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18
2012年物理高考压轴题(含答案)
2012年物理高考压轴题集(含答案)1如图12所示,PR 是一块长为L =4 m 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 的匀强电场E ,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一个质量为m =0.1 kg ,带电量为q =0.5 C的物体,从板的P 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
当物体碰到板R 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 点,PC =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 2 ,求:(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 1和v 2(3)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4)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方向2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 的木板C ,质量m c =5kg ,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 和B ,m A =1kg ,m B =4kg ,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 、B 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 以速度6m /s 水平向左运动,A 、B 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1)当两滑块A 、B 都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是多大?(2)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多少?3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 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簧示数为F 2,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 ,另有三个木块A 、B 和C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m C =3 m ,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 连接一轻弹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 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 静止在P 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 在Q 点以初速度v 0向下运动,P 、Q 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 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 相碰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 点.若木块A 静止于P 点,木块C 从Q 图12点开始以初速度032v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 停在斜面上的R 点,求P 、R 间的距离L ′的大小。
2012-2018高考物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bc=3 cm,ca=4 cm。
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
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A.a、b的电荷同号,169 k=B.a、b的电荷异号,169 k=C.a、b的电荷同号,6427k=D.a、b的电荷异号,6427k=17.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
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
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端位于PQS上,OM与轨道接触良好。
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
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的电荷量相等,则BB'等于学*科网A.54B.32C.74D.218.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 相切于b点。
一质量为m的小球。
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201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2012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人教版)课时训练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第二讲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本卷共12小题全部为选择题,共120分)1.图10-2-19为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A 为升压变压器,其输入功率为P 1,输出功率为P 2,输出电压为U 2;B 为降压变压器,其输入功率为P 3,输入电压为U 3.A 、B 均为理想变压器,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图10-2-19A .P 1>P 2B .P 2=P 3C .U 2>U 3D .U 2=U 3解析:由变压器原理知,P 1=P 2=P 3+ΔP =P 4+ΔP ,U 2=U 3+ΔU ,选C.答案:C2.(2010·天津理综,7)为探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的关系,将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相同的灯泡L 1、L 2,电路中分别接了理想交流电压表V 1、V 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 1、A 2,导线电阻不计,如图10-2-20所示.当开关S 闭合后( )图10-2-20A .A 1示数变大,A 1与A 2示数的比值不变B .A 1示数变大,A 1与A 2示数的比值变大C .V 2示数变小,V 1与V 2示数的比值变大D .V 1示数不变,V 1与V 2示数的比值不变解析: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不变,即V 1示数不变,因U 1U 2=n 1n 2,故V 2示数不变,V 1与V 2示数的比值不变,D 对.S 闭合使负载总电阻减小,I 2=U 2R ,所以I 2增大.因I 1I 2=n 2n 1,所以A 1示数增大,A 1与A 2示数比值不变,A 对. 答案:AD3.如图10-2-21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 1∶n 2=4∶1,原线圈ab 间接一电压为u =2202sin 100πt (V)的交流电源,灯泡L 标有“36 V 18 W ”,当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处在某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25 A ,灯泡L 刚好正常发光,则()图10-2-21A .滑动变阻器R 消耗的功率为36 WB .定值电阻R 0的电阻值为19 ΩC .流过灯泡L 的交变电流频率为25 HzD .将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向上滑时,灯泡L 的亮度变暗解析:本题考查理想变压器及电路的动态分析的相关知识.根据电流表示数和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可知副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为1 A ,灯泡正常发光可知,灯泡所在支路电流为0.5 A ,故滑动变阻器所在支路电流为0.5 A ,电压为36 V ,根据P =UI 可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18 W ,故A 错;根据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可知副线圈两端的电压的有效值为55 V ,则R 0两端电压为19 V ,R 0的电阻为19 Ω,故B 正确;原副线圈电流的频率应相同为50 Hz ,故C 错误;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滑,阻值增大,则并联电阻的阻值变大,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变大,灯泡将变亮,故D 错误,此题为中等难度题.答案:B4. 如图10-2-22所示为远距离高压输电的示意图.关于远距离输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增加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利于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B .高压输电是通过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少电路的发热损耗的C .在输送电压一定时,输送的电功率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小D .高压输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一定是电压越高越好解析:根据P =I 2R 可知,在电流I 一定的情况下,减小电阻R 可以减少电路上的电能损失,而R =ρL S,所以增大输电线横截面积S 有利于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A 对;由公式P =I 2R 可得,若设输送的电功率为P ′,则P =P ′2U 2R ,可见,在输送电压U 一定时,输送的电功率P ′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大,C 错误.答案:ABD5. 如图10-2-23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输入的交变电压保持恒定.则当开关S 合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0-2-22图10-2-23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原线圈的电流增大C.流过R1的电流不变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解析:本题考查交流电.由于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回路中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干路上电流增加,但并联电路两端电压不变,选项A错误,B正确;由于R1两端电压不变,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不变,选项C正确;由于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输出电压不变,电流增加,输出功率增加,选项D错误.答案:BC6. (2010·东北三省四市联考)如图10-2-24,一理想自耦变压器的原线触头P与线圈始终接触良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通过电路中A、C两处的电流分别为I A、I C则I A>I CB.若仅将触头P向A端滑动,则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增大图10-2-24 C.若仅使电阻R增大,则原线圈的输入电功率增大D.若在使电阻R增大的同时,将触头P向A端滑动,则通过A处的电流增大解析:自耦变压器是指它的绕组是初级和次级在同一绕组上的变压器.通过改变初、次级的线圈匝数比的关系来改变初、次级线圈两端电压,实现电压的变换.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与其匝数成正比.理想自耦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有正弦交变电压,若仅将触头P 向A端滑动,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则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增大,选项B正确.答案:B7.“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山东省某公司向灾区北川捐赠一批柴油发电机.该柴油发电机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表所示.现在用一台该型号的柴油发电机给灾民临时安置区供电,发电机到安置区的距离是400 m,输电线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均为GBCZ60型单股铜导线,该型导线单位长度的电阻为2.5×10-4Ω/m.安置区家用电器的总功率为44 kW,当这些家用电器都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输电线路中的电流为20 AB.输电线路损失的电功率为8 000 WC.发电机实际输出电压是300 VD.如果该柴油发电机发的电是正弦交流电,则输出电压最大值是300 V解析:I 线=I 0=P 0U 0=4.4×104220A =200 A ;线路损失功率P 线=I 2线R 线=8 000 W ,线路两端电压U =I 线R 线=40 V ,所以发电机输出电压为260 V ;如果该柴油发电机发的电是正弦交流电,则输出电压最大值是260 2 V.答案:B8.如图10-2-25甲所示,为一种可调压自耦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线圈均匀绕在圆环型铁芯上,若AB 间输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转动滑动触头P 到如图甲中所示位置,在BC 间接一个55 Ω的电阻(图中未画出),则()图10-2-25A .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u =2202sin(25πt )VB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 HzC .流过电阻的电流接近于4 AD .电阻消耗的功率接近于220 W解析:由题中图乙可知正弦交流电的周期T =0.04 s ,则f =1T=25 Hz ,ω=2πf =50π rad/s ,所以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 =2202sin(50πt )V ,A 错误,B 正确;从题图甲中可以看出,自耦变压器的副线圈的匝数约是原线圈匝数的12,故副线圈两端的电压约为110 V ,流过电阻的电流约为2 A ,C 项错误;电阻消耗的功率P =U 2I 2=220 W ,D 项正确.答案:BD9. (2010·海南卷,9)如图10-2-26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 为负载电阻,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电压表读数为6 V ,则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4 2 VB .若输入电压不变,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电流表的读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C .若输入电压不变,负载电阻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入功率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D .若保持负载电阻的阻值不变,输入电压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出功率增加到原来的4倍解析:本题考查变压器的原理以及交流电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交变电流的认识和理解.因为电压表的读数为6 V ,则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6 V ,由U 1U 2=n 1n 2, 图10-2-26故U 1=4U 2=24 V ,所以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U m =2U 1=24 2 V ,所以选项A 正确;若输入电压不变,副线圈匝数增加,则U 2增大,由I 2=U 2R可知,电流表示数增大,所以选项B 不对;输入电压和匝数比不变,则电压值不变,当负载电阻R 变大时,则I 2=U 2R,电流变小,故P 1=P 2=U 2I 2,所以输入功率也减小,所以选项C 错;若负载电阻R 不变,输入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输出电压也变为原来的2倍,I 2=U 2R则输出电流也变为原来的2倍,故输出功率P 2=U 2I 2变为原来的4倍,所以选项D 正确. 答案:AD10.(2011·临沂模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扩大,节能变得越来越重要.某发电厂采用升压变压器向某一特定用户供电,用户通过降压变压器用电,若发电厂输出电压为U 1,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 ,在某一时段用户需求的电功率为P 0,用户的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U 2.在满足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P 20R U 22B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P 20R U 21C .若要减少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可以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D .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会降低输电的效率解析:设发电厂输出功率为P ,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ΔP =P -P 0,ΔP =I 2R =P 2R U 21,A 、B 项错误;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可以减小导线上的电流,故可以减少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C 项正确;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减少,则发电厂输出的总功率减少,故可提高输电的效率,D 项错误. 答案:C11.如图10-2-27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L 1、L 2、L 3为三只规格均为“9 V 6 W ”的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输入端接入如图10-2-28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10-2-27 图10-2-28A .电流表的示数为2 AB .电压表的示数为27 2 VC .副线圈两端接入耐压值为9 V 的电容器恰能正常工作D .变压器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解析:副线圈两端电压有效值是9 V ,三只规格均为“9 V 6 W ”的相同灯泡并联,电流表的示数为2 A ,A 正确;电压表示数为有效值27 V ,B 错;副线圈两端电压最大值是9 2 V ,副线圈两端接入耐压值为9 V 的电容器不能正常工作,C 错;交变电流的周期是0.02 s ,变压器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D 正确.答案:BC12.一个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示波器,绘制出了一个原、副线圈 匝数比为2∶1的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两端输出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10-2-29所示(图线为正弦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 =20sin(100πt )VB .接在副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7.1 VC .该变压器原线圈输入频率为50 HzD .接在副线圈两端的阻值为20 Ω的白炽灯消耗的功率为2.5 W解析:由图象知该交变电压的最大值为10 V ,周期为4×10-2 s ,其角速度ω=2πTrad/s ,则原线圈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 =20sin(50πt )V ,A 项错误;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有效值,U =102V ≈7.1 V ,B 项正确;该交变电压的频率f =1T =25 Hz ,变压器不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C 项错误;计算白炽灯的功率要用有效值,P =U 2R=2.5 W ,D 项正确. 答案:BD图10-2-29。
201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电场力的性质同步练习
第一节 电场力的性质一、单项选择题1.在电场中某点放一检验电荷,其电荷量为q ,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为F ,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 =F /q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移去检验电荷,该点的电场强度就变为零B .若在该点放一个电荷量为2q 的检验电荷,该点的场强就变为E /2C .若在该点放一个电荷量为-2q 的检验电荷,则该点场强的大小仍为E ,但电场强度的方向变为原来相反的方向D .若在该点放一个电荷量为-q /2的检验电荷,则该点场强的大小仍为E ,电场强度的方向也仍为原来的场强方向解析:选 D.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只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检验电荷的大小、正负、有无都无关.故A 、B 、C 均错,D 对.2.(2009年高考江苏卷)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2,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112FB.34FC.43F D .12F 解析:选C.初始状态下,两电荷间的作用力F =k3Q2r 2,两电荷接触时电荷量先中和再平均分配,每个小球带电荷量均为+Q ,则F ′=k Q 2r 22,F ′F =43,C 正确.3.(2011年广东珠海模拟)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粒子以某速度进入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图中所示的运动轨迹.M 和N 是轨迹上的两点,其中M 点在轨迹的最右端.不计重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粒子在M 点的速率最大B .粒子所受电场力沿电场方向C .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不变D .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始终在增加解析:选C.粒子接近M 点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离开M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所以在M 点粒子的速率应该最小,A 、B 错误;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所受电场力不变,加速度不变,C 正确;因为动能先减小后增加,所以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D 错误.4.(2011年江苏镇江模拟)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 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其速度v 和时间t 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此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图乙中的( )解析:选 A.从图甲可以直接看出,粒子的速度随时间逐渐减小;图线的斜率逐渐增大,说明粒子的加速度逐渐变大,电场强度逐渐变大,从A 到B 电场线逐渐变密.综合分析知,负电荷是顺着电场线运动,由电场线疏处到达密处,正确选项是A.二、双项选择题5.(2011年广东深圳联考)电场强度E的定义式为E=F/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B.上式中,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q是放入电场中电荷的电荷量C.上式中,F是放入电场中电荷所受的电场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荷量D.在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kQ1Q2/r2中,kQ2/r2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电荷Q1处的场强大小,而kQ1/r2是点电荷Q1产生的电场在电荷Q2处的场强大小解析:选BD.本题考查对电场强度定义式E=F/q和对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的理解.由E=Fq与E=kQr2的对比表格中可以看出BD选项是正确的.6.(2011年广东深圳联考)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u或反夸克d)组成的,它们的带电荷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A.π+由u和d组成 B.π+由d和u组成C.π-由u和d组成 D.π-由d和u组成解析:选AD.由题可知,u带+23e电荷量,d带+13e电荷量,(+23e)+(+13e)=+e,而π+带+e电荷量,带电荷量守恒,所以A选项正确.同理,D选项正确.7.(2011年广东一模)如图所示,带电荷量分别为+4Q与+Q的点电荷固定在A、B两点,C、D两点将AB连线三等分,现使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从C点开始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则该粒子在C、D之间运动的速度大小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解析:选BC.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和电场叠加规律可知,C、D间电场强度方向由C指向D,且逐渐减小到零,则带负电粒子在C、D间运动时受电场力水平向左且逐渐减小,带电粒子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选项B符合题意;若粒子在达到D点之前减速到零,则会反向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选项C符合题意.8.如图,a、b是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同一点,两球静止时,它们距水平面的高度相等,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且β>α.若同时剪断两根细线,空气阻力不计,两球带电荷量不变,则( )A.a球的质量比b球的大B.a、b两球同时落地C.a球的电量比b球的大D.a、b两球飞行的水平距离相等解析:选AB.设a、b球间库仑斥力大小为F,分析两球受力可得:tanα=Fm a g,tanβ=Fm b g,因α<β,故有m a>m b,A正确;剪断细线后,两球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B正确;由于两球在水平方向始终沿直线的库仑斥力大小相等,故水平方向a球的加速度比b的小,因此相等时间内,a球的水平距离比b的小,D错误;无法比较电量大小,故C 错误.三、非选择题9.如图所示,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静电力常量为k).解析:根据题干和图示,可知a点处场强由点电荷q和带电薄板分别产生的场强叠加而成.若a点场强为零,点电荷q产生的场强和带电薄板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对称性,可求出带电薄板在b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kqd2,方向水平向左(或垂直薄板向左).答案:kqd2水平向左(或垂直薄板向左)10.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A带电量7Q,B带电量-Q,C不带电.将A、B 固定,然后让C反复与A、B接触,最后移走C球.试问A、B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多少倍?解析:C球反复与A、B接触,最后三个球带相同的电量,其电量为:Q′=7Q+-Q3=2Q.A、B球间原先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k Q1Q2r2=k7Q·Qr2=7kQ2r2.A、B、C球碰后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k Q1Q2r2=k·2Q·2Qr2=4kQ2r2.由以上关系可得:F′=47F.故A、B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4/7.答案:4/71.(创新题)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在小球经过的竖直平面内,存在着若干个如图所示的无电场区和有理想上下边界的匀强电场区,两区域相互间隔,竖直高度相等,电场区水平方向无限长.已知每一电场区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均竖直向上,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水平方向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 .若场强大小等于mgq ,则小球经过每一电场区的时间均相同 C .若场强大小等于2mgq,则小球经过每一无电场区的时间均相同D .无论场强大小如何,小球通过所有无电场区的时间均相同解析:选AC.小球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作用,因此,在水平方向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A 正确;当E =mgq时,小球通过第一、二电场区时在竖直方向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竖直速度不同,故B 错误;当E =2mgq时,小球通过第一、二无电场区时在竖直方向的初速度是相同的,均为零,故经过无电场区的时间也相同,C 正确;如取E =mgq,则小球通过无电场区的速度越来越大,对应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故D 错误.2.(2011年福建厦门质检)如图所示,虚线MN 下方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E =2×103V/m ,电场区域上方有一竖直放置长为l =0.5 m 的轻质绝缘细杆,细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带电小球A 、B ,它们的质量均为m =0.01 kg ,A 带正电,电荷量为q 1=2.5×10-4C ;B带负电,电荷量q 2=5×10-5C ,B 到MN 的距离h =0.05 m .现将轻杆由静止释放(g 取10 m/s 2),求:(1)B 刚进入匀强电场后的加速度大小;(2)从开始运动到A 刚要进入匀强电场过程的时间.解析:(1)B 刚进入电场时,以A 、B 及轻杆为一整体,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 +q 2E =2ma解得a =g +q 2E 2m=15 m/s 2. (2)B 进入电场之前,A 、B 及轻杆整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为t 1h =12gt 21得:t 1=0.1 sB 进入电场瞬间速度:v 1=gt 1=1 m/s从B 进入电场到A 刚要进入电场过程,A 、B 及轻杆整体做匀加速运动,时间为t 2l =v 1t 2+12at 22解方程得:t 2=0.2 s从开始运动到A 刚要进入匀强电场过程中的时间 t =t 1+t 2=0.3 s.答案:(1)15 m/s 2(2)0.3 s。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及答案(word排版)
2012全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D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15.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
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BD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
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B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17.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
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
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kW。
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2和I1分别约为(B )A.380V和5.3AB.380V和9.1AC.240V和5.3AD.240V和9.1A18.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
201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全部14套)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汇编目录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大纲版)-------22、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新课标版)---7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134、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205、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246、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297、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348、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399、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4510、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501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5512、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611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6614、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70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解析版(全国卷大纲版)(适用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广西)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份额和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德0分。
1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15. 23592U经过m次a衰变和n次β衰变2082Pb,则()A.m=7,n=3B.m=7,n=4C.m=14,n=9D.m=14,n=181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17质量分别为m1和m2、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两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
201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7
201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故牛顿运动定律又叫惯性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仅适用于宏观物体,只可用于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的加速度a=0条件下的特例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解析: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故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A错误.牛顿运动定律都是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在微观、高速的情况下不成立,B正确.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两点含义,一是所有物体都有惯性,二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并不能完全包含这两点意义,C错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D正确.答案:BD2.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解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及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同属物体和斜面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斜面和物体上,因此它们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A错B对;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其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应作用在地球上,因此C错;物体所受重力,无论如何分解,各分力都应作用在物体上,而不能作用在斜面上形成对斜面的压力,所以D错.答案:B3.(2009年高考宁夏卷)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解析: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即开普勒三定律,A错.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指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C错.卡文迪许设计了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B对.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很多,如伽利略、笛卡儿等,D对.答案:BD4.(探究创新)如图所示,甲、乙两节空车厢质量相等,两个同学玩捉迷藏游戏时,有一同学躲在某节车厢内,牵拉系在另一车厢上的绳子,使两车靠近.设绳子质量不计,两车厢与水平轨道之间的摩擦不计.站在地面上的同学若要判断哪节车厢里面有人,下列依据正确的是()A.根据绳子拉力大小,拉力大的一端车厢里面有人B.根据运动的先后,后运动的车厢里面有人C.根据同一时刻运动的快慢,运动慢的车厢里面有人D.根据同一时刻运动的快慢,运动快的车厢里面有人解析:绳子上的拉力大小是相等的,A错;两车同时开始运动,所以不能根据运动的先后判断哪个车厢里有人,B错;有人的车厢加速度小,所以在同一时刻其速度小,C正确,D错误.答案:C[来源:]5.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D.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A.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B.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原来位置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D.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解析:由于惯性,人竖直向上跳起后水平方向的速度与人跳起时车的速度相等,故车静止时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人均落在原来的位置,故A错误,B正确;当车加速前进时,人竖直跳起后,水平方向以此时该车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车做加速直线运动,故人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C正确;同样的道理,可分析D 错误.[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BC9.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来源:Z#xx#][来源:Z,xx,]B.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解析:安全带与人和车的惯性无关,A错、B对.系好安全带主要是防止因刹车时人具有向前的惯性而造成伤害事故,C错、D对.答案:BD10.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A .向左行驶、突然刹车B .向右行驶、突然刹车C .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D .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解析: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当小球在虚线位置时,小球、车具有向左的加速度,车的运动情况可能为:向左加速行驶或向右减速行驶,A 错误,B 正确;当车匀速运动时,无论向哪个方向运动,小球均处于竖直位置不摆动,C 、D 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如图所示,高为h 的车厢在平直轨道上匀减速向右行驶,加速度大小为a ,车厢顶部A 点处有质量为m 的油滴落到地板上,若O 点位于A 点的正下方,则油滴落在地板上的点应在O 点左侧还是右侧?离O 点距离为多少?油滴下落过程中对地球的作用力大小为多少?解析:油滴离开车厢上的A 点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原来的速度,而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由h =12gt 2知 油滴的下落时间t = 2hg ①设油滴下落时车的速度为v 0,则在时间t 内油滴的水平位移s 1=v 0t ②车的水平位移s 2=v 0t -12at 2③ 由①②③得油滴落在O 点右侧,距O 点的距离为Δs =s 1-s 2=12at 2=a g h .油滴下落时地球对油滴的作用力大小为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油滴对地球的作用力大小也是mg.[来源:]答案:右侧ag h mg12.(15分)(综合提升)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而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少?解析:环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受一个重力,及箱子的杆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给杆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故箱子竖直方向上受力如图乙所示,受重力M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N,及环给它的摩擦力f′,由于箱子处于平衡状态,可得N=f′+Mg=f+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箱子给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给箱子的弹力,即[来源:学#科#网]N′=f+Mg.答案:f+Mg。
高考物理复习高三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18功和功率
高考物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功和功率高考常考题型:选择题+计算题1.若在水平直轨道上有一列以额定功率行驶的列车,所受阻力与质量成正比,由于发生意外情况,最后几节车厢与车体分离,分离后车头保持额定功率运行,则( )A.车头部分所受牵引力增大,速度也增大B.车头部分所受牵引力减小,速度也减小C.脱离部分做匀减速运动,车头部分做匀加速运动D.分离出的车厢越多,车头能获得的最大速度越大2.(2013·淄博模拟)质量为1 500 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图象如图1所示。
由此可求( )图1A.前25 s内汽车的位移B.前10 s内汽车所受的牵引力C.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D.15~25 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3. (2012·江苏高考)如图2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点。
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图2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4.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以加速度a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加速运动,运动中物体m与斜面体相对静止。
则关于斜面对m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3A.支持力一定做正功B.摩擦力一定做正功C.摩擦力可能不做功 D.摩擦力可能做负功5.(2012·山西大学附中测试)一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
从某时刻起,对该物体再施加一水平恒力F,则在下列运动一段时间内( )A.如果物体改做匀速运动,则力F一定对物体做正功B.如果物体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力F一定对物体做正功C .如果物体仍做匀减速运动,则力F 一定对物体做负功D .如果物体改做曲线运动,则力F 一定对物体不做功6.如图4所示,木板可绕固定水平轴O 转动。
木板从水平位置OA 缓慢转到OB 位置,木板上的物块始终相对于木板静止。
201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2
201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来源:学科网]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解析:设第1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s,则第2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 s,则经过时间t s,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Δh=12gt2-12g(t-1)2=gt-12g,可见,两粒石子间的距离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B正确.答案:B2.以35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B.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 s解析: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但加速度仍为向下的g,A正确,B错误;由H=v202g=61.25 m,可知C正确;由t=v0g=3510s=3.5 s,可知D正确.答案:ACD3.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37.5 m所需时间为() A.3 s B.4 s[来源:学|科|网]C.5 s D.6 s解析:由位移公式得:s=v0t-12at2解得t1=3 s t2=5 s因为汽车经t0=v0a=4 s停止,故t2=5 s舍去,应选A.[来源:]答案:A4.(探究创新题)正在匀加速沿平直轨道行驶的长为L的列车,保持加速度不小)是均匀变化(即v=kh,k是个常数)的可能性.答案:B7.(思维拓展题)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 m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则物体的()A.v m只能为2v,与a1、a2的大小无关B.v 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C.a1、a2须是一定的D.a1、a2必须满足a1·a2a1+a2=2vt解析:由AB=v t=v m2t1+v m2t2=v m2t得,v m=2v,与a1、a2的大小无关,故A正确;由t1=v ma1,t2=v ma2得t=v ma1+v ma2,即得a1·a2a1+a2=2vt,故D也正确.答案:AD8.一辆汽车拟从甲地开往乙地,先由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0时刚好到达乙地.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下表给出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汽车()时刻(s) 1.0 2.0 3.0 5.07.09.510.5速度(m/s) 3.0 6.09.012129.0 3.0 A.B.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5.0 sC.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2.0 sD.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 s解析:从题表中看出,匀速的速度为12 m/s.从t=1.0 s到t=3.0 s,各秒内速度变化相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9.0-3.03.0-1.0m/s2=3 m/s2.匀加速的时间t=v/a=123s=4.0 s,故选项A对,B错;匀减速的加速度a=3.0-9.010.5-9.5m/s2=-6 m/s2.匀减速的时间t =0-v a =-12-6s =2.0 s ,故选项C 对,D 错.答案:AC9.(2011年孝感模拟)如图所示,水龙头开口处A 的直径d 1=2 cm ,A 离地面B 的高度h =80 cm ,当水龙头打开时,从A 处流出的水流速度v 1=1 m/s ,在空中形成一完整的水流束.则该水流束在地面B 处的截面直径d 2约为(g 取10 m/s 2)( )A .2 cmB .0.98 cmC .4 cmD .应大于2 cm ,但无法计算解析:水流由A 到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v 2B -v 21=2gh 可得:v B = 17 m/s ,由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横截面的水的体积均相等,可得:v 1·Δt ·14πd 21=v B ·Δt ·14πd 22, 解得:d 2=0.98 cm , 故B 正确. 答案:B10.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 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 点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小球又落至原处O 点的时间为T 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 点高H 的P 点,小球离开P 点后又回到P 点所用的时间为T 1,测得T 1、T 2和H ,可求得g 等于( )A.8H T 22-T 21B.4HT 22-T 21C.8H (T 2-T 1)2 D.H 4(T 2-T 1)2[来源:学科网]解析:设从O 点到最高点为H 2,[来源:学科网] 则H 2=12g (T 22)2,由P 点到最高点的距离为H 2-H ,[来源:Z|xx|]则H2-H=12g(T12)2,由以上两式解得:g=8HT22-T21,故选A.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解析:(1)0~10 s内,汽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0 s末速度v1=a1t1=2×10 m/s=20m/s10~40 s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40~60 s内,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来源:学_科_网]60 s末的速度v2=v1+a2t2=20 m/s-1×20 m/s=0.v-t图线如图所示.(2)s=12v1t1+v1t+12(v1+v2)t2=12×20×10 m+20×30 m+12×(20+0)×20 m=900 m.答案:(1)见解析(2)900 m12.(15分)(综合提升)如图所示,在国庆阅兵式中,某直升飞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如右图所示已知s AB=5 km,s BC=10 km.问:(1)直升飞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解析:(1)由题意知t=t1+t2=200 ss AB=0+v2t1=5 000 ms BC=v t2=10 000 m 解得:v=100 m/s(2)因为t1=2s ABv=100 s所以a=v-0t1=1 m/s2答案:(1)100 m/s(2)1 m/s2。
201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1
201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1 D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解析:限速标志上的数值为这一路段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的最大值,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值,不能超过这一规定值,故只有C正确.答案:C4.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不同解析:位移是指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用从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表示,三个质点的始、末位置相同,故三个质点的位移相同,D错误;由于运动时间相同,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平均速度也相同,A正确;曲线运动的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所以不是任意时刻速度方向都相同的,B错误;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位移并不相同,平均速度也不同,C错误.答案:A5.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分钟,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到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08 km/h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来源:学科网ZXXK]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 km/h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度是150 km/h解析: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为v=st=95/60km/h=108 km/h.A正确,B错误;而平均速率v=lt=155/60km/h=180 km/h,C错误;车内速度计指示的速度为汽车通过某位置的瞬时速度,D正确.答案:AD[来源:学。
科。
网]6.(思维拓展)下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A.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B.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0米C.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卡车总是静止的D.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来源:学.科.网]解析:在解答本题时,很多同学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往往错误地认为参考系只能选地面,其实不然,如A选项,可以选择与地面相对静止的三楼地板为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只要有利于问题的研究,选择哪个物体为参考系都可以.[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答案:AD7.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运动停止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是加速,也可以是减速,加速度不断减小到零表明物体速度变化的越来越慢至速度不变,故A、B、C、D都正确.答案:ABCD8.在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中,从山东龙口港到大连是一条重要的闯关东路线.假设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港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两船的速度相同,位移不相同B.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C.“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间隔,“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解析:在本题中路程是船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龙口指向大连的有向线段,两船的路程不相同,位移相同,故A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故B正确;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间隔是两时刻间的间隔,故C正确;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船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D正确.答案:BCD9.(探究创新)在两条相互垂直的水平直道上,甲正以3 m/s的速度自西向东朝十字路口走去,乙正以4 m/s的速度通过十字路口向北走去,此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0 m.则在以后的过程中,甲、乙之间的最小距离是() A.100 m B.80.8 mC.80 m D.70.7 m解析:从乙正以4 m/s的速度通过十字路口向北走去时开始计时,t时刻两者的距离s=(100-3t)2+(4t)2m=25(t-12)2+6 400 m,则当t=12 s时,s有最小值为80 m,C正确.答案:C10.(2011年福州模拟)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C.甲、乙同时到达D.不能确定解析:设甲、乙两车从某地到目的地距离为s,则对甲车有t甲=2sv1+v2;对乙车有t乙=s2v1+s2v2=(v1+v2)s2v1v2,所以t甲t乙=4v1v2(v1+v2)2,由数学知识知(v1+v2)2>4v1v2,故t甲<t乙,A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t1=5 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了t2=10 s,司机第二次鸣笛,又经t3=2 s 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客车是否超速行驶.(已知此高速路段最高限速为120 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解析:设客车的速度为v1,声音的速度为v2,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L1,第二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L2,则有v2t1=2L1-v1t1v2t3=2L2-v1t3又L2=L1-v1(t2+t1)以上三式联立可得:v1=v29≈37.8 m/s≈136 km/h>120 km/h[来源:学科网ZXXK]故客车超速行驶答案:见解析12.(15分)(综合提升)南京军区某部进行了一次海上军事演习,一艘鱼雷快艇以30 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0=2 km时,以60 m/s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 s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v1、v2分别为多大?解析:第一枚鱼雷击中前,敌舰逃跑的速度v1,当鱼雷快艇与敌舰相距L0=2 km时,发射第一枚鱼雷,以t1=50 s击中敌舰,则有(v-v1)t1=L0,即:(60-v1)×50=2 000解得v1=20 m/s.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与敌舰的距离为L0-(30-v1)t1=1 500 m马上发射第二枚鱼雷,击中前瞬间敌舰的速度为v2,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则有(v-v2)t2=1 500,即:(60-v2)×30=1 500,解得v2=10 m/s.[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20 m/s10 m/s。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练18 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课练18 动量守恒定律1.如下列图,站在车上的人,用锤子连续敲打小车.初始时,人、车、锤子都静止.假设水平地面光滑,关于这一物理过程,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连续敲打可使小车持续向右运动B .人、车和锤子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当锤子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时,人和车水平方向的总动量为零D .人、车和锤子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2.(多项选择)如下列图,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木块静止,现有一质量为m 的子弹自左向右水平射入木块,并停留在木块中,子弹初速度为v 0,忽略空气阻力,如此如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 )A .从子弹射向木块到一起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B .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动量守恒,故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为mv 0M +mC .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系统的机械能等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D .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v 202g3.(多项选择)如下列图,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A 、B 两木块之间夹着一被压缩的固定的轻质弹簧.现释放弹簧,A 、B 木块被弹开后,各自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飞离桌面.A 落地点距桌边水平距离为0.5 m ,B 落地点距桌边水平距离为1 m ,如此( )A.A、B离开弹簧时的速度之比为1:2B.A、B离开弹簧时的速度之比为1:1C.A、B质量之比为1:2D.A、B质量之比为2:14.如下列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车A和B,两车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它们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另有一质量为m的黏性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正好落在A车上,并与之粘合在一起,粘合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A.14mv20 B.18mv20C.112mv20 D.115mv205.(多项选择)如下列图,一质量M=2.0 kg的长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m=1.0 kg的小物块A.分别给A和B一大小均为3.0 m/s、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物块A始终没有滑离木板B.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A、B共速时的速度大小为1 m/sB.在小物块A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内,木板B速度大小可能是2 m/sC.从A开始运动到A、B共速的过程中,木板B对小物块A的水平冲量大小为2 N·s D.从A开始运动到A、B共速的过程中,小物块A对木板B的水平冲量方向向左6.(多项选择)如下列图,质量为M的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斜面高为h,倾角为θ.现将一质量为m的滑块B(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顶端自由释放,滑块滑到底端时速度大小为v,重力加速度为g,假设不计一切摩擦,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滑块受到的弹力垂直于斜面,且做功不为零B.滑块与斜面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滑块滑到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v sin θD .滑块滑到底端时,斜面后退的距离为mh M +m tan θ7.如下列图,一个质量为M 的木箱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木块.现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左的初速度v 0,如此( )A .小木块和木箱最终将静止B .木箱速度减为v 03的过程,小木块受到的水平冲量大小为13Mv 0 C .最终小木块速度为Mv 0M +m,方向向左 D .木箱和小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练高考小题8.[福建卷节选]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M (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 0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m 的炽热气体.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如此喷气完毕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A.mM v 0B.M mv 0 C.MM -m v 0 D.m M -m v 0 9.[2019·江苏卷]质量为M 的小孩站在质量为m 的滑板上,小孩和滑板均处于静止状态,忽略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小孩沿水平方向跃离滑板,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v ,此时滑板的速度大小为( )A.mM v B.M mv C.mm +M v D.M m +M v 10.[2017·全国卷Ⅰ]将质量为1.00 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 kg·m/s B.5.7×102kg·m/sC.6.0×102kg·m/s D.6.3×102kg·m/s练模拟小题11.[2019·东城区模拟](多项选择)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这个系统中( ) A.一个物体增加的速度等于另一个物体减少的速度B.一物体受合力的冲量与另一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一样C.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系统总动量的变化为零12.[2019·湖北省襄阳四中检测](多项选择)关于动量守恒的条件,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系统动量就不可能守恒B.只要系统所受合外力所做的功为零,系统动量一定守恒C.只要系统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始终为零,系统动量一定守恒D.系统加速度为零,系统动量一定守恒13.[2019·甘肃协作体联考] 如下列图,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A,右端有一根轻质弹簧沿水平方向与木板相连,木板质量M=3 kg,质量m=1 kg的铁块B以水平速度v0=4 m/s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向右滑行,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最后恰好停在木板的左端.在上述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A.3 J B.4 JC.6 J D.20 J14.[2019·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模拟]有一条捕鱼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一吨左右)又窄又长.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展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码头自由停泊,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后停下来,而后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为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为L,他自身的质量为m,如此船的质量M为( )A.mLdB.m L-ddC.m L+ddD.mdL-d15.[2019·重庆一中调研]如下列图,小球a、b(可视为质点)用等长的细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O.将球a和球b向左和向右拉起,使细线水平.同时由静止释放球a和球b,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向左摆动,此后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大夹角为θ=60°.忽略空气阻力,如此两球a、b的质量的比值( )A.m am b=3 B.m am b=3-2 2C.m am b=2 2 D.m am b=2+2 216.[2019·山西省太原五中考试]如下列图,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辆小车,质量均为m=1 kg,现将小球C用长为0.2 m的细线悬于轻质支架顶端,m c=0.5 kg.开始时A车与C 球以v0=4 m/s的速度冲向静止的B车.假设两车正碰后粘在一起,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如此( )A.A车与B车碰撞瞬间,两车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B.从两车粘在一起到小球摆到最高点的过程中,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16 mD.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12 m———[综合测评提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24分)1.[2019·福建邵武七中联考]如下列图,一半径为R、质量为M的1/4光滑圆弧槽D,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在下滑到B点的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到达B 点时相对于地的速度v 满足12mv 2=mgR B .以槽为参考系,小球到达B 点时相对于槽的速度v ′满足12mv ′2=mgR C .以地面为参考系,以小球、槽和地球为系统,机械能守恒D .不论以槽或地面为参考系,小球、槽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均不守恒2.关于如下四幅图所反映的物理过程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甲图中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能量不守恒B .乙图中M 、N 两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剪断束缚M 、N 两木块之间的细线,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M 、N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增加C .丙图中细线断裂后,木球和铁球在水中运动的过程,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 .丁图中木块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斜面下滑,木块和斜面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3.[名师原创]如下列图,乙球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甲球以初动能E k 向右运动,与乙球发生正碰,碰撞过程甲球的动能损失了89,甲球的质量为乙球质量的2倍,如此碰撞后乙球的动能( )A .一定为89E kB .可能为329E k C .可能为169E k D .可能为249E k4.[2019·湖南名校联考]如下列图,两光滑且平行固定的水平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两静止小球a 、b 分别穿在两杆上,两球间连接一个处于原长的竖直轻弹簧,现给小球b 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小球a 的质量为m 1,小球b 的质量为m 2,且m 1≠m 2,如果两杆足够长,如此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 )A .a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弹簧最长时,其弹性势能为12m 2v 20 D .当a 的速度达到最大时,b 的速度最小5.如下列图,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质量为M =3 kg 的“L 〞形状的木板,木板上放着一质量为m =1 kg 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有一与原长相比压缩了10 cm 的弹簧(与物块不拴接),并用细线固定,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2 400 N/m ,当烧断细线后,物块最后恰好停在木板的最右端(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 p =12kx 2),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 .木板和物块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B .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的速度最大C .物块的最大速度为3 2 m/sD .木板的位移是1.5 m6.[2019·安徽模拟]如下列图,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A 与另一个质量为2m 的物块B 发生正碰,碰后物块B 刚好能落入正前方的沙坑中.假设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物块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与沙坑的距离为0.5 m ,g 取10 m/s 2,物块可视为质点.如此碰撞前瞬间A 的速度为( )A .0.5 m/sB .1.0 m/sC .1.5 m/sD .2.0 m/s7.[2019·山东烟台一模]如下列图,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内壁光滑的直线槽,质量相等的A 、B 两球之间由一根长为L 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A 球始终在槽内,其直径略小于槽的直径,B 球放在水平桌面上.开始时刻A 、B 两球的位置连线垂直于槽,相距L2,某时刻给B 球一个平行于槽的速度v 0,关于两球以后的运动,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绳子拉直前后,A 、B 两球组成的系统在平行于槽的方向动量守恒B .绳子拉直后,A 、B 两球将以一样的速度沿平行于槽的方向运动C .绳子拉直的瞬间,B 球的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A 球机械能的增加量D .绳子拉直的瞬间,B 球的机械能的减少量小于A 球机械能的增加量8.如下列图,将质量为M 1、半径为R 且内壁光滑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左侧靠墙角,右侧靠一质量为M 2的物块.现让一质量为m 的小球自左侧槽口A 的正上方h 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与半圆槽相切自A 点进入槽内,并能从C 点离开半圆槽,如此以下结论中正确的答案是( )A .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B .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球、半圆槽和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 .球离开C 点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D .槽将与墙不会再次接触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共2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8分)9.[2019·四省八校联考]如下列图,三辆完全一样的平板小车a 、b 、c 成一直线排列,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c车上有一小孩跳到b车上,接着又立即从b车跳到a车上,小孩跳离c车和b车时对地的水平速度一样,他跳到a车上相对a车保持静止,此后( ) A.a、b两车运动速率相筹B.a、c两车运动速率相等C.三辆车的速率关系为vc>va>vbD.a、c两车运动方向相反10.[2019·武汉调研]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球A、B(可视为质点)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A球质量为1 kg,B球质量大于A球质量.两球间距离小于L时,两球之间会产生大小恒定的斥力,大于L时作用力消失.两球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如下列图,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B球质量为2 kgB.两球之间的斥力大小为0.15 NC.t=30 s时,两球发生非弹性碰撞D.最终B球速度为零三、非选择题(此题共3小题,共37分)11.(9分)[2019·黑龙江哈三中模拟]在光滑水平桌面上O处固定一个弹性挡板,P处有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2 kg的物块C静止,OP的距离等于PQ的距离,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A、B间夹有炸药,一起以v0=5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到P处碰C前引爆炸药,A、B瞬间弹开且在一条直线上运动,B与C发生碰撞后瞬间粘在一起,A的质量为1 kg,B的质量为2 kg,假设要B、C到达Q之前不再与A发生碰撞,如此A、B间炸药释放的能量应在什么范围内?(假设爆炸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物块的动能)12.(14分)[2019·全国卷Ⅰ,25]竖直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物块B静止于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如图(a)所示.t=0时刻,小物块A在倾斜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当A返回到倾斜轨道上的P点(图中未标出)时,速度减为0,此时对其施加一外力,使其在倾斜轨道上保持静止.物块A运动的v t图像如图(b)所示,图中的v1和t1均为未知量.A的质量为m,初始时A与B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1)求物块B的质量;(2)在图(b)所描述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物块A抑制摩擦力所做的功;(3)两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在物块B停止运动后,改变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然后将A从P点释放,一段时间后A刚好能与B再次碰上.求改变前后动摩擦因数的比值.13.(14分)如下列图,一辆高H=0.5 m、质量M=2 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左端固定一处于自然伸长状态的弹簧,弹簧右端距小车右端L=2 m,现用一物块将弹簧压缩并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12 J,物块的质量m=1 kg,解除锁定,小物块瞬间被弹簧弹开.小车上外表右侧L=2 m段粗糙,其余局部光滑,物块与小车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求物块脱离弹簧时,物块和小车各自的速度大小;(2)当物块落地时,求物块距小车上外表右端点的距离s.课练18 动量守恒定律[狂刷小题夯根底]1.C 人、车和锤子整体看做一个处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系统,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外力为零,故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总动量始终为零,当锤子有相对大地向左的速度时,车有向右的速度,当锤子有相对大地向右的速度时,车有向左的速度,故车做往复运动,故A错误;锤子击打小车时,发生的不是完全弹性碰撞,系统机械能有损耗,故B错误;锤子的速度竖直向下时,没有水平方向速度,因为水平方向总动量恒为零,故人和车水平方向的总动量也为零,故C正确;人、车和锤子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因为锤子会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故锤子竖直方向上合外力不为零,竖直动量不守恒,系统总动量不守恒,故D错误.2.AB 子弹射入木块的瞬间系统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有局部机械能转化为系统内能,之后子弹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上升,该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整个过程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正确;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0=(M +m )v ,可得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为v =mv 0M +m,故B 正确;忽略空气阻力,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由于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机械能有损失,所以其机械能小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故C 错误;子弹射入木块后,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m )v 2=(M +m )gh ,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m 2v 202M +m 2g,故D 错误.3.AD A 和B 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一样,如此它们的运动时间相等,由x =v 0t 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比值为v A v B =x A x B =0.5 m 1 m =12,故A 正确,B 错误;弹簧弹开木块的过程中,两木块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取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 A -m B v B=0,如此AB 木块的质量之比为m A m B =v B v A =21,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4.C 黏性物体落在A 车上,由动量守恒有mv 0=2mv 1,解得v 1=v 02,之后整个系统动量守恒,有2mv 0=3mv 2,解得v 2=2v 03,最大弹性势能E p =12mv 20+12×2m ⎝ ⎛⎭⎪⎫v 022-12×3m ⎝ ⎛⎭⎪⎫23v 02=112mv 20,所以C 项正确.5.AD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 -mv =(M +m )v 共,解得v 共=1 m/s ,A 正确;小物块向左减速到速度为零时,设长木板速度大小为v 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 -mv =Mv 1,解得v 1=1.5 m/s ,当小物块反向加速的过程中,木板继续减速,木板的速度必然小于1.5 m/s ,B 错误;根据动量定理,A 、B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木板B 对小物块A 的平均冲量大小为I =mv 共+mv =4 N·s,故C 错误;根据动量定理,A 对B 的水平冲量I ′=Mv 共-Mv =-4 N·s,负号代表与正方向相反,即向左,故D 正确.6.AD如下列图,滑块下滑的过程中,斜面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滑块和斜面组成的系统在竖直方向受力不平衡,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滑块受到的弹力F N 与斜面垂直,但是由于斜面也在运动,导致滑块的位移和弹力F N 不垂直,故弹力F N 做功不为零,A 正确,B 错误;滑块滑到斜面底端的瞬间,其速度方向和位移的方向一致,并不沿着斜面,故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不等于mgv sin θ,C 错误;设滑块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滑块和斜面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分别为x 1和x 2,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根据反冲模型有mx 1=Mx 2,x 1+x 2=h tan θ,解得斜面后退的距离x 2=mhM +m tan θ,D 正确.7.C 由于木箱在光滑水平面上,小木块与木箱之间的摩擦力是木箱和小木块组成的系统的内力,给木箱一个向左的初速度,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小木块和木箱最终将以一样的速度运动,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 0=(M +m )v ,最终速度v =Mv 0M +m,选项C 正确,A 错误;由于木箱底板粗糙,小木块在木箱内相对于木箱滑动,摩擦产生热量,所以木箱和小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选项D 错误;当木箱速度减小为v 03时,木箱动量减少了23Mv 0,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小木块的动量将增加23Mv 0,根据动量定理,木箱对小木块作用力的冲量大小为23Mv 0,选项B 错误.8.D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0=(M -m )v ,可得火箭获得的速度为mM -mv 0,选D 项.9.B 对小孩和滑板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0=Mv -mv ′,解得滑板的速度大小v ′=Mvm,选项B 正确.10.A 燃气从火箭喷口喷出的瞬间,火箭和燃气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p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p -mv 0=0,解得p =mv 0=0.050 kg×600 m/s =30 kg·m/s,选项A 正确.11.CD 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即p 1+p 2=p ′1+p ′2,等式变形后得p 1-p ′1=p ′2-p 2,即-Δp 1=Δp 2,-m 1Δv 1=m 2Δv 2,所以每个物体的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只有在两物体质量相等的情况下才有一个物体增加的速度等于另一个物体减少的速度,故A 错误,C 正确;根据动量定理得I 1=Δp 1,I 2=Δp 2,每个物体的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每个物体受到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 错误;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即系统总动量的变化为零,D 正确.12.CD 只要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系统动量就守恒,与系统内是否存在摩擦力无关,故A 错误;系统所受合外力做的功为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此系统动量不一定守恒,故B 错误;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是力的冲量,系统所受到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如此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C 正确;系统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D 正确.13.A 设铁块与木板共速时速度大小为v ,铁块相对木板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L ,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 ,铁块压缩弹簧使弹簧最短时,由能量守恒可得12mv 20=F f L +12(M +m )v 2+E p ,由动量守恒,得mv 0=(M +m )v ,从铁块开始运动到最后停在木板左端过程,由功能关系得12mv 20=2F f L +12(M +m )v 2,联立解得E p =3 J ,应当选项A 正确.14.B 据题意,人从船尾走到船头过程中,动量守恒,如此有Mv 0=mv ,即Md =m (L -d ),解得船的质量为M =m L -dd,所以B 选项正确.15.B 设细线长为L ,球a 、b 下落至最低点,但未相碰时的速率分别为v 1、v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a gL =12m a v 21,m b gL =12m b v 22;在两球碰后的瞬间,两球共同速度为v ,以向左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b v 2-m a v 1=(m a +m b )v ,两球共同向左运动到最高处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a +m b )v 2=(m a +m b )gL (1-cos θ),联立解得:m a m b =2-12+1=3-22,所以选项B 正确.16.C 两车碰撞后粘在一起,属于典型的非弹性碰撞,有机械能损失,A 项错误;从两车粘在一起到小球摆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A 、B 、C 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如此系统动量不守恒,B 项错误;A 、B 两车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设两车刚粘在一起时共同速度为v 1,有mv 0=2mv 1,解得v 1=2 m/s ;从开始到小球到最高点的过程中,A 、B 、C 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设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三者共同速度为v 2,有2mv 1+m c v 0=(2m +m c )v 2,解得v 2=2.4 m/s ,从两车粘在一起到小球摆到最高点的过程中,A 、B 、C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即m c gh =12m c v 20+12·2mv 21-12(2m +m c )v 22,解得h =0.16 m ,C 项正确,D 项错误.[综合测评 提能力]1.C 质量为m 的小球由A 点静止释放,在下滑到B 点的过程中,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小球对地速度大小为v 2,槽对地速度大小为v 1,两速度方向相反,有Mv 1=mv 2,系统机械能守恒,有mgR =12mv 22+12Mv 21,A 错误,C 正确;以槽为参考系,小球到达B 点时相对于槽的速度大小v ′=v 1+v 2,如此12mv ′2=12m (v 1+v 2)2=12mv 21+12mv 22+mv 1v 2,12mv′2-mgR =12mv 21+mv 1v 2-12Mv 21=12v 1(mv 1+mv 2)>0,B 错误;该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故系统机械能守恒,D 错误.2.C 甲图中,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失,但是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量仍守恒,A 错误;乙图中,剪断束缚M 、N 两木块之间的细线,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M 、N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木块的动能,系统机械能守恒,B 错误;丙图中,木球和铁球组成的系统匀速下降,说明两球所受水的浮力等于两球自身的重力,细线断裂后两球在水中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为零,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于水的浮力对两球做功,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 正确;丁图中,木块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斜面下滑,木块和斜面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由于斜面可能不光滑,所以机械能可能有损失,D 错误.3.A 设乙球的质量为m ,甲球的质量为2m ,甲球的初速度大小为v 0,如此E k =12×2mv 20=mv 20,设甲球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v 1,由于碰撞后甲球的动能是碰撞前的19,因此碰撞后甲球的速度大小为v 1=13v 0,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2mv 0=2mv 1+mv 2或2mv 0=-2mv 1+mv 2,解得v 2=43v 0或v 2=83v 0,根据碰撞过程能量不增加可知,v 2=83v 0舍去,故v 2=43v 0,碰撞后乙球的动能E ′k =12m ⎝ ⎛⎭⎪⎫43v 02=89E k ,A 项正确.4.A 由于水平杆光滑,两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弹力时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球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系统动量守恒,选项A 正确;两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而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选项B 错误;当弹簧最长时,两小球的速度相等,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2v 0=(m 1+m 2)v ,解得v =m 2v 0m 1+m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最长时,其弹性势能E p =12m 2v 20-12(m 1+m 2)v 2=m 1m 22m 1+m 2v 20,选项C 错误;由于两小球的质量不相等,假设m 1>m 2,当弹簧从开始伸长时,a 一直在加速,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 的速度达到最大,而弹簧在伸长过程中b 减速,弹簧最长时a 、b 共速,弹簧从最长逐渐恢复到原长的过程中b 继续减速至零再向左加速,当弹簧恢复原长时b 有向左的速度,。
201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静靠在竖直墙上,突然释放,它们同时沿墙面下滑,如图所示,已知m A>m B,则()A.物体A只受重力作用B.物体B受重力和A对它的压力C.物体A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物体A、B都受到墙面的摩擦力解析:释放后,因物体A、B与墙面间无压力,故无摩擦力,两物体均只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C正确,B、D错误.[来源:Z。
xx。
]答案:AC2.(2011年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传送带向右上方匀速运转,石块从漏斗里竖直掉落到传送带上,然后随传送带向上运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来源:]A.石块落到传送带上可能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B.石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受到向右上方的摩擦力作用C.石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受到向左下方的摩擦力作用D.开始时石块受到向右上方的摩擦力后来不受摩擦力解析:由相对运动可知,石块受到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使石块加速向上运动,达到与皮带共速,若所经位移大于两轮间距,则一直加速;若达到共速时所经位移小于两轮间距,共速后石块与皮带相对静止,此后受静摩擦力的作用,方向仍沿皮带向上.[来源:学科网]答案:AB3.质量均匀分布的A、B、C三个物体如图所示放置,其中A、B两个相同的物体并排放在水平面上,梯形物体C叠放在物体A、B的上表面,已知所有接触面均光滑且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B.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大于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C.物体B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D.物体A、B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解析:由于A、B、C三个物体质量均匀分布,所以梯形物体C的重心应该在中位线的右侧.则梯形物体C对物体B的压力为其重力,物体C对物体A的压力为零,A错误、B正确.虽然A、B两物体相互接触,但是彼此不挤压,没有发生形变,C错误、D正确.答案:BD4.用力将如图所示的装有塑料钩的轻圆盘压紧在竖直的墙壁上,排出圆盘与墙壁之间的空气,松开手后往钩上挂上适当的物体,圆盘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物体对圆盘向下的拉力()[来源:学+科+网]A.与大气对圆盘的压力平衡B.与墙壁对圆盘的摩擦力平衡C.与墙壁对圆盘的支持力平衡D.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平衡解析:以圆盘为研究对象,分析它的受力情况:水平方向有大气的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竖直方向有向下的重力(可忽略不计)及重物的拉力、沿墙壁向上的静摩擦力,B正确.答案:B5.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1/2 B. 3/2C. 2/2D. 5/2解析:根据题意知:木板的倾角α为30°时物块所受到的静摩擦力与木板的倾角α为45°时物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即mg sin 30°=μmg cos 45°,解之得μ=2/2,C正确.[来源:学,科,网]答案:C6.(2011年扬州模拟)如图所示,重80 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1 000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 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滑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 cm时,测力计读数不可能为() A.10 N B.20 NC.40 N D.60 N解析:设滑块与斜面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平衡条件得:F+f+kx=mg sin 30°,可得:F+f=20 N.F由0逐渐增大的过程中,f逐渐减小,当f=0时,F为20 N;故A、B均可能;当f沿斜面向下时,F+kx=f+mg sin 30°,有:F=f+20 N,随F增大,f也逐渐增大,直到f=25 N,此时F=45 N,当F>45 N,滑块就沿斜面滑动,故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60 N.答案:D7.(探究创新)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一叠共计54张的扑克牌,每一张扑克牌的质量均为m.用一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压第1张扑克牌,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动手指,确保手指与第1张扑克牌之间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手指与第1张扑克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相邻两张扑克牌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第54张扑克牌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且有μ1<μ2<μ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2张扑克牌到第53张扑克牌之间可能发生相对滑动B.第2张扑克牌到第53张扑克牌之间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C.第1张扑克牌受到手指的摩擦力向左D.第54张扑克牌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向左解析:手指与第1张扑克牌之间有相对滑动.手指对第1张扑克牌的滑动摩擦力为μ1F,第1张扑克牌与第2张扑克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假设能滑动,则第2张扑克牌对第1张扑克牌的滑动摩擦力为μ2(F+mg)>μ1F,与假设矛盾,因此不会滑动,第2张扑克牌到第53张扑克牌之间都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A错误,B正确;第1张扑克牌受到手的摩擦力向右,C错误;由整体法知第54张扑克牌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向左,D正确.答案:BD8.(思维拓展)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37°(sin 37°=0.6,cos 37°=0.8),质量为1 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滑,斜面足够长,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取g=10 m/s2)()解析:由于mg sin 37°<μmg cos 37°,滑块减速下滑,因斜面足够长,故滑块最终一定静止在斜面上,开始阶段f滑=μmg cos 37°=6.4 N,方向沿斜面向上;静止在斜面上时,f静=mg sin 37°=6 N,方向沿斜面向上,由于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故图象A正确,B、C、D均错误.答案:A9.(2009年高考天津卷)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 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解析: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A、B两种情况时摩擦力的大小不变,C中F竖直向上,静摩擦力将减小,D中F竖直向下,静摩擦力由mg sin θ变为(mg+F)sin θ,所以静摩擦力增大,故D正确.答案:D10.某同学用传感器来探究摩擦力.他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力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再连接到计算机上;②将一质量m=3.75 kg的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绳将木块和传感器连接起来;③打开计算机,使数据采集器工作,然后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细绳,木块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拉动;④将实验得到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几个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0~6 s内木块一直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来源:学科网]B.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C.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8D.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1解析:因木块始终缓慢运动,所受合力为零,故细绳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大反向,由图可知,0~2 s内细绳的拉力为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零,故A错误;木块在2 s~6 s内,所受的静摩擦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6 s后,摩擦力大小不变,应为滑动摩擦力,6 s时的f=4 N为最大静摩擦力,由f滑=μN=μmg =0.08,故B、C正确,D错误.可得,μ=33.75×10答案:B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A、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若在m1上再放一质量为m0的物体,待整个系统平衡时,m1下降的位移为多少?[来源:学#科#网]解析:未放m0时,A、B的形变量:Δx A=m1gk1,Δx B=(m1+m2)gk2当放上m0时,A、B的形变量:Δx A′=m1g+m0gk1,Δx B′=(m1+m2+m0)gk2故放上m0后,m1下降的位移:Δx=(Δx A′+Δx B′)-(Δx A+Δx B)=m0g k1+k2 k1k2.答案:m0g k1+k2 k1k212.(15分)(综合提升)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竖直下沉,但随着下沉速度变大,固体所受的阻力也变大,故下沉到一定深度后,固体颗粒就会匀速下沉.该实验是研究球形固体颗粒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的速度与哪些量有关的实验,实验数据的记录如下表:(水的密度为ρ0=1.0×103 kg/m3)次序[来源:学。
201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8
学科阿-梧品系列資科 事疋3CIC 甜:、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如图所示,物体P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光滑 水平面向右运动,与一个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相 撞,并被弹簧反向弹回•若弹簧在被压缩过程中 始终遵守胡克定律,那么在 P 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A . P 做匀速直线运动B . P 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一次C . P 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 变,当加速度数值最大时,速度最小D .有一段过程,P 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逐渐增大[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在物体P 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一直在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P 的加速度一直在增大,但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P运动速度一直在减小,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 C 正确.答案:C[来源:Z&XX&]2.(2011年合肥模拟)如图所示,放在光滑面上的木块受到两 个水平力F i 与F 2的作用而静止不动,现保持F i 大小和方向不 变,F 2方向不变,使F 2随时间均匀减小到零,再均匀增加到原来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能正确描述木块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解析: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i — F 2= ma,木块的加速度随F 2的均匀减小而均匀增大,后又随 F 2的均匀增大而同方向均匀减小,故 A正确,B 错误;因木块的加速度方向不变,故木块的速度一直增大,但不是均匀增 大,所以C 、D 均错误.答案:A3.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 > >4 ---------------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 0B.233gC. gD.fg解析:撤离木板时,小球所受重力和弹簧弹力没变,二者合力大小等于撤离木板前木板对小球的支持力N,由于N=com3o^2/m g,所以撤离木板后,小球加速度大小为:a=m=233g-iC.3和0.28 s D . 3 和0.28 s解析:根据速度图象的特点可知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 F 1 F m 甲动•根据a二帀得3a甲=a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3 —,得—=3,由a°m甲3 m乙m乙乙=0^= 10 m/s = 1得 1 = 0.3 s,B正确.0.4-1答案:B[来源:学科网ZXXK]5. (2011年莆田模拟)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禺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A.L+ 产V 2^g学科阿-梧品系列資科版权所有@学科网解析:因木块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不同,对应的时间也不同,若一直匀加速至右端,则L = 2卩g ,得:t =g C 正确;若一直加速到右端时的速度恰好与0+ v 2L带速v 相等,则L =—亍t ,有:t = ~v ,D 正确;若先匀加速到带速 v ,再匀速到2L右端,则2^g+ v (t —说=L ,有:t =「+2^g A 正确.木块不可能一直匀速至右端, B 错误.6. (探究创新题)如图甲所示,某人正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 m 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轮的质量和摩擦都可以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 a 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 的拉力F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线与纵轴的交点 M 的值aM = — gB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 的值T = mgC .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 mD •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 1/m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 — mg = ma ,变形得到与图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a = m—g ,可知A 、B 、D 选项都正确.答案:ABD7. (2010年全国高考卷I )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学科网讳品系列資料 •阳丄心甜C.2L 2LD.v答案:D 9. (20ii 年十堰模拟)如图所示,一小车上有一个固定的水平横杆,左边有一轻杆与竖直方向成 0角与横杆固定,下量为m 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 M 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 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 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i 、a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A . a i = 0,a 2= gm + MC . a i = 0,a 2= M g B . a i = g ,a 2 = g m + MD . a i = g , a 2= 抽 g[来源:] 出后瞬间,弹簧弹力保持不变,仍为 mg .由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 i = 0,m + M滋二g.答案为C .答案:C [来源: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三个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处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 a、E b,电势分别为φa、φb,则()A.E a>E b,φa>φbB.E a<E b,φa<φb[来源:学_科_网Z_X_X_K]C.E a>E b,φa<φbD.E a<E b,φa>φb解析:由图可以看出a处电场线更密,所以E a>E b,根据对称性,a处的电势应与右侧负电荷附近对称点的电势相等,再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以判定φb>φa,故C项正确.答案:C2.如图所示为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已知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为-8 eV(无穷远处电势能为零),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来源:] A.电场线方向一定由B点指向A点B.电子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一定小于在B点所受的电场力C.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D.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大于8 V解析:由于无穷远处电势能为零,而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为-8 eV,由φA=E p q知φA=8 V>0,该场源电荷一定为正点电荷,电场方向由A指向B,故A错;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知E A>E B,F A>F B,B错;由于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φA>φB,C对;因为φA=8 V,而φB>φ∞=0,所以U AB=φA-φB<8 V,故D错.答案:C3.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A.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B.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D.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解析: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所以A对B错;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同一粒子所受电场力越大,故C错D对.答案:AD4.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AB=BC,电场中的A、B、C 三点的场强分别为E A、E B、E C,电势分别为φA、φB、φC,AB、BC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 AB、U BC,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A.φA>φB>φC B.E C>E B>E AC.U AB<U BC D.U AB=U BC解析:A、B、C三点处在一根电场线上,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落,故φA>φB>φC,A正确;由电场线的密集程度可看出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 C>E B>E A,B对;电场线密集的地方电势降落较快,故U BC>U AB,C对D错.答案:ABC[来源:学科网ZXXK]5.[来源:学*科*网Z*X*X*K]如图甲是某一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电场线上的两点,一负电荷q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速度图线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点的电场强度是E A<E BB.A、B两点的电势是φA>φBC.负电荷q在A、B两点的电势能大小是E p A>E p BD.此电场一定是负电荷形成的电场解析:由v-t图知,负电荷q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故所受电场力变大,电场强度变大,E B>E A,A对;又因电场力的方向在甲图中向左,故电场线的方向为A→B,则φA>φB,B对;又E p=qφ,对负电荷q,E p A<E p B,C错;根据电场线的方向和电场强度的特点知,此电场一定是负电荷形成的电场,D对.答案:ABD6.(2011年佛山模拟)如图所示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 J,电场力做的功为1.5 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带负电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 J[来源:学,科,网Z,X,X,K]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多0.5 J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 J解析:从粒子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粒子带正电,A错误;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1.5 J,说明电势能减少1.5 J,B错误;对粒子应用动能定理得:W电+W重=E k B-E k A,代入数据解得:E k B-E k A=1.5 J-2.0 J=-0.5 J,C正确;粒子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除重力外其他力做的功,电场力做功1.5 J,则粒子的机械能增加1.5 J,D正确.答案:CD7.一带电小球在空中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重力、电场力和空气阻力三个力作用.若重力势能增加3 J,机械能增加0.5 J,电场力做功1 J,则小球() A.克服重力做功3 JB.电势能增加1 JC.克服空气阻力做功0.5 JD.动能减少2.5 J解析:由于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3 J,因此小球应克服重力做功3 J,A对;电场力做功1J,小球的电势能减小1 J,B错,由于机械能增加0.5 J,电场力做功1 J,因此,空气阻力做功-0.5 J,C对;因为重力做功-3 J,电场力做功1 J,空气阻力做功-0.5 J,所以合外力做功-2.5 J,由动能定理可知,小球的动能减少2.5 J,D对.答案:ACD8.(2010年高考天津理综卷)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负功,则()A.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a点大B.电场线方向一定从b指向aC.b点的电势一定比a点高D.该电荷的动能一定减小解析:电场力做功与否与电场强弱无关,无法比较电场强度,故选项A错误;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正电荷电势能增加,电势升高,φb>φa,故选项C正确;a、b不一定在同一条电场线上,所以电场线不一定由b指向a,故选项B错误;虽然电场力做负功,但正电荷可能受其他力作用且合外力做正功,其动能可能变大,故选项D错误.[来源:Z_xx_]答案:C9.(思维拓展)如图所示,在重力加速度为g的空间,有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场源电荷置于O点,B、C为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竖直圆周上的两点,A、B、O在同一竖直直线上,AB=R,O、C在同一水平线上.现在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有孔小球,沿光滑绝缘细杆AC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至C点时速度的大小为5g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到C小球做匀加速运动B. 从A到C小球的机械能守恒C. B、A两点间的电势差为mgR/2qD. 若从A点自由释放,则下落到与B点在同一水平面的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3gR解析:小球从A到C做变加速运动;从A到C电场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从A到C,由动能定理得:2mgR+qU CA=12m v2C,且U BA=U CA,得U B A=mgR/2q;从A点自由下落至与B点在同一水平面的位置D时,有mgR+qU DA=12m v2,UDA<U BA,得:v<3gR.答案:C[来源:学,科,网Z,X,X,K]10.(2010年高考安微理综卷)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R=0.1 m的圆,P为圆周上的一点,O、P两点连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若空间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100 V/m,则O、P两点的电势差可表示为()A.U OP=-10sin θ(V)B.U OP=10sin θ(V)C.U OP=-10cos θ(V) D.U OP=10cosθ(V)解析:由于电场强度方向向下,据题可知U OP<0,则U OP=-ER sin θ=-100×0.1sin θ(V)=-10sin θ(V),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在一个水平面上建立x轴,在过原点O垂直于x轴的平面的右侧空间有一个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6.0×105 N/C,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在O处放一个电荷量q=-5.0×10-8 C,质量m=1.0×10-2 kg的绝缘物块.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沿x轴正方向给物块一个初速度v0=2.0 m/s,如图所示.(g取10 m/s2)试求:(1)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2)物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解析:(1)设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x m,由动能定理得:-μmgx m-E|q|x m=0-12m v02可求得:x m=0.4 m.(2)因qE>μmg,物块不可能停止在O点右侧,设最终停在O点左侧且离O点为x处.由动能定理得:E|q|x m-μmg(x m+x)=0可得:x=0.2 m.答案:(1)0.4 m(2)O点左侧0.2 m处12.(15分)(综合提升)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相距为L的A、B两点处分别固定着两个带电量相等的正电荷,a 、b 是AB 连线上的两点,其中Aa =Bb =L 4,O为AB 连线的中点,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滑块(可以看做质点)以初动能E 0从a 点出发,沿直线AB 向b 运动,其中小滑块第一次经过O 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n 倍(n >1),到达b 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 点,求:(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O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Ob ;(3)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解析:(1)因为A 、B 两个电荷的电荷量相同,且a 、b 两点关于中点O 对称,所以U ab =0,滑块由a 到b ,根据动能定理得:qU ab -μmg L 2=0-E 0,所以μ=2E 0mgL .[来源:Z §xx §](2)滑块由O 到b ,根据动能定理得:qU O b -μmg L 4=0-nE 0所以U O b =μmg L 4-nE 0q =(1-2n )E 02q(3)由a 、b 关于O 点对称及电场的特点知,U a O =-U O b由小滑块从a 点开始运动,最终停在O 点,根据动能定理得,qU a O -μmgs =0-E 0[来源:学_科_网Z_X_X_K]得:s =qU a O +E 0μmg =(2n +1)L 4 答案:(1)2E 0mgL (2)(1-2n )E 02q (3)(2n +1)L 4[来源:Z §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