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社论两篇导学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外国评论两篇导学案 新人教版
到清新、宁静和安谧,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从中寄寓着诗人希望和平的良好愿望。
(2)这首诗写景搭配颜色协调,色彩鲜明,试以前四句为例进行分析。
14 外国评论两篇(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外国评论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2.体会针对社会事实进行新闻评论的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针对社会事实进行新闻评论的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评论的特点,学习评论的写作方法。
[教学建议]评论与政论类文章不同,社会问题专栏的文章大多成文自由、文风多变,以批判性文字居多,是深受读者关注的一类专栏文章。
因此要把握评论的特点,掌握评论的阅读技巧,学习写小评论的方法。
[天天预习]1.课内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咋.能( )蹒跚..( )( )堕.落( )轧.死( )山麓.(拓.荒( )拓.片( )暴躁. ( )浏.览( )嗜.好( ) 赃物 ( ) 炭疽.病菌( )恐吓.( )吓.唬( )狙.击( ) 【答案】 z ǎ p án sh ān du ò y ā l ù tu ò t à z ào li ú sh ì z āng j ū h èxi à j ū(2)词语积累①蹒跚: ②堕落:③深思熟虑: ④毛骨悚然:【答案】①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②道德方面下落至可耻或可鄙的程度。
③深:周详;熟:细致审慎。
反复细致地考虑。
④悚,通“耸”;然:惊惧不安的样子,感觉很恐怖。
身上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
形容十分恐惧。
2.背诵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路初晴雍 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传世。
②带:近。
③郭:泛指城墙。
④扣门:叩门。
(1)简述这首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以满腔热情,讴歌了边塞初秋时节雨后新晴的明丽风光,使人感【答案】诗的前四句以简练的笔墨和秾丽的色彩,写作者在塞路上行进时的所见,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饶有边塞情趣的美好画图。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10《谈中国诗》
《谈中国诗》学案(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2、品味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重点难点】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品味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自主学习】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钱钟书(1912-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
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
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
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
二、基础知识梳理1、注音一蹴.()而就梵.()文轻鸢.()剪掠.()精髓.()咻.咻.()数.()见不鲜譬.如()睿.智()狡黠.()赝.品()压轴.()酩酊..()叫嚣.()笑靥.()角.斗士()..大醉()颦蹙文绉绉..()自怨自艾.()茅塞.顿开()焚膏继晷.()吞言咽.理()2、识记成语(1)一蹴而至:(2)数见不鲜:(3)自相矛盾:(4)轻鸢剪掠:(5)回肠荡气:(6)凌风出尘:(7)拔木转石:(8)空中楼阁:(9)吞言咽理:(10)焚膏继晷:(11)矫揉造作:(12)一傅众咻:三、内容梳理1、浏览全文,从文中划出关键句,理清文章结构(1)关键句: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2)结构层次第一部分(第段) 大意:第二部分(第段) 大意:第三部分(第至段) 大意:第四部分(第段)大意:2、钱钟书先生在末段作出了“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这样的结论,何以见得?细读全文,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合作探究】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
试结合文章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三语文 师说 第二课时学案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三语文师说第二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2.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学生背诵全文【重点难点】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课前预习】1.课内词汇不拘(jū)于时或不(fǒu)焉贻(yí)之谀(yú)郯(tán )子苌(cháng )弘老聃(dān )李蟠(pán )2.每日成语言传身教: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
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狗尾续貂: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讳莫如深: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
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甚嚣尘上: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
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淬,议论纷纷。
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3.读背任务(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红楼梦》)(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放言》)(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游(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4.文体知识关于“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
”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
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一章 第二课 新闻导语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一章新闻是什么第二课新闻导语[学习目标]1.了解导语的有关知识2.学习拟写导语。
3.根据导语概括消息内容。
[重点难点]根据导语概括消息内容。
[天天预习]读课文,填空。
1.第一代导语(晒衣绳式导语)特点:把六要素顺次“串起来”。
弊端:内容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
2.第二代导语特点:不必把六要素全都顺次写进导语,只要挑选一两个最能激发人们兴趣的,或内容最重要的就可以(例1),还可以用一些方式强调某些要素(例2)。
3.导语的表述原则(1)新闻的导语: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有何意义。
(2)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有特殊要求除外)。
(3)主语(陈述对象)必须存在且要准确。
(4)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
(5)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运用原文中负载重要信息的原词,必要时,可将若干词概括抽象为一个新词语,“菠菜、韭菜、黄瓜”可用“蔬菜”来概括,“跳高、跑步、打球”可用“体育活动”来概括。
(6)必须严格控制字数,连同标点符号,不得超过规定字数。
[文本研读]1.根据课文的表述,概括“倒金字塔结构”的定义。
参考答案一:倒金字塔结构又称为“三度反复”。
意思是,对同一新闻事件,从标题至导语,再到主体,分三步呈递进式展开叙述。
如下图:第一次用一句话报告事实,起索引作用;第二次叙述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第三次叙述事实,展开、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
参考答案二: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
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2.“倒金字塔结构”的运用十分普遍,其中,运用得较为巧妙的一则典型报道是《肯尼迪遇刺丧命》,全文如下:肯尼迪遇刺丧命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遇到刺客枪击身死。
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
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12 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第12 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既简洁又蕴含丰富的语言;2、体会作者谴责纳粹,呼唤和平的思想情感。
【课前预习】1、背景知识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陆军司令希姆莱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威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二战期间,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因此又有“死亡工厂”之称。
杀死110万~150万人——据英国《卫报》报道,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公布数字显示,历史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存在的4年多期间,先后关押过数百万人。
其中有110万到150万人在这里丧生。
100万犹太人丧命——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为实施犹太种族灭绝政策而建立的,惨死在该集中营的犹太人达100万左右。
逃生20万人——在1940年到1945年期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运逃生的人总数仅为20万。
1.4万条人发毛毯——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该集中营中发现了1.4万条人发毛毯。
幸存7650人——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其中有130名儿童。
7000名纳粹警卫——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担任警卫的纳粹德军人数大约为7000人,其中包括170名女纳粹成员。
每天屠杀6000人——1944年前后,纳粹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达到了非常疯狂的程度。
几乎每天有大约6000人被残忍杀害。
42座集中营的总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党卫军首领希姆莱于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3座主营和39座小集中营的总称。
关押者波及30个国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关押的大多数是犹太人,此外还有吉普赛人,波兰、苏联等国的战俘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平民。
7.7吨头发——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在该集中营发现了纳粹德军没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2雨巷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雨巷【导学目标】1、体会诗歌音乐美。
2、把握诗歌意象和象征手法,理解诗歌含蓄美。
【独学内容】一、基础知识梳理给加点字注音彳亍..()颓圮.()巷.()道寂寥..()彷.()徨凄.()婉惆.()怅.()二、基本技能铺路“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
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
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寓深刻的思想内涵于平凡的事物中,好像是写“此”、实际上让人感受到是在写“彼”的方法。
有人说,象征,是变平凡为深刻的催化剂。
可以说,象征,是一种深入浅出、寄意深远的构思方式。
原来,生活中有些事情比较复杂但又有深刻意义,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得清楚,有时则又是不便明说的。
此时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让人既能体会到事物的意义,又能体味到文章语言的深刻与美好。
示例艾青《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读了这首小诗,你联想到的肯定不是“礁石”。
那在风浪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让你想到的会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百折不挠、万难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这里,我们读的是“礁石”,但它让我们“跳跃”式地联想到一种精神风貌。
三、背景资料《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辩论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辩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了解辩论常识2.掌握辩论的原则和技巧3.掌握辩论的注意事项【重点难点】辩论的技巧【课前预习】1.课内词汇严谨搜集瓦甑不妨回眸摈弃摒弃放肆2.每日成语是非曲直: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
知己知彼: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至理名言:至,最;名,有名声的。
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用作贬义。
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影响与否不重要)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强调受到深刻影响。
3. 作文结尾:因文而异,异曲同工。
(1)画龙点睛(或:卒章显志),例如前述2004年满分作文《单纯》的结尾:“我们的思维方式总习惯把世界看得很复杂,把人看得很复杂,其实,改变一下我们的思维方式,像孩子一样单纯地去看世界,我们会快乐许多,幸福许多!”(2)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例如2002年满分作文《两位母亲》的首尾:“我有两位母亲,同样崇高而伟大的母亲——生母和后妈。
然而,高考的一份档案表上只允许填一个。
我必须选择,虽然这是令人痛苦的。
……双份的母爱摆在我面前,都是这样无私、博爱而伟大。
这爱越深,我越是觉得沉重,我不可以对不起她们中的任何一位,但我又必须从中选出一位来,我只觉得这选择真的很难很难……”(3)深化中心。
例如高考满分作文《昭君的选择》:“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选择,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4)引用诗文名句。
例如高考满分作文《酒吧关门时,我便离去》表现面对死神时豁达乐观者选择坦荡、宁静这一中心,其结尾以陶渊明的名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尾,给文章增添了内蕴,耐人寻味。
另外还有自然描写结尾法、热烈抒情结尾法等等,但无论哪种结尾方法,一定要考虑考场作文的特点,要紧扣原题,尤其是记叙文。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二章 第三课 综合消息两篇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三课综合消息两篇[学习目标]1.了解综合消息的定义及其种类。
2了解综合消息怎样组织材料的。
3.了解综合性消息的导语的特点。
[重点难点]了解综合消息怎样组织材料的。
[天天预习]1.了解综合消息的定义。
综合消息报道的是一个时期里,发生在某一地区、某一系统的带有全局性的新情况、新动向、新成就、新问题,是多个单位里发生的具有共同性质的多个新闻事一个点;更不像特写式消息,仅仅截取新闻事件的一两个片断。
它报道面宽,声势大,给人以总体性印象。
综合消息不像动态消息那样,记者的观点、报道的主题,常常隐藏在事实的叙述中,它虽然也是用事实说话,但必须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从众多新闻事实中,概括提炼出一个共同的主题,或点化于标题、导语中,或见之于主体文字。
2.综合消息按其不同的综合方法,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横向综合消息把一个地区、一个系统内发生的有共性的多个新闻事实综合起来,反映全局性的总体趋向。
所综合的新闻事实之间是并列关系。
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总分式,即总摄性导语后,并列若干具体的新闻事实,有的还有总括性结尾。
在写法上,可以按地区并列,被学者们视作开我国综合消息之先河的报道—《外国军队到处横行》,就属此类综合。
消息综合报道了上海虹口地带日本海军陆战队逾巡示威,海宁路及杨浦、闸北等地美国兵行凶,中国闸北保卫团拘捕美国兵等新闻事实。
《拉宾遇刺举世震惊》(人民日报》1995年11月6日)也属此类综合,在导语后并列了联合国、巴勒斯坦、约旦、埃及、阿曼、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领导人发表的声明或谈话。
还可以按构成新闻事实的几个侧面并列,《说说温州的衣食行》就是按各个侧面组织材料的。
(2)纵向综合消息这类消息不但反映事物在全局范围内发生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且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
所综合的各个新闻事实既是构成新闻总体的几个侧面,又内含递进关系,每增加一重事实,就反映着事物发展的几个阶段,对于主题的揭示也就深一个层次。
这类消息的结构犹如彩线穿珍珠,彩线就是新闻事实的内在逻辑和内在意义,珍珠就是一个个新闻事实。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1.6第一单元学案 新人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1.6第一单元推荐作品(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学习重点]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学习难点]“忧思”“悲戚”“怀古伤今”诗歌主旨的深意。
[天天预习]1.课内词汇(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寐.(mèi)薄.(báo)帷帐幔.(màn)隐晦.(huì)壮志难酬.(chóu)驰骋.(chěng)抛掷.(zhì)对酌.(zhuó)鹧.(zhè)鸪.(gū)玉簟.(diàn)绸缪.(móu)倏.(shū)忽杳.然(yǎo)船舵.(duò)2.作家作品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
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他博览群籍,尤好《老》、《庄》。
曾为司马师、司马昭的僚属。
晚年做过步兵校尉,故世人称“阮步兵”。
阮籍年轻时有济世志,但随着政治风云日趋险恶,阮籍只得放弃了自己的雄心。
他用佯狂的办法来躲避矛盾,终日饮酒,不问世事,“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如此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虽避免了杀身之祸,但内心极端痛苦。
史传记载他“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
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
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3课 大堰河(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第3课大堰河(第二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了解排比的修辞方法,以及细节的巧妙运用2.品析诗中运用的大量描述性意象及其作用。
【知识预习】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
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运用细节描写的例子。
1. 场景细节描写。
例如:1)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都德《最后一课》)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3)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1)句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
在法兰西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敌人在这里操练和践踏,大煞了这个法国东北部小镇幽美的风景。
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句(2)和(3)景色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了于勒前后的不同心境,并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
句(2)较明快,表现他们快活而骄傲的欢愉心情。
句(3)较灰暗,显示了他们满怀失望与沮丧的心情。
2. 服饰细节描写。
例如:(1)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鲁迅《孔乙己》)(2)这藤野先生,据说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鲁迅《藤野先生》)句(1)描写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有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
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分。
这个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5课 荆轲刺秦王(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第5课荆轲刺秦王(第二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掌握第10—18段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掌握固定结构“有以”、“无以”、“所以”等固定结构的译法。
2、分析归纳场面描写的妙处。
3、从刺秦王事件分析荆轲的性格特点。
【课前预习】(1)根据下列提示的重点字词,疏通课文:第10段: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第11段: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第13段:以次.进,至陛下前为谢.曰第14段: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右手持匕首揕.之第15段:卒.不起意,尽失其度.诸郎中..执兵,皆在殿下第16段: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2)找出(10-18段)文中特殊的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四个)特殊句式(四种)(3)翻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方还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课堂探究】1、秦廷行刺写了那几个场面?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3、根据庭刺秦王事件,结合前文,分析归纳荆轲的性格特点。
【达标训练】一、课内知识(1)指出下边各组加点的字词的具体意义A、不得持尺兵.B、不及召下兵.C、秦兵.旦暮渡易水A、乃私见.樊於期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图穷匕首见.D、未尝见.天子A、图穷.匕首见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A、至陛下..惜之.. B、窃为陛下A、荆轲顾.笑武阳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C、莫我肯顾.D、顾.不知计所出(2)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B、又前.而为歌曰C、使毕使于前.D、左右既前.,斩荆轲(3)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轲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1——3题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布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途路以目。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二章 第四课 外国消
第四课外国消息两篇[学习目标]1.了解两篇外国消息的写作特点。
进一步熟悉新闻六要素。
2.初步了解记者的立场、观点和角度不同,同一则新闻报道效果不同。
3.掌握压缩语段的知识点,明确解题思路。
[重点难点]掌握压缩语段的知识点,明确解题思路。
[天天预习]1.“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或者一个长句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根据《考试说明》这一要求和近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学习要求如下:(1)准确地提取长句的主句、主干的意思。
(2)正确地提炼、概括一段话的意思。
(3)学会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导语等的写法。
2.压缩方法:(1)提取锤炼法题中给出的一段文字,或长或短,或褒或贬,或叙或议,不少的文段往往只有一句话是中心句,而且中心句大都在开头或结尾处,有的则是在文段中间。
因此,在压缩的过程中,要树立筛选捕捉中心句的意识,中心句选定以后,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再将其作适当的增删润色即可。
(2)删除法删除法即删除与语段的中心关系不大或比较具体的内容。
对给定的一段文字,如无中心句,就是将文中次要性的、修饰性的、解释性的文字删除,而保留主要的、关键的、实质的文字,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要求,对保留的文字进行重新地排列组合。
(3)求新标异法新闻的“新”往往就在于它的与众不同,在于它的新颖性、奇特性。
根据新闻的这个特点,在压缩的过程中,就应该有“新异”的意识,薄于捕捉挖掘所给文字的独特之处、耳目一新之处,这些在很多情况下是形成答案的重要因素。
(4)评价阐发法此种类型的压缩语段是一种特殊形式,难度最大。
因为压缩后的文字不能够从原文中觅得影子,而必须是在充分阅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之上,仔细品味文段中反映了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包含了什么主旨。
要想答好此类题目,必须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把握文意,然后用贴切的词语和得当的句式将其表述出来。
(5)合并法有的压缩对象所提供的信息比较零散,用“摘录法”和“删除法”都不易做出答案,这就需要运用“合并法”,即在不影响原文意思表达的前提下,把最能体现语段意思的信息合并调整,从而作出答案。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社论两篇导学案
二次备课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12 社论两篇(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社论这种文题的基本特征。
2.了解社论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学习重点]了解社论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学习难点]了解社论的写作特点。
[教学建议]学习本课前,先了解一下社论的特点以及两文涉及的相关背景,做好铺垫后再来阅读这两篇社论,通过学习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社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天天预习]1.课内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寰.宇()核.心()华裔.()【答案】huán hé yì(2)词语积累①举世瞩目:②前赴后继:③高瞻远瞩:④张灯结彩⑤雀跃:⑥兵戎相见:⑦发人深省:【答案】①全世界的人都关注着,形容影响很大。
②到(某某地方去)、往。
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③高瞻:站在高处看。
瞩:注意地看。
站得高,看得远。
比喻眼光远大。
④挂上灯笼,系上彩绸。
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⑤麻雀是以跳跃的方式行走。
用以形容人因高兴而非常兴奋,象麻雀一样不停跳跃,也形容非常高兴。
⑥兵戎:武器。
以武力相见。
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⑦发:启发;省:醒悟。
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3)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
社论包含三个要点:①代表报社(新闻媒体);②评论对象是;③目的是。
【答案】重大新闻事实和重大时政引导舆论,指导受众2.背诵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金陵怀古司空曙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1)这首诗虚实结合,相得益彰,试加以赏析。
二次备课多,辇路、宫庭与江枫、野草形成强烈对照,把古都金陵衰败荒凉的景象,表(现得非常具体鲜明。
然后笔锋一转,运实入虚,别出心裁地用典故抒发情怀,启发读者将金陵的现状与历史作以比较,其盛衰兴亡之感自然寄寓于其中。
(2)赏析“伤心庾开府”的“伤心”包含的深刻内蕴。
【答案】庾开府即庾信,他的身世反映南北朝时的动乱变化,写了许多思乡诗歌,诗人经历过“安史之乱”,也曾远离家乡,避难南方多年,思乡之情甚切。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二章 第四课 外国消息两篇导学案
第二章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二次备课第四课外国消息两篇[学习目标]1.了解两篇外国消息的写作特点。
进一步熟悉新闻六要素。
2.初步了解记者的立场、观点和角度不同,同一则新闻报道效果不同。
3.掌握压缩语段的知识点,明确解题思路。
[重点难点]掌握压缩语段的知识点,明确解题思路。
[天天预习]1.“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或者一个长句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根据《考试说明》这一要求和近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学习要求如下:(1)准确地提取长句的主句、主干的意思。
(2)正确地提炼、概括一段话的意思。
(3)学会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导语等的写法。
2.压缩方法:(1)提取锤炼法题中给出的一段文字,或长或短,或褒或贬,或叙或议,不少的文段往往只有一句话是中心句,而且中心句大都在开头或结尾处,有的则是在文段中间。
因此,在压缩的过程中,要树立筛选捕捉中心句的意识,中心句选定以后,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再将其作适当的增删润色即可。
(2)删除法删除法即删除与语段的中心关系不大或比较具体的内容。
对给定的一段文字,如无中心句,就是将文中次要性的、修饰性的、解释性的文字删除,而保留主要的、关键的、实质的文字,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要求,对保留的文字进行重新地排列组合。
(3)求新标异法新闻的“新”往往就在于它的与众不同,在于它的新颖性、奇特性。
根据新闻的这个特点,在压缩的过程中,就应该有“新异”的意识,薄于捕捉挖掘所给文字的独特之处、耳目一新之处,这些在很多情况下是形成答案的重要因素。
(4)评价阐发法此种类型的压缩语段是一种特殊形式,难度最大。
因为压缩后的文字不能够从原文中觅得影子,而必须是在充分阅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之上,仔细品味文段中反映了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包含了什么主旨。
要想答好此类题目,必须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把握文意,然后用贴切的词语和得当的句式将其表述出来。
(5)合并法有的压缩对象所提供的信息比较零散,用“摘录法”和“删除法”都不易做出答案,这就需要运用“合并法”,即在不影响原文意思表达的前提下,把最能体现语段意思的信息合并调整,从而作出答案。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12 短新闻两篇别了,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第12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课前预习】一、文题与体裁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
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二、新闻知识1、什么是新闻(消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五个“W”和一个“H”即:1、when:何时2、 where:何地3、who:何人4、 what:何事5、 why:何因6、how:何果3、消息的特点: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
2〉短:消息要求短。
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3〉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课堂探究】1、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2、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3、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请以图表方式列出。
4、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
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5、把这篇通讯改写成一篇新闻,你会省略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
6、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6《逍遥游》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5
《逍遥游》(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累积文言知识2.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3.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要点难点】1、理解庄子的“逍遥之游”的要旨2、累积文言知识【自主学习】一、一词多义(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志燕雀怎知青云之志哉士志于道,而耻粗衣劣食者,未足于议也《齐谐》者,志怪者也博闻强志(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之者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贤人无名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可以名其一处也(4)置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郑人有且置履者(5)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量者后代习其家风,今多贫寒复前行,欲穷其林(6)苍苍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两鬓苍苍十指黑(7)其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其广数千里彼其于世奚以知其然也(8)而化而为鸟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水浅而舟大也尔后乃今将图南我决起而飞我跳跃而上而彼且奚适也而征一国者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夫列子御风而行而御六气之辩(9)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之积也不厚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而莫之夭阏者蜩与学鸠笑之曰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大家匹之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翼若垂天之云遨游蓬蒿之间此大小之辩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沮(10)以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以八千岁为春奚以知其然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二、特别句式(一)()句1.《齐谐》者,志怪者也。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3.南冥者,天池也。
4.此小大之辩也5.此小年也6.此大年也7.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二)倒装句1.()句①奚以知其然也?②莫之夭阏者③彼且奚适也④之二虫又何知⑤彼且恶乎待哉2.()句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②遨游蓬蒿之间③去以六月息者也(三)省略句遨游()蓬蒿之间。
【合作研究】1、第三段写了哪些人?可分为几类?作者对这几类人的见解是如何的?2、庄子所说的逍遥是什么?如何理解这类追求?3、鲲、鹏的形象在后代诗文中常常出现 , 如“大鹏一日同风起 , 青云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 , “鲲鹏水击三千里 , 组练长驱十万夫” ( 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 ) 等。
平邑县曾子学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7《陈情表》1
《陈情表》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与文体知识。
2.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掌握文中文言知识。
【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知识。
2.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自主学习】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李密(224—287)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
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
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
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
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
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2、文体知识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臣属给君王上书陈述己见的奏章.内容多是劝进、辞免、庆贺、贡物等。
它与一般奏章不同,常含有奏事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
二、基础知识梳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悯.臣孤弱()终鲜.兄弟()门衰祚.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常在床蓐.()逮.奉圣..朝()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责臣逋.慢()刘病日笃.()犹蒙矜.育()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日薄.西山()四十有.四()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生当陨.首()2、通假字①夙遭闵凶。
②零丁孤苦.③常在床蓐。
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3、古今异义①九岁不行②至于成立③举臣秀才④臣之辛苦⑤告诉不许⑥岂敢盘桓4、解释加点的实词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慈父见背..躬.亲抚养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逮.奉圣朝拜.臣郎中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辞.不就职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责臣逋慢..不矜.名节过蒙拔擢..臣具.以表以闻.犹蒙矜育..本图宦达.宠命优渥.则刘病日笃.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气息奄奄..但以刘日薄.西山听.臣微志更相.为命庶.刘侥幸区区..不能废远保卒.余年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无以..至今日5、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
平邑县曾子学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5《滕王阁序》1
《滕王阁序》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文化知识。
2.诵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3.掌握基础文言知识。
【自主学习】一、文学常识1、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
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
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2、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3、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要注意朗读的节奏:(1)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
(2)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3)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社论两篇(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社论这种文题的基本特征。
2.了解社论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学习重点]了解社论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学习难点]了解社论的写作特点。
[教学建议]学习本课前,先了解一下社论的特点以及两文涉及的相关背景,做好铺垫后再来阅读这两篇社论,通过学习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社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天天预习]1.课内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寰.宇()核.心()华裔.()【答案】huán hé yì(2)词语积累①举世瞩目:②前赴后继:③高瞻远瞩:④张灯结彩⑤雀跃:⑥兵戎相见:⑦发人深省:【答案】①全世界的人都关注着,形容影响很大。
②到(某某地方去)、往。
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③高瞻:站在高处看。
瞩:注意地看。
站得高,比喻眼光远大。
④挂上灯笼,系上彩绸。
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⑤麻雀是以跳跃的方式行走。
用以形容人因高兴而非常兴奋,象麻雀一样不停跳跃,也形容非常高兴。
⑥兵戎:武器。
以武力相见。
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⑦发:启发;省:醒悟。
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3)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
社论包含三个要点:①代表报社(新闻媒体);②评论对象是;③目的是。
【答案】重大新闻事实和重大时政引导舆论,指导受众2.背诵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金陵怀古司空曙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1)这首诗虚实结合,相得益彰,试加以赏析。
【答案】诗的前两句写实,写眼前所见,诗人选择了两件典型的景物加以描绘,着墨不多,辇路、宫庭与江枫、野草形成强烈对照,把古都金陵衰败荒凉的景象,表(现得非常具体鲜明。
然后笔锋一转,运实入虚,别出心裁地用典故抒发情怀,启发读者将金陵的现状与历史作以比较,其盛衰兴亡之感自然寄寓于其中。
(2)赏析“伤心庾开府”的“伤心”包含的深刻内蕴。
【答案】庾开府即庾信,他的身世反映南北朝时的动乱变化,写了许多思乡诗歌,诗人经历过“安史之乱”,也曾远离家乡,避难南方多年,思乡之情甚切。
所以,诗人借用庾信的典故,既感伤历史上六朝的兴亡变化,又借以寄寓对唐朝衰微的感叹,更包含自己的故园之思、身世之感,含蕴丰富。
以“伤心”冠其名上,自然贴切,不仅概括了庾信的生平遭际,也寄托了作者对这位前辈诗人的深厚同情,更是他此时此地悲凉心情的自白。
[文本研读]1.同是庆祝回归,两篇社论阐述的重点各不相同。
说说它们议论的重点分别是什么,体会新闻评论中不同的议论角度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答案】《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议论重点是香港回归的风雨历程,展示回归之路的艰难和不易,从中可见中国共产党之英明,中华民族之伟大。
《时代的轴线在此拉开》议论的重点是澳门回归及“一国两制”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巨大意义,表现出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抒写出中华民族的自豪骄傲之情。
这样的议论角度比前一篇文章更具恢宏的气势和纵横捭阖的张力。
2.《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饱含深情,读后令人振奋。
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答案】本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该文的语言特色。
首先是使用了很多饱含情感的词语和句子,如“响彻寰宇”“洗雪百年耻辱”“扬眉吐气”“举世瞩目”“永载史册”“普天同庆”“举国欢腾”,“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热血沸腾的中国人民,以千歌万曲、千言万语表达着自己欢乐、自豪、振奋的感情”等,洋溢着骄傲与自豪。
其次是排比结构的使用。
在回顾香港回归的风雨历程时,社论用三个“为了这一天”开头构成排比段,具有一气呵成、荡气回肠的气势。
3.《时代的轴线在此拉开》,“拉开”的有历史,也有对未来的思考。
那么,文章开头两句中“历史的轴线”和“时代的轴线”应该怎样理解呢?【答案】本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历史的轴线”指400年前葡萄牙开始统治澳门的历史,用“历史”既包含着对澳门屈辱过去的深切感慨,同时也暗示着这样的统治将成为过去。
“时代的轴线”既有时间层面的新千年新时代,更是指澳门结束殖民统治以后所开启的新的生活新的发展时代;同时结合全文,这里的“时代”还有更深层的含义,预示着整个亚洲结束西方统治的新纪元新时代的开始。
4.分析《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的线索。
【答案】本文线索:以“欢庆——回顾——赞颂——承诺——展望”为线索。
[问题探究]1.简述新闻评论的有关知识。
【答案】(1)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社会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发问题,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是新闻传播媒体发布的各种评论的总称。
(2)新闻评论的类型:社论、评论员文章、记者述评、短评、编者按、思想评论等。
(3)新闻评论的特点:①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它是旧社会当前或新近发生的事实或社会中的问题进行评论,所以要讲究时效性,常常以新闻是教案为由头,以事实和道理为依托展开思想,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②新闻评论具有信息性,包括评论你所产波的食物自在信息,评论所揭示的食物本质信息,评论所传达的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政策方面的信息,③新闻评论具有现实性,评论应从社会现实出发,起到正确、健康的现实导向作用。
④新闻评论具有政论性,它直接反映评论主体的宣传意图、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因此,必须阐明立场,表明观点,明确政治方向。
⑤新闻评论具有群众性,要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掌握界限和是非标准,力戒片面和绝对化。
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时效性是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政治性是新闻评论的特性,说理性是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
新闻的力量是事实,评论的力量是道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理是评论的生命。
[天堂达标]1.下面有关“新闻评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评论有社论、评论员文章、记者述评、短评、思想评论等,编者按不属于新闻评论。
B.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要讲究时效性,常常以新闻为由头,以事实和道理为依托展开思想,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C.从表达方式上,新闻报道以记叙为主,讲清事实要素,要有真实性。
新闻评论则以议论为主,要求论点准确,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
D.新闻评论的结构方式有归纳式、演绎式、并列式、递进式结构等。
【答案】A 解析:编者按也属于新闻评论。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济时报》称,中国经济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仍将是全球投资者向往的地方。
B.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
C.《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和《新华日报》、《群众》杂志,是党中央和省委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之一。
D.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答案】C 解析:结构混乱,去掉“不会减弱”。
同时,“中国经济”是“投资者向往的地方”,主宾搭配不当。
B项是歧义,“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
D项“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句式杂糅,改为“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
此类事件每年都有发生”。
3.阅读下面的社论,回答问题。
从哀悼张伯伦说到英国传统外交政策英国前外相奥斯丁·张伯伦前晚逝世,英法两国政界都表示哀悼。
以奥斯丁·张伯伦的致力于国际和平,勇于使英国负担国际义务,在国际风云紧张的今天,失去这样一个人,不仅英法政界要哀悼,欧洲及全世界的人士,也都要表示惋惜的。
二次备课斯丁·张伯伦是典型的英国政治家,但他除有一般“英国绅士”的优点以外,在国际关系的了解程度上,比一般“英国绅士”要更能把握现实。
传统的英国对外政策,是“怕事”和“取巧”。
奥斯丁·张伯伦在1925年签订洛加诺公约时,敢不顾英国国内的攻击而接受保障的义务,这就是他的见解高于一般“英国绅士”的地方。
英国的“怕事”政策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是事件发生得愈多而愈益扩大;“取巧”政策的结果,是“弄巧成拙”。
在远东方面是如此,在地中海方面也是如此。
英国的绅士们似乎在饱经教训之后已有一些觉悟了,但是觉悟的程度是有限的,在远东和地中海问题上,事实所表现的,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怕事和取巧”政策的本质,差异不过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而这种小部分的改变,必然并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
我们虽然指出英国传统政策的弱点,但并不希望英国绅士会马上作极大的转变,因此,我们不得不时常警惕着不要过分相信传统政策下的“贿赂品”──牺牲一部分以满足侵略者的欲望的“贿赂品”;而贿赂的结果,必须非牺牲全部不可。
(选自1937年3月18日《立报》,作者恽逸群)(1)这篇评论的对象是什么?【答案】英国传统外交政策(2)哀悼张伯伦一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案】英国外相张伯伦之死或张伯伦本人,都不是评论要判断的对象。
他们只是作者为了评论英国外交政策的一个由头。
[备课资源]1.社论社论反映媒体的政治倾向,其作用就在于表明立场,引导舆论。
而党报的社论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同级党委、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
社论的主要作用是代表报社,评论对象是重大新闻事实和重大时政。
三是目的是引导舆论。
社论是代表党委的带有指导性的声音,所以不同于学术论文,是不允许进行无休止的讨论和辩论的;社论也不同于一般的评论文章,因为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带有权威性的坚守党性原则的评论文章,是不允许任意发挥个人意见的。
社论也不同于一般的文件和指令,它是从思想认识上阐明问题,把社会生活现象和重大时政问题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加以分析阐述,从而把受众的认识水平提升到政策的高度,从而具有高度的指导性的。
所以说,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社论也具有新闻评论的一般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等),但是最突出和重要的就是它代表媒体乃至政党、政治团体等直接发言的喉舌与舆论功能。
因此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才会把社论喻为“报纸的心脏”。
2.课文背景本课编选的是来自于《人民日报》和香港《大公报》的两篇社论。
《人民日报》的社论具有强烈的舆论导向作用,反映的事件、问题也更严肃、重大。
《大公报》1902年创刊,现在在香港出版发行,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刊。
《大公报》把报纸作为论政的工具,带着宽广的社会责任感,用针砭时弊﹑扶正驱邪的方式体现真诚的爱国精神。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