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实验二-城市人口分析-城市生态学实验-海南大学(共八个)
01-第一章-城市生态学绪论-城市生态学课件-海南大学(共九章)
恶性膨胀的大城市周围,建立一些小城镇,以合理的 建设规模和布局,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疏散大城 市的人口,缓解大城市的矛盾。
1. 最初只是附属于大城市的近郊,仅供居住。 2. 以后又出现了半独立的卫星城,它有一批工业和服 3. 完全独立的卫星城,它距母城较远,有自己的工
务设施,部分可以就地工作。
图1-3
哈里斯(Harris), 厄曼(Uiman)提
出了多核理论,指出许多北美城市的土 地利用形式并不围绕一个中心,而围绕 离散的几个中心发展,虽然市区有的核 心不明显,有的核心是在迁移等原因下 形成的,这最可能是由于汽车增长,成 为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所致。
(二)卫星城与新城市
卫星城的出现是受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启发,在
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解决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 保护的问题提到了世界各国的议事日程 (Agenda)。
第二节 城市生态学发展简史
一、城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学思想简述 1、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学思想反映在人口、 人与土地和人与食物的关系上。
390B.C,商鞅第一个提出了具有城市生态学思想的认识: ①在一个地区的土地组成上,城镇道路要占10%,才较为合
城市的缺点——也恰恰在于人口和工业的过 量集中和密度过大,在城市化地区,进行着 大量的资源利用、物质变换、能量流动、产 品消费等活动,从而使自然资源大量耗用和 各种生产、生活废料大量产出,引起了一系 列城市问题。如人口密集、住房困难、土地 资源紧张、工业资源短缺、水源短缺、交通 拥挤、环境污染、疾病流行、犯罪增多、就 业困难等等。(3R, reduce, reuse, recycle)。
生态学-城市生态学
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总分:12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1.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也是以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
它既是生态学(ecology)的重要分支,又是人类学(anthropology)的下属学科,还是城市科学(urban science)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2.生态城(ecopolis)(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区域发展平衡、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
生态城的“生态”,包括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及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两层含义。
生态城的“城”,指的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共生系统。
)解析:3.城市生态系统(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指特定地域内人口、资源、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环境)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解析:4.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就是指从发挥城市整体功能最大化出发,来协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运用综合对策和措施来整治、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公选课《城市生态学》教学探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N O .25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 科教论坛目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期,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1],如城市化过程中,指导思想和目标不明确,致使城市生态规划被忽视、被淡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管理,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由于某些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跟不上城市建设的步伐,工业污染仍十分严重。
此外,城市居民的生态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居民生活垃圾污染[2]也给城市生态建设带来一定影响。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形态,它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如经济、人口、金融、交通、城建、科学、教育、文化、法律等[3],城市的发展其实也是由这系统中的人来建设。
大学生做为城市未来的建设者,增加他们的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知识非常必要。
因此,自2002年起,笔者在全校开设了《城市生态学》公共选修课。
1《城市生态学》课程建设1.1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城市生态学》课程的建设基础目前,《城市生态学》是海南大学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自1996年开始开设。
在海南大学,《城市生态学》这门课程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没有教材、教师自编讲稿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仅有一部《城市生态学》,而且发行量少,导致很多学校没有教材,教师只好自编讲义,同时参考一些相关书籍,如《景观生态学》、《生态学》、《基础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第二阶段,属编著教材,边教边修改阶段。
从1996年开始着手撰写《城市生态学》教材,1998年开始使用,2000年8月正式出版。
《城市生态学》出版后,结束了我校《城市生态学》课程没有教材的历史,而且该书的内容、安排的时间、写作水平都适合大学本科使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编著者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于2006年9月已经出版第二版;第三阶段,2006年底,编写了《城市生态学》配套教材《城市生态学经典案例和实验指导》,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读者对象较为广泛,可作为教师参考书,也可作为大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用书,以及其他生态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城市生态学
名词解释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
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指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和生活所提供的生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或可被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环境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诸事物和完整过程所形成的统一体。
而体现这种整体性和相互连续性的思想,就是系统思想。
生境: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的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及其他条件的总和。
城市生态系统:指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植被: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花园、校园、寺庙、广场、球场、医院、街道、农田及空闲地等场所拥有的森林、灌丛、绿篱、花坛、草地、树木、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和。
城市风:由于城市生产和生活消耗大量的燃料,致使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气温,热气温上升,形成一个低压区,郊区冷空气随之侵入市区构成的空气环流。
灾害现象:指由自然界异常现象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的生命收到的损失。
分为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现象。
选择/填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学在理论上着重研究其发生和发展的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调节和控制的机制。
应用上旨在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系统关系,增加城市活力。
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生态学、城市学、人类生态学、景观生态学。
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条件(淡水、土地、生物、矿藏等)社会资源条件(劳动力资源、交通工具、道路系统、市场因子、经济发展实力)技术承载力:劳动力素质、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既是一门重要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又是城市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城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城市生态学城市问题:人口密集、住房困难、土地资源紧缺、工业资源短缺、水源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疾病流行、犯罪增多、就业困难等城市迅速发展的实践证明,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等,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复杂尖锐,从而使解决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保护的问题提到了世界各国的议事日程。
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一般说,生态位的宽度依据该种的适应性而改变,适应性较大的物种占据较宽的生态位,而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
城市生态位:是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
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环境承载力包括: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条件)。
技术承载力(主要指劳动力素质、文化程度与技术水平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强度,同样包括现实和潜在两种)。
污染承载力(是反应本地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大小的指标。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的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依存的统一的整体,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的成份,可以分为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两类。
无生命的分为三种(太阳辐射、无机物质、有机物质)生命类分为三种(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生态系统有上述六种成分组成。
生态系统的结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生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及其他条件的总和。
生境是一个综合体,是由各种因素组成的。
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范文7篇
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范文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范文精选7篇(一)实习报告:城市生态学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机制,对城市环境的生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探索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二、实习内容1. 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收集,对所在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和分析,观察城市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分布,了解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
2. 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学习和掌握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统计,对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状态、噪音污染等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3. 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方法学习和了解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方法和技术,包括植被绿化、雨水收集利用、垃圾分类处理等,了解不同治理手段的效果和适用范围,对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三、实习成果1. 实地调查报告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实地调查,编写了详细的实习调查报告,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分布、各环境因素的测量结果和变化趋势等内容。
2. 评价报告根据所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并根据实地观察和数据统计结果进行了科学的论证。
3. 治理建议根据学习和了解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方法和技术,对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出了改进和优化的建议,包括增加植被绿化、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推行垃圾分类处理等。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同时,我也认识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综合治理。
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范文精选7篇(二)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管理局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实习地点:XX城市一、实习目的和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城市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并应用城市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海南大学生态学概论
正反馈:反馈系统中系统的输出可以促进系统的输入,使系统偏离强度愈来愈大,不能维持稳态的过程。
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指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不同层次、不能大小的生态系统中,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
包括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循环两种基本形式,气相型和沉积型两种基本类型。
生态位:指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包括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多维生态位三类。
按其实现程度分为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构成一个功能整体。
生态系统服务: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种所提供的能够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需要的条件和过程。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生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常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
趋异适应:一群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有机体,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适应方式和途径。
生活型: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成为生活型。
生态金字塔:是反映食物链中营养级之间生物数量、重量及能量比例关系的一个图解模型,类似金字塔形状,成为生态金字塔。
耐性定律:生物对各个生态因子的适应有一个生态学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间才能生存,这个最小到最大的限度成为生物的耐性范围。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性限度的法则称耐性定律。
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增大,而且增大了某些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一现象成为边缘效应。
Allen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称为Allen规律。
城市生态学考试重点
城市生态学考试重点1城市化概念.内涵、标志答:概念: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涵义1.城市化是城市质与量的统一城市化在数量方面的表现——城镇的现代化城市化在质量方面的表现——人与环境的现代化2.城市化是区域城市时空运动的对立统一时序性:指城市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既不能超越,也不能落后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
空间地域差异性: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城市化的速度、方式、水平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别的,不同地区的城市化道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走同一模式3.城市化是乡村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的统一在“面”——广大的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以自下而上的推动为主,而以自上而下的吸力为辅在“点”——城市的郊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则恰恰相反。
标志(1)空间上,城市规模的扩大;(2)数量上,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3)经济上,非农经济代替农业经济;(4)质量上,居民生活方式现代化。
2.城市化的益处及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答:益处 1、由于人口集中,劳动力集中,便于组织大生产;2、产业集中,交通发达,有利于扩大贸易,繁荣经济;3、通讯便捷,信息集中,促进了文教卫生、科学技术的发展;4、城市中良好的医药卫生设施,周到的公共服务,方便的生活条件,丰富的文娱活动,提高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并为人们发挥多种才能提供了机会。
生态环境效益1 城市人口的暴涨和规模的扩大,必然占用了大量耕地。
它一方面增加了粮食的需要,同时却减少了粮食的生产;2 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不合理的利用,既造成资源的紧缺,又污染了环境。
3人口高度集中所引起社会生活的变化,对城市居民的个人行为和态度的特性发生重要影响:青少年犯罪、吸毒、酗酒、自杀、骚乱、心理障碍病等等成了高度城市化社会中屡见不鲜的城市顽疾。
城市生态学——chapter4城市人口PPT共76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城市生态学——chapter4城 市人口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城市生态学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海绵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二元水循环水在社会经济系统的运动过程与水在自然界中的运动过程一样,也具有循环性特点。
社会水循环通过取用水、排水与自然水循环相联系,这两个方面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矛盾着的统一体—水循环的整体,即二元水循环系统3、什么是城市的雨岛效应?雨岛效应,,城市中高楼大厦密度不断地增加,尤其一到盛夏,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更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越积越厚,最终导致降水形成。
这种效应被称之为“雨岛效应”。
4、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①城市化导致不透水面积增加②城市化的水文效应,改变了局部气候和下垫面条件,出现“雨岛效应”现象。
③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④下凹式立交桥等设施增加⑤城市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善5、什么是LID?LID实现的措施。
美国的低影响开发(LID):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方法进行渗透、过滤、蓄存和滞留,防治内涝灾害。
①保护和修复城市天然河湖:划定河湖蓝线,立法禁止围填河湖及天然湿地。
对已渠化的河道进行生态修复②修建生物滞留池:一般修建于流域上游,通过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化学、生物及物理特性储蓄水量并清除污染物,从而达到水量和水质调控目的。
③湿滞带:是一种狭长的渠道,对来自于停车场、人行道、街道以及其它不透水性表面的径流进行过滤和入渗,与传统渠道区别的是其表面铺设有植被。
分为湿滞水池、干滞水池、人造湿地④植被覆盖:在不透水性建筑的顶层覆盖一层植被,是由植被层、介质层、过滤层以及排水层等构成一个小型的排水系统。
⑤透水性地面:表面由透水结构铺装,让初期雨水入渗,下部填筑多孔结构材料制成的垫层,垫层具有吸附降解功能,能够消纳初期雨水的污染。
6、核心思想“一片天对一片地”,实现立体多层次多功能分流分滞。
城市生态学作业(三、四、五章)---精品资料
城市生态学作业第三章1、如何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答:(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1、生物生产:生物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生长、发育和繁殖。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功能是指城市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类生物交换、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
(1)生物的初级生产:生产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各类绿色植物产品。
(2)生物次级生产:从城市外部输入。
如香港的菜、肉.水等由内地供应。
2、非生物生产:是指具有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满足城市人类的物质消费与精神需求的性质。
(1)物质生产:是指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所需的各类游行产品及服务。
(2)非物质生产:是指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所需的各种文化艺术产品及相关的服务。
(二)城市生态系统能源结构与能量流动能源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的构成及比例关系。
能源的生产结构:从总生产量分析能源结构。
能源的消费结构:从消费量分析能源结构。
2、简述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不同点。
答:(1)组成结构: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而不是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次级生产者与消费者都是人,而自然生态系统的主导成分是绿色植物。
(2)城市生态系统环境主要部分变为人工的环境,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而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并维持的能力。
(3)物质与能量流动:城市生态系统是依靠外来来能源的非生物生产系统,主要为工业产品,在能量的输送过程中有散失,在能量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使城市遭到污染。
而自然生态系统没有垃圾以及增温和附加能量。
3、城市生态系统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答:生态学家等学者认为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起来的系统,因而组成上包括这三个方面:(1)自然系统:是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以生物与环境的协同共生及环境对城市活动支持,容纳、缓冲及净化为特征。
有植物、景观、水体、太阳能、矿藏、土体、其他生物等。
城市生态学案例分析(精选五篇)
城市生态学案例分析(精选五篇)第一篇:城市生态学案例分析《城市生态学》案例分析城市生态规划坚持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位,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
城市生态规划大体应包括的主要内容:(1)环保系统子规划: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均应达到国家先进城市的最高标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2)运转系统子规划:包括通畅的道路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运输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的有保障的物资供应系统(主副食品、蔬菜、材料、水电、燃料等)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和污水废物的排放和处理系统等;(3)管理系统子规划: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都应有高水平的管理,以保证水、土地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4)绿地生态系统子规划: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指标,如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5)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子规划: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智力条件。
选择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城市,查阅相关文献,2~3人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该城市的城市生态规划报告。
本课程将以该作业的完成质量情况作为评分依据。
同一小组成员交的报告内容相同,但必须说明各自负责的部分和主要完成的工作情况。
生态学实验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戚春林
表2-5 植物群落分层刈割记录
种(或类)1
高度 /cm 光合系统 鲜重 干重 /g /g 叶面积 /cm2 非光合系统 鲜重 /g 干重 /g … …
戚春林
注意事项:
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将光电池直接暴露于强光下,以保持 其灵敏度。 光探头要准确地放置在测定位置,使光电池与入射光垂直。 每一次测定量程开关必须遵循从高档到低档的顺序,以免 烧坏仪器。当屏幕显示“1”时表示过载,需将量程开关调 高一档;当屏幕上的第一位数字为“0”时,需将量程开关 调低一档,以增加精确度。 每次用毕,及时关闭电门,以免使电流计受损。 温度与湿度会影响仪器的灵敏度,不能把照度计存放在潮 湿或温度超过40℃的地方。 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显示屏左上角出现“LOBAT”字样时, 需要更换电池。群落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称之为初级生产。初级生产又分为总初级生产和净初级生 产两个概念。生产力通常以单位土地面积和单位时间里,由植物生产的有机物质的量(干物质量或 除去灰分的干物质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碳量,或者热能量来表示,单位为g/m2· a或J/m2· a。 总初级生产量(Pg)是指一定期间内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同化量。其中,包括同一期间内 植物体因呼吸而失去的有机物的消耗量。而净初级生产量(Pn)是指从总初级生产量(=总光合量) 中,减去植物各器官因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R),即 Pg=Pn+R 或 Pn=Pg-R 此外,净初级生产量在植物群落中还指植物的全部有机物生产量,包括经济上未必有用途的地下部 分。这应该与经济上有用的部分的产量和农林牧业中往往称为生产力的产量区别开来。 群落初级生产力是整个生物圈中生命部分对太阳能第一次固定后,保留在生态系统有机体中能量的 描述。这部分能量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源泉,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测定植物初 级生产力,使我们能够了解群落中不同植物种的生长特点,生产力的大小,为我们提供比较不同植 物经济、生态、社会价值的参考依据。此外,通过分析植物生产力的大小,参考植物在群落中的位 置和生态作用,可以揭示不同种植物在群落中的作用,从而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态系统提供理论的 依据。 用收获法测定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时,首先需从测定群落的生物量入手。生物量(B)是一定面积 内某一时间所具有的植物物质的总量,单位为g(干重)/m2。设开始时间(t1)与终了时间(t2) 的生物量分别为B1和B2,则 Pn=ΔB+L+G ΔB=B2-B1 式中,ΔB为t1~t2间植物的生长量,L为此期间的枯死及脱落量,G为草食动物吃掉的量。此式为 生产量测定的基本公式。 二、仪器、设备及材料 1、烘箱,筛,剪刀,锄头,1m2的样框,标签,电子天平,米尺,薄膜塑料袋,纸信封。 2、手锯,弹簧秤,粗天平,卡尺,透明方格板,记录纸。
海大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2023年3月20日实验地点:我国南海某海域实验目的:1. 调查我国南海某海域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2. 分析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3. 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方法:1. 样方法:在实验海域选择五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设置一个5×5米的样方,采用随机取样法,对样方内的海洋生物进行分类、计数和测量。
2. 浮游生物调查:使用浮游生物网采集浮游生物,并进行分类和计数。
3. 底栖生物调查:使用拖网采集底栖生物,并进行分类和计数。
4. 环境因素调查:调查海水温度、盐度、pH值、溶解氧等环境因素。
实验结果:1. 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 浮游生物:共采集到浮游生物22类,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浮游微生物,其中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
- 底栖生物:共采集到底栖生物18类,包括无脊椎动物、鱼类和软体动物,其中无脊椎动物以甲壳类为主,鱼类以小型鱼类为主。
- 优势种:浮游生物中的硅藻、浮游动物中的桡足类,底栖生物中的甲壳类为该海域的优势种。
2. 环境因素调查结果:- 海水温度:平均温度为26.5℃,属于热带海域。
- 盐度:平均盐度为33.5‰,属于正常范围。
- pH值:平均pH值为8.2,属于碱性海域。
- 溶解氧:平均溶解氧浓度为7.8mg/L,属于较丰富范围。
数据分析:1.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海水温度与浮游生物多样性呈正相关,温度越高,浮游生物多样性越丰富。
- 盐度与底栖生物多样性呈正相关,盐度越高,底栖生物多样性越丰富。
- pH值与浮游生物多样性呈负相关,pH值越低,浮游生物多样性越丰富。
- 溶解氧与底栖生物多样性呈正相关,溶解氧越高,底栖生物多样性越丰富。
2. 生物多样性状况评价:- 该海域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种类较多,优势种明显。
- 生物多样性状况良好,生态环境稳定。
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系统分析
和干扰斑块相同,都是天然或人为造成,不过地位
不同。
举 例: 火灾大火过后残留的一 片森林、大水淹
没大片农田,只有高处的幸免。
干扰消失后,在自然界同化的作用下,很快融合在
基质中。
*** 干扰斑块——残余斑块
例如:在森林中发生火灾,当火灾较小时,出现 一片火烧地,这是我们将周围未烧的森林称之为 本地,将火烧迹地称之为干扰斑块;如果火势蔓 延很广,火烧迹地面积很大,但火烧迹地中有少 数团块状林木未烧到,这是我们将火烧迹地称之 为本底,将残余的林地称之为残余斑块。
如沙漠中的绿洲就是土壤内水分分布不均匀的结果。该 处土壤水分明显高于周围的沙地,动植物来此定居,形成不 同于周围环境的绿洲斑块;
同样,在沼泽湿地中大面积生长着芦苇等湿生植物,仅 在地形较高的地段,因土壤水分含量明显地低于周围的土壤, 生长着与周围湿生植物不同的旱生植物群落;
其它如森林内裸露的基岩、平原上出现的湖泊以及海洋 内的岛屿等都是典型的环境资源斑块。该类型斑块一般较稳 定,抗干扰能力强,能长期地存在于与基质相异的环境中。
敦煌月牙泉
由敦煌城向南5公里,有一山名曰鸣沙山。鸣沙山沙丘环绕处, 一汪清泉千年不涸。因其形状如一弯新月,此泉名唤月牙泉。 这种水沙共生的奇景,世所罕见。
月牙泉千年不干 特殊的地形使飘沙不 致落入水体中。 2、原来有充足的水 源补给——党河 现在由于党河建坝, 环境发生变化,月牙 泉面临消失的危险。
3、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patch)
原因:由于环境资源的空间异质 性或镶嵌分布而引起。
例如:长白山植物垂直分布、森 林中的沼泽、沙漠中绿洲——月牙 泉(沙漠第一泉)
该类型斑块一般较稳定。抗干扰能 力强,能长期地存在于与基质相异 的环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城市人口分析——人口在城市内的迁居问卷调查
一、概述
城市人口迁居指的是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城市地域范围的人口(往往是住户)移动。
城市人口迁居有时也称城市内的迁移。
城市的发展与人口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人口迁居会使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城市出现人口空间、社会空间、功能空间的地域性分化,城市内住宅位置的变化在改变城市系统和城市空间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口移动以其所具有的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和结构上的选择性对迁入、迁出地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人口移动直接改变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总量,并通过转移生育间接影响两地的人口数量对比;其次,人口移动所可能引起的生育行为变化将改变两地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由此,人口的分布状况以及发展模式都将发生变化;另外,人口移动将改变两地的人口结构。
人口移动导致的人口空间结构变化有两种情况:集聚性的迁移将会强化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状况,而扩散性迁移则使人口分布趋于平均。
人口和劳动力的区域流动还可对地区差距产生影响。
人口移动对生态环境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生态脆弱地区,人口的入迁可能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在农业移民中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但也有少量因人口入迁后对生态环境加以科学治理而使其得到改善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
通过对一个区域(如工业区、街区等)人口与环境质量的调查与讨论,有助于了解人口这一因子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为城市人口容量的界定提供理论支持。
三、仪器和用具
调查问卷表、采访记录本、实地采集调查记录本等。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内容
1.满意度调查
(1)工作与生活空间的满意程度
(2)绿化面积与质量的满意程度
(3)用水现状与质量的满意程度
(4)休闲空间的满意程度
(5)空气等其它生态因子的满意程度等
2.迁居者的属性特征调查
(1)经济属性特征
调查发生迁居的居民住户家庭月均收入情况
(2)家庭结构特征
调查二代三人户、二代四人户、三代五人户、三代四人户、三代五人户等各种类型家庭的比例。
(3)职业结构特征
调查工厂、公司类和商店类单位、科研、文教、卫生类单位、机关单位等从业人员比例。
(4)教育水平特征
调查初、高中受教育者、受过大专和本科以上高等教育者所占比例
3.人口迁居特征
(1)迁移性特征
调查小区居民户迁居率、均迁居次数、一次迁居户数及比例、二次迁居户数及比例等数据。
(2)迁移方向性特征
(3)迁移距离特征
(4)迁居空间类型特征
(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按上述的内容设计问题,包括满意度调查、迁居者属性特征调查以及人口迁居特征调查。
其中人口迁居特征调查方法①迁移方向性特征调查方法:把每个居住小区迁居住户的前住地标在地图上,以便分析迁居的方向性特征和空间特征;②迁移距离特征调查方法:把迁居距离分成215km、215~5km、5~7km和7km以上的4个等级来说明迁居的距离特征,分别作出各居住小区所有迁居的累计曲线;③迁居空间类型特征调查方法:把城市地域划分为CBD(新一轮城市规划中划定的范围)、旧城区(1949年时的建成区)、新城区(解放后的建成区)三种空间类型,并将人口迁居的空间类型组合为9种:CBD-CBD、CBD-旧城区、CBD-新城区、旧城区-CBD、旧城区-旧城区、旧城区-新城区、新城区-CBD、新城区-旧城区、新城区-新城区;分3个迁居时段,把所有迁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空间特征。
1.满意度调查
表1-2-1小区居民满意度调查表
调查小区
工作与生活
空间的满意
程度
绿化面积与
质量的满意
程度
用水现状与
质量的满意
程度
休闲空间的
满意程度
空气等其它
生态因子的
满意程度等
公共设施的
满意程度
学校数量与
规模的满意
程度
不
满
意
一
般
满
意
不
满
意
一
般
满
意
不
满
意
一
般
满
意
不
满
意
一
般
满
意
不
满
意
一
般
满
意
不
满
意
一
般
满
意
不
满
意
一
般
满
意
2.迁居者的属性与类型特征调查
表1-2-2a小区迁居者的属性特征调查表
调查
小区
居民住户家庭月均收入家庭结构特征1000元以
下
1000~
2000元
2000~
5000元
5000~
10000元
10000元
以上
二代三
人户
二代四
人户
三代四
人户
三代五
人户总计
表1-2-2b小区迁居者的属性特征调查表表
调查
小区
职业结构特征教育水平特征
工
厂
公司和商
店类单位
科研、文教、
卫生类单
机关
单位
初中以下受
教育者
初、高中受教育者
大专和本科以上
高等受教育者总计
3.人口迁居特征
(1)迁移性特征
表1-2-3小区迁移性特征调查表
调查小区
迁居
率(%)
户均迁
居次数
一次迁居户
数及比例
二次迁居户
数及比例
三次迁居户
数及比例
四次迁居户
数及比例
五次迁居户
数及比例
总计
(2)迁移方向性特征
把每个居住小区迁居住户的前住地标在地图上,画出迁移方向性特征图(3)迁移距离特征
表1-2-4小区迁移性特征调查表
调查小区原居住地迁居距离215km以上迁居距离215~
5km
迁居距离5~7km
迁居距离
7km以内
总计
根据表格数据作出各居住小区所有迁居的累计曲线。
(4)迁居空间类型特征
表1-2-5小区迁居空间类型特征调查表
调查小区CBD-CBD CBD-
旧城
区
CBD-
新城
区
旧城区
-CBD
旧城区
-旧城
区
旧城区
-新城
区
新城
区
-CBD
新城
区
-CBD
新城区-
旧城区
新城区-
新城区
总计
分3个迁居时段,把所有迁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时段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空间特征。
五、结果统计与分析
1.迁移原因分析
2.迁居类型与特征分析
六、结论与建设
1.你的调查分析结果说明或解释了什么问题?
2.对城市人口的更加合理迁移和分布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