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课程标准解读及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品德与社会课以社会生活为对象, 通过学生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社 会和他人的联系,从态度、能力、 知识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 展。
3. 品德与社会课立足于学生个人生 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依据多元线 索以综合主题形式构建、组织学习 内容和学习活动。
4. 品德与社会课以学生为主体,强 调学习活动的实践性,通过体验、 探究、解决问题等多种学习方式实 施课程。
2、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儿童成长 服务,同时注意提供可拓展的空间。
(1)课本是发到学生手中的,是面向学 生,直接与儿童对话的,应该用儿童的 语言来表达,用儿童的色彩来描绘。
(2)兼顾“教”与“学”。教材的每一 个活动,或几乎每一个页面,都提出一 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提给学生的,也 是为方便教师组织教学而准备的,教师 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二、两课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以“主体德育论”和“生活德育论” 为理论基础。 2、以培养道德人格为德育目的。 3、以多种教材功能观取代单一教材功能 观,推进综合课程的建设。 4、以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结合, 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品德与生活教材特点
1.教材取材于儿童生活事件,反映 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
理念: 1、培养儿童热爱生活应当成为学校课程 的重要追求 2、学校教育应当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精神 成长 3、学校教育应当保护和培养儿童自身的 学习活力 4、参与是儿童的权利
5、探究是儿童的天性
6、低年级教育教学应与学前阶段相 互衔接,构筑儿童后续发展的基础 和动力
7、学校教育应当尊重并适应儿童能 力的多样性
( 1 )安排合理的梯度,相同内容虽重 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 2 )根据儿童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的实 际,以他们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采用跨 学科、融会综合的编写模式。
2、教材倾向: 凸现爱心、责任感教育
(1)无论从小学生的情感特点、还是个 体品德心理形成的过程看,儿童爱心和 责任感的发育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人 生的积极态度必以向善和向上情感为依 托,公民意识的形成则与个体责任感相 辅相成。
5、教材结构
每册四个单元: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了 第二单元 学校的一天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 第四单元 银色的冬天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和春天在一起 第二单元 我在健康成长 第三单元 欢乐儿童节 第四单元 小小班集体
(三)品德与社会教材特点
1、结构框架:
主题板块相对独立,“同心圆”交 叉递进。
6、地方特色:
突出地方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的家乡”是课程标准中的六个主 题之一。 教材以养育我们的荆楚大地的 历史文化、风俗传统、名人先辈为内容, 对学生会感到十分亲切和自然。通过学 习探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湖北的情感, 为家乡而自豪。
7、教材结构
每册四个单元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长 第二单元 我们一起长大 第三单元 班级是我们快乐的家 第四单元 我喜欢我们的学校
(2)在标准的框架内选取相应的儿童
生活事件,梳理学生三到六年级成长、 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具有普遍 意义的生活难题、道德冲突和社会性发 展方面的困惑,使内容标准生活化、情 景化。
(3)内容选择上并不是将儿童生活简单 翻版,具有既源于生活,又高于(引导) 生活的特点。
(4)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生活 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而,教材也 是开放的,教材的内容涉及诸多领域, 题材广泛,主题多元。
11培养儿童热爱生活应当成为学校课程培养儿童热爱生活应当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追求的重要追求22学校教育应当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精神学校教育应当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成长33学校教育应当保护和培养儿童自身的学校教育应当保护和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活力学习活力44参与是儿童的权利参与是儿童的权利理念理念二两课教材分析1以主体德育论和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
(2)我们十分注意历史文化传统教育。 道德教育,有较强的历史继承性。尤其 是一些社会公德,是人们千百年生活实 践的总结。尽管我们身处快速变化的科 技时代,但古老的道德生活智慧仍然能 给我们启迪。
(3)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成为科学与人文、 知识与情感平衡发展的人。
4、强调活动性,鼓励创造性。
(1)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各种丰富有 趣的活动和游戏,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观念和习惯, 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 (2)儿童的道德生活需要创造,也充满 了创造。为儿童服务的教材应该鼓励儿 童的创造性思维,教材要为儿童的道德 创造留下空间。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课程标准解读及教材分析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靳岳滨
一、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4、强调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 识技 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二)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理念 与设计思路8、儿童的生活本身是学校宝 Nhomakorabea的教 育资源
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课的三条轴线是: 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 自然 四个方面是: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理念 和设计思路
理念
1.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具 有参与和创造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愿 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形成 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3)在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上, 我们强调拓展性,注意为教师开 展教学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避 免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规定教师 的教学。
3、 把现代科技意识与历史文化传统教育 结合起来,注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1)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学生过“动 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注意培养 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们在主题设计时将科学知识、安 全知识、健康知识、环保知识有机 融合,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提高能 力。
5. 品德与社会课负有促进儿童人格 形成的重要使命,是培养自信的、 有抱负的社会主义新公民的重要途 径,是义务教育课程结构中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分。
设计思路
一条主线:儿童社会生活
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 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 国家、世界 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主题):
社会环境 社会活动 社会关系
(5)在教材内容安排上亦有一定的弹性, 给学生和教师留有发挥创造的空间。
4、教材呈现:
小切口、层层深入;重践行,图文并茂
(1)针对学习对象从童年中期向少年
期过渡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教材内 容呈现,通常采取小切口,层层深入的 方式,给学生亲切自然的感受。
(2)为贴近儿童生活,教材努力在呈
现方式上图文并茂,为学生喜闻乐见。
(2)作为情感教育,个体的感受和体
验非常重要。为此,教材设置大量“爱 与被爱”的情景讨论,以及可操作的活 动,如:体验妈妈怀孕的感受,帮妈妈 洗脚等。在呈现上,我们还力图使之形 象化,激发学生的情感。
3、教材内容:
选择儿童生活事件和情景化材料
(1)以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为选材的
直接依据,适当拓展。
5、教材衔接 :通盘考虑、整体把握
1、《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品德与生活》 课程属于同一类综合课程。各年龄段儿 童生活的领域虽然会不断扩大,但基本 领域却是相同的。
2、注重与《品德与生活》的有机对接, 通盘考虑,整体把握全套教材的内容, 对重复出现的内容标准,选择不同的切 入点,设置合理梯度,提出不同的学习 要求,尽量使其边界清晰,避免重复学 习。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 第二单元感谢为大家服务的人们 第三单元 爱心温暖你我他 第四单元 我是聪明的消费者
(1)站在学生的立场,用儿童的眼睛来 观察,用儿童的心灵来体会,用儿童的 头脑来思考,梳理学生从一到二年级成 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具有普遍意 义的生活难题和道德冲突;根据这些来 确定单元和主题,然后把单元和主题与 课程标准有机结合。
(2)既反映儿童生活,又引导儿童生活, 具体而言:立足于今天的生活,珍视今 天生活的价值;立足于普遍的生活事件, 挖掘其教育意义;立足于儿童的生活, 重视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