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测温法原理教材

合集下载

红外测温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测温

红外测温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测温

红外测温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测温(总1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红外测温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测温仪在自然界中,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由于它内部热运动的存在,就会不断地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其中就包含了波段位于0. 75~100μm 的红外线.红外测温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温度是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是工业生产中很普遍、很重要的一个热工参数,许多生产工艺过程均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和控制,特别是在化工、食品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传统的接触式测温仪表如热电偶、热电阻等,因要与被测物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需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达到热平衡,存在着测温的延迟现象,故在连续生产质量检验中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

目前,红外温度仪因具有使用方便,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测温范围广,可实现在线非接触连续测量等众多优点,正在逐步地得以推广应用。

表1列出了常用的测温方法和特点,其中红外测温作为一种常用的测温技术显示出较明显的优势。

表1常用测温方法对比1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1黑体辐射与红外测温原理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

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

黑体辐射定律: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辐射体,它吸收所有波长的辐射能量,没有能量的反射和透过,其表面的发射率为1,其它的物质反射系数小于1,称为灰体。

应该指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是为了弄清和获得红外辐射分布规律,在理论研究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模型,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体腔辐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从而导出了普朗克黑体辐射的定律,即以波长表示的黑体光谱辐射度,这是一切红外辐射理论的出发点,故称黑体辐射定律。

红外测温培训课件

红外测温培训课件
实战演练
组织学员进行红外测温技术实战演练,模拟现场测温环境,让学员熟练掌握红外测温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 技巧。
操作注意事项
强调红外测温设备的使用规范,如设备校准、测量距离、角度调整等。同时,提醒学员注意测温过程中的安全事 项,如佩戴防护设备、避免长时间直视红外光源等。
THANKS FOR WATCHING
红外测温技术应用领域
工业领域
用于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如电 力设备、机械设备、钢铁冶炼
等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检测。
医疗领域
用于测量体温、皮肤温度、耳 温等,具有非接触、快速、安 全等优点。
安防领域
用于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等, 通过测量人体表面温度分布来 实现异常行为检测、火警预警 等功能。
其他领域
如科研实验、环保监测、农业 种植等,红外测温技术也有广
1. 开机预热
启动红外测温仪,待其预热稳定后即可开 始测量。
5. 关闭测温仪
测量完成后,及时关闭测温仪以节省电能 并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要注意保护好测温 仪,避免碰撞和损坏。
2. 选择测量模式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模式,如单 点测温、区域测温等。
4. 测量温度
按下测温键,等待片刻即可获得测量结果 。注意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测温仪稳定, 避免晃动。
钢铁冶炼红外测温应用案例
案例一
高炉温度监测。钢铁冶炼过程中,高 炉温度是关键参数。红外测温技术可 实现对高炉表面温度的实时监测,为 高炉稳定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案例二
连铸坯温度检测。连铸坯在生产过程 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红外测温技术 可实现对连铸坯温度的快速、准确测 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化工生产红外测温应用案例
04
红外测温技术应用案例 与实战

变电运行班组红外测温PPT课件

变电运行班组红外测温PPT课件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定期的红外测温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的故障,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减少设备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冲击
通过预防设备故障,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冲击,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 运行。
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红外测温及时发现设备异常,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更换,可以提高电力系统 的可靠性。
案例三
总结词:技术升级
详细描述:随着科技的发展,红外测温技术不断升级,在 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将朝着智能化、高精 度、快速响应等方向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进行红外测温时,应确保设 备的安全,避免设备过热或受
到其他物理损害。
环境因素考虑
红外测温时应尽量减少环境因 素的影响,如风速、温度、湿
度等。
操作规范
操作人员应熟悉并遵守设备操 作规范,避免误操作导致设备
损坏或测量结果不准确。
定期维护与校准
为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
准。
建议与改进措施
变电运行班组红外测温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红外测温技术简介 • 变电运行中红外测温的重要性 • 红外测温在变电运行中的实践应用 • 红外测温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 案例分析
01 红外测温技术简介
红外测温技术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辐 射原理测量物体表面温技 术,成功检测到设备异常发热,及时 发现并处理了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 了设备故障和停电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红外测温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结词:高效诊断
详细描述:在某次设备故障中,通过红外测温技术快速准确 地诊断出故障部位和原因,为抢修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缩 短了停电时间。

(仅供参考)红外线测温仪培训教材

(仅供参考)红外线测温仪培训教材

一、概述及原理红外线测温仪概述红外测温仪属非接触式测量仪器使用简便可快速进行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属非接触式测量仪器,使用简便,可快速进行非接触无损的温度测量。

由于不需要接触测试物,所以可以站在一定距离外免伤等进行测试,也很好的免除了测试者被烫伤等的危险。

红外测温仪的测量原理红外测温仪是通过红外线传输数字的原理来感应物体表面温度,然后转换成温度读数显示。

数字式量热温度计二、如何选型红外线测温仪选择红外线测温仪性能指标可分为:测温范围、光斑尺寸、工作波长、环境温度、响应时间等。

①测温范围:测温范围是红外线测温仪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每种型号的红外线测温仪都有自己特定的测温范围。

因此,测温度范围既不要过窄,也不要过宽。

②光斑尺寸:确保目标大于红外测温仪测量时的光斑尺寸,目标越小,就应离它越近当精度特别重要时应离它越近。

当精度特别重要时,要确保目标至少2倍于光斑尺寸。

二、如何选型红外线测温仪③工作波长:测温时应尽量选用短波较好。

红外测温仪到物体在不同距离处可测的目标的有④测量距离与物体比:红外测温仪到物体在不同距离处,可测的目标的有效直径S是不同的,故距离与被测光斑尺寸之比(D:S),比值越大,说明红外测温仪的分辨率越好因此测光斑尺寸也就越小。

外测温仪的分辨率越好,因此测光斑尺寸也就越小。

B:被测物体M:光斑尺寸D:被测目标的距离S:被测目标的直径③环境温度:标示仪器的工作环境温度,通常仪器的工作温度在0 ~50℃,如果环境温度超温度范围,应该及时停止测量。

果度超度围,应时停测④响应时间:表示红外测温仪对被测温度变化的反应速度。

三、结构介绍红外线测温仪1、显示界面A.背景光标志B.℃/℉标志C.高、低温报警标志D.温度最大值MAX、最小MIN、平均值AVG、高温报警值HAL、低温报警值LAL E.MAX、MIN、DIF、AVG、HAL、LAL、PRB 标表数存储模式F.LOG图标表示数据存储模式G.当前温度值H.SCAN(读书随时变动)或HOLD标志I.发射率标志和发射率值电池不足锁定和激光启标志J.电池不足、锁定和激光开启标志备注:¾在SCAN(读书随时变动)模式,LCD屏显示当前温度和已选的模式功能当前温度(G)和已选的模式功能(D、E)是℃/℉(B)。

红外测温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红外测温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 虽然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是为了 弄清和获得红外辐射分布规律,在理论研究中 必须选择合适的模型,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体 腔辐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从而导出了普朗克 黑体辐射的定理,即以波长表示的黑体光谱辐 射度。
2020/11/24
Max Planck
1858 -1947
10Βιβλιοθήκη 式中, ❖2.3 普朗克定理
❖ 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
2020/11/24
20
3.1 红外测温仪缺点
❖ 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环境温度,空气中的灰尘 等)。
❖ 对于光亮或者抛光的金属表面的测温读数影响 较大。
❖ 只限于测量物体外部温度,不方便测量物体内 部和存在障碍物时的温度。
2020/11/24
21
4 红外摄像法测量切削温度
❖ 测温速度快:即响应时间快。只要接收到目标 的红外辐射即可在短时间内定温。
2020/11/24
19
3.1 红外测温仪特点
❖ 准确度高:红外测温不会与接触式测温一样破 坏物体本身温度分布,因此测量精度高。
❖ 灵敏度高:只要物体温度有微小变化,辐射能 量就有较大改变,易于测出,可进行微小温度 场的温度测量和温度分布测量,以及运动物体 或转动物体的温度测量。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1/24
4
1 红外测温发展过程
2020/11/24
William Herschel 1738 - 1822
5
2 红外测温的原理
❖ 红外测温仪可捕捉从所有物体辐射出的红外能 量。红外辐射是电磁频谱的一部分,电磁频谱 中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紫外线、伽 玛射线和X光。
(Leeds&Northrup company) 迅猛发展 双色、光纤、扫描等

红外测温工作原理ppt课件

红外测温工作原理ppt课件

T
B
A log( e1 ) log( E1 )
e2
E2
T:目标温度
A,e1:B:第常一数波段内发射率
e2:第一波段内发射率
E1:第一波段内目标能量 E2:第:一坡波度段内(目双标色能测量温仪要调的是坡度而不是发射率)
9
探头到目标的距离 测量斑直径大小
测斑直径
2.5 7.5
14
21
0.1 0.3
0.6
0.8
= D:S
33
mm
1.3
英寸
测量距离
0
25
50
0
1
2
76 3
130
mm
5
英寸
10
普朗克定律:
式中:
M bb (T )

C1
5

eC
2
/
1
T
1
第一辐射常数:
C1 2hc2 (3.7415 0.0003) 108W m2 m4
I
R
E E
“理想黑体”
既是完全吸收体 也是完全发射体
发射率 =1
“实际物体”
部分能量被反射 部分能量透过
发射率 <1
8
材料种类 表面状况(抛光,粗糙,氧
化,喷砂) 表面几何形状(平面,凹
面,凸面) 表面理化结构状态(如
沉积物,氧化膜,油膜 等)
透过率(例如塑 料薄膜)
测量温度 测量角度
.8
.6
1.5 mm (60 Mil)
.4
.2 6 mm (240 Mil)
2
3
4
5
6
8

红外测温系统讲义教材

红外测温系统讲义教材

5. 红外测温仪的电路设计
热释电传感器与温度仪的连接框图:
D
被 测 物
RE
放大器
200
S
A1
B
滤光片
滤波器 A2滤光 片
积分器 A3
E
A/D 转换器
LCD 显示器
将传感器的D、S、E分别 与测量电路中标的D、S、 E连接起来即可。
2020/9/27
测量电路
D、S、E端分别对应了热释电探测器的D、S、G,其中D为场效应管漏极接 +12V的电源,S为经过热释电探测器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出,E为场效应管的负极 接地。由S端输入的信号经过A1放大电路,A2滤波电路,A3积分电路,通过输 出端口输入后续的积分显示电路。
2020/9/27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2020/9/27
C9 0.1uF
C10 10uF
C12 0.47uF
R16
220V
47K ICL7106
C13
0.22uF
A
显示部分由多位液晶显示驱LC动D显器示IC电L7路106和标准段式液晶显示屏EDS801及其他一些元

器件组成。经过测量电路处理过的信号,经过输入端口进入A/D转换电路,ICL7106进
行A/D转换,再与标准段的EDS801显示屏显示出被测物的温度。
3.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



热释



电红
电子放
射 体



外探 测器
大器
显 示 器
调制盘
工作原理为辐射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进入光学系统,经调制器 把红外辐射调制成交变辐射,由探测器转变成为相应的电信号。该 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并按照仪器内的算法和目标发射 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并显示在液晶屏上。

《红外测温仪原理》课件

《红外测温仪原理》课件

2023
PART 02
红外测温仪的原理
REPORTING
红外辐射的基础知识
01
02
03
红外辐射定义
红外辐射是波长在760纳 米至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 ,位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 。
红外辐射特性
红外辐射具有与物体温度 密切相关、能够穿透云雾 、不受可见光影响等特性 。
红外辐射来源
一切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 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辐射 ,但只有一定波长的辐射 可以被测温仪接收。
反射镜的作用是将经过物镜和滤光片聚焦 的红外辐射反射到探测器上。
探测器
类型
红外测温仪的探测器通常采用热电堆或热释电探测器。
热电堆探测器
热电堆探测器由多个热电偶串联而成,每个热电偶由两个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当红外辐 射照射到热电偶上时,会产生电压差,通过测量这个电压差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温度。
热释电探测器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设备检测和维护
红外测温仪能够快速检测出设备异常 部位的温度变化,帮助预测和预防设 备故障,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质量控制
通过检测产品表面的温度分布,判断 产品质量,如塑料、玻璃等材料的冷 却过程控制。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人体温度检测
非接触式测量人体温度,尤其在疫情期间,红外测温仪成为快速筛查发热病人 的重要工具。
红外测温仪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红外测温仪经历了从模拟式到数字式、从单一测温到多功能测温的发展过程。
详细描述
最初的红外测温仪是模拟式的,精度和稳定性较差;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式红 外测温仪逐渐普及,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现在,多功能测温仪已经成为主 流,除了测量温度外,还可以测量物体的发射率、湿度等参数。

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3)ppt课件

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3)ppt课件
• 不平衡和超载
2007年热像仪培训
高热梯度
• 微小的温度变化可能预示着大问题
• 充油的设备 • 如果遮盖物不能除去
• 重型的设备
2007年热像仪培训
“冷却”可能也是不好的!
• 冷部件可能 预示有问题:
• 冷却管缺少润 滑油或者流动 受限
• 保险丝熔断
• 单相运行
2007年热像仪培训
公用设施变电站
• 安全地操作!
2007年热像仪培训
休息
到 10:50 下一课: 机械设备检测
2007年热像仪培训
机械设备检测
• 许多不同的设备型号 • 了解热流机械部分
• 知道该设备的功能和损
坏程度。
2007年热像仪培训
• 轴承 • 联轴器 • 电气连接 • 总体温度
• 弱冷
• 内部问题
电动机
2007年热像仪培训
2007年热像仪培训
线路绝缘
• 确定损失的或者丢失的 绝缘层
• 确定过程中的障碍物
• 在光滑的盖上进行检验
是不切实际的。
2007年热像仪培训
蒸气疏水阀
>248.0癋
240.0 220.0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建立检查路径
• 表中所有的设备都应被检查 • 优先考虑以下各项:
• 事故的成本 • 故障概率 • 检验的难易
• 潜在故障的早期检测
• 所有的决策人员应协同工作
• 创建以可用资源为基础路径
• 在三个周期的检验之后根据需 要进行适当修改
• 以后的检验可能要花费更长的 时间,但是会更有效
• 总的说来,“测定”的数量将随

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2007年热像仪培训
.7 William 18
熔断器隔离开关
*>65.0癈
65.0
• 可能很难确定热
60.0
55.0
源位置
50.0
• 问题是普通的。
45.0
40.0
35.0
30.0
25.0
*<24.6癈
2007年热像仪培训
.7 William 19
• 除去内盖
• 检查负载
• 正常的不均衡(亮度)
.7 William 27
没风
优先的温度
动作
咨询的 中间体 严重的 直接的
Navy1 NETA2
10-24°C 1-3°C 25-39°C 4-15°C 40-69°C NA 70°C+ 16°C+
NMAC3
0.5-8°C 9-28°C 29-56°C 56°C+
1上升超过(未规定的)标准。正常的工作负载。 210 - 40%的荷载。只有三种类型。 3上升超过(未规定的)标准。 注意:没有涉及热辐射率,对流冷却或者测量技术。
2007年热像仪培训
.7 William 17
熔断器的断开
*>41.7癈
*>48.4癈
40.0 38.0 36.0 34.0 32.0 30.0 28.0 26.0 24.0
*<23.4癈

48.0 46.0 44.0 42.0 40.0 38.0 36.0 34.0 32.0 *<31.8癈
检查保险丝,保险丝夹头,凸片连接和熔丝断路器的连 接。注意“冷的”熔断器帽。
检验的条件
• 如果可能,直接观察—打开 外壳
• 即使极小的差异可能都是很 重要的

红外测温原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红外测温原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I
E
I
T
I
E
A
I
R
E E
“理想黑体”
“实际物体”
既是完全吸收体 也是完全发射体
部分能量被反射 部分能量透过
发射率 =1
.
发射率 <1
34
7 红外测温注意事项
❖ 发射率的分类 材料发射率按光谱范围分为全波发射率、光谱发
射率和在某光谱范围的积分发射率。根据辐射 方向不同分为半球发射率和定向发射率等;定 向发射率中应用最多的是法向发射率。 这些不同的划分可以组合出多种不同发射率参数。 常见的发射率有四种: 半球全波发射率为物体的辐射出度与同温度下黑 体的辐射出度之比。
❖ 八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红外摄像法较上述两 种方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 工作原理是: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经过摄像镜 头后打在红外摄像机内部的红外光敏元件板上, 该板将辐射能转化成电压信号,由于温度场内 不同温度的各点向外辐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 所以经过红外敏感元件板后得到的电压信号的 强弱也不同,当这些不同强度的电压信号在摄 像机内部转化成为全电视信号并反映在电视监 视器上时,就会由于其灰度值的不同而产生亮 度依次变化的温度场图像。
.
29
6 红外照相法
❖ 采用红外照相法的车削温度测量装置,如图 6.1所示。
图6.1 红外照相法. 测温装置示意图
30
6 红外照相法
❖ 测温装置安装于车床横溜板的机座板上,使刀 具、照相机相对于工件排成一线;照相机配有 专门的红外辐射聚焦调节装置;刀夹可使照相 机镜头尽可能接近工件表面,为避免切屑溅射 的影响,照相机镜头用有机玻璃罩子罩住,镜 头与工件表面之间设计了挡屑板,透过板上的 小孔可对刀具和工件表面摄影(采用高温红外 胶卷)。

红外线温度计测温原理

红外线温度计测温原理

红外线温度计测温原理红外线温度计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信号处理及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红外线温度计的光学零件及其位置确定。

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并按照仪器内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在红外线温度计中最核心的元件叫做“红外温度传感器”,测温过程就是红外温度传感器接收到人体表面发出的红外能量后将红外能量转换成电信号,高精度放大器再把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通过模数转换变为数字信号再用单片机通过算法程序补偿修正、参数校准等工作就可输出较高精度温度值,这就是红外线温度计测温的原理。

红外线辐射能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温度是相关联的,根据转变成电信号大小就可以确定物体的温度。

所有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辐射出红外线,红外线温度计的作用就是收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对人体是完全无害的,有一些人误解为是红外测温仪发射出射线到人体上产生读数的观念是错误的。

不存在专门的医用或者工业用的红外测温仪之分,因为红外测温仪的制造原理都是一致的,只存在精度和距离系数比之分,只要将红外测温仪的发射率设置在0.95就是符合人体测温的要求。

因为红外线温度计测量的是红外能量,所以在一些情况下测出的温度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环境温度高导致空气中的红外能量大干扰了红外线温度计,空气质量差致使空气中的杂质反射或折射了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电磁干扰强电磁场环境会造成红外线温度计输出信号失真和波动范围大,测量角度偏了也会出现部分红外线被透镜反射的现象。

人体皮肤表面汗液多导致水分蒸发吸收额头内能,以及测温目标大小与测温距离的关系、辐射干扰、强光干扰等因素也会影响红外线温度计的测量精度。

红外线测温仪的工作原理

红外线测温仪的工作原理

红外线测温仪的工作原理
1红外线测温仪的工作原理
红外线测温仪(Infrared thermometer)是一种能够测量远处物体表面温度的仪器。

它通过检测物体发射的红外线来检测物体温度,再进行处理计算,从而获得物体表面温度数值的读数。

1.1物体非接触式测温
在物理学中,物体会向环境散发出热量,有一种叫作热辐射(Thermal Radiation)的热量散发方式,它是物体最重要的热量传输手段之一。

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它会以波长约0.78um~1000um之间的红外线(Infrared light)为主要辐射光线,从而使远处探测器能够探测到这些发射的热辐射,从而实现非接触式的测温。

1.2工作原理
红外线测温仪的基本原理是:它配备有一个被称为“热像仪(Thermal Imager)”的传感器,它能检测微弱的热红外线,然后将其反射出来,同时还可检测周围温度来计算物体温度。

热像仪传感器以某一波长的热红外线为主要辐射光线,而其他非同波长的红外线则不被检测。

这种特殊的热红外线被称为温度传感红外线(Temperature Sensitive Infrared)。

,因其可检测热量,所以根据检测到的热量变化量,就可以对物体的温度做出准确的测量。

红外线测温仪的具体工作原理是:传感器首先检测待测物体发出
的热辐射,根据检测出的物体温度结果,仪器会自动计算出测量结果,然后在仪器上显示出结果,同时也可以将数据输出,在电脑上进行分
析处理。

红外线测温仪的准确性和快速读出结果,使其成为检测物体温度
的非接触式必备仪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线测温法原理供稿:OMEGA工业测量关键词:OMEGA,温度传感器,红外测温W. R. Barron, Williamson Corporation红外线测温法的原理是对精确监测系统进行详细说明的重要前提。

遗憾的是,许多用户没有花时间来了解基本原理,因此他们会认为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是不精确的。

精确的。

温度测量可以分为两类: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接触式热电偶、RTD和温度计在温度测量应用中最为普遍。

由于测量的是它们自身的温度因此它们必须接触目标,它们的响应相对较慢,但它们比较便宜。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量目标发射的红外线能量,它们响应快,通常用来测量移动目标或间歇性目标,真空中的目标,以及测量由于恶劣环境、结构限制或安全隐患而无法接近的目标。

它们的成本较高,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成本与非接触式设备相当。

红外线辐射由艾萨克·牛顿爵士于1666年发现,他通过让白色光透过玻璃棱镜,将白色光束分解成彩虹的颜色,从阳光中分离出电磁能量。

1800年,威廉·赫歇尔爵士进一步测量了每种颜色的相对能量。

他还发现了可见光以外的能量。

20世纪初,普朗克、斯蒂芬、玻尔兹曼、维恩和基尔霍夫进一步确定了电磁波谱的活动,并且发展了用来确定红外线能量的定量数据和方程式。

这项研究使人们有可能利用基本黑体辐射曲线(参见图1)确定红外线能量。

从该图中可以得出,温度高于-273˚C的物体辐射出的能量数量与其温度的四次方成比例。

黑体辐射概念是红外线测量法的基础。

然而,术语"发射率"为这些基本物理定律增加了变数。

发射率衡量灰体(非黑体)放射出的热辐射量与相同温度的黑体的热辐射量之比。

(灰体指在所有波长具有相同光谱发射率的物体;非灰体指发射率随波长而改变的物体,例如铝。

)图1:如在600˚F ~ 1200˚F温度范围内黑体发射的能量分布的曲线所示,主辐射位于0.5-14 μm的红外区,远离可见光区。

能量守恒定律说明辐射(吸收)的透射、反射和发射的系数之和必须等于1:tλl + rλ + aλ = 1并且发射率等于吸收Eλ = aλ因此:Eλ = 1 - tλ - rλ此发射率系数可以作为变量放入普朗克方程式中,描述相对于波长的物体表面特征。

大多数被测物体是不透明的,发射率系数可以简化成:Eλ = 1 - rλl玻璃、塑料和硅等材料是例外,但是通过选择适当的光谱滤光,可以在这些物体的不透明红外线区测量它们。

通常,对于发射率误差会有很多混淆之处,但用户只需记住下面四条:•- 红外线传感器不能辨别颜色,这是固有的。

•- 如果目标反光(例如镜子),请注意,您不仅仅按照需要的那样测量发射的辐射能量,而且还要测量反射的辐射能量。

•- 如果可以看透目标,需要选择红外线滤光(例如,在5μm波长时玻璃是不透明的)。

•- 10项应用中有9项不需要绝对温度测量。

重复性和无漂移操作提供了严密的温度控制。

如果表面闪光,可手动或者自动进行发射率调整来校正发射率误差。

对于大多数应用,这是一种简单的办法。

在发射率变化并且造成处理问题时,请考虑使用双波长或多波长辐射测量法解决发射率问题。

设计元素红外线温度计有种类繁多的配置,包括光学器件、电子器件、技术、尺寸和保护性壳体。

但它们都具有一系列红外线能量接收组件和电子信号输出组件。

基本组件系列包括汇聚光学器件、镜头和/或光纤、光谱滤光以及探测器作为前端。

动态处理有多种形式,但是可以总结为放大、热稳定性、线性化以及信号调节。

普通窗户玻璃在短波长范围内适红外线测温法原理(续)用,石英适用于中波范围,锗或硫化锌适用于8~14 μm波长范围。

光纤可用于0.5~5.0 μm波长区。

从应用的观点看,光学器件的主要特征是视场(FOV),即在指定距离处目标尺寸是多少?例如,在一种普遍采用的透镜系统中,15英寸工作距离处目标直径为1英寸。

根据平方反比定律,通过将距离加倍(30英寸),目标区域理论上也加倍(直径为2英寸)。

目标尺寸(测量区域)的实际定义将因供应商而异,并且取决于价格。

其它光学配置从适用于近距离精密测量的小光斑器件(直径0.030英寸)到适合远距离瞄准的远距离光学器件(距离30英尺时直径为3英寸),不一而足。

注意,如果目标占满视场(FOV),工作距离就不应影响精度,这一点很重要。

在一种视场(FOV)测量技术中,可变因素是信号损失和直径。

一条严格的规则是能量减少量为1%,但可以在一半功率或63.2%功率时提供一些数据。

对准(瞄准)是另一个光学方面的因素。

许多传感器没有这种功能;透镜对准表面,测量表面温度。

这种结构可用于不需要高精度的大目标,例如卷筒纸。

对于使用小光斑光学器件的小目标,以及对于在远距离监测中使用的远距离光学器件,提供有目视瞄准、瞄准灯和激光瞄准。

选择性光谱滤光通常将短波滤光片用于高温应用(大于1000˚F),将长波滤光片用于低温测量(–50˚F)。

很明显,这与黑体能量分布曲线拟合,并且还有一些技术方面的优势。

例如,高温/短波使用热稳定性极强的硅探测器,而且短波设计最大限度减小了发射率变动造成的温度误差。

其它选择性滤光用于塑料薄膜(3.43 μm和7.9 μm)、玻璃(5.1 μm)和火焰不敏感区(3.8 μm)。

多种多样的探测器的选择是为了来最大限度利用传感器的灵敏度。

如图2中所示,PbS灵敏度最高,热电堆灵敏度最低。

大部分探测器是光伏型(在通电时输出电压)或光导型(在激励时改变电阻)。

这些探测器响应迅速、灵敏度高的代价就是热漂移,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解决热漂移,包括温度补偿(热敏电阻)电路、温度调节、自动校零电路、斩波(AC和DC输出)以及等温保护。

可提供不同程度的无漂移操作,无漂移操作取决于设备价格。

在红外线温度计的电子设备组件内,探测器的大约100-1000 μV的非线性输出信号得到处理。

信号被放大1000倍,并经过调节和线性化处理,最终输出的是线性mV或mA信号。

趋向于提供4 ~ 20 mA输出,以便将环境电噪声干扰降到最小。

图2:若要优化红外线感应系统的响应,必须考虑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和调制特征这种信号可以转变成RS 232信号,或者提供给PID控制器、远程显示屏或记录器。

其它信号调节选项包括通/断报警、适用于间歇目标的可调峰值保持功能、可调响应时间和/或采样保持电路。

红外线温度计的平均响应时间大约为300ms,但是可以使用硅探测器获得大约10ms的信号输出。

现实中,很多仪器都拥有可调节响应功能,可对接收的噪声信号进行衰减,并且可对灵敏度进行现场调节。

并非总是必须提供最快的响应。

但是有一些涉及感应加热以及其它类型的应用,它们要求大约10-50 ms的响应时间,可通过红外线测温法获得。

单波长测温法基本单波长设计用于测量表面在规定波长所发射的总能量。

配置包括带简单远程仪表的手持式探头、可同时查看目标和温度的复杂便携式设备,以及记忆和/或打印输出功能,不一而足。

在线固定安装式传感器从配备远程电子设备(OEM设计)的简单小型探测器到拥有远程PID控制的坚固耐用设备不等。

纤维光学器件、激光瞄准、水冷、CRT显示器和扫描系统也包括在用于过程监控和控制应用的选件中。

在尺寸、性能、耐用差异。

过程传感器配置、红外线光谱滤光、温度范围、光学器件、响应时间和目标发射率是重要的设计元素,它们影响性能,必须在选型过程中仔细考虑。

传感器配置可以是简单的便携式,或两线制变送器,还可以是复杂的加固型感应装置或扫描设备。

目视瞄准、激光瞄准、无瞄准、光纤、水冷、输出信号及远程显示可以笼统地代表各种不同可选功能。

这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主观性,需要进行设计审查。

多数情况下,如果是简单应用,例如测量卷筒纸温度,简单的低成本传感器就可以应付了;如果是复杂应用,例如在真空室内测量或者测量小目标,则更先进的传感器将是更好的选择。

红外线光谱响应和温度范围的选择与具体应用有关。

短波适合高温测量,长波适合低温测量,这符合黑体能量分布曲线。

如果涉及透明目标,例如塑料和玻璃,则需要使用选择性窄带滤光。

例如,聚乙烯塑料的CH吸收光谱带为3.43 μm,,在此范围内聚乙烯塑料是不透明的。

通过在该范围内滤光,发射率因素得以简化。

同样,大多数玻璃类材料在4.6 μm光谱带时变得不透明,在5.1 μm范围内进行窄带滤光就可以精确地测量玻璃表面温度。

另一方面,要透过玻璃窗观察,在1-4 μm区域被滤光的传感器允许您透过玻璃窗测量真空室和压力室温度。

在测量这类舱室温度时,另一个选择是使用带有真空衬套或压力衬套的光纤电缆。

光学特征和响应时间是两个传感器特征,在允许15英寸处标准视场约为1英寸以及响应时间小于 <1秒就足够了的多数应用中,它们都不是问题。

然而,如果应用要求测量小目标或者快速移动的间歇性目标,可以使用小光斑(直径0.125 英寸)和超小光斑(直径0.030英寸)器件,但价格昂贵。

同样,远距离瞄准(距离目标10~1000英尺)时也需要进行光学调整,因为标准视场(FOV)将变得过大。

在一些情况下,双波长辐射测量法可用于这类应用,例如,接线和远距离瞄准。

采用光纤前端,可以不必再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电子元件、消除了电噪声并且解决了目标接近问题,因而增加了设计灵活性。

它是一种吸引人的设计工具,有助于解决一些特别的应用问题。

大多数传感器具有可调响应时间,范围为0.2 ~ 5.0秒,一般设置在此范围的中段。

快速响应会受到应用中噪声的干扰,而慢速响应则影响灵敏度。

感应加热需要快速响应,传送带或卷筒纸监测需要慢速响应以减少应用中的干扰。

快速响应型传感器需要使用快速响应型控制器、可控硅电源组件及其它调节器。

可以通过下面的方程式确定综合系统其中:T = 总响应时间t1,t2= 回路中的各个部分考虑到时间要素,有以下两种过程动态:稳态变化,其中涉及由于过程是动态的而需要严格温度控制的快速运动产品,例如,电线的感应加热。

阶跃变化或斜坡响应,与对分批式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极快速加热有关,例如硅片的加温退火。

在这些动态应用中,系统响应性和传感器视场(FOV)是关键参数。

很多情况下,被测目标的发射率并不是重要因素。

正确选择窄带光谱滤光后,大多数材料的发射率都恒定在0.90±0.05范围内。

如果将发射率设定在0.9μm,传感器将倾向于在绝对温度的±5˚或10˚范围内读取温度。

这种应用误差指大约1%或2%的精度变动,然而在现实的红外线测温法中,重复性对于控制至关重要。

例如,如果某个产品加热到410˚F,传感器读数是400˚F,并且传感器读数在390 ~ 410˚F之间时您生产出的是优质产品,请使用400作为设定值进行控制。

在大多数应用中,无需NIST校准标准即可生产出优质产品。

如果应用需要精确的绝对温度测量和记录,可以根据相关NIST标准校准和认证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