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矿井水害治理的主要措施

矿井水害治理的主要措施

矿井水害治理的主要措施防治矿井水害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煤矿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编制中长期防治水害规划和年度防治水害计划,并组织实施。

每个矿井要有准确的井上下对照图、地形地质图。

中型以上的矿井,要建立地表移动塌陷观测站,测出本矿的地表移动数据。

有了井上下对照图,就可以知道井下采掘工作面与地面河流、沟渠等的位置关系。

有了地形地质图,就知道煤层、岩层特别是透水岩层(如石灰岩、砂岩)的露头与地形的位置关系,知道这些岩层水的补给水源是河流还是大气降水。

有了地表塌陷移动观测资料,就可知道矿井开采对地表的影响,采空区垮落后形成的“三带”是否与地表水沟通、流入井下,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防治地表水害的措施①、留设防水煤柱。

矿井上方有江、河、湖、海、水库等,对矿井有危害,有透水的可能,而且不能排干,可留设防水煤柱。

②、河流、沟渠改道。

河流、沟渠压在煤层及岩层的露头部分,大量向井下漏水,对采矿有透水的威胁,可以对河流、沟渠改道。

河流向井下漏水时,还可以采取对河床铺底的措施进行防漏。

③、积水排干。

对于塌陷坑积水、池塘积水等,只要有突水的可能就必须将积水排干方能生产,且在生产过程中要定期查看地面积水。

特别是急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出现漏斗形塌陷坑,透水威胁更大。

因此,急倾斜煤层开采时,必须降低开采上限,留设防水煤柱,确保安全。

④、水力充填。

采煤工作面不用垮落法控制顶板,而采用水砂灌注采空区,把采空区顶板支撑起来,降低下沉量,降低对地表下沉的影响,避免水流进入井下。

⑤、抬高主井、副井、风井的井口标高。

为确保雨季安全,要调查矿井周围最高洪水位及山洪暴发的影响,抬高主井、副井、风井的井口标高。

2)、防治井下水害的措施井下水害包括老窑水、采空区积水、老巷道水、钻孔水、断层水、陷落柱水、石灰岩溶洞水、砂岩水、砾岩水、冲积层水等。

①、老窑水的防治A、成立清查老窑情况的组织机构。

B、询访在老窑工作过的老同志,弄清开采年限、开采煤层位置、开采距离和深度以及涌水量大小等。

矿井防治水措施矿井防治水原则_1

矿井防治水措施矿井防治水原则_1

矿井防治水措施矿井防治水原则矿井防治水措施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及晋中煤行发(2010)67号文“关于晋中市煤矿防治水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切实抓好矿井防治水工作。

确保安全生产,特根据我矿实际重新编制矿井防治水措施及水害预警程序。

我公司各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实施。

一、建立健全防治水领导机构1、成立了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总经理XX任组长矿总工程师XX任副组长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地测科科长XX成员XX、XX、XX、XX、XX、XX地测科下设探水队:队长XX队员XX、XXX、XXX、XXX2、成立了应急抢险指挥部总指挥:XX (总经理)副总指挥:XX(矿总工)XX(生产副总)XX(安全副总)XX(机电副总)XX(一通三防副总)XX(基建副总)XX(技术副总)成员:XX、XX、XX、XX、XX、XX、XX、XX、XX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调度室,办公室主任XX电话XX——XX XX XX XX办公室下设抢险救援组具体分为井下抢险组、地面抢险组。

地面抢险组由XX任组长。

成员由供应科、基建科、后勤由劳资科等人员组成。

井下抢险组由XX任组长,XX任副组长。

成员由安监科、生产技术科、地测科、机电科、通风科科室人员组成二、职责划分(1)防治水机构负责所属负责矿井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健全和完善矿井水害防治各项技术的规定制度等。

审批水害防治工程设计措施及水害防治经费使用。

(2)应急抢险指挥部全权负责矿井应急抢险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

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需要的人、才、物等资源。

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3)现场抢险组是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4)领导组各成员总经理:是本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矿井防治水工作全面负责。

总工程师:是本矿井防治水的主要负责人,全面配合总经理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

各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防治水工作,对分管范围内职责负责。

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

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

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矿井水害是矿井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灾害,严重影响着矿井的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

矿井水害的成因很复杂,往往是由于矿井地质构造、地表水、地下水、降雨等自然因素影响和矿井开采、排水施工、支护等人为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为了有效防治矿井水害,保障矿井安全和生产,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

一、矿井水害的成因1. 矿井地质构造矿井水害的首要成因是地质构造问题,矿井所处的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断裂、倾斜、褶皱等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运移路径和渗流能力有较大影响,会导致地下水突然涌入矿井,引发水害事故。

2. 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是矿井水害的重要来源,降雨、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的水位变化和地下水涌入都会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降雨较多的季节或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很容易导致地下水浸润矿井,形成水害。

3. 矿井开采矿井开采引起地下水动态变化,对矿井水害造成了重大影响。

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及地下水方向改变,增大了矿井涌水的可能性。

开采还会导致地下空洞的形成,矿井支护破坏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矿井水害的风险。

4. 矿井排水施工矿井排水施工不当也是造成矿井水害的重要原因。

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管道损坏、排水设备失效等情况都会导致矿井水不畅,增加了矿井水害的发生概率。

二、矿井水害的防治方法1. 完善地质构造研究针对矿井所处的地质构造特点,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地质预测,准确掌握矿井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防止地质构造对矿井水害造成的不利影响。

2. 加强水文地质监测建立完善的水文地质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掌握矿井地下水位、水压、水质等信息,预防和控制地下水涌入的风险。

3. 合理规划矿井开采开采前应充分评估矿井水害的风险,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采取科学有效的地压控制、支护加固等措施,减少地下水涌入和矿井涌水的可能性。

4. 完善排水设施加强对矿井排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和更新排水管道、排水设备,保证矿井排水畅通,减少矿井涌水风险。

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
建立完善的矿井水文地质观测与资料收集分析体系,为制定防治水方案提供科学依 据。
针对不同类型的矿井及不同程度的水害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加强矿井水文地质观测与调查
定期进行矿井及周边区域的水文 地质观测与调查,了解地下水的 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与矿井
的相互关系。
针对可能存在的水害隐患,进行 专门的勘探和试验,确保地质和
水文地质资料准确可靠。
对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水文地质条 件复杂或存在严重隐患的区域,
进行重点监测和防范。
提高矿工防治水意识与能力
加强矿工防治水知识的培训和 教育,提高其对水害危险性的 认识和应对能力。
鼓励矿工积极参与水害防治工 作,提供相应的技能支持和安 全保障。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严格的水害 防治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 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加强顶板管理,合理设计采空区,避 免出现大面积垮塌。
对断层进行超前钻探,提前探明涌水 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及时将采空区 积水排出。
4. 经验教训: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勘察 ,充分了解矿井水文地质条件,采取 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
案例二:某矿井成功应对突水灾害的案例
1. 背景介绍
某矿井在开采过程中遇到了突水灾害,给矿工生 命安全和矿井生产带来威胁。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分享
案例一:某矿井水害事故的预防与治理
1. 背景介绍
某矿井在开采过程中遇到 了严重的水害问题,给矿 工生命安全和矿井生产带 来威胁。
2. 问题描述
该矿井在开采过程中,遇 到了顶板垮塌和断层涌水 的情况,导致采空区积水 严重。
3. 防治措施
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案例一:某矿井水害事故的预防与治理

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5篇)

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5篇)

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为更好地防止矿井生产建设中水灾事故的发生,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我市矿井防治水有关制度,保证我市煤炭工业安全有序地发展,掌握矿井水害规律,研究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防治水害的方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每一受水害威胁的矿井都要制定相应的“探、放、堵、截、排”综合防水措施。

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二、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必须配备有效的探放水设备。

培训探放水设备操作人员。

三、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负责对本辖区内有水灾威胁矿井进行监督、督促各类防水煤柱设计、防治水措施的上报工作,并按审批权限上报审批。

市局负责检查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对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四、每一矿井每年雨季前要组织一次防治水全面检查工作。

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矿负责对重点受水患威胁矿井的检查工作。

五、矿井必须配足排水管路、排水设备、防洪抢险物资,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负责对该项工作的检查。

六、各类矿井必须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建立相关档案。

七、矿井应组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查明矿区内报废小井充水情况与矿区开采关系,查明地表水体、含水层与隔水层、小井老窖、各类导水构造等对矿井影响情况,并制定措施。

八、矿井应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建立观测台帐。

九、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水文情况不清的矿井,要进行补充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并按地质规程要求报批工程设计。

十、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包括,防顶板突水、防底板突水、老空水、断层水、冲积层水、钻孔水等,每一矿井必须根据该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探、放水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一、凡在煤层露头风化带,含水、导水、与富水层相接触的断层,矿井水淹区,受保护的地表水体、井田技术边界等地段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各类防水煤柱必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尺寸大小和留设方法。

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二、矿井要建立水害预报上报制度,矿井每月向县(市)区局汇报一次,国有地方煤矿每季向市局汇报一次矿井水患情况。

矿井水害防治及应急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及应急措施
增强员工对水害防治的认识,提 高防治技能。
培训内容
包括矿井水文地质知识,水害预测 、识别和评估方法,防治技术和装 备等。
培训方式
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际操 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培训效果。
水害应急演练
演练目的
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员 工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内容
模拟矿井突水事件,组织员工进 行应急处置,包括启动应急响应 、疏散人员、抢救设备、报告上
问题与不足识别
技术手段局限性
分析当前防治手段的有效性,识别技术手段在水害预测、监测和应对等方面的局限和不足。
管理漏洞与制度缺陷
审视矿井水害防治的管理制度,发现管理漏洞和制度缺陷,如人员培训不足、应急响应机制不 完善等。
改进措施与建议
技术升级与创新: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更先进的 水害预测、监测和应对技术,提升矿井水害的防 治能力。
老空水害:废旧巷道或采空区积 水造成的灾害,水量大,破坏性 强。
以上各种类型的矿井水害都可能 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和应急措施来应对矿井水害。
02
矿井水害防治策略
水文地质调查与预测
01 详细调查
在矿井开采前,应对矿区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调 查,查明地下水位、含水层、隔水层及其分布情 况。
隔水层保护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 保护隔水层,防止隔水层破裂导致地
下水涌入矿井。
注浆堵水
在矿井巷道或工作面出现涌水时,可 采用注浆堵水技术,将水泥浆等材料 注入涌水部位,形成堵水帷幕,阻止
水流继续涌入。
水源截断
对于可能导致水害的含水层或水体, 应采取水源截断措施,减少涌入矿井 的水量。
水位降低

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为了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安全,我国煤矿工探索了一系列的防治水措施。

这些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防治地表水涌入矿井、探放水、疏放排水、防水煤柱的留设、水闸门和水闸墙的设置使用、注浆堵水、建立防治水保障制度、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做好矿井涌水、积水预报等。

各煤矿的自然情况各不相同,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防治水措施。

l、要做好职工的教育培训,井下职工均要熟悉透水前的各种预兆,发现透水危害及时汇报并采取(上述)应急处理措施。

2、要建立必要的矿井防治水规章制度,把防洪、防治水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矿井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注意收集整理资料,准确将积水巷、水窝、积水老窑绘在图上,以便进行采掘工程时制定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4、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

煤矿地下的地质条件是复杂的,地下水的情况也很复杂,在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各种水害的威胁。

根据现有资料,对无法确保没有水害威胁地区,必须采取探放水措施,探水后消除了水害威胁再向前掘进。

多年来与地下水作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是指导煤矿生产与各种水害作斗争的有效方针。

在煤矿与地下水作斗争,决不可疏忽大意,不能蛮干,也不能为了赶生产怕麻烦而存有侥幸心理。

在有老空水威胁地区必须进行探水,掘进工作面必须边探边掘。

平巷掘进一般可对正前和巷道上帮进行钻孔探水,一般为三组钻孔,每组l一2个孔;在上山掘进时,一定要在巷道正前和左右两帮进行探水,钻孔不少于5组。

使用探水机械要注意如下事项:1、加强探水钻眼附近巷道的支架,背好顶、帮,工作面打上坚固的顶柱,以防高压水冲垮煤壁和巷道支架。

2、探水工作地点挂牌,明确探水眼位置、方向、眼数、钻孔深度。

打钻前要清理好巷道,准备好水沟和放水巷。

并有和调度室联系的电话。

3、探水工作面要经常检查瓦斯,要加强通风。

4、水压大的探水眼要装套管,装水闸阀,便于调节水量。

5、探水时如遇到钻孔沿钻杆向外流出,应立即停止探水,固定钻杆,严禁移动钻机和拔钻。

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

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

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矿井水害是指在采矿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体的涌入或者渗漏,导致矿井内部水位上升,严重影响矿井的生产和安全。

矿井水害是矿井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成因复杂,防治方法也多种多样。

本文将介绍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以期为矿井生产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矿井水害的成因1. 地下水涌入地下水涌入是矿井水害的主要成因之一。

地下水在矿井采矿过程中,由于煤层、岩层破裂或断裂导致了地下水体的涌入,使矿井水位上升,甚至淹没采煤工作面,严重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

2. 矿井井区水文地质条件不利矿井井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利也是导致矿井水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矿井井区的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渗流能力较强,地下水含水层水位不稳定等,都会导致矿井水害的发生。

3. 矿井通风不畅矿井通风不畅会导致矿井内部湿度增大,从而加大了地下水体的渗透速度,导致地下水位的上升,形成矿井水害。

二、矿井水害的防治方法1. 加强地下水勘探工作矿井地下水勘探工作是预防和治理矿井水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勘探矿井井区的地下水情况,了解地下水体的分布和运动规律,为矿井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矿井水害的发生。

2. 合理设置和维护抽水设备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必须合理设置和维护抽水设备,及时排除矿井内积水,降低地下水位,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和安全。

3. 加强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加强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了解矿山区域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规律等情况,为矿山的水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畅通,降低矿井内部的湿度,减少地下水的渗透速度,有效预防和治理矿井水害。

5. 合理安排矿井采煤路线在矿井采煤过程中,要合理安排采煤路线,根据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煤路线,减少地下水体的涌入,降低矿井水害的发生。

矿井水害是矿井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其成因复杂,防治方法也多种多样。

只有加强地下水勘探工作、合理设置和维护抽水设备、加强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合理安排矿井采煤路线等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理矿井水害,保障矿井的安全和生产。

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一、矿井水害的概念矿井水害是指地下水进入煤矿开采区域,给煤矿的开采和生产带来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矿井水的渗入会对矿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使矿井内的煤层受到侵蚀和冲刷,从而对采煤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对采煤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二、矿井水害的影响1.对采煤设备的影响矿井水害会使煤炭开采工作中的工作面面临着水压力的挑战,大大影响了采煤机、输送设备的正常运转及维护保养等工作。

2.对采煤生产的影响在矿井的采煤过程中,如果遇到大量的矿井水,则必须先进行排水处理,否则会导致采煤面的冒顶现象,大大降低采煤的进度和生产效率。

3.对矿井安全的影响一旦矿区内的矿井水采取不及时的排水处理措施,会引发矿区内的大面积地质灾害,从而可能对矿井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三、矿井水害治理的措施1.合理布置和设计在煤矿设计和开采过程中,需要合理地布置排水管道和排放口,以便实现针对性的排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矿井水害的损失。

2.加强预测管理通过对矿井开采范围内的地下水进行预测,可以有效的评估矿井水害的风险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方案,同时还可以合理地制定矿井的生产计划和安全措施。

3.充分利用技术手段现在科技手段的进步使得煤矿水害治理的手段更为丰富,例如采用地面辐射技术及声波观测技术、喷注浆体等先进技术手段,可以更加高效地预测矿井水害的范围和类型,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止措施。

4.加强排水与防渗在矿井的开采过程中,应该及时采取排水工作,将矿井内部的水尽量排出,同时可以采用水封减压、堵洞坝替等灌浆技术来达到劈出渗水和封堵地下水的目的,从而减轻矿井水害对煤矿的威胁。

四、总结总之,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对于煤矿的生产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有效防治矿井水害方面,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处理和防止矿井水害,以确保煤矿的生产顺利进行,以及保证矿井工人的生命安全。

矿山水害及其防治技术(三篇)

矿山水害及其防治技术(三篇)

矿山水害及其防治技术1.地表水治理措施合理确定井口位置。

井口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或修筑坚实的高台,或在井口附近修筑可靠的排水沟和拦洪坝,防止地表水经井筒灌入井下。

填堵通道。

为防雨雪水渗入井下,在矿区内采取填坑、补凹、整平地表或建不透水层等措施。

整治河流。

首先要整铺河床。

河流的某一段经过矿区,而河床渗透性强,可导致大量河水渗入井下,在漏失地段用粘土、料石或水泥修筑不透水的人工河床,以制止或减少河水渗入井下。

其次,要改道河流。

如河流流入矿区附近,可选择合适地点修筑水坝,将原河道截断,用人工河道将河水引出矿区以外。

修筑排(截)水沟。

山区降水后以地表水或潜水的形式流入矿区,地表有塌陷裂缝时,会使矿区涌水量大大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可在井田外缘或漏水区的上方迎水流方向修筑排水沟,将水排至影响范围之外。

2.地下水的排水疏干在调查和探测到水源后,最安全的方法是预先将地下水源全部或部分疏放出来。

疏干方法有3种:地表疏干、井下疏干和井上下相结合疏干。

地表疏干。

在地表向含水层内打钻,并用深井泵或潜水泵从相互沟通的孔中把水抽到地表,使开采地段处于疏干降落漏斗水面之上,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井下疏干。

当地下水源较深或水量较大时用井下疏干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根据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有疏放老孔积水和疏放含水层水等方法。

3.地下水探放矿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水文地质工作是井下水害防治的基础,应查明地下水源及其水力联系。

超前探放水。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明水源后制定措施放水。

4.矿井水的隔离与堵截在探查到水源后,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放水,或者能放水但不合理,需采取隔离水源和堵截水流的防水措施。

隔离水源。

隔离水源的措施可分为留设隔离煤(岩)柱防水和建立隔水帷幕带防水两类方法。

隔离煤(岩)柱防水是为防止煤(矿)层开采时各种水流进入井下,在受水威胁的地段留一定宽度或厚度的煤(矿)柱。

矿井水害防治及应急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及应急措施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应急预案 ,明确应急组织、救援流程和资源调配方案。
预案演练
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救援能 力,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预案评估与改进
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 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应急物资的准备与调配
队伍建设
01
组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救援人
员。
培训与演练
02
定期组织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对矿井水害的能
力和技能。
协作与沟通
03
加强与其他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的协作与沟通,确保在应急情
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救援行动。
04
矿井水害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矿井突水事故
事故描述
定期巡查
定期对矿区周围的地形、地貌进行 巡查,发现有裂缝、塌陷等异常情 况及时处理。
井下防治水
建立防水煤柱
建立应急预案
在井下关键位置设置防水煤柱,以阻 挡水源进入矿井。
制定防治水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水害 事故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应对。
定期检查
定期对井下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确保 其正常运行。
探放水
1 2
探查水源
通过钻孔、物探等方法探查水源的位置、水量等 信息。
制定放水方案
根据探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放水方案,将水源排 出矿井。
3
实施放水
按照放水方案进行放水,并监测放水效果。
截水与堵水
截水
通过在井下设置截水设施,将水 源截断在矿井之外。
堵水
采用化学材料或其他方法将水源 堵住,防止其进入矿井。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1. 引言矿井水害是指由于地下水通过采矿工作面、井筒、巷道等途径涌入或渗入矿井内部,并对矿井工作环境和矿山生产造成威胁的现象。

矿井水害不仅会影响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运行,还会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采取有效的矿井水害防治措施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矿井水害防治措施,包括井下排水系统、巷道加固与防水、井筒防水和堰塞体处置等。

2. 井下排水系统井下排水系统是指通过排水井、水泵和管道等设施将井下的地下水抽排到地面外部,降低井下水位,减少井下水害的发生。

井下排水的措施主要包括:•构建排水井与水泵站:矿井中设立排水井,由井筒连接到地面,通过水泵站将井下的地下水抽出。

排水井的位置和数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以保证全面有效地排水。

•设置排水管道:从排水井中引出的地下水需要通过排水管道排出矿山区域。

排水管道需要合理布局,通常要避免过长的管道,以确保排水效率。

•监测与维护:排水系统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排水效果。

同时,对于排水井和管道的破损和堵塞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清理。

3. 巷道加固与防水巷道是矿井中人员和物资流通的重要通道,对巷道进行加固和防水可以有效地减少地下水进入巷道和矿井的可能性。

巷道加固与防水的具体措施包括:•巷道支护:通过使用钢架、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材料,对巷道进行支护,增强巷道的稳定性和抗水能力。

巷道支护可以减少地下水渗漏和水害的发生。

•防水涂料与砌筑:在巷道的墙壁和地面上涂覆防水涂料,使用防水砌块进行墙壁砌筑,以防止地下水渗透进入巷道。

这些防水措施可以有效地阻隔地下水的进入。

•排水沟和泵站:在巷道的底部设置排水沟,通过排水泵站将进入巷道的地下水抽排到井下排水系统。

这样可以及时将巷道中的地下水排走,减少地下水渗漏导致的水害。

4. 井筒防水井筒是矿井中与地面直接相连的通道,也是地下水涌入矿井的主要途径之一。

井筒防水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地下水通过井筒进入矿井。

矿井水害预防制度

矿井水害预防制度

矿井水害预防制度矿井水害是指由于矿井地质条件、开采技术等因素引起的矿井内水的涌入和堆积,导致矿井工作面停产、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的灾害。

为了预防矿井水害的发生,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各国纷纷建立了矿井水害预防制度。

一、加强矿井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监测地质勘探是预防矿井水害的基础。

在矿井开采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确定矿井区域的地质条件,特别是确定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参数。

同时,还需建立地下水位的监测系统,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

二、优化矿井设计和合理布局矿井的设计和布局是预防矿井水害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矿井时,需要考虑矿体、断层、软弱带等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性。

同时,还需合理布局井口、矿井巷道和矿井设备,确保矿井的畅通和排水。

三、完善矿井排水系统和应急预案矿井排水是预防矿井水害的重要措施。

需要建立完善的矿井排水系统,包括矿井排水设备、排水巷道和排水井等。

同时,还需制定详细的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在矿井水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四、加强矿井安全监管和培训矿井安全监管是预防矿井水害的保障。

需要建立健全的矿井水害预警和监测系统,随时掌握矿井的地质和水文情况。

同时,还需加强对矿井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加强研究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科技创新是预防矿井水害的重要手段。

需要加强对矿井水害成因和预测的研究,开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探索。

同时,还需积极推广应用已有的矿井水害预防技术,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矿井水害预防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面对挑战。

需要建立国际矿井水害预防机构,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还需建立矿井水害预防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全球矿井水害的动态。

总结:矿井水害预防制度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通过加强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监测,优化矿井设计和布局,完善矿井排水系统和应急预案,加强矿井安全监管和培训,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可以有效预防矿井水害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水害治理的技术方案

煤矿水害治理的技术方案

煤矿水害治理的技术方案煤矿水害治理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保障生产、减少事故风险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煤矿水害治理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以帮助煤矿企业有效地应对水害问题。

一、地下水防治技术方案1. 钻孔排水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防治方法。

通过钻孔设备钻入地下,将水抽出并排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矿井,但需要频繁维护和管理。

2. 抽采法该方法通过设置泵站,将地下积水抽出并排放。

它适用于煤层水位不高或压力较小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3. 寻找导水通道通过地质勘探和调查,寻找地下水的流向和通道,然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通过注浆等方式封堵导水通道,减少地下水渗入矿井。

二、地面水防治技术方案1. 构筑拦水坝在矿区周边建造拦水坝,以防止外来水源进入矿井。

这种方法需要注意坝体的稳定性和防渗性能,确保拦水效果。

2. 建设排水系统在矿区内部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明排、暗排等方式。

运用水泵、排水沟等工程设施,将地表积水及时排出。

3. 开挖渠道疏导在矿区内开挖渠道,引导雨水和地表水流向指定区域,避免积水过多。

这需要对矿区地形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

三、封堵地下水源技术方案1. 注浆封堵通过注入硅酸盐水泥浆或聚氨酯浆等物质,封堵地下水源,防止其进入矿井。

这需要选择合适的封堵材料和合理的注浆工艺。

2. 井下隔离在井下设置屏障,防止地下水流入矿井。

可以采用隔板、水围等设施,将地下水与矿井隔离开来。

3. 高效开采技术通过合理的煤矿开采技术,减少矿井开采过程中的涌水问题。

例如适时地进行支护、排涌水等措施,确保水流受到控制。

四、治理深层矿井水害技术方案1. 确定限制水害范围针对深层矿井的水害问题,首先需要确定限制水害的范围。

通过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分析,确定水层赋存情况和分布特点。

2. 坚固矿井支护深层矿井的支护工作尤为重要。

采用合理的支护技术和材料,确保矿井结构的稳定性和抗水性能。

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

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

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矿井水害指的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与矿石接触所导致的水灾。

矿井水害严重影响了煤矿开采的安全和效率,对煤矿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矿井水害的成因主要包括地下水源、地质构造、矿井开采等多方面的因素。

防治矿井水害的方法包括预测、控制、抽排和治理等多种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

一、矿井水害的成因1. 地下水源地下水源是矿井水害的主要成因之一,地下水源主要来源于雨水、河水、湖水以及层间水。

这些地下水源通过破裂、断层、岩溶等地质结构通道进入矿井,引发水害。

2. 地质构造地下断层、褶皱、岩溶等地质构造是矿井水害的重要成因之一。

当矿井开采穿越到这些地质构造时,地下水源就会通过这些地质结构扩散到矿井中,导致水害。

3. 矿井开采矿井开采工程中的开采活动是引发矿井水害的直接原因。

开采遇水带、深部大断层、厚润土层时,容易导致矿井水害。

二、矿井水害的防治方法1. 预测预测是防治矿井水害的首要任务。

通过对地质构造、地下水源的分布和规律进行分析,可以预测出矿井水害可能发生的区域和形式。

2. 控制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采煤进度、改变顶板支护方式、合理布置煤柱等措施,减少对矿井地下水的扰动,从而减少矿井水害的发生。

3. 抽排对于已经发生的矿井水害,可以通过抽水排放的方式将地下水源迅速排除,恢复矿井的正常生产秩序。

抽排地下水也要结合矿井排水系统进行,确保排放的地下水不会对矿井环境造成新的影响。

4. 治理在矿井水害的治理中,除了对地下水源进行抽排外,还可以通过注浆、封堵、固化等方式对矿井地下水进行治理,减少或阻断地下水源的进入。

矿井水害的成因复杂,防治方法多样。

在实际施工中,矿山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矿井水害对煤矿生产的严重影响,加强对矿井水害的预测、控制、抽排和治理。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减少矿井水害对煤矿生产带来的影响,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矿井水害防治及应急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及应急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及应急措施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矿井水害概述•矿井水害预防措施•矿井水害应急措施•矿井水害案例分析•矿井水害防治及应急措施建议01CATALOGUE矿井水害概述•矿井水害是指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在井筒、巷道、采掘工作面等处遭受地表水、地下水、老空水、断层水、岩溶水等水源的突水、透水、溃入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按照水源类型划分,矿井水害可分为地表水水害、地下水水害、老空水水害、断层水水害和岩溶水水害等。

地表水水害是指由于地表水体(如江、河、湖、海等)渗入井下而引起的水害。

地下水水害是指由于地下水位上升或渗透压力增大,导致井下水源涌入而引起的水害。

老空水水害是指由于老空区积水渗入井下而引起的水害。

断层水水害是指由于断层破碎带含水层中的水源涌入井下而引起的水害。

岩溶水水害是指由于岩溶发育地区的岩溶含水层中的水源涌入井下而引起的水害。

未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的分布、类型、运动规律等认识不足。

在没有完全排除水患的情况下进行采掘活动,导致水源被触发而引起水害。

缺乏有效的防水设施和应急预案,无法及时控制水源的涌入和撤离人员。

采掘过程中未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1020304矿井水害发生原因02CATALOGUE矿井水害预防措施设立防治水管理机构和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

建立健全防治水工作制度,包括水文地质观测、防治水技术方案审批、工程验收等制度。

制定防治水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并纳入企业发展规划。

建立健全防治水工作体系03加强现场检查,定期对矿井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和防治水工程检查,确保防治水工作落实到位。

01实施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防治水工作中的职责。

02严格执行水害防治技术管理规定,包括制定防治水技术方案、审批和验收等环节。

严格执行防治水安全管理制度1 2 3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防治水技术培训,提高员工防治水意识和技能水平。

煤矿水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煤矿水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煤矿水害现状及防治对策引言煤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但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着水害问题。

煤矿水害不仅会造成矿井工作面积水,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还会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本文将通过分析煤矿水害的现状,探讨防治煤矿水害的有效对策。

一、煤矿水害的现状1. 煤矿水害的类型煤矿水害主要有地表漏水、巷道积水和矸石水库溃坝等形式。

其中,地表漏水是煤矿水害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在高含水层、围岩破碎或堆煤场。

巷道积水主要由于地下水涌入或工作面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煤层水。

矸石水库溃坝是煤矿水害中最严重的一种形式,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2. 煤矿水害的影响煤矿水害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严重威胁。

首先,水害会导致矿井工作面积水,增加矿工的工作难度和风险,甚至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

其次,水害还会导致矿井的通风和煤层气抽采受阻,增加瓦斯爆炸和矿井火灾的风险。

此外,水害还会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位升高、山体滑坡等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3. 煤矿水害的原因煤矿水害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

主要原因包括地下水源丰富、矿井地质条件复杂、采煤工艺不当等。

煤矿水害的形成通常是由于控水措施不力或工作面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所致。

此外,煤矿地下水的长期排泄也会导致煤矿周边地下水位升高,加剧煤矿水害的风险。

二、煤矿水害防治对策1. 加强水害监测与预警煤矿水害的防治首先需要进行水害监测与预警工作。

通过建立水害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煤矿地下水位和地表水位的变化,及时预警水害风险。

同时,还应加强对矿井巷道和工作面的水文地质勘察,及早发现潜在的水害隐患,采取预防措施。

2. 加强煤矿排水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煤矿水害,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排水技术。

对于地表漏水问题,可以采用加固输水管道、降低输水压力等方式进行治理。

对于巷道积水问题,可以加强巷道支护、提高巷道排水效果。

对于矸石水库溃坝问题,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确保矸石水库的安全运营。

3. 完善煤矿水害应急管理在煤矿发生水害时,需要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矿井水害预防制度范文

矿井水害预防制度范文

矿井水害预防制度范文一、前言矿井水害是指矿井内水位上升或突然涌水等导致矿井生产中断、矿工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灾害。

为了预防和减少矿井水害的发生,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制定矿井水害预防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矿井水害的特征、预防措施、应急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提供对矿井水害预防制度的参考。

二、矿井水害的特征1. 多发性:矿井水害是矿井地质条件、采矿工艺和矿井排水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2. 突发性:矿井水害常常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由于地下水体突然涌出,会对矿井设备、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3. 高危性:矿井水害一旦发生,水的威力是巨大的,有可能导致矿工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矿井水害预防措施1. 加强矿井地质勘探:通过对矿井地质情况的详细调查和分析,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规律,为矿井的设计和排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完善矿井排水系统:矿井排水系统是防止矿井水害的重要手段,应配备完备的排水设施,包括井下排水泵站、排水管道等,确保矿井地下水位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3. 健全巡查制度:制定矿井巡查制度,定期对矿井进行巡查,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和水害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 加强技术培训:组织矿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应对矿井水害的能力,确保在水害发生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

5. 定期检修设备:定期对矿井的排水设备和相关设备进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排水。

四、矿井水害应急方案1. 指挥体系:灾害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确保各项应急工作的协调进行。

2. 安全撤离:发生矿井水害时,首先要确保矿工的人身安全,进行安全撤离,尽快将受威胁的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

3. 抢险救援:在确保人员安全后,要组织抢险救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水的封堵和排水,最大限度地减小灾害造成的损失。

4. 事故调查:灾害发生后,要及时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总结教训,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

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

矿井水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矿井水害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地下水突然涌入或渗漏至矿井中,造成生产中断、设备损坏、矿工伤亡等严重后果的现象。

矿井水害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地质构造因素:地下水的涌入与矿井周围地质构造有很大关系。

如果矿井周围存在断层、裂隙或岩溶地貌等地质构造,容易使地下水通过这些通道进入矿井。

二、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水平和垂直变化是导致矿井水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下水位上升,超过矿井的排水能力,就会引起水从周围渗入矿井;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导致附近岩石松动、溶解或塌陷,从而造成矿井的水害。

三、开采活动:矿井开采活动是引发水害最直接的原因。

采动的矿岩容易产生裂缝和空隙,从而使周围的地下水流入矿井。

开采活动还可能引起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影响周围地层的渗透性,进一步增加矿井水害的风险。

针对矿井水害的防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和处理:一、地质勘察预测:在矿井设计和施工前,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预测,全面了解矿区的地质情况和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以便在设计和施工中做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二、有效的排水系统:建立完善的矿井排水系统,包括排水井、插入井、抽水设备等,以保证矿井内的水位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加强岩层支护:在矿井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岩层支护措施,避免因开采造成矿岩的塌陷和破裂,从而减少地下水的涌入。

四、注浆技术:可以利用注浆技术加固矿井周围地层,填补裂隙和孔洞,提高地层的渗透性,减少地下水涌入。

五、监测与预警:建立矿井水害的监测系统,通过对地下水位、土壤湿度、应力和变形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矿井的水害风险,采取相应的预警和应急措施。

矿井水害的成因复杂多样,预防和治理矿井水害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措施。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创新,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将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一、防治地表水害措施:
1、留设防水煤柱,严禁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煤柱。

2、排干积水,对于塌陷坑积水、池塘积水等,采煤工作面生产以前,只要有突水的可能就必须将积水排干方能生产,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定期查看地面积水。

3、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高程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时,必须建筑堤坝、沟渠或其他防排水措施。

4、使用中的钻孔,必须安装孔口防护盖。

报废的钻孔必须及时封孔。

5、周边废弃井口必须进行充填,井口周围设置挡水堤坝,高程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

二、防治老空积水水害措施:
1、地测部门测量填图要及时准确,不能漏填,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标明积水区及其最低点的具体位置和积水外缘标高,积水外缘无把握时,外推60m作为积水老空区的警戒线。

2、当采掘工作面接近采空区和老巷道时要先探后采掘。

对采煤工作面生产有威胁的,要把老空水疏干。

掘进工作面需要穿过老巷道时,要把老巷道水疏干。

三、防治断层水水害措施:
1、查明断层产状、性质和破碎带等,分析断层的充水条件及采
掘工作面同断层(带)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2、当掘进巷道穿过可能导水的断层时,接近断层之前,必须先注浆加固断层带,确认注浆达到要求后,巷道方可穿过断层,同时要加强支护,严防冒顶。

3、如果断层含水丰富或与奥陶纪灰岩联通、含水砂岩联通,不易疏干,则留设断层防水煤柱。

4、在井下用钻探的办法探断层时,要提前清理疏水路线,建立相应排水设施,安装止水套管并且封闭合格。

四、防治砂砺岩水水害措施:
砂砺岩多数位于煤层的顶板和底板。

当顶板有厚层状砂岩时,在采煤工作面回采之前,要对顶板进行疏放。

疏放时要有专门的泄水巷(沟)和相应的排水系统。

五、防治砂砺岩水水害措施:
砂砺岩多数位于煤层的顶板和底板。

当顶板有厚层状砂岩时,在采煤工作面回采之前,要对顶板进行疏放。

疏放时要有专门的泄水巷(沟)和相应的排水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