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河南省中考模拟卷(二)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年河南省中考模拟卷(二)语文试题(含解析)

语文中考模拟卷(二)姓名:分数:(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阅读文段,按要求答题1-4题。

(8分)①走在南京街头,游人总会与意趣的路名美丽邂逅。

②乌衣巷道路悠长,让人遐想“王谢”曾经的显赫往事;台城路杨柳飘依,令人慨叹城市人文的沧桑。

③漫步街头,即使时光悄.()然流shì(),但游人的思绪随着路名所体现出的历史文化流转,人的精神也被濡养得愈加丰满。

1.给加点汉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悄.()然②流shì()2.画横线的“濡”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沾湿、沾染B.停留、迟滞3.第③句话中关联词语使用有误,应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分)4.小武看到一首含有南京地名的律诗。

为考考小玄,他故意打乱了后四句的顺序。

根据律诗押韵、对仗的规则,后四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金陵九日[唐]唐彦谦野菊西风满路香,雨花台上集壶觞。

九重天近瞻钟阜,五色云中望建章。

①清歌惊起南飞雁②黄金难买少年狂③绿酒莫辞今日醉④散作秋声送夕阳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5.对同学丙收集的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④②③A.作品①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B.作品②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

C.作品③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D.作品④的字体属于草书,笔画连绵,一气呵成。

6.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原句,第③空需填写作者。

(4分)自然之景常触发诗情:畅游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见遍野芦苇,“蒹葭苍苍,①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便浮现脑海(《蒹葭》);徜徉连云港桃花源,“芳草鲜美,②_______________”的画面真真切切(③_________《桃花源记》);步入常熟虞山的林间小道,“④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的幽静美妙令人沉醉(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语文(河南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

语文(河南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软笔书写更让它散发出变①无穷的魅力。

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锲.而不舍地追求书法的线条美,创造出五彩斑斓的书法艺术。

秦代李斯的铁画银钩,东晋王义之的秀美飘②,唐代柳公权的刚劲.有力,明代徐渭的扭曲盘结……不同时代名家③出,掀起了书法艺术的一个又一个高潮。

如今随着书法教育的普及,我们期待这支笔焕发新的生机,带来新的风格流变。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qìjìn B.qièjìn C.qìjìng D.qièjìng(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幻②溢③倍B.①换②逸③倍C.①幻②逸③辈D.①换②溢③辈2.根据语境,引用适当的诗文名句填空。

(8分)诗文中藏着应对人生挫折的智慧。

面对贬谪,刘禹锡借景抒怀“_____,______”领悟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仰头望月,叹道“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感慨“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文中也藏着人生的大境界。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用“死亦我所恶,_________,________”盛赞不苟且不偷生的大义;面对仕途艰难,李白吟诵“_____,_____”表现自己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行路难》)。

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
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小明的书包不见了.
B.她生病了,所以没来上课。

C.太阳升起来,小鸟唱起歌来。

D.请把那本书借给我。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春天,万物开始发芽,大地重获新生。

路边的杨柳树上挂满了新叶,
美丽的桃花竞相开放,彩蝶翩翩起舞……
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A.夏天
B.秋天
C.冬天
D.春天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1.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比起一只坐在笼子里的雄鹰,我更喜欢自由的鸽子。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小明吃完晚饭后,又做了一些家务。

他用心的表现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
答案:
第一部分:
1.A
2.D
...
第二部分:
1.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

2.对小明来说,用心做家务意味着热爱家庭和尊重他人。

以上为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词语选项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 劳动B.生长C.和谐D.平等答案:C2. 下列句子中,错误的一项是()。

A. 他这次作文写得还不错。

B. 请他快点回答老师的问题。

C. 小红是我最好的朋友。

D. 昨天我去逛了电影院。

答案:D3. 汉字“草”在第4声中读作()。

A. caoB. cǎoC. càoD. cāo答案:B4.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选项是()。

A. 爸爸说,“宝宝好棒!”。

B. “妈妈,我放学回来了。

”小明喊道。

C. 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欢呼雀跃。

D. 小狗汪汪叫:“请给我食物!”。

答案:A5. 下列诗句,没有使用拟人的是()。

A. 金色的风铃摇曳着笑声。

B. 植树的日子,春风把花儿托起。

C. 黄昏的天空忧郁地闭上眸子。

D. 夜晚的星星害羞地躲在云朵后。

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完成下列句子,填入合适的词语。

6. 妈妈 __ 着我,我感到很温暖。

答案:朝我看7. 他爱一切 __ 的事物,特别是花草树木。

答案:和谐8. 这个问题 __ 大家的关注。

答案:引起9. 小鸟 __ 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答案:栖息10. 那个新科技产品 __ 人们的生活。

答案:改变第三部分:简答题11. 请简述清明节的俗。

答案: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扫墓祭祖,悼念逝去的亲人。

此外,还有踏青、放风筝、踢毽子等活动。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请简要概述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答案: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甲骨文和金文。

在秦汉时期,隶书成为主流。

隋唐时期,楷书达到了高峰。

宋代以后,行书、草书等风格逐渐成熟。

现代书法则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以上是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其答案。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门峡市陕州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三门峡市陕州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三门峡市陕州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40分) (共3题;共40分)1. (16.0分)古诗文默写填空。

①妇姑荷箪食,________。

②________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________ ,决眦入归鸟。

④求之不得,________。

⑤________ ,夜泊秦淮近酒家。

⑥________ ,千骑卷平冈。

⑦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

⑧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⑨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 ,盖竹柏影也。

⑩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⑪土地平旷,________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⑫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化用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着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2. (13.0分) (2019七上·天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顷岁① ,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③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④。

世人患⑤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⑥不必待人指擿⑦ ,多做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注释】①顷岁:近年来。

②孙莘老:人名。

③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④自工:自然就精妙了。

⑤患:毛病、弊病(在于)。

⑥疵病:指文章毛病。

⑦指擿(tī):批评指正。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下划线词。

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________②多做自能见之________③唯勤读书________④故尤有味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3. (1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河南卷)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河南卷)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2)【答案】
示例:(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保尔出身于贫困的家庭,历经生活的苦难而从未屈服。在投身革命后,深受重伤,用顽强的毅力战胜死神,继续投身国家建设的劳动中。在修筑铁路时感染伤害,导致瘫痪失明。每当人生遭受巨大苦难时,保尔都能够凭借钢战胜铁般的意志战胜困难,开启人生的新征途。以勇敢顽强的精神展现出生命的精彩。
结合文章第④段“可是到了第二天,陈明没来上课不说,到了下午,陈明的父亲反到学校来了。来后他就吼着叫着说王老师把他的儿子打得住院了,他要找校长”,第⑥段“陈明的父亲提出要王老师和学校支付他儿子10万元的伤残和精神赔偿金时”可概括情节为:家长到校,索要巨款;
结合文章第⑧段“在老师们的支持下,王老师不让步了。而陈明的父亲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到10万元的赔偿,当然也就去了教育局,去了法院”可概括情节为:无理要求,无奈拒绝;
示例:①了解故事情节。阅读一本相对难读的书时,不要试图理解每一个字、词、句子。《水浒传》属于古典白话小说,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初读是不能彻底理解某些句子的含义的。所以,阅读时,一时不懂的句子可放过,只需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即可。《水浒传》的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像“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往往集中了很多人物。有着精彩的场面描写,令人难忘。通读后,可选择你最喜欢的章节或人物。梳理其故事情节。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
③品味小说主题及艺术特色。这需要在完整阅读《水浒传》的基础上展开的。作为一部英雄史诗般的小说,《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我们可以从这一个个好汉殊途同归的人生经历去感悟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也能够从小说的社会环境去分析作者描绘出的这一幅集中反映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社会画卷。

2023年河南省中考模拟卷(二)语文试题

2023年河南省中考模拟卷(二)语文试题

语文中考模拟卷(二)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行.头/道行.间.或/间.不容发踌.躇满志/铸.就辉煌B.伫.立/贮.藏咀嚼./味同嚼.蜡怅.然若失/为虎作伥.C.拘泥./泥.泞忌讳./诲.人不倦碧波万顷./倾.盆大雨D.阔绰./绰.号绯.红/匪.夷所思血.雨腥风/不屑.置辩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当中医药凭借西医药所不能有的防控疫情效果和救治新冠肺炎疗效①得世界人民认可,世人就会有进一步了解的愿望。

而了解中医药,中国传统文化是必经的门②,中华文化及其价值理念就能在这样的润物细无声中,走进外国民众的内心和生活里,给予他们另一个③异于西方的文化世界。

A.①赢②滥③炯B.①赢②槛③迥C.①嬴②滥③迥D.①嬴②槛③炯3.古诗文默写。

(8分)(1)?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3)《鱼我所欲也》中的“,”表明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

(4)边塞风光在诗人的笔下显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花喻雪,勾画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运用典故,描绘出塞外天气寒冷,大雁离去的场景。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4分)①挫折与失败总是伴随着我们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

②任由我们怎样费尽心思地躲避,谁也避免不了不遭受挫折和失败。

③但是,挫折并不等于失败。

④一个暂时失利的人,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2)第④句的横线上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材料一择校就是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选择上一所好的学校。

这种现象在小学升初中显得尤其突出。

河南省三门峡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学年模拟试卷(二)

河南省三门峡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学年模拟试卷(二)

河南省三门峡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学年模拟试卷(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5分) (共7题;共25分)1. (3分) (2020八下·临河期末)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皑皑(ái)农谚(yàn)羁绊(jī)挑拨离间(jiān)B . 闸口(zhá) 旷野(kuàng)怅惘(wǎng)接踵而至(zhǒng)C . 恐吓(hè)蛮横(hèng)寒噤(jìn)暴风骤雨(jù)D . 闭塞(sāi)凋零(diāo) 隧道(suì)草长莺飞(yīng)2. (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 . 这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效果。

C . 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 . 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3. (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石榴》是郭沫若写的一篇优美的状物抒情散文。

本文抓住石榴的外在特征进行描写,同时还赋予石榴内在的特征,如质朴俊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的品质、充满活力的精神等。

B . 俄国文学家契诃夫所写的《变色龙》是一篇揭露沙皇专制黑暗统治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已经成为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的代名词。

C . 《口技》选自清代人林嗣环编辑的笔记体小说《虞初新志》,这篇文章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精湛构思和高超技艺。

D .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文章结构是总-分-总。

2024年河南三门峡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河南三门峡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河南三门峡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班级开展“知河南,爱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共4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①(符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

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②(崇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

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分)(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2.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构建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4分)2012年9月,郑州东站开始运营时,只有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与郑西高铁在此交会,“米”字只是一个反写的“厂”字。

2012年12月,京广高铁郑州至石家庄段通车,反写的“厂”字化身“丫”字,“米”字形高铁网初步架构。

2014年7月,郑州东站进入“逢车必停”时代。

随后两年,郑太高铁郑州至焦作段、徐兰高铁郑州至徐州段先后开通,“丫”字变为“十”字加一“、”。

至此,“米”字形高铁网“十”字定框。

2019年12月,郑渝高铁郑州至襄阳段、郑阜高铁相继开通,“米”字只差东北方向的最后一撇,“米”字形高铁网已基本具备整体形态。

2023年12月,济郑高铁全线贯通,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

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小麦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

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二中达标名校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二中达标名校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二中达标名校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A.③⑥①⑤④②B.③⑤④②⑥①C.⑥①②③④⑤D.⑥②①④③⑤2.下列对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鲁智深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

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

当史进不爽利地只摸出二两银子时,便认为史进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B.由于比例的不同,身高体型的巨大差异,格列佛在巨人国遭受了与在小人国截然不同的命运。

他时刻提心吊胆,不断的表扬、讨好巨人们,深感世态炎凉。

C.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绳技来选拔官员的。

他第三次出游来到飞岛国,在那里不光能与鬼魂谈话,更有胡乱研究科学的怪诞现象。

D.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物竞天择”,接触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父亲的病》中提及。

E. 《五猖会》中对急于去看的东关五猖会的盛况作者完全忘却没有其体描绘,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印象深刻,进行了具体描绘。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庙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也许有碑文可查,可惜那时候我没有读过《碑板广例》之类的书,对于石刻等等不怎么热心,以致熟视无睹....。

河南省三门峡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三门峡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三门峡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俨然(yán)垂髫(tiáo )选贤与能(jǔ)德馨(xīn)B . 苔痕(tái)鸿儒(rú)案牍(dú)甚蕃(pán)C . 淤泥(yú)亵玩( x iè )濯洗(zhuó)罔不(wǎng )D . 篆章(zhuàn) 簪子( zān) 戍守( shù ) 峨冠( guān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怡然统筹文采藻饰B . 宣染寂寥吹毛求疵C . 惆长旷远浮光惊影D . 歌摇海啸信手拈来3. (2分)(2015·鄂州)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②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轻松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③晴天又来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④网络热词在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________。

A . 繁衍左右逢源消释莫衷一是B . 繁殖绝处逢生消融无所适从C . 繁衍绝处逢生消释无所适从D . 繁殖左右逢源消融莫衷一是4. (2分) (2019八下·保山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 .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 . 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大事。

D . 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国宝的“前世今生”。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哄.(hōng)抢剔.(tì)除枢.(shū)纽书声琅琅..(láng)B.抹.(mǒ)黑栖.(qī)身绷.(běng)脸绿.(lǜ)林起义C.怂.(sǒng)恿祈.(qí)福弄.(nòng)堂敷衍塞.(sè)责D.深谙.(ān) 吐.(tǔ)蕃惊骇.(hài) 搽.(chá)护手霜【答案】D【解析】【详解】A. 剔(tì)——tī;B.绿(lǜ)——lù;C.弄(nòng)——lòng。

2.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咏絮之才”,分别出自《战国策》《桃花源记》《世说新语》。

B.契珂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而立”、“始龀”、“不惑”、“弱冠”、“耄老”。

D.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化和文学常识。

C:从小到大排列:“始龀”、“弱冠”、“而立”、“不惑”、“耄老”。

故选C。

二、名句名篇默写3.填空。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露珠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刻画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意境。

秋瑾在《满江红》一词中用典故表达自己对时局忧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卷(2)含解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卷(2)含解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卷(2)一、选择题1.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阅读是一种输入,要让阅读的知识产生输出的动能,增强阅读的实效,那就必须对它进行加工。

②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很多人阅读时做读书笔记,或者写书评,这样的阅读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④如果只是阅读,而不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或实践,那么,阅读并不能对你的能力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⑤因此,阅读必须与思考紧密结合。

⑥动笔读书是更高层次的阅读,是读思结合的最好方式,它需要一定的毅力才可以实现。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④①③⑥⑤D.④②③①⑤⑥【答案】C【解析】【详解】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

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

2、是否呼应。

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

3、是否协调。

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

此题注意②总起;④承接上文解释“学而不思则罔”;①阐述“学而不思则罔”;③举例“动笔”证明“学而不思则罔”;⑥承接上文谈如何做到“动笔”;⑤“因此”作结。

因此选C。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

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答案】B【解析】【详解】A.“:”应为“——”;C.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D.并非问句,不用问号,第一个改为“,”后一个改为“。

”。

故选B。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②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对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通过护送、借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B . 《曹刿论战》《陈涉世家》《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选自《左传》《史记》《战国策》。

这几部书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C . 《白鹭》是一篇富有诗意的散文。

作者通过对白鹭的赞美,讴歌了那些“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D . 鲁藜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诗人。

他以诗人的身份写的《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是对曾卓的诗《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 (2017九上·资阳月考) 古诗文默写。

(1)《鱼我所欲也》中,从反面讲道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作者口气坚决,并坚信全民族抗敌的意志不可阻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

(4)《马说》一文中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卖炭翁》中表现人物扭曲复杂的内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李商隐《无题》一诗中,运用比喻手法,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3分)3. (3分)(2019·泉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人们留恋一座城市,除了留恋它拥有发达的经济基础、深厚的文化血① (A.xiě B.xuè)脉和美丽的人文景观外,还有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的追求。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古诗文(40分) (共3题;共40分)1. (16.0分)(2012·常州) 默写。

(1)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2)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4)山行六七里,________,酿泉也。

(5)请为如图配上符合画意的两个古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

2. (12分) (2019七上·衢州期中) 古诗阅读细雨唐李商隐帷飘白玉堂① ,簟卷碧牙床②。

楚女③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注释】①帷:帷帘,这里指细雨从天而降,形同疏帘。

白玉堂,指天宫。

②簟(diàn):竹席。

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蓝澄明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

③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

(1)李商隐这首诗表现了雨________的特点。

(2)诗歌通常会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体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请参照示例,从抒情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示例】《观沧海》这首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诗人由眼前大海的波澜壮阔、山岛的高耸屹立、草木的一派欣欣向荣的实景描绘,转而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闪烁着无垠宇宙的日月星辰的虚景之中,表现了诗人如大海和银河般博大的胸怀。

3. (12分)(2016·揭阳模拟)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2023年河南三门峡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河南三门峡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河南三门峡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班级拟召开“家在河南”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豫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共4分)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河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哺.育了一代代中原儿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①(详祥)地,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核心区,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兴.业。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在中原大地留下星罗②(其棋)布的文化遗迹。

守护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就从了解我们的家乡河南开始吧。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2分)A.pǔxīng mòB.bǔxìng mòC.bǔxīng màiD.pǔxìng mài(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2.小豫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8分)【诗文传世】河南的文学名家灿若群星。

让我们走近他们,一起欣赏他们的锦绣诗文,感受他们的精神情怀。

庄子笔下的大鹏起飞时“水击三千里,①”(《北冥有鱼》),气势何其恢宏!杜甫寄身漏雨的茅屋却为他人疾呼“②,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济世情怀令人动容;同样心系百姓的还有白居易,他能体察卖炭翁“④,⑤”(《卖炭翁》)的矛盾心境,实为难得。

今天,人们说到家国情怀,依然会感动于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⑥”(《雁门太守行》);赞扬无私奉献精神,依然会使用李商隐的“⑦,⑧”(《无题》)。

3.小豫感觉用文字呈现汉字文化发展史不够直观,请根据下面幻灯片的内容帮他完成时间轴。

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

(4分)【汉字源流】汉字文化源远流长。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将诗词与音乐相融合,古典韵味和现代旋律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观照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B.《流浪地球》将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表现得栩栩如生....。

C.清水绿岸,鸟语花香。

枣城湿地公园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D.学校不断加强作业教学改革,对于体验式的作业,鼓励孩子们尽可能自己完成,避免家长越俎代庖....。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文明因而多彩,文明因而丰富。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告诉世界,正是、海纳百川的漫长进程,积淀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A.交流欣赏互惠互利生生不息B.对话互鉴互惠互利开拓创新C.交流互鉴兼容并蓄生生不息D.交往鉴赏兼容并蓄日新月异4.从传统文化常识角度看,下列各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小宇说:“今年是农历已亥年,猪年。

”小康说:“那明年就是农历庚子年,鼠年。

”B.小芳向妹妹介绍说:“小满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麦子籽粒已经渐渐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C.“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事暇日塔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这首七言律诗体现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D.小林见邻居刘爷爷手提重物,步履蹒跚,忙上前去帮忙,说:“刘爷爷,我来鼎力相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门峡市2023年中招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试题卷共8页,四大题,满分120分。

2.答题时,同学们一定要按要求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班级围绕“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开展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共24分)【活动一紧跟时代步伐,了解词语变化】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共7分)2022年8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新一轮修订。

本次修订增补了近千条新词语,既有“共享经济”“新常态”“碳达峰”“移动支付”等反yìng时代发展的热词,也收入了一些贴近日常的网络用语,如“网红”“群聊”“脑补”等。

此外,一些词语的新义项、新用法也被增补到新版中,如“云”字增补了“比喻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计算服务的方式”的义项,“刷”字添加了“以类似于‘刷’的动作进行某些信息的录入、输出和识别”的义项等。

从中不难发现,词汇之变出自社会生活之变,词语之新源于______。

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单字1.2万余个、词目7.2万余条、例证8万余条。

增补一些词语的同时,也删减了一些词语,如“单放机”“八进制”“打柴”等过时或使用pín率较低的词语。

增补或删除,呼应了当下社会生活的脉.动,展现着时代发展变化的步伐。

从2004年推出第一版开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迄今已完成3次修订。

从收录“非典型肺炎”“软实力”等体现社会生活、时代变迁的词语,再到“点赞”“刷屏”等一些贴近日常的网络用词陆续收录进词典……纵览这些年的变化,我们从中可以体察时间之河在语言的河床上洗刷、沉淀.的印记。

新词新义层出不穷,不少网言网语、潮词新语只在一时的热潮中昙花一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在流行中保持恒定的价值,不仅是新词能够进入辞书的标准,而且是这些新词生命力的体现。

辞书,不仅呈现语言的真实面貌,服务于当下生活,也是还原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

(1)依次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mài diànB.mài dìngC.mò diànD.mò dìng(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反yìng()pín()率(3)文段中画横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1分)(4)请在选文第一段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不超过12个字。

(2分)【活动二善用媒介手段,助力文化传承】2.线上教学期间,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让大家根据自己所学并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总结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

上课时同学们纷纷交流了自己的“成果”。

请你根据所学,补全下面的对话。

(8分)小语: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中军置酒饮归客,①”表达惜别之情,古人常常将“羌笛”这一意象用于边塞诗中,以渲染悲凉的氛围。

其实,在古代诗词中,很多意象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小文:正是如此。

在诗人笔下,明月常常被用来遥寄相思,如李白的“②,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夕阳”在古典意象中也必不可少,《天净沙·秋思》中的“④,⑤”,就是用夕阳来表达凄凉伤感之情的。

小化:“酒”也是古人常用的意象,古人常常借酒抒发心中的苦闷,晏殊的“⑥,⑦”(《浣溪沙》),把时光流逝的惆怅尽付杯中。

除此之外,诗人还喜欢用“浮萍”来写游子的漂泊无依,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的“山河破碎风飘絮,⑧”就表达了身世漂泊之感。

老师:看来大家收获很多呀!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些知识迁移到课外阅读中,通过意象更深层次地体悟诗人在诗歌中抒写的情感。

【活动三关注网络热点,反思学习生活】3.“双减”政策落地之后,课程会有哪些变化,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引起人们的关注。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共9分)【材料一】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自2022年9月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了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从择菜洗菜、清洁卫生,到种植蔬菜、饲养家禽,再到使用与维护家用器具,都成为新课标体系下孩子们必须掌握的劳动技能。

劳动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倡导“做中学”“学中做”。

课标要求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避免简单的劳动知识讲解,避免缺少实践、过于泛化的考察探究。

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

【材料二】图一学习内容吸收率金字塔图二“教”“学”效果曲线(1)请用一句话概括你从材料一中得出的结论。

(2分)(2)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在一节课时间里,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呈现出不同的曲线。

请你观察并概括材料二中的“图二”反映的规律,然后结合“图一”针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给教师提一条合理建议。

(4分)规律: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3)同桌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你想做“小老师”给他讲解,可妈妈觉得这会影响你的学习。

请你结合材料二中的“图一”内容劝说妈妈,做到有理有据。

(3分)二、名著阅读(共4分)4.班级以“名著中的人生智慧”为主题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请你参加,并任选一个....任务完成。

(4分)(1)一个好的书名往往内涵丰富,请仿照示例,解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名。

80字左右。

【示例】《骆驼祥子》:祥子是书中的主人公,他善良淳朴,老实坚韧,吃苦耐劳,对生活具有骆驼一样的积极性和坚韧精神。

在祥子的人生经历中,他还曾与骆驼有过一段故事,并因此得名“骆驼祥子”。

(2)请从《简·爱》或《朝花夕拾》中任选一个人物,以人物经历或思想情感为依据,谈谈如何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共16分)体谅你的不正确①我读到高二时,不想再读,自作主张退了学,一心想要当作家。

难得的是我爸也支持,只是他觉得即便是当作家,还是需要进一步学习,于是到处打听哪里有作家班。

②那年11月中旬,我们听说复旦大学有个作家班。

此时学期已经过了大半,仍要交整个学期的学费和住宿费。

爸爸认为,孩子的成长期不可蹉跎,他第二天就带我启程,汽车、火车,坐了一天一夜,终于抵达。

③爸爸先带我去办理入学手续,交了厚厚一沓现金。

我稍感不安,因为当时大学还没有扩招,国家有补贴,我是少见的自费生。

手续办完,我们就到对外营业的教工餐厅吃午饭。

放下大包小包,我四处打量,脸上是外乡人显而易见的好奇。

这时,我看到一个女孩儿逆着走进来,她一进来,整个餐厅都被照亮了。

④她身材高挑,打扮很时髦,最醒目的是脚上的那双靴子,麂皮的,很精巧,钉着漂亮的流苏,跟地白色长毛上衣上的流苏呼应。

时值深秋,我穿着薄袄,她却穿着一条咖啡色厚呢短裤,两条长腿极具视觉美感地露在外面。

我羡慕的眼神和爸爸的目光相对。

我回过神儿,压迫感袭上心头,是初来乍到的惶恐,还有对未来的迷茫,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我不见得能适应。

⑤爸爸安顿好我,给了我足够的生活费,自己仅留了几十块钱就回去了。

⑥我揣着钱,直奔室友推荐的五角场,那里有很多小店,花花绿绿的,让人眼花缭乱到眩晕。

我精心挑选了一双人造革靴子,虽穿在脚上不舒服,但样子不错,尖圆头,鞋跟很高,重要的是鞋边有一图同色的铆线,那是浓墨重彩的时髦儿,我不再纠结它昂贵的价格,毫不犹豫地买下,我太着急想要抓住“时髦儿”了。

⑦之后的很多天,我都在为这个选择付出代价。

那双鞋子如暗处的酷刑,磨脚,不透气,让我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的,像小人鱼一步步走在刀刃上。

小人鱼是为了爱情,我是为了什么?虚荣吗?我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⑧上海下了第一场雪后,我的脚更是遭了殃。

粘上开胶的鞋子,还是有潮气渗进来,脚生出冻疮。

夜晚坐在南区的自修室里读书,脚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回寝室后焐很久也焐不热。

爸爸来电话问长问短,我的泪水不争气地倾泄,为虚荣所付出的代价折磨着我。

⑨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尽管遭罪,我也不想再买第二双鞋,爸爸是工薪阶层,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几乎花掉了他的全部工资,再一双接一双地买鞋子,我有些于心不忍。

⑩再说,我放弃高考要当作家,我和我的家人付出那么大代价,我应该做的不是心无旁骛地学习吗?怎么能在穿着打扮上花那么多心思?⑪然而,就在上海那个冬季最冷的一天,我收到了爸爸寄来的包裹,打开来,赫然是一双短靴!柔和的光泽,纯正的牛皮,里面是一层软软的羊毛,经典大方,闪闪夺目,堪比灰姑娘的水晶鞋,我直直地盯了好久,我那土土的老爸,怎么突然有了这样的好眼光!⑫那双鞋子温暖了我整个冬天。

也点亮了好多女孩儿的目光。

当我的脚被温暖包裹,脚趾隔着袜子也能感觉到单毛柔软的触感和鞋的美丽所带给我的满足时,我那么深切地感觉到,是爸爸默默的爱给予了我温暖与光辉。

⑬寒假回家的那天,奶奶跟我说,“你爸那天一到家就感叹,上海的女孩子长得漂亮,穿得也漂亮。

”爸爸一向不爱对别人评头论足,他跟奶奶说这些,一定是体谅到女儿的心了吧。

奶奶还絮叨:“你爸说他不会说啥大道理,就知道他孩子不够出众,但又有一颗要强的心。

你爸说他没啥眼光,就给你挑了咱镇上鞋店里最贵的一双。

”泪水悄悄溢满我的眼眶。

你看,每个人都不完美,真爱你的人,就会体谅你的不够强大、不够正确的那些地方。

⑭那晚,我在日记中写道:爱就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它从体谅亲人的不正确、不完美开始,让自卑悄悄变身,让一个生命因自信而散发出光芒,也让父亲无师自通地成为父爱的榜样。

(作者:闫红。

有改动)5.父亲体谅“我”的两次不正确做法后,“我”的心理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6.请从心理描写、写作手法、语言运用中任选两个角度赏析第⑪段,体悟“我”当时的内心情感。

(4分)7.有人说,奶奶在文中是多余的角色,可以去掉。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3分)8.本文表现了父亲对“我”不同寻常的爱,《孤独之旅》中也描写了父亲对杜小康别样的爱。

请结合文章内容与链接材料,谈谈两位父亲对子女的爱有何异同。

(5分)【链接材料】杜雍和不再乱发脾气。

他觉得自己将这么小小年纪的一个孩子,拉进这样一个计划里,未免有点残酷了。

他觉得对不住儿子。

但他现在除了用大手去安抚儿子的头,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节选自《孤独之旅》)(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9~1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