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安全管理术语释义条
安全生产管理术语解释
![安全生产管理术语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3609001d0d233d4b04e6978.png)
安全生产管理术语解释1. 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主体工程,必须与安全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 安全设施:①厂房建筑物:防雷系统、消防器材及设施、消防走火通道系统等;防火墙、防火间距;池沟、井护栏及盖板等。
②电器设备:接地或零保护系统,漏电保护系统,绝缘隔离系统等。
③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操作平台防护栏,过载停车机构,紧急状态停机等。
④锅炉:安全阀、水镜、压力表(包括电触点压力表),紧急排入阀等。
⑤压力容器:安全阀、压力表、紧急排放阀等。
⑥其它。
3. 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和日常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4. 三大规程:1956年国务院颁发的三大规程,即《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5. 五项规定:1963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企业生产安全生产的几项规定》。
内容包括:①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②关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③关于安全生产教育;④关于安全生产的定期检查;⑤关于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6.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还清有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7. 三级安全教育:新工人入厂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级和班组级三级安全生产教育。
8. 安全检查工作中的“五查”: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
9. 事故隐患整改工作中的“三定”、:“四不推”:三定:定人员、定措施、定期限。
四不推:凡是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班组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厂部;三部不推给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不推给部和省、市。
10. 5S :清洁、清扫、整理、整顿、素养。
15个常见的安全名词(带解析)
![15个常见的安全名词(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72ca2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3.png)
15个常见的安全名词1、“三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犯劳动纪律2、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3、三不动火:没有批准动火票不动火;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火人不在场不动火。
4、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3)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5、化工操作的“三勤”、“四稳”(1)、“三勤”:勤检查、勤调节、勤排油水。
(2)、“四稳”:温度稳、压力稳、成份稳、液位稳。
6、安全作业“三原则”(1)、无论有电无电,一律视为有电对待;(2)、无论有毒无毒,一律视为有毒对待;(3)、无论有压无压,一律视为有压对待。
7、安全用电“十不准”(1)、任何人不准玩弄电气设备和开关;(2)、非电工不准拆装、修理电气设备和用具;(3)、不准私拉乱接电气设备;(4)、不准使用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5)、不准使用电热设备和灯泡取暖;(6)、不准擅自用水冲洗电气设备;(7)、熔丝熔断,不准调换容量不符的熔丝;(8)、不准擅自移动电气安全标志、围栏等安全设施;(9)、不准使用检修中机器的电气设备;(10)、不办手续,不准打桩动土,以防损坏地下电缆。
8、非工作人员,不准在下列场合逗留或通过:(1)、正在起吊物件的现场;(2)、正在高空作业的场所;(3)、正在进行X光、超声波探伤检查的现场;(4)、正在进行试压、试爆工作的现场;(5)、发生事故的现场。
9、化验室安全“八不准”:(1)、不准将易燃液体倒在地上;(2)、废气不能排在室内;(3)、不准私自动火和用明火加热分析药品;(4)、不准将水倒入酸中,不能用嘴吸液体;(5)、不准使用化验器皿喝水或盛装食品;(6)、不准私自修理电气设备;(7)、不准涂改原始记录。
(8)、遵守各项安全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10、岗位操作人员的“一学、二参、三勤、四要”:(1)、一学:努力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安全管理常见名词解释
![安全管理常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85d2f47da38376baf1faecc.png)
安全管理常见名词解释1、安全管理基本要求【非煤矿矿山企业】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及其尾矿库、地质勘探单位、采掘施工企业、油天然气企业。
来源:《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20 号。
【安全生产】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来源,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 15236-94。
【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安全管理的工作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来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
【HSE 管理体系推进原则】指统一规、继承创新、分类指导、高效务实。
来源:《中国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HSE 管理体系建设推进计划》,中油安字[2007]343 号。
【安全管理“0123 管理法”】0—重大事故为零的管理目标;1—第一把手为第一责任;2—岗位、班组标准化的双标建设;3—全员教育、全面管理、全线预防的“三全”对策。
【两书一表】HSE 作业指导书、作业计划书、现场检查表;来源:《中国油天然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中油质安字[2004]672 号。
【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来源:《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 2002。
【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三全”原则】安全管理要求的“三全”原则指全员、全过程、全位管理。
【“三点”控制】安全管理“三点”控制指“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
【三级安全教育】指生产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
来源:《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3 号。
【三要六查】安全工作“三要六查”是指要吸取事故教训,查思想认识,查责任落实;要学习规程规定,查规章执行,查遵章守纪;要强化安全管理,查隐患治理,查预案落实。
常用安全管理术语释义
![常用安全管理术语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945eff5ef8c75fbfc77db2f6.png)
三十七条常用安全管理术语释义1、《安全生产法》中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国家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了国家安全管理的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安全管理的一个必信理念: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
4、《安全生产法》定义“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企业安全管理“三字方针”——“严、细、实”:“严”就是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敢抓敢管,要一丝不苟。
“细”就是要深入实际,从细微处做起,从点滴做起。
“实”就是踏踏实实,从实际出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不是只写在文章里,说给别人看,一切工作必须讲实效,狠抓落实。
6、安全管理要求的“三全”原则: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7、安全管理“三点”控制:“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
8、“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部门级、项目级。
(注:适用于公司层);或者分包单位级、分包项目级、分包班组级。
(注:适用于分包单位)。
9、“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
10、火灾“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11、“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进一步引申:加入“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即形成“四不伤害”。
12、“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3、班前会“三交、三查”内容:交安全、交任务、交技术;查“三宝”、查衣着、查精神状况。
14、火灾预防:“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15、《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事故查处“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到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16、安全管理的“四个坚持”:是指坚持安全教育,坚持反习惯性违章,坚持四不放过,坚持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常用安全管理术语解释
![常用安全管理术语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68aa9b93186bceb19e8bbbb.png)
常用安全管理术语解释作为一名安全员,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总会看到一些专业术语。
这些常用术语,你都能知道它的意思吗?现在一起来学一下吧!!01一岗双责“一岗”: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对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双责”: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监督管理的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组织领导和综合监督管理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02一个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03一法两条例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两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04一通三防一通:通风三防:防瓦斯、防火、防尘。
05应急预案“一案一卡”“一案一卡”即现场处置方案和重点岗位应急处置卡,是指导基层和岗位员工应对现场高风险突发事件。
应以“情景、任务、能力”为技术路线,以风险评估结果为出发点,强调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分析在应对这些突发事件时,各任务层次的能力,打造点(应急处置措施)、线(应急专项预案)、面(综合应急预案),相结合的应急处置平台。
06两书一表两书:作业指导书、作业计划书。
一表:安全检查表。
07两个主体、两个负责制两个主体: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两个负责制: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负责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责任制度。
08“三同时”制度安全生产“三同时”,即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09三级安全教育1、厂级安全教育;2、车间级安全教育;3、班组安全教育。
10三个百分百1、必须做到人员百分百;2、全员保安全时间百分百;3、时刻保安全力量百分百。
11三大安全规程1、安全操作规程;2、运行安全规程;3、设备检修规程。
12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3三源即重大危险源、伤害源、隐患源。
14三点即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
安全管理常用术语
![安全管理常用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ada39e1b14791711cc7917bb.png)
安全管理常用术语一网四格侧重于安全管理的全员责任分解,一图四表侧重于现场管理人员对危险源的管控,一法三卡侧重于现场风险方面对现场作业人员的警示与提醒。
一、一网四格:以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为基础,强化“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和谐、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努力解决“说起来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做起来安全人员独力难支”的现象,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本质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和从业安全水平。
1、“一网”指项目安全管理控制网络,即项目危险源控制体系,指项目进场后依据集团、公司的危险源管理办法及公司自身技术、装备、管理的现状对工程进行危险源分析,并依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责任分解,形成覆盖项目全部风险作业点的安全管理工作网。
2、“四格”指纵向上重新界定安全责任,横向上明确各级岗位职责流程,并通过强化执行和检查考核,将项目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包括方案安全、作业安全、管理安全及应急安全。
⑴方案安全:通过优化方案及按方案施工,避免因受力状态失控引起的安全事件或事故,包括结构受力体系转换失稳,土体坍塌,模板支撑体系失稳,施工引起沉降造成建构筑物、管线等破坏及损坏和质量事故等。
方案安全是避免群死群伤事故的根本保证,是项目的大安全。
由项目总工负专责,通过工程技术、质检部门层层落实到管理一线。
⑵作业安全:通过开展现场常规安全管理,包括完善“三宝四口”、机械设备、施工用电、现场消防管理及安全教育培训等,实现工人自身及所处作业环境的安全状态管理,由安全副经理负专责,通过安全生产部层层落实责任到作业一线。
⑶管理安全:主要指项目员工及作业工人日常生活管理中的安全,包括交通事故、宿舍火灾、食物中毒、工人讨薪、安全内保、自然灾害等的安全。
由项目书记负专责,通过综合办公室层层向项目各部门、工区落实安全责任。
⑷应急安全:针对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大面积坍塌、结构失稳、火灾、人员食物中毒等事件后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或损失的应急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27个常用安全管理术语你都了解吗
![安全生产27个常用安全管理术语你都了解吗](https://img.taocdn.com/s3/m/f73f5db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6.png)
安全生产27个常用安全管理术语你都了解吗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安全生产中,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27个常用的安全管理术语,按类划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安全管理。
一、安全生产基础术语1.安全生产:指在生产过程中,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2.安全生产标准化:指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规范化管理。
3.安全生产责任制:指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分工、权利义务、考核评价等制度。
4.安全生产教育:指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
二、安全管理体系术语5.安全管理体系:指企业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
6.安全管理规定:指企业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等文件。
7.安全管理评价:指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估和检查。
8.安全管理审核:指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和审查。
三、安全生产控制术语9.安全风险评估: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10.安全控制措施:指企业为控制安全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如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程等。
11.安全检查: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和排查。
12.安全事故调查:指对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
四、安全生产监管术语13.安全监管:指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和管理。
14.安全监察:指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检查和监督。
15.安全监测:指对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
16.安全评估:指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整体评估和分析。
五、安全生产应急术语17.安全应急预案:指企业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18.安全应急演练:指企业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和实践。
19.安全应急响应:指企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的应急措施。
20.安全应急救援:指企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进行的救援和抢险工作。
六、安全生产技术术语21.安全技术措施:指企业采取的技术手段来保障安全生产,如安全监测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等。
(81号文件附件2)有关安全管理术语
![(81号文件附件2)有关安全管理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99034f6458fafab069dc0222.png)
附件2
有关安全管理术语
1、四不伤害
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已,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2、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
3、6S
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六个项目,因均以“S”开头,简称6S。
4、交接班相关术语
“三一”:对重要的生产部位一个一个的交接、对重要的生产参数一个一个的交接、对主要的生产工具一个一个的交接;“四到”:应看到的要看到、应摸到的要摸到、应听到的要听到、应闻到的要闻到;
“五报”:报事故部位、报遗留问题、报注意事项、报采取措施、报处理结果;
“五不接”:设备润滑不好不接、操作情况不清不接、工具不全不接、记录不全不接、卫生不好不接。
“四懂三会”: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工艺流程,会操作、会维保、会排除故障)
十字作业法:清洁、润滑、调整、防腐、紧固
5、手指口述法
一种安全确认法,要求采用心想、眼看、手指、口述一系列集中联动,将工作过程中的每一道程序都进行确认,每一个动作、语言都进行规范,提高员工的认知度和注意力,避免在操作和信息传递等细节上出现失误,进而保证安全生产。
6、“三确操作”
为什么要操作——确认:怎样操作——确信;操作后检查——确实。
安全管理常见名词解释
![安全管理常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89d951c011ca300a7c39021.png)
安全管理常见名词解释1、安全管理基本要求【非煤矿矿山企业】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及其尾矿库、地质勘探单位、采掘施工企业、石油天然气企业。
来源:《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20 号。
【安全生产】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来源,职业安全卫生术语, 15236-94。
【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安全管理的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来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
【管理体系推进原则】指统一规范、继承创新、分类指导、高效务实。
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体系建设推进计划》,中油安字[2007]343 号。
【安全管理“0123 管理法”】0—重大事故为零的管理目标;1—第一把手为第一责任;2—岗位、班组标准化的双标建设;3—全员教育、全面管理、全线预防的“三全”对策。
【两书一表】作业指导书、作业计划书、现场检查表;来源:《中国石油天然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中油质安字[2004]672 号。
【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
【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三全”原则】安全管理要求的“三全”原则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三点”控制】安全管理“三点”控制指“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
【三级安全教育】指生产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
来源:《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3 号。
【三要六查】安全工作“三要六查”是指要吸取事故教训,查思想认识,查责任落实;要学习规程规定,查规章执行,查遵章守纪;要强化安全管理,查隐患治理,查预案落实。
60条常用安全管理术语释义
![60条常用安全管理术语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f09d787050e2524de4187e2b.png)
页眉60条常用安全管理术语释义1、《安全生产法》中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国家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了国家安全管理的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安全管理的一个必信理念: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
4、安全管理“0123管理法”:0—重大事故为零的管理目标;1—第一把手为第一责任;2—岗位、班组标准化的双标建设;3—全员教育、全面管理、全线预防的“三全”对策。
5、安全管理工作两个“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
6、两措:是指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简称安措)和反事故技术措施(简称反措或技措)。
7、电力系统“两票、三制”:两票是指工作票和操作票;三制是指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和设备的定期切换及试验制。
8、《安全生产法》定义“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9、企业安全管理“三字方针”——“严、细、实”:“严”就是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敢抓敢管,要一丝不苟。
“细”就是要深入实际,从细微处做起,从点滴做起。
“实”就是踏踏实实,从实际出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不是只写在文章里,说给别人看,一切工作必须讲实效,狠抓落实。
10、企业安全管理经常提到的“三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人员、百分之百的时间、百分之百的力量。
11、安全管理要求的“三全”原则: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12、安全管理坚持的“三负责制”:向上级负责、向从业人员负责、向自己负责。
13、安全管理“三点”控制:“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
14、“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部门级、项目级。
(注:适用于公司层);或者分包单位级、分包项目级、分包班组级。
(注:适用于分包单位)。
页脚页眉: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
“安全三宝”15、: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火灾“三要素”16: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安全生产专用术语解释范本
![安全生产专用术语解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2ab8c7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8.png)
安全生产专用术语解释范本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有许多专门的术语,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安全生产专用术语及其解释。
1. 安全生产: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措施,以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事故、避免环境污染,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活动。
2. 事故:指在生产、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由于人的过失、技术故障、设备失灵、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不幸事件。
3. 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设备、工艺、环境等因素,如有毒气体、高温、高压、电气设备等。
4. 风险评估:对危险源和潜在风险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综合化的分析和评价,确定危险性和严重性,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5. 应急预案:指在事故和灾害发生时,为了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和救援措施的预先制定的方案。
6. 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规定,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义务,并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7. 安全生产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使其具备应对事故和灾害的能力,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活动。
8. 安全检查:指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过程、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9.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由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企事业单位进行日常监督检查,违反安全生产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实施行政处罚,保障安全生产秩序的维护。
10. 安全文明施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注意职工的安全和劳动保护,采取措施预防施工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有序进行。
11. 安全管理体系:指企事业单位根据安全生产的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连续的、可操作的安全管理体系,实行层级、分工、责任制。
12. 安全技术措施: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改造或采取相应的防护设施和技术措施,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
安全管理各种专用术语解释
![安全管理各种专用术语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6b5f8f3fd0a79563c1e72bb.png)
安全生产术语解释1、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2、化学品——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单质)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包括天然的或者人造的。
3、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毒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4、危险化学品事故——指由危险化学品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故。
5、“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火、防尘6、安全生产“三同时”——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至竣工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都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要求进行建设与管理,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7、“三源”——重大危险源、伤害源、隐患源8、“三类整改”——按A、B、C进行排队梳理、汇总分析和登记造册,必须立即解决的列入A类,限期解决的列入B类,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的列入C类。
9、“三件大事”——一是加强安全监管、监察体系和工作机制的建设。
二是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特别能战斗的安全监管和监察队伍,为履行职责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10、“四客一危”——客渡船、客滚船、高度客船、旅游船和危险品运输船11、“五项落实”——落实整改的项目、措施、部门和负责人、时间、督察验收负责人。
12、“五项创新”——一是安全生产思想观念的创新。
二是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三是安全生产监管手段的创新。
四是安全科技创新。
五是安全文化的创新。
13、“六个支撑体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安全信息工程体系、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安全培训体系、矿山应急救援体系14、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15、“井工矿山”——地下开采的矿山16、“三项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安全生产法制和执法队伍。
27个安全管理术语
![27个安全管理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3a5595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4.png)
27个安全管理术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管理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良好的安全管理可以保障企业数据和业务的安全运行,有效避免各种安全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本文总结了27个安全管理术语,供读者参考。
1. 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对保护信息和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遗失的能力。
2. 内部安全内部安全是指保护组织内部资源、业务信息和数据的安全。
这包括了数据中心、计算机和网络、员工和其他内部资源的安全。
3. 外部安全外部安全是指跨越组织范围的安全事项,包括了安全的供应商和客户合作伙伴、安全的通信管理以及在销售领域进行的安全控制。
4. 灾难恢复灾难恢复是指在由于各种自然灾害、人为错误或其他因素而引起的系统崩溃后,重新启动和恢复系统的过程。
5. 安全常识安全常识是指关于操作系统、安全软件和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6. 防火墙防火墙是用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保护企业系统免受外部网络的攻击。
7. 入侵检测入侵检测是指通过安装特定的软件来监测和识别未经授权访问、数据泄露、资产损失等风险。
8. 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是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访问系统或网络资源的一个过程,通常涉及用户名、密码和其他凭证。
9. 认证认证是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包括用户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
10. 授权授权是指在确认用户身份后,允许用户访问特定资源或执行特定任务的过程。
11. 安全策略安全策略是指用来保护组织资源和业务的一组规则、标准和授权。
12. 单点登录单点登录是一种用户登录系统的方法,可以避免用户重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提高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13. 加密加密是指将明文转换为复杂的代码,以隐藏用户信息和数据的过程。
14. 解密解密是指将加密代码还原为明文的过程。
15. VPN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一种虚拟私人网络,用于保护远程访问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16. 安全审计安全审计是检查系统、网络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以确定是否满足特定的安全标准和规程的过程。
安全管理术语
![安全管理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e5d57f2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8.png)
安全管理术语安全管理术语是指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术语和概念,它们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管理术语及其解释:1. 风险评估与管控:风险评估是指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可能发生的危险和其潜在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和管控措施。
2.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各种技术、管理和行为措施,预防和控制事故及其危害,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 安全标准化:安全标准化是制定和实施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方法的过程,以保证生产、运营和服务活动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4. 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和灾害进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组织和管理活动,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事故调查与分析:事故调查与分析是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和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 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教育与培训是通过向员工和公众宣传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和安全标准,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以预防和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7. 安全责任制:安全责任制是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职责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在安全工作中的权责和责任。
8. 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管理是通过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措施,达到事故防范和管理风险的目的。
9. 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倡导和培育一种安全优先、安全责任、安全习惯和安全行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实现全员参与和共同维护安全。
10. 安全监管与执法:安全监管与执法是由监管部门对各类安全问题进行检查、监督和执法,以确保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安全生产和管理。
综上所述,掌握这些安全管理术语,对于进行安全工作和管理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
通过风险评估与管控、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应急管理、事故调查与分析、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责任制、安全风险管理、安全文化建设以及安全监管与执法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安全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生活做出积极贡献。
安全管理名词解释
![安全管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f163cb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2.png)
安全管理名词解释安全管理是指通过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来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保障人员、设备和财产的安全的一项管理活动。
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着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安全管理名词进行解释。
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评估潜在的危险和风险,以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或伤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通过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为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事故调查事故调查是指在发生事故后,对事故原因、责任和教训等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事故调查,可以识别出事故的根本原因,找出事故发生的症结所在,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预案和措施,以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减轻灾害事故对环境和财产的损失。
应急管理涉及预警、应急响应、救援和恢复等各个环节,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合,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四、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是指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培训活动。
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知识、操作规程、紧急应急措施等,通过培训,员工能够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安全监督安全监督是指对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安全监督旨在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有效执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安全监督可以通过巡查、检查、抽查等方式进行,通过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六、危险源管理危险源管理是指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的过程。
通过对危险源的全面管理,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事故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程度。
危险源管理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评估、危险源管控等环节,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有效地控制危险源,保障安全。
七、责任制责任制是指明确安全管理各方责任和义务的制度和规定。
安全管理规定术语解释(3篇)
![安全管理规定术语解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73244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c.png)
第1篇一、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单位或者个人为保障生产、生活、科研等各项活动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地方规章等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
1. 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部门、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规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等,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3. 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安全检查的范围、内容、方法、频率等,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 事故报告处理制度:规定事故报告的程序、时限、要求等,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处理。
5. 安全奖惩制度:明确对安全工作的奖励和处罚措施,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
二、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规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动。
1. 事故预防:通过安全管理制度、技术措施、人员培训等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 事故应急处理:在事故发生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减少损失。
3. 事故调查处理: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追究相关责任,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安全风险安全风险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
1. 人的不安全行为:指员工在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
2. 物的不安全状态:指设备、设施、材料等存在缺陷或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
3.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指自然灾害、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对安全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四、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设施是指为防止事故发生,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而设置的各类设备、设施、器材等。
1. 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常用安全管理术语释义
![常用安全管理术语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9ef0e37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c.png)
常用安全管理术语释义在安全领域,有着很多专业的术语。
这些术语是安全管理中的关键概念,对于理解安全管理模型和参与安全管理实践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下面是一些常用安全管理术语的释义:1.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对企业安全的综合性管理,它是企业安全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包括了风险评估、安全策略、安全控制、安全体系设计和实施监督等。
其重点承担的目的是防御全球日益复杂和威胁加剧所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并能够及时地控制和处置危机。
2.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指用来对组织内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保护其安全、完整和保密性的一套体系,它的目的是确保所有的信息服务和交付满足业务需求,并得以持续维护和保护。
3.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一种分析和评估潜在安全威胁的方法,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威胁的可能性和影响,并量化得到风险的大小,可以评估一个安全事件的概率、影响程度、持续时间和响应自适应性等。
4. 安全策略安全策略是企业、机构或政府部门解决安全问题的思想和行为指导,是对企业信息安全目标和控制措施的全面规定和标准。
安全策略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出的一些优化方案。
5. 安全控制安全控制是指通过技术或管理措施,防止安全事件发生、减少安全事件的影响或达到对安全事件的预防、发现和处理的目的。
6. 安全体系设计安全体系设计是指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对组织或系统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确保所有要素之间具有充分的安全关联和协作,为系统高效运转提供必要的保证。
7. 安全管理实施监督安全管理实施监督是指对安全策略、安全控制、安全体系设计执行过程进行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地和实现。
8. 安全漏洞安全漏洞是通常指在系统中某个或者某些地方可能会被黑客或者病毒利用的“漏洞”,一旦被利用可能会对系统造成损害或者破坏。
针对安全漏洞的披露、专业评估和修复等都是安全管理的一部分。
9. 安全事件安全事件是指发生在安全领域的未经授权的事件,包括黑客攻击、信息泄露、病毒传播、网络欺诈和入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安全管理术语释义条
1.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判断、防范、控制和处理的过程。
2. 意外事件(Accident):某些事件发生后,对个人、财产、
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伤害或者损失,但是并未被预测到和计划。
3. 预防措施(Preventative Measures):通过采取各种手段
和方法,减少和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包括技术手段、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等。
4. 控制措施(Control Measures):预防措施不能完全消除风
险时所采取的控制方法,包括遏制、限制、隔离、防护等。
5. 事故(Incidents):指一次或多次的事件或情况,与业务
或者作业有关,并对安全、环境或者财产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损失的
不良结果。
6.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对可能的损失和威胁进行
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最合适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7. 危险源(Hazard):可以引起意外事件的物质、行为和情况。
8. 紧急情况(Emergency):一种未预料的、危险的、需要立
即采取行动的情况,如火灾、爆炸、泄漏等。
9. 安全管理(Safety Management):一系列的活动、措施和
方法,旨在达到预防和控制风险的目的,保护员工、设备、环境和
社会公众的安全。
10. 应急计划(Emergency Plan):一份详细的方案,规定在
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事故或事件,避免或减少损失。
11. 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维
护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12. 安全培训(Safety Trning):向员工和管理者提供必要的
安全和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避免意
外事件的发生。
13. 风险通报(Risk Notification):发生安全事件后及时向
管理层、员工、相关部门等通报,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事情
恶化。
14. 安全检查(Safety Inspection):对工作场所、设备和操
作流程进行检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15. 安全管理体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基于管理
原理和方法,建立和实施一种规范的、有序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
理体系,实现对复杂组织结构和活动内容的全面安全管理。
16. 事故调查(Accident Investigation):对意外事件的发
生和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查,为日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17. 安全意识(Safety Awareness):加强员工对安全和健康
的认识、关注和观念,养成安全习惯,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安全素养。
18. 健康危害评估(Health Hazard Assessment):评估工作
场所和操作过程对员工健康的可能危害,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保
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19. 管理层责任(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指领导层对安全和健康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对工作场所和员工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对安全管理的有效实现和推广负有责任和义务。
20. 安全标准(Safety Standards):制定合理的和合法的安全标准,指导和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行为,提高安全意识和素质,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