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

《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

《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第一篇:《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一、忆海拾贝,走近李白1、师生互动,了解李白生平:师: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李白的生平情况。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生:唐代。

师:李白字什么,号什么?生: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师:李白的诗歌以什么风格著称?他有什么雅号?生:浪漫主义,被称为:‚诗仙‛。

师:好,说得很好。

2、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师: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出示问题一: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生1:‚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

《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乡的李白。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开阔的胸怀和豪放的精神境界。

《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重视友情。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孤独寂寞的心情。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苦闷的心情。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才华横溢,满腹忧愁。

《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自信乐观。

师:说得真好!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

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

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0课《行路难》其一,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行路难》的呢?生: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有着远大抱负、雄才大略的诗人本来能够幸运地亲近皇上,舒展自己的才略,但李白在朝廷里受到同列着的嫉妒、诽谤,自知不为当权者所容,乃愤然辞朝而去。

《行路难(其一)》教案

《行路难(其一)》教案

《行路难(其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李白在诗中抒发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

2.感受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诵读,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李白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难点:感受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行路难(其一)》的情境。

2.朗读诗歌:学生朗读诗歌,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讲解诗歌: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主题、艺术手法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和情感。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课堂互动和交
流。

6.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读后感或仿写一篇诗歌等,巩固所学知识和提
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来评估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课《行路难其一》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课《行路难其一》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课《行路难(其一)》课堂实录1、面对美酒佳肴,诗人为什么“不能食”?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有何深刻含义?3、“多歧路”什么意思?师:这是同学们昨天写的诗句,老师在屏幕中放出来了。

你从诗句中说说李白是一个怎么样的诗人?生:浪漫生:豪情万丈,重情重义生:狂放不羁的人师:在同学们心中就是一位浪漫豪情万丈狂放不羁的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更进一步领略李白的风采。

先朗读,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学生朗读。

师:但有没有读错的字?生:塞(sè)师:读塞比较好,读得比较通顺,诗歌是抒情艺术,情感是诗歌的灵魂,透过诗歌的表象,领略了情感,就等于把握诗歌的灵魂,请同学们自由品读,领略画面,品味情感,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好多同学养成好的习惯,拿起了手中的笔圈画了起来了。

师:一千多年前,一起走进李白的丰富的情感,请同学谈谈你读出了李白怎么样的感情?刚才的大家的自读环节中写的,读出来交流一下生:我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读到了诗人独自的心绪,和前面李白豪放的有点不像。

师:这位同学读出了感情基调来和前面做了后比较。

生:“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体现李白对自己的理想,还对自己从政有一定的追求,这和我以前看见的印象中的李白是吻合的。

师:你们有争议了,小组之间讨论一下,你到底赞成哪一个观点。

刚才有同学读到了茫然,还读到了一种乐观(教师及时板书)你怎么看?我们同学交流起来。

师:你们怎么看?和印象中不符合,还有同学和印象中是符合的。

生:与李白之前的不符合的,第一句写了美酒佳肴,但是放下筷子不吃,是茫然的,师:我们印象中的李白是非常好酒的,但是此时酒不喝了生:我觉得还是和以前一样,我还是读出了他坚定乐观的。

师:你从哪一个词读出来的?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读出他的豪迈。

师:这是他的观点。

生:我觉得还是和印象中一样,还是乐观的。

师:还有吗?生:我觉得他还是很困惑。

第14课《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语文九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行路难》(其一)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课题为《诗词三首》,本课所选三篇诗文从体裁上分别是古体诗,五言律诗和词,因此,学习本课应注意不同体裁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从诗歌内容上《行路难》(其一)创作于李白“赐金放还”后,诗歌情感经历了“郁闷惆怅幻想徘徊、低沉乐观旷达”的过程,起伏的情感体现了李白式的浪漫。

夸张、想象、典故的使用同样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行路难》(其二)属于古体诗,是李白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诗歌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押an韵,诵读时赋有音韵美。

学情分析在本课的预习部分特别提到:了解三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初步读懂每首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课还应该再次训练学生知人论世的诗歌阅读技巧,帮助学生从关键词和典故入手把握诗歌情感。

另外,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是诗歌教学的关键,也是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诗歌体裁的有效途径。

教学目标及策略一、目标1.诵读诗歌,把握《行路难》(其一)的诗歌情感;(重点)2.学习用典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重点)3.学习诗人乐观豁达的精神品格。

(难点)二、策略诵读法;讲授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图片一、导入新课余光中先生在《寻李白》中这样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近李白,感受李白诗歌中的盛唐气象。

二、整体感知自由诵读本课三首诗词,读完后说说《行路难》(其一)与其它两首诗词在节奏和韵律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1.七言杂以三言,二二三拍;2.押an韵;三、题目解读1.乐府古题;2.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苦孤苦的处境。

四、重点研读(一)诵读明意诵读诗歌,借助注释读懂诗歌大意,说说诗歌描画了几个场面。

预设:饯别宴宴饮(实);前路多艰(虚);憧憬未来,坚定信念(虚)。

(二)再读悟情自由诵读三个场面,从关键词入手,说说诗歌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部编版九上《行路难(其一)》教案

部编版九上《行路难(其一)》教案

行路难(其一)李白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先熟读诗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行路难》的思想内容及专题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运用以意递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热情,让他们乐于诵读与感悟积累。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多学习探究诗旨的知识扣鉴赏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含英咀华,体悟诗人的感情探究阅读。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3.合作探究诗歌中运用的用典象征手法和诗人的情怀,引导学生认识被朝廷“赐金还乡”的愁闷及自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分析鉴赏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材料六、教学课时一课时行路难<->李白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诗的大意。

2.品味诗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创设情景,诗人的介绍、诗句的解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四、教学边程:(一)情境导入联系诗人生平唐诗是酒,宋词是画,它们是中国艺术宝库中最闪亮的那颗星,是中国诗歌的双臂。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伟大的盛唐时代,谈到唐诗,分为四个阶段。

它们的代表诗人分别是初唐的“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贺知章等。

中唐诗人: 韩愈、白居易、孟郊、柳宗元等。

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等,其中有一位诗人上至99下至刚会走,可谓妇孺皆知—李白李白诞生西域碎叶城,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台湾诗人余光中评价李白“涌入愁肠、七分代作月光,三分呼成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在李白“赐金还乡”时还写下《赠李白》,诗云“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人教版小学语文《行路难》(其一)教案:轻松应对语文课堂教学,做好备课工作

人教版小学语文《行路难》(其一)教案:轻松应对语文课堂教学,做好备课工作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需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本教案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文《行路难》(其一)为例,为大家介绍如何轻松应对语文课堂教学,做好备课工作。

一、教学目标1.了解《行路难》(其一)的作者李白,并掌握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理解课文《行路难》(其一)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3.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领略李白的诗歌之美。

二、教学准备1.教师应提前准备好课件、课本、PPT等教学工具。

2.应仔细阅读《行路难》(其一)的原文和注释,做好备课工作。

3.可以准备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三、教学内容1.介绍李白及其作品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他在唐朝时期的地位和影响。

我们可以让学生欣赏李白的其他诗歌作品,如《夜泊牛渚怀古》、《将进酒》等。

通过这些诗歌,让学生了解李白的文学造诣和创作特点。

2.讲解课文接下来,我们要详细讲解《行路难》(其一)这篇课文。

要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它描述了李白在漫长旅途中的遭遇和感受。

要结合注释,让学生逐句理解课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让学生体会这些修辞手法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课文朗诵和解析在课文学习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把握其节奏与情感。

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对课文中的难理解单词、句子进行解析。

此外,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李白的情感表达和形象描绘,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力。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资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李白的文学风采,增加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

2.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学习《行路难》(其一)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共同讨论和分析课文中的语言、修辞、意境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行路难(其一)》课堂实录 (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行路难(其一)》课堂实录 (新)

《行路难(其一)》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李白的《行路难》。

今天的学习活动有三个。

展示PPT活动一:资料积累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生齐读。

师:请批注“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

继续读——展示PPT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生齐读。

师:多么美好的世外桃源的境界啊,继续。

展示PPT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生齐读。

师:这是诗人25岁初次离开家乡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继续。

展示PPT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齐读。

师:来到了江西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想象奇特,可见他的浪漫主义风格。

继续。

展示PPT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生齐读。

师:故都金陵,让他怀念,但是金陵的人,让他更留恋,依依惜别。

此后来到了苏州,写了一首著名的诗《乌栖曲》。

展示PPT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生齐读。

师:写下诗名《乌栖曲》。

李白的诗,开始打破传统,从写山水到对当时唐王朝的讽刺,揭露时政。

你看,吴王西施的生活就是当今的奢侈生活。

继续来,《赠孟浩然》,读。

展示PPT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生齐读。

师:这是诗人从绍兴越州返回岳阳时写的一首诗,遇到德高望重的孟浩然,充满了敬慕之情,孟浩然的风雅潇洒让李白敬佩。

此后,他遇到了一位贵人,叫韩荆州,名字记下来,叫韩朝宗。

行路难(其一)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行路难(其一)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行路难(其一)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以行路难(其一)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教学实录】今天,我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以行路难(其一)为主题的教学实录。

这首诗是现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通过描绘行路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难的思考和探索。

在课堂上,我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李白这位伟大的诗人,以及他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我告诉他们,李白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的气势和奔放的想象力著称。

而《行路难(其一)》则是李白在长安城陷落后,逃亡至巴蜀的途中创作的一首诗。

接下来,我让学生们一起朗读这首诗,并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们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理解了诗中所表达的无奈和苦难。

我们一起探讨了诗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子,如“黄河远上白云间”、“黄鹤一去不复返”等,通过解读这些词句,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李白对生命的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在课堂的后半段,我组织了一次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就诗中所表达的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他们通过讨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有的学生认为,诗中所描绘的行路艰难是一种人生的写照,人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诗中所表达的无奈和苦难是作者对时代的思考,也是对人生的思考。

这样的讨论使得学生们不仅仅在语言文字上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实录,我发现学生们对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通过朗读和讨论,不仅仅理解了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还掌握了一些诗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我在课堂组织上还有待改进。

虽然我通过朗读和讨论,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但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有些学生参与度较低,需要我更好地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更加丰富多样。

除了让学生们朗读和分析诗歌,我还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创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行路难》(其一)教案:潜心钻研,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语文《行路难》(其一)教案:潜心钻研,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行路难》的内容和作者辛弃疾的人生经历,领悟到人生路途上的困难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行路难》的情节,领悟诗歌意境2.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教学准备1.《行路难》课文2.课件、图片、录音等教学辅助材料3.难度适宜的课外阅读材料,如辛弃疾的其他诗歌或故事教学过程【导入】1.播放音乐:《行路难》背景音乐2.谈论旅途中遇到什么困难,引入《行路难》主题【正文】1.理解《行路难》(1)分段讲解文本的情节(2)了解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和历史背景(3)讲解《行路难》的意境,引导学生领悟(4)朗读示范,让学生跟读2.探讨《行路难》的意义(1)帮助学生思考诗歌中表达的困境和生命态度(2)鼓励学生归纳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拓展】1.华丽的旅途——阅读其他辛弃疾的作品(1)阅读辛弃疾的其他诗歌,如《青玉案·元夕》、《钗头凤·世情薄》等(2)探讨诗歌表达的情感和主题2.情境朗诵——创设情境,体验诗歌(1)介绍某个情境,如“远行”,“告别”,“离别”等(2)让学生朗读相关的诗歌,体验诗歌中的情感3.吟咏经典——欣赏名家诗歌(1)带领学生欣赏李白、杜甫等其他大诗人的名作(2)品味诗歌的艺术魅力,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作品【小结】1.总结课堂内容,回答学生的问题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本课的理解和体验3.预告下节课的内容和目标教学反思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朗读示范、图像分析、情境朗诵、名家诗歌欣赏等,让学生全面了解《行路难》的内容和意境2.针对课文中的生僻字和词语,注重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进行集中复习和练习3.通过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诗歌欣赏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课《行路难其一》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课《行路难其一》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课《行路难(其一)》课堂实录1、面对美酒佳肴,诗人为什么“不能食”?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有何深刻含义?3、“多歧路”什么意思?师:这是同学们昨天写的诗句,老师在屏幕中放出来了。

你从诗句中说说李白是一个怎么样的诗人?生:浪漫生:豪情万丈,重情重义生:狂放不羁的人师:在同学们心中就是一位浪漫豪情万丈狂放不羁的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更进一步领略李白的风采。

先朗读,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学生朗读。

师:但有没有读错的字?生:塞(sè)师:读塞比较好,读得比较通顺,诗歌是抒情艺术,情感是诗歌的灵魂,透过诗歌的表象,领略了情感,就等于把握诗歌的灵魂,请同学们自由品读,领略画面,品味情感,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好多同学养成好的习惯,拿起了手中的笔圈画了起来了。

师:一千多年前,一起走进李白的丰富的情感,请同学谈谈你读出了李白怎么样的感情?刚才的大家的自读环节中写的,读出来交流一下生:我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读到了诗人独自的心绪,和前面李白豪放的有点不像。

师:这位同学读出了感情基调来和前面做了后比较。

生:“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体现李白对自己的理想,还对自己从政有一定的追求,这和我以前看见的印象中的李白是吻合的。

师:你们有争议了,小组之间讨论一下,你到底赞成哪一个观点。

刚才有同学读到了茫然,还读到了一种乐观(教师及时板书)你怎么看?我们同学交流起来。

师:你们怎么看?和印象中不符合,还有同学和印象中是符合的。

生:与李白之前的不符合的,第一句写了美酒佳肴,但是放下筷子不吃,是茫然的,师:我们印象中的李白是非常好酒的,但是此时酒不喝了生:我觉得还是和以前一样,我还是读出了他坚定乐观的。

师:你从哪一个词读出来的?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读出他的豪迈。

师:这是他的观点。

生:我觉得还是和印象中一样,还是乐观的。

师:还有吗?生:我觉得他还是很困惑。

行路难(其一)课程设计

行路难(其一)课程设计

行路难(其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行路难(其一)》的诗意、诗史、诗法和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行路难(其一)》,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上述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二课《行路难(其一)》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诗歌背景介绍:了解作者李白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产生背景。

2.诗歌文本解读: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表现手法等,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3.诗歌鉴赏方法: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诗歌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诗歌背景、文本解读和鉴赏方法进行系统的讲解,为学生提供知识框架。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诗歌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鉴赏方法。

4.实验法: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二课《行路难(其一)》。

2.参考书:相关诗歌鉴赏书籍、李白研究资料等。

3.多媒体资料:相关诗歌朗诵视频、图片等。

4.实验设备:纸、笔、书法用品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我们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文档资料

《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文档资料

《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一、忆海拾贝,走近李白1、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师: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出示课件: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lsquo;________&rsquo;(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例如:“我从&lsquo;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rsquo;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生1:“我从&lsquo;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rsquo;中,读出思乡的李白”。

生2:“我从&lsquo;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rsquo;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

生3:“我从&lsquo;蜀道难,难于上青天&rsquo;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

生4:“我从&lsquo;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rsquo;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师:说得真好!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

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

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2、师生互动,了解李白生平: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李白的生平情况。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生:唐代。

师:李白字什么,号什么?生: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师:李白的诗歌以什么风格著称?他有什么雅号?生:浪漫主义,被称为:“诗仙”。

师:好,让我们一起走近李白,了解李白。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行路难》教学实录(获奖)

《行路难》教学实录(获奖)

80%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 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
03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 李白及其诗歌的已有认知,为 后续教学做铺垫。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 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诗歌内涵。
学生活动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 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行路难》是唐朝诗人李白的 一首诗歌,反映了唐朝时期社会的繁荣与变迁。
文学背景
《行路难》是李白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 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 价值。
教学目标
教学实录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教学实录的形式,详细记录《行路难》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和借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唐 诗。
意义
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教育 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通过教学实录的分享和交流,加强教师 之间的合作与共同进步。
02
《行路难》的背景与教学目标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 思维能力。
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诗歌与学生产生共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与改进之处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 高,需要加强课堂互动,提高 学生的参与意识。
部分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仍存 在困难,需要加强个别辅导和 针对性训练。
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和教 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 生的学习需求。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 文献3]

[++初中语文]第14课《行路难(其一)》教学实录+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第14课《行路难(其一)》教学实录+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行路难》教学实录导入学习【投影展示】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师: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李白?生:豪放的,风雅的,浪漫的,不惧权贵的……生:能喝酒,能写诗。

师:读者称李白“诗仙”“酒仙”“谪仙”。

既然是“仙”,肯定是无愁也无忧喽。

可是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原来潇洒狂傲的李白也有忧愁烦恼。

师:今天我们学习《行路难》来体味诗人人生道路的各种况味。

构思画作,体悟心情【投影展示】挑战任务,描述画面近期校园“文化角”准备以一组图片来表现“太白,行路”这一主题,要求选用《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构思画面,展现太白的脚下之路与“心中之路”。

请选取诗句来构思一幅画作,并以“行路,”为画作题字。

(横线上要填表现李白心情的词语)示例:我选取“停杯投箸不能食”构思画作,表现“太白的脚下之路”。

我构想画作的内容:李白坐在人群之中,金酒盏里盛满了玉液琼浆,白玉盘中更是数不尽的珍馐美馔,朋友间觥筹交错,而他却没有举杯,也没有进食,他是那样的落寞!我为画作题字:行路,迷茫。

因为没人能懂李白洒脱外表下渴望建功立业的内心。

生:李白面对美酒嘉肴,吃不下。

为什么吃不下?师:这个问题很好啊,我们留个悬念吧。

生:我选取“拔剑四顾心茫然”构思画作,表现太白脚下之路。

我构思画作的内容:李白身处人群之中,金樽和玉盘里盛满了美酒佳肴,他却索然无味,丢下酒杯,盯着盘子,眼神游离。

李白站了起来,眉头紧锁,拔出佩剑,四处张望,总想做点什么,却无所适从,一脸茫然。

我为画作题字:行路,茫然。

师:你觉得哪些词很有意蕴,体现了李白的心情?生:“停”“投”这个动作可以看出李白心情不好,吃不下饭。

生:“拔”字,师:我们咂摸咂摸“拔剑”,为什么“拔剑”【投影展示】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行路难李白教学实录 3篇

行路难李白教学实录 3篇

行路难李白教学实录1一、导入,诗化诗仙形象师:同学们,说起唐诗,不能不提到李白。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板书:行路难李白。

)二、诵读,把握感情波澜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并准备在全班朗诵。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一生读,师带头鼓掌,全班掌声。

)师:字正腔圆,掌声是同学们对你的赞赏。

但我觉得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应该还可以再长一点。

(一生主动朗读课文,全班掌声。

)师:我觉得节奏有点小问题。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师模仿学生读书。

)师:这种节奏和表达作者心情的节奏不太吻合,作者这时心情是比较郁闷茫然的,所以读时主要用四三节奏来读。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师范读。

)生1:听您朗诵《行路难》,仿佛感觉老师就是李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谢谢,我多么希望能将李白约出来,在这堂课上和大家见见面。

生2:我觉得老师读出了感情的变化,特别是诗的后半部分读得很有气势。

师:你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学生,注意到了这首诗情感的抑扬。

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注意结合书下注释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历程。

(生自由读诗歌及注释。

)师:在“花间一壶酒”之中,在“举杯邀明月”之时,在意气风发之际,在愁苦无助之刻诵读李白的诗歌,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力量。

谁愿意再来朗读一遍。

(一生朗读,全班掌声。

)师:情感比较到位,请你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的?生3:一开始是……说不出来。

师: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不着急。

这首诗是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

天宝元年,李白被征召入京,受到皇帝重视,一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将大展雄图。

但没等到他“功成”便被“赐金还山”,实际上就是被皇帝下令驱逐出朝了。

行路难课堂实录

行路难课堂实录

行路难课堂实录余映潮版来自中学语文教师版教学时间:2009年4月17日教学地点:广西南宁二中师:同学们;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我们今天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师: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背景材料..屏显1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并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这首行路难可能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时候..它表达了李白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学生朗读师:皇帝把李白召到宫里去;只让他写写诗;过了一段时间;给了他一点钱;让他离开长安..李白于是写了三首行路难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快乐..再读背景材料..屏显2“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学生朗读师:把“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批在课题旁边..“怀才不遇”是说;有才能但是无法施展..师:看我们的学习任务: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屏显3学习活动一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师:吟读之前;拿起笔划出这样几个地方..勾画两个字..“玉盘珍羞”的“羞”、“直万钱”的“直”..注释告诉我们;“羞”和“直”是通假字;用另外两个字来表达;意思是一样的..再画两个字..“停杯投箸不能食”的“箸”;“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这两个字的含义很重要..“济”;渡过..“箸”;筷子..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常常用到..再画两个词..“长风破浪”;原来的表达是“乘长风破万里”;比喻的是一种境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云帆”;是“高高的船帆”的意思;因为一个“云”字;“云帆”这个词显得特别高雅..师:请大家齐读课文;我来听一听..学生齐读课文师:好..我觉得节奏有点问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教师模仿学生读书;二二三节奏;这种节奏和表达作者心情的节奏不太吻合..作者这时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急切的;所以读这首诗时要主要用四三节奏来读..教师示范四三节奏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如果读成“拔剑/四顾/心茫然”教师模仿学生二二三节奏就不行了;对不对好;一起来读..学生再次齐读课文师:这次好听多了聪明我刚才听出来一个很好的地方;你们比较注意这首诗情感的抑扬..有两句我们还能再体会一下..“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抑好还是扬好呢一定是抑..最后一句呢一定是扬..来;再试..第二句要比较地抑;最后一句要很好地扬..学生第三次齐读课文师:好..最后一句我们再来学读一下;跟我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师:太好了;有些同学读得很有感受似的..师:下面思考一个问题:感受诗中的美句..哪句美呢哪句最美呢开始思考;并且用笔写下你的感受里面的关键词..学生思考;批注师:好;我们试着来交流一下..刚才我看见大家很用心;现在来谈谈你所感受到的诗中美句..请举手发言..学生举手师:谢谢你..生1:我觉得诗中美句是最后一句..师:请你阐释..生1:前面已经说了“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最后仍然要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表明作者虽然遭受排挤;怀才不遇;仍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我觉得这是一种人格美..师:这里表达了作者的奋发图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向往..谢谢你..学生举手师:谢谢..生2:我觉得第四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很美..这里运用了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和信念;这种信念美我也觉得很美..师:用典故来说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既是一种手法;也给人以美感..好;继续..生3:我觉得美句是倒数第二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它说出了作者当时怀才不遇的心情;感叹内心的凄苦..师:反复、反问;表达了一种悲怆的情感;和“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一句形成强烈的反差;好像在给人一种迷茫的感觉的时候;突然又让我们眼前一亮..真美..生4:第三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里不仅有一种描写美;而且我认为;黄河不可能任何时候都那么容易渡过;而太行山此刻也已经雪满..这里表现他有计划的时候;大自然也仿佛在和他作对;这就表现了他在官场上的不得志和内心的忧郁..师:前途无路可走;这里好像是实写;好像是写自然状况;实际是虚写;是用比喻来表现作者现实心情的迷惘..这里是写心情、写感觉的;它和“行路难;行路难”这个句子密切地照应..师:好;我们把发言再集中到课文里最美的句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上面来..学生齐读这个句子师:这个句子为什么美我们来体会一下..屏显4乘风破浪;沧海扬帆..意境开阔;壮思飞扬..千古雄句;激荡人心..师: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乘风破浪;沧海扬帆;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勇往直前的画面..它表现出海阔天空的意境;是作者壮思飞扬的理想境界的描述..因此;人们这样评价;说它是“千古雄句;激荡人心”..这样的句子已经单独流传下来;流传在我们现在的书面语中;流传在口语中;流传在广告中;流传在我们写文章的引用中..这样的句子叫做警句..请做记录:屏显5课中微型讲座一警句——让诗文生辉警句;就是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的语句..作品中的警句;往往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警句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时代而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行路难因警句而格外让人喜爱;是一首情韵飞扬的诗歌..师:下面我们来再感受一首诗;请大家读出这首诗中你们熟悉的警句..屏显6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生齐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师:这样的句子;可以超越作品、超越时代;它还将继续超越下去;给我们以教益..让我们再读这首诗..学生齐读师:这个学习环节就进行到这里..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理解诗中的难句..屏显7学习活动二说读——理解诗中的难句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 理解诗中的难句..师:其实我们刚才已经涉及到了几个难句;这里我提出两个难句需要大家来阐释;这两个难句弄懂了;这首诗也就懂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请自选一句阐释它的含义和作用..第一个层面;要阐释它的含义;第二个层面;要阐释它的作用..好;开始思考..学生思考;教师巡视师:同学之间;两两交流..学生思考;教师指导师:好了;全班交流;自由发言..学生举手师:请你来;谢谢..生5:我想说第三句;它有两层意思..作者想渡过黄河;但黄河结冰不能通过;他想登上太行山;但因为雪满他不能登山..这两句给我的深层感受是;作者有自己的一番理想和抱负;但是因为社会上、官场上的阻扰;不能让作者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这抒发了作者的悲愤之情..师:嗯;很好..谢谢你的演讲..师:而且你有一个很有个性的地方;用手势助说话..阐释得很好;我就不接着你的话继续阐释了..生6:我选第四句..作者引用吕尚和伊尹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希望有识人才的人发掘他;让他有一番作为..师:第二句说得特别好;希望有人给他机会;使他得到重用;让他实现自己从政的理想..这两位同学的发言基本上把这两个句子解释清楚了..我再来阐释一下..第三句是用喻;就是用比喻..连续用喻;来描绘自己现实的困境;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第四句是用典;就是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希望、憧憬、梦想;同样也是写心情..好;我们再来学一种知识..看屏幕..屏显8课中微型讲座二用典;以传情达意典故: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用典的效果:精炼语言;避直就曲;生动典雅..行路难:一首因用典而情意深长的诗..师:比如说“卧薪尝胆”;它既是词语又是故事..我们也常在口语中用到它;这就是典故..我们在运用成语的时候;很多都是典故..用典是一种高层次、很雅致的表现方法..它避直就曲;生动典雅..句子的含义是需要人们去理解的;就像作者不直接说“我要从政”、“我要当官”;而是用典故来说话..下面我们再来理解一下用典的句子..屏显9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这句是用吕尚垂钓时遇周文王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希望..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这句是用商朝伊尹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憧憬..学生齐读师:你看;从表面上看;都看不出来其真正的含义..真正的含义是希望有机会得到赏识;希望委以重任..师: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全部串一下..齐读..屏显10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我拔出剑来;四处看着;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大雪阻拦..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我如今身在何处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我将挂起高高的船帆渡过茫茫大海..学生齐读师:两个难句都是婉曲地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两个句子读懂了;这首诗就基本读懂了..再来看另外一首诗;它既有典故又有警句..屏显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学生齐声朗读师:用典的句子是哪两句生: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师:“怀旧空吟闻笛赋”说的是物是人非;“到乡翻似烂柯人”说的是岁月流逝..这就是话不直说..师:警句是哪两句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师:作者在诗里写的是他的想法;其实这两句诗的意义早已离开文本原意;被人们广泛运用;它的寓意是新生事物不断出现;更加美好的事物在前面呢..用典和警句都是诗歌里高层次的表达技法;我们在读古诗时要有意识地注意一下..师:最后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各自读;大声读..学生自由、大声地读书..师:一起来背;不能背的就读..要求:读出四三的节奏;读出抑扬的表达要求;最后一句要按照老师教你们的来读..学生齐声背读..师:多好啊..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儿..送给同学们两句话:屏显12教学结语用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意志这两句话表现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在学习上;要用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二是告诉我们;人在困境中要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意志..谢谢同学们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点评余映潮老师说过:“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他又说;“在教学艺术上我们要孜孜探求这样的境界: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他还说:“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高层次境界..”余老师执教的这首行路难;正是这些教学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这节课;能够在如下方面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一、巧妙的切入余老师重点运用了“选点精析法”切入文本教学..这种方法要求师生集中目力;努力对文本中的某一个点——如课文的精美处、深厚处、丰满处、奇妙处、疑难处进行足够的咀嚼品味;进而读通读透全文..本课以“感受诗中的美句”和“理解诗中的难句”为切入点来组织教学;通过吟读、联读、译读、背读、吟诵等多种形式朗读;又辅以教师独具创意的两个微型讲座;自然巧妙地引领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来回穿梭;反复地品读美句和难句..整个课堂教学思路简约而不失精致;简化而不失精彩;显得极具组合之美、层次之美、层进之美..二、精致的对话语文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对话教学;对话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主要的作用是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每一个学生潜在的灵感..在本节课的教学之中;余老师对学生的发言总是迅速判断;及时点评;指向明确;内涵丰富;或补充到位;或提升精准;或优化巧妙..这一来一去的对话是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在教师不疾不徐的点评、引领下;学生轻松自然地完成了学习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平实、自然、大气;没有教师的极力表演;只有教师的应对自如..自然流露的“谢谢”等话语;充分表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三、诗意的讲析讲析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法;其意义在于深入文本;解决难点;凸显美点;解析规律;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拓展语文知识的宽度..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关键之处要有教师的讲析;疑难之处要有教师的讲析;生僻之处要有教师的讲析..且看本课中余老师的讲析:引入背景资料时;作了必要的解释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境;学生齐读诗歌前;指出了“羞”、“直”等关键字词的意思;为学生的齐读作了必要的铺垫;学生齐读诗歌出现明显错误时;余老师对朗读的节奏和情感的抑扬作了及时充分的点拨;对美句的分析精炼含蓄;颇有见地:乘风破浪;沧海扬帆;意境开阔;壮思飞扬;千古雄句;激荡人心..这既是对学生发言的肯定;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由美句到警句、由难句到用典;余老师更是用两次微型讲座作了极为巧妙的讲析..这样的讲座既有助于学生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的掌握;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还加大了课堂容量;实属一石数鸟;匠心独运..整节课上;充满了诗意的、简洁生动的、精美实在的讲析;显现了余老师丰厚的知识积淀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艺术..四、丰富的积累阅读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地有所积累;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以进行既有形式也有内容地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活动..要让学生真正地有所积累;需要老师分板块、设话题、作示范、给抓手..本课中;学生的积累主要有:在知晓关键词语的意义后;学生完成了对诗歌内容的初步感知;在多次的朗读演练中;学生领会了朗读的必要知识——节奏的把握和情感抑扬的处理;在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中;学生实现了对诗歌美句的欣赏和对难句的理解;在聆听课文的微型讲座之中;学生进一步积累了“警句”和“用典”的知识;课文联读无疑是一个亮点..两首诗的联读;由此及彼;加深了学生对警句与典故的理解;扩大了学习视野;丰富了知识积累..这一细节自然妥贴;别具一格..这些都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余映潮老师深厚的教材研读能力、不凡的教学设计能力和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

第14课《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教学实录【设计意图】李白的《行路难》、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的《水调歌头》选自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两首唐诗,一首宋词。

这三首诗词体裁形式各有特点,诗词抒情言志的本质在其中表现的非常突出,同时作品语言表象背后的深层内涵是其内在积极正向精神的体现,这也是我们意图让学生通过学习,最终能够探寻并获得的思想启迪。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诵读,整体感知情感变化师: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

在第三单元的古诗文学习中,我们向范仲淹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向欧阳修学习“与民同乐”的生活观,向张岱学习“享受孤独”的处世哲学,古人先贤的智慧给予我们太多精神上的营养,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诗词三首》,去学习他们的正向思维。

一起来吧!【屏显】请大家自由朗读三首诗词,整体感知感情基调。

师:我们先来读第一首《行路难》,请一位诵读优秀的孩子来读。

(生读)师:谁来点评他的朗读。

生1:我觉得他读得慷慨激昂,尤其是最后几句读出了诗人的豪情。

生2:我觉得他前半部分读得没有感情不够压抑。

师:你认为前几句应该怎么读?你来试试吧!(生2读)师:两位同学读出了诗歌前后的情感变化,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说说你的发现吧!生3:我找到的是“心茫然”,要读的迷茫伤感一些。

紧接着是两个说明困难重重的诗句,读得压抑,最后一句要高昂有激情。

生4:我补充一下,中间那个“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需要读得急促点,因为字少了,节奏就快了很多。

师:说得真好啊!我们按照他们的分析来读一读。

(生读)还有一处写到以前的两个人物,大家读一读。

(生读)生5:这两处看课下注释写的表明作者也想要像他们一样,说明虽然前路迷茫但是内心还是有希望的。

要读得比前面平缓些。

师:同学们,按照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整首诗的感情变化是:一开始的茫然到后来的苦闷惆怅,再到后来仍有希望,但是斗转直下变得低沉,最后昂扬激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一、忆海拾贝,走近李白1、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师: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出示课件: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lsquo;________&rsquo;(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例如:“我从&lsquo;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rsquo;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生1:“我从&lsquo;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rsquo;中,读出思乡的李白”。

生2:“我从&lsquo;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rsquo;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

生3:“我从&lsquo;蜀道难,难于上青天&rsquo;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

生4:“我从&lsquo;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rsquo;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师:说得真好!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

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

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2、师生互动,了解李白生平: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李白的生平情况。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生:唐代。

师:李白字什么,号什么?生: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师:李白的诗歌以什么风格著称?他有什么雅号?生:浪漫主义,被称为:“诗仙”。

师:好,让我们一起走近李白,了解李白。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师:大家知道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行路难》的吗?生:不知道。

师:那老师来告诉大家。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

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2、学生初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生字难字:师:“行路难”,一个“难”字道出了李白心中的忧愁,到底李白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呢?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诗歌,共同来品味。

师:请大家一起试读诗歌,并从中找出生字、难字。

生:齐读诗歌。

师:大家觉得哪些字词需要我们一起来注意的,请指出来。

生:“樽”、“箸”、“塞”、“行”。

3、师生互动,正确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及感情基调。

师:听到大家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好不好啊?生:好!师:那老师交给大家一个任务,在听老师朗读的过程中,请注意:出示课件:听读诗歌:⑴你能认出下面划线字的正确读音吗?金樽珍馐投箸歧路⑵你能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吗?师:(配乐范读)师:老师读完了,现在可要看看大家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

你认出画线字的正确读音了吗?一起读一读好吗?生:齐读。

师:读得好。

那么你们听出这首诗歌的朗读节奏了吗?生:七言的诗句四三之间停顿稍久。

师:看来大家任务完成得不错,那现在轮到你们来读了,看看你们能不能把字音读准并且正确的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生:齐读。

师:大家觉得自己读得好不好啊?生:好!师:有自信,很好。

那你们读得好在哪里呢?生:字音读准了,节奏也把握得准确。

师:不过呀诗歌不仅是要读准字音和节奏,还要能读出诗歌的感情。

下面老师还想再来读一读,大家一边听,一边动脑筋,想一想:出示课件: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请从下面选出相应的词语来回答。

苦闷愉快深情愤慨喜悦激越昂扬悲伤师:(配乐范读)师:老师读得好不好?生:好!师:好在哪?生:老师读得有感情。

师:那么你们从老师刚才的朗读中听出什么样的感情呢?生:苦闷、激越昂扬。

师:说得真好。

老师看到很多同学在听老师读的时候都在下面小声地跟读,现在我们一起放开声音来读,这回可不仅要读准字音和节奏,还要试着读出诗人这种苦闷而后激越昂扬的感情哦。

生:配乐齐读诗歌。

师:大家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生:不是很好。

师:为什么?生:读不出感情。

师: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有信心读好的,来试一试好吗?生(男):配乐朗读。

师:大家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给他打多少分?生:九十。

字音和节奏都把握得好,就是还不能充分地朗读出诗歌的感情基调。

师:说得好。

男同学读得不错,那女同学读得怎么样呢?想不想听一听?生:想!师:我们推选一个代表好吗?生(女):配乐朗读。

师:这回大家给这位同学打多少分呢?生:九十五。

师:为什么?生:不仅字词读得准节奏把握得好,也能有感情地朗读。

师:很好,看来今天我们的女生代表比男生暂时略胜一筹,男同学有没有信心迎头赶上啊?生:有!三、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解释重点字词。

师:现在大家自由地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看看自己是否理解了下面这些字词。

出示课件:自由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羞”“直”“闲来”“忽复”“长风”“会”“直”生:自由朗读。

师:很多同学都能放声地朗读诗歌,做得很好。

那么你们理解这些字词了吗?生:“羞”同“馐”,美味食品;“直”同“值”,价值;闲来:空闲的时候;忽复:忽然又;长风:顺风;会:一定,必然;直:径直,毫不犹豫;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师:字词难不倒我们,那整首诗歌的内容大家又理解了多少?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生:金杯中的清酒价值十千,玉盘中的美味食物价值万钱。

停下酒杯,丢掉筷子,心烦得吃不下;拔出剑,向四周环顾,心里一片茫然。

想要渡过黄河却被冰雪所堵,欲登太行山却因大雪挡住了去路。

闲来时像吕尚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边经过。

行路难啊!行路难!这么多的分岔口,我到底该走哪一条呢?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会到来,那时我将乘着船,破巨浪,高挂船帆,向苍茫的大海驶去。

生:(鼓掌)师:这位同学说得好不好?生:好。

师:好在哪里?有没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生1:好在基本上能准确和完整地描述出诗歌所写的内容。

生2:不足的地方在于个别语句还不够精练和准确,我认为最后那句“向苍茫的大海驶去”描述为“渡过苍茫的大海”会更恰当。

师:几位同学都说得很好。

描述诗歌时我们应该注意用词的准确,语言的精炼同时也要注意忠实于诗歌所表现的情感,用词造句都要尽量做到最贴切地表现诗歌的感情色彩。

3、出示译文,学生比较优劣,并根据译文尝试背诵诗歌:师:老师也要请大家来看看别人的描述,看是别描述得好,还是我们自己描述得好。

出示课件: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师: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好吗?生:齐读。

师:大家和刚才那位同学的描述比较一下,那种描述更好一些?生:课件上的描述更好。

师:为什么?生1:语言简洁,抒情性强。

生2:更准确,更通顺。

师:所以我们以后描述诗歌就要努力做到说得准确,说得通顺,说得优美。

师:刚才我们是根据诗歌进行描述,现在啊可要反过来了,看看根据对诗歌的描述,我们能不能不看书,在脑子里面把诗歌给还原回来?看着大屏幕,跟着老师,我们一起试着把诗歌背出来,好吗?生:好!(齐背诗歌)师:译文毕竟是译文,纵然描述得再好还是不如诗歌的凝练和含蓄,这也是诗歌穿越千年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

四、研读诗歌,理解诗歌主旨及诗人形象师:理解了诗歌的内容,现在请大家来思考几个问题。

出示课件:1、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3、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4、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怎样的志向?师: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好吗?生:好!师:那哪位同学愿意来回答?生:诗人的心情是苦闷的。

从“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师:大家说这位同学回答得对不对?生:对。

师:是的,回答正确。

很好。

那么接下来三个小组刚好每小组负责一小题进行讨论,然后推选小组代表来回答,看哪个组表现最好。

生:(讨论)师:大家已经讨论出结果了,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

生1:我认为“欲渡黄河”、“将登太行”并非实写,作者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

生2:诗人巧用姜太公渭水垂钓遇周文王,伊尹被汤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边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希望也相信自己能像这历史上两个有名人物一样受到重用的情思。

生3:我们是这样理解的:“我相信乘风破浪的机会总会到来,到时我将直挂云帆,渡过茫茫苍海。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心和乐观的信念。

师:我们这一次每个小组可谓是平分秋色,都答得很好。

我建议大家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掌。

生:(鼓掌)(教师归纳小结)出示课件:金樽、玉盘──美酒佳肴的铺陈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茫然、忧郁悲愤冰塞黄河、雪满太行──艰难险阻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信心倍增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师: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生1:怀才不遇的愤懑。

生2:积极乐观的态度。

生3:顽强的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

师:是的,诗人正是借这首诗歌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的高尚风格。

师:那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生1:一个苦闷的李白。

生2:一个自信的李白。

生3:一个乐观的李白。

师:是的。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豪气干云的李白,一个英风傲岸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