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陈思行 0929020026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30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30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30篇)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篇1一直以来,都很羡慕会弹奏钢琴的人,觉得那在琴键上灵活跃动的手指像活泼的的精灵一样,那悦耳的音乐更让人痴迷不已。
于是在高中毕业之后,怀着对钢琴的热衷,我也开始学习钢琴,但学习的过程让我很失望。
呈现在我面前的是,年幼的孩子被家长送到老师面前,然后开始无止尽的练习,这些孩子不是极其厌倦弹琴就是在期待一次在世人面前炫耀的机会。
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琴只是为了拿那个所谓的等级证书,而老师也只要求学生把考级的乐曲弹好就行了。
没有真实的感情,没有耐心的聆听,一切只是机械。
于是我悄然退出这个潮流,不是因为我的毅力不够坚强,而是我没有看到我所期望的场景。
这样的失望缠绕了我很久,直到我遇到他——1900,那个天才海上钢琴师。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仅仅为了他如行云流水般的琴声而折服,为他的惊人的技巧而赞叹不已。
可是当我一遍遍再次观看后,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尤其是关于钢琴,我好像找到了我所期望的场景,虽然是在电影里。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故事。
整部影片与《天堂电影院》一样,都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1900传奇的一生。
很多人称其为天才钢琴师,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
因为钢琴不是他获取荣誉的工具,而是他灵魂的寄托,是他抒发自我的方式。
1900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忧郁和单纯,长期漂流于海上使他不善与人交流,他不知道如何像心爱女孩表达的爱意,他所有的只有那钢琴,那随他心意转换的曲调,就是他的语言,也是他最大的快乐。
随着岁月的流逝,1900变得更敏锐和优雅,也变得越来越多愁善感,他给船上所有的人演奏,从富商贵胄,到贩夫走卒,穿越岁月,穿越过所有的甲板和船舱,他走到哪里,便是人们忘却痛苦忧伤的一刻,人们忘情的沉醉在他的琴声中,跟随他的节拍欢乐起舞。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0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0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一直以来,都很羡慕会弹奏钢琴的人,觉得那在琴键上灵活跃动的手指像活泼的的精灵一样,那悦耳的音乐更让人痴迷不已。
于是在高中毕业之后,怀着对钢琴的热衷,我也开始学习钢琴,但学习的过程让我很失望。
呈现在我面前的是,年幼的孩子被家长送到老师面前,然后开始无止尽的练习,这些孩子不是极其厌倦弹琴就是在期待一次在世人面前炫耀的机会。
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琴只是为了拿那个所谓的等级证书,而老师也只要求学生把考级的乐曲弹好就行了。
没有真实的感情,没有耐心的聆听,一切只是机械。
于是我悄然退出这个潮流,不是因为我的毅力不够坚强,而是我没有看到我所期望的场景。
这样的失望缠绕了我很久,直到我遇到他——1900,那个天才海上钢琴师。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仅仅为了他如行云流水般的琴声而折服,为他的惊人的技巧而赞叹不已。
可是当我一遍遍再次观看后,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尤其是关于钢琴,我好像找到了我所期望的场景,虽然是在电影里。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故事。
整部影片与《天堂电影院》一样,都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1900传奇的一生。
很多人称其为天才钢琴师,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
因为钢琴不是他获取荣誉的工具,而是他灵魂的寄托,是他抒发自我的方式。
1900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忧郁和单纯,长期漂流于海上使他不善与人交流,他不知道如何像心爱女孩表达的爱意,他所有的只有那钢琴,那随他心意转换的曲调,就是他的语言,也是他最大的快乐。
随着岁月的流逝,1900变得更敏锐和优雅,也变得越来越多愁善感,他给船上所有的人演奏,从富商贵胄,到贩夫走卒,穿越岁月,穿越过所有的甲板和船舱,他走到哪里,便是人们忘却痛苦忧伤的一刻,人们忘情的沉醉在他的琴声中,跟随他的节拍欢乐起舞。
他不需要任何琴谱,他随意弹奏的音符就是他的述说,手在琴上,心灵却神游大地,无所不至。
没有任何羁绊,即使在波涛汹涌的时候,他依然自如地随着跌宕的轮船自如地演奏钢琴,这些都不是他的技巧,而是他的灵魂已经与钢琴融为一体,他只是任自己的灵魂自由飞舞而已。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6篇)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6篇)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有那么一些电影,它没有震撼的镜头,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只是毫无修饰地讲述了一个故事,但银幕前的你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是一个虚幻的奇迹,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
大海、轮船、钢琴、陆地、孤独、友情与天才交织的故事。
看完这部影片后,心中感慨万千却又无从下笔,《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让我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电影。
简单地概括一下这部电影的内容:在豪华游轮维珍尼亚号自成一格的海上世界中,名为1900在1900年被遗弃的孤儿在海上成长为天才钢琴师,引来陆地上的第一天才钢琴家登门挑战,而爱情也在不经意间从窗外中到来,但最后1900却决定生于大海死于大海。
但我想我们可以不用太在意这些情节,我甚至认为这完全不是这部影片的重点,因为这些已经在许多电影中不厌其烦地上演过。
看这部影片我们更该看他最后那段对外面世界独白的台词,以此理解他最后关于上岸的抉择。
影片两次重点涉及到他的离开问题,第一次是为他心爱的姑娘决定去岸上,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他在生死抉择的关头,依然决然地坚持没有上岸。
也许,观众看到最后都会感到很惋惜,他为什么不离开呢?为什么宁死他也不愿踏上那片他曾经愿望踏上去的岸上呢?“拿一部钢琴来说,从琴键开始,又结束。
你知道钢琴只有88个键,随便什么琴都没差。
它们不是无限的。
你才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制作出的音乐是无限的。
我喜欢这样,我活的惯。
”这是他给出的回答。
开始我很不理解他不下船的解释,认为这是一种对生活不积极的做法!但是最后1900跟麦克斯开的玩笑让我明白1900为什么这样选择,因为他死后到天堂还想弹钢琴,弹只属于自己的曲子,因为没人能用两只右手弹琴!如果1900下船估计他会和杰里一样,不再为自己的喜爱而弹琴,而是为了别人或钱而弹琴,那是1900不想看到的,甚至说1900如果下船后就再也没有灵感弹出属于他自己的曲子了。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7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7篇)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有些电影是你看过之后心中涌现万千却无从下笔,是你思绪纷飞却不知从何整理的。
《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令人欲罢不能却欲言又止的电影。
也许多年之后,人们会忘记那场惊艳的钢琴决斗,会忘记他心爱的女孩就住在莫特街27号,会忘记……但在维吉尼亚号残骸中他与麦克斯最后的对白,眼神中所流露出的孤独、决绝而温柔,始终会出没在心底,带来生息。
这个故事的开头到结尾,始终是以倒叙的手法由迈克斯陈述而来的。
所以,有人说,迈克斯和1900其实就是“一个人”,因为除了迈克斯,没有人能作证,我们并不知道1900的故事是否真的存在。
所以,1900代表的是某种境界,是和外界纷扰不一样的存在状态。
对于这样的结尾,我一开始感到的是惋惜和同情:为什么不能试着上岸迎接新的人生呢?为什么不能在喧嚣繁闹的世界中找到另外的一面美好呢?为什么非要以死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捍卫一生的梦想呢?对于这部电影,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和主题。
当然,如果一部电影只能从单一的角度去分析,就不算一部经典之作。
从追求梦想的角度来看,当时的人们都朝着美国梦不断努力,世界充满了欲望、利益和关系的纷争,甚至很多人拼搏多年依然没有获得想要的成功,最终走向穷途末路。
迈克斯为了生计可以把陪伴多年的小号卖掉,为了生存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1900一生都留在了船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了梦想他可以放弃一切,甚至于面对死亡,他依然无所畏惧。
不完美才是生命的常态,如果结尾没有这么悲剧性的一幕,这部影片就没有了升华的价值,在我看来,它反映了很多现实世界与理想主义的东西。
如果1900走出了大船,拥有了和平常人一样的家庭和财富,也许他就无法弹奏出在大船上那种纯净、自然的音乐了。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这是一个美丽而又伤感的故事,除去这些带给人更多感觉的能够归结为一个“谜”字,到处充满着不解。
这是一个属于他的故事。
用黑白键谱写了他人生的序曲,静静的海上奏响只为献给那些能够读懂它的人。
海上钢琴师一部伤感的电影。
一段轻快的萨克斯结束带出的是冒着黑烟的巨大的远洋轮船。
先前的寂静瞬间被轰鸣般的欢呼声所代替,远处的自由女神静静的矗立着,看着向她挥动手臂的人群,人们即将踏上陆地或者是踏上他们的另一个未知的旅程。
1900一个特殊的名字,不经意的被添煤工人发此刻钢琴架下,没有过多的悬念,就是一个被抛弃了的孩子。
然而这个小插曲却能够看做是一场特意的安排,一个预示着成为钢琴天才的铺垫。
善良的DannyBoodman十分疼爱1900,他教他读书,像对待亲生的儿子一样照顾他,然而幸福的日子总会离去,一个人也必定会经受一些磨难才会更加成长。
Dannyboodman的死讯是1900成长的有一个契机。
影片中失去亲人的1900静静地靠在窗边看着眼前翻滚的大海,这也似乎预示着他一生将于大海牵扯不清。
1900是个天生的钢琴师,没有别人的指导却能无师自通的弹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
他从没踏上过陆地却透过收音机了解各地的风俗人情,以至于把刚上船的max糊弄了一番,他有自己的追求,他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在船上的他更懂得如何去享受音乐,在影片开场中最吸引人的眼球的就是1900领着吐得一塌糊涂的进入大厅,摇摇晃晃的船上他却走的如平地一般的稳当,出人意外的主意却给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1900坐在椅子上,他和钢琴随着大海的翻滚在大厅中无拘无束的游离,滑行。
差点砸到脑袋的大吊灯,被破门而入气的吹胡子瞪眼的船长,一切的一切那么的似真似幻。
倒在煤矿堆上还是依旧的谈笑风生,这是否就是真实的1900。
他遇到过真爱,想要为此付诸行动开始他的另一个生活,但是故事往往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完美,或许到此刻我还在疑惑为什么下船对他来说是如此的可怕,记得他以前在甲板上站了很久,原以为他会带着对那个女孩的爱而去找他,但是他的脚步停下了,他站了好久,仿佛站了一个世纪,一个足矣让他思考完善的时间,他说陆地没有尽头。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一)迷宫乐声渐次远离,唯有冷风从窗口灌入才觉脸上很凉。
好像感情的喷薄从来只是一瞬间的事,太多想表达的话语落于纸上,像雨点叩击海面,是漫无目的深邃和着苍白无力的呐喊——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仅用“感动”一词来囊括所有的情感都显得太过苍白,在少不更事的年纪去揣度人生,妄想写出超出年龄之外的深度,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宛如一场春秋大梦,醒来什么也不曾留下,还丢失了本该属于这个年龄特有的稚气。
看《海上钢琴师》便是这样的体会。
可为什么还是要写?是那句“未表达的情绪不会消亡,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丑陋的方式涌现”促使着我写下去,写下这些少不更事的通透和深刻,写下这些倔强和稚嫩,留给以后慢慢咀嚼也罢。
我不愿以对错评判一个人的选择,对于1900最终没有下船的结局,理想主义者为此正词,说这是一个人活得纯粹而自由的标志,现实主义者又抨击这不过是空洞荒诞的无意义,无谓地悲叹人生的虚无,只是一种病入膏肓却不自知的悲观。
我呢?我不站任何一种说辞,人们从未真正了解彼此,基于这个事实探究选择的对错这件事本身就是无意义的。
我更认同的是,这是1900自身推导出的结果——年幼时短暂拥有过的亲情,黑暗之中漫长无捱的躲藏等待,以及一段惊鸿一瞥无疾而终的爱情和一段总会告别的友情。
影片中最深的是那一幕——漆黑的夜里1900忐忑不安地向船外面的世界打出电话,像是冲着宇宙深处光年之外的事物发出的孤独讯号。
这条连接着自己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脐带,在孤独的宇宙中能够抓住的唯一一根稻草,在拨通的那一刻,还是被剪断了,一瞬间的欢欣与失落轮番着上演,1900的失落来自被宣告的孤独,不是因为无人理会,而是无人懂得。
挂断之后,宇宙陷入了更深的寂静。
他的一生总是与告别为伴,漂泊在海上无望孤独地等待,被人群围住,哗众喝彩比海潮来去还要迅猛,留下来的唯独钢琴。
“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精神会崩溃的。
”他无奈地说。
陆上对于1900来说,就像是一个他从未涉足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斥着太多铜臭味和浓郁的香水味,是无法填满的欲望和无限膨胀的虚荣,是尔虞我诈的人性之恶和迷失自我的未知恐惧。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四篇
电影《海上钢琴师》讲的是一位叫1900的钢琴师在海上生海上长,最后死在海上的故事,下面是为你整理的《海上钢琴师》,欢迎阅读。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近来天气寒冷,下班晚上回到家闲时就宅在床上看电影,IPAD被我看得一天一充电,看过的多部电影中,唯有《海上钢琴师》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是忧郁、单纯的1900个人非凡的钢琴天赋?是为了坚守精神家园而舍弃的勇气?……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该片以回忆和现实交叉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位被命名为1900的钢琴天才,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
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心灵深处,影片采取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娴熟大气的拍摄手法,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温柔抒情的音乐,让我这个乐盲的人都感到绕梁三日,非常好听。
1900年,在一艘豪华游轮的头等舱里一个被遗弃的男婴,被一个手水收养,由于不知道他的和妈妈叫什么,所以按年代给他取名叫1900,随着小1900在船上一天天的长大,展示出非凡的钢琴天赋。
长大后,在船上的乐队当钢琴手,他把这艘弗吉尼亚号船当作唯一的家,他也不想从这个船上走下去,来到船所停靠的繁华都市。
他身边有个朋友吹小号的,叫麦可斯,多次劝他,“你钢琴弹得这么好,应该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到陆地上去。
”而1900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下去,甚至为此错了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段爱情,他不肯下船。
后来隔了多年以后,麦可斯早已经从船上离开了,他得到一个消息,说这个叫弗吉尼亚号的游船要被炸掉,他才想起了1900是不是还没有下船,他回到这个船上,放起当年1900弹奏的曲子,这个1900真的从一个角落里出来了,和他见面了,他说,“我生在这条船上,死也要在这条船上,我不下去。
”后来麦可斯很无奈地离开这条船,远远的看着1900和这条弗吉尼亚号船被炸的粉碎,沉入大海。
这个片子拍得磅礴大气而又低沉深婉,有些地方通过优美的音乐,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的配乐,超级棒。
这部片子给我带来深刻的印象就是所无不在的音乐。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在音乐上一直是个“白痴”,但是,这并不会成为我理解本片的障碍。
甚至有的时候还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动,或许,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就像1900从没接触过钢琴却会演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一样。
生在海上,长在海上,死在海上,这就是1900的一生。
他从未离开过船半步,从未踏上陆地,虽然,爱情的力量曾经让他心动……但是,他最终选择了回来,回到这属于他的甲板上,因为他不属于这世界,这世界不属于他。
当看到1900走到楼梯一半又回来时,我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
说真的,我还是很高兴的。
世界不属于她的,又何必勉强呢?船上他很孤独,但起码他还有钢琴,还有一个演绎自己心中音乐的环境。
当他一踏上陆地,他或许将更孤独。
钢琴还有,没错,但,那是上帝的。
多走几步,到陆地上去,他或许真的会像他朋友所说的那样获得成功,因为他有那么好的天赋。
但他选择“浪费”上帝的礼物,因为,那是……。
很好的一部电影,看完后感触颇深,奈何笔拙,只能将内心的感受表达至此……《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在跟我姐一起看《海上钢琴师》,看到1900不肯下船,准备随船一起炸毁的时候,我姐一直在旁边叨叨:“闭嘴吧你!不要再说了!”然后转过头来跟我说,“是朋友就应该把他打晕拉下船,那个小号怎么不动手呢?”我在旁边吓得不敢说话,默默点头。
然后她又问我:“你能理解他吗?我感觉他有病!”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理解,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只能说:不理解不理解,我也觉得他心理有问题……1900说,陆地太大了,而他的世界只有船头到船尾的距离。
一条条街道没有尽头,是从小在船上长大的1900所掌握不了的.未来。
他能在88个有限的琴键上弹奏出无限的音符,但是在陆地上,只有上帝才有能力在这里演奏,他不能,他看不到尽头。
有限的数字都可以组合成无限的可能,更何况是由无限去产生无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不到万不得已,相信没有人会完全脱离之前生活的圈子,重新开始,用自己不了解的方式继续生活。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8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8篇)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一部在评分很高的电影,既然这么多人都推荐,那肯定是佳作,看完,也确实如此,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一个在1900年出生在弗吉尼亚号游轮上的弃婴,不,就应说是发现。
找到他的锅炉工人丹尼给他起了一个1900的名字,从此他以这个名字生活在船上,虽然没有户籍也不明白自我属于哪个国家,但并妨碍别人了解他的大名。
钢琴是他的生命,正如他说的那样,88个有限的琴弦能演奏出无限的曲子,给人带来无限的欢乐。
与小号手的相遇使得他不为人知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虽然最终他选取与弗吉尼亚号同沉,但他还是给后人留下了自我存在的印记——那张音乐母盘。
电影明显年代有些久远了,在很多画面中都能看出破绽,例如人们看见女神像的时候,这不能怪当年的摄影师,只要体现出主题就是好的。
至于影片有时穿插些看上去很不懂的镜头,例如小号手说一幅画落地的时候,确实让我觉得奇怪。
撇开这些由于技术还是编剧上的问题,这部片子确实值得力荐。
如很多电影一样,主题玩玩在最终才表现出来,最终到达一个升华中心的效果。
这部电影主题的展现就是在废弃的船舱中小号手与1900的对话,观后感《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在1900准备下船可是走到船舷一半时却掉头回到,这是电影在前面给观众留下的一个悬念,此刻他才真正告诉我们。
1900害怕的不是看见的东西,而是看不见的东西,他把城市比喻成琴弦,他觉得这个琴弦太巨大,除非上帝,他这种凡人是无法弹奏的,一想到无限的镜头他就觉的恐惧。
由于他是一个公认天才,最终他选取死亡而不是进入尘世也就不足为怪了。
天才,正如人们常说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虽然1900没有上过岸,但他透过与乘客交流还是接触到了世界,这种不完全接触但又有些接触的状况正好使他在持续心灵独立的同时又不至于那么孤僻。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相关推荐《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25篇) 当观看完⼀部作品后,相信你⼀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
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编精⼼整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篇1 电影结束后,⿊⽩字幕慢慢闪现,我却不忍关闭视频窗⼝。
可怜兮兮的号⾓声,声⾳划破⼼⽥,悠扬,却沉重地压在胸⼝。
⼼⾥的难过就像浓茶,久久不散。
我拒绝失去这份珍贵的悲伤,把时间条拉回到他在虚空中玩耍的那⼀刻。
他被遗弃在⼀艘船上,由⼀名锅炉⼯⼈抚养。
他叫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
他是⼀个天⽣的天才钢琴家。
在船的舞厅⾥,他在暴风⾬中与钢琴共舞。
他在⾳乐会上⽤⾳乐描绘⼈⼼。
他是钢琴的灵魂。
但是,他被船上的环境所束缚,虽然世界从他⾝边经过,他却不敢进⼊这个世界。
他从未离开过他⽣活过的弗吉尼亚。
他也爱过那个平凡却风尘仆仆的⼥孩,却因为⾃卑和懦弱⽽错过了;他也想下船去找她,但他看着舷梯上⽆边⽆际的世界,犹豫着要不要回去;他也有⼀个真正⾛进他内⼼的朋友,却拒绝和他下船,选择了死亡。
正如他所说:世界是⼀架有百万个琴键的钢琴,这是上帝创作的钢琴。
光是街道就有⼏千条。
你如何选择其中⼀个?如何选择⼀个⼥⼈,⼀栋房⼦,⼀⽚⼟地,⼀段⼈⽣?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选择⼀种死法。
于是,战争结束后,他留在了船上,在⽆声的表演中,他的世界和⽼弱病残的船⼀起爆炸了。
在钢琴中,键是开始和结束。
幸福是他⼼中的距离,⼈⽣的梦想永远存在,但他却畏缩⾄死。
究其原因,是他缺乏尊严和对抗命运的信⼼,让他习惯了孤独,⽽他的不作为,让他的快乐成为⼀场永远存在于他⼼中的悲剧。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到了距离和⾃⼰。
像1900年⼀样,我默默问⾃⼰:你活着是为了什么?但是我的⼼还没有告诉我答案。
虽然我和其他⼈⼀样努⼒学习,努⼒⼯作,我是不是单纯的为了活着⽽活着,但我的内⼼却没有这样⾃由⽽诗意的距离?或者说,虽然⼼⾥有这样的距离,但是因为理想和懒惰的⽭盾⽽犹豫。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在看完《海上钢琴师》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1900这个人物,毫无疑问是:纯洁。
他在海上出生,在海上成长,一生都没有上岸。
没有国籍,没有接受过教育,就连名字,在常人看来也有些奇怪。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现实。
电影中最吸引人的,一定是男主角那令人惊叹的钢琴技巧。
尽管没有接受过任何钢琴教育,但当他第一次坐着钢琴前,就注定他是一个最伟大的音乐家。
他对于音乐的天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的音乐有一种特殊的魔力,朋友晕船的良药,传达欢乐的手段,证明自己的方法。
1900与小号手聊天,当他们看见小偷时,钢琴的音乐也变得断断续续,模仿着小偷的形态;当他们猜想老妇女是一个谋害亲夫而得到万贯家财的人时,钢琴的音乐是一种怪怪的音响,充满着阴险,他的音乐总是能生动的表现各式各样人的心理特征。
无论是在上层人士聚会的头等舱还是下等人聚会的末等舱,1900弹奏的钢琴音乐总能使各种各样的人得到快乐,而且音乐大多为即兴成分,都是有感而发得到的。
每次的演奏,都能体现出1900独特的性格:无拘无束的抛开乐队的个人演奏,与爵士乐鼻祖JellyRollMorton的飙琴时说出“自取其辱”的自信,对于女孩弹奏的痴情,以至于最后炸船时依然不愿离开的固执。
每一次弹琴都融入到剧情发展之中,表现出1900与众不同的特点,同时也成为了影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
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不能给他安全感。
即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试图上岸去寻找她,陌生而又复杂的大陆还是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即使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心甘情愿的陪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永远沉入海底。
面对死亡的他能够如此从容镇定,微笑着离开人世。
我最喜欢1900最后说的一段话:“我看不见,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得见!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是的,错不了,这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海上钢琴师》很经典的一出电影,是一定该看的,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坚持自己的人。
哪怕生命就这样消逝。
只留下一点声音的碎片,1900,也许我们都一样害怕脚踏实地的生活,害怕乌烟瘴气的世界。
有些电影是你看过之后,心中涌动万千却无从下笔,是你满脑子的思绪却不知从何整理,《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让我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电影。
看完影片之后,我的唯一感觉是孤独,真孤独。
可是1900真的孤独吗?后来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不孤独,他有满满的用之不尽的音乐的灵感,有无数的才华和无数。
1900出生在船上,也从来没有下过船,虽然它有无数个机会能这样做。
直到最后这艘退役的老船即将用6吨半的炸药被炸掉时,他也没有选择下船,虽然max尝试过劝说。
“整座城市。
那么大,一眼忘不了尽头。
无穷无尽,麻烦你告诉我,它的尽头在哪里?走上舷梯一切都很好,我穿上你送我的大衣,信心百倍,看上去也一定很帅气,对于下船毫无疑问,使我停下的,不是我所见,而是我所未见,你能体会吗?那些我看不清的东西。
在那延绵不断的城市中,我能看见一切,可就是看不见尽头,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尽头正是我所未见。
比如说这个钢琴,琴键有开始,也有终结。
傻瓜也知道只有88个键,它们是有限的,在这88个琴键上你能弹奏出无穷无尽的音乐,我就喜欢这样,我也只能这样生存,但你们把我送上舷梯,把我推向一架有着无数个琴键的钢琴,没有尽头。
可琴键是无穷的,我又该怎么演奏呢?我只能说我坐错了的方,那是上帝才能演奏的钢琴,老天啊!你有没有看见那些街道,成千上万的街道。
怎样才能从中选一个,选一个女人,选一栋房子。
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选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
选一种自己的活法。
沉重的世界压在你的肩头,黑漆漆的看不到头,要你离开这里,到那个陌生而有无穷的世界里。
你难道就不感到害怕?我在船上出生,。
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过大的船。
我不能下船!”1900在弗尼吉亚号爆炸的前夕,拒绝了max的劝说,说出了上面的话。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单位同事热情的授之以鱼,让我很快的如愿以偿,看到了儿子竭力推荐的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
电影讲述了一个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传奇故事。
影片的主人公1900的存在似乎归之于大海。
严格讲是属于那艘能承载两千人的维多利亚号巨轮。
是浩瀚的大海给了他灵感,让他无师自通地成为出色的钢琴师,88个琴键在他的手中似水般流淌,令前来挑战的爵士乐鼻祖谢利也目瞪口呆;也是深邃的大海他对世界细微而深化的观察。
1900是个天生的钢琴家,也是个天生的思想者,他不是害怕世界的生疏而不踏上陆地的,因为一个连死亡时都能面带笑容悠然自得讲着左右手笑话的人是不会害怕任何事情的。
他是在追求生活存在的好处,大海、维多利亚号就是他的世界,钢琴就是他的人生,分开这任何一项,他将无法正常呼吸,1900辞别时曾说过,我的世界就是在这艘船上,我可以用88个键弹奏像大海一样无限宽广的音乐,在那里我能看到天边的尽头。
没有尽头的世界毕竟比不了船上那样简单的生活。
换句话讲,1900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
六吨半的TNT埋葬了伟大而又无人知晓的1900。
他的朋友小号手迈尔斯曾说过你其实只需一小步,就上岸了!这一小步始终没有踏出。
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竟不敢冒险,这也是我看了片子后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为之可惜之所在。
假如从非艺术的角度讲,1900人生的价值不应这样地消尽,他就应出此刻另一条船上,或是冲破心中的樊篱,到岸上给更多的人带去美的享受,这样人生也许会更加光鲜夺目!《海上钢琴师》最经典的地方就应是它的配乐。
剧情与音乐配合的天衣无缝。
空旷的舞厅里钢琴随着海浪飘动,琴技比试时的剧烈弹奏,感情到来时的迷惑,不需要剩余的对白,音乐足以完美演绎出其中的精华。
无论是激情四溢的,还是感伤怀悲的都深深打动着我……在餐厅的那一场随着海浪拍动而进展的华尔兹钢琴舞,让人大开眼界;与爵士乐大师谢利的琴键上的比赛将整个片子推上了高潮。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近来天气寒冷,下班晚上回到家闲时就宅在床上看电影,IPAD被我看得一天一充电,看过的多部电影中,唯有《海上钢琴师》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是忧郁、单纯的1900个人非凡的钢琴天赋?是为了坚守精神家园而舍弃爱情的勇气?……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该片以回忆和现实交叉的表达方式讲述了一位被命名为1900的钢琴天才,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
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心灵深处,影片采取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娴熟大气的拍摄手法,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温柔抒情的音乐,让我这个乐盲的人都感到绕梁三日,非常好听。
1900年,在一艘豪华游轮的头等舱里一个被遗弃的男婴,被一个手水收养,由于不知道他的爸爸和妈妈叫什么,所以按年代给他取名叫1900,随着小1900在船上一天天的长大,展示出非凡的钢琴天赋。
长大后,在船上的乐队当钢琴手,他把这艘弗吉尼亚号船当作唯一的家,他也不想从这个船上走下去,来到船所停靠的繁华都市。
他身边有个朋友吹小号的,叫麦可斯,屡次劝他,“你钢琴弹得这么好,应该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到陆地上去。
〞而1900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下去,甚至为此错了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段爱情,他不肯下船。
后来隔了多年以后,麦可斯早已经从船上离开了,他得到一个消息,说这个叫弗吉尼亚号的游船要被炸掉,他才想起了1900是不是还没有下船,他回到这个船上,放起当年1900弹奏的曲子,这个1900真的从一个角落里出来了,和他见面了,他说,“我生在这条船上,死也要在这条船上,我不下去。
〞后来麦可斯很无奈地离开这条船,远远的看着1900和这条弗吉尼亚号船被炸的粉碎,沉入大海。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主角1900,出生后被遗弃,之后被船上的煤工收养。
八岁那年,养父的离去让她就这样一直孤独下去。
也是这一年,她接触了钢琴凭着自己的悟性与弹钢琴时的专注,1900拥有着无谱却胜有谱的钢琴演奏之路。
2024年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想心得(五篇)
2024年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想心得观看电影《海上钢琴师》是一次深刻的艺术体验。
该片讲述了一位名叫1900的钢琴天才的传奇一生。
在____年,一个孤儿被遗留在一艘豪华游轮的头等舱内,被船上水手收养,并赋予了他1900这个名字。
随着1900的成长,原本打算将他送往孤儿院的计划意外中断,他神秘地消失了。
再次出现时,他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钢琴天赋,并因此成为了游轮上的演奏家。
1900不仅在头等舱为贵族阶级演奏,也愿意为普通民众奉献他的音乐。
他的琴声独一无二,感动了所有听众。
尽管1900从未踏足陆地,他的音乐生涯始终局限于船上,直到他遇到了一位女孩,但他依然没有为了爱情离开他的音乐之舟。
1900与船共命运,最终与沉船一同葬身海底。
1900的一生从未离开过那艘船,他的生活轨迹完全在海上展开。
有人认为他必然孤独,但我认为孤独是一种主观感受,而非仅仅取决于是否有人陪伴。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
孤独源于内心是否拒绝与他人交流。
即使身处群体之中,如果内心无法感受到社交的乐趣,那么即使不是独自一人,也依然感到孤独。
电影中1900曾说过,钢琴有有限的____个键,而城市则有无数个间。
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人生的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张力。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比如1900的钢琴演奏,那么这样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1900可能害怕陆地上的花花世界会迷失自己,不断的欲望会折磨他。
因此,他选择在船上这个小天地里,做他快乐的事,这对他来说已经足够。
1900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一种超然生死的精神。
他坚持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被外界诱惑。
即使听众只剩下他自己,他也感到满足。
这种内心的坚定和丰富,使他真正做到了不孤独。
相反,那些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人,才会感到迷茫、惆怅和孤独,因为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2024年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想心得(二)《海上钢琴师》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影片,观后令人感慨良多却又难以言表。
2024年海上钢琴师的观后心得体会样本(4篇)
2024年海上钢琴师的观后心得体会样本电影《海上钢琴师》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观众在观影后心潮澎湃,却又难以用言语表达。
该片不仅展现了主人公1900的传奇一生,更引发了对人生、孤独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影片给予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是孤独,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1900是否真的孤独,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900拥有源源不断的音乐灵感,他的才华横溢,音符如泉涌。
他并非孤独,反而他的存在使他人感到孤独。
我们之所以感到孤独,是因为缺乏像1900那样的天赋和才华,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得到认可和满足。
我们从1900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和不足,因此感到孤独。
人生自始至终,我们被赋予各种身份和称号。
从出生时的名字,到成年后的职称,我们被定义为他人的子女、父母、朋友或同事。
这些身份的标签让我们不禁思考,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我?当这些标签被剥离,我们是否还能找到真实的自己?1900是一个没有身份证明的人,他不属于任何国家,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名字。
即使他离世,也不会在任何资料中留下痕迹。
但他曾经真实地存在过,用他的音乐和人生证明了自我的价值。
1900的一生体现了存在主义的思想,他挑战社会规则,重视自身的存在而非外界的认可。
在存在主义者的视角中,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孤独。
尽管有选择的自由,但未来却充满了混沌和未知。
1900的人生无疑是一场悲剧,但他早已预见并接受了这一命运。
他不愿在无边无际的城市中迷失,选择留在船上,守护自己的自由和孤独。
在音乐中,我们能够暂时忘却孤独,感受存在的美好。
1900的钢琴曲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船上,随着海浪摇摆,感受飞翔和旋转的快感。
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却是无法避免的。
我们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城市来安放我们的孤独,逃避我们不喜欢的一切。
在这个繁华喧嚣的世界中,我们常常感到孤独,仿佛置身于孤岛之上。
这个城市不欢迎孤独,不允许我们有时间享受孤独。
它要求我们融入喧嚣的潮流,走上与他人相同的道路。
拒绝融入,我们将承受双重的孤独;而融入,则意味着一生都不会真正的快乐,因为我们失去了自我,无法感受到存在的意义。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看完之后,我稍作百度想看一下别人对这个电影的评价,又怕被引导了思维而得不出自己的想法,全部我先停止了。
可是我有些并不非常理解。
1900,是对世界生疏感的恐惊,而不情愿踏上陆地,无尽的世界没有终点,琴键太多所以他不知道如何去演绎音乐?他在对马克斯阐述他在看懂了陆地之后,又回到了邮轮上,他是快乐的,这是看破看透,对吧。
其实我也不甚懂得,鱼般的7秒记忆,总是让我难以回播记住整个过程,但是想记录这种感觉。
那种眼神,看到女孩,似情窦初开的眼神。
夜里下到船舱,找寻着并亲吻了女孩,这是一见钟情吗?那份没送出的乐盘,是他对触摸不到而又渴望爱的表达,这么形容对吧?可是这种爱,为什么又不能让他真的步下邮轮。
他只学会了在那片空间大小的环境下演绎他的人生,甚至随着邮轮炸毁而结束自己的一生,为什么不能尝试去转变呢?马克斯跟我一样,但是他最终是理解了1900吗?他哭了,而且也离开了邮轮,也觉得自己很没用。
有些怀疑,又似能理解1900一样,无尽的终点,在清晰了解的状况下,这算是退缩的行为吧。
为什么不能去尝试一下呢?共同奔赴毁灭却留下了自己内心最原始的追求。
看完了,有些感慨文字的力气,也很佩服别人驾驭文字的力量,以及对“思索”所做的反馈。
而我还需要在点滴中渐渐积累,才能有一天可以自由随便地把看过的感悟描述出来。
写完这个,内心的恐慌感,空虚,还是没能散去。
借着看电影消磨时间,也借着记录观影感觉来熬炼文字力量,也消退内心始终惦念着的东西。
顺道的,不明白为什么,不能更好地处理自己的心情,可能就恰恰是需要1900对内心真实地追崇吧。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第三次重温了《海上钢琴师》。
不管第几次看,它都是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在全部我曾读到过看到过的故事里面,许久没有一个人如1900般让我布满了迫切的冲动,想要去理解他,懂得他,感知他。
他手指划过键盘流淌出来的音乐,深情,动人,一如他不曾出口的情感表达。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9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9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今日是幸福的一天,因为观看了一部精彩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在一艘来往于欧洲和美国之间的油轮上,诞生了一个钢琴天才,他是一个弃婴,被黑人锅炉工收养,取名“1900”。
1900渐渐长大,一个深夜里他来到轮船的豪华大厅,坐在钢琴前,手指神奇的在琴键上跳动,美妙的音乐流动出来,吸引了船上的人们。
从此,1900成了海上钢琴师。
从此他每一天在海上演奏,不断的送走又迎来一批批的旅客,他就透过这些人看这个世界。
多年过去,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他心爱的姑娘的下船去了,他的朋友下船去了,这艘比他还年老的大船也即将报废了,人们把成吨的炸药运到船上,搬走了船上所有的东西,准备炸船。
可是他昔日的老朋友却断定1900还在船上,他固执地说服了所有人先不要炸船,在大船上苦苦寻找,最终在废墟中发现了1900。
可是他却拒绝下船,最终在一声巨响后告别了这个世界!1900没有户口,一生漂泊于海上,又悄悄离开这个世界,仅有一个和他同台演奏多年的小号手朋友明白他的存在与消失。
看完这个故事让人觉得心酸和惋惜。
虽然他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人们无暇顾及他的存在,可是他的音乐、他的故事却提醒人们这位伟大的钢琴师以往那么真实地给人们带来过欢乐。
他是那样的善良而富有个性,他用琴声表达着自我丰富的情感。
人们是否会惊讶:这样一位音乐天才为什么会选择与一艘旧船一齐被炸毁却不和好朋友下船寻找新生活呢?我想:他从小生活在海上,适应了船上的生活,陆地上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是未知的,这就是导致他选择生命终结的根本原因。
就好象从小掉进狼群里的孩子丧失了人的本性一样,也许与生俱来的东西并不能代替环境的影响,1900恐惧这未知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鲨鱼的故事:有一群海上捕回来的鲨鱼,凶猛异常。
被关在海洋馆等待驯化,训兽员把他放在玻璃罩着的大水池里,水池外面是另一个水池,里面有许许多多的鱼。
一开始,鲨鱼拼命的撞击玻璃,企图游过去觅食,可是每次都是徒劳。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word版)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该电影命题时只选取了典型的命名法,即影片要素:地点在海上,人物为钢琴师。
可以感受到导演的拍摄初衷是一种启发式精神输入,从高潮、结尾亦可感知影片的拍摄更侧重记述、讲究一件事情,而非主张一种观点。
由此,我们大可将影片的掌握度由所述之事开始。
为了讲好这件事,由角色、场景、情节、色调、音乐的空隙,扩张的表现手法层出不穷,单看镜头上,值得细谈的好角度便有很多。
比如,1900婴儿时期被老头丹尼发现时所在的船舱餐厅,后面男二(友人)迈克斯亦穿越来找已准备迎接死亡的他,无论是那个找到他出生后他的老头,还是去找死前的他的友人,都是一二载破片一样甚至后来前来单挑的爵士创始人,也颇给我以如此疑惑:这世间有些人是生来只为了作为天才的记录体而已的?有多少存在只是为了成为供火光一现的落地烟灰而已的?其次,女主透过窗看到的模糊的男主,和当年幼小男主透过窗看到的展厅有得一比,一墙之隔,真假不易。
当初,男主在船上(阶梯之上)看到并结交了阶梯下岸的迈克斯,后来,男主却不能在阶梯上接受去到岸中的自己,音乐的界限在哪里?甚至存在吗?文学有政局阻挠,画作或相片有保鲜期设限,它在共鸣中唤起欲望,它背后有一种在本片所有死去的人身上共有的东西:理想主义。
灵魂死寂的爵士乐创始人,为理想所杀,他并非败于技艺,而是尽头比天才短。
生命死寂的丹尼,以为他爱这孩子,这孩子爱他,死在他自己充满父爱的世界里,对“TD”的妄想里。
1900,于光影对比、冷暖色调里,他始终更像一个音乐的初学者而非大成者,他太单纯,一如给他的镜头基本都让他待在某一纯色里。
他又不全是“音乐”的海绵,他对船的留恋出于凡性中的乡情,显然,他最后已无法再走更多追究,有人纯粹只成了记录他的器具,而天才终有不再的记录更全更多整个艺术的容量,1900是有限的,我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在理想主义的眼罩里自以为是灵魂的倾尽者,实际上只是艺术的工蚁、美学的针管、一切的餐盘?而我们拼尽全力留住的,尚有杂质的音乐唱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陈思行0929020026 重温了一遍这部电影,又使我对音乐和生活有了许多新的感悟,我想,一部电影作品是否经典在于它是否经得起人们的反复咀嚼,人们每一次重新观看它,是否都能引发人们新的思考与感悟。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浪漫主义电影,主人公1900作为一个从出生到死亡一直漂泊于海上的一位天才钢琴家,第一次欣赏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认为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悲剧,一生下来就被亲生父母遗弃,收养他的好心的炉工丹尼在他8岁时候死于意外,他一生与寂寞相伴,音乐是他唯一的朋友,他拥有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无尽的财富与荣誉唾手可得,而他却甘心永远待在船上直到与船一起毁灭,他仿佛从来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上,唯一证明他存在过的就只有那一片被他掰断后来被人重新粘合的唱片,那是我认为他的人生彻头彻尾就是一个杯具。
但是当我再次重温这部影片,我对于音乐,对于人生又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曾经我一直很同情1900的一生,但是,当我慢慢长大,慢慢地成熟,我发现我根本就没有资格去同情他。
作为生活在“陆地”上的我们,生活永远都会被无数琐事所侵扰,日子永远都是那么繁杂,总是会有很多很多我们不喜欢却不得不做的事情,我们永远没有办法成为最纯粹的那个自己。
但反观1900,他的生活看似简单又枯燥,但是他能那么单纯而又快乐的活着,音乐就如同流淌在他血管里的血液,只有身边有一台钢琴,他便能随时随地的进入他自己那个美丽而纯粹的音乐世界,他不需要去考虑金钱与名气,因为他的成长经历中根本就没有这些概念,他可以毫不犹豫的掰断在唱片商看来价值无限的唱片,他有的只是单纯的对于音乐的狂热,他就是音乐,音乐就是他,我认为这是一种最可贵最难得的纯粹的音乐。
现在的我不但不同情1900,甚至我非常羡慕他的那一种单纯又纯粹的生活状态,羡慕他拥有的那一颗赤子之心,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才能被称为大师;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所谓的大师,我认为都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大师,也许他们的音乐素养很高,也许他们的演奏水平非常优秀,但是被名与利牵绊的他们,他们音乐已经不再纯粹。
如果用一段音乐描述的话,1900的音乐是由灵魂与大海大自然组成的最原始的旋律,而他们的音乐中就掺杂了很多“汽笛声”,“人的吵闹声”等等种种的噪音。
正如1900思考的,繁华的都市,人的欲望永远没有尽头,而平静,一眼就能望到海平面的大海,能使心灵重归安详,但愿我也能在都市中找到那一条属于自己的海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