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诗歌情感

合集下载

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五必看

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五必看

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总结报告一、引言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凝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智慧和情感。

诗歌的情感世界丰富多样,把握诗歌情感是鉴赏诗歌的关键,也是理解诗人内心世界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方法和技巧的总结。

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与技巧1. 了解诗歌背景(1)时代背景:了解诗歌所处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

例如,了解唐代的繁荣与衰败,有助于理解唐诗中的豪放与婉约。

(2)创作背景: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诗人的人生经历、遭遇、心情等,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

例如,了解李清照创作《如梦令》时的心情,有助于把握诗歌中的忧伤与哀怨。

2. 分析诗歌内容(1)把握诗歌主题:通过分析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进而理解诗歌情感。

如,主题为离别送别、思乡怀古的诗歌,往往表达离别之情、家国之思。

(2)分析诗歌意象:诗歌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关注诗歌中的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等,可以推测诗人的情感状态。

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感时伤世之情。

3. 关注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1)关键词: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理解其寓意,有助于把握诗歌情感。

如,“离愁渐远渐无穷”,“渐”字体现了诗人离别情感的逐步加深。

(2)修辞手法: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有助于理解诗人的情感深度和独特视角。

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4. 鉴赏诗歌韵律(1)朗读诗歌:通过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进而把握诗人的情感。

如,朗读李白的《将进酒》,可以感受到诗歌的豪放与奔放。

(2)分析韵律特点:分析诗歌的押韵、对仗等手法,有助于理解诗歌情感。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对仗的手法,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象。

如何快速把握诗歌的情感

如何快速把握诗歌的情感

仕途失意的无奈 思亲思乡的情感 依依惜别的离情 孤寂悲凉的心境 羁旅漂泊的愁思 田园生活的向往
情感显性
标题 显情感
注解 点情感
情语 明情感
作者 推情感
5、意象寓情感
秋夜
朱淑贞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
铺床孤凉寂满梧桐月,月在梧桐思缺处明。
悲凉

6、景物融情感
绝句 漫兴(其三) 草堂困居,
杜甫
诸多烦扰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快速把握诗歌的情感
情感
显性:诗歌的情感比较明显,并
不需要我们大费脑筋去揣摩,而 是直接从字面上就可以把握它的 情感倾向。
隐性:诗歌的情感含蓄隐晦,不
着一情字,需要我们去揣摩分析, 才能领悟作者融入其中的感情。
1、标题显情感
白居易《南浦别》 送别诗、依依惜别 骆宾王《在狱咏蝉》 托物言志、赞美高洁 杜甫《春夜喜雨》 即事抒怀、无限喜悦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羊公碑,在今湖北襄 阳南的岘首山上。据
史书记载:羊祜[hù]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镇荆襄时,很有政绩,
死后,襄阳百姓为他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建碑立庙,看了碑文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的而人感莫 动不 流为 泪他 ,的 因政 此绩 人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们称此碑为堕泪碑。
2、注解点情感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 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 途数起数伏。
3、作者推情感
清平乐 辛弃疾
南宋豪放派词人,一生矢 志报国,收复中原,但始终 壮志难酬,忧愤而卒。词作

通过意象把握诗词情感的四种方法

通过意象把握诗词情感的四种方法

教学随笔通过意象把握诗词情感的四种方法付文中国古典文化是含蓄委婉的文化,古典诗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库里最熠熠生辉的珠宝。

“一草一木总关情”,文人们总喜欢把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事物当中,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也就形成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文化。

教学生研读诗词,把握诗词情感,就有必要教他们用恰当的方法研究这些意象。

一、承载固定情感的意象,应该结合形成原因积累在古典诗词中,有些意象出现的概率非常高,但它所承载的情感,都是差不多相同的,久而久之,这种意象就具备了诗词中某一种约定俗成的情感。

例如杨柳,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里就有李白的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此夜曲中闻折柳”等等。

杨柳的出现,往往就给诗词奠定了一种愁情的基调。

这种愁情实际上源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谐音文化,“柳”与“留”谐音,而且在古时候,柳树大多种于房前屋后,所以常常也作为故乡的象征,因此人们往往喜欢用杨柳传达朋友离别时的一种恋恋不舍之情,或远离亲人家乡的一种思念之情。

还有子规,这种动物也常光顾古典诗词,同样用李白的诗句为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前者出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后者出自《蜀道难》。

仅从两首诗的题目,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悲情。

为什么子规成了“悲”的文化现象呢?相传子规为古代蜀帝之魂所化,鸣声凄厉且昼夜不止,民间有“杜鹃啼血,子规哀鸣”的说法。

因为这个故事,因为子规本身的特征,其“悲”的情感意义自然就具备了。

对于这一类有着相对固定情感承载的意象,可以以专题形式给学生予以讲解,并要求学生积累下来。

二、承载丰富情感的意象,应该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很多时候,即使是同一种景物,也可能有不同的情感承载。

月亮是诗歌的精灵,它纵有“古今共赏一轮月”之说,横有“千里共看一轮月”之言,所以月亮总能贯穿古今内外,牵动人们的悠悠情思。

月的“言外之意”,可寄思乡思亲之情,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融时光易逝之思,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可托仕途失意之愁,如“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亦可表清正纯净之情,如“我寄愁心与明月”;还可和爱情之美,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对于像月亮一样这类有着丰富意蕴的意象,应该联系作者写诗词的时代背景加以分析才能正确把握住情感。

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共13张PPT)

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共13张PPT)

被排挤 李之仪①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
烟絮坠无痕。
意象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②台下
草,不解忆王孙? 关键词
[注] ①李之仪:宋徽宗崇宁初,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
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州期间的
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4:寻意象 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 中丞括》中的诗句,全诗是: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3、“一枝一叶”原指竹子的枝叶,紧扣了 “画竹”的画面,同时以“萧萧”竹声喻指百姓 呼声。作者指出,作为地方官,应该对老百姓的 每一件小事(“一枝一叶”)都要加以关心,表 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真切关怀和同情。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本诗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 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
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 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筼筜
(yún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 ③“踯躅”即羊踯躅 花,花红黄色,可供观赏。
夜归
qióng
周密
chéng
夜深归客依筇① 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 ①筇事:件此指代竹杖。 时说间说本诗蕴含了什么情感?
思乡
答:这首诗通过“夜归”二字可以看出, 作者在深夜以客的身份匆忙往家归,深夜归 家,不顾行路的艰辛,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 的急切思念之情。
2、作者
3、序注
注解(背景) ——鉴赏的灯塔,主题的指引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思想感情的方法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思想感情的方法

读懂一首诗词,必须从整体上抓住诗词内容的六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景、何情(何理)。

当然,把握一首诗词的思想感情,不仅要准确分析字面信息、隐喻用典,还要把握字面背后隐含的信息,知人论世等。

一、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二、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如由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三、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

如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写景诗、闺怨诗、羁旅诗等。

不同类型的诗歌具有特定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山水田园诗的宁静闲适、恬淡快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送别诗的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劝勉激励,爱情诗的绵绵思念、款款深情,闺怨诗的思远怀人、控诉战争,羁旅诗的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念亲思乡等。

因此,能够辨明诗的类别,了解同一类别诗词的“共性”,无疑对解读诗歌内涵、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大有帮助。

当然,即便是同一类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上是有差别的,这就需要结合诗意来确定。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前者是悲苦伤感的离别,后者是满怀激情的送行,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明显不同。

四、抓住典型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诗歌朗诵的技巧(通用17篇)

诗歌朗诵的技巧(通用17篇)

诗歌朗诵的技巧(通用17篇)
1. 理解诗歌。

在朗诵诗歌之前,必须要先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和意境。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以及更好地传达诗歌的精神。

2. 熟悉诗歌。

在朗诵诗歌之前,要先把诗歌背诵下来。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并且在朗诵过程中更加自然、流畅。

3. 发音准确。

在朗诵诗歌时,要注意发音准确。

特别是一些难读的单词和词汇,必须要准确发音,以便更好地传达诗歌的精神。

4. 把握节奏。

在朗诵诗歌时,要把握好节奏。

特别是一些慢板诗歌,要更好地把握节奏,让诗歌更加优美、动听。

5. 注重情感。

在朗诵诗歌时,要注重情感。

要把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听众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情感。

6. 肢体语言。

在朗诵诗歌时,要注重肢体语言。

可以利用手势、面部表情等方式来更好地传达诗歌的情感。

7. 眼神交流。

在朗诵诗歌时,要注重眼神交流。

可以利用眼神来更好地传达诗歌的情感,让听众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精神。

8. 着装得体。

在朗诵诗歌时,着装得体也很重要。

要选择适合诗歌风格的服装,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专业、自信。

9. 台风优美。

在朗诵诗歌时,台风也非常重要。

要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优美、大方,让听众更加舒适、放松。

10. 不断练习。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诗歌朗诵者,需要不断地练习。

可以通过模仿、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朗读诗歌的技巧

朗读诗歌的技巧

朗读诗歌的技巧有:
1.了解诗歌背景:在开始朗读诗歌之前,需要了解诗歌的背景,
包括作者、时代背景、主题等,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为朗读打下基础。

2.把握诗歌情感:朗读诗歌时,要把握好诗歌的情感,理解诗人
的情感表达,用自己的语言将情感传达出来,让听众感受到诗歌的情感魅力。

3.确定朗读风格:根据诗歌的主题和风格,确定朗读的风格,是
优美、激昂、沉郁还是其他的风格,通过朗读将诗歌的风格表现出来。

4.注意停顿和重音:在朗读诗歌时,需要注意停顿和重音的运用,
停顿要合理,重音要突出,让听众更容易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5.运用语调和语速:在朗读诗歌时,需要运用不同的语调和语速
来表现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语调要抑扬顿挫,语速要适当放慢,让听众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和情感。

6.投入情感:在朗读诗歌时,需要投入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情
感与诗歌的情感相互交融,用自己的语言将情感传达给听众,让听众感受到自己的情感。

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有关技巧和方法

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有关技巧和方法

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有关技巧和方法一、关注诗歌题目,获取有关信息。

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往往能给我们提示,从而为理解诗歌打下基础。

例1、陆游的《书愤》,“书愤”即“书写悲愤之情”之意,有题目可知本诗的思想感情中应有“悲愤”之情。

例2、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例3、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二、从直抒胸臆的词句入手。

读完一首诗,首先找出诗中直抒胸臆的词句,这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向。

例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句。

例2、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劳劳亭(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三、关注有特定内涵的意象,借助他们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例1、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寒蝉”“酒”“杨柳”“残月”,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雁”“梧桐”“细雨”。

例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孙君直到夜郎西。

例3、从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四、分析景物特点,把握思想感情。

例1、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当诗歌中出现了多个意象时,要整体把握,关注诗中直抒胸臆的词句,以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理解。

例2、墓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例3、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五、重视补充注释的辅助理解作用。

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诗意中国的朗诵技巧

诗意中国的朗诵技巧

诗意中国的朗诵技巧
诗意中国的朗诵技巧
在中国文化中,诗歌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在当今时代,诗意的传达更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为了更好地传达诗意,朗诵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诗意中国的朗诵技巧:
1. 把握情感。

朗诵诗歌时,情感表达非常重要。

需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境,表达出相应的情感。

尤其是在表达悲伤、喜悦等强烈情感时,更要把握好度,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 声音控制。

在朗诵诗歌时,声音的控制也非常重要。

需要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适当地调整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等。

同时,也要注意气息的控制,保证声音的流畅和优美。

3. 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也是朗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朗诵诗歌时,需要适当运用手势、姿态等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同时,也需要通过面部表情等来传递内心感受,让朗诵更具感染力。

4. 咬字发音。

在朗诵诗歌时,咬字发音也非常重要。

需要注重字的发音准确,让声音更加优美动听。

同时,也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把握,让朗诵更加流畅和有节奏感。

5. 拓展朗诵。

除了基本的朗诵技巧外,还可以适当拓展朗诵的内容,增加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例如,可以在朗诵中加入背景音乐、舞蹈等元素,让朗诵更加丰富多彩。

朗诵诗歌是一种艺术性很高的表达方式。

通过把握情感、声音控制、体态语言、咬字发音和拓展朗诵等技巧,可以让诗歌更好地传达
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境,也让朗诵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诗歌鉴赏之如何把握古诗的情感

诗歌鉴赏之如何把握古诗的情感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此诗描写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郸驿舍 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 思家之情。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诗抒发对读书的感想。
要想读书时心明如镜,有深刻感悟,就 要多读书,时时补充新知。
指出题目中的信息
旅夜抒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柳 (贺知章)
表明时间、背景 表明诗歌体裁及内容 表明写作对象、手法
寻隐者不遇 (贾岛)
表明写作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表明地点、类别
书愤 征人怨 春夜喜雨 悯农
表明情感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尽可能了解作者 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如: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 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 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练习:请说说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 的简易木桥。 提示:联系初中学过的《醉翁亭记》。 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 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山美景的 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不能只看注释中“被贬滁州”就认为一定是写 “悲伤”、“壮志难酬”之类的,切记: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
快速找出每首 诗中的关键句
三.看注释和诗前小序
“序”,或交代了创作的年代、创作的缘由、经过、背景。 注释,往往提供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帮助解读诗词,甚至 有的还暗示题目的答案。

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怎么才能更好地解释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古诗词,以其最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穿越千年却闪耀着光彩。

然而,理解古诗词,尤其是其意境和情感,却并非易事。

这对学生来说,是学习古诗词的难点。

但,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些方法,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1. 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古诗词绝非单纯的文字组合,而是作者在某个特定时代背景下,以自身经历、情感和思想为基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

想要真正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就必须清楚其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例如,了解唐代的盛世繁荣才能体会到李白“仰天长笑出门后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之情;知道宋代的战乱频仍才能理解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未酬之感。

2. 掌握诗词的语言特点和文学常识古诗词的语言精炼、内敛,运用大量的比喻、比拟、借代等修辞手法,也常借用典故。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了解常见的诗词格律、修辞手法和典故,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例如,掌握“比兴”的修辞手法,才能理解“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中借景抒情的意境;了解“望月怀远”的诗词主题,才能理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思乡之情。

3. 增强意象、意境和情感分析古诗词的意境是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出来的,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是理解诗词情感的关键。

学生需要仔细分析诗词中出现的意象,并通过深入思考,才能体会到诗词的情感内涵。

例如,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一联通过“山河”、“城春”、“草木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条、荒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

4. 运用多种方法解读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方法外,学生还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读诗:大声朗读诗词,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 联想:根据诗词内容联想,想象诗人当时的心情和感受。

- 比较:将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诗词进行比较,体会不同作者的表达风格和情感差异。

高中语文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技巧6篇

高中语文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技巧6篇

高中语文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技巧高中语文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技巧6篇1.浏览题目。

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如《春夜别友人》中的别字,表明该诗属于送别诗;《咏怀古迹》中的古迹,说明它是一首怀古诗。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作答时就有了针对性。

2.分析作者。

知人论世是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原则。

由于所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诗人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理想抱负都各有特点,比如陆游的爱国情怀,王维的田园情思,孟浩然的怀才不遇,李煜的亡国之痛等。

了解这些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很有帮助。

3.品味意象。

意象是饱含情感的物象。

古诗词中很多意象常含有特定的含义。

如月亮,常寄托思念;梅,往往寓含坚贞;梧桐,常表现凄苦。

平时可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

另外还有很多诗歌意象的含义是不固定的,可以通过诗人的形容和描绘来判断。

4.重视小注。

诗歌后面的`小注,有的介绍作者与朝代,有的交代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抓住小注对理解诗词内容很关键,能帮助你解读诗词,甚至有的还可以暗示相关问题的答案。

我们一定要重视诗歌后面的小注。

5.联系时代。

文章为时而著,歌诗为事而作。

每个时代的现实总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它的痕迹。

比如同是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感情大多豪迈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感情大多感慨深沉。

6.提取关键。

要抓住最能体现思想感情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一般是抒情或议论性的,在诗词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只要抓住了何日是归年,就很容易得出诗人思乡的情感。

“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着手十法

“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着手十法

“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着手十法余立正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要倾注作者深挚浓郁的情感,但比较起来,以诗歌为最。

《虞书》中说:“诗言志”。

《毛诗序》是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诗。

”所谓“志”确实是思想情感。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

但是诗歌在中考或高考都尤显重要,那么作为中学生来讲如何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呢?赏析某一首诗时,能够从以下十种方式中的某一种方式着手,体会其思想情感。

一、有的诗歌能够从了解时期背景或生活环境着手体会其思想情感。

由于时期孕育了诗人,诗人因生活而产生灵感。

如:郭沫假设的《天上的街市》、《静夜》写于他赴日本留学时期,那时祖国处于黑暗当中,作者盼望光明,期望祖国人民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才写了这些诗。

另外还有冰心的《纸船》,闻一多的《色彩》,艾青的《黎明的通知》,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歌唱》等都能够从时期背景或生活环境动身,就不难把握其思想情感了。

二、有的诗歌能够从作者的生活志趣着手,把握其思想情感。

如众所周知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他生活的六十年中,已经历了三次改朝换代。

他早年怀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黑暗现实使他多次碰鼻,最终退隐田园,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他虽处尘俗之境,而能感受到超尘脱俗的乐趣。

正因如些,他爱好恬适、幽雅的田园生活。

如他写的《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既表现了他欣赏自然景物的乐趣,又展现了他恬静、愉悦心情。

另外还有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瞑》等都能够从作者的酷爱生活的志趣着手把握其思想情感。

三、有的诗歌能够题目着手,体会其思想情感。

题眼是反映内容的窗户,往往从题眼动身,能更好地把握其思想情感。

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中钟泪不干。

马上重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中“凭君传语报平安”中的“君”指的是谁呢?通过题目可知:“君”指的是入京使者。

那么这首诗不难看出其情感是:表达了作者想念故乡的情绪。

另外还有:朱熹的《观书有感》;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令的《送春》臧克家的《老马》……等诗歌。

如何在背诵古诗中体会诗歌的情感

如何在背诵古诗中体会诗歌的情感

如何在背诵古诗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们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情感和生活。

背诵古诗,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与古人心灵对话的奇妙旅程。

然而,要真正领略古诗的魅力,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并非易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背诵古诗的过程中,深入地体会诗歌的情感。

首先,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和创作时代是至关重要的。

诗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往往会深深地影响他们的创作。

比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他的诗作中多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描绘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亲人离散的悲痛。

如果我们了解了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他在诗中所表达的那种痛彻心扉的情感。

其次,仔细品味诗歌中的意象也是体会情感的关键。

意象是诗歌中用来寄托诗人情感的具体事物。

比如月亮,在古诗中常常代表着思乡之情。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明月这一意象,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梅花,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韧的品质。

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梅花在严寒中独自开放的姿态,赞颂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当我们背诵古诗时,留意这些意象,并理解它们所代表的情感内涵,就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再者,注意诗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也能帮助我们体会情感。

古诗的语言往往简洁而含蓄,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诗人常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情感的表达。

比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愁绪形容得如此之长,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深。

又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通过对这些语言和修辞手法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细腻地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诗歌形式知识:如何将情感与思想展现得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诗歌形式知识:如何将情感与思想展现得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诗歌形式知识:如何将情感与思想展现得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在人类的文学艺术中,诗歌,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一直备受瞩目。

它以其独特的气质和形式,成为传递情感、展现思想的极佳途径。

一个好的诗歌,必然能够将情感与思想展现得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的诗人也会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有的人喜欢抒发悲痛,有的人则偏向于表达快乐。

无论是哪一种情感,都需要直面自己的内心,找到一个好的表达方式。

好的情感表达,应该是直接而有力的。

首先,我们应该找到情感的发泄途径,比如说,一段经历、一件事情、一幅图画,或是自然风景中的美丽。

接着,我们需要用我们最喜欢的词汇,将这种情感直接的呈现出来,因为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对语言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我们也不能太过于生硬和干涩,应该注意诗意的落地,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感到一股清新、亲切的感觉,这才是好的情感表达。

二、处理思想的表达手段诗歌并不是只是情感的宣泄工具,它也可以作为一种思想表达的手段。

在进行思想表达的时候,首先我们要确定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这需要我们先进行深度思考,找到一些好的素材。

可以是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可以是时事热点,还可以是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

好的思想表达,通常需要用丰富的想象力。

处理思想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思考模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模式,伟大的创意往往来源于不同领域的交叉。

当我们采用不同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让人惊喜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等,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深刻而刻画化的升华。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思想表达得更为有效。

三、处理情感与思想的融合如何将情感与思想融合在诗歌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情感与思想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统一,它们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

其次,我们应该注意到,情感与思想在诗歌中的表现,不能只是简单的并列,它们应该是相互渗透的,相互影响的。

诗歌朗诵要求

诗歌朗诵要求

诗歌朗诵要求
诗歌朗诵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意境的艺术形式,要求朗诵者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演绎能力。

以下是一些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
1. 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通过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能够准确地传达诗歌的情感和内涵。

2. 发音准确清晰: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保持清晰的声音和良好的音质,让每个词语都能被听众清晰地听到,传递诗歌的美感。

3. 把握节奏和韵律:理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将诗歌的句子和词语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流畅而有韵律的朗诵效果。

4. 技巧运用:掌握适当的停顿和语气的运用,通过声音的起伏和变化,突出诗歌中的重点和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5. 表情和肢体语言:运用适当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通过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方式,与诗歌内容相呼应,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6. 情感投入:朗诵时要用心感受诗歌的情感,将自己融入到诗歌的世界中,以真实的情感和共鸣来传达诗歌的意义。

7. 灵活运用声音效果:通过调节音量、音调、语速等,营造出适合诗歌情感的声音效果,使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

8. 注重节奏感和整体效果:朗诵要有节奏感和整体效果,通过合理的抑扬顿挫,使诗歌的韵律和情感得以完整地展现。

以上是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进行诗歌的朗诵表达。

记住,朗诵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艺术的展示,要注重细节和感受,让诗歌在你的喉间流淌出美妙的音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宿渔家》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孤灯:孤单、 寂寞、失意、 潦倒、凄凉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灯”这一意象,请联系诗的内容,分析诗人 是如何借用这一意象表达思想感情的? 答案:①白诗中的“灯”是思念之灯,通过冬至佳节的反衬,抱膝细 节的刻画,以及三、四句“对写法”的使用可以看出,此“灯”的 意象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孤寂思家之情; ②郭诗中的“灯”是温暖之灯,通过意象“芦花”的衬托,“笑说” 一词的点明,“明月”送归的渲染可以看出,此“灯”的意象表现了 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馨、愉悦之情。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结合注释分析
①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一句写自己再一次向故乡告别,凝聚着诗人的无限思乡 之情。
②饱含着身世之感,家国之恨以及对牛党诬陷追害的愤恨。诗人在垂暮之年背 井离乡,被贬南荒,蕴含着无限的愤恨之感。 ③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通过注释可知,牛党得势,不仅诬陷诗人,更推翻了之前 的会昌之政。眺望故关既是眺望京城,又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临江仙 送光州曾使君》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 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 塞晚,横槊看诗成。
这首词的上下两片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概括。
上片包含了对往昔欢乐团 聚的怀念,对时光飞逝的 感慨,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之情。 下片表达了勉励友人在边 塞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 功的情意。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 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解析】
(1)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 “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
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 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 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 之感。 【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 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找主旨句把握情感。
浮云:指奸邪小人。 日:一语双关,因为古代把太阳看作是帝王的象征。 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 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诗的最后两联从东阳说到辽东,诗人这样写表达了怎样 审题目,辨类型 的思想感情? 送别诗抒发的感情: ①委婉地告诫友人: 你家里也有父母, 1.离别时的留恋,不舍和伤感的愁绪。 为官要多为东阳老 2.对友人的劝慰,激励和关心。 百姓的生活着想。 3.借送别来表达胸中的积愤或表明心 志。 ②表达了诗人关心百 姓生活,体恤民众 4.综合型:既有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 之感,劝慰警示之意。 疾苦的思想感情。
四、读诗的内容
这也是把握诗词主题最主要的凭借。我们可以 从如下几个方面逐步展开分析。
1、从意象入手。
古诗词中许多景物都被赋予特定的意义。
(积累意象内涵《新时代》234页)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 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把握古诗的类型及思想内容 (详见《新时代》233页)
一、山水田园诗 二、咏物诗
三、咏史怀古诗 四、思乡怀远诗
五、边塞征战诗 六、赠友送别诗
七、闺怨诗 八、建功立业诗
解题指导
把握诗歌中的思想感情的
方法与技巧
一、读作者:
在鉴赏时可先注意作者,如果作者是陌生的, 一般来说,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不会影响对 诗歌的鉴赏,如果作者是熟知的,则应联系其 生平经历及创作来解读诗歌,即借助平时所积 累的有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背景 材料理解诗歌。
思 想 感 情
如 何 把 握 诗 词 中 的
古 诗 词 鉴 赏 专 题
考试说明对古典诗歌鉴赏的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教学目标 : 1、明确考纲要求,明辨复习重点
2、学习、掌握诗歌鉴赏中的把握思想 感情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
把握思想感情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借助关键词把握情感。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 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 远景。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 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孤独之 情。
审题目,辨类型
送别诗抒发的感情: 1.离别时的留恋,不舍和伤感的愁绪。 2.对友人的劝慰,激励和关心。 3.借送别来表达胸中的积愤或表明心 志。 4.综合型:既有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 之感,劝慰警示之意。
送别诗抒发的感情: 1.离别时的留恋,不舍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和伤感的愁绪。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2.对友人的劝慰,激励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和关心。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3.借送别来表达胸中的 积愤或表明心志。 分析诗中表达的情感。 4.综合型:既有离别之情 又有身世命运之感, ①抒写诗人宦海浮沉的深沉感慨与伤怀。 劝慰警示之意。 ②对友人劝诫他要警惕宦海风波的感激之情。 ③对光阴流逝、无所作为的伤感。作者看到镜中白发想到与朋友 共老,又心生光阴流逝之叹。 ④对朝廷的不满,对隐居的渴望。奉诏被贬却说成“承优诏”, 正话反说;“世事空知”“寄身且喜”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盘陀岭驿楼(李德裕 )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复一开颜。 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望故关。
【注】①唐宣宗大中年间,牛党白敏中、令狐绚等得势,大肆迫害 李党人物。李德裕作为李党首领,更是他们首先打击的对象。 年过六旬的李德裕遭诬陷,被贬为潮州司马,他苦心经营的会 昌之政,也被牛党一一推翻,国家前途不堪设想。此诗就是李 德裕赴潮州途经盘陀岭时所作。②嵩少:嵩山、少室山。
雨霖铃· 寒蝉凄切(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
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 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悲秋、萧瑟、凄凉、悲伤、悲凉
《金陵怀古》(许浑)(考点17七)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找主旨句把握情感。
感情: ①表达了诗人对金陵昔盛今衰、繁华易逝的感慨。
②对英雄逝去、功业不再的感叹。
或:表达了繁华易逝、江山不改、世事多变的感慨。
请说明“而今识尽愁滋味”中的“愁”字的具体 内容。
答:“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 国伤时、报国无门的悲愤。
二、审题目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往往告诉我们 诗的内容,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主题以及 作者的情感。
例:《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考点17)
吴江通海浦,画舸候潮归。 叠鼓山间响,高帆鸟外飞。 孤城秋枕水,千室夜鸣机。 试问远家客,辽东今是非?
2、找关键词或诗眼。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或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 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 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语,》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 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 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 写悲愤之情;
或:表达了繁华易逝、江山不改、世事多变的感慨。
方法小结:
一、读作者
二、审题目
三、看序、注 四、读内容 1、找意象 2、找关键词和诗眼 3、找主旨句
布置作业
整理考点17中《水调歌头 淮阴作》 《春草碧》 两首诗的阅读练习, 体会“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找出意象,把握意象内涵:见《新时代》233页
分别说明词人是怎样通过淡酒、晚风、过雁、黄花和梧桐细 雨等景物描写来渲染愁情的。 答:一是通过写“淡酒”敌不过“晚来风急”来渲染愁苦,表现出愁 苦的无比深重。 二是通过写“相识的过雁”引发对昔日美好生活的追忆,表现当前 国破家亡、形影孤单的愁苦。 三是通过写“黄花憔悴损 ”,以之自喻,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 之叹,表现自己晚年孤苦伶仃的凄凉愁苦。 四是通过写“梧桐细雨点点滴”表现凄凉的冷雨也终日敲击着自 己的心灵, 将愁情推向高潮。最发导致抒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 得?”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 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遭到 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 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 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 风格豪放悲慨。 (杜甫、李清照、苏轼、李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