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网络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中小型企业网络设计 毕业设计

中小型企业网络设计 毕业设计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系别:计算机(软件)学院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班号:计算机网络技术520班学生姓名:金浩宇学生学号: 1108223438设计(论文)题目:小型企业网络设计指导教师:啊2设计地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起迄日期: 2012.9.26~2013.11.20摘要市场的全球化竞争已成为趋势。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调整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到市场的全球竞争战略,而这一切将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以网络通畅为保证。

通过建立各种虚拟专网(VPN)和企业外部网络(Extranet),建立企业全球信息网络是未来企业网络应对市场全球竞争的一种策略。

本论文以某小型企业新建厂房的局域网规划和设计为背景,借助计算机网络原理及网络规划技术,从企业局域网的概念及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入手,比较详细地设计出了该企业网建设的实施方案及建设规划,以期达到先进、安全、实用、可靠的目标. 论文对该企业的组网需求进行了分析,比较各种组网技术,从实用角度论述了局域网主干网选择,综合布线,各种设备选择,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

文中参照了当前诸多企业局域网和校园网络方面的相关组网形式和成熟的网络技术,该方案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关键词:交换机、路由器、千兆以太网、网络安全、拓扑结构、拓扑图。

ABSTRACTThe market globalization competition has become the tendency. Regarding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when the adjustment developmental strategy, must consider the market the global competition strategy, but all these take the informationization platform as a foundation, take the network unobstructed as the guarantee. Through establishes each kind of hypothesized special net (VPN) and enterprise exterior network (Extranet), will establish the enterprise whole world information network is the future enterprise network should to the market global competition one kind of strategy.The present paper take some enterprise newly built workshop local area network plan and the design as a background, with the aid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principle and the network planning technology, from the enterprise local area network concept and correlatio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obtaining, compared with in detail designed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the construction plan which this enterprise network constructed,Achieves advanced, safe, practical, the reliable goal by the time. The paper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is enterprise's network demand, compared with each kind of network technology, elaborated the local area network backbone network choice from the practical angle, comprehensive wiring, each kind of equipment choice, network security, aspects and so on network management. In the article has referred to thecurrent many enterprise local area network and the campus network aspect related network form and the mature networking, this plan has achieved the anticipated goal basically.Key word:Switchboard, Router, Milliardfold ethernet, Network security, Topology architecture, Topology graph.目录前言 (6)1 企业网络概述 (7)1.1小型企业网络概述 (7)1.2需求分析 (7)1.2.1企业网应提供以下功能 (7)1.2.2企业对主机系统的主要要求 (7)1.2.3企业网络系统设计方案应满足如下要求 (8)1.2.4企业网络对网络设备的要求 (8)1.3总体设计原则 (8)2 综合布线 (9)2.1综合布线系统的概述 (9)2.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9)2.3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10)2.4系统总体设计 (10)2.5系统结构设计描述 (11)3 网络方案设计与实施 (13)3.1网络技术选型 (13)3.1.1以太网技术 (13)3.1.2 ATM技术 (13)3.1.3 FDDI技术 (13)3.2拓扑图 (14)3.3 IP地址分配及VLAN划分 (14)3.4服务器配置方案 (15)3.4.1 POP3、WEB和FTP服务器 (15)3.4.2 OA办公系统 (15)3.4.3 存储服务器 (16)3.5网络安全设计 (16)4 网络设备选型 (17)4.1服务器选型 (17)4.2网络设备选型 (17)4.2.1路由器 (17)4.2.2交换机 (18)结论 (20)谢辞 (21)参考文献 (22)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信息时代已经来临。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4.软、硬件选择
• 根据系统需要和资源约束,进行计算机软、 硬件的选择。计算机软、硬件的选择,对 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具有很大影响。大 型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的采纳可以采用 招标等方式进行。
• 软件的选择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 统,汉字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语言和应 用软件包等软件的选择。
•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 机软、硬件的升级与更新速度也很快。新 系统的建设应当尽量避免先买设备,再进 行系统设计的情况。
• (4)选择调用 • 在分类查询模块的箭头尾部标有一个菱形
符号。表示选择调用,如果条件为真,则 调用按A模块,为假时调用B模块。如图520所示5)循环调用 • 当一个模块M反复地调用模块A和模块B时,
在调用箭头尾部则标以一个弧形符号。如 图5-21所示。
M
A
B
• 模块、调用、信息传递这三种符号是结构 图的基本符号,选择调用、循环调用这两 种符号是附加符号。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中小型主机方案与微机网络方案的选取网络互连结构及通信介质的选型局域网拓朴结构的设计网络应用模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的选型网络协议的选择网络管理进程用户等工作
欢迎
系统设计要求
1.简明性 2.灵活性和适应性 3.完整性 4.可靠性 5.安全性 6.经济性
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
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可以看作是 系统目标下层的功能。对其中每项功能还 可以继续分解为第三层、第四层……甚至 更多的功能。
这也是输入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输 入设计最重要的问题是保证输入数据的正 确性。对数据进行必要的校验,是保证输 入正确的重要环节。
输入格式设计
输入设计的重要内容就是设计好原始 单据的格式。 设计原始单据的原则是: (1) 便于填写 (2) 便于归档。 (3) 单据的格式应能保证输入精度。

第2章 中小型网络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要点

第2章 中小型网络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要点
服务器: 高端路由器:背板大于40Gbps,支持MPLS 中端路由器:背板小于40Gbps 企业级路由器:支持IPX,VINES QoS VPN低端路由器:背板小于40Gbps,支持 ADSL PPP
2.2.3网络关键设备选型
路由器关键技术指标:
1:吞吐量(包转发能力) 2:背板能力: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物理通道(决定吞吐量) 。
2.2.1网络用户调查与网络工程需求分析
一、网络用户调查 制定项目建设任务书及确定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任 务后,项目承担单位首要任务是网络用户调查和 网络工程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设计、建设与运行网络系统的关键。
2.2.1网络用户调查与网络工程需求分析
二、网络节点地理位置分布情况 用户数量及分布的位置 建筑物内部结构情况调查 建筑物群情况调查
调查理解需求 论证 规划设计 控制工期进度,聘请监理(分担风险) 文档
中小型网络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
2.2.1网络用户调查与网络工程需求分析 2.2.2网络总体设计基本方法 2.2.3网络关键设备选型 2.2.4网络服务器选型 2.2.5网络系统安全设计的基本方法
2.2.3网络关键设备选型
交换机
1 ,按技术类型分类:10Mbps Ethernet交换机,Fast Ethernet
交换机,1Gbps的GE交换机。
2 ,按内部结构分类:固定端口交换机与模块式交换机。
固定端口交换机:只支持一种协议,端口固定(8/16/24/48/80) 优点:安装简便,价格偏宜 模块式(机架式)交换机:优点是功能强、可靠性高,可以根据实际 情况灵活选择及配置交换模块。 3,按应用规模分类: 企业级交换机(500个结点以上); 部门级交换机(300个结点以下) ; 工作组级交换机( 100个结点以下) ;

中等职业学校无线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中等职业学校无线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中等职业学校无线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发表时间:2015-07-08T11:36:34.0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60期供稿作者:杨林海[导读] 在信息社会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杨林海永州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湖南永州425100 摘要: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网的建设深刻影响着校园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与学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在无线终端设备日益智能化和普及的时代,无线局域网本身具有无须布线、容易重构和升级的特点,使其在校园网的建设中越发受到重视。

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的层面上探讨无线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网WLAN 无线网络在信息社会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校园网在资源共享和提升办公效率上的优势,使得各个学校纷纷建立自己的校园网。

传统校园网是以有形介质为传输载体,网络终端需要通过网线等有形线路才能接入,对办公及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外延有一定限制。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校园网在这方面更具灵活性。

中等职业学校不同于高校,本文依据其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探讨无线校园网的规划和设计。

一、无线局域网的优势无线校园网是无线局域网在校园网建设中的应用。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以微波、激光与红外线等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部分或全部取代传统局域网中的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实现网络中固定或移动节点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无线局域网发展非常快,其标准有IEEE802.11/a/g/b/n/ac,目前,传输速率可达300Mbps。

在校园网中采用WLAN相关技术,无须布线且覆盖范围广,同时兼具移动性和灵活性。

与有线局域网相比有着独到的优势。

1.施工经济简单与有线局域网施工要安装线槽、铺设线路等不同,采用无线局域网,无须走线,这大大简化了网络搭建的施工工作,节省了人工和物料的支出。

中小型网络设计与规划毕业论文网络教育

中小型网络设计与规划毕业论文网络教育

中小型网络设计与规划毕业论文网络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中小型网络设计与规划学习中心(或办学单位):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2年X月X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中小型网络设计与规划任务与要求:为企业规划内部网络,设计出稳定可靠的网络。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和通信在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传愉和分发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计算机网络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及通信等多方面的技术,涉及面宽,应用范围广。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

企业内部网是国际互连网技术在企业内部或封闭的用户群内的应用。

简单地说,互联网是使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TCP/IP协议而建成的企业内部网络。

这种技术允许不同计算机平台进行互通,且不用考虑其位置。

也就是所说的用户可以对任何一台进行访问或从任何一台计算机进行访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渐应用到企业中的各个关键部分,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1.2设计背景(项目背景)简介某企业是一家刚成立不久的企业,拥有员工600人左右。

公司主要分开4栋建筑物组成的建筑群,有管理层人员办公楼、市场销售部、研发部、技术部等,共约800个信息点。

信息点主要集中在行政部、市场销售部、研发部、技术部。

在网络项目实施之前,普通交换机,路由器作为主要网络连接设备,带宽低,速度慢。

随着公司人员与规模不断扩张,随着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的需求,各部门间为提高办公效率,促进信息交流,适应现代化办公的要求,需要组建一个完善的企业办公局域网。

1.2.1网络现状图1-1企业现有局域网拓扑图现有网络采用两层结构,PC使用普通网线与接入层交换机链接,接入层交换机使用百兆光纤与核心交换机直接链接,所有数据流量都有核心交换机完成,这样不仅加大核心交换机的负担,也增加了网络的不稳定性。

如果核心交换机出故障,全公司内所有PC都无法连接网络,部门间的通讯、服务器也全部失去连接,整个企业都陷入瘫痪的危险之中。

《中小型网络规划与应用》课程标准

《中小型网络规划与应用》课程标准

《中小型网络规划与应用》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制订依据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就业导向,明确规格定位,坚持工学结合,注重知行合一,我们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依据职业资格考证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以IT运维管理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基础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定。

(二)课程性质和作用《中小型网络规划与应用》是计算机网络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初中级网络工程人员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利用各种网络设备组建和管理园区网络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实践能力,为毕业后胜任网络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开设本课程既可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有进一步理解,也可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实现和应用有较完整的认识,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本课程起着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知识和综合实践技能的作用。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导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技术基础等;后续课程是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防护技术、Linux系统管理与自动化运维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尽量避免以往重知识轻技能的弊端。

基于IT运维管理岗位能力的特定要求,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适应IT行业的工作环境和业界标准,并与国际先进的互联网理念和技术保持同步,围绕网络交换技术、路由技术、网络规划与构建、网络技术应用四个模块,以多维度、阶段性岗位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本课程教学时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岗位需要为目标,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理念,在与行业企业充分调研、讨论的基础上立足于市场和工作需要,设计安排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灵活地运用知识,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小型企业网组网方案—IP地址规划及路由配置

小型企业网组网方案—IP地址规划及路由配置

小型企业网组网方案—IP地址规划及路由配置学生姓名:X X 指导老师:吴佳英摘要本文要实现小型企业网组网的IP地址规划及路由配置。

为了考虑到小型企业网络的负载均衡和稳定性能,在拓扑结构中,本方案采用三层网络结构。

其中,核心层采用两台设备,确保网络的可靠性。

路由协议则选择安全性高、收敛速度快的OSPF协议。

其中用到的路由交换协议还有支持VLAN间数据传输的VTP协议。

我们采用Cisco交换机带宽聚合技术将多条物理线路捆绑为一条逻辑链路,使其有更高带宽。

对于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针对不同的需求,方案中提出了VLAN技术、访问控制列表、防火墙技术以及VPN等安全解决方案,并根据不同层的技术要求选定设备,以求构建一个安全、高效、可靠的企业网络,并在GNS3中模拟实现。

关键词网络拓扑结构,三层网络结构,OSPF协议,VLAN技术,GNS31 引言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下,一个企业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实现公司信息化,甚至可以说,没有公司的信息化就没有竞争力。

公司信息化指将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Internet以及电子商务运用到企业的市场调研、产品研发、技术改造、质量控制、供应链、资金周转、成品物流等全过程,从而实现信息化。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公司也就要相应地做出信息化的战略选择。

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采用TCP/IP协议的残联网络的IP地址及域名进行统一分配,以便于有效实现全国残联信息网络的互连,提高残联系统内信息交换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指导各地在网络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时,规范IP地址的使用以及网络、域名和节点的命名,同时加强对名称和IP地址使用的统一管理,为残联系统网络内业务的顺利运转奠定基础。

对基于TCP/IP的网络系统来说,IP地址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首先它是网络结构体系的一部分,是实现网络连接的基本因素。

根据Internet的规定,IP 地址分为三类:A类地址,最高位是0,随后的7位是网络地址,最后24位是主机地址;B类地址,最高两位分别是1和0,随后的14位是网络地址,最后16位是主机地址;C类地址,最高的三位是110,随后的21位是网络地址,最后8位是主机地址。

《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成)

《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成)

《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黑体2号)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黑体小三)《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课,其主要内容是规划和设计一个中小型网络,课程设计所涉及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网络工程招标文件的写作、网络工程标书的写作、网络方案的设计、网络方案的推广、网络方案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网络工程规划和设计的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一般过程,具体包括在自顶向下的网络设计方法中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优化测试及文档编写,从而可以完成一些类似于校园网或者中小型企业的网络的规划和设计,形成一个详细的设计方案。

要求根据对中小型网络分析,设计与构建的基本技术,基本原理,并且最后形成一个详细的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文档。

从而提高学生网络工程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14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1)能理解并熟悉常见中小型企业的网络系统集成方案;(2)能独立完成中小型网络设计前需求分析方案的设计,并正确分析需求分析结果;(3)能根据需求分析结构,独立完成中小型网络的设计方案;(4)能根据中小型网络设计方案,独立完成方案的组网与实施;(5)能根据项目需求,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协助完成网络标书的写作;2、知识目标(1)掌握网络规划需求分析的方法与技巧;(2)掌握逻辑网络设计的方法;(3)掌握物理网络设计的方法;(4)理解网络标书的格式及书写方法;(5)知道网络招标的流程;(6)掌握常见网络系统集成实施中的关键技术。

3、素质目标(1)培养良好的逻辑表达和沟通能力。

(2)培养良好的文案能力;(3)培养团队协作意识;4.其他目标(1)成本与利润的意识;(2)网络安全防范的意识;(3)网络冗余及可靠性保障的意识;(2)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网络规划与设计的主要方法和过程对网络进行规划设计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中小型网络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法
2.1、网络用户调查与网络工程需求分析
(1)在用户单位制定项目建设任务书,并且确定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任务之后,项目承担单位的首要任务就是网络用户调查和网络工程需求分析。

(2)对网络节点地理位置分布情况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用户数量及分布的位置调查、建筑物内部结构情况调查和建筑物群分布情况调查。

(3)网络需求详细分析主要包括:网络总体需求分析、综合布线需求分析、网络可用性和可靠性分析、网络安全性需求分析以及网络工程造价估算等。

2.2、网络总体结构设计基本方法
2.2.1 网络结构与拓扑构型设计
(1)网络系统方案设计阶段要完成以下任务:网络建设总体目标、网络系统方案设计原则、网络总体设计、网络拓扑结结构、网络设备选型和网络系统安全设计。

(2)网络工程建设总体目标是,明确用户的实际需求,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选择适合的技术,确保网络工程建设的先进性、可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与安全性。

(3)网络系统设计的原则是实用性、开放性、高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与可扩展性。

(4)通常,核心层设备之间、核心层设备与汇聚层设备直接使用具有冗余链路的光纤连接;
汇聚层设备与接入层设备之间、接入层设备与用户计算机之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价格低廉的非屏蔽双绞线(UTP)、多模光纤连接。

2.2.2 各逻辑层次网络结构设计
(1) 通常,核心层网络要承担整个网络流量的40%~60%。

(2) 提高服务器集群可用性的连接方案之一是,采取链路冗余的方法直接连接两台核心路由
器(或核心三层交换机)。

其优点是直接利用了核心路由器的带宽,但是占用比较多的核心路由器端口,提高了核心路由器设备的成本。

(3) 提高服务器集群可用性的连接方案之一是,采取专用服务器交换机,同时采用链路冗余
的办法,间接地连接到两台核心路由器(或核心三层交换机)。

其优点是可以分担核心路由器的带宽,缺点是容易形成带宽瓶颈,且存在单点故障的潜在危险。

(4) 网络系统分层设计中,层次之间的上连带宽与下一级带宽之比一般控制在1:20。

2.3、网络关键设备选型
2.3.1 网络关键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
(1)关键网络设备一定要选择成熟的主流产品,且最好是同一个厂家的产品;主干设备要
注意系统的可扩展性,留有一定的资源余量,低端产品以目前够用为原则;根据“摩尔定律”,网络设备更新速度快,价值下降快,因此要认真调查,慎重决策。

2.3.2 路由选型的关键技术指标
(1)路由器的关键技术指标包括:吞吐量、背板能力、丢包率、路由表容量、突发处理能力、延时与延时抖动、服务质量、可靠性与可能性和网管能力等。

(2)吞吐量是指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与其端口数据量、端口速率、包长度、包类型有关。

(3)背板是指路由器、交换机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物理通道。

传统的路由器采用共享背板的结构,高性能路由器通常采用的是交换机结构
(4)丢包率是指在稳定的持续负荷情况下,由于包转发能力的限制而造成包丢失的概率。

丢包率通常是衡量路由器超负荷工作时的性能指标之一。

(5)高速路由器一般要求长度1518 B的IP包,延时要小于1ms。

(6)路由器的突发处理能力是以最小帧间隔发送数据包而不引起丢失的最大发送速率来衡量的。

(7)路由器的服务质量主要表现在列队管理机制、端口硬件队列管理与支持的QOS协议(如区分服务(DiffServ)协议、资源预留协议(RSVP)与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协议等)类型上。

(8)路由器的网络管理粒度标志着路由器的精细程度。

其网管能力可以管理到端口、网段、IP地址或MAC地址。

(9)路由器的冗余表现在:接口冗余、电源冗余、系统板冗余、时钟板冗余、整机设备冗余等方面。

(10)高端路由器系统具有自动保护切换功能,主备用切换时间小于50ms;SDH与ATM 接口自动保护切换功能,切换时间小于50ms。

(11)路由器的可靠性与可用性表现在设备的冗余、热插拔组件、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内部时钟精度等方面。

2.3.3 交换机选型的主要技术指标
(1)从应用规模上看,支持500个以上节点的大型网络应用可以选取企业级交换机;支持300个以下节点的中型网络应用可以选取部门级交换机;支持100个节点以下小型网络应用可选取工作组级交换机。

(企业级交换机是模块式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可以是固定端口交换机,也可以是模块交换机;工作组级交换机是固定端口交换机)
(2)交换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背板宽带、全双工端口的总带宽、帧转发速率、延时、
交换方式、模块式或固定端口配置、支持VLAN能力等。

(3)交换机全双工端口带宽的计算方法是:端口数*端口速度率*2
(4)帧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钟能够转发的帧的最大数量。

(5)延时是指帧的第一个比特进入交换机,到该帧最后一个比特离开交换机输出端口所经历的时间。

(6)端口密度是指一台交换机所能够支持的最小/最大的端口数量,以及端口类型(全双工/半双工/单工)。

通常,将GE/10GE端口设置为全双工模式,以避免冲突,提高吞吐率,避免帧长度限制。

(7)交换机使用缓冲区来协调不同端口之间的速率匹配。

2.4、网络服务器选型
2.4.1网络服务器的分类
(1)从应用的角度看,网络服务器的类型可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Internet通用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等。

(2)按照网络服务器主机的硬件体系结构分类,网络服务器可以分为基于CISC处理器的Intel结构(IA)的PC服务器、基于RISC结构处理器的服务器和小型机服务器三类。

(3)小型机服务器一般用于大型企业级服务器或数据密集型的应用。

(4)居于复杂指令集(CISC)处理器的Intel结构的PC服务器的优点是:通用性好,配置简单,性能价格比高,第三方支持软件丰富,系统维护方便。

其缺点是:CPU处理能力与系统I/O能力较差,不适宜作为高并发应用和大型数据库服务器。

(5)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结构处理器的服务器与相应的PC服务器比,CPU处理器能力能够提高50%~70%。

各种大中型计算机和超级服务器通常都采用RISC结构处理器。

(6)服务器采用的相关技术有:对称处理(SMP)技术、集群(Cluster)技术、分布式内存访问(NUMA)技术、高性能存储与智能I/O技术、服务器处理器与Intel服务器控制(ISC)技术、应急管理端口(EMP)技术、热插拔技术等。

(7)对称处理(SMP)技术可以在多CPU结构的服务器中均衡负荷,提高系统工作效率。

(8)集群(Cluster)技术是向一组独立的计算机提供高速通信线路,组成一个共享数据与存储空间的服务器系统,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服务器的可靠性、可用性与容灾能力。

(9)独立磁盘冗余陈列(RAID)技术,是将若干个硬盘驱动器组成一个整体,由陈列管理
器管理。

在提高磁盘容量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并行读写能力,提高硬盘的存取速度和吞吐量。

(10)对于使用Intel结构的服务器,可以使用Intel服务器控制(ISC)技术,对服务器主板进行监控,一旦处理器、内存、电源、迹象温度中任何一项出现问题,服务器控制单元立即向系统管理员报警。

2.4.2、网路服务器的性能
(1)网络服务器选型的重要依据是服务器的性能。

服务器的性能主要表现在:①运算处理能力;②磁盘存储能力;③高可能性;④数据吞吐能力;⑤可管理性;⑥可扩展性。

(2)若采用相同技术的CPU1的主频为M1,CPU2的主频为M2,M2>M1,且M2-M1<200MHZ,则根据CPU的50%定律,配置CPU2比配置CPU1的服务器性能提高 M2-M1
———— *50% M1
(3)磁盘存储能力表现在磁盘存储容量与I/O服务速度上,而决定这两个参数的因素又在于磁盘接口总线与硬盘两个方面。

目前。

磁盘接口总线主要是SCSI标准。

硬盘性能的参数包括:主轴转速、内部传输率、单碟容量、平均寻道时间与缓存。

(4)若MTBF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R为平均修复时间,则系统的可用行为MTBF
———— *100% MTBF+MTBR
2.4.3、网络服务器的选型原则
(1)服务器选型的基本原则:应根据不同的应用特点、行业特点和产品的成熟程度进行选择。

(2)文件服务器、通信服务器选型的重点在磁盘I/O读写速度、吞吐率以及缓冲区的配置上。

(3)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选型的重点是:具有很强处理能力的CPU、大容量与快速的存储系统,以及大容量内存。

2.5、网络系统安全设计的基本方案
(1)从网络工程的角度,网络系统安全的设计需要遵循全局考虑、整体设计、有效性与实用性、等级性、自主性与可控性、安全有价等基本原则
(2)根据整体性设计的原则,网络系统安全必须包括安全防护机制、安全检测机制和安全恢复机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