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1章 自然灾害概述 1_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测试 中图版选修5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湘教版选修5课件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湘教版选修5课件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湘 教版选修5
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合作探讨] 2015 年 8 月 16 日上午约 9:40 分,位于云南昆明呈贡区的某公司在施工过 程中,17 号块边坡突然出现坍塌,边坡坍塌造成现场 2 人作业人员受伤。 探讨1:边坡坍塌属于哪个类型的自然灾害? 【提示】 地质灾害。 探讨2:开采矿山可能引发哪些自然灾害? 【提示】 地表沉降、塌陷、地裂缝。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湘 教版选修5
对点训练 1 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读下图,回答 1~3 题。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湘 教版选修5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
行。然而现在的河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
片“红色荒漠”景观。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湘 教版选修5
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合作探讨] 如今,全球变暖正在威胁着整个世界,根据摄影师埃里克·莱弗朗科拍摄于 2009 年 8 月的一张照片(如图)显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融化缩 小的浮冰上,正在快速远离陆地。当时的气温大约在零上 5℃。这只北极熊母亲带着她大约 9 个月大的孩子外出捕食 海豹时,爬到一块大浮冰上休息。但是这块浮冰快速向挪威 斯瓦尔巴特群岛的奥尔加海峡漂去,并且不断融化缩小,导致这对北极熊母子 不断向中间退缩,它们的表情看起来十分悲伤。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章末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章末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章末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5(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导致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的因素排列正确的是( )A.孕灾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C.受灾客体: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D.自然环境: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纳海沟解析:选C。

灾情的大小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客体有关,其中致灾因子越强烈,灾情越大;受灾客体越脆弱,灾情越大。

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产生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故选项C正确。

2.影响我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在发生时间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台风夏、秋季②泥石流(西南地区)冬季③干旱(华北地区)冬季④寒潮冬末春初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

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季节是在多雨的夏季,华北地区的干旱多发生在春季。

3.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解析:选B。

结合我国的气候、地形作答。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泥石流C.风暴潮D.地震5.下列有利于“缩小”该灾害影响的人类活动是( )A.合理利用草场资源B.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C.改善作物种植结构D.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解析:第4题,由题图可知该灾害类型为洪涝。

第5题,洪涝灾害是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从形成因素看:一是减少洪水径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达到此目的;二是分泄洪水,减轻对沿岸重要经济区的危害;三是在洪水高风险区,尽量减少人类经济活动,以“缩小”灾情。

B项符合这些条件,A、C、D三项与减轻洪涝灾害无关。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1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学案中图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1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学案中图版选修5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课标要求列举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课标解读1.通过一些自然灾害类型的列举,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自然灾害。

2.能辨别某一灾害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3.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

4.结合实例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5.教师举例,让学生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

●新课导入建议用近期出现的自然灾害事件,如“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其后连续发生5.7级地震和3500余次中强余震,造成近9万间房屋倒损,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据此导入新课。

●教学流程设计1.定义: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形成条件(1)诱因:自然界的异常变化。

(2)承受灾害的客体:遭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

3.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1)地震灾害:指由地震造成的灾害。

(2)地质灾害:指因异常地质活动,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包括泥石流、滑坡等灾种。

4.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1)气象灾害①概念:指大气异常活动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

②特点:具有种类多、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危害重的特点。

③类型:热带气旋、干旱、寒潮和暴风雪等。

(2)洪涝灾害①洪灾:因大雨或融雪引起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

②涝灾:因降水过多农田被淹,造成作物减产以致绝收的灾害。

③特点:危害面广、损失重。

5.海洋灾害:指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附近发生的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等灾害。

6.生物灾害(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有害的草、虫、鼠等生物引发的灾害。

1.危地马拉富埃戈火山2012年9月13日中午喷发,火山灰升至3公里高度,迫使上万人疏散,学校关闭,部分航线取消。

此次火山喷发是否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提示】 属于自然灾害。

因为此次火山喷发主要是由自然变异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了危害。

中图版高二地理选修五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中图版高二地理选修五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汇报研讨成果强调汇报规则,组织学生汇报,适时做出评价,总结。

运用课本、资料及小组讨论的结果,完成汇报,小组选一名代表运用讨论的结果参加汇报,其他小组代表可作补充。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课堂总结承转、过渡播放幻灯片,总结本节课内容,然后介绍“从砍树人到种树人—马永顺”提出倡议学生观看,明确本节课内容,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减轻灾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效果预测本节课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精心选取典型事例,创设教学情境,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生运用资料论证自己观点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正确的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发展观。

板书设计附小组资料资料一:城市暴雨灾害的原因探究2012年7月21 日北京发生特大暴雨灾害,造成经济损失116亿元,79人遇难。

灾害性天气频次强度有增大趋势;大城市也会“放大”气象灾害近年来,我国大城市为何频频遭遇大暴雨?气象专家还指出,城市自身也具有“放大”气象灾害的作用。

研究显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人类活动密集,城市下垫面(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和地貌的改变,会使城市局地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使城市气象灾害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迹。

城市热岛、干岛、湿岛和雨岛效应的存在,都与此有密切关联。

暴雨洪涝是城市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在城市高层建筑集中区,热岛环流有利于城市上空的热对流发展,容易引发暴雨。

此外,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有利于凝结核的形成,可能使城区降水量比郊区更多一些。

回顾最近几年,暴雨似乎频频光临北京:2004年“7·10”城区暴雨,2011年“6·23”城区特大暴雨,2011年“7·24”密云、平谷山区特大暴雨……每一次都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年,造成北京城市道路积水的降雨量都在70毫米以上。

【新品推荐】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

【新品推荐】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学考要求 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1.原因: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如乱垦滥伐、乱牧滥采等。

2.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人为因素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

后果⎩⎪⎨⎪⎧侵蚀区:耕作层流失,土层变薄→旱涝灾害加剧沟谷:诱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远离侵蚀区的下游:泥沙沉积,抬高河床,淤积湖泊→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3.土地荒漠化(1)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快土壤风蚀和雨蚀速度→土地荒漠化;干旱和半干旱区: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

(2)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牧业减产。

生态破坏及其危害1.土壤侵蚀的危害[方法技巧]土壤侵蚀成因的分析方法分析土壤侵蚀成因应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土壤侵蚀强度,是主要原因。

分析时可采用框图法:2.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及危害[特别提醒]荒漠化的防治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②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③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源问题;④规定合理载畜量。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从我国土壤侵蚀量较大的两个流域中,任选其一简述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

(2)简述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答案(1)长江流域:流域面积广,降水量大;流域内山地丘陵广布,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

黄河流域:流域面积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

(2)减少泥沙含量或淤积,减轻洪涝灾害,保障通航。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1.全球气候变暖(1)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和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排放。

(2)影响:①海平面上升→危及全球沿海地区。

②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可能破坏海洋环流。

③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一些地区适合耕作←⎩⎪⎨⎪⎧光合作用增强生长季节延长大范围的森林破坏和农业灾害④影响人体健康→增加罹患疾病的危险,增加传染病的防治难度和提高人类死亡率。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课后检测中图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课后检测中图版选修5

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一、选择题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程度。

据此完成1~3题。

1.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损失出现加速增长态势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B.迅猛的城市化进程C.防灾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D.人类为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2.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A.陡坡修筑梯田B.围湖造田C.过度抽取地下水D.内蒙古过度放牧3.长江三角洲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但也发现其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加大,原因是( )A.寒潮频繁南下B.台风登陆次数多C.人口增长迅速D.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解析:第1题,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损失出现增长态势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发展模式。

第2题,陡坡修筑梯田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灾害。

第3题,长江三角洲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加的原因是人口的迅速增加、经济密度增加。

答案: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属于我国丘陵山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造成的侵蚀作用严重,使得红土地区放眼望去一片红色,故称为“红色荒漠”。

据此回答4~5题。

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D.环境污染5.上述情况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是( )A.使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B.产生新的环境,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C.使环境更稳定,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D.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解析:第4题,江南丘陵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故植被覆盖率低,又因该地区气候湿热,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盛,所以红色基岩裸露。

第5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环境更不稳定,易引发自然灾害。

答案:读下图,完成6~7题。

6.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是( )A.洪涝灾害B.地面沉降C.海水入侵D.大水漫灌7.造成图中问题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B.水污染严重C.过量开采矿产D.过度开采地下水解析:从漫画中可以形象地看出,导致该地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采地下水。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1_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1_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湘教版选修5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祸【导入】人类为了生计发展和提高生活水平, 不停进行了一系列不一样规模不一样种类的活动, 包含农, 林 , 渔 , 牧 , 矿 , 工 , 商, 交通 , 参观和各样工程建设等等 . 对生物圈和生态系改造有时也会超过了自然生物作用规模 . 人类活动已成为地球上一项巨大的营力 , 快速而强烈地改变着自然界, 反过来又影响到自己 .一、生态损坏与自然灾祸如,人类过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损坏了生态均衡,惹起了丛林锐减、草原退化,致使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加重了自然灾祸的频发。

1.土壤侵害(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由【点拨】其产生的原由既有自然要素,也有人为要素,主假如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滥采滥伐,造成地表植被严重损坏,使得原有植物根系固土作用大大降低,加快了地表土壤的流失。

阅读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明确以下几点①水土流失的原由②水土流失的危害(2)土壤侵害的结果【点拨】侵害区,耕种层流失,保水、蓄水能力降低,干旱时加剧干旱,暴雨时易形成山洪;沟谷侵害的发展,引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祸;在下游地域,,因为泥沙淤积,使河床抬高,湖泊淤浅,航道的行洪能力、湖泊的调蓄能力降低,增添了洪涝灾祸的发生频次。

2. 沙漠化的原由及结果【点拨】过分放牧和不适合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域沙漠化的主要原由,沙漠化的主要影响是土地生产力降落,农牧业减产。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祸阅读 20 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明确各事件主要的污染物及造成的危害1.全世界变暖(1)天气变暖的原由(2)全世界变暖带来的主要影响和危害【点拨】一是造成海平面的上涨;二是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余气象灾祸;三是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四是影响人类健康。

(3)全世界变暖对我国的影响【点拨】整体上我国的天气变暖趋向冬天强于夏天;在北部和西部的暖和地域以及沿海地域,降雨量将会增添;在长江、黄河流域,洪水迸发的频次将会增添;在东南沿海地域,台风和暴雨将更为屡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1.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发展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
A.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B.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等建设不当
C.水土流失、荒漠化 D.人口过多、工业集中
2.生态破坏的直接表现主要是
A.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日趋严重B.森林锐减和草原退化
C.水源枯竭,水质下降 D.泥石流多发、旱涝频繁
3.关于水土流失灾害的直接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变浅,洪涝增加B.山体滑坡渐增
C.泥石流危害日益严重 D.土地肥力下降,人类生存条件恶化
4.在水体污染灾害链中,导致地下水超采的最直接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增加,水源不足
B.污水排放量增加,地表水污染严重,水危机加重
C.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减少,水危机加重
D.全球变暖,海面上升,地下水位上升,水源充足
5.不属于对气候变暖事实叙述的是
A.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含量迅速增加
B.全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上升幅度也有明显增加
C.某些特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
D.某些传染性疾病蔓延的风险增加,防治难度加大,死亡率增加
6.因人类活动给我国南方农业带来灾害性的影响有
A.湖面萎缩,土壤盐碱化B.河道淤积,稻田减少
C.毁林开荒,坡地盲目垦耕D.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贫瘠
7.下列行为中可能会直接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A.生物灭虫 B.垃圾焚烧处理 C.建筑废料的填埋 D.推广施用有机肥
2004年7月中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遭遇暴雨侵袭,地下管道宣泄不畅,某些路段积水成灾,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

回答8~9题。

8.这次暴雨给城市带来的损失远比附近郊区大,对城市“突发性考验”,远比郊区严峻,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绿化面积少,对雨水的调节功能差②交通堵塞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④
排水不畅⑤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⑥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物多而集中,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⑥ C.①④⑤D.②③⑤
9.由于暴雨而形成的城市地面径流,汇入河湖,可能引发的人为灾害是
A.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缺氧而亡 B.泥沙淤积,导致河湖面积减小
C.水质变坏,危及人类健康 D.水量剧增,淹没农田,冲毁交通
10.下列能够正确表述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是
A.由于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对自然的影响不断加大,所以目前自然灾害增多主要是人类活动不断加强导致的
B.各类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的频繁发生,实际上是自然对人类发展活动的报复
C.某些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分布范围不断加大、危害增强,实质上与人类的生态破坏和
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直接相关
D.某些自然灾害,如火山、地震、海啸等,发生剧烈,危害重大,对人类来说是难以避免和防治的。

11.读“自然灾害关联性网络示意图”,请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分别解释①、②箭头的含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今春以来,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罕见,给当地的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1)我国_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春季常遭受风沙灾害,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形成沙尘天气。

(2)造成北方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除了_______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______和______行为;林区的_______和________行为,导致地表水分减少,风沙多发。

(3)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__。

1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的巨大生态工程建设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③地区的水土流失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产生的影响和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

(4)根据你所学和了解的知识,你认为我国其他地区还存在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并用序号⑤代替该问题,填在图中相应地区。

答案:
1.C
2.B
3.D
4.B
5.D
6.D
7.C 8.C 9.A 10.C
11.①从植被破坏、工程建设、矿藏开发等方面分析因果联系②从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方
面分析因果联系(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地面失去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增大,雨季易泛滥成灾。

只回答一个方面即可,叙述合理即可)
12.(1)东北西北西北季(或西北或冬季)(2)气候异常过度开垦(或滥垦)过度放牧(或滥牧)草场退化(或面积减少)过度砍伐(3)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降低载畜量;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建立法规;工程固沙;加强生态管理
13.(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2)过垦、过牧,植被遭破坏“三北”防护林(3)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泛滥成灾(4)问题与地域一致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