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分析
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N
1
选 电子信息应用与发展
1 16
N
1
选 电子信息技术前沿讲座 1 16
N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分配表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程
学科与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3333
军事体育
必 体育
4 128 128 0 0 N 2 2 2 2
34
必 军事课程
2
N2
45
小计
6 128 128
2222
数学
必 高等数学ⅠA
5.5 88 88
Y 5.5
11
必 高等数学ⅠB
5.5 88 88
Y
5.5
11
必 线性代数
2 32 32
Y
2
11
必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Y
3
11
(二) 实现矩阵
培养要求
实现环节或途径
1、具备扎实的工程知识,掌握数学和相关自然科学
基础知识。
极限、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和级数
高等数学
矩阵、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特征值、二次 线性代数
型等
复变函数积分、解析函数、级数、留数理论、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
随机事件及概率,数字特征、中心极限定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32 22 10
N
2 32 32
N
选 卫星通信
2 32 32
N
选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
2 32 24 8
N
选 无损检测
2 32 32
N
选 统计信号处理
2 32 32
N
选 信号检测与估值理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指标点 1-4: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具备信息系统开发、设计与维护的能力; 指标点 1-5:掌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相关领域进行工程设计、技术创新 的能力;
169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 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 2-1: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设计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并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 论和技术手段分析解决;
指标点 2-2:能够有效分析和处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操作系统,数 据库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问题;
三、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源自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相关问题。
指标点 1-1: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复 杂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中;
指标点 1-2:掌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等专业知识, 具备设计与开发计算机程序的能力;
指标点 2-3: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了解和追踪相关技术 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 足特定需求的软硬件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 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 3-1:具备本专业所需的设计/开发技能,能够设计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 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
17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 > >
和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 应承担的责任。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步进电机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班级:自动化**2班学号:**1001姓名:小枣年糕时间:**年6月21日目录一、系统概述 (3)1.设计目的 (3)2.设计要求 (3)2.设计思路及实现的功能 (3)二、系统硬件设计 (3)1.硬件设计概述 (3)2.硬件资源分配 (3)3.地址分配 (4)4.硬件原理图 (4)三、系统软件设计 (5)1.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5)2.程序流程图 (6)四、设计感想 (7)附录 (8)一、系统概述1.设计目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计算机控制理论、程序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生产工艺知识。
设计包括确定控制任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硬件系统设计、控制软件的设计等,以便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和方法。
2.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四相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要求系统具有如下功能:1.通电方式选择键三个,分别为单四拍、双四拍和四相八拍;2.启动键和方向控制键;3.正反转指示灯;4.剩余工作步数LED显示。
3.设计思路及实现的功能本系统为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通过系统设计实现步进电机的控制要求。
本系统分为硬件设计与软件编程两大部分。
本系统可实现的功能如下:1.步进电机启动键和方向控制键;2.通过按键选择相应的工作模式(单四拍、双四拍和四相八拍)及工作方向;3.用户界面提示(各按键作用、当前操作);4.正反转显示;5.工作时各相的通电情况显示;6.剩余步数的屏幕显示和每步剩余拍数的LED显示;二、系统硬件设计1.硬件设计概述本系统通过常用并行端口扩展芯片8255作为系统总线与其他外设的接口芯片,外接LED数码管显示单元、步进电机及驱动单元、按键开关单元等硬件资源。
2.硬件资源分配8255各组控制口线分配如下:表2.18255各组控制口线分配表8255各输出口分配的控制单元PA0~PA7按键开关单元PB0~PB4步进电机驱动单元PC0~PC7数码管显示单元3.地址分配表2.28255地址分配表8255各口分配的地址PA口0D200HPB口0D204HPC口0D208H8255控制口0D212H4.硬件原理图图2.1硬件连接图说明:PC口控制LED数码管以显示剩余步数;PB口输出控制步进电机;PA口检测按键。
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软件开发、网络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能的高素质计算机教学师资;兼顾培养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适应更高层次学习的研究人才。
(二)培养规格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和艰苦创业、勇于进取、敬业乐道的精神;热爱本专业,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2.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了解学科前沿,接受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教育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并能创新性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从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中学课程标准,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3.达到相关教师普通话等级水平的任职要求,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人际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熟练的教师职业技能,具备班级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心理辅导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和美学修养。
二、学制和修业年限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3-6年。
三、毕业要求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170学分,(必修课程 137 学分,选修课程33学分),方能毕业。
四、授予学位要求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学分分配表六、课程设置表(一)通识课程(38学分)1.通识必修课程(31学分)2.通识选修课程( 7学分,学生至少选修7学分)(二)学科基础课程(必修:23学分)(三)专业主干课程(必修:36 学分)(四)专业方向课程(选修:22 学分)(五)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必修:31 学分;选修≤5学分)(六)教师教育课程(课程学习20学分,其中必修16学分,选修4学分)七、关于本培养方案的其他说明1、学生在第2学期要求通过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其成绩作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Ⅰ(C)”课程成绩。
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
(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具体安排如下:
1.计算机编程实践:第1-6学期;
2.项目实训:第6学期;
3.毕业论文与设计:第7-8学期。
五、质量保障与评价
为确保培养质量,实施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2.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技能;
3.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前沿和动态;
4.了解国家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法律、法规。
(二)能力要求
1.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编程和程序设计能力;
2.具备计算机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能力;
3.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开发能力;
4.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素质要求
(一)理论教学
1.通识教育课程:第1-4学期;
2.专业基础课程:第1-4学期;
3.专业核心课程:第3-6学期;
4.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第4-8学期。
(二)实践教学
1.计算机编程实践:第1-6学期;
2.项目实训:第6学期;
3.毕业论文与设计:第7-8学期。
五、质量保障与评价
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学过程的质量;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计算机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3.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课程体系
(一)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计算机本科培养方案
计算机本科培养方案引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计算机本科培养方案是指为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所设计的一套学习计划和课程安排。
本文将介绍一种较为通用的计算机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指学校对学生在本科阶段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计算机本科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通常包括三个方面:1.知识与理论能力: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核心知识体系,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其具备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问题的能力。
2.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计算机系统开发和应用的实践能力。
这包括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学校应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如实验课程、项目实训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
3.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断发展,学生应具备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学校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创新实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二、培养课程设置计算机本科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应能够覆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核心知识领域,同时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课程•离散数学: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课程,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所必备的数学基础,包括集合论、图论、逻辑等内容。
•数据结构与算法:介绍计算机中数据结构和常见算法的概念、特点和实现方法。
学生通过该课程能够掌握常见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等,并学习基本的算法设计和分析方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包括计算机的层次结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等内容。
•操作系统: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原理和设计,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内容。
2. 专业课程•编程语言:学生应学习一种常见的编程语言,如C++、Java等,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思想和技术。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分析
河北工业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对比分析计131一、专业培养计划摘要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二、学制:四年三、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学位:工学学士五、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掌握计算机学科较系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了解计算机学科的高新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均受到良好训练。
具有设计、开发、维护和研究计算机应用系统和解决各类计算机应用问题的实际能力。
特别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控制等方面有较强的理论和技术优势,并且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六、培养要求:掌握工程学科的人文、数学、物理基础;有较好的英语阅读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与计算机有关的工程开发能力;具备与计算机有关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科研院所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工作。
同时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为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较好的科技写作以及外语运用能力;2.具有宽厚坚实的专业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软件工程、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设计等基本知识;3.掌握本专业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有初步的计算机工程设计、科研、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七、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八、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1.主干课程:网络编程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分布式计算、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安全与保密等。
2.特色课程:嵌入式方向: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网络、网络操作系统、EDA技术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传输、控制等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该专业自1987年开始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河北省重点学科。
专业依托于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学科和985建设平台、河北省电子信息本科教育创新高地,不断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设计、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并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高级人才。
通过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训练,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理论,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系统开发设计与维护基本技能与方法;毕业后可以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工作。
三、毕业要求1、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具备较强的数学分析、数值计算能力和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富有创新精神。
3、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在本学科的领域内进行有效的技术沟通和交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与合作交流能力。
4、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具备在计算机科学领域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人机交互、算法与复杂性、程序设计语言、网络与计算、软件工程等。
6、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7、能够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相关领域进行工程设计、技术创新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素养。
8、具有文献检索、资料分析、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爱岗敬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计算机有关应用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现代IT行业从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计、测试、维护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一)知识结构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学等;2、掌握本专业领域所需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组成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
(二)能力结构1、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2、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初步编程能力;3、具有一般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4、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开发综合应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5、具有硬件设计基本能力;6、具有一定的信息管理能力和数据库设计能力。
(三)素质结构1、品德素质: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等能力。
2、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与生存能力;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魄。
3、人文素质: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艺术鉴赏力;具有较好的社会科学基础。
4、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程序开发、调试能力以及硬件开发、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专业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数据库系统概论、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应用技术基础实训、金工实习、电子电工实习、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汇编语言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软件综合课程设计、选修方向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计算机专业09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6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并具有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系统的初步经验和潜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交流沟通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等。
毕业生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发挥专业特长,成为该领域的主要人力资源,并具有在该领域进一步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潜能,应该具备以下三个层面的能力:(1) 基本能力1) 对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和概念能熟练运用。
2) 能用科学、逻辑地思维方法,系统地分析、确定和阐明用户的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工程意识,管理和经济效益意识,以及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2) 专业综合素质1)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受到良好的本学科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
2)具有突出的信息获取能力。
不但熟悉原有的技术,还要对新兴的技术做出快速的反应。
3) 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和社会交流能力1) 能将个人行动与团队合作相融合,在队伍中相互协作来达到团队的共同目标。
2) 能通过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运用恰当的专业词汇和用户及同伴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为了适应国际化需要,应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
3)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各种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方法。
同时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学制实行四年基本学制。
学生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延长在校学习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两年延长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0901二、专业定位主要培养掌握计算机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具备解决本专业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综合应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知识进行集成开发,基本达到网络工程师或软件工程师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计算机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招生规模根据当地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办学条件,适时适度调整招生规模。
“十三五”期间,人才培养定位于“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面向社会需求,突出工程实践训练,具备IT综合技能和创新意识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
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数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培养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一定创新能力,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知识,能够初步应用各种软硬件技术构建计算机应用系统,具备系统集成和配置的能力,能进行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常规管理和维护,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作为地方性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目标应主动适应区域就业市场对专门人才的类型、规格和质量要求,以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为核心,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四、培养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了解计算学科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能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有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工业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对
比分析
计131
一、专业培养计划摘要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计划
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二、学制:四年
三、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学位:工学学士
五、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掌握计算机学科较系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了解计算机学科的高新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均受到良好训练。
具有设计、开发、维护和研究计算机应用系统和解决各类计算机应用问题的实际能力。
特别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控制等方面有较强的理论和技术优势,并且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六、培养要求:
掌握工程学科的人文、数学、物理基础;有较好的英语阅读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与计算机有关的工程开发能力;具备与计算机有关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科研院所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工作。
同时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为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较好的科技写作以及外语运用能力;
2.具有宽厚坚实的专业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软件工程、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设计等基本知识;
3.掌握本专业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有初步的计算机工程设计、科研、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七、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八、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
1.主干课程:网络编程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分布式计算、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安全与保密等。
2.特色课程:
嵌入式方向: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网络、网络操作系统、EDA技术等。
智能信息处理方向: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及应用、计算智能、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技术等。
移动互联方向:嵌入式系统、移动互联概论、无线通信网络、移动应用开发等。
九、主要实践环节:
程序综合实验、软件设计与编程实践、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工程应用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
十、毕业最低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学分。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一个软件硬件结合、兼顾应用的计算机学科宽口径专业。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有深厚通信背景的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的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综合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和通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
在专业培养上贯彻“搭建平台、保证基础、应用精深、个性培养”的方针,低年
级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相同,高年级分四个专业方向:计算机通信、网络工程、通信软件工程和通信与嵌入式计算机。
同时在这些专业方向上设定一门专业基础类课程(每一个方向上的第一门课程),要求学生必修,以拓宽知识面和专业面,学生再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至少选定在一个专业方向上深入学习,学院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在学生选方向时给与相应的指导。
在一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加强实践训练,设置大型综合性设计实验和课程设计,分小组完成,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业务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设计开发及综合应用的知识与技能,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子技术与数字电路基础,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理论与技术基础,网络与通信的
理论与技术基础等。
•掌握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获得计算机软硬件和计算机通信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
•对计算机学科的当前现状与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了解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的新发展。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能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及通信领域的研究,软硬件及网络的设计、开发、管理以及计算机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等多方面
工作。
三、修业年限
四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六、主要课程
电路与电子学基础、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离散数学、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与技术、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接口技术与汇编语言、计算机系统结构、嵌入式操作系统与通信软件、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原理、现代交换原理、现代通信网、网络工程等。
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对比分析
两校的主要课程基本一致,核心课程均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因为北京邮电大学以信息科技为特色,所以在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方面更加侧重一些。
而我校则更加偏向软件技术能力的培养。
(1)课时
下面列举几门专业主要课程的课时对比
计算机组成 68 计算机组成 48
操作系统 51 操作系统 48
算法与数据结构 68 数据结构 68
微机系统与接口 68 微机原理与接口 40
编译原理与技术 51 编译原理 48
数据库系统原理 5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48
计算机网络 51 计算机网络 40
对比结果:我校的专业核心课程如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等课时数与北邮的差距很大,课时差最大达到了20课时,相当于十次课,每周安排二次则周数差距在5周左右,这就必然使得本专业大部分本科生在专业基础能力上与北邮的学生产生差距。
在全校通选课方面,以思想政治类课程、英语类课程、数学类课程、物理类课程为例
我校共184课时
北京邮电大学共 187课时
我校英语课时数:64*4=256课时
北京邮电大学英语类课程课时数:272课时
我校数学类课程课时数共320课时
北京邮电大学数学类课程课时数共306课时
我校大学物理类课程共56*2+30*2=172课时
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课程共101课时
对比结果:两校的全校通选必修课程课时数相差不大
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系列课程如通信技术、信号导论等我校没有安排,在复试时应适当了解这方面内容。
三、附: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安排表
课内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
实践环节安排表
课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