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天 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年级六年级教科书版本及章节苏教版长方体和在正方体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单元(或主题)名称长方体和在正方体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木单元足在学生已经基本完成小学阶段有关平面图形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探索和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其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
而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长方形或正方形围成,是最常见、最基本的立体图形。
因此,教材选择长方体和正方体作为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起点,符合数学知识本身发展的逻辑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和了解周围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体积(容积)的含义以及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知道相邻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探索并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初步建立I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探索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灵活运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课型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例1主要教学长方体的特征。
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浅人深、由表及里地探索井发现长方体的特征。
第层次,结合实物图,整体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教材首先呈现了电冰箱、饼干盒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较为典型的长方体实物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激活已有的关于长方体的直观经验。
接着,要求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并在交流中进一步积累对长方体特征的感知,获得正确而清晰的表象。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这是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意义。
3、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4、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
5、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对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形状,大小有较明确的观念。
知道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与化、聚。
6、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与化、聚,及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关系。
7、通过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形成空间观念,并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2、掌握体积单位、容积单位及体积和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和互化。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加深直观性。
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图形特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积是一个较生疏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空间观念的一个飞跃,要通过认真观察,比较他们的形状、大小来认识“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通过实物、教具,掌握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形成体积单位的表象。
4、在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通过摆木块,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再利用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体积单位间的。
5、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易混淆,要结合实例,利用表格的形式加以联系与区别,使知识系统化。
6、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结合实物教学。
7、教学容积时,让学生动手,分组试验,掌握容积的概念。
要讲清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知道什么情况下求物体的体积,什么情况下求物体的容积。
通过动手量,了解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学而思-第四讲-长方体和正方体
小的长方体 60块 ,那么这 60块长方体表面积的总和是 多少平方米?答案: 96平方米
(2)三个小正方体拼成如图右所示,表面积比原来少了 100平方厘米,求这个图形的体积?
答案:375立 方厘米
3、堆积体的 表面积问题 对于 由若干个小正方体堆积而成的不规则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只要掌握“三视 图”的这个法宝即可 。
比原来正方体的总面积多两个 AEFB 的面积。
解答:表面积=8
+(2 ) =396
(2)如图 4.4 从棱长为 8 的正方体的面上挖去一个 2
的长方体形成一个新的几何体, 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
分析:由图 4.4 可知,挖去后新几何体中的 BFHC 面可弥补原正方体的 AEGD 面。此时已经构成了原正方体的 6 个
2 个 AEFB 面,上下面则没有发生变化,( EHGF 面可弥补 ABCD 面)。因此,新几何体的表面积总体来说比
原来正方体的总面积少了 2 个 AEHD 面而多了 2 个 AEFB 面。
解答:表面积=8
-(2 ) +(2 ) =400
(5)如图 4.7 从棱长为 8 的正方体的面上挖去一个 2
的长方体形成一个新的 几何体,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
分析:由图 4.7 可知,新几何体的前后两个面比原来的正方体前后面也是共少了 2 个 AEHD 面,而左右面共多了
2 个 AEFB 面,上下面也多了 2 个 EHGF 面。因此,新几何体的表面积总体来说比原来正方体的总面积少了
2 个 AEHD 面而多了 4 个内壁面积(2 个 AEFB+2 个 EHGF)。
体有几个。答案:8块 (此题为1层的长方体)
第四讲 长方体和正方体 4.4
五年级秋季班 第四讲 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_概念和公式归纳
《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和公式归纳一、概念: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3、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规定: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³.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³.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³.7、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8、3a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 ·a)9、至少用(8 )个小正方体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10、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11、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
12高。
13、计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
(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公式:长方体公式:棱长和=(长+宽+高)×4底面积(占地面积、、上面积)=长×宽左面、右面=宽×高前(后)面积=长×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没盖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或=(长×宽+长×高+宽×高)×2-长×宽体积(容积)=长×宽×高长=体积÷宽÷高 宽=体积÷长÷高 高=体积÷长÷宽 体积(容积)=底面积×高 = 横截面积×长底面积=体积÷高 高=体积÷底面积 横截面积=体积÷长 长=体积÷横截面积正方体公式: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 表面积=棱长×棱长×6 (任意一个面积×6) 没盖的表面积=棱长×棱长×5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棱长 三、体积单位换算:进率: 1L =1000ml 1L=1dm ³ 1ml=1 cm 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立方厘米=1毫升长度单位: 毫米厘米分米 米 千米 面积单位:平方毫米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体积单位: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容积单位: (毫升) (升)10 10 100 100 100 10000 100 1000 1000 1000 10 100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一、说教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
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正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会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会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四、说教法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导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利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五、教学用具: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框架、橡皮泥、小棒、电脑课件。
六、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出示课件:商场一角,各类商品立刻成为大家目光的焦点,接下来我因势利导,不仅使学生回顾了旧知,又激起了学生参与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进而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
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
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
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材强调要学生自己多动手。
除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
二、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会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会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
五、教学用具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框架、火柴盒、电脑课件。
六、教学流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学中我从复习平面图形入手,然后认识立体图形,进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这样有利于学生分清长方形和长方体的概念,便于学生逐步形成有关立体图形的空间概念。
然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画一画来具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抽象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最后,让学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用集合图形表示它们的关系。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5篇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5篇教案的关键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做出调整,教案可以包括教育研究和最佳实践的参考,以提高教学质量,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本节所讲的内容是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教学内容。
2.教材简析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简单的体积计算。
②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以及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④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二、说教法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自学讨论法等方法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活动,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起来,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本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丰富表象、提升经验、形成思考。
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抽象的教学材料直观化,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促使每一位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学习进程。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基础知识梳理
长方体和正方体基础知识梳理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二、正方体的展开图(1)141型:(2)231型:(3)222型:(4)33型: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1)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长+宽+高)×4 转化:高=棱长总和÷4-长-宽(2)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转化:棱长=棱长总和÷12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长方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3)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长+宽)×2×高+长×宽×2(4)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棱长²×6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棱长³(3)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单位: 1m³=1000dm³ 1dm³=1000cm³ 1m³=1000000cm ³1L=1dm³ 1mL=1cm³六、物体浸没问题(1)完全浸没①物体的体积=容器底面积×水面上升(下降)的高度②水面上升(下降)的高度=物体的体积÷容器底面积③容器底面积=物体的体积÷水面上升(下降)的高度④水面现在的高度=水面原来的高度+水面上升的高度=水面原来的高度-水面下降的高度(2)不完全浸没①水的体积=容器底面积×水面原来的高度②水面现在的高度=水的体积÷(容器底面积-物体底面积)③水面上升的高度=水面现在的高度-水面原来的高度④水的体积=(容器底面积-物体底面积)×水面现在的高度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个表面涂色的大正方体,棱长被平均分成n份,变成了若干个小正方体,那么:小正方体的个数:n³3面涂色的个数:82面涂色的个数:12(n-2)1面涂色的个数:6(n-2)²没有涂色的个数:(n-2)³八、表面涂色的长方体一个表面涂色的长方体,长、宽、高分别被平均分成a、b、h份,变成了若干个小正方体,那么:小正方体的个数:a×b×h3面涂色的个数:82面涂色的个数:4(a-2)+4(b-2)+4(h-2)1面涂色的个数:2(a-2)(b-2)+2(a-2)(h-2)+2(b-2)(h-2)没有涂色的个数:(a-2)(b-2)(h-2)。
小学六年级数学小升初珍藏版复习资料第17讲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周长、面积与体积(原卷)
基础版(通用)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精讲精练专题汇编讲义第17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周长、面积与体积知识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表面积:一个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总和叫作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的表面积= 2×(长×宽+长×高+宽×高) ,用字母表示为:S=2(ab+ah+bh)(2)正方体的表面积= 6×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S= 6a2。
知识点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体积: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它的体积。
2.长方体的体积(容积)= 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V= abh3.正方体的体积(容积)= 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V= a3提高达标百分练一.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1.(2分)(2022•红谷滩区)把一个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长方体铁块,正确的是()A.体积变小,表面积不变B.体积不变,表面积变了C.体积变大,表面积变大D.无法确定2.(2分)(2022•双台子区)一盒酸奶,外包装是长方体,包装上标注“净含量650mL “实际量得外包装长8cm,宽5cm,高15cm。
根据这些数据,你认为标注的净含量是()A.真实的B.虚假的,过大C.虚假的,过小D.无法确定真假3.(2分)(2022•湛江)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高5分米的长方体鱼缸,倒入水后量得水深3.5分米,倒入的水是()升。
A.42 B.52.5 C.604.(2分)(2022•龙岗区)2020年3月12日,中国首班抗疫援外专家组包机飞越9619公里驰援意大利,机上载着9名医疗专家和180立方米医疗物资。
这批物资空运到达罗马后,要通过大货车运到医院,假设大货车的车厢里面长4米,宽2米,高3米,请问至少需要()辆这样的大货车才能一次性全部装完。
A.7 B.8 C.9 D.105.(2分)(2022•崇川区)一个封闭的玻璃缸,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里面水深2分米。
(完整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点及练习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点1、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
由于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所以可以先求出前面、和下面三个面的面积,再乘以2,就可以求出表面积了。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六个面完全相同,所以计算时只要算出其中的一个面,再乘6就可以了。
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2、在解决一些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想清楚要算几个面。
在解答时,可以把这几个面的面积分别算出来,再相加,也可以先算出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再减去不需要的那个(些)面。
一个抽屉有5个面,分别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底面。
所以做这样一个抽屉所需要的木板,只要算出这5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
通风管顾名思义是通风用的,没有底面。
所以只要算四个侧面就可以了。
(1)具有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油箱、罐头盒、纸箱子等;(2)具有五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水池、鱼缸等;(3)具有四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水管、烟囱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知识巩固一、填空题。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得84厘米,它的棱长是(),一个面的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
3、两个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4、把一个长12厘米,宽和高都是3厘米的长方体分割成4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5、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较大的的正方体,至少要()块这样的小木块,拼成的正方体的棱长是(),表面积是()。
6、把一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体积相等的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7、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通用9篇)
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通用9篇)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4块,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1块。
学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0块。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什么是体积?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
教师提问: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4个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呢?(5立方厘米)谈话引入: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学习新课(一)长方体的体积【演示动画长方体体积1】1.拼摆长方体: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12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教师提问: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体积相等)不同点?(数据不同)为什么形状不同而体积相等呢?(因为它们都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 12个1立方厘米)教师引导:请观察自己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数,除了表示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外,还表示什么?师生共同归纳:表示长的数,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长外,还表示出一排摆了4个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同样的道理,表示宽的数还表示摆了几排,表示高的数还表示有几层。
3.【演示动画长方体体积2】第一组:请同学们摆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
一排摆出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三排摆两层第二组:同上要求摆出长3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
一排摆出3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3排摆2层第三组:想象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说出体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5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5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中,还介绍了容积的概念。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够辨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材内容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进行安排,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教材内容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教材内容的呈现体现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学习掌握知识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同时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为学习立体图形作好了准备。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为学习新的知识锻炼了能力方面的基础。
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掌握知识的内涵,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
3、能比较区别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篇1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内在联系。
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2.出示一张纸。
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把这样大小的许多纸重叠在一起,你们看,是什么形状?(长方体)3.师:在日常生活中,长方体形的物体我们常见到,如保健箱、粉笔盒等等,你们能说出一些来吗?(砖、墨水瓶盒子、教科书……)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联系很多,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很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示范操作,认识面、棱、顶点1.拿出一根萝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学生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切出的面。
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叫做“面”。
2.将切出的萝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块,出示给学生看。
师:这块萝卜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什么呢?(棱)3.继续切,把萝卜一面平摆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几个面,有几条棱。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
4.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学生取出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并且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三、认识长方体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并自学课本,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学题:(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2)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2.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板书。
(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对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能正确区分它们。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的体积计算和表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它们的特点和区分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正确区分它们。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如何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观察比较法: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发现它们的异同点。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4.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如牙膏盒、魔方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品的特征。
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这些物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它们的形状。
同时,教师用语言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如长方体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正方体三条边相等等。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一课时》教案精品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教材第16、第17页的内容。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会正确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使学生通过拼摆,能够找出规律,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运用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
课件出示下面两个图形,请学生说出哪个体积大,大多少。
通过观察学生能说出左边的长方体体积大,但比右边正方体体积大多少,学生不确定。
提问:要想知道长方体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大多少,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必须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分别是多少)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1.观察操作,探索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并填写下表。
长/cm宽/cm高/cm小正方体的个数体积/cm3长方体①长方体②长方体③长方体④(1)分组实验操作,并记录。
(2)做完后,请各组汇报。
甲组:我们小组用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了一个长方体,每排摆了4个,也就是长4cm,摆了3排,宽就是3cm,高是1cm,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2cm3。
乙组:我们组用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了一个长方体,它的长是4cm,宽是1cm,高也是1cm,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4cm3。
丙组:我们组摆的长方体的长是8cm,宽是3cm,高是1cm,共用了2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体积是24cm3。
……随着同学们的叙述,教师板书:长/cm宽/cm高/cm小正方体的个数体积/cm3431121241144831242422288321664322424…………………………(3)观察,思考,讨论。
①你是怎样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学生边操作边说明:用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一排,每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每排摆4个,那么长就是4厘米,照这样摆两排,每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宽就是2厘米,像这样摆3层,每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高就是3厘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7课《整理和复习》教学课件
80 cm=0.8 m 60 cm=0.6 m 45 cm=0.45 m 100 cm=1 m 刷浅黄色的面积:(0.8×0.6+0.8×1)×2=2.56(m2) 刷油绿色的面积:0.45×(0.8+0.8+1+1)=1.62(m2) 答:刷浅黄色的面积是2.56 m2, 刷油绿色的面积是1.62 m2。
14×10+14×3×2+10×3×2-40=244(m2) 答:需要粉刷的面积有244 m2。
②如果每平方米需要6.5元的涂料,粉刷这间教室需 要花费多少元?(6分) 244×6.5=1586(元) 答:粉刷这间教室需要花费1586元。
(3)为了提 高同学 们 的节约 意 识 ,育 红 小学举 办 了 “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的活动,把同学们收集 的废旧纸箱均匀摞在一起,做成实心小凳子放在 接待区供大家休息(如图所示)。现要给每个小凳 子制作1个布套(不含底部),做20个这样的布套 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布料?(8分)
3.解决问题。 (1)张叔叔在厨房的灶台上安装了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防
油烟玻璃罩,这个玻璃罩只有左面、右面和后面(如 下图)。做这个玻璃罩一共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玻璃? 0.9×0.7+0.5×0.7×2=1.33(m2) 答:做这个玻璃罩一共要用 1.33 m2的玻璃。
(2)我国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俑坑长230 m,宽 62 m,深约5 m。一号俑坑占地面积是多少?容积 约是多少? 230×62=14260(m2) 230×62×5=71300(m3) 答:一号俑坑占地面积是14260 m2, 容积约是71300 m3。
(3)一座古建筑大门的两边各有一个垃圾桶,垃圾桶做 成了宫灯形状(如下图),垃圾桶外侧需要贴上一层 外饰面,如果外饰面每平方米200元,这两个垃圾 桶的外饰面一共要花多少钱?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故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故事量身定做锦盒太平兴国元年,宋太宗赵光义继位。
但是他一继位就遇到了一个难题。
因为群臣都知道,自古皇帝都是父终子继,但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所以说,赵光义的继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为了向北方的辽国和部分不赞同自己登基的人,显示自己的“威力”:将皇宫中所有的事物都进行重新修造。
其他的修造倒也一帆风顺,偏偏在最最重要的传国玉玺中出了纰漏。
原来是宋太宗命人用玉中极品--羊脂玉将玉玺加高了2厘米,使玉玺从原来的长方体正好变成了正方体。
玉玺是造成了,但是原来盛的盒子不符合要求了,需要重新制成一个正方体的盒子。
但玉玺已经送到皇宫去了,明天早上辽国使臣要来,需要用到玉玺,如果没有用盒子,皇帝大怒,一群工匠估计都会掉脑袋的。
工匠们个个急得满头大汗。
正好宰相吕端来视察,看到大家着急,便详细地询问了情况。
一个年长的工匠慢慢回忆说:我只记得将玉玺加高了2厘米,正好将长方体变成了正方体。
对了,我后来仔细量了下多出来的表面积好像是72平方厘米。
吕宰相一边仔细听着,一边在桌上画出一个图,左右踱起步来。
不一会,面带微笑对大家说:“大家放心,我已经知道你们改造以后的玉玺的尺寸了。
”大家一下子都围在吕宰相,都想知道究竟正方体的数据。
“不着急,大家听我说。
我们从这个多出来的部分入手。
多出来的部分就是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和宽就是原来玉玺的长和宽。
”吕宰相指着图上面的多出来的部分对大家说,“这个小长方体的底面将原来玉玺的上面的覆盖了,只留下上面这个面。
所以这位老师傅只知道增加了72平方厘米,实际上就是这个小长方体的4个侧面。
留在上面的这个面其实可以算成原来玉玺被挡住的上面。
”大家听了顿时茅塞顿开,纷纷小声议论着。
“增加了2厘米后,原来的玉玺就成为了一个正方体,说明原来长方体的底面就是一个正方形,底面上的长和宽一样长。
”吕宰相接着说,“再往上增加了2里面,可见增加的这个4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每个面的大小就是72÷4=18平方厘米,又知道这个增加部分的长方形的宽是2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长也就是这个长方体的底面边长是18÷2=9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长方体中,最多可有4个面完全相同。( √ )
2.如果两个正方体的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 )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则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4.甲、乙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比是1∶2,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也是1∶2 。( × ) 5.把三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比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少3平方厘米。( × )
三、选择题。 1.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是 A.④ B.⑤ C.⑥ 2.下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D 是( C ),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 )。 B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与②相对的面是( B )。
3.一个长方体冰柜,容积是120升,从里面量长8分米,高0.3米,则宽( B )分米。 A.50 B.5 C.500
8.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为96厘米,它的长、宽、高的比是3∶2∶1,则 它的表面积是( 352 )平方厘米,体积是( 384 )立方厘米。 9.用12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 积最小是( 32 )平方分米,最大是( 50 )平方分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一个长30厘米,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如果长增加5厘米,表 面积就增加80平方厘米,那么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512 )平方厘米。
(2)王老师准备粉刷客厅的四壁和顶面,除去门、电视墙等10平方米不粉 刷外,实际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100厘米=1米 6×4÷(1×1)=24(块) (2)6×4+4×3×2+6×3×2-10=74(平方米) 答:(1)需要24块。(2)实际粉刷的面积是74平方米。
2.小刚要用下面的长方形硬纸板做一个无盖的纸盒(如右图),从长方形 的 4 个角剪去边长为 4 厘米的 4 个小正方形,然后折起来,这个纸盒的体积 有多大?
4.从里面量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盒子中最多可以放( 27 )个棱长是2 厘米的小正方体。 5.把4.5升果汁装入容积是150毫升的瓶里,可以装满( 30 )瓶。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6厘米,如果把它锯成棱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体 ,可以锯( 8 )个。 7.一个长方体水缸从里面量长4分米,宽3分米,深2.5分米,水面离缸 口2厘米。如果放入一个棱长为1.5分米的正方体石块, 0.975 )升水。 这时池内会溢出(
英语
一、填空题。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分米,则它的每条棱长是( 3 )分米, 表面积是( 54 )平方分米,体积是( 27 )立方分米。 2.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缸,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至少要 用玻璃( 79 )平方分米。 3.下图是一个长方体铁箱的展开图(单位:分米),做这个铁盒需要用 铁皮( 88 )平方分米。(接缝部分忽略不计)
4.把一根横截面是0.6平方米的长方体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 C )。 A.2.4平方米 B.1.8平方米 C.3.6平方米 D.0.6平方米
四、解决问题。 1.王老师买了一套新房,这套新房的客厅长6米、宽4米、高3米,请你 帮王老师算一算装修时所需的部分材料。
(1)客厅准备用边长是100厘米的方砖铺地面,需要多少块?
(20-4-4)×(16-4-4)×4=384(立方厘米) 答:这个纸盒的体积是384立方厘米。
3.如图,一根方钢的表面积是 400 平方分米,它的横截面是边长为 2 分米的正方形。工人师傅每次割下一个棱长为 2 分米的正方体。
(1)当割下 5 个这样的正方体时,剩下方钢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当剩下方钢的表面积是 160 平方分米时,共割下多少个这样的正方 体?(1)当割下5个小正方体时,方钢的表面积减少了5个小正方体的侧面积 ,即2×2×4×5=80(平方分米),则剩下的表面积为400-80=320(平方 分米) (2)当剩下的表面积是160平方分米时,割下的侧面积为400-160= 240(平方分米),而每个小正方体的侧面积为2×2×4=16(平方分米),则 共割下的小正方体有240÷16=15(个)。 答:(1)剩下方钢的表面积是320平方分米。(2)共割下15个这样的正方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