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字诀(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字诀》专题复习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考点要求。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3、让学生逐步体验成功的愉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情。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讨论质疑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直译下列四个英文句子,把它们翻译成人名。

1.The King is always lucky! 王老吉(王老吉凉茶的创始人)
2.The King keeps justice!王守义(十三香调料的创始人)
3.The King leads to peace!王致和(臭豆腐发明人)
4.The King is from the sky!王天来(小沈阳演的《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中的典型人物。

性格胆小懦弱、又娘娘腔。

这四人被称为新四大天王。

英文翻译以直译为主,高考文言文翻译同样也以直译为主,要求字字落实。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文言文翻译的明确要求和实用的技巧。

二、知识点梳理:
(一)考纲解读:广东省《考试说明》规定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所谓理解是指准确把握字句在文段中的正确意义。

翻译是指将文言句子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语句:即符合主谓宾,定状补,谓前状谓后补的语法习惯的句子。

(二)高考文言翻译题命题特点:
1、选择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考生须通读全文才能理解该句意思。

2、选择含有关键词语(多义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及固定句式)的句子,因为:这些句子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是考题设置的关键得分点点拨:强化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的意识!!
(三)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信”: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不错译也不能多余。

“达”: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雅”:文句生动、有文采。

(四)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 “原文字字有落实,译文字字有根据”
意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为辅助手段。

(五)翻译的具体方法——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三、小组合作翻译典型例句,探究总结翻译方法与规律:
1、探究直译方法一——字字落实留删换:
第一小组:翻译下列句子1: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小结规律一: 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通用词语,皆保留不动。

第二小组:翻译下列句子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规律二: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掉。

如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虚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发语词、音节助词、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等;②删去偏义复词中陪衬的字。

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第三小组:翻译下列句子3: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列传》
规律三:文言文中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情况。

以及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①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②词类活用译出活用特征;③古今异义译出古今区别;
④通假字译为本字。

点拨:增强切分原句的意识,将原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

2、探究直译方法二——文从句顺,调补贯
第四小组:翻译下列句组5: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夫晋,何厌之有?
3.不拘于时,学于余。

4.甚矣,汝之不惠。

规律四: (1)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定后,宾前,状后主谓倒装等。

(2)调整词类活用(使动、意动)的语序。

例:外连横而斗诸侯。

第五小组:翻译下列句组4:
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4.沛公军霸上。

规律五:原句中有省略,或一一对应翻译不通顺时,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1)补出省略的主、谓、宾、介。

(2)按现代汉语要求补出量词. 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3)补出判断句中的“是”。

如:刘备天下枭雄。

(4)增补语句。

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

译: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掌握并使用这些方法,好像翻译已不存在问题了,事实上也并不尽然。

我们试着翻译下面两个句子看看:
翻译下列句组6: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 秋毫不敢有所近。

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第六式: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意译。

这种方法这往往适用于运用了委婉说法、比喻、借代、互文的句子。

必须说明的是,这个“贯”不能随便使用。

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不过,这种情况在高考时,不大可能会遇到,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

小结:从现代汉语看来,文言文之所以不能“文从句顺”,较主要就是在于其句式的特殊和省略的运用,所以“调”和“补”对翻译是很重要的;“贯”虽然作为备用方法,但它的“结合语境”的精神还是极为要紧的。

简言之,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是“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四、指出下列翻译的失误,并口头翻译句子: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晋国侯王、秦国霸主包围郑国,以郑国对晋国无礼。

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五人墓碑记》
译:砍断的头颅放在城墙上,颜色没有一点变化。

3、权以示群下,莫不吓震失色。

译:孙权给群臣看,没有人不吓得变了脸色。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五、课堂巩固练习
【对点直练一】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守河内者?”(“光武”“邓禹”“谁”“河内”要留)
译文: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困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可以派去镇守河内呢?”
2、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有”“不”要“留”;“者”要“删”)
译文:有来送礼物的老朋友,他都不接受他们的馈赠。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天”“槐”要“留”;“而”要“删”;“大雨”“烈风雷电”“衣冠”要“换”。


译文: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对点直练二:
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一”“以之”要调)
译文: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

2、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补)
译文:(孟子)问:“独自奏乐快乐,和别人一起奏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说:“(独自奏乐)不如和别人(一起奏乐快乐)。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贯”)
译文: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挑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

五、课堂检测练习:高考近距离接触
(1)、翻译下面划线的句子。

(4分)
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

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

”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俟秋成,当仍旧法。


(选自2013广东高考卷)译:(饥民)如果不用贩卖私盐的方法让自己存活的话,一旦他们像蜜蜂一样聚集成为盗贼,那么制造的隐患就深了
得分点:“苟……则”表假设关系,如果……那么……,1分;“自活”使动用法1分,“蜂”名词作状语1分,大意1分
(2)翻译下面划线的句子。

(3分)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

霖隐不仕。

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

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2013广东高考卷《宋史·张咏传》译:傅先生是天下德才兼备的人,我尚且不能够和他成为朋友,你是什么人,竟敢叫他的名字!
得分点:判断句,1分;“名”,名词作动词1分;大意1分
六:课堂小结
话说回来,就文言文翻译而言,这六个字并不是根本所在,而只是一种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根本还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尤其是实词的积累和辨析,这是硬道理。

古文功底好的人,他未必要学习什么“留删换调补贯”,却仍然能翻译得很好。

但是,对文言功底有限的我们而言,尤其针对考试来说,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我们无疑是很有用的,特别是遇到较难的题目和译成之后较对时。

【文言文翻译歌诀】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古今同义,保留不译。

句中省略,括号补齐。

如遇倒装,调整语序。

偏义复词,删去衬字。

同义连用,只留其一。

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

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古换今,要合原义。

直译为主,辅以意译。

忠于原作,贯通顺利。

七、课后作业
1、阅读下面文段,运用六字法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

”他日,董祁②愬③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

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③愬:同“诉”。

参考答案: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这门婚事)呢?
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你)想要(的东西)得到它了,还请求什么呢?
2、2013年广东高考真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

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

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

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

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

就转太常博士。

太宗闻其强干,召还。

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

诏案其罪。

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

”太宗不从。

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

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

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

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

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

”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俟秋成,当仍旧法。

”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

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

霖隐不仕。

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

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推:追究
C.不痛绳之绳:捆绑
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
【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前文中“捕获犯者数百人”,可知此处的“绳”应为“绳之于法”之意,即“用法律制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议以.咏首荐若以.一部校故
B.咏引前事为.言为.乡里所称
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D.饥者.八九求霖者.三十年
【参考答案】C【解析】A、把/ 因为;B、作为/“为……所”表被动; C、表顺承,可译为“然后”; D、……的人/ 表停顿,无意义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参考答案】A【解析】“咏”需做“移文谕”的主语,故排除C、D;“时”与“之际”为固定搭配,意为“(当)……的时候”,故选A。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参考答案】C【解析】由“俟秋成,当仍旧法”可知张咏建议应为“按之前的法律判处”,而非“减轻刑罚”。

9.(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参考答案一】
①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

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

②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

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参考答案二】
①张咏考中进士后,群臣商议把他作为第一人才推荐给朝廷,可是张咏和寇准却给各位群臣写信,推荐另一位没有中第的饱学之士张覃作为第一人才。

②当初,蜀地的读书人只知学习,而不愿意为官。

张咏细心观察到张及、李畋、张逵都很有学问和品行,被乡人称道,于是勉励他们参加科举考试,最后三个人都登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