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 修辞手法-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知识点总结一、修辞手法类1. 比喻和拟人修辞:容易混淆比喻和拟人修辞的使用。

比喻是通过比较来形象地表达某一事物的修辞手法,而拟人修辞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属性和行为。

在审题时要准确分辨两者的使用情况。

2. 夸张和借代修辞:夸张和借代都是运用特殊的语言手段来表达强烈的感情和形象,容易混淆两者的使用。

夸张修辞是通过夸大事物的某些特点或表现来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而借代修辞则是将某一事物表示为另一事物的特殊表达方式。

在解题时要注意分辨夸张和借代修辞的使用手法。

3. 比拟和对偶修辞:比拟和对偶都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容易混淆两者的使用。

比拟是通过找出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表达作者的意思,而对偶则是在句子结构上进行平衡和呼应的修辞方式。

在理解和分析时要准确区分比拟和对偶的作用和效果二、修辞手法与修饰语类1. 形象化的修辞和文字修饰:形象化的修辞是通过艺术性的表达方式来创造形象和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而文字修饰是通过丰富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对事物进行描绘。

理解和运用形象化的修辞和文字修饰要根据语境进行分析,避免混淆和误用。

2. 揭示性的修辞和情感色彩的修饰:揭示性的修辞是通过刻画人物行为、语言和思想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而情感色彩的修饰则是通过感情色彩的词语和句式等手法来渲染作品的情感氛围。

在理解和分辨时要准确把握揭示性的修辞和情感色彩的修饰的作用和效果。

三、句法分析类1. 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分析:句子结构是句子被划分为各种成分和语法关系的方式,理解和分析句子结构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在分析句子结构时要注意各个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法关系。

2. 对修辞句式的识别和理解:修辞句式是通过语言结构变化的手段来表达和强调作者的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分析修辞句式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变化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修辞语言类1. 比喻和暗示的辨析:比喻是通过比较来表达某一事物的修辞手法,而暗示则是通过间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某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备战高考语文 纠错笔记系列 专题04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

备战高考语文 纠错笔记系列 专题04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

专题04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易错点1 选用句式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当前的饮水习惯决定10年后的健康状况。

科学的饮水可以调理生理、神经、精神等方面的功能,而且会减少多种疾病发生的几率,增进身体健康。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生活起居,制定自己的饮水时间表。

比如,在清晨时间饮用一杯水,水分能很快被胃肠道吸收,,尤其利于高血压、脑血栓的防治。

A.不仅能够加快血液循环,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还能扩张血管,净化血液,增强血管弹性B.不仅能够净化血液,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还能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加快血液循环C.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环,还能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净化血液D.不仅能够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还能净化血液,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强血管弹性【错因分析】本题各选项只是从句子结构上调整了下顺序,迷惑性还是挺大的,如果逻辑关系不清楚,就容易选错。

【参考答案】D选用句式就是根据具体的语境条件去选择一定的句式来表情达意。

因此,选择句式的根据大体有三:一是不同句式本身表意的鲜明程度,二是不同的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三是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

选用句式的关键在于“用”而不是简单地区别一个不同的句子类型,所以大多是提供了一个语境,然后根据语境的需要来选择恰当句式。

在高考试卷中,涉及这一知识点的题型主要是客观选择题,一般要从表述对象一致、推序照应、时空连贯的角度来考查,通常采用衔接类型题来训练考生选用句式的能力。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重大事故受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经常需要对创面皮肤进行再造,目前的医疗技术只能对皮肤表层厚度不超过200微米进行人工再造,而对几毫米厚完整皮肤系统还不能进行再造,。

为此,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3D打印技术制造人造血管。

A.因为涉及血管组织,没有血管的养分供应,超过200微米的人造皮肤就没法存活B.如果涉及血管组织,只要血管能够供应养分,超过200微米的人造皮肤就能存活C.因为涉及血管组织,而血管组织涉及的医疗技术问题,人类短时期内还无法解决D.但如果人类解决了血管供应养分问题,人造皮肤的其他重大技术也就会迎刃而解【答案】A作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01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内容分析选择题(原卷版)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01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内容分析选择题(原卷版)

易错题01信息类文本阅读之内容分析选择题——比对信息出错目录01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内容分析选择题易错原因——三个未注意02易错题例析03易错题攻略【攻略一】关注选项与原文的词句变动【攻略二】关注选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攻略三】关注延伸推断的范畴与逻辑04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内容分析选择题信息类文本的内容分析选择题,是高考命题的“长青树”。

考题选择项主要针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

分析的四个选择项,有对文中相关的词句进行相似表达,有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筛选、重组、整合。

选项在对原文“相似表达”与“信息整合”中出现错误,要求考生比对核查。

★易错原因——三个未注意1.未注意到“相似表达文句”有词句变动。

2.未注意到“信息整合”出现逻辑关系混乱。

3.未注意到“延伸推断”超出原文范畴,与原文本义不符。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文学研究有两条腿,一条是文学史,一条是文学批评,在一条腿向前迈的时候,另一条腿就要先停一停,踏在地上;否则,我们的身体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

文学史框架建立在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之上,要据这个价值体系分出优劣、高下、主次乃至正反两个方面,在一定时期,首先确定的是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这就是那时所建立的文学史框架的要求,文学史框架要有统一性,不能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各行其是,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文学史就不要一天一改。

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是有他们自己的文学感受和理解做根据的,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别人一有异议就要改弦易辙的,文学史有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文学史教材,文学史教材因其编写者大多是学科里有权威性的专家和学者,而有着更广泛的可信度,能够让更广大的文学史阅读者或教材使用者放心接受,人们首先通过文学史建立起对这个学科范围内的作家与作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印象,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就不必担心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因为这些与文学史框架的要求不同的观点,充其量只是将自己的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罢了。

全国通用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6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含解析

全国通用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6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含解析

易错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易错题【01】语言表达简明易错题【02】语言表达连贯易错题【03】语言表达得体语言表达简明现代社会里,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要求快节奏,高效率,运用语言也不例外。

用语简明,就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率的一个基本条件。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可能的少,不能罗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

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表达简明”的基本要求:①语言表达要明白易懂:要做到词语选择能让人明白易懂,必须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

②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使用词语要准确、规范,为的是不生误解,不生歧义。

这就要求写作者善于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总之要让别人都能准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从考查频率上说,语言简明是近几年高考中的轮考题,其考查题型主要有:(1)提供一个语段,修改不简明的地方;(2)提供四个选项,判断其中表意简明或不简明的一项;(3)提供多处词语,判断哪些词语可去掉。

语言简明考查内容集中在两点:“简”和“明”。

简:①删除多余词语(指重复啰唆的内容);②排除冗余信息(指文中游离于主旨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明:①消除歧义;②避免费解(指避免出现使人难以领会或理解的内容)。

那么,在具体作答时如何做到语言简明呢?从技法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考生注意:(1)去次留主,抓住要点;(2)防止重复,删除多余;(3)善于概括,巧用指代;(4)避免重复,消除歧义。

语言简明要避开的“雷区”1.语句中不要出现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2.可用可不用的虚词,尽量不用;3.可用指代性或替代性词语替代的内容,要尽量替代;4.要避免指代不明造成歧义;5.要避免对象不明造成歧义。

易错点 文言文阅读(一)-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易错点 文言文阅读(一)-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易错点文言文阅读(一)-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一、选择类(共28 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题目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

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

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

(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B.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C.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D.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突然遇到它,王公会失去他们的显贵,晋国、楚国会失去他们的富有,张良、陈平会失去他们的才智,孟贲、夏育会失去他们的勇敢,张仪、苏秦会失去他们的辩才。

“卒然”作状语,修饰“遇”,不能断开,排除C;“之”属于代词,作“遇”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B;“则”往往在句首领起下文,“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句式整体一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A。

参考译文:一个平常人能成为世世代代的榜样,一句话能被天下人效法,这都是由于他有与天地共同化育万物的能力,关系到事物兴盛衰亡的命运。

他的出生是有所来历的,他去世后仍有所作为。

所以,申伯、吕侯从山岳降生,傅说死后化为列星,从古至今传说的事,是不可抹杀的。

孟子说:“我善于修养我的至大至刚之气。

”这种正气,寄寓在平常事物之中,充溢在天地之间。

突然遇到它,王公会失去他们的显贵,晋国、楚国会失去他们的富有,张良、陈平会失去他们的才智,孟贲、夏育会失去他们的勇敢,张仪、苏秦会失去他们的辩才。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32 语言文字运用之原改句比较题 (原卷版)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32 语言文字运用之原改句比较题 (原卷版)

易错题32语言文字运用之原改句比较题——不会用“求异法”切入比较目录01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语言文字运用之原改句比较题易错原因——不会用“求异法”切入比较,找不到答题突破口02易错题例析03易错题攻略【攻略一】从“异动词语”角度分析【攻略二】从“修辞方法”角度分析【攻略三】从“句式运用”角度分析【攻略四】从“语句语气”角度分析【攻略五】从“语体风格”角度分析04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语言文字运用之原改句比较题语言文字运用之原改句比较题是关于“原句与改句”效果比较考题。

原改句比较题,是近年来高考热点考题之一。

解答原改句效果,应结合语段语境,从用词、句式、修辞、语体等角度分析。

★易错原因——1.不会用“求异法”切入比较2.找不到答题突破口(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

解答原改句效果比较题,主要有以下步骤:第一步:求异。

对比分析,改句与原句在用词、手法、句式与内容上有什么不同?第二步:析异。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体味原句用词、手法、句式与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有何作用。

第三步:表达。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结合语境进行表达。

具体而言,原改句答题的角度如下:1.从“异动词语”角度分析词义本身就有一定的内涵,结合词义所描绘的对象,可以分析出艺术效果。

特别是句子的动词、形容词。

原句与改句,一般会在用词上有所不同。

从用词上的不同之处进行剖析,一般能分析出原句的效果。

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①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语言生动形象;②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③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④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⑤名词罗列,从而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一个特写的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文言文阅读(三)-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文言文阅读(三)-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文言文阅读(三)-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一、选择题(共16 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

及薨,车驾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

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

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

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

易错点 标点符号-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易错点 标点符号-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易错点标点符号-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一、选择题(共84 分)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B.“我的朋友们,”他说:“我日夜都在思念着你们。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许先生创作的“荷风千里”这幅画,将古雅的气韵、明快的时代感融合在一起,受到大家的好评。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B 项“他说”后应为逗号,前后面有说的话,中间“说”后用逗号。

C项“……”与“等”不能连用。

D项画作应用书名号。

故选A。

【点睛】⑴运用冒号时要注意其提示范围。

冒号提示的内容的末尾用句号。

如果一个句号前的内容不全是冒号提示的,则这个冒号用得不正确。

例如: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⑵没有特别提示的必要就不要用冒号。

如:他表示:一定要来参加会议。

(冒号应该删去)⑶在句子内部,不能用冒号。

如: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

(句中不能用冒号,应删去。

)⑷ “某某说”、“某某想”等后边常用冒号。

但有时不想强调提示语,或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如果“某某说”是在所有引文的后边,“说”后用句号。

⑸一般说来,一句话里只适合用一个冒号。

如果一个冒号范围里又用冒号,就形成了冒号的套用。

应设法避免套用冒号。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西周王陵在哪里?在周原吗?考古学家在周原做了大量工作,没有发现。

在丰镐吗?考古学家又在西周首都丰镐周围寻求,依然没有结果。

B.按照中国医学的传统理论,正常情况下,风是自然界的“六气”之一(风、寒、暑、湿、燥、火)。

异常情况下,风又是致病的一种因素。

C.有人发出设立《中国手书日》的号召,呼吁人们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放弃手机、电子邮件等,用手书的方式写一封家信、记一篇日记、抄写几首古诗词等,颇有几分浪漫主义色彩。

全国通用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1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

全国通用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1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

易错点11 文言文阅读(二)易错分析:文言文断句失误不能对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有系统的了解,在准确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才不会出现失误,每一个断句的方法其实也会出现判断失误的现象。

易错点1不能准确找到名词(或代词)来确定句读。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或代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易错题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答案】: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解析】翻译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居家有灯烛,只是光线照不到,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易错点2】不能合理利用文言虚词或者是感叹词、语气词来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易错题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答案】: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易错点纠错练06 非谓语动词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英语考试易错题(原卷版)

易错点纠错练06  非谓语动词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英语考试易错题(原卷版)

当形式填空)
10.They talk to the flood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 and to
(visit) Chinese zookeepers who
often come to check on the pandas, which are on loan from China.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39.
(expose) too early to the foreign language study, according to some experts, may lead to
some unfavorable outcomes.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40.We regret
(date) back hundreds of years.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44.I usually have fast food
(deliver) to my office when I am busy.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
空)
45.With the final exam
(approach), all the students are busy going over their lessons. (所
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46.Please read your article in a loud voice to make yourself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30.
(charge) with acting dishonestly in her business, she was in low spirits. (用所给词的适当

易错点 成语-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易错点 成语-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易错点成语-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一、选择题(共42 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

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与传递信息等军事活动有关。

到唐代,风筝开始出现在文人诗歌中。

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玩具,而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项普及的民俗活动。

明代以后,风筝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和竞技。

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用竹篾做骨架,贴上素绢或白纸,结好线绳,便可放飞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技艺不断炉火纯青....,风筝于是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从动物、植物、器具、文字,到人物、仙佛,不一而足术价值。

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

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喜闻乐见B.老少皆宜C.炉火纯青D.不一而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A.喜闻乐见:意思是喜欢听,乐意看。

形容很受欢迎。

此处是说放风筝是一种很受人们欢迎的传统活动。

符合语境。

B.老少皆宜:本义指老人和儿童都适宜,喻指适用的范围非常广。

此处是说风筝逐渐演变成一种适用范围非常广的玩具。

符合语境。

C.炉火纯青:通常用来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粹完美的境界,用来形容“风筝的制作技艺”没有问题,但文段中“炉火纯青”前面有个修饰限定语“不断”,而“不断”表示动作行为的不间断,也有“反复进行”的意思,但达到完美的境界并不是一个能够反复进行的动作,所以此处属于用词不当。

D.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易错考点专练:语言表达之不能结合文意分析修辞效果(新高考版)--统编版高三总复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易错考点专练:语言表达之不能结合文意分析修辞效果(新高考版)--统编版高三总复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易错考点专练:语言表达之不能结合文意分析修辞效果(新高考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典例分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

”从土地革命时期颁布《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到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从改革开放之初重申“任何浪费都是犯罪”,到新时代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厉行节约不仅造就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

①____________?因为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良好道德品质之一,是其他众多优秀品质的源泉。

《元史》里有句名言:“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

”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以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②____________,浪费不加约束便会滋长奢靡腐化之风。

铺张浪费催生畸形需求,加剧资源消耗,会把经济运行引向不健康、不可持续之路。

正所谓,“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良好风气的形成不仅需要党员干部大力倡导,③____________,只有全社会勠力同心才能打开净化社会风气、培育健康风尚的突破口。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①为何要厉行节约②从反面来看③而且需要人民群众努力践行2.①文中引用了《元史》中的名言,论证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②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语言富有文采。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和“厉行节约不仅造就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下文“因为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俭朴的生活,不但……”可知,关键词为“厉行节约”,下文主要论证了厉行节约的重要性,所以此处提问“为何要厉行节约?”。

全国通用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易错点06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含解析

全国通用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易错点06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含解析

易错点06文学类阅读(四)【易错点1】:鉴赏小说环境失误①答环境描写的作用题时,不能只干瘪地、机械地答上描写的概括作用。

如景物的渲染作用,只写出渲染作用,而不知与具体文段联系写出“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另外,景物描写的作用很多,做题时易漏要点。

②答景物描写的手法题时,答上手法,还要对描写内容做具体分析。

对策:1、环境的分类及作用(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其作用是:A、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B、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C、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其作用是:A、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B、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C、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D、展开、推动情节发展;E、深化主旨;F、象征和暗示。

2、环境类题目的答题思路(1)社会环境:①环境本身(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b.展现地域风光; c.暗示社会环境; d.渲染(营造)气氛,奠定基调。

)②情节(a.推动情节发展,或暗示情节;b.为下文内容作铺垫、埋下伏笔;c.与某内容呼应; d.作为情节的线索。

)③人物(a.介绍人物身份地位;b.揭示人物心境,烘托、衬托人物性格;c.暗示人物命运。

)④主题(揭示或暗示或深化主旨)(2)自然环境: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等)③人物(烘托,映衬、衬托等)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东坛井的陈皮匠何晓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靜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2023年高考语文重点易错题

2023年高考语文重点易错题

2023年高考语文重点易错题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下列选项所用的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B.终岁不闻丝竹声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

A.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然后上船。

互文。

B.“丝竹”,借指音乐,是借代。

C.“将军”和“壮士”、“百战”和“十年”互文见义。

D.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谈笑往来没有无学问的人。

形容陋室不陋,来访者高风亮节。

是互文。

故选B。

2、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上片主要写景,意象纷呈,同时句句有情;下片夹叙夹议,也有抒情,在回忆往昔生活时,注入颂扬当代英雄的斗志豪情。

B.《短歌行》是曹操用乐府古题创作的四言古诗,以宴饮欢歌、享受当下开始,以盼望功成、“天下归心”收尾,反复咏叹,尽抒豪情。

C.《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句法多变,借助大胆的夸张和想象创设了一个雄奇瑰丽、豪放飘逸的艺术境界,于虚无缥缈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的真实。

D.《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上阕描绘了一幅大自然雄奇壮丽的画卷,下阕回顾了周瑜与曹军赤壁鏖战的场景,笔墨酣畅,引人入胜。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宴饮欢歌,享受当下”理解错误,《短歌行》前八句中,诗人强调自己很愁,何以愁,“愁时间飞逝,功业未成,无所作为”,故此诗是“以感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开始。

故选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G20国际峰会在杭州如期召开,各国来宾纷纷表示,平整宽广的城市行车道路、别具风味的沿街景观让人无时无刻....都感受到杭州兼具古韵和国际范的独特魅力。

B.中国女排无可争议的第一主攻朱婷对采访总是敬谢不敏....,她说,媒体太过热情会让她迷失方向,前路漫漫,不能因眼前的赞誉而忘乎所以。

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易错题31 语言文字运用之词语效果题——不结合文意分含答案

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易错题31 语言文字运用之词语效果题——不结合文意分含答案

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易错题31 语言文字运用之词语效果题——不结合文意分析词语效果含答案易错题31 语言文字运用之词语效果题——不结合文意分析词语效果目录01 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语言文字运用之词语效果题易错原因——不会从词语的本义对词语效果进行分析;不会结合语段语境对词语效果进行分析。

02 易错题例析03 易错题攻略【攻略一】人称代词:从指代内容、亲近性、抒情性角度分析【攻略二】叠词:从重叠数量、营造氛围、音韵和谐角度分析【攻略三】动词形容词:从词类活用、修辞、描写细腻角度分析04 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语言文字运用之词语效果题词语表达效果考题是近年来高考热点考题之一。

在综合性语段中,词语效果题主要考查以下几类词语:1.用途广泛的代词(特别是人称代词)2.生动形象的叠词3.生动活泼的动词4.表达细腻而精准的副词、形容词5.特殊含义的词语★易错原因——1.不会从词语的本义对词语效果进行分析。

2.不会结合语段语境对语语效果进行分析。

(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

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

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发些黄,像已把..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潮气散尽。

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

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

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

全国通用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

全国通用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

全国通用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辨析正确的一项是()A.“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一句中“草棍儿”是借代手法,代指香雪的农村女孩的身份。

B.“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一句,“被感动得颤栗”是拟人兼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之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呼唤文明时代的到来。

C.“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是借代手法”错误。

“草棍儿”应该是指类似于发卡的东西,写出了农村女孩生活的俭朴。

C.“运用了排比”错误。

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写她们的声音和笑貌,富有感染力。

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

用“冷静”修饰“铁轨”,赋予铁轨以人的情态,运用拟人修辞。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火势蔓延漫江碧透轻歌慢舞漫无边际B.苍茫大地沧海桑田沧海一粟苍天在上C.意气风发意正词严义形于色义不容辞D.嘻笑怒骂嬉皮笑脸喜笑颜开喜怒无常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然后依据词语意思来辨析字形正误。

本题中,A项,“轻歌慢舞”的“慢”应为“曼”,“轻歌曼舞”意思是“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B项正确;C项,“意正词严”的“意”应为“义”,“义正词严”意思是“理由正当充足,措辞严正有力”;D项,“嘻笑怒骂”的“嘻”应为“嬉”,“嬉笑怒骂”意思是“比喻不论什么题材或形式,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好文章来”。

故选B。

小提示:字形题一般可以采取音辨法。

全国通用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9蹭辨析及修改

全国通用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9蹭辨析及修改

易错点病句辨析及修改易错题【01】语序不当易错题【02】搭配不当易错题【03】成分残缺或赘余易错题【04】不合逻辑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定语语序不当、状语语序不当、修饰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语序不当、逻辑语序不当等。

(1)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 名词)女(f名词)教练。

(2)多层状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

(3)多层修饰语,看谁离谁最近,离得最近就应该紧挨着。

(4)关联词语语序,前后主语是否一致,一致主语在前,不一致关联词语在前。

(5)“和”“或”顿号等注意查找逻辑对应和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6)被字句,把字句前面加否定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把”和“被”的前面。

典例分析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现代通讯的发达使得书信这种古老的交流方式被大众逐渐遗忘,就算是一位学者他也未必清楚一封书信应该由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五部分组成。

B.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它剥夺了读者的现实感,赋予读者一种可供体验的情绪内容,使读者付出心甘情愿的代价。

C.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大家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从多角度提出疑问,经过几轮认真的讨论和修改,最终达成共识。

D.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错因分析】语序不当是指在造句时词语或分句的排列顺序或不符合语法结构的规则,或不符合人们的习惯,从而造成文理不通的语病。

语序不当一般有以下一些情形:①多层定语语序不当;②多层状语语序不当;③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④分句语序不当;⑤主语与关联词语或并列词语语序不当。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20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原卷版)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20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原卷版)

易错题20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目录01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易错原因——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02易错题例析03易错题攻略【攻略一】留字诀:原封不动保留国名、人名、地名、官职官署名、年号、谥号等。

【攻略二】删字诀:删掉句中的衬字、虚词(发语词、主谓之间助词、凑足音节助词)【攻略三】换字诀:换掉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单音节词、词类活用词。

【攻略四】调字诀:将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换为现代汉语语序句。

【攻略五】补字诀:补充句中的省略部分(主语、宾语、介词、代词等)【攻略六】变字诀:将句的借代词与修辞句用同语义词句变换出来。

04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文言文翻译题是文言文重点考题。

解答翻译题时,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两个“要点”。

一个“原则”,即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两个“要点”:一是有强烈的采分点意识,即明确考题赋分词或句式;二是切实掌握并运用好翻译“6字诀”。

★易错原因——不会运用6字诀,即:留、删、换、补、调、变。

(2023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材料一: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

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

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

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

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

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

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点修辞手法-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一、语言表达(共8 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这一传统中,我们发现,把象牙塔中的高精尖,转化为面向大众的文化知识,采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讲给普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绝非“小儿科”。

这对学者提出更多要求——深入浅出地介绍专业知识,需要透彻的本体研究,一针见血指向关键之处,否则容易在知识海洋中徘徊打转;想要充分吸引初阶读者,不仅要有优美清晰的文笔,还要把准时代方向,不断尝试新颖多元的表现形式。

有学者提出一个精彩的普及理念:“大学标准,小学趣味。

”在为孩子讲解古诗词时,既要保持大学教学标准,保证知识的准确和思想的端正,又要揣摩小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审美心理,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

既保持学术品质,又放下学者架子,这种心态尤为可贵。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小儿科”一词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小儿科”原指医院中治疗儿童疾病的科室,比喻被人瞧不起的行当或价值不大、不值得重视的事情。

原文采用借喻和否定的形式,说明了将高精尖知识转化并面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传播的重要性。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分析“小儿科”的本义和比喻义。

“小儿科”的本义是指专以儿童为诊治对象的医学类别。

生活当中该词语常常用来比喻价值不大、不值得重视的事情或被人瞧不起的行当等。

然后,结合句子“把象牙塔中的高精尖,转化为面向大众的文化知识,采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讲给普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绝非‘小儿科’”分析可知,此处采用了借喻和否定的形式,本体是“把象牙塔中的高精尖,转化为面向大众的文化知识,采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讲给普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喻体是“小儿科”,比喻词是“绝非”。

此处比喻的运用,使说理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得阐述了将高精尖知识通俗易懂的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传播的重要性,能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二、选择题(共32 分)2.下列各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增进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B.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

C.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D.庄严的教堂里,一束不很明亮的光线从彩色玻璃窗透了进来,沉重的钟声好像震慑了我的心灵,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比喻的构成有两点:一,两者是不同类事物,二,两者必须有相似点。

有的句子虽然有喻词,但没有以上两个条件,也就不是比喻。

A.把“自我的微笑”比作“心灵的净化剂”,是比喻。

B.把“爱”比作“火”,是比喻。

C.把人生不值得留恋却依然存在的东西比作“刺”,是比喻。

D.没有使用比喻,虽然有“好像”,但没有喻体,所以构不成比喻。

故选D。

3.下列各句中,夸张手法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看到自己昨天刚买的股票一下子跌了这么多,他气得浑身都紫了。

D.气象台已经连续几天发布高温预警,烈日下,柏油路都快融化了。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气得浑身都紫了”过分夸大,不符合事实,可以说“气得嘴唇都紫了”;B.“身轻如燕”“劈开云层”“直上蓝天”夸张不当,不符合坦克爬山的特点,这个夸张应该适合描写飞机起飞的样子;C.“一个在井里,一个在天上”夸张不当,可以说“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

故选D。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复手法的一项是()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B.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C.湖水波光粼粼,像是舞动的琴弦,静静地轻轻地,柔柔地拨动着,诉说着,缠绵着。

D.他寻找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把生命的每一分钟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他热爱的土地。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咆哮吧”反复出现。

B.“原来是这样的”反复出现。

C.“静静地,轻轻地,柔柔地”“拨动着,诉说着,缠绵着”不是相同内容,只是结构相同,因此属于排比。

D.“献给了”反复出现。

故选C。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了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

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________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___________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________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_____________”,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文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引用、反复、夸张、反问B.反复、反问、比喻、引用C.拟人、引用、反问、比喻D.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节选文字运用了拟人、引用、反问、比喻的修辞手法。

如“暮雨潇潇江上村” 引用诗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三、语言表达(共16 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春节期间,从央视春晚到各地方春晚,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的亮点节目并不少,大有______之势。

除了《只此青绿》,央视春晚还推出了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戏曲荟萃节目《生生不息梨园情》、景观太极《行云流水》、武术短剧《乳虎啸春》、舞蹈《金面》等,从戏曲到武术,从名画到国宝,______国风热,一方面反映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普遍提高,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文化复兴带动了大众审美的提升。

我们深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

各地春晚在保持以往特色的同时,相继推出一大批爆款作品,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这是文化幸事,也是民族幸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宝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及中华民族______的美学精神。

只有把传统之美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______,作品才能传之久远,中华文化才能保持生命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①构成:“是……精神标识”“是……根基”“是……宝藏”为三个结构相同的判断句,“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文艺创新的宝藏”都是偏正短语。

②效果:三个分句结构相同,内容相关,语气一致,层层递进,节奏感强;都表达了对中华文明积极意义的极大肯定。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可知,划线句子连用三个“是”,构成排比句。

“中华文明”分别“是……精神标识”“是……根基”“是……宝藏”,这是三个判断句,且都是主谓宾结构。

“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文艺创新的宝藏”这三个部分,都是偏正短语,这样句式对称整齐。

排比往往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此句三个分句子结构相同,内容相关,都是关于“中华文明”的。

由“标志”“根基”“宝藏”分析,表意层层递进。

用“精神标识”“根基”“宝藏”等词语表达了对“中华文明”积极意义的高度肯定,起到了加强语势的效果,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① 。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② 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

这三步被称为“台、筒、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③ 的。

奕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奕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一问一答,从多个角度回答了研发失败对栾恩杰和航天工作者产生的影响;三个“意味着”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且有递进效果,加强语势,突出航天研发过程的艰难,侧面烘托出航天工作者的坚韧顽强和航天工作的重要性。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及其效果的能力。

首先明确设问的内容。

画横线句子先对研究失败的意味进行提问,并从辛苦白费,工作更艰苦,可能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格局中改变赛道三方面进行回答,充分阐述了研究失败所带来的影响。

再看排比的使用。

在设问的答句中,连用三个“意味着”,句式整齐,很有节奏感,回答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的同时,在影响的程度上,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阐述由此带来的后果。

研究失败的后果如此严重,可失败却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的事艰辛以及这一工作的重要地位或价值意义。

综合分析后,再组织答案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