有致病霉菌的谷物饲养的动物,其骨骼中所出现的病理改变与大关节病很相似。

致病霉菌可能为留镰刀菌,但未能完全证实。

【病理改变】主要的病理变化为骨骺早期骨化。

可以分成三期:①骨骺板提前骨化:使骨骺板失去了正常的形态,凹凸不平。

骨骺板的骨化可以不一致,使骨骺板厚度不一;骨化的速度也不一致,使关节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形。

骨骺板的骨干侧的骨皮质呈锐角。

②骨骺与干骺端早融合。

骨骺中心软骨提前骨化,并向外围扩展。

有时中心软骨破裂,干骺端成条状凹陷,最后完全融合。

③骨骺与骨骺板过早消失,骨骼停止生长,骨端变得粗大,扭曲。

【临床表现】若在少年时期发病,由于骨骺板提前骨化,使发育出现障碍,表现为侏儒型。

患者体型矮小,关节粗大,并有疼痛与活动受限,以踝关节发病最早,接着顺序为手指关节、膝、肘、腕、足趾关节和髋部。

因骺板融合速度不一致,两下肢往往出现膝内翻,膝外翻或髋内翻畸形。

手指短小粗小,足部扁平。

年龄愈轻,畸形愈重。

如果在青春后期发病,则畸形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骨关节炎症状,关节肿胀,有少量积液,活动时有磨擦感,并时有交锁症状,有时还可检查到关节内有游离体。

大骨节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大骨节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大骨节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摘要】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畸形性骨关节病,至今原因未明,目前以我国西部地区最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

本文依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总结分析了大骨节病三种病因假说的研究进展及其尚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作者及其研究团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大骨节病除经典的软骨细胞坏死外还表现有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和“去分化”,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差异表达基因、血清蛋白表达谱及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不同于病区内外正常人与骨关节病。

确定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坏死发生的基因与蛋白标志物,以及何种环境因素如何与大骨节病易感基因相互作用而选择性的损伤深层软骨细胞及其干预措施,是未来大骨节病病因发病机制研究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大骨节病病因发病机制基因蛋白组学ABSTRACT: Kashin-Beck disease (KBD) is an endemic and deforming osteochondropathy and its etiology remains unclear up to now. The prevalence of the disease is the severest in the western China and the effective methods for prevention and cure still need further study.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ogression and problems to be investigated for three main hypotheses of KBD by reviewing literature published at home and abroad. Integrating with his own research work and his team members, the author suggested that excessive apoptosis and dedifferentiation of chondrocytes besides classic chondrocytic necrosis in KBD growth plate and articular cartilage, differences of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cartilage an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cells, proteomic markers and short tandem repeat polymorphism in KBD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healthy subjects from both KBD-areas and non KBD-areas, and those of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The important objectives in the future are to understand ① the gene and proteomic markers for chondrocytic necrosis in KBD,②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cause the damage to KBD chondrocytes,③ the way it selectively impairs chondrocytes in the deep zone of growth and joint cartilage by interacting with susceptible gene related to KBD,and ④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thods.KEY WORDS: Kashin-Beck disease(KBD); etiology; pathogenesis; gene; proteomic marker大骨节病的发生至少可追溯到16世纪,其中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始于N.I.Kashin(1859-1868年)和E.V.Beck(1906-1908年)。

大骨节病的病理病因

大骨节病的病理病因

大骨节病的病理病因大骨节病病因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类因素,即病区生态环境低硒;饮水中有机物污染;真菌毒素。

L病区生态环境低硒最初原苏联学者提出本病由1种或几种元素过多,不足或不平衡所引起,早期曾认为与水,土中钙少及勰多,钢多有关,后来又主张因病区水土和主副食中含磷,镒过多而致病,这些都未能从病人体内或实验研究中找到确切根据。

我国科学家发现大骨节病与环境低硒有密切关系:①我国本病病区分布与低硒土壤地带大体上一致,大部分病区土壤总硒量在0∙15mg∕kg以下,粮食硒含量多低于0.02mg∕kg;②病区人群血,尿,头发硒含量低于非病区人群,病人体内可查出与低硒相联系的一系列代谢变化;③病区人群头发硒水平上升时,病情下降;④补硒后能降低大骨节病的新发率,促进干断端病变的修复。

但也有一些重要事实不支持低硒是本病的病因:①有些地区低硒,并不发生大骨节病,如陕西的榆林,洛南以及四川,云南一些克山病病区;有些地区硒并不很低,却有本病发生,如山东的青州,山西的左权,霍县,陕西的安康,青海的班玛等;②补硒后不能完全控制本病的新发;③细胞培养表明,软骨细胞生长对硒并无特殊需要;④低硒的动物实验不能造成类似本病的软骨坏死。

目前,比较多的人倾向于认为低硒只是本病发病的一种条件因素。

2.饮水中有机物污染在我国许多病区,民间早就把本病起因归之于水质不良,日本学者龙泽等人研究饮水中植物性有机物与大骨节病的关系,认为有机物中的阿魏酸或对羟基桂皮酸可能为致病因素。

我国在1979〜1982年的县大骨节病科学考察以及在其他一些地区的检测,发现水中腐殖酸总量和羟基腐殖酸含量与大骨节病患病率呈正相关,与硒含量呈负相关;病区土壤腐殖酸含量普遍,显著高于非病区,对病区饮水中有机物的分离鉴定表明,病区与非病区腐殖酸结构的核心部分无明显差异,小分子有机物如酚配类,含硫和氮的苯丙喂哇类化合物在病区饮水中较多出现,用电子自旋共振(ESR)进行检测,发现病区饮水中有明显的自由基信号,其浓度显著高于对照非病区;病区饮水中自由基浓度与腐殖酸含量呈线性相关关系,有的研究者认为饮水中有机物污染产生外源性自由基(半配自由基),增多的自由基进入人体可损伤软骨细胞。

大骨节病防治核心知识

大骨节病防治核心知识

大骨节病防治核心知识大骨节病在临床上被认为是一种多发性、地方性、变形性的骨关节病。

在中国,这种疾病又被人们称为算盘指病、柳拐子病、水土病、骨节风等,而国际医学界把它称为卡辛一贝克氏病(Kaschin- Beck Disease)。

大骨节病发病时,病情十分严重且分布范围十分广泛,这种疾病在山区和半山区比较多见。

这种疾病主要表现是发育中的儿童关节的软骨出现变形与坏死。

这种疾病一般主要发病群体是青少年儿童,成人的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低。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大骨节病的临床表现、大骨节病的发病特征、治疗大骨节病的方法以及如何预防大骨节病。

1.大骨节病的临床表现大骨节病就是人们常说的“柳拐子”,儿童、少年患这种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

大骨节病的发病不容易被察觉,在发病初期患者会感觉到四肢无力、皮肤感觉出现异常,如走路时有蚁走感、肢体麻木,肌肉感觉到十分酸麻疼痛。

这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被人们所重视。

大骨节病的基本症状是软骨内成骨的软骨出现变性与坏死的情况。

大骨节病的临床表现为患者的关节出现疼痛、变形、增粗,活动受到阻碍,肌肉渐渐萎缩,病情比较严重的话,患者的个子会比较矮小,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

2.大骨节病的发病特征大骨节病发病和地形、地势都有一定的联系,发病高峰期在青少年时期。

儿童一般从特别小的年纪就开始发病,年龄最小的患者是出生后100天左右的婴儿。

对于成年患者来说,他们患病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患者青少年时期没有痊愈,迁延而成的。

这种疾病并没有性别区分,无论男女都可能患上这种疾病。

3.治疗大骨节病的方法治疗大骨节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几种基本的治疗方法,分别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治疗。

3.1药物治疗因为大骨节病患者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在给大骨节病患者用药时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的药物。

一般来说,除了临床上常用的非处方药外,大骨节病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大骨节病-环境医学论文

大骨节病-环境医学论文

中国大骨节病分布地的环境特点及病因探讨彭翔1010301120摘要:大骨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影响因素众多,受环境影响大的疾病,其学说众多,但到目前为止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

本文主要根据大骨节病在中国分布的环境特点,探讨大骨节病的病因与环境的关系。

同时,根据环境因素提出几点大骨节病的治疗建议。

关键词:大骨节病、分布、环境因素、病因大骨节病(在国外又称Kashin-Beck病)是一种慢性的骨关节对称畸形的地方病,俗称“柳拐子病”或“水土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软骨坏死,轻者关节增粗变形,肌肉萎缩;重者发育障碍,臂弯腿短,关节粗大,步态蹒跚,丧失劳动能力。

该病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内蒙、河南、四川等地区,以潮湿寒冷的山谷地区多见。

在国外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和朝鲜北部,多分布于山区和半山区,平原地区少见。

(一)、大骨节病的分布大骨节病在已经有130多年的流行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湿润的南方和干燥的北方的交界区,主要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自治区),最近在北京郊区县内亦发现此病。

第十七次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会汇总了2006年度13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24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通过这些加入到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数据库,基本可以了解和掌握全国大骨节病病情动态。

结果表明东部7省、市共13个监测点的X线阳性检出率均小于等于6.00%;西部5省、区11个监测点X线阳性检出率有4个>10.00%,最高的是青海省上下鹿圈村,达26.14%。

监测点阳性检出率四川省为1.00%、3.00%与4.71%;陕西省为7.63%、0;内蒙古为16.00%、4.50%;甘肃省为14.85%、2.91%;青海省为26.14%、23.28%。

东西部各监测点的平均检出率为5.53%。

【1】与2005年相比平均检出率变化不大,但病情重区的检出率上升,需要加大防治措施。

【2】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骨节病在我国呈现出东西分界明显,同时西重东轻的格局,X线检出率超过10%的监测点基本都在西部。

关于大骨节病病因研究的探讨

关于大骨节病病因研究的探讨

自大骨节病被肯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后 , 对其
病 因的研究也 就 同期 开 始 了 , 今关 于本 病 的病 因 迄 假设 已不 下 4 0余 种 , 将其 归类 可 以概 括 为 3大类 , 即生物 地球化 学说 、 水 中有 机 物 中毒说 和粮食 中 饮 真 菌毒素 中毒说 , 此郭 雄 的一篇 综 述做 了较 为详 对 尽 的叙述 J 。但 近年 来 仍 有 不 少 学 者 继 续 提 出新 的病 因学 说 , 环 境 条 件 下 的 生 物 致 病 学 说 、 如 J人







37 9
J OURNAL OFTAI HAN S MEDI AL COL EGE Vo. No 5 2 0 C L 131 . 01
阿魏 酸等是 大 骨 节病 病 因 。然 而 , 的发 现 最 终 被 他
日本 厚生 省 给 否 定 了 ,9 2年 日本 厚 生 省 发 表 文 17
病 只见于俄 罗斯阿 木尔州 的乌洛夫 河流域 和朝鲜 的 北部 的少数地 区 , 界其他地 区无 大骨节病 _ j 世 l。 我 国大骨 节病 研究 起 步晚 于俄 罗斯 , 我 国大 但 骨节病研 究进展 十分迅 速 , 取得 了世人 瞩 目的成就 。 这些成就 集 中表 现 在 以下几 个 方 面 : 明 了大骨 节 查
下结论 : ①硒缺乏不是大骨节病病因; ②硒缺乏可使
病 情加 重 , 补硒 可使病 情在一 定程度 上有所减 轻 ; ③ 硒 有抗氧化 、 护细胞 膜的作 用 , 保 故补硒 可部分 预防
治疗大骨节病 , 但不能阻止大骨节病的发生 , 其作用
类 同于维生 素 C或维 生素 E 。 饮 水 中有机物 中毒说最 早 由 B c 出 , ek提 日本病 理 学家 泷泽延 次郎对 饮水 中有机物进 行 了较 详尽 的 研究, 他报 告 在 日本 发 现 了“ 骨 节 病 病 区 ” 并 在 大 , “ 区 ” 集 了 大量 水 样 , 缩后 进 行 了动 物 实验 , 病 采 浓 得 到了“ 阳性 结 果 ” 并 据 此 而 提 出对 羟 基 桂 皮酸 、 ,

大骨节病的病因

大骨节病的病因

大骨节病的病因*导读:大骨节病是一种什么病,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

但很多人身边都存在身材矮小的人。

为什么这些人会身材矮小,与常人不同呢?其中原因之一是他们可能得了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又叫爱人病,主要发生在山区、半山区或者北方高原地带,发病群体多为儿童,成人较少发病。

大骨节病的病因是什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大骨节病是一种什么病,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

但很多人身边都存在身材矮小的人。

为什么这些人会身材矮小,与常人不同呢?其中原因之一是他们可能得了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又叫爱人病,主要发生在山区、半山区或者北方高原地带,发病群体多为儿童,成人较少发病。

大骨节病的病因是什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大骨节病病因一:饮食不当在医学人员看来,大骨节病可能与饮食不当有关。

如果人们食用的食物钙含量不足、锶含量不高,长期以往,就可能得大骨节病。

锶被人体吸收后可置换成钙,减少钙在骨中的沉积,增加磷在骨中的含量,导致骨、软骨和冠军诶系统病变。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山西、吉林、黑龙江、辽宁、陕西等地,人们饮用的水钙含量过低,由此很多人出现大骨节病。

另外,在这些地区生活的人们,体内微量元素的比例大部分失调,由此使骨、软骨和关节的发育受到影响,导致本病的发生。

*大骨节病病因二:有机物中毒有的学者认为,有机物中毒也是大骨节病的病因之一。

水中过多的有机物会使唾液腺受累萎缩,唾液腺素的分泌和再吸收发生障碍,由此引起软骨生长障碍而导致本病。

水中的腐殖酸是大骨节病的致病物质。

人们煮沸水或者过滤水再喝或者改换水源或者防止饮水的有机物污染都可防治疾病。

*大骨节病病因三:镰刀菌霉素感染有的学者认为,大骨节病的病因为镰刀菌霉素中毒。

大骨节病高发地区的粮食大部分被镰刀菌所污染,粮食污染后蛋白质会转变成有毒胺类物质,人们使用后软骨血管会变狭窄,由此软骨营养不良,引发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可听过粮食传播,且不同粮食传播本病的能力不同。

容易被镰刀菌污染的小麦、玉米是传播本病致病物质的重要媒介。

大骨节病病情调查结果分析

大骨节病病情调查结果分析

大骨节病病情调查结果分析了解平武县大骨节病病情现状,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平武县的大骨节病病区村的16岁及以上的所有成人进行临床检查,了解成人患病率;对7~12岁儿童进行右手X线正位拍片检查,了解儿童发病情况。

结果临床检查7876名成人,查出Ⅰ°及以上大骨节病患者321人,平均患病率为4.21%;临床检查1243名7~12岁儿童未检出Ⅰ°及以上大骨节病患者,拍摄7~12岁儿童右手X线正位片1243张,阳性24张,平均X线检出率为1.93%,全部为干骺端改变。

结论平武县大骨节病的防治已经取得了成效,儿童新发病已经得到稳定控制。

[关键词] 大骨节病病情调查分析大骨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

主要影响少年儿童的软骨发育[1]。

平武县是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分布在大桥镇、旧堡乡及土城乡的大部分村寨内,受威胁人口近18583 人,是病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严重制约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2]。

为进一步了解平武县大骨节病病情现状,为制定更加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从2006年开始,陆续开展了大骨节病病情调查工作,现将2006-2009年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成人(≥16岁)调查大桥镇有安丰村、大安村、小楼村、新营村、胡明村、金宝村,旧堡乡有高丰村、关东村、庆林村、竹丰村、双泉村,共11个村7876人。

儿童(7~12岁)调查大桥镇有安丰村、大安村、小楼村、新营村、胡明村、金宝村、新乾村、关坪村、田坝村,旧堡乡有高丰村、关东村、庆林村、竹丰村、双泉村,土城乡有枫香村、纸坊村、土城村、毛香村、大山村、海河村、杨柳村、独木村、五里村,共23个村1243人。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对确定为调查点的行政村中的≥16岁人群进行临床普查,普查率应达到90%以上,分年龄段(每10岁1个年龄组段)记录该村≥16岁人群人口数,统计临床Ⅰ度、临床Ⅱ度、临床Ⅲ度检出例数,计算大骨节病患病率;对全部7~12岁儿童进行临床检查和拍摄右手X线片,统计临床Ⅰ度、临床Ⅱ度、临床Ⅲ度检出例数和检出率,X线阳性检出例数和检出率,干骺、骨骺、骨端、三联症的检出例数和检出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骨节病的病因研究--粮食真菌毒素中毒学说
大骨节病是一种以软骨坏死为主要改变的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

本病常常多发性、对称性侵犯软骨内成骨型骨骼;导致软骨内成骨障碍、管状骨变短和继发的变形性关节病。

主要发生生于儿童和少年,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增粗变形,肌肉萎缩,运动障碍。

至今原因未明,目前以我国西部地区最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

历史上关于大骨节病病因假设不下40余种,主要有生物地球化学说、饮水中有机物中毒说和粮食真菌毒素中毒说。

下面就以粮食真菌毒素中毒学说为例来阐述病因未明疾病的病因研究过程。

一、建立假说
根据对病因现场的直接观察,调查疾病的人群、地区和时间的分布特征,可以发现病区口粮各地不同,概多以小麦、玉米为主。

在病区中以大米为主食的地方、人群,不发生大骨节病,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流行病学现象。

居住在重病区的朝鲜族,如若种水田、主食大米,即不患大骨节病,如若种旱田、主食玉米,即与当地汉族同等患病。

在病区中,汉族如种水田主食大米亦可不患大骨节病。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大骨节病致病因子是通过病区产的小麦或玉米进入人体的,因此,居住在病区并非患病的严格的必要条件,即使没有在病区住过,只要比较集中地食用了活跃重病区产的小麦或玉米同样能够发病。

故此,可推测为病区谷物被某种真菌污染并形成耐热的毒性物质,居民因食用含此种霉素的食物而得病。

二、检验假说
6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杨建伯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注意到病区小麦、玉米中T一2毒素含量明显增高;并在病区玉米粉和面粉中检出多量镰刀代谢产物苏糖醇和木糖醇,其含量与大骨节病病情之间存在“剂量效应”联系。

用病区谷物分离的镰刀菌接种于非病区玉米制成菌粮,按10%比例加入正常饮料喂养雏鸡,可引起雏鸡膝关节骺板软骨带状坏死。

可产生T一2毒素的真菌主要是寄生在谷物的田间真菌。

通过T一2毒素腹腔注射大鼠,可致恶心、呕吐、步态蹒跚,乃至于呕血。

持续给予亚致死量,出现明显的白细胞减少,以及骨髓、脾、淋巴节、消化道广泛的损伤。

动物实验病理观察发现,T一2毒素可致癌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

向大骨节病发病区的人群展开调查,发现一些病村.原来是重病村,改水田主食大米后,大骨节病逐渐消失。

另一些地方,原来种水田较多,无病,但在改成早田主食玉米后,迅速出现病人,数年间成为病村。

经仔细调查,此种事实普遍存在。

发病与父兄职业的关系:病区中农民户发病,职工户不发病或甚少发病。

但是,病区中农场职工户的儿童却发病,有的还很严重,即或已经基本城镇化了的农场场部也发病。

有的农业生产队,原本重病村,但当调换口粮为国库粮之后,职业未改病情却被控制。

城市职工户从病村购入或换取较多面粉或玉米,即可发生大骨节病。

在病区中,有的职工户仅职工本人领粮,这样人家的儿童也发病。

所以,患病的职业差别的实质是口粮来源的不同。

大骨节病有家庭多发现象,多发家庭的患者病情也较重。

因此,可以肯定真菌毒素中毒与大骨节病的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即粮食中的真菌毒素可以导致大骨节病的发生。

三、证实假说
通过用病户在潮、凉环境下保藏的外观正常的食粮喂养动物的实验和病理实验,证明了大骨节病病因是通过病区产食粮进入人体的,致病与非致病食粮的主要差异在于受镰刀菌污染程度的不同而不在于营养成份,包括元素的缺乏。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指出,在大骨节病病区食粮中应该有T一2毒素的超常聚积,否则这
些事实便无从解释,假设便不能成立。

尽管已经表明镰刀菌毒素与大骨节病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联系,但真菌毒素学说当前仍面临一些主要问题:
1、在流行病学上如何解释病区近距离灶状分布问题,用温度、湿度、粮食收割贮存条件等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2、各病区分离出的菌种不尽相同(例如有些病区分离出的的优势菌种是互隔交链孢霉而不是镰刀菌),病区与非病区间的差别不够规律;
3、细胞培养证明,镰刀菌毒素(如禾谷粉红色镰刀菌的TDP-1、梨孢镰刀T-2等)对软骨细胞并无选择性毒性作用。

综上所述,粮食真菌毒素中毒学说,在病区人群发病与病情调查、预防干预结果和有效阻断病程进展治疗方面,难于全面解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

在大骨节病区现场调查中发现,自然生态环境、主食结构和生活饮水源无明显差异的状况下,人群的发病情况不一样,也存在家庭多发现象。

因此,仍不能确定大骨节病的病因为粮食真菌毒素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