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人教版讲义:阶段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 课时2 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高中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学案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1840年前).doc
主备人:林腾希 备课组:高二备课组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1840年前)明清(1368年明朝建立一1840年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时期。
封建经济达到 顶点,但也逐渐开始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同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古老的中华文明 呈现出繁荣与危机并存的特征。
政治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 新经济、新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经济 (1) 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2) 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发展缓慢,己f ⑶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吐 屮外Z 间差距进一步拉大,使屮国脱离了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影响了古老中国向近代社会思想 文化 (1) 承古萌新,传统科学技术仍走在世界前列,但是近代自然科学未形成,中西方差距拉大 (2) 儒家思想活跃,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3) 文学艺术繁荣,并深刻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考点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 明太祖废除丞相,以①一六部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 明成祖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它始终不是法定 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其权力大小由皇帝决定。
2. 清朝设军机处 (1) 设立:清②一雍正帝最初为处理西北军务而设,机构简单,有官无吏,教学过程教学礼记《木牛纲目》 ------------- 文人画.亦说兴虚 ------------------------------ 車剧主要官员为军机大臣。
(2)职权:军机大臣跪受笔录,草拟政令,上传下达。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单元整合
故选 A 项。
K12课件
8
[中西贯通] 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方历史的不同走向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K12课件
10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K12课件
11
上表为 14~17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 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与西方的对外关系、E中va国lu与a西tio方n之o间n反ly.侵略与侵略的斗争、 ted中w外ith经CA济osp文py化orsi交geh流.St 等2li0d来0e进4s-行f2o回0r1答.1N。EA如Tsp31o4.s~5e1C7Pl世itey纪nLt的tPd中r.o国fi与le 5.2
西方都出现了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又如 14~17 世纪的中国 与西方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交流,出现了西学东渐的现象。再 如 14~17 世纪中国与西方反侵略与侵略之间的斗争出现。 注意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K12课件
9
[典例2] [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单元整合课件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而积粟者闭籴, 而愈腾其贵”和
所学史实可知,王夫之主张要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故选 A 项。
[中西贯通] 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方历史的不同走向
[典例2] [2017· 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 14~17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 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 自拟论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 机——明清(1368~1840年前) 单元整合 备考提能
知识网络/通史命题/素养培优
01知识网络建构
02通史思想命题
[通史整合] (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现为明朝废除丞相、设 内阁, 清朝增设军机处;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 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 向衰落。 (2)经济上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 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 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答案 (仅供参考) 论题:明清农耕文明的辉煌、迟滞与西欧工业文明的曙 光。 角度 1:将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辉煌、迟滞(政治、经济、 外交、思想文化、中外交流等)与西欧工业文明的曙光(科技、 经济、殖民扩张、世界交流等)对比关联说明。 角度 2:任选一个方面,如从经济发展、中西贸易方面; 从科技发展、中西科技文化交流方面作答。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体现了对考生基础知识和
发散思维的考查。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 14~15 世纪、 16 世纪、 17 世纪三个时间段,可结合中外思想文化发展演变、中国 与西方的对外关系、中国与西方之间反侵略与侵略的斗争、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来进行回答。如 14~17 世纪的中国与 西方都出现了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又如 14~17 世纪的中国 与西方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交流, 出现了西学东渐的现象。 再 如 14~17 世纪中国与西方反侵略与侵略之间的斗争出现。 注意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
解析:选 A。据材料“湖北公安散文家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 性灵者为真诗’,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 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 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可以得出明 代文学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故选 A 项。
一、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
[对点训练] 1.(2018·孝感模拟)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 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 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 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 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说明明清时期 () A.徽商生活的奢侈程度的补充 B.徽商亦商亦官的特点 C.社会转型缺乏动力 D.封建伦理被徽商强化
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
专题总结提升
一、明清进步思想的出现折射出的政治、经济特点 1.从思想上看:明清时期以李贽、黄宗羲等为代表的进步思想 家,矛头直指理学,反传统、反教条,批判封建专制,主张学 以致用、“工商皆本”,是带有一定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具 有极大的进步意义,是明清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 反映。
项目
中国
西方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萌芽的增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
政治
碍
科技发展提供了保障
项目
中国
西方
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
思想
为论说的主题,对自然的探 蒙运动解放人们思想,推
文化
求未予充分重视
2.从政治上看: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代设军机处,封 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虽然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但封建统治仍 十分稳固,并未产生新的社会力量,也未引起社会的转型。 3.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统治者继续推 行“重农抑商”,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 中国古代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 - 3
背景 世界观 认识论 哲学流派
强调主观能动 性,激励人们 奋发立志;而 以自己的内心 为准则,又隐 含一定的平等 和叛逆色彩。
王阳明(集大成者)
明朝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
外无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
主观唯心主义
一、明清时期的思想发展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原因 (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 生及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2)阶层:新兴市民工商业阶层日益强大; (3)政治: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 化;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 (4)思想:程朱理学依然是封建社会的统治 思想,日益僵化,束缚了人们思想;八股取士 使文化专制加强 (5)外部:西学东渐(西方科技开始传入)。
材料二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 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焚书 》
③提倡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材料三 夫童心者,绝假纯
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
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
人
——李贽《焚书》
2、李贽的进步思想: 评价: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 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 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 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一、明清时期的思想发展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4、评价 (1)进步性: ①政治上:这些思想猛烈批判君主专制,带有一定民主色彩,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 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②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经世致用,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要求。 ③文化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提出了新的观点,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 局限: 内容:批判君主专制未上升到制度层面,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 论体系 。 地位: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影响: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性质:未超越儒家思想范畴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5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专题五 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中西方的命运不同的原因
项目 经济 政治 思想 文化 中国 义萌芽缓慢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 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 增长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 展提供了保障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解放人们思想,推动科技发展 西方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
2.欧洲
(1)经济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进取性。
(2)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产生,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外交上:殖民扩张,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4)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5)科技发展,近代科学产生。
专题四 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特点的差异 1.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传统科技严格上
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西方近代科技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
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传统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传统科技善于直接 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然而缺少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机制;西方 近代科技善于分析,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传统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国传统科技大多 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但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科技 大都重视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 4.中国传统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行三司分权。 清朝增设军机处,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大兴文字狱。
(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
2019届高中历史一轮通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衰落——明清社会转型与社会停滞【复习课件】
(2)切断了通向恶性通胀之路 :白银大量涌入中国,给中国提供稳定的货币供给,刺
了银为主、钱为辅的银钱币制的诞生。约束了当权者滥发货币的权利,推动了生产和贸易增
(3)明末市场的繁荣与商品经济发展:产业的非农化程度加深,生产日益商业化,出
【核心突破】 专题小结归纳
3.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细化,生产技术进步; (2)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手工业在经济发展形态中处于农业的附 (3)官营、民营、家庭等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互相补充; (4)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5)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转移;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四、明清时期经济政策
(四)评价
积极:防御手段,一定程度阻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 消极: (1)消极防御,不能从根本上抵抗殖民势力 (2)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先进科学技术 (3)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专家论坛】
(一)原因
清初闭关锁国政策再讨论
(1)政治方面: 清政权建立之初, 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 内忧:“三藩”势力和“台湾郑氏”集团; 外患: 东南沿海荷兰冒
一是具有相对稳定和必要的资金来源; 二是具有比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数量和质量都能保证生 三是具有一定水平的生产技术,保证产品质量;
【核心突破】 能力提升
1. 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因素探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缓慢
(1)时间:明朝中后期 (2)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出现 (3)表现:
一是江南丝织业中机户出资购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 本家)和机工(雇佣工人)形成雇佣关系,两者已无人身依附关系
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复习课件:阶段提升(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
主题一 阻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因素——“农本意识”“以末敛财、以本守之” 的观念
【主题综述】 (1)“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的产物,分为“重农” 与“抑商”两方面。“农本商末”思想滋长了小农意识、闭关自守思想,导致“以 末敛财、以本守之”观念的盛行,延缓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导致了商业文化的 滞后。 (2)“重农抑商”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而且超过了经济 领域,成为整个封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传统的习惯势力,影响面广, 甚至直接影响了今天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针对训练1】 (2018·广东深圳调研一)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海关税很低,但是官吏 所加的陋规极其繁重,连正税也要收货价的20%,且外国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种讲价 式的交涉。此现象说明( ) A.国人对列强有着高度的警惕 B.传统体制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剧变 C.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力 D.低关税有利于列强商品在华畅销 解析 根据“中国的海关税很低,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规极其繁重”并结合所学可知这 种腐朽落后的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不能适应向工业社会转型的需要,故选B项。 答案 B
[参考答案] 示例 (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 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 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 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 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 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五单元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第11讲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
②在自我反思和抨
启示了近代人
观存在的;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
击理学的过程中,
们的思维方法,
王夫之 律的
自觉探索和开辟治
具有划时代的
②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学新路以求济世
意义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影响 ①闪现启蒙的光芒。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初步要求 “人”的权利和男女 平等,宣传学校议政等主张,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政治和经济要求。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②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提 出新的社会方案,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 论基础。
2.文学 明清小说: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适应了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 层兴起的需要。代表作品有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 红楼梦 》等。
特别提示 明清小说兴盛的原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队 伍的壮大。
3.绘画和书法 (1)绘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如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郑板 桥的《墨兰图》。 (2)书法:明代以文征明和董其昌声誉最高。 4.戏剧:京剧 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形成 “徽汉合流”的局面,京剧 出现; 同治、光绪 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同光十三绝”;民国以来, 京剧逐步走向世界。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 “工商 皆本”的主张。
2.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孔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政治 经济文化
继承
批天理 —— 理性 存人欲 —— 民本
发展 批判君主和三纲 ——平等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阶段整合习题讲义.ppt
(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以物易 物;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为代 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 定为金属货币;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北宋时出现了世界 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宗族血缘组织发展为地缘 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行会。
线索 2 科技成就
(趋势:从领先世界到迟滞落后)
线索 3 文学艺术
规律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鲜明的时代特征 (1)先秦:生产力水平低下,文化处于萌芽时期;春秋战 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 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孔子编《诗经》作为 德行教化的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操。 (2)秦汉: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 加强,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大放异彩。汉赋 华丽的辞藻表现出恢宏气势的时代特色。
(5)城市职能的变化: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 专业化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 多,规模不断扩大。
(6)交易范围的变化:由地区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 易向对外贸易扩大。
线索 1 儒家思想的演变
规律 传统儒学思想的辩证认识 (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①具有和谐意识。②具有忧患意 识。③崇尚道德。④强调力行。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 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④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属于 封建糟粕的思想。
(5)宋元:北宋重文轻武,随着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 民阶层壮大,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 的作品,如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年画、话本和词的兴 起。南宋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作家救亡图存的社会 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科举无 望,转向杂剧创作,促使杂剧繁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人教版讲义阶段提升五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
让真情自然流露作文六年级下册习作提纲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让真情自然流露作文提纲】一、开头部分(100字左右)1.描写有一次在老师批改作文时,老师说你这篇作文写得很好,让人看后感动落泪。
但是你心里想:"我写得好吗?我只是随便写写而已啊。
"2.总结:其实能写出感人作品,需要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融入文字,让读者被你的真情所打动。
二、写作时如何让真情自然流露(800字左右)1.切身体会,想入非非身临其境,代入作文情节设定。
比如写一篇关于家人离世的作文,就设身处地想象亲人离开的场景,体会失去亲人的伤痛。
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相似感受,把当时的心情重现文里。
比如写雨中行走的作文,就回想起自己曾在雨中徘徊的情景。
2.情真意切,发自内心诚恳倾诉内心世界,不做作、不矫揉造作。
写家乡美景就诚恳描绘心中家园的画面;写亲情友情就真挚流露对亲朋好友的眷恋之情。
表达自己独特见解和想法,不盲目模仿别人。
比如写环保作文,就提出自己保护环境的新点子,不是复制网上现成的观点。
3.入木三分,饱含温度把自己当下的情绪融入文字,让读者感受到文字蕴含的温度。
比如写青春期烦恼,就把当下对未来有怀疑、对现状有困惑的心情自然表露出来。
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表达,不矫揉造作、不生硬做作。
比如写师恩难忘,就用儿时天真纯朴的语言,娓娓讲述对恩师衷心的感激之情。
三、结尾部分(100字左右)1.把自己内心流露出来的真挚情感,通过生动有力的文字表现出来后,作文就会给人带来震撼和共鸣。
2.虽然初学写作很难把真情自然表露,但只要用心体会、发自内心表达,终有一天就能通过文字把内心的真挚情感传递给读者。
总字数:2016字篇2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让真情自然流露》这一作文题目的想法和构思。
相信大家在实际动笔写作时,一定会比我的提纲更加精彩生动。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真情"到底是什么?我想"真情"就是一个人内心最真挚纯粹的情感和想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 - 2
(三)商业
1.货币发达:明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背景: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对外贸易中国处在顺差地位,大量白银流入; ③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造成欧洲白银贬值,中国则“银贵钱贱”,刺激
欧洲白银流入中国。 ④一条鞭法赋税改革,推动货币流通。
影响:①商品交换活跃,促进商业经济发展; ②冲击传统等级和道德,激化社会矛盾
以礼物答赠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
2.特点:
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不对等) 3.目的: 宣扬国威,求购珍宝特产。 4.影响: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传播了中华 文化;利于文化交流;但造成沉重
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 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 贡品加以解读
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比较
西欧
中国
政治环境
宽松
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工商业 贸易
新航路开辟后,积极对外贸
对外政策 易,对外殖民扩张
受压制、阻碍
重农抑商政策,限制资本 主义发展
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 外贸易
思想条件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
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农业中采用资本主义经济方式
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西欧行会: 西欧的行会在帮助工商业者如何通过斗争,最后执掌市政权力,从 而把握自己的命运方面,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而中国古代工商业者的行会 组织则基本不具有上述一系列的政治职能。
明清时期的商帮
4.对明清商帮的认识:
积极面:①商帮的兴起表明明清商业规模扩大,商业资本雄厚。 ②商帮的兴起反映了明清商品生产呈区域化分工的特点。 ③商帮的活动促进了工农业产品的商品化和城镇经济的发展,促进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课件: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
时空定位:
线索主旨: 帝国余晖:(1)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 后设立殿阁大学士辅助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专制皇权发展到了 新高度。 (2)对外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宣扬国威,也有“海禁”政策以维护海 疆和平;对内灵活处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趋 巩固。这些使得明朝国力强盛,但在后期政治黑暗、边患不断、民不 聊生,最后清朝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2)程朱理学依然占据主流思想的地位,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 生了反传统、反教条的批判思潮。
(3)明清编纂大型科技著作,在对传统科技进行总结的同时,亦吸收 了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
康乾盛世:(1)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该时 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长达一百三十余年,是清朝统 治的最高峰。
(2)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较多, 国力较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但 亦隐藏着巨大危机。
承古萌新:(1)明至清中叶,传统的农耕经济日益繁荣,在江南的手 工业里产生了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 位。
中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的阶段, 是一个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现为明 朝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 落。 2.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也已逐渐 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了新的发展。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五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阶段特征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日趋巩固;二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它包括明朝(1368~1644年)、清朝前期(1636~1840年)。
在政治方面:统一多民族国家日趋巩固;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
明初废丞相强化皇权,实行厂卫特务统治、八股取士等,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清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
这也同时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说明了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对外趋向闭关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在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发展均超过了前代水平;区域间长途贩运和商帮的发展凸现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萌芽,并在清代有了缓慢发展。
在文化方面:明清文化具有承古萌新的时代特征。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体现了儒学思想的活跃;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一大批科技巨著,但总体而言已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文学艺术具有高度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色彩。
第9讲明清时期的政治一、废宰相设内阁1.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措施①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②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①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②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
(2)过程①奠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但很少能参决政事。
②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人教版课件:阶段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 课时2
考点二 农耕经济的迟滞 1.“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劳业动争力夺_______、影响农业生产 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目的:保护农业生小产农和经_济_________,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 征收,巩固封建统治。专卖制度 (3)表现:明清时期政府实行__________ ,加征民营商业的商 税。
海与互外市国______,市场的开拓,
海禁”
对外贸易只能在 抑制原了始资积本累的
______,危及统治
官方主持下进行 _________,
为对付东南沿海的 厉行海禁,禁止 阻碍了资本主
抗清
清朝“ _斗__争___
官民私自出海; 义萌芽的滋长
闭关锁 ______;认为天朝 将沿海居民内迁,(2)使中国与世
┃运用史料┃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指出古代倡导重农抑
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 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国家稳定。 2.根据史料三概括明初法律的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 济有何影响? 答案 (1)内容: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政策。
(2)影响: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 展的要求;实行“海禁”政策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 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史料二为后人专著。史料“挟其重资,多买田地”说明商人 积累的资本投向田地(农业),影响了工商业的资本积累。
3.史料三为后人文献史料,说明明代政府通过法律规范商业和 对外贸易。
4.史料四为历史评论,解读注意省略号的分层作用。省略号之 前的内容反映了“海禁”政策限制了开拓海外市场;省略 号之后的内容说明沿海居民贫困化的严重社会问题。
★实质反映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与目的都是保护小农经济, 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课时2 明清时期的农耕经济1.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繁荣。
2.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与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4.“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及“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主干梳理]考点一 农耕经济的发展 1.农业(1)农耕技术: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2)灌溉工具: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
(3)农业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2.手工业(1)生产规模: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成就①制瓷业⎩⎨⎧a.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b.清代根据欧洲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c.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②丝织业: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3.商业 (1)城镇商业繁荣①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增强。
③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2)商业市镇发展: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四大商业名镇。
4.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①时间:明朝中后期。
②地点:江南。
③行业:丝织业。
④标志: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
⑤性质: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特点⎩⎨⎧①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
②发展缓慢。
(4)缓慢原因⎩⎨⎧①政府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予以压制。
②势力强大的经济传统的压抑。
③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考点二 农耕经济的迟滞 1.“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表现:明清时期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
(4)评价①积极⎩⎨⎧a.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b.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c.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②消极:强化了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的落后。
2.“海禁”与“闭关锁国”原因表现影响明朝“海禁”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1)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清朝“闭关锁国”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认为天朝大国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擅自下海芽的滋长(2)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巧学妙思][图解历史] 古代手工业[微点拓展] 明清商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商人借助群体的力量维护商业利益和自身安全。
(2)影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构图解史] 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概念辨析] “海禁”与闭关锁国“海禁”是指明清时期严厉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主要是防内。
闭关锁国是指明清时期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规定一切对外贸易均在广州“十三行”进行,主要是防外。
[漫画解史] 清“闭关锁国”政策★实质反映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与目的都是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
[图解历史] “海禁”“闭关锁国”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关系1.史实概念——广州十三行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
十三行反映了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对外国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也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经济往来,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
2.史论概念——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工场主雇佣雇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这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它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具有进步性。
3.史学争鸣——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一种观点认为明朝后期开始,中国社会开始了社会转型,已滋生新的近代社会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进步思想的产生等,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特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明清社会虽然经济繁荣,但并不具备向近代“经济社会”过渡的条件,因为从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与政策是阻碍资本主义成长的。
主题一“落日余晖”——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史料研读]史料一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
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
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
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
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史料二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之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史料三明朝中后期,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一些暑袜店主统一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在家中缝制暑袜,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
┃解读史料┃1.史料一说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市镇出现;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2.史料二表明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货币流通数量巨大,商人地位提高,社会拜金风气盛行。
3.史料三反映了“机户”和“机工”之间、“店主”和“居民”之间实际上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存在的典型现象。
┃运用史料┃综合上述史料,说明明清工商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气象?答案(1)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2)商业观念有所改变,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3)地域性的专业性商业市镇大量出现。
(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史论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1)城市继续繁荣和商业市镇兴起。
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
(2)农产品商品化和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产品及其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
(3)商品流通的活跃和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全国性的市场网络进一步形成和整合。
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国内市场空前扩大,地区间商品交换空前繁荣,联系加强。
(4)依然坚持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虽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主题二“以末敛财,以本守之”——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史料研读] 史料一商君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而明公道,赏告奸,困末作而利本事。
——(战国)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史料二(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史料三(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史料四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自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
……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解读史料┃1.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
史料“赏告奸,困末作而利本事”说明商鞅首倡“重农抑商”,目的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国家稳定。
2.史料二为后人专著。
史料“挟其重资,多买田地”说明商人积累的资本投向田地(农业),影响了工商业的资本积累。
3.史料三为后人文献史料,说明明代政府通过法律规范商业和对外贸易。
4.史料四为历史评论,解读注意省略号的分层作用。
省略号之前的内容反映了“海禁”政策限制了开拓海外市场;省略号之后的内容说明沿海居民贫困化的严重社会问题。
┃运用史料┃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指出古代倡导重农抑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案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国家稳定。
2.根据史料三概括明初法律的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答案(1)内容: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政策。
(2)影响: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海禁”政策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依据史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潜在危机。
答案(1)从外部来说,西方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疯狂地对外侵略,开拓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从内部来说,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阻碍了中国经济模式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史论归纳]影响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变革的因素(1)制度因素: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使得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
(2)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3)经济结构因素: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核心,不利于市场发育,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4)思想观念因素:古代中国以“农本”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大量资本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
[真题研析]考法1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考题1】(2017·课标全国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前中期,官员不允许饮食器具上使用玉制器皿;到了明朝后期,这种限制取消且普通百姓也开始使用玉制器皿。
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玉器逐渐成为寻常百姓的饮食起居的一部分,并且从以前的上层专用到普通百姓也开始使用,影响到了封建等级制度,B项正确;朝廷的严格规定到明后期不被遵守,不能说明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故A项错误;对使用玉制器皿的规定,多是出于政治考虑,C项错误;到明后期,低级官员、普通人家都能使用玉制器皿,不足以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