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药基本常识
中药入门基础知识
中药入门基础知识一、中药概念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作用的天然药物。
中药涵盖了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药物,具有独特的药理和疗效,同时也具有药食同源的特点。
二、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指产于特定地域、品质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
这些药材在种植、采收、加工、储存等环节都具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以保证其药效和质量。
中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道地药材,如人参、黄芪、枸杞、丹参等。
三、四气四气是指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这四种药性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作用不同而有所区别。
寒性药物适用于热性疾病,如清热解毒;热性药物适用于寒性疾病,如温中散寒;温性药物适用于寒热夹杂或阳气不足的疾病;凉性药物适用于热毒或阴虚火旺的疾病。
四、五味五味是指中药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这五种味道与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相互关联。
酸味药物多用于收敛、固涩;苦味药物多用于泻下、燥湿;甘味药物多用于补益、和中;辛味药物多用于发散、行气;咸味药物多用于软坚、润下。
五、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指中药对机体气机的影响,具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的运动特性。
升是指上升于身体上部,如升阳药;降是指下降于身体下部,如降逆药;浮是指向外发散,如解表药;沉是指向内收敛,如收敛固涩药。
六、归经归经是指中药对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
中药的归经理论主要依据药物对机体不同部位的治疗作用和治疗效果来确定。
如心经药可治疗心悸、失眠等心系疾病;肝经药可治疗胁痛、目疾等肝系疾病;肺经药可治疗咳嗽、喘息等肺系疾病;脾经药可治疗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脾胃疾病;肾经药可治疗遗精、阳痿等肾虚疾病。
第三章 中药基本知识
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功效,用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 和清虚热药五类。 三、泻下药 凡以通利大便,排除肠内积滞和体内积水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称为泻下药。
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四、祛风湿药 凡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二、服药次数 汤剂毎天一剂,煎服两次,上、下午各1次
三、服药方法 汤药均宜温服。
四、服药禁忌 禁食生冷、油腻、辛辣、腥臭等刺激性食物
五、服药护理 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理解服药目的,服药过程中 密切观察病人,采取相应有效措施
第四节 常用中药
一、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分为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两类。 二、清热药
中药的性能
升降浮沉
升、降
浮、沉
性 味
四气 五味
归 经
毒 性
脏腑经络
有毒 无毒
辛 甘 酸 苦 咸 03
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
补益、逆
软坚散结、泻下
第二节 汤药煎煮法
一、煎药用具 砂锅、瓦罐、搪瓷器具或不锈钢锅
二、煎药用水
煎药用水约为500~600ml,第一煎加水浸过药面3~ 5cm,第二煎浸过药面2~3cm为宜
十九、杀虫止痒药
凡以攻毒杀虫、燥湿止痒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杀虫止痒药。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
01 02 03 04 03
中药的性能
汤药煎煮法
中药服药法
常用中药
性 味
四气 中药的性,有寒、热、温、凉四种,故称“四性”,又称“四 气”。 寒性、热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称为“平性药”。
方药基础知识
五味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五味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
属阴,药物的味不同,作用就不同。
五味
辛:能行、能散,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
化湿等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开
窍药、化湿药多具有辛味。如干姜、香附、川芎
、石菖蒲等。
甘: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 调和药
“证候禁忌”。
3· 妊娠禁忌凡能损害胎元或引起流产的药物,都应
作为妊娠用药的禁急。
4.服药禁忌 俗称“忌口”,是指服药期问对某些
食物的禁忌。
中药剂量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主要指每味药的成
人一日量,其次是指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
也即相对剂量。 1.计量单位中药大多以公制重量单位千克、克、毫克 为计量单位。 2.确定中药剂量的因素
在里—宜清热泻下
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
下陷者—宜升不宜降
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的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 。如: 辛—归肺经 甘—归脾经 酸—归肝经 苦—归心经 咸—归肾经
毒性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二、中药的用法 (一)配伍
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的性能,选择两种以上的
方剂的组成
君药(主药):是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起主要作
用的药物
臣药(辅药)是配合主药加强疗效,起协同作用
的药物
佐药:是协助主药治疗兼证,或缓解、消除主药
的毒性、烈性,抑制主药副作用的药物
使药:是引经,调和、矫味的药物
方剂举例:麻黄汤
•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 功效:解表散寒,宣肺平喘
中药基本知识
(2)古代医药家的实践:
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 知道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 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不一 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
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
此五味之用也”
《本草从
新》
发散表邪—治表证,解表药味多辛
散 祛散风邪—治外风证及外风引动内风证
(发散) 祛散风湿—治风湿痹证,祛风湿药味多辛(苦)
祛散湿邪—治湿阻中焦证。化湿药味皆辛
辛
行气—治气滞证,行气 、芳香化湿药味多辛味
主要是通过味觉器官辨别出来(即药物实际 滋味)。其次是根据五味的作用反推其味(即药 物作用的标识)。如:
葛根(甘、凉) 发汗解肌 甘、辛、凉。
玄参(苦、甘、寒) 软坚 苦、甘、咸、寒。
三、作用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 咸软”“淡味渗泄” 《内经》
“凡酸者,能收能涩;苦者,
能泄能燥能坚;甘者,能和能补能
酸——包括涩(即味涩、性涩)。
甘——甜味。
五味 苦——包括火焦味。
咸
淡——淡而无味 “本草不言淡,淡附于
甘”实际是甘味最淡薄者(余甘
之味),淡附于甘,甘淡并称。
说明:
1.一药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味,但有主次之分。
2.若一药具两个以上的味,主要之味起主要
作用。
二、来源(五味确定的依据)
第一章__中草药基本知识
第一章中草药基本知识一、中草药的性味(一)药性:主要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反应和治疗效果确定。
类型(4种):寒、凉、温、热(古时称“四气”)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与凉、热与温之间仅是程度上的差别寒凉药:清热、泻火、解毒。
用于治疗热证如板蓝根、黄芩可用于发热口渴、咽喉痛温热药:祛寒、壮阳。
用于治疗寒证.如生姜可治疗风寒另有平性药,是指性质比较平和的药物,但实际上仍属于微寒或微温,不能独成一气。
eg :板蓝根两类:一类为十字花科植物崧蓝的根,全国多数地区习惯应用,称为“北板蓝”;另一类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茎)和根,西南和华南地区习惯应用,称为“南板蓝”。
(二)药味:主要由口尝和临床治疗效果确定。
类型(五种):酸、苦、甘、辛、咸。
酸:收敛止血、涩肠固脱.用于治疗外伤出血、腹泻、痢疾等.eg :旱莲草可止血,火炭母、辣蓼可治腹泻。
苦:清热解毒、泻火.用于治疗各种炎症。
eg:野菊花可治扁桃体炎.溪黄草、土大黄可治黄疸型肝炎甘:滋补身体、调和药性.eg:土党参、牛大力可治体虚无力,冰糖草调和药性,保护肠胃辛:发汗解表、行气止痛.治感冒、止痛等。
eg:大头陈、绿薄荷可治感冒,九里香、鸡骨草可治胃痛咸:润肠通便、散结.治消化不良、淋巴结核eg:草决明可通大便,穿山甲、乌贼骨能治淋巴结核。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所谓“淡附于甘”,具有利尿作用,如淡竹叶、珍珠草。
还有涩味,有收敛止血作用,可治内外伤出血,如侧柏,但此类药物较少,不能独列一味,故习惯上仍称“五味”中草药的气和味关系非常密切,每种药物既有一定的气,又有一定的味,使用时应综合考虑。
如紫苏性味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其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芦根性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热,其主要作用是清热生津。
性味相同的药物,功效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不同。
如黄连和浮萍都是寒性药,黄连苦寒,可清热去湿,浮萍辛寒,可疏解风热。
二、中草药的炮制与剂型(一)炮制:中草药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的各种加工处理。
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十八反”指有十八种药物相反,是中药配伍中禁忌的一类:包括甘草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细辛、芍药、玄参。
“中药十九畏”是中药配伍中的另一种禁忌,是指一种药物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会减轻毒性或疗效,甚至完全丧失功能。
具体为: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礵,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
中药基础知识第一节中药材商品知识第一单元中药的起源与发展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传统的天然药物,其历史悠久,发展迅速,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一、中药有起源中药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时代,人类为了生存觅食充饥,往往会误食一些有毒的动物或植物等,导致呕吐、腹泻等等,甚至引起死亡,但也时偶然发现食入一些动物或植物等可以减轻或消除呕吐、腹泻等不适,于是引起注意,并不断记忆、流传、积累,逐渐产生了医药,故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源”之说。
二、中药的发展我国邪片战争前的不同时期,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历代本草专着是中药知识的宝库,在中药发展史上站有重要地位,邪片战争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药事业遭到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中药事业获得了新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中药有发展也日趋迅速。
(一)历代本草专着是中药的知识宝库“本草”是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因为书中收载的药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以草为本”的含义。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由秦汉时人托名“神农”所作。
原书已佚,现传的《神农本草经》为后人辑佚本。
该专着共三卷,载药共365种,详述性味、功能和主治,疗效大多确实,并把药分为三品,无毒的称上品为君,毒性小的称为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称下品为佐使。
此书是我国汉代以前我国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的总结。
《炮炙论》为我国第一部炮制专着,作者为南朝宋时药学家雷斆。
该专着共三卷,记载药物的炮、炙、煅、曝、露等十七种炮制方法。
中药的基本知识
中药的基本知识第一节中药基本知识一、中药的炮制二、中药的性能三、中药的应用四、中药的分类五、常用解表药、清热药(重点)中药定义中药(藥):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在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喝应用形式,来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以植物药居多,所以自古以来把中药称为“草本”。
一、中药的炮制(一)炮制的目的1纯净药物2便于制剂和贮藏3减低毒性4改变性能(二)炮制方法1、修治纯净处理:去除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粉碎处理:使药物粉碎,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
切制处理: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也有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
2、水制润: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漂: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水飞: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于乳钵内与水共研,以取极细粉末3、火制炒:清炒、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炒炭(缓和药性和增强收敛止血功效)炙: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煅: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以便煎煮,从而充分发挥药效煨:以减轻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4、水火共制煮: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蒸:利用水蒸气或者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淬:将药物煅烧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使其酥脆燀: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去除,以便去皮,晒干贮存二、中药的性能(一)四气五味1,四气:中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称“四性”寒凉:凡能减轻或者消除热证,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温热:凡能减轻或者消除寒证,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的药物2、五味:辛、甘、酸、苦、咸辛: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甘: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
(淡:有渗湿、利尿作用)酸(涩):具有收敛、固涩等作用苦:具有泻火、燥湿、泻下等作用咸: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等作用(二)升级浮沉升:上升、升提浮:升浮、发散降:下降、降逆沉:沉降、泄利升浮——上行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散表邪、宣毒透疹、涌吐开窍沉降——下行向内、具有清热泻火、潜阳息风、降逆止呕、降气平喘、重镇安神与升降浮沉相关的因素(三)归经定义: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的药物作用。
中药基本知识
第一节中药基本知识
第八章 中药方剂基本知识
4.饮食禁忌 (1) 病证食忌 热性病: 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 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 中风: 慎食猪脂、酒、浓茶、姜、辣椒等肥 甘、热火、生痰食物;
第一节中药基本知识
第八章 中药方剂基本知识
黄疸胁痛: 忌食动物脂肪及辛辣烟酒刺激物品; 肾病水肿:忌食盐、碱过多的和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 疮疡、皮肤病:忌食鱼、虾、蟹等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湿热痢疾:忌食牛奶、鸡蛋、韭菜等温补食物。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一节中药基本知识
第八章 中药方剂基本知识
(2) 十九畏歌诀
• • • • • • •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第一节中药基本知识
第八章 中药方剂基本知识
• ⒋ 苦 “能泄、能燥”,即具有通泄、燥湿等 作用。如清热燥湿药大多具有苦味,故能泄热 燥湿,常用于实热火证及湿热等病证 。
• ⒌ 咸 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如能治疗瘰 疬、瘿瘤、痰核的海藻、瓦楞子,泻下通便的 芒硝等。
第一节中药基本知识
第八章 中药方剂基本知识
第一节中药基本知识
第八章 中药方剂基本知识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与药物性味有关:凡辛甘、温热的阳性药物多升浮; 凡酸苦咸淡,寒凉的阴性药物多沉降。 –与药物质地有关:凡质轻,属花、叶、枝类药物多 升浮;凡质重,属果实、种子、矿石、贝壳类药物 多沉降。 –与炮制有关:沉降药,酒制则升,姜汁炒则散;升 浮药,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中药基本知识
中 中药的产地、采集、贮存 药 基 中药炮制 本 中药性能 知 中药用法 识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 归经及毒性等内容。
(一) 四 气
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 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药物在人体 内寒热反应的趋向,又称四性。凡 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多属凉 性或寒性;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 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此外,还 有一些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 平和的药物称平性药。
归经
有一些药物,可以同时归入数经,说 明该药对数经病变均有治疗作用。 如山药能补肾固精、健脾止泻、养肺 益阴,归肾、脾、肺经。 归经指明药物治病的应用范围,药物 的归经不同,治疗的范围也就不同。
(五) 中 药 的 用 量
即剂量,是指用药的分量 ⒈ 药物性质与剂量 ⒉ 药物配伍与剂量 ⒊ 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 ⒋ 季节、地域与剂量
(二)五 味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 咸五种滋味, 药味不”,即具有发散、 行气、行血作用。辛味药多用于治疗表 证、气滞及血瘀等病证
⒉ 甘 “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 补益、调和、缓急的作用。补益药、调 和药及止痛药多具有甘味,故甘味药多 用于虚证、脏腑不和及拘挛疼痛等病证
五味
⒊ 酸 “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 作用。酸味药大多用于治疗体虚多汗、肺虚 久咳、久泻滑脱、遗精遗尿、崩漏带下等病 证
⒋ 苦 “能泄、能燥”,即具有通泄、燥湿 等作用。如清热燥湿药大多具有苦味,故能 泄热燥湿,常用于实热火证及湿热等病证 。
五味
⒌ 咸 “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 软坚散结等作用。如泻下药、软坚药大多 具有咸味,故咸味药常用于治疗大便秘结、 瘰疠瘿瘤、癥瘕痞块等病证。
基础中药知识
基础中药知识一、中药种类与功效中药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
每种中药都有独特的药效和用途。
了解不同中药的种类和功效,是正确使用中药的基础。
二、中药性能与作用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寒、热、温、凉四性,以及辛、甘、酸、苦、咸五味。
不同性能和味道的中药,具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
了解中药的性能和作用,有助于合理选用药物。
三、中药配伍与禁忌中药配伍是根据病情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
配伍得当,可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然而,也存在一些配伍禁忌,应注意避免。
了解中药的配伍与禁忌,可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四、中药用法与用量中药用法包括内服和外用两大类。
内服是指将药物煎汤或制成丸剂、散剂服用;外用则是指将药物制成膏剂、粉剂等外敷于患处。
不同的药物用法和用量有所不同,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了解中药的用法与用量,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五、中药炮制与加工中药炮制是指根据医疗需要,对采集的生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可直接使用的药物。
炮制方法包括净制、切制和炮炙等。
了解中药的炮制与加工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六、中药鉴别与选购中药的品质直接影响其疗效。
因此,正确鉴别和选购中药至关重要。
了解不同中药的鉴别特征和选购方法,有助于挑选优质的药物。
同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药店购买药物。
七、中药保存与养护中药的保存与养护对于保证药物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保存方法可以防止药物发霉、虫蛀和变质等问题。
了解中药的保存与养护方法,有助于延长药物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有效性。
中药 常识
中药常识
1. 中药的来源: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质。
植物类中药如当归、黄芪、枸杞等;动物类中药如鹿茸、蜈蚣、蝎子等;矿物质类中药如朱砂、石膏、龙骨等。
2. 四气五味:四气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五味指中药的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不同的四气五味具有不同的功效。
3. 炮制方法:中药在使用前通常需要进行炮制,以增强药效、降低毒性或改变药性。
炮制方法包括净制、切制、炮炙等。
4. 配伍禁忌:中药的配伍是指根据病情和药性特点,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配合使用。
配伍得当可以增强疗效,配伍不当则可能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同时,某些中药之间存在禁忌,不宜同时使用。
5. 中药的煎煮:煎煮中药时,一般先将药材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加水煎煮。
煎煮的时间、火候和用水量会影响药效。
6. 中药的应用:中药在中医临床中广泛应用,包括内治法(如汤剂、丸剂、散剂等)和外治法(如膏药、艾灸、拔罐等)。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中药时应遵循中医理论,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中药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中药的用法
2.妊娠用药禁忌 禁用药:毒性强、药性猛烈的药 物,如巴豆、牵牛、斑蝥、麝香、虻 虫、水蛭、三棱、莪术、芫花、大戟、 甘遂、商陆、水银、轻粉、雄黄等。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中药的用法
• 慎用药:活血药、攻下药、行气 药、大辛大热药,如 • 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 留行、大黄、枳实、厚朴、附子、干 姜、肉桂、天南星、川乌、草乌等。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中药的用法
3.证候禁忌 • 中药具有寒、热、温、凉等特点,因而一 种药物只适用于某种或某几种特定的证候,而 对其他证候无效,甚或出现反作用。此时,对 其他证候而言,即为禁忌证。如: • 热结便秘——大黄适用。 • 阴虚便秘——大黄禁忌。 • 阳虚便秘——大黄禁忌。
四、中药的用法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 轻或消除,
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5) 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
➢
作用的配伍叫相杀。如生姜能减轻或
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
➢
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
夏和生南星。由此可
➢
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
系的两种提法,是药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药物性质:毒性大、作用峻烈者用量宜 小。
2.药物配伍:复方中,君药比辅药重;单 方剂量比复方重。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中药的用法
3.年龄、病情、体质:小儿、妇女产 后及体质虚弱者用量宜小。
第一节中药基本常识中药的性能---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汇总
(二)五味
含义--辛、甘、酸、苦、咸五基本味 --真实滋味+药物作用 阴阳属性--辛、甘、淡--阳 酸、苦、咸--阴 五行五脏配属:辛--肺--金 甘--脾--土;酸--肝--木 苦--心--火;咸--肾--水
确定依据--药物的功效特点 • 最初--口尝--真实滋味 • 后来--中药偏性--药物某作用特点, 与真实滋味不一定一致。 • 麻黄--解表-特点“散”-辛 平喘-特点宣散兼“降泄”-微苦
影响毒性的因素:毒性是普遍的 毒性大小是相对的 主要影响因素--用量的大小 其次--药材品种、质量、生产、贮存、加工炮制、 配伍、剂型、给药途径、是否对证、 患者体质…
正确对待毒性--有毒观念 无毒用药 防止两种片面性---1.使用无毒药时,盲目加量--中毒 2.使用有毒药时,随意减量--疗效降低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 性能--人体为观察对象,对中药作用性质 和特征的概括 性状--药物为观察对象,指药物形状、颜 色、气味、滋味和质地、轻重、疏 密、坚软、润燥 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利用治疗作用--有效 避免不良反应--安全
(一)四气(四性)
• 含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 确定--药物作用机体发生的反应和效果 --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寒凉--热证 温热--寒证
五味的药物作用
辛味—能散,能行
发散、行气、行血 表证、气滞证、血瘀证 解表药--麻黄、桑叶发散风寒或风热 理气药--陈皮、香附、沉香调理气机,疏通气滞。 理血药--川芎、泽兰、五灵脂行血脉,祛除血瘀。 某些芳香气味的药物亦有辛味。
甘味—能补,能和,能缓 补益,和中,缓急止痛 虚证、调和药性,缓和拘急疼痛证 补气药--党参、白术、黄芪 补血药--当归、何首乌、熟地 补阴药--麦冬,沙参 补阳药--杜仲、肉苁蓉 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改善/消除虚弱证候。 饴糖、甘草--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
基础中药知识
基础中药知识第一节中药的含义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天然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
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
几千年来,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由于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但以植物性药物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且记述这些药物的书籍往往冠以“本草”之名,所以自古以来把我国的传统药学称为“本草”。
本草典籍和文献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这些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而且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所以把这些药物称之为“中药”,同时也把它作为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然而,对于我国传统药物的称谓,曾经有多个名词和说法,如称之为“国药”、“中草药”、“天然药物”、“民族药”,或谓之“中医所用的药”、“中国所产的药”等。
这些名词和说法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地概括其含义。
如所谓“国药”,是指本国所产的药物,还是指只为本国所用的药物?中药中也有不少药物产自外国,同时不少中药也为其他国家所用,“国药”一词,显然不确切。
所谓“中草药”,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
因为在民间常有中药、草药的说法,所谓草药,系指流传于民间,药材市场不流通或流通量不大,正规医院应用不大普遍,多为民间或地方医生所用,且加工炮制欠规范的药物。
这些药物不少品种在历代本草中就有记载,同时不少新发现的民间药物,由于功效显著而得到广泛应用,也就成了中药。
所以中药、草药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没有必要把它们区分,仍应统一于中药一词之中。
所谓“天然药物”,就来源而言中药大多数取材于天然资源,似乎无可非议;但现代所指的天然药物,有其特定的含义,多指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天然药物中提取而得的有效成分,用它来概括中药,显然是不恰当的。
中药--基本知识
+
单 行
七情
一、配伍禁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岌反乌头; ► 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反甘草; ► 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丹参,玄参, 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
第二节、煎服方法
一、煎法 1、一般煎法:
► 器皿:以沙锅,搪瓷锅为宜,忌用铁器。 ► 火:
先用武火(大火)烧开,后用文火煎
煮。 ► 时间:
时间
►
分类
解表药 普通药 滋补药
第一煎
2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60分钟
第二煎
15分钟 15分钟 25分钟 25分钟 50分钟 50分钟
2、特殊煎法
►先煎 ►后下 ►另煎 ►包煎 ►烊化 ►泡服 ►冲服
二、服法
一般药物:日服一剂,可分2 一般药物:日服一剂,可分2-3次空腹温 服。 饭前服:补益药、驱虫药、攻下剂、治 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 饭后服:抗风湿药、消食药。 特殊时间:安神药、缓下药、涩精止遗 药、截疟药、急性病。
气虚体质
三、服药饮食禁忌
►一般服药期间禁食生冷,油腻,
辛辣之品。
第八章 方剂基本知识
第一节
方剂的组成
► 方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辨证立法的基
础上,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主药和辅药,酌 定剂量,按一定的配伍原则,组合成的一种 处方。
► 方剂的组成原则:君 方剂的组成原则:君
臣 佐 使
一、组方原则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是协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一是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 二是用于主药有毒,或药性峻烈须加以制约 者。 三是反佐药,用于因病势拒药而加以从治者。 使药:一是引经药,即引导它药直达病所的药物。 二是调和药性的药物,如方剂中常用甘草、 大枣以调和药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味—能补,能和, 甘味 能补,能和,能缓 能补 补益,和中, 补益,和中,缓急止痛 虚证、调和药性, 虚证、调和药性,缓和拘急疼痛证 补气药--党参 白术、 党参、 补气药 党参、白术、黄芪 补血药--当归 何首乌、 当归、 补血药 当归、何首乌、熟地 补阴药--麦冬 麦冬, 补阴药--麦冬,沙参 补阳药--杜仲 杜仲、 补阳药 杜仲、肉苁蓉 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改善/消除虚弱证候 消除虚弱证候。 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改善 消除虚弱证候。 饴糖、甘草--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 饴糖、甘草 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 缓和拘急疼痛
(五)毒性
现代--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现代 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药物对机体的 毒性反应中毒 中毒/副作用 ↓毒性反应中毒 副作用 脏腑组织损伤, ↓脏腑组织损伤,功能障碍 疾病/死亡 ↓疾病 死亡 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性能 古代--泛指药物作用 古代 泛指药物作用 --治疗 预防 保健 毒副作用 治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预防 保健/毒副作用 治疗 预防/保健
影响毒性的因素: 影响毒性的因素:毒性是普遍的 毒性大小是相对的 主要影响因素--用量的大小 主要影响因素 用量的大小 其次--药材品种 质量、生产、贮存、加工炮制、 药材品种、 其次 药材品种、质量、生产、贮存、加工炮制、 配伍、剂型、给药途径、是否对证、 配伍、剂型、给药途径、是否对证、 患者体质… 患者体质
咸味—能软, 咸味 能软,能下 能软 软坚、散结、 软坚、散结、泻下 瘰疬、瘿瘤、痰核、痞块、 瘰疬、瘿瘤、痰核、痞块、热结便秘 海藻/昆布 昆布--消瘰疬 海藻 昆布 消瘰疬 牡蛎--痰核 牡蛎 痰核 芒硝--泻下通便 芒硝 泻下通便
淡味—能渗, 淡味 能渗,能利 能渗 渗湿, 渗湿,利尿 水肿、小便不利 水肿、 茯苓、猪苓、薏苡仁、 茯苓、猪苓、薏苡仁、通草
五味的药物作用
辛味—能散 能散, 辛味 能散,能行 发散、行气、 发散、行气、行血 表证、气滞证、 表证、气滞证、血瘀证 解表药--麻黄 麻黄、 解表药 麻黄、桑叶发散风寒或风热 理气药--陈皮 香附、沉香调理气机,疏通气滞。 陈皮、 理气药--陈皮、香附、沉香调理气机,疏通气滞。 理血药--川芎 泽兰、五灵脂行血脉,祛除血瘀。 川芎、 理血药 川芎、泽兰、五灵脂行血脉,祛除血瘀。 某些芳香气味的药物亦有辛味。 某些芳香气味的药物亦有辛味。
平性药:药的寒热性不显著, 平性药:药的寒热性不显著, 介寒与热之间, 介寒与热之间, 作用较缓的药物。 作用较缓的药物。 大寒、 寒/热程度差异 大寒、大热、微寒、微温 热程度差异--大寒 大热、微寒、 --不超寒 热范围。 不超寒/热范围 不超寒 热范围。
(二)五味
含义--辛 含义 辛、甘、酸、苦、咸五基本味 --真实滋味 药物作用 真实滋味+药物作用 真实滋味 阴阳属性--辛 阴阳属性 辛、甘、淡--阳 阳 酸、苦、咸--阴 阴 五行五脏配属:辛 肺 金 五行五脏配属 辛--肺--金 甘--脾--土;酸--肝--木 脾 土 肝 木 苦--心--火;咸--肾--水 心 火 肾 水
确定依据--药物的功效特点 确定依据 药物的功效特点 最初 口尝 真实滋味 最初--口尝 口尝--真实滋味 后来 中药偏性 药物某作用特点, 后来--中药偏性 药物某作用特点, 中药偏性--药物某作用特点 与真实滋味不一定一致。 与真实滋味不一定一致。 麻黄 解表 特点“散”-辛 麻黄--解表 特点“ 解表-特点 辛 平喘-特点宣散兼 降泄” 微苦 特点宣散兼“ 平喘 特点宣散兼“降泄”-微苦
能收、 酸(涩)—能收、能涩 能收 收敛、固涩 滑脱证自汗/盗汗 滑脱证自汗 盗汗、 收敛、固涩--滑脱证自汗 盗汗、 久咳、久痢、脱肛、遗尿、崩漏。 久咳、久痢、脱肛、遗尿、崩漏。 五味子-敛肺滋肾 生津敛汗/涩精止泻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 五味子 敛肺滋肾 生津敛汗 涩精止泻 山茱萸-滋补肝肾 滋补肝肾/涩精敛汗 山茱萸 滋补肝肾 涩精敛汗 金樱子-固精缩尿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金樱子 固精缩尿 涩肠止泻 酸性药生津,酸甘化阴; 酸性药生津,酸甘化阴;涩药则无。
第一节中药基本常识
中药的性能---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 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 中药的性能 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中药理论的核心 四气、五味、 中药理论的核心--四气 药性理论 中药理论的核心 四气、五味、 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中药的作用--以偏纠偏 中药的作用 以偏纠偏 治疗作用__中药的功效 治疗作用 中药的功效 不良作用__副作用 毒性反应 不良作用 副作用/毒性反应 副作用 副作用—常用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 副作用 常用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 的不适反应 毒性反应—药后机体损害性反应 毒性反应 药后机体损害性反应 ---药量大 时间长 体质 药量大/时间长 药量大 时间长/体质 药物的偏性---药物具有的特性和作用。 药物具有的特性和作用。 药物的偏性 药物具有的特性和作用 --纠正疾病的阴阳偏盛 偏衰 纠正疾病的阴阳偏盛/偏衰 纠正疾病的阴阳偏盛 --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正确对待毒性--有毒观念 正确对待毒性--有毒观念 -无毒用药 防止两种片面性---防止两种片面性---1.使用无毒药时,盲目加量 中毒 使用无毒药时, 使用无毒药时 盲目加量--中毒 2.使用有毒药时,随意减量 疗效降低 使用有毒药时, 使用有毒药时 随意减量--疗效降低
苦味—能燥, 苦味 能燥,能泄 能燥 通泄--大黄 热结便秘; 泄--通泄 大黄 热结便秘; 通泄 大黄--热结便秘 降 泄 -- 杏 仁 -- 肺 气 上 逆 的 咳 喘 ; 清泄--栀子 热盛心烦。 栀子--热盛心烦 清泄 栀子 热盛心烦。 燥湿--湿证 燥--燥湿 湿证 燥湿 寒湿--厚朴 湿热--黄连 厚朴; 黄连。 寒湿 厚朴;湿热 黄连。
(四)归经--定位 归经--定位 --
含义--药物对人体作用部位的选择性能 药物对人体作用部位的选择性能。 含义 药物对人体作用部位的选择性能。 归--归属 归属 脏腑/经络及所属部位 经--脏腑 经络及所属部位 脏腑 药归某经/某几经 某几经: 药归某经 某几经: -该药有关功效对此脏腑 经络作用明显 该药有关功效对此脏腑/经络作用明显 该药有关功效对此脏腑 -对其余部位的作用不明显 没有作用 对其余部位的作用不明显/没有作用 对其余部位的作用不明显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 性能--人体为观察对象 人体为观察对象, 性能 人体为观察对象,对中药作用性质 和特征的概括 性状--药物为观察对象 指药物形状、 药物为观察对象, 性状 药物为观察对象,指药物形状、颜 气味、滋味和质地、轻重、 色、气味、滋味和质地、轻重、疏 坚软、 密、坚软、润燥 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利用治疗作用 有效 利用治疗作用--有效 利用治疗作用 避免不良反应--安全 避免不良反应 安全
(三)升降浮沉--定向 升降浮沉--定向 --
含义--药物作用趋势的一种性能 含义 药物作用趋势的一种性能 与疾病病势趋向相对而言 药物作用趋向--上升 升--药物作用趋向 上升 药物作用趋向 药物作用趋向--下降 降--药物作用趋向 下降 药物作用趋向 浮--发散向外 发散向外 沉--闭藏向内 闭藏向内
(一)四气(四性) 四气(四性)
凉四种药性。 含义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含义--寒 确定--药物作用机体发生的反应和效果 确定 药物作用机体发生的反应和效果 --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寒凉--热证 温热--寒证 寒凉 热证 温热 寒证
寒凉药—减轻 消除 热证”的药。 寒凉药 减轻/消除“热证”的药。 减轻 消除“ 清热药黄芩、知母、银花…… 清热药黄芩、知母、银花 温热药—减轻 消除“寒证”的药。 减轻/消除 温热药 减轻 消除“寒证”的药。 温里药附子、肉桂、干姜…… 温里药附子、肉桂、干姜 阴阳属性:寒凉药 寒凉药-阴 温热药-阳 阴阳属性 寒凉药 阴,温热药 阳。 临床意义:体现“疗寒以热,疗热以寒”的原则。 临床意义:体现“疗寒以热,疗热以寒”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