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总复习 鲁教版课件:第6单元 第2节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第六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2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件 鲁教版必修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第六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2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件 鲁教版必修2

-8-Biblioteka 3.城市主导区位因素的判别方法 我们讨论影响一个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首先应把眼光放到这个城 市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 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这样就能找到某一城市的主导区 位因素。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方法技巧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9-
城市区位的选择 城市区位的选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 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自然因素中的地形、气候是影响 城市区位的宏观因素,河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的位置。
A.甲的服务功能与丁相同
B.乙的地域结构分化最明显
关闭
第3C题.丙,甲的位某于项干服支务流功交能汇处可,能水源超充过足甲,地形平坦,有三个方向的河流运输
便利D.。丁第的4服题务,甲范为围中明心城显市大,于服务乙功能最多、服务范围最大、地域结构分
化最明显,但其他低级别的城市也可能有某项功能超过它;丁为乡(镇),乙
-5-
气候
河运的起 点或 终点
河流 河流汇合 (沿河 处 设城)
河口处
过河点位 置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世界大城市多位于中
适宜人类生存
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
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 江西省赣州市
地方,货物在此转运
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
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 宜宾、重庆、武汉
在此集散、中转
集区:大约 60°N 以南
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 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 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 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
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 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
②热带的高原;
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③山区的河谷和较开阔 ②巴西高原的城市分

地理高考总复习 鲁教版课件:第6单元 第1节

地理高考总复习 鲁教版课件:第6单元 第1节

人口的迁移
选择题 注各种人口统计图分析和最
新的人口政策调整及其影响。 考查形式:试题多以选择题
人口的空间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016课标Ⅲ,4~6题,12分
的形式进行考查,分值一般
在4~8分,难度系数0.7~
选择题 0.8。 热点探究:二孩政策、延迟 退休、人口红利。
第一节
学习目标定位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展水平影响的结果,故①正确;人口政策通过鼓励或限制人口出 生率,也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故③正确。国内移民对 一个国家自然增长率变化没有影响;资源多少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高低没有必然的规律联系。
答案(1)D(Fra bibliotek)B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读考纲· 析考情· 明考向
考纲解读 考纲下载 核心知识点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 人口数量变化与 问题 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 理容量 人口分布 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 题型 备考指南
2014课标Ⅰ,10~11题,8分 选择题 命题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
- - 2013课标Ⅰ,7~8题,8分 2013课标Ⅱ,1~2题,8分 - - 特点、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及解决措施、人口迁移的原 因和影响是常考点。重点关
知识体系预览
1.识记:人口增长模式 的类型、特点及地区分 布、环境承载力、人口 合理容量。 2.理解:不同国家和地
空间
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3.应用:各类人口统计 图表的判读。
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一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1)时间差异
人口增长模式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十分缓慢 速度加快 生产力

高中地理 鲁教版 第二节 人口迁移(第2课时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  鲁教版  第二节  人口迁移(第2课时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是造成人口 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
三、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影响
2.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美国
美国
(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加拿大
加拿大
(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新西兰
新西兰
(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新加坡
新加坡
2.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2)促进了经济发展
(2)促进了经济发展:美洲、西欧
2.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2)促进了经济发展 (3)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A. 经济 因素(主要)


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吸引人口迁入
1972年乌干达亚裔被独裁者驱赶迁往英国 许多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成为难民 我国历史上的几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戍边 1947年印巴分治,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 坦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 水 灾引发饥荒,许 多农户迁往美国 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地区的 干旱 造成了 大规模的环境难民
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C )。 A. 更高的社会地位 B. 更多的休闲时间 C. 更高的收入 D. 更优美的自然环境
3.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流”的主要原因( A )。 A. 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B. 东南部劳动力严重不足 C. 我国农村人口密度过大 D. 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富足
(3)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7.2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课件 鲁教版选修6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7.2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课件 鲁教版选修6

————————[获取和解读信息]———————— (1)图示水土流失重点区主要位于我国 黄土高原 ,
以及青藏高原向东部的过渡地带。 (2)①工程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地形较平坦,气候
[例3] (2012·江苏高考)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 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 ______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 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①工程 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 条件。
危害 和本质
牧场退化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荒漠化 过程的开始阶段;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经 济问题
草 前提 大力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
地 条件 速经济发展

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改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
具体措施 半舍饲方式
加强牧场的基本.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1)湿地的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 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湿地减少的原因: 湿地的减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 是主要原因,具体如下图所示:
6.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分布
地区名称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大兴安岭 森林破坏、土壤侵 气候较干,降 滥垦、滥伐、
西侧 蚀、草化严重 水较少

【新教材】2022版新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6单元

【新教材】2022版新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6单元

第一节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课标内容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分析某些地区的人口问题,探讨人口合理容量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

综合思维: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影响人口分布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区域认知:对比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状况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知识体系导图]一、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特点(1)最显著特点: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❶(2)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距海较近地带,海拔较低地带,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3)特殊分布(热带多雨地区)分布多分布于高原和山地原因海拔较高,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海拔高于疟蚊分布上限,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❶世界人口稠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欧和北美东北部。

世界人口稀疏区: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区、干旱沙漠地带、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基本因素①影响特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 ❷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不断减小❷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主要有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②主要表现 因素 具体内容气候通过气温和降水来体现,气候温暖、降水适中的地区人口分布往往较为集中地形人口多集中在平原及低山、丘陵地区;高山和高原地区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人口稀少水资源 江河湖泊沿岸地区人口较为稠密;干旱地区,人口多依水源地呈点状、线状或片状分布 ❸土壤 土壤的自然肥力、耕作性能、开发利用程度影响人口分布 其他森林、矿产资源等也会影响到人口分布①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和地方习俗等。

②显著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③其他因素:政府的政策及战争、历史因素等。

❸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但自然因素是基本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往往通过自然因素起作用。

2013届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6第2讲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2013届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6第2讲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的分

布、形成及防治措施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讲 栏 目
生态 主要分 人为 自然 问题 布区 原因 原因
后果
措施
开 关
森林 破坏
东北、 西南、 华南滥垦、ຫໍສະໝຸດ 滥伐, 超出了 森林抚 育更新
森林 火灾 等
的能力
使木材和林副产品 短缺,珍稀动物减 少甚至灭绝,还造 成生态系统恶化, 环境质量下降,水 土流失加剧,旱涝 灾害加剧
流两方面组织答案。
开 答案 (1)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

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
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
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
高水的利用率;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
种类(数量)减少等。
综合演练·随堂巩固
第2讲
综合演练·随堂巩固
1. 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 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 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第2讲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 成的生态破坏。 本 解析 (1)已知B城市的唯一水源是A处的水库,因此保护B城 讲 市的水源就是保护A处的水库。注入水库的河流发源于森林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配鲁教版课件:第六单元 2 第21讲 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配鲁教版课件:第六单元 2 第21讲 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

[自我检测] 读城市功能区类型及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__________用地、工 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____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 ________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图中 A 为________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面 积最小。 (3)图中 B 为________区,是城市中占地面积__________的一个 功能区。 (4)图中 C 为________区,它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附近,位于盛 行风__________风向。 答案:(1)商业 住宅 交通 (2)商业 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处 (3)住宅 最大 (4)工业 下
(2017·高考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 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 成第 4 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解析:选 B。地铁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站点综 合服务等级高低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周边的人流量。
工务农兼业的农民,这一群体既要在当地城镇务工,还要兼顾 务农,故“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既方便农民务工,又 方便在农村务农。第 7 题,乡村振兴战略应立足激活乡村活力, 繁荣乡村文化,增加农民收入等,因此,通过加大当地优势资 源开发,鼓励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展多种经营,优化当地 产业结构,可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需要大 幅度扩大种植规模,且农业机械投入较大,在贫困山区难以实 现;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对当地农村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 显。 答案:5.D 6.C 7.B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6.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鲁教版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6.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鲁教版

命题视角②:城市森林花园的作用 【高分要点】
增加城市绿地,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改善市内大气环境;从大气环流和水 循环的角度看,城市森林花园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减小城 市风强度,对城市地下径流影响较小。
命题视角③:“山城”重庆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分析 【高分要点】 (1)地形崎岖,山水相依,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旅游业。 (2)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水陆交通便利。 (3)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长江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 落差大,故水能资源丰富。 (4)位于中国中西部发展的中心,是四个直辖市之一,在经济发展的政策上有一定 的优惠。
第六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内容索引
通 必备知识·全扫描 讲 核心考点·全突破 析 学科素养·全提升
知识·梳理自查 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
1.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1)城市的起源。 ①基本前提:农业生产的发展,_剩__余__农__产__品__的出现。 ②促进因素:社会分工。 ③管理、协调:各种社会组织机构。
(2)表现
(3)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推动力:_社__会__经__济__的发展。
3.当代城市化的特点: (1)_城__市__化__进__程__大__大__加__快__。 (2)大城市数量_迅__速__增__加__,大城市带出现。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微点·巧思妙记 【辨析】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水平不一定增加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果只是城市人口增 加,城市人口比重不增加,城市化水平就一定不增加。
【点拨】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

2019-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6单元 第2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2019-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6单元 第2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7.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8.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9.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考点二| 城市等级体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对应学生用书第 119 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城市体系 (1)城市的作用:对区域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区域的服务中心、管理中心、 区域经济增长中心。 (2)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为城市本身服务和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区服务。 (3)城市体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规模不同、等级不同、 功能上各具特色 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图1
(2)根据行政区级别判读:在区域图上,一般直辖市、省会城市等级高,地 级市、县级市等级依次降低,如图 2 所示。因而可根据城市的行政级别判读城 市等级。
图2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 1 城市等级体系及影响因素
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1 题。 【导学号:98510124】
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
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
资源条件 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 食、副食品)条件,丰富的劳动力
源条件
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
交通条件 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 口城市等
[理解—要点突破] 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 关系,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如下图所示:

鲁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选修6环境保护(共86张PPT)

鲁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选修6环境保护(共86张PPT)

主题2 耕地资源危机及合理利用与保护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世界耕地需求趋势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不足问题,成因如下:
2.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现状
耕地不足,中国依靠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考点二 资源问题及利用保护
主题1 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矿物燃料。它们是重要的非可再生 资源,也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1.化石燃料的分布
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断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 煤非
中国主要分布在北方,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
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 石油 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 和天 然气 我国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塔
里木、柴达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
(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
大同矿区的煤矸石 城市噪声超标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日本大地震引起福岛核电 站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康菲公司石油泄漏
森林的环境调节 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
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 生 荒漠化加剧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 趋势与沙尘暴、巴比伦王国的消失

2019-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课件:选修6 环境保护

2019-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课件:选修6 环境保护

宁夏、新疆 降水减少 垦殖
草场、舍饲养畜
土壤侵蚀、环境
建立湿地自然
三江低地、湖 沉积物充 污染、围湖造
保护区、停止围
滨、海滨
自然污染源
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活动放出的酸性气体

生活污染源: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

固定污 排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染源 工业污染源: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
人为污染源

过程中排放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移动 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
污染源 物和硫氧化物
硫酸型 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而形成的
源破坏
改变林区经济结构,防
坏最为严重
污染、森林火灾
治大气污染和森林火灾
土壤侵蚀、围湖造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减 全球湿地破坏严重, 田、引水灌溉、河
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少 面积大量减少
流改道、环境污
防治污染,植树造林
染、泥沙淤积
2.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的分布、形成及防治措施各
③农业污染的防治措施 a.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给农作物施用化肥,要把握施用时间,控制施用 量,严格执行使用规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防治农业病虫害应采取生物、化 学、物理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治,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b.发展有机农业:利用“自然的技术”培育“更健康”的土壤,以生长出 “更洁净的食品”。 c.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控制和消 除各种土壤污染源;其次是采取措施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利用手段
实施过程

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方案鲁教版课件第讲地图

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方案鲁教版课件第讲地图
[答案(dáàn)] (1)B (2) D
第二十一页,共40页。
► 探究点四 有关等高线图的计算(jìsuàn)问题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 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0.6℃/100米)可以计算出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第七页,共40页。
[解析] 水平比例尺决定图示范围的大小,垂直比例尺决定地 形起伏大小。要突出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宜适当 (shìdàng)扩大垂直比例尺。
[答案(dá àn)] B
[点评] 比例尺是地图的三要素之一,地形剖面图中既有水平比 例尺,又有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的确定通常是水平比例尺的5 ~20倍,反映地面高低起伏形态。
1∶5000比较适合。
[答案] C
第九页,共40页。
► 探究点二 利用经纬网确定(quèdìng)地理坐标
1.看等高距的大小等高距大小的选择是根据地形图的比例尺和地形高低起伏的特征等因素 来确定的。一般来说,比例尺越大,等高距越小,对地形反映得越为详尽。
2.看等高线数值: (1)可读出任意点的海拔高度,还可以看其极值,表示该地区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进而 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 向低处的短线)来判断。 (2)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相等或大于、小于一个等高距)。 (3)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 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 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3.看等高线的疏密(shū mì)程度: (1)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分布越稀疏,则坡度越 缓。 (2)在同一等高线图上,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站在山顶能看到山 麓,通视状况良好;反之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疏,低处密,则为凸坡,站在山顶看不到山麓, 通视状况不佳。 (3)在不同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高线的疏密(shū mì)来直接判断坡度陡缓,而 要看清楚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要比较它们的陡缓,要看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与实际水平距离的比值,比值越大,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M岛位于北印度洋,南部由西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
淡水资源丰富;南部地势较高地区,气候凉爽,适宜人居;沿海
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农业发展。
考点二
人口的迁移及影响因素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居住地 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_______ 【点拨】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治、文化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 ______________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2012· 江苏地理,28(4),5分]下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
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_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
原因。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加拿大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
第二节
学习目标定位 1.识记:世界人口分布特 点及成因、人口迁移的主
人口的空间变化
知识体系预览
要原因。
2.理解:我国自建国以来 到现在人口迁移的特点及 原因。 3.应用:运用图表资料分析
人口 迁移
经济
影响人口布局的因素、人
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考点一 1.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2.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9世纪前
“二战”后
特点
集团性 、大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 以_______ 批的移民为主
短期流动 人员增多 移民减少,_________
方向
美洲 、 欧洲向_____ 大洋洲迁移
迁入地:欧洲,北美,西亚、北非
产油国;迁出地:拉丁美洲、亚洲、
非洲等
(2)国内人口迁移 农业 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①古代:受脆弱的______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
)
④经济相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人口密度低 C.交通条件改善
)
B.开发了新资源 D.市场广阔
解析
第(1)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西伯利亚南部地区相
对纬度低,气温较高,适宜人类的生活,且开发的历史较长,经 济较发达,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第(2)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
水源 土壤 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
(2)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
区多,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少。
②人口分布界线黑河—腾冲 Nhomakorabea界,东多西少。 以___________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减小 ,包括地形、 最基本 因素,影响力逐渐_____ 影响人口分布的_______ 气候 、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_______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 条件以及政 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 _________
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结合图例可以分析判断, 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是资源的开发,经济的
发展造成的。
答案 (1)C (2)B
2.[2012· 四川文综,36(4), 6分 ] 下图为南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图中 M 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中低 纬度近海_____ 平原地带。 ①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_____ ②人口密集区 东 部和___ 南 部、欧洲大部分、美国东北部。 亚洲___
(2)我国人口分布 ①分布不平衡
发达 高原、山地 地区少;经济 ______ 东部多 , 西部少 ; 平原地区多, ____________ 交通便利 地区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地区少;___ 汉族集中地 和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题干要求分析南部人口稠
密的自然原因,需从气候、地形、水源等方面分析。解题时一方 面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影响上述因素的信息,如该岛地处纬度较低
的热带;该岛位置决定其为热带季风气候,降雨有明显的季节变
化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季节变化;结合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分析该岛 的地形特点;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南部与北部比较在自然条件方面 的优越性。 答案
有组织 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
【温馨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 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 的“民工潮”。
3.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气候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人类生产生活影 响人口迁移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格局,从而决定 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人口迁移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恶化而迫使人口迁移
然后结合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和加拿大东南部的地理特征,作出 符合实情的具体分析。 答案 东南部 ( 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 ) 气候适宜;交
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等。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地形 气候 人口分布 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200米以下的平原 气温:8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温带;降水:较 丰富地区 原 因 人类的生产生活多集中于平原地区 气候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

然 环 境
水资源 干旱地区人口依水源呈点状、线状、片状分布
土壤
矿产 资源
土壤肥沃地区人口密度也高
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人口的聚集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矿产开发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影响最为显著:农业社会 社会经济
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 居民点比较分散;工业社会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 件、文化教育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
政治文化
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
宗教、文化、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历史因素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2012· 上海地理,19~20)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
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 发达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