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大纲
1. 马克思主义的涵义、产生条件、理论品质和特征。
(1)涵义: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部分。
(2)产生条件: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③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
(3)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特征: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②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全部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科学性);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革命性)。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理论意义。
(1)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内容:
①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我们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理论意义:
①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②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3.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②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可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
4.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意义。
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5.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物质与运动: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运动与静止: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运动与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6.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运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2)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已浓缩的形式包括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3)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
(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7. 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动力。
8.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
(2)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1)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是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2)意义: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
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要求人们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为现实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同时又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0.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意义。
(1)内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通过否定联系起来;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意义: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1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和指导意义。
(1)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予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③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2)意义:这一原理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社会的稳定在哲学上就是坚持矛盾的同一性;改革发展类似于矛盾的斗争性。
根据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中包含斗争性的原理,要保持社会的稳定不能光是消极地去维护,而是要深化改革,适度发展,使得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为社会稳定创造条件。
根据同一性对斗争性的制约,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的原理,我们在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保持社会的稳定。
没有改革,我国现代化事业就没有动力;没有发展就不能前进。
但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什么也谈不上。
因此,我们一定要辩证地处理好稳定和改革发展的关系,用深化改革、适度发展去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用社会的稳定为保证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环境。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②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③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共性。
(2)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13.矛盾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意义。
(1)原理:
①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
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的主要反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反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⑤矛盾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2)意义: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分清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14.意识的本质与能动作用。
(1)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能动作用:
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5.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辩证关系: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2)意义:要求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辩证统一起来.革命热情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必需的,科学态度是尊重客观规律性所必需的。
既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以科学态度尊重客观规律性。
只有这样才能使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契机和脉搏,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3)正确发挥能动性:
①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③最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6.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决定了认识的需要;
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
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1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异同
异:
①唯物辩证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它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反映具有描摹性;反映具有创造性。
③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具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二,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
同: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18、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
(1)
①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
②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2)辩证关系:
①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②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理性认识。
③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19、认识过程反复性的原理及意义
(1)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2)意义:“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1)原理:真理是具体的、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决定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2)意义: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21、为什么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真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要判断主管与客观是否相符以及符合的程度,在主管领域内是无法解决的,而仅仅在客观世界的范畴内也不能检验,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实现性的特点。
实践一方面同主观相联系,另一方面又同客观世界相联系,人们抱着一定的理论观点去实践,由此引出一定的客观效果。
这样就不能吧原来的理论认识同客观现实相对照,从而直接检验处理论的真理性。
由此可见,实践是具有双重的直接现实性,不仅它是直接现实的,而且她有能使理论成为现实,这就使得实践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
2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及其意义
(1)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时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客观反映。
(2)意义: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具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
正确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2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1)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2)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4、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反方面。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有反作用于生产力。
(2)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主要表现为:
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5、人民群总的历史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们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6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及其意义
(1)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3)意义: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了人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了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了人民的各项权益,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群众路线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
27、坚持“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及其重要意义
(1)哲学依据: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史观
(2)意义: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了人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了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了人民的各项权益,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了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8商品的使用价值及价值及其辩证关系
(1)使用价值: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3)辩证关系: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9、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1)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2)相互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她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0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2)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1、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何在?
(1)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2)意义: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32.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1)实质: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影响因素: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金的大小。
33.产业资本是怎样在循环中实现价值增值的。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药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
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
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
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3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1)新变化: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A、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B、国家资本所有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C、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
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A、职工参与决策;
B、终身雇佣;
C、职工持股;
D、社会福利制度。
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A、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B、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C、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⑤政治制度的变化。
A、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增加;
B、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C、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D、改良主义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