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持股计划与国有股减持(一)

合集下载

[2009]49号国资委关于国有职工持股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9]49号国资委关于国有职工持股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国资发改革〔2009〕49号关于实施《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各中央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国资发改革〔2008〕139号,以下简称《规范意见》)印发以来,有关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反映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需进一步明确。

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需清退或转让股权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范围《规范意见》所称国有企业,是指各级国有及国有控股(含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企业及其授权经营单位(分支机构)。

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是指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企业职能部门正副职人员等。

企业返聘的原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或退休后返聘担任中层以上管理职务的人员亦在《规范意见》规范范围之内。

二、涉及国有股东受让股权的基本要求国有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清退或转让股权时,国有股东是否受让其股权,应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国有企业要从投资者利益出发,着眼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围绕主业,优先受让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所持国有控股子企业股权,对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持有的国有参股企业或其他关联企业股权原则上不应收购。

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所持股权不得向其近亲属,以及这些人员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转让。

三、国有股东收购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股权的定价原则经同级国资监管机构确认,确属《规范意见》规范范围内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国有股东收购其所持股权时,原则上按不高于所持股企业上一年度审计后的净资产值确定收购价格。

四、国有企业改制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经核查,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违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60号)等规定,有下列情况的,在实施《规范意见》时,必须予以纠正。

国有企业减持上市公司股票操作规程

国有企业减持上市公司股票操作规程

国有企业减持上市公司股票操作规程一、背景介绍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本的重要代表,其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减持行为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为了规范国有企业减持上市公司股票的操作,保护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减持的目的和原则国有企业减持上市公司股票的目的是合理配置国有资本,优化国有资产结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在减持过程中,应坚持市场化原则,保持透明度和公平性,遵循合法合规、稳定市场的原则。

三、减持的程序和要求1. 减持计划的制定:国有企业应根据市场情况和资本需求,制定减持计划,并报所属国资监管部门批准。

2. 减持股份的选择:国有企业可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减持,但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交易规则。

3. 减持股份的披露:国有企业应及时向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和监管部门披露减持计划和减持进展情况,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减持股份的时间和比例:国有企业减持股份的时间和比例应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发展需要合理确定,避免对市场造成过大冲击。

5. 减持股份的方式和价格:国有企业应根据市场情况和交易规则选择合适的减持方式和价格,确保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利益。

6. 减持股份的回购:国有企业在减持过程中,可根据市场情况选择回购股份,以提高股价稳定性和投资者信心。

四、减持的监管和风险控制1. 监管部门的职责:国资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国有企业减持行为的监管,确保减持操作合规合法,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2. 风险控制的措施:国有企业在减持过程中,应根据市场风险情况合理控制减持比例和速度,避免对市场产生过大冲击和不良影响。

3. 信息披露的要求:国有企业应及时向市场公开披露减持行为和相关信息,增加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信任度。

五、减持的影响和意义1. 增加市场活力:国有企业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可以增加市场流动性,提高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2.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减持可以优化国有资本结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全面清退职工持股方案

全面清退职工持股方案

全面清退职工持股方案引言随着企业发展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有时候企业需要对职工持股方案进行调整或者清退。

全面清退职工持股方案是指企业对已经实施的职工持股计划进行终止或撤销,将职工持有的股份收回或转让给其他投资者。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面清退职工持股方案的背景、目的、执行步骤、风险及管理方法等内容。

背景职工持股是指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分配给员工作为激励和收益的一种方式。

职工持股方案通常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以特定的价格或优先股权的方式向员工发行股份。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企业有时需要调整或清退职工持股方案。

职工持股方案可能需要调整或清退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公司经营环境变化:公司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盈利能力下降等风险,需要降低成本。

2.公司战略调整:公司需要调整业务重心、并购重组等,职工持股方案可能不再适用。

3. 股权结构变化:公司股权架构变动,需要重新规划和分配股权。

目的全面清退职工持股方案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重新调整股权结构等。

清退职工持股方案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不稳定性,但如果能够正确地管理和执行,可以使企业更加灵活和适应市场变化。

清退职工持股方案的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降低成本负担:清退职工持股方案可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和财务负担。

2. 重新调整股权结构:清退职工持股方案可以使得企业的股权结构更加合理和稳定。

3. 避免潜在风险:职工持股方案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风险,清退可以减少这些风险的发生。

4. 提高企业灵活性:清退职工持股方案可以使企业更加灵活和适应市场变化。

执行步骤步骤一:评估当前职工持股方案在执行全面清退职工持股方案之前,公司需要对当前的职工持股方案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方案的执行情况、方案的效果、方案的成本和潜在风险等。

步骤二:制定清退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公司需要制定全面清退职工持股方案的具体计划。

清退计划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 1. 清退的时间节点和方式:确定清退的具体时间节点和清退方式,例如逐步清退还是一次性清退。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最新版】目录一、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定义与意义二、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政策背景三、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流程四、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案例分析五、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正文一、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定义与意义员工持股计划(ESOP)是指为了吸引、保留和激励公司员工,通过让员工持有股票,使员工享有剩余索取权的利益分享机制和拥有经营决策权的参与机制。

在国有企业中,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特殊的报酬计划,旨在优化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提高治理水平、激发企业活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政策背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我国提出了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的政策,以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随后,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的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为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

三、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流程1.制定员工持股计划: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员工持股计划,包括持股对象、持股比例、持股方式、股票来源、持股期限等。

2.审批与备案:企业应将员工持股计划提交给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并报送相关监管部门备案。

3.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企业应按照审批通过的员工持股计划,向符合条件的员工发放股票,并办理相关手续。

4.管理与监督:企业应建立健全员工持股计划的管理与监督制度,确保员工持股计划的规范运作。

四、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案例分析以上海港务集团为例,作为地方国有企业,在鼓励政策相继出台之后,上港集团身先士卒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

高管入股金额非常大,动不动就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比如中金珠宝公司的老总入股 1400 多万,东航物流的老总入股 3200 万。

然后公司在交易所上市,高管拿的就是原始股。

五、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尽管员工持股计划在国有企业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与度不高、持股比例不合理、股票来源不明确等。

国内某知名集团职工持股方案

国内某知名集团职工持股方案
第9页
职工持股计划的产生和发展
1、职工持股计划又称( ),50年代中后期产生于美国,最早由路易斯·凯尔索( )倡导。2、19、20世纪以来,劳动力对产出的贡献逐步减少,资本的作用增加,由于大量资本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导致社会分配不公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凯尔索提出:每个人应同时通过劳动和资本获得收入,这是人的基本权利。3、面对大部分劳动者缺乏足够资金的现状,必须设计一种筹资技术,使尽可能多的人拥有资产,职工持股计划因此产生。4、50年代中后期,在8年的时间内,凯尔索首先将一家公司72%的股权完成了向职工的转移,70年代,国会给予法律认可,之后迅速发展,英、法等西欧国家也都纷纷效仿。5、今天,美国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职工达到1200万,占全部劳工的10%,其拥有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
第7页
职工持股计划的主要方式
1、职工持股计划()。由公司内部职工认购本公司股票,委托专门的职工持股会管理运作,职工通过拥有股权获得红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职工福利计划。2、管理层融资收购()。由公司管理层或经理层利用借贷融资购买本公司股份,改变公司资产结构和所有权结构,从而达到重组公司的目的。它本质上是一种激励制度安排。3、经营者股票期权()。它赋予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一种选择权利,可以在特定时间内按照实现确定的价格购买本公司的股票。它是一种比具有更显著的激励和约束效果的制度安排。4、职工经营者联合融资收购()是与的结合,即原有企业的职工和管理人员共同出资买下公司,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
第10页
职工持股计划的理论基础
一、两要素理论1、路易斯·凯尔索与著名哲学家阿德勒合著的《资本主义宣言》(1958年)一书中,提出了的理论基础──两要素理论。2、生产要素有两种:资本与劳动;在工业化过程中,就对生产的贡献而言,资本要素大于劳动要素。3、传统资本主义制度虽然能够创造出经济效率的奇迹,但缺乏公平。尽管工人拥有自己的劳动,但拥有资本并取得收入的却只占很少一部分,结果是50%以上的公司证券被1%的人拥有,90%的公司资产由10%的人所有。4、凯尔索提出需要建立起使资本主义所有权分散化的新机制,以便使所有的人都可以既享受劳动收入同时又分享资本收入,具体方案就是实行。5、能够在不剥夺、不侵犯原财产所有者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财富的重新分配,从而消除企业内部纠纷,协调劳资关系,增加新的资本来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董监高间接持股的员工持股计划减持注意事项

董监高间接持股的员工持股计划减持注意事项

董监高间接持股的员工持股计划减持注意事项以董监高间接持股的员工持股计划减持注意事项随着员工持股计划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选择通过间接持股的方式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然而,在减持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时,董监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减持过程符合法律法规并避免潜在风险。

董监高需要密切关注减持时机。

减持时机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和公司业绩等因素,避免在公司面临重大利空消息或者重要业绩公告前减持,以免引发市场恐慌和对公司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董监高还需遵守相关规定,如根据《证券法》规定,董监高在减持计划实施前需提前30个交易日向公司董事会报备。

董监高在减持时应注意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根据《证券法》和《证券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董监高在减持期间应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包括向公司董事会和证券交易所报备、发布公告等。

减持信息的披露应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以免误导市场和投资者。

第三,董监高在减持过程中需遵守减持限制规定。

根据相关法规,董监高在公司股份减持时需遵守锁定期限制和减持比例限制。

锁定期限制是指董监高在特定期限内不得减持公司股份,一般为6个月或者1年。

减持比例限制是指董监高在减持时应遵守一定的减持比例,一般为每次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1%。

董监高在减持时要严格遵守这些限制,避免违规操作和法律风险。

董监高减持时还应注意与公司利益的平衡。

董监高持有的股份减持可能对公司股价和市场信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董监高在减持时应权衡自身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避免过度减持导致市场对公司的信心下降。

董监高还应遵守公司内干预限制,不得干预其它员工对公司股份的减持行为。

董监高在减持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时应注重形成合理的减持计划。

董监高可以根据个人的财务状况和市场情况制定合理的减持计划,避免集中减持或者集中买入,以分散风险。

此外,董监高还应注意减持的方式和节奏,避免对市场产生过大的冲击。

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问题研究

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问题研究

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问题研究内容提要:本文针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所引起的股市暴跌而引发的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讨论着手,基于国有股减持的背景分析,对相关减持方案进行了评析,最后对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有股减持偿还股无表决权普通股一、引言今年6月30日,我国国务院公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该方案出台后,我国股市结束了三年的牛市行情,沪深股市大盘经历了连续的下跌。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沪市综合指数从最高点2246点暴跌到了目前的1600多点,最低跌幅达到30%多。

而在后来的《暂行办法》终止后,大盘出现了罕见的“涨停板”。

这充分说明了本次大盘暴跌与国有股减持问题密不可分。

对这一关系中国股市未来发展方向以及5000多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问题,我国的学者们以及各界人士各抒己见,引发了大讨论。

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研究。

二、国有股减持的背景分析国有股减持的背景在于包括国有上市公司在内的国企改革问题。

国企改革是一个令人沉痛的话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谈国有企业改革,到现在将近20年了。

然而,国有企业亏损、企业职工下岗已屡见不鲜。

作为国有企业中的精品国有上市公司也面临着困境,经常上市后一两年就出现业绩亏损进而变为ST股和PT股等垃圾股,成了所谓的“圈钱的工具”。

更糟糕的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保守的估计是一天流失一个亿。

经营者用各种手段将上市公司掏空,用的本是人民的,是全体纳税人的,亏了却是国家的、人民的,经营者道德危险的红灯频频亮起。

中国国有企业存在问题的症结在于政企不分。

国有企业,包括大部分改制企业(包含国有上市公司)目前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经营者实际上控制企业)的现象,这主要是政企不分造成的。

而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行使主体基本上是政府授权投资的部门,与原国有企业大同小异。

即使在一些国有法人股为主的上市公司,由于上市公司基本上是从原国有企业剥离出来的一部分,原企业作为母公司或以其它子公司的名义持有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部分国有股权行使也被有关政府部门委托(授权)给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所以,国有法人股持有机构基本上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母公司的其它公司,从而形成母公司控制权过分集中的格局。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指导意见单个员工持股不得超总股份的1%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指导意见单个员工持股不得超总股份的1%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指导意见单个员工持股不得超总股份的1%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指导意见单个员工持股不得超总股份的1%长江商报 06-21 11:19 大长江商报消息本报讯(记者郑玮)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方案出炉了。

昨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指导意见》,意见规定,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的10%,单个员工不得超过1%,且每期的持股期限不得少于12个月。

持股期限不得低于12个月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合法方式使员工获得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相关资金可以来自员工薪酬或以其他合法方式筹集,所需本公司股票可以来自上市公司回购、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股东自愿赠与等合法模式。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强调,上市公司单个员工持股数不得超公司股份的1%,不包括在公司首发上市前获得的股份、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的股份及股权激励获得股份。

每期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期限不得低于12个月,以非公开发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期限不得低于36个月。

不再设行政审批《意见》称,除非公开发行外,中国证监会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不设行政许可。

“员工持股计划,业内已经呼吁很多年了,现在出来也挺欣慰。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介绍,一直以来,公司想上市,必须要对之前的员工持股进行清退,否则不能上市,而广发证券当年就将员工持股清退后再上市,随着近年来政策逐渐宽松,万科等民企也开始试水员工增持计划。

持股一年以上才能保证政策效果李大霄认为,让员工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可增强公司成长动力,上市公司员工是否愿意参加持股计划也可成为股市投资的重要参考指标。

另外,员工持股将给股市注入增量资金,有利于增强股市流动性。

而对于意见指出的员工持股期限不得少于12个月,李大霄认为,应当将时限延长至以年为单位,这样才能保证利好效果,防备短期炒股。

李大霄表示,员工持股计划具体细则还需落实,比如延长大股东的锁定期限,落实市值管理及增持计划等。

管理层收购的实践及法律思考

管理层收购的实践及法律思考

管理层收购的实践及法律思考谢伟《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根据《决定》的精神,建立产权明晰的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进行重组,涉及到管理层收购的实践。

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企业的有效整合、降低代理成本、经营管理以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在实施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仍遇到许多问题。

因此,要完善我国有关管理层收购的法律法规,将管理层收购列入法制化轨道。

本文是笔者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理论和实践的回顾。

一、管理层收购概述管理层收购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管理层收购最后成为了英国对公营部门私有化最常见的形式.在美国,由于管理层收购于当时盛极一时的杠杆收购紧密结合,从而得到了空前发展.在中国,管理层收购萌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当时管理层收购只是默默进行。

十五大之后,四通集团于1999年率先开始探索管理层收购,成为我国管理层收购热潮中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①(一)管理层收购的概念管理层收购,即Management Buyout,它是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营层利用自筹、借贷等方式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股份,从而改变企业内的控制格局以及公司资本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为企业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②国际上对管理层收购目标公司设立的条件是:企业具有比较强且稳定的现金流生产能力,企业经营管理层在企业管理岗位上工作年限较长、经验丰富,企业债务比较低,企业具有较大的成本下降、提高经营利润的潜力空间和能力。

国企改革的有效途径—职工持股制

国企改革的有效途径—职工持股制
应 的管 理规定或 试行办法 , 总 但 的来看 , 职工持股 制发 展仍 然 不规 范, 需要 制定 出一 部全 国统 的法规来引导 和规范迅速发 展 的职 工持股制 , 使职 工持股制 充分发挥其潜力 , 国企建 立现代 企业制度 , 促进 增强企业括 力。

关键词 : 工持股 制 职
国企改 革
特殊贡献
二、 职工持般翻在 国企改革中的作用 1职工持股是社会 主义 公有制 适应 市场经 济 发展 的新形 式。第一 , 职工持股 制是 社会 主义公有翩 新 的实现形 式 。党 的
中图分类号 :2 6 1 F 7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4 1 O 2 O 12 2 0 4 9 4 2 O )5 4 —0 c
我国 国企改革始于 2 0世 纪 7 0年代末 期 ,0多 年来 , 2 国企 改革经历 了放权让利 、 试行经济 责任制 、 利改税 、 承包 经营责任 制及转换 企业 经营机制等几个途径 , 目前 大力推行 建立现代 到 企业制度 , 始终在探 索着从高度 集权的计划 经济 向社会 主义 市 场经 济转轨 的最佳 途径 职 工持股翩 的产生 和发 展给我 们指 明了 国企改革 的一条有 效 途径 , 因为从 本质上来 看 , 工持 股 职 制既符台 社会 主义公有制 的要求 , 又促进 了现代企业 制度 的发 展。它是中国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的催生物 。 职工持股翻的发展 职工持股制是指 由企业 内部 职工个人认 购本企业 的股份 , 委托职工持股会作 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 , 职工持股会 代表 职工 个人参与按股分享权利 , 映持股 职工意愿 的一种 股权制 度形 反 式 其特点在于 : 持股会作为法人股 东是职工 股东集体 的法 定 委托人 , 代表职 工行使 股东权 益 , 承担 义务 。职 工持 股翩是 企 业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 着股份制 的逐步扩张 由企业 随 内部 职工股不断 规范 发展而形 成 的。早 在 踟 年代 初 , 一些 企

关于国企职工持股的意见

关于国企职工持股的意见

关于国企职工持股的意见
摘要:
1.国企职工持股的意义
2.国企职工持股的实施方式
3.国企职工持股的优点
4.国企职工持股的潜在问题
5.我国的政策建议
正文:
国企职工持股是指国有企业职工通过购买股票或获得股票奖励等方式持有公司股份。

这种方式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多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企职工持股进行分析。

首先,国企职工持股具有重要的意义。

职工持股可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加关心企业的发展和利益。

同时,职工持股也有利于优化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国企职工持股的实施方式有多种。

职工可以通过购买公司股票成为股东,也可以通过公司奖励的方式获得股票。

此外,公司还可以设立职工持股计划,由公司出资购买股票,职工享有收益。

再次,国企职工持股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职工持股可以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增强职工的获得感。

其次,职工持股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效率。

最后,职工持股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护国家和职工的利益。

然而,国企职工持股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例如,职工持股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失衡,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此外,职工持股也可能加大公司的财务
风险,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例如,政府应加强对职工持股的监管,防止持股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同时,政府也应鼓励企业建立职工持股计划,引导职工合理持股。

总之,国企职工持股是一种有益的制度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职工的收入水平。

国有股减持与员工持股计划

国有股减持与员工持股计划

井不被商场所摧受。段票价格是股 息
玷 现 , 是对 未 哭 盈 利 的贴 现 . 当 公 司 夫 来 比较 光明 时 候 .其 市 盈 率 稍 高

补充} 土会促障 基金 的不 足 .给藏 持 匡 有 股后收巨的 资金运用提供了方 同性 的
政 美指 导 。 9 8年全 国基 车养 老 保 硷 收 9 人 15 9亿 元 , 支 出 1 1 6 元 . 缺 = 4 _ 亿 5
市场的竞争 。改善企业管理是提 高国企 竞争力 的关键。史美伦表示 ,有效 的国 有企业管理方式 应体现 在这 些方面 :要 平等、公正地对 待所有股东 ;要有 负责 的管理方式,为公司利益而 非主要股 东
端 :公 司的董事会成 员和 高层管理人 员
是 由 主 要 股 东 ( 原 主 管 部 门 )指 定 即
维普资讯
∞0 丰 2
( 经 科学 ) 财
0M I S C
Fjs s u r tIs e
苹1 新
J / m
2 O O2
【 纵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 股 持 员 持 计 有 减 与 工 股 划
杨 晓 红: [ 盛塑生匡堑 主 盛塑 1 1 鲍 洪丹 [ Ⅱ 亘直塞 兰盎玉 望 塾圭盘生生瞳 塑 ! i
国证监会近 期受理 的案 例显示 .目前 市
场 存 在 着主 要股 东 误 用 资 金 、主 要 股 东 采 用 欺 诈 行 为 、公 司 透 露 的 信 息误 导 大 众 、主 要股 东操 纵 市 场 等 等 违规 违 纪 违 法现象。 中 匡 证 监 会 副 主 席 史 美 伦 近 日 指
适 当减 持 部 分 国 有股 。
的.控 制力的强 弱、控 制的 有效 程度 .

员工持股计划 会计处理

员工持股计划 会计处理

员工持股计划会计处理员工持股计划是指公司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而向员工提供购买公司股份的机会的一种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涉及到一系列的会计处理,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公司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之前,需要制定相关的计划方案,并将其纳入到公司的财务预算中。

计划方案应包括员工持股的比例、购买股份的价格、购买股份的时间等内容。

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应将员工持股计划的成本纳入到费用项目中,以便对其进行核算和控制。

公司在员工购买股份时,需要收取员工的购买款项。

这部分款项应当被记录为公司的股东权益,具体而言是股本和资本公积。

股本是指公司发行的股份总额,而资本公积是指以非货币性资产入股、股东追加股本以及其他增加股本的方式而形成的资本溢价。

公司在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期间,还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确认和披露。

如果员工购买的股份是公司已有的股份,那么公司需要从股本中划分出相应的股份作为员工持有的部分,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员工持股的比例和数额。

如果员工购买的股份是新发行的股份,那么公司需要将员工购买的股份作为新股份发行,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的信息。

公司还需要根据员工持股计划的规定,在员工购买股份之后设立相应的股权激励准备金。

股权激励准备金是指为了支付员工持股计划相关权益的成本而设立的准备金。

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股权激励准备金的数额,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应的披露。

在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期满或员工离职时,公司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对员工持有的股份进行处理。

如果员工持有的股份可以转让给其他投资者,那么公司可以将其转让给其他投资者,并将转让所得计入公司的股东权益。

如果员工持有的股份不能转让,那么公司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理,例如回购或注销。

员工持股计划的会计处理涉及到计划方案的编制和预算、购买款项的收取、股份的确认和披露、股权激励准备金的设立和披露以及股份的处理等环节。

公司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和可靠。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统计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统计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统计1. 引言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是指国有股东减少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数量,从而降低其在公司中的持股比例。

国有股减持是中国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事件,对于投资者、公司和整个市场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国有股减持的规模、趋势和影响因素。

2. 数据来源本次统计分析使用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数据。

该数据包含了各个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情况,包括减持时间、减持数量、减持方式等。

3. 统计结果3.1 国有股减持规模根据统计数据,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以2018年为例,国有股减持数量达到了XX亿股,比上一年增长了XX%。

而在2019年,国有股减持数量进一步增加到了XX亿股,增幅为XX%。

这表明国有股减持在近年来成为了一个持续增长的趋势。

3.2 国有股减持方式根据统计数据,国有股减持主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两种方式进行。

集中竞价交易是指在交易所进行的股票交易,而大宗交易是指通过协议方式进行的大规模股票交易。

统计结果显示,集中竞价交易是国有股减持的主要方式,占总减持数量的XX%。

大宗交易则占比XX%。

这表明国有股减持主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进行。

3.3 国有股减持影响因素国有股减持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和公司因素等。

其中,政策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国有企业减持的政策,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进程。

这些政策的出台对国有股减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经济因素也对国有股减持产生了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因此减持部分股权可以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灵活性,以应对市场挑战。

另外,公司自身的因素也会影响国有股减持。

例如,公司的财务状况、发展前景和管理层意愿等都会对国有股减持的决策产生影响。

4. 结论通过对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国有股减持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反映了国有股减持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性。

职工持股计划与国有股减持

职工持股计划与国有股减持

职工持股计划与国有股减持
职工持股计划和国有股减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职工持股计划是指企业为激励员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发展和经营管理,向员工提供购买企业股票的机会。

在职工持股计划中,企业将一部分股权或股票配给员工,员工可以通过购买公司股票进行投资并分享企业发展的利润。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国有股减持是指国有企业或政府机构减少对上市公司股份的持有量,通过出售股份来实现资本收益。

国有股减持是为了推动国有资本市场化、法治化、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国有股减持,可以促进市场的合理定价,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也可以实现国有资本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国有股减持的过程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以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需要注意的是,职工持股计划和国有股减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目标和动机也不同。

前者是为了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绩效,后者是为了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有关国有股减转持问题的说明

有关国有股减转持问题的说明

附件1有关国有股减转持问题的说明一、国有股的界定(一)有关国有股确权的法律依据国家有关国有股确权的主要法律依据为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1994 年11 月3 日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国资企发〔1994〕81 号)。

该办法第二条规定:“国家股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机构或部门向股份公司出资形成或依法定程序取得的股份。

在股份公司股权登记上记名为该机构或部门持有的股份。

国有法人股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国有企业、事业及其他单位以其依法占用的法人资产向独立于自己的股份公司出资形成或依法定程序取得的股份。

在股份公司股权登记上记名为该国有企业或事业及其他单位持有的股份。

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统称为国有股权”。

(二)国家股的界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第二款第1 项规定:“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直接向新设成立的股份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界定为国家股。

”根据该规定,实践中界定国家股时,凡行政机关、国有资产经营授权单位、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入股形成的股权均被界定为国家股。

因此,本公司股东单位的性质如为行政机关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则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将被财政部认定为国家股。

(三)国有法人股的界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第二款第2 项规定:“国有企业(行业性总公司和具有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公司除外)或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全资子企业(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企业(控股子公司)以其依法占用的法人资产直接向新设立的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形成的股份界定为国有法人股。

”根据该规定,实践中界定国有法人股时,将投资主体区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非按公司法组建的企业,一类为按公司法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对于第一类,凡经济性质为全民所有制或国有经济的企业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入股形成的股权均被界定为国有法人股;经济性质为国有与集体联营的企业,如根据企业章程,国有经济比例占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上,则该企业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入股形成的股权亦被界定为国有法人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工持股计划与国有股减持(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国有经济从非战略性领域撤出已成为必要。

1999年秋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已明确提出"要适当提高公众流通股的比重,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不影响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

"国有股的减持不仅关系到国有经济的战略转移、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而且和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以及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

关于国有股减持,当前提出的方案很多:如国有股配售、回购、拍卖、缩股流通、股转债等等。

本文则提出一种以职工持股为基础的国有股减持思路,即借鉴国外职工持股计划的某些做法,对职工内部持股进行重新设计,由国有股向职工股的转移,以实现国有股的减持以及弥补社保基金的缺口的目的。

一、职工持股计划的再认识职工持股计划,源于美国,即"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简称ESOP)。

1956年,一家小型的加利福尼亚报纸连锁公司--潘尼苏拉报纸公司(PeninsulaNewspaperInc)实施了ESOP,为了使其雇员只借助于无抵押权的信贷,从其退休的雇主手中购买该公司,而不必降低他们的薪水或动用个人积蓄。

此种股票奖励计划,在20年代股票市场上升阶段中逐渐变得流行起来。

而且《1974年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中也给予了ESOP官方认可,并将其作为禁止借款购股的例外,该法将雇员养老金计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型:①确定福利计划;②确定捐献计划。

确定福利计划是根据事先确定的公式,明确参与者在退休后将收到的金额。

确定捐献计划对最终的养老金水平不作出任何承诺,只明确捐献进入养老金计划的金额。

参与者退休后,按照退休时其帐户中的金额领取养老金,确定捐献计划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股票奖励计划,利润分享计划以及现金购买计划。

在股票奖励计划下,企业每年向该计划捐赠特定数额的普通股,如果股票是公开交易的,捐献价值以当时股票交易价格为计算基础;否则,就需要进行估价。

因此,ESOP实质上属于确定捐献、雇员福利养老金计划。

相对而言,我国企业职工持股历史短得多,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公司出于店面装修,向公司定向300万元的内部职工股票,这应该算是我国企业职工的持股的雏形。

和ESOP相比,我国的职工股有很多不规范之处,并且更倾向于"短期化"。

①"即时福利"与"远期福利"。

ESOP中,职工只能在退休时按其帐户金额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的性质决定了其是一种"远期"才能享有的福利。

而我国内部职工持股成本与公司上市后的市价的巨大差价,使得职工往往在公司上市后很快将手中的股票变现获利,于是内部股往往变相地成为了一种企业给予职工的"即时福利"。

②主人翁动力不足。

由于持股行为的短期化,职工的主人翁动力不足,内部持股很难达到加强公司内部职工凝聚力,调动其生产经营积极性的目的。

③职工持股外部化。

资本市场的不规范导致部分内部职工股由一些非本企业职工的外部人员持有。

职工内部持股的短期化、内部化,已经违背了激励职工的初衷,证券管理当局不久前已经明令今后上市公司不再发行内部职工股。

内部职工股的废止并不是由于其本身制度固有的桎梏,而在于实际操作的不规范和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所造成的,因此,对上市公司的职工持股制度重新设计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职工持股计划在国有股减持中的运用设计国有股上市流通,一直是悬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若妥善解决,将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否则,将产生重大冲击,因此在进行国有股减持方案设计应充分协调好国有股受让方和国家的利益,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2000年以来,国务院朱金容基总理在公开讲话中多次提到的"变现部分国有资产,补充社会保障基金的不足",给减持国有股后收回的资金运用提供了方向性的政策指导。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ESOP的养老金福利性质,对我国原有的内部职工持股进行重新设计,企业职工成为国有股的受让方,国有股直接以股票而不是以现金形式进入职工养老保险资金的个人帐户。

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省却了由国有股折现为现金,进入社保基金再分配到个人帐户的中间环节。

1、ESOP基本模型的设计首先,准备减持国有股的某公司建立一个ESOP基金或信托,即养老金基金。

ESOP 从银行借款,用这些资金购买该公司的股票,银行的贷款由该公司担保,并用ESOP信托持
有的股票质押。

该公司进行国有股捐赠,即由公司自身保证货款本息的偿付。

贷款被偿还后,属于ESOP的股票将直接分到参与该计划的每一名员工的养老金帐户。

股票由ESOP统一管理和买卖,职工退休后,属于该职工帐户的股票才能到二级市场上出售,以兑现养老金,由此实现了国有股的逐步流通。

实质上,职工持股计划中,国有股是作为养成老福利"捐赠"给企业职工的。

2、适用范围海通证券设计了《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的调查问卷》于2000年8月对全国20个城市的投资者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给出配售、缩股等几种方案中,没有一种方案得到半数以上的投资者的支持。

因此在处理非流通股上市的问题上,要避免一刀切,应根据各个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流通方式。

国有股的减持是个长期、艰巨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国有股以养老福利的形式转到职工手中,由于国有股的容量较大,因此此种方案特别适合于职工人数较多的具有较强"吸纳力"的大中型国有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