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与冷战格局的形成

合集下载

战后两极(冷战)格局的形成分解

战后两极(冷战)格局的形成分解

一、从盟友到对手---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
• 1、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 2、战后失去合作基础
• 3、美苏均势

------出现两极的根本原因

• 4、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两极对峙的根本原因
一、从盟友到对手---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
•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 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 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
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
的情况。”
——斯大林
•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 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 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二、美苏冷战--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过程(表现)
27课 两极(“冷战”)格局瓦解后多极化 趋势加快

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呈
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加快。
• 世界局部地区动荡不安,恐怖主义仍威胁着世界
第25课
战后两极(冷战)格局的形成
第25课
战后两极(冷战)格局的形成
从盟友到对手
两极(冷战)格局形成 的背景
美苏“冷战”
为什么成为对手?
一、从盟友到对手---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
• 1、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 2、战后失去合作基础
• 3、美苏均势
• 原因:二战
• 表现:美成为头号强国,资本主义霸主

苏实力大增,社会主义一国到多国

第二章战后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二章战后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战后盟国对德日战败国处置之异同
相同点: 1.都进行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整肃; 2.都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不同点: 1.分区占领与单独占领; 2.政体存在与否; 3.分裂与统一; 4.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



俄日“北方四岛”领土争端
日俄之间的领土争端,是指日本北海道 东北部和俄罗斯千岛群岛之间的齿舞、 色丹、国后和择捉四个岛屿的归属问 题,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日本称之为 “北方四岛”,俄罗斯称之为“南千岛 群岛”。
关于冷战起源问题

一、美国史学界 1.冷战结束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40年代和50年代的正统派,把俄国人看作是 坏人,反面角色;60年代的修正主义者,把美 国人看作是坏人,反面角色;到了80年代· · · · · · , 后修正主义的综合分析的出现· · · · · · 历史开始从 一个战斗的武器转为努力分析确定结构窘境和 理解对对方的关系”——(美)小阿瑟· 施莱辛 格

判处以下2人20年徒刑:
巴尔杜•冯· 席腊赫,全德青年领导人,驻维也纳总督。
阿尔伯特•施佩尔,军备、军需及军火部部长。
判处以下1人15年徒刑:
康斯坦丁•冯•纽赖特,不管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 驻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保护长官”。
判处以下1人10年徒刑: 卡尔•邓尼茨,潜水艇舰队司令,海军总司令。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美国全球
范围扩张和对苏冷战的宣言。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转 变的完成。它标志着美国对外 政策已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 影响,开始由局部扩张转变为 全球扩张的时代。
三、 “柏林危机”与德国的分裂



分裂德国的开始:1947 年美英占领区合并 走上全面分裂:1948年 伦敦会议 最终分裂:第一次柏林 危机,联邦德国和民主 德国的建立(1949)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华约 北约
北约和华约建立的影响
标志着二战后欧 洲出现了两个敌 对的军事集团, 以美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阵营和以 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阵营之间的 “冷战”对峙局 面最终形成。
北约
华约
(四)冷战的实质是什么
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
以苏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 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 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 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 各个领域。
(三)苏联的应对— 1、政治方面 苏联的反应强烈,并 于1947年9月成立多个 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 的情报局,协调各国 共产党的行动。
苏联的应对—
2、经济方面
经互会的成立
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济封锁和遏 制政策相抗衡,1949年1月,苏、保、 匈、波、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 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助委 员会(简称经互会)。1949年4月, 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总部设在莫斯 科。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 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 经济发展。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冷战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一) 形成原因: ①美苏均势是根本前提(军事上的暂时均势) ②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基础 ③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是冷战的根源.
(二) 形成过程:
1、遏制理论的提出: 1946年,凯南八千字电报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 凯南发回电报,
主张美国以武力为后盾,采用军事包围、经济封
锁等方式来遏制苏联。由此遏制理论出台。
⒉1946年,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拉开“冷战”序幕
丘吉尔在杜鲁门 陪同下前往富尔 敦发表《和平砥 柱》演说。
铁幕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至亚得里亚海的里雅 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 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 的势力范围之内 。

第二章 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二章 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克利福德报告
• “今天,美国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美国与苏 联的关系”。“采纳与苏联合作的政策必将驱使美 国为美苏关系作出牺牲,结果只会造成苏联扩张的 欲望和要求与日俱增”,“美国应该明白,苏联为 实现其双重目标——扩张共产主义控制的领土,并 削弱潜在的资本主义对手,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战 争”。“本政府为了世界的稳定,必须采取步骤制 止苏联的进一步扩张”。所谓遏制战略,就是“美 国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强大到足以抑制苏联, 使苏联的势力范围限于目前它的地区”。“一切在 目前尚不处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的国家,在它们反 抗苏联的斗争中都应得到慷慨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 持。”报告要求根据这一设想制定经济和军事计划。
富尔顿演说(“铁幕”演说)
•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至亚得里亚海的 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 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 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 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 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 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 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布鲁塞尔条约
• 组织并协调相互间的经济活动,降低关税, 促进文化交流; • “倘若任何一缔约国在欧洲成为武装进攻 的目标”时,其他缔约国应“提供他们能 力所及的一切军事或其他的援助”。 • 有效期50年。
北大西洋公约
• 规定:对任一缔约国的进攻将被认为是对所有缔 约国的进攻,各缔约国将以为了恢复和维持北大 西洋地区安全所必须的一切手段,包括使用武装 部队,来援助遭到进攻的国家。 • 北约组织是美国破天荒第一次在和平时期同美洲 大陆以外的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杜鲁门把它看 作为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之一。美国通过在 北约的领导地位,加强了对西欧政治和军事的控 制,并在欧洲大陆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弧形包 围圈,标志着美国以欧洲为重心的全球战略部署 已经基本完成,也是冷战进入高潮的反映。

二战后的冷战格局

二战后的冷战格局

二战后的冷战格局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冷战时期。

冷战格局的形成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冷战的定义、原因、主要阶段以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冷战的定义与原因冷战是指1945年至1991年之间,苏美两大超级大国之间展开的一场没有实际武装冲突的持续对峙。

这种对峙是建立在核武器的恐怖威慑基础上的。

冷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政治意识形态的分歧:苏联和美国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分别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竞争使得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相互势力范围的扩展。

2. 领土争端和战后安全:二战结束后,各国之间在领土问题上存在争议,尤其是在欧洲东部和亚洲。

另外,苏联和美国都希望通过控制其他国家的势力范围来确保自己的国家安全。

3. 核武器的引入:二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成为唯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核武器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战争的性质,也使得两个超级大国避免了直接冲突,进而形成了一种持续的对峙状态。

二、冷战的主要阶段冷战可以分为早期冷战(1945年-1953年)、中期冷战(1953年-1979年)和后期冷战(1979年-1991年)三个阶段。

1. 早期冷战:这一阶段主要以苏联和美国争夺欧洲势力范围为主。

在这段时间里,苏联通过修复对德国的占领区,建立了一个包括东德、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阵营。

而美国则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组织来遏制苏联的势力扩展。

2. 中期冷战:这一阶段主要以苏美两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争夺为主。

苏联在这一期间通过援助共产党运动和反殖民斗争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而美国则通过军事干涉和推行“遏制政策”来抵制苏联的扩张。

3. 后期冷战:这一阶段主要以苏美两国核军备竞赛和军备控制谈判为主。

苏联和美国不仅在核武器领域进行了大规模扩展,同时也开始寻求削减武器和签署军控协议。

这一阶段的转变为后来的冷战结束奠定了基础。

三、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冷战格局的形成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分裂和对抗:冷战期间,世界被划分为两个阵营,东西方势力范围之间形成了对抗状态。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二战结束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结束,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战后国际关系演变1、变化原因:(1)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促使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联合反对法西斯。

(2)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帝国主义力量削弱;人民民主力量增长。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影响。

(4)西方对苏联和东欧实行“和平”演变。

2、演变的表现:(1)世界反法西斯盟国打败了德、意、日。

(2)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原则,建立了联合国。

(3)美国推行冷战遏制苏联,对亚洲实行局部战争。

(4)社会主义力量壮大,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5)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6)苏联推行霸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两极格局结束。

(7)西欧、日本迅速发展,经济上日、西欧、美三足鼎立,政治上不再唯美国是从。

(8)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迅速增强。

3、基本格局:(1)第三世界崛起和西欧、日本的实力增长,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2)美苏冷战是战后四十年国际关系的核心。

(3)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二)冷战中的对峙1、冷战政策(1)原因: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政治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2)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3)信号: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4)具体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答案(最全1-8章)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答案(最全1-8章)

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3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3)两极格局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

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大的变化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世界分为两极世界。

两极世界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所形成的世界格局。

其特点主要是:(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干涉主义盛行、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对外战略更具进攻性)(2)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4)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客观必然性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与对抗

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与对抗

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与对抗冷战是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的一场意识形态斗争,主要是指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代表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

这场冷战让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种紧张、敌对的氛围,影响了世界国家的发展和格局。

下面将分析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以及它们之间的对抗。

一、东方阵营东方阵营主要以苏联为核心,由东欧、亚洲、非洲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组成。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冷战初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东方阵营的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紧密合作,共同抵制西方的资本主义势力。

1.政治合作东方阵营国家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融合合作,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并与苏联签署了《华沙条约》,旨在形成一个统一的军事同盟,以保护共产主义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此外,东方阵营的国家还领导着一系列非洲和亚洲国家的独立运动,推动殖民地主义的衰落。

2.经济合作为了提高整个阵营国家的经济实力,东方阵营成员国之间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合作机制。

苏联通过提供援助、技术转让、军火供应等方式,帮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济基础设施,提高国家发展水平。

3.军事合作东方阵营的国家之间进行了广泛的军事合作,组织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互相援助,加强防御能力。

苏联在冷战时期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东方阵营的核心。

二、西方阵营西方阵营以美国为核心,由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资本主义国家组成。

西方阵营的国家主要基于资本主义体系,主张自由市场和个人权利,与东方阵营形成鲜明对比。

1.政治合作西方阵营的国家通过组建北约等军事同盟,并签署了一系列的防御协议和联合宣言,旨在共同应对东方阵营的影响力扩张。

此外,西方阵营还通过经济援助和政治引导等手段,推动一些亚洲、非洲等地区国家向资本主义体系转变。

2.经济合作西方阵营通过自由贸易政策和经济援助,促进阵营内国家的经济繁荣。

美国作为西方阵营的中心,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方式向欧洲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重建战争后的经济。

3.军事合作西方阵营的国家之间进行了密切的军事合作,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一、“冷战”兴起1、历史背景(1)反法西斯任务完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西欧遭削弱,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3)美国企图称霸世界,但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

(4)二战刚结束,人们厌恶战争,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美国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

3、过程(1)“冷战”的公开信号: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三大表现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政治):1947年,标志“冷战”正式开始。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经济):1947年,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③北约组织的建立(军事):1949年,性质:军事集团。

4、苏联作出的反应(1)政治: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1948;(2)经济:成立经互会,1949;(3)军事:成立华约组织,1955;(标志两极对峙的格局正式形成)。

5、“冷战”的影响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

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被人为地划分为几个封闭的经济体系。

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

又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二、两极格局的特点:(1)形成阵线分明的两大对立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

(2)美国、苏联起主导作用。

(3)“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

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三、“冷战”中的“热战”(1)朝鲜战争:1950---1953年,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1961-1973年,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

第二章、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与冷战格局的形成[详细讲解]

第二章、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与冷战格局的形成[详细讲解]

第三讲、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与冷战格局的形成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最大变化是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世界分为两极: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

这一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在这个格局中,一切矛盾和分歧都受制于美苏矛盾。

一切决定都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②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要作用;③冷战是双方斗争和对抗的主要方式。

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两极格局在战后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被打破。

它对战后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对战败国的处置1、《五国和约》与《多瑙河公约》的缔结五国和约,是指战胜国对意、罗、匈、保、芬的和约。

从1945年9月至1946年12月,先后召开了苏、美、英、法、中五国伦敦外长会议,苏、美、英三国莫斯科外长会议,苏、美、英、法四国巴黎外长会议和苏、美、英、法四国纽约外长会议,在会上,争论比较激烈的是关于对意大利殖民地的处理和赔款问题,的里雅斯特的归属问题,以及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外交承认等问题。

(1)意大利殖民地问题由于各方各持己见,争持不下。

外长会议最后决定延缓处理,暂由当局(英国)管理。

对意和约生效后一年内如仍不能解决,则交联合国大会审议。

后来,联合国大会于1949年11月通过决议:利比亚从1952年1月1日独立,意属索马里继续由意托管10年。

1960年7月,意属索马里独立并与原英属索马里合并为索马里共和国。

厄立特里亚根据1950年2月联合国大会决议,于1952年9月与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后来又完全合并。

1993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脱离埃塞俄比亚而独立,中国于当天与厄建交。

(2)关于意大利赔款问题。

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会议同意由意大利向苏联赔款一亿美元,分7年以实物付清,至于对其他国家的赔款留待和会决定。

(3)的里雅斯特问题的里雅斯特位于亚得里亚海北岸,伊斯的利亚半岛西北侧,地处意南边界,原属奥匈帝国。

冷战的形成

冷战的形成

第二章战后美国第一节冷战的形成二战结束初期,世界政治以及经济格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资本主义各国进行了力量和利益的大调整。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沦为战败国;英法等西欧国家遭到严重削弱;美国则实力大增,登山了资本主义霸主地位。

2、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体系,具备了同资本主义世界抗衡的军事政治力量。

3、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殖民体系趋向瓦解,亚非拉美广大地区成为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政治集团争夺的对象。

作为上述变化的结果,世界主要矛盾由二次大战中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国家的生死较量演变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也就是形成了所谓的冷战格局。

一、冷战的起因1、什么是“冷战”“冷战”一词最早见于1947年初,美国政论家赫伯特•斯沃普在给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起草的一篇演讲稿中使用了这个名词,称美国正处在“冷战方酣之中”。

到1947年9月,美国著名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了题为《冷战》的小册子以后,“冷战”一词开始被美国报界和政界广泛采用,从此世界各国也接受了这种叫法。

“冷战”(Cold war),是指军事进攻(热战)以外的所有敌对行为,即不是用战争手段而达到战争目的。

“冷战”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上对抗、军事上对峙、经济的割据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

“冷战”是20世纪后半期国际关系的主旋律。

主要表现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即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一切方面,呈现出的全面对抗的状态。

一般认为,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但是谈到冷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

2、冷战的起源: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二战直接的结果就是出现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这种世界格局和国际力量关系的变化,为美苏两大阵营的出现及美苏两大国干预全球事务提供了可能性。

为什么说只有美苏是超级大国,这是由美苏两国的实力决定的。

16-17历史3 四二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含解析

16-17历史3 四二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含解析

一、选择题1. “华莱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妥协分子。

他想让我们解散武装部队,把我们的原子弹秘密给苏联人,盲目信任克里姆林宫政治局一帮冒险分子。

……赤色分子、冒牌货和空谈的亲共人物似乎勾结起来,成了国家的危害。

"这则写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日记的主人最有可能是()A.丘吉尔B.爱因斯坦C.杜鲁门D.富兰克林·罗斯福解析:选C。

从材料内容分析看,材料明显具有反共产主义的色彩,结合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时间可以判断是与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有关。

2.1947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出台背景为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②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场盟友关系的破裂③它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④由此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二战后,美苏加紧在全球的扩张,美国政府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扩张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美苏关系的破裂和冷战的开始,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

故①②③④都正确。

3.《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中提到: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

政策设计人员认为,美国的计划要按照上述目的制定.“美国的计划"的实施( )A.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导致朝鲜战争的爆发C.有助于恢复西欧经济和遏制苏联D.使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解析:选C。

关键信息是:“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所以指的是马歇尔计划,就是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并以此来遏制苏联。

4.下表为“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比例”(截至1951年),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B.注重西欧工农业生产的恢复C.稳定欧洲的社会秩序D.扶植并控制西欧国家解析:选D。

本题为数据表格式选择题,考查根据表格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由表格数据可知,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在重工业方面少,结合马歇尔计划属于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目的可以得出D项正确.5.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提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上课用4,2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上课用4,2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世界需要交流与理解 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要相互尊重彼此间不同的文化,
实现共赢! 理解彼此对不同社会制度的选择; 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1. 二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B.西欧严重削弱
C.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成美苏两极格局
局面 的形成
世界人民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真正的世界和平能否到来?
美苏同盟关系能否继 续?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是指二战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 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 这种对抗是一种埋藏战争危机的和平状态,也是 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
返回
二、走进冷战
请观察: 马歇尔计划的宣 传画《枯木逢春》
结合书本P85-86课文观察右图, 图中站着的人是医生,躺着的是病 人,医生正在给病人治病,病人身 上贴着药片,药片上的“$”是美 元的标志。该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 大“战医后生初”期指美 马国 歇与 尔欧或洲美的国关;系“,病结人”指“二战”后的 合西二欧战;后“初药期”有指关“史马实歇回尔答计:划” 目1的.图:中复“兴医欧生洲”经、济“加病强人对”西、欧的控制, 遏制苏联等社 “会药主”义分国别家指什么?
2.提出 1947年6月,马歇尔提出了援助欧洲的方案,这一方 案后来被称为“马歇尔计划”。 3.实施 1948年4月,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到1952年,计划 实施完毕。 4.影响 (1)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渡过难关,促进了西欧经济 的复兴,推动了西欧经济的联合。 (2)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同时扩大了美国文化 在欧洲的影响。

第二章战后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二章战后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1、东欧、伊朗和土耳其问题 1945年4月上任的哈里· 杜鲁门,在追求世 界霸权的战略目标上与罗斯福完全一致,所不 同的是: 加紧把罗斯福纸上的‚蓝图‛转变为全面 展开的称霸活动; 把罗斯福同苏联战时的‚合作‛转变为战 后以苏联为主要敌手; 把罗斯福主要通过国际组织建立世界霸权 转变为主要运用直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手段 向外扩张。
1947年杜鲁门发表国 情咨文时,要求国会 为援助土耳其和希腊 政府,防止当地发生 革命,拨款8亿美元。 一般认为,这是杜鲁 门主义正式形成的起 点。
杜鲁门身边云集勒一大批精英:
三任国务卿:贝尔纳斯;乔治· 马歇尔;迪 C· 恩· 艾奇逊 驻苏大使:哈里曼 驻苏参赞:乔治· 凯南
马歇尔和凯南的照片
纽伦堡审判
23名被同盟国认定为 “主要战争犯”中的 21人被推上了历史的 审判台,其中包括前 纳粹元帅赫尔曼· 戈林、 希特勒副手鲁道夫· 赫 斯、希特勒的秘书马 丁· 波曼及纳粹外长里 宾特洛甫。
纽伦堡军事法庭上的纳粹战犯们
赫尔曼· 戈林
是臭名昭著的纳粹秘 密警察机构———盖 世太保(德语“国家 秘密警察处”缩写 GESTAPO的音译)的 缔造者。
1、美苏意图及其行动 盟国最高统帅:麦克阿瑟 受降区域划分:日苏领土争端
北方四岛问题:齿舞、色丹、国后、择捉
中国国民党政府在战后也的确曾作出了驻日的安排,即将 原来的荣誉二师整编为六十七师,以精通日语的儒将戴坚 为师长,准备赴日。荣誉二师曾参加过印缅战争,又执行 过赴越南受降任务,积累不少了与盟军交往的经验。全师 装备精良,官兵的整体素质较高,士兵的识字率很高,在 接到驻日命令后,又开始为此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全师官 兵平均身高1.7米以上,士兵的文化程度均达到小学毕业。 并开展了包括日语在内的相关业务培训,对连以上的军官, 除进行执行占领日本任务的训练外,还要求进行一般国际 社交和集会的习俗,礼仪等训练。为与美军合作执行任务, 全师官兵一律使用美式装备,其编制也是采用美式的编制。 所以在1946年5月初,国防部派员前往该师检查出国前的 准备工作时,获得“确实是一支理想的出国部队”的好评。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易错提醒】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 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1.探究分析: (1)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表明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政策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 提示:①变化:由联合苏联到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 动。 ②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确定的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已经被打败,美苏等战时同盟关 系破裂;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2)分析美国为什么要用“冷战”而不是直接的战争方式来遏 制苏联。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提示:①原因:美苏两国军事实力均衡,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 需要,两分天下;兵戎相见并不符合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第 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战争为身受世界大战之苦的世界人民所 反对。 ②目的:反共反苏即遏制苏联、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请思考: 1.这场长达15年的谍报战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 什么特点? 2.美苏两国关系的演变对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理解 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认识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实质
一、“冷战”的兴起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__战__时__同__盟__的基 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__称__霸__世__界__的全 球战略,把__苏__联___看做其主要障碍。 (3)苏联把确保东西部__边__界__安__全___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 扩大其在世界上的影响。 (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__意__识_形__态___方面根本对立,双方的 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加剧了冲突与对抗。

、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与冷战格局的形成

、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与冷战格局的形成

第三讲、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与‎冷战格局的‎形成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最大‎变化是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世界分为两‎极: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

这一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在这个格局‎中,一切矛盾和‎分歧都受制‎于美苏矛盾‎。

一切决定都‎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②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要‎作用;③冷战是双方‎斗争和对抗‎的主要方式‎。

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两极格局在‎战后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被打‎破。

它对战后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对战败国的‎处置1、《五国和约》与《多瑙河公约‎》的缔结五国和约,是指战胜国‎对意、罗、匈、保、芬的和约。

从1945‎年9月至1‎946年1‎2月,先后召开了‎苏、美、英、法、中五国伦敦‎外长会议,苏、美、英三国莫斯‎科外长会议‎,苏、美、英、法四国巴黎‎外长会议和‎苏、美、英、法四国纽约‎外长会议,在会上,争论比较激‎烈的是关于‎对意大利殖‎民地的处理‎和赔款问题‎,的里雅斯特‎的归属问题‎,以及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外交承认等‎问题。

(1)意大利殖民‎地问题由于各方各‎持己见,争持不下。

外长会议最‎后决定延缓‎处理,暂由当局(英国)管理。

对意和约生‎效后一年内‎如仍不能解‎决,则交联合国‎大会审议。

后来,联合国大会‎于1949‎年11月通‎过决议:利比亚从1‎952年1‎月1日独立‎,意属索马里‎继续由意托‎管10年。

1960年‎7月,意属索马里‎独立并与原‎英属索马里‎合并为索马‎里共和国。

厄立特里亚‎根据195‎0年2月联‎合国大会决‎议,于1952‎年9月与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后来又完全‎合并。

1993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脱离埃塞俄‎比亚而独立‎,中国于当天‎与厄建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被重新安排,形成了以( )为基础的两极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被重新安排,形成了以( )为基础的两极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被重新安排,形成了以( )
为基础的两极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被重新安排,形成了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促使世界历史从一个欧洲列强主宰的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格局的时代。

战后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形成了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从两大阵营的对峙到两极对抗的世界政治格局。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遣美国军事人员。

标志着战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执行“冷战”政策和东西方之间特别是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这两大组织的建立,由此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长期对立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与冷战格局的形成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最大变化是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世界分为两极: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

这一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在这个格局中,一切矛盾和分歧都受制于美苏矛盾。

一切决定都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②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要作用;③冷战是双方斗争和对抗的主要方式。

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两极格局在战后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被打破。

它对战后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对战败国的处置1、《五国和约》与《多瑙河公约》的缔结五国和约,是指战胜国对意、罗、匈、保、芬的和约。

从1945年9月至1946年12月,先后召开了苏、美、英、法、中五国伦敦外长会议,苏、美、英三国莫斯科外长会议,苏、美、英、法四国巴黎外长会议和苏、美、英、法四国纽约外长会议,在会上,争论比较激烈的是关于对意大利殖民地的处理和赔款问题,的里雅斯特的归属问题,以及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外交承认等问题。

(1)意大利殖民地问题由于各方各持己见,争持不下。

外长会议最后决定延缓处理,暂由当局(英国)管理。

对意和约生效后一年内如仍不能解决,则交联合国大会审议。

后来,联合国大会于1949年11月通过决议:利比亚从1952年1月1日独立,意属索马里继续由意托管10年。

1960年7月,意属索马里独立并与原英属索马里合并为索马里共和国。

厄立特里亚根据1950年2月联合国大会决议,于1952年9月与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后来又完全合并。

1993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脱离埃塞俄比亚而独立,中国于当天与厄建交。

(2)关于意大利赔款问题。

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会议同意由意大利向苏联赔款一亿美元,分7年以实物付清,至于对其他国家的赔款留待和会决定。

(3)的里雅斯特问题的里雅斯特位于亚得里亚海北岸,伊斯的利亚半岛西北侧,地处意南边界,原属奥匈帝国。

1918年被意大利占领。

1945年4月,南斯拉夫人民军进驻该地。

不久,英国亚历山大元帅率领的同盟军也尾随而至。

会议上,美国主张的里雅斯特的主权属于意大利,由使用它的国家进行“国际共管”;苏联主张主权归南斯拉夫。

最后采纳了法国的折衷建议:把的里雅斯特建为自由区,并把该地分为甲乙两个区:甲区由英美管辖;乙区由南斯拉夫管辖。

1954年意、南、英、美四国达成协议:英美从甲区撤军,把管理权交给意大利,仍为自由港;乙区仍由南斯拉夫管辖。

1975年,意南两国正式划定了的里雅斯特的边界。

另外,对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承认问题,莫斯科外长会议商定,扩大保、罗两国政府的成员,英美予以承认。

其它问题留待巴黎和会解决。

1946年7月29日至10月15日,巴黎和会在卢森堡宫开幕,出席会议的有苏、美、英、法、中等21个对法西斯作战的国家。

意、罗、匈、保、芬的代表也列席了会议。

《五国和约》的主要内容:(1)赔款问题:和约确定芬兰和罗马尼亚各向苏联赔款3亿美元;匈牙利向苏联赔偿2亿美元;向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各赔款1亿美元;意大利的赔款对苏联是1亿美元,对南斯拉夫是1.25亿美元,对希腊1.05亿美元,对埃塞俄比亚2500万美元,对阿尔巴尼亚500万美元;保加利亚赔偿希腊4500万美元,赔偿南斯拉夫2500万美元。

另外,英美要战败国赔偿他们在这些国家的所谓“财产损失”的要求也得到一定满足。

(2)领土问题:罗马尼亚把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割给苏联,从匈牙利收回特兰西瓦尼亚,把南多布罗加转让给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从匈牙利收回外喀尔巴迁乌克兰,但转而并入苏联;芬兰把北部的贝柴摩地区和芬兰湾上的卡累利阿省以及其它几个地区割给苏联,把波卡拉-乌德地区租借给苏联50年。

另外,对意、芬和约的政治、军事条款,还规定要肃清这些国家的法西斯势力,解散法西斯组织,惩办战犯,限制军备。

1947年2月10日,《五国和约》在巴黎正式签字。

1948年7月30日至8月18日,多瑙河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四大国(苏美英法)加上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多瑙河沿岸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8月18日,会议通过了苏联提出的《多瑙河公约》。

东欧7国签了字,美英法三国拒绝签字。

主要内容:公约确保沿岸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允许一切国家的商船、公民航行自由,禁止非多瑙河国家的军舰航行。

1949年5月11日条约正式生效,同年,成立了多瑙河委员会,由签字国各派一名代表参加,总部设在罗马尼亚的加拉兹。

在缔结五国和约和多瑙河公约的过程中,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东欧国家的矛盾和分歧越来越大。

这是两大阵营形成的历史背景,冷战的阴云笼罩着欧洲大地。

2、四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如何处理战败德国的问题,是二次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越来越成为美苏斗争的焦点。

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正式通过了占领和管制德国的决议。

1945年6月5日,苏美英法在柏林签署了3个文件,即“关于击败德国并在德国承担最高权力的宣言”、“关于德国管制机构的声明”、“关于德国占领区的声明”。

其中规定把德国以及首都柏林划分为四个占领区,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作为占领期间德国境内的最高权力机构。

声明强调,在占领期间应视德国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7月,德国被划分为四个占领区:东区由苏联占领;西北区由英国占领;西南区由美国占领;西区由法国占领。

柏林也被划分为四个占领区。

由四国分区占领。

各战胜国尽管有了共同的协议,但分区占领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各占领当局按本国政府的旨意,在各自的占领区内推行有利于自己的政策措施。

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苏联和西方进行了妥协和斗争。

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依然严重,并成为冷战的诱因。

关于惩办战争罪犯问题。

根据战时的协议,反法西斯盟国组织了国际军事法庭,从1945年11月20日到1946年10月1日,在德国南部城市纽伦堡对22名纳粹战犯进行了审判。

判处戈林、里宾特洛甫、凯特尔等12名首要战犯绞刑,赫斯等3人被判处无期徒刑,4人被判处10~20年有期徒刑,3人得到赦免。

关于赔偿问题。

根据波茨坦会议决定,各占领国可以从本占领区内拆迁部分工业设备和工业产品充作赔偿,总数为200亿美元,苏联应取得一半。

苏联可获得西方占领区内没收的或须加销毁的多余工业设备的25%。

西方三国可以通过掠夺德国的黄金、工业设备、煤及其它产品得到许多赔偿。

苏联后来从它的占领区拆迁了600多个工厂的设备,以及粮食、工业品等实物。

根据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到1950年底,苏联得到大约76.58亿美元的赔偿(西方估计为120亿美元)。

西方国家也在自己的占领区内拆迁了一些设备。

冷战开始后,西方停止了拆迁,转而采取大力复兴德国经济的政策。

关于德波边界问题。

在战争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把奥德-尼斯河确定为波德的边界。

1950年7月,波兰与民主德国达成协议,确认了奥德-尼斯线为两国的国界。

直到1970年12月,联邦德国才与波兰签订条约,承认了这条边界线。

关于德国统一问题。

苏联与西方三国存在严重分歧。

苏联主张在民主化的基础上,由德国各民主党派和工会代表选举产生中央临时政府。

这一提议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

由于苏联与西方的分歧,德国面临分裂的趋势。

3、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8月底,由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率领的美国军队以盟国占领军的名义进驻日本。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署了投降书。

关于战后对日本的处理问题,战时盟国在《开罗宣言》、《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公告》中,对处理日本问题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这些协议的基本要点是:解除日本武装,严惩战犯、肃清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实现日本的民主化,使日本走上独立、民主、和平的道路。

但美国决心单独占领日本,极力回避其它盟国,特别是苏联分享胜利果实。

1945年8月11日,苏联向美国提出,由苏美两国担任盟军占领日本的最高统帅。

8月13日,美国把准备发给日本政府的“总命令第一号”通知各盟国,内容主要是关于日本受降区域问题。

其中规定:中国(包括台湾)和法属印度支那、北纬16度线以北地区由中国受降;中国东北、朝鲜北纬38度线以北和库页岛由苏联受降;日本、菲律宾、朝鲜北纬38度线以南,由美国受降。

这个通知无视苏联要分担日本最高统帅的要求。

8月16日,斯大林给美国总统杜鲁门写信,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整个千岛群岛应由苏军受降;二是日本北海道北部应由苏军受降。

美国生怕其它盟国参与占领日本,特别反对苏联染指日本本土。

杜鲁门坚决拒绝了苏联的第二点要求,只同意考虑将千岛群岛让给苏军受降。

就在美苏首脑进行交涉之际,苏联便出兵占领了千岛群岛,并占领了包括南千岛的国后、择捉两岛,以及属于北海道的色丹、齿舞两群岛。

8月18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由美军单独占领日本的备忘录。

备忘录中规定,由美国负责提供日本占领军,占领军司令及主要首长应是美国人,不搞多国占领。

据此精神,美国在日本投降后不到1个月,就以“同盟国军”的名义占领了日本。

美国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以盟军总司令的名义成为最高首长。

盟军总司令部的官员都是美国人,从而开始了对日本的单独占领。

美国这一单独占领日本的行为,遭到苏联表示强烈反对。

在1945年9月召开的伦敦外长会议上,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指责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政策。

苏联建议由苏、美、英、中四国代表组成对日管制委员会。

但美国拒绝参加。

10月,美国在华盛顿成立了“远东咨询委员会”,苏联拒绝参加。

12月在莫斯科外长会议上,美苏达成了妥协。

会议决定建立两个盟国机构:①在华盛顿设立“远东委员会”,由英、美、法、苏、中、加、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荷和菲律宾11国组成。

在形式上,远东委员会是最高决策机关,位于盟军最高统帅之上。

但由于远东委员会的决定必须通过美国政府和占领军总部去执行,最后决定权仍在美国手中;②在东京设立盟国管制日本委员会,由英、美、苏、中、澳、新、印派代表组成,由盟军最高统帅任主席。

实际上,这个委员会也没有实权,因为最高统帅的决定高于一切,委员会成了最高统帅的咨询机构。

实质上仍是美国单独对日占领。

二、欧洲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成立原因: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欧亚大陆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在本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这在客观上需要统一的领导,共同的行动。

②二战初期,美国凭借着二战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到处扩张,妄图建立自己在战后的霸权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