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生物学中的巧用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教学在生物学中的巧用5篇
第一篇:多媒体教学在生物学中的巧用
多媒体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巧用
龙山一中
徐银燕
多媒体能够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个因素综合起来,并且能全方位、立体化地把信息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习者眼前。

在生物学科中利用多媒体,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再现学习情景
生物教学强调情景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将多媒体计算机引入生物课堂,很好地解决了时空性、微观性、宏观性、运动性等方面的困难,使生物学的真实情景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

1.信息技术能化远为近
学习企鹅时,教师不可能亲自带学生去南极洲考察,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南极洲企鹅的录像,企鹅的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等一目
高中生物内容繁杂,从宏观来说,涉及到生态系统,各种动植物及无机环境。

微观角度来看,细胞结构和功能、物质组成、遗传变异及遗传物质组成等另外、近有生物进化学说等、即有生动、趣味性的知识,同时有不少过硬、枯燥、难懂、看不见,摸不到的知识。

学生刚从初中升到职高(本人几年来辅导“高职大”农学类生物考课。

)理解能力思路及视野等有限、所以一枝粉笔加一块黑板的学习环境始终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用多媒体手段教学、集声像图字动态显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的概念表面化,内部要领表面化,看不见的东西模拟化,宏观的东西的视化。

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理解记忆,激发学过的学习兴趣。

一、微观的知识宏观化,可视化
如(细胞分裂)按传统教学手段,只能按课文及图表,最多用几
幅挂图,比较枯燥,学生很难理解,只能死记硬背,效果很差,应用多媒体课件、从分裂间期,分裂期各个时期动态图表,图像,再加上文字说明,学生切实感受细胞分裂各期的变化过程。

极易总结出各个期的特点。

学生理解能力显著增强,从教学反馈来看、效果较好。

二、知识趣味化
根据认知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生物课由于其特殊性,很多内容和非常具体、如(生态系统)这一部分内容,借助多媒体,选取部分动植物方面的资料,如非洲草原,亚热带动植物等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分析、理解、总结一些具体知识、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营级等一些具体内容风靡一时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加深理解、运用这一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掌握知、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三、灵活性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增进师生的交流,如(DNA的结构与复制)从理论角度看、非常难于理解、但制成课件、就很容易理解,DNA的结构主要特点是双螺旋结构。

有三点:1.DNA 分号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结起,严格按碱基配对原则,课本及挂图都是平面的,但课件可以设计成立体的,通过讲述观看后。

再设计成课堂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效果很好。

四、系统性
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繁杂的知识系统化、由浅至深、由简单到复杂,"高职"生物课,内容涉及到初中动植物学、生理卫生及高中生物、但学时短,只有一个学期,近50个课时,要在这么短时间内理解、掌握这么多内容,困难显而易见,不仅学生任务重,教师在短时间内讲清楚,使学生明白、掌握、决非易事,只有在备课上下功夫,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相关、相互联系的内容制成图表,让学生理清思路。

如初中动植学,内容简单,但涉及知识面广,包括动植物主要类
群,要求学生掌握各类群的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常见种类、经济意等、按生物进化特点,把所有动植物主要类群用图表形式表达出来,各类群的代表动植物用图片,把其生活环境同时反映出来,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把繁杂的知识系统化.简单化.便于学生学习。

多媒体体课件在教学中优势是传统教学方法无力达到,但并不是万能的.应灵活.合理有效的利用,生物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是非常合理的.以文字.图形.影像等多种显示.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习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辅助设备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普及,这些设备是为教学服务的,其目的也是最终为了提高课堂有效性。

我校针对如何利用好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生物科组全体同仁在学校和教研组的组织下,积极地展开了关于“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专题研究课活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本身就应该渗透着艺术,课件也应是教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一个清晰生动的动画、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片,无异将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心理需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在生物教学中的体现尤为突出。

如林细红老师的《细胞的结构与类型--细胞器》一课,通过图片的展示,将细胞器的微观结构宏观化,化“小”为“大”,让学生一目了然的认识了细胞器的结构。

学生对于这种直观形象的图片充满了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会认真的去思考和探究。

林老师加以悉心的引导,学生便更为顺利的完成了知识点的学习。

2、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高效率是衡量优质教学过程的标准之一。

在传统教学中,板书、演示、实验等环节的切换时间不仅影响了教学过程的紧凑性,而且限制了课堂的信息容纳量。

当拥有了多媒体技术后,我们就可以将文字、图画、声音、动画、影片等信息合为一体,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只靠语言表达、口头描述的单一性,提高
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也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再受语言的束缚,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人获取的外界信息来源中,83%来自视觉,12%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

多媒体使学习既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它所获取的信息量,对知识的保持率均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

所以老师们只要用多媒体将各种信息提前编入课件,在上课时即时、快速显示,实现了操作的程式化、施教的自动化,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种媒体的效能,增加了课程的容量和密度。

如杨帆老师的《生物群落的构成》一课,教材中“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实验无法在课堂开展,而且教材中所列举的生物种类也是学生不常见的,他们会觉得很新奇,好奇的学生会不断发问,如果逐一做出解释,势必会影响到教学进度。

这个自主探究实验,目的是在于让学生理解“丰富度”的概念。

杨老师在课件里,采取使用图表的方法,结合龙城高级中学几种同学们熟悉的小动物做数据统计。

组织学生分析图表上的数据信息,讨论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把“丰富度”这个知识点很自然的牵引出来了。

这里通过使用了课件的表格功能,让学生在一边观看多媒体一边就完成了“龙城高级中学动物统计表”的计算任务。

不仅合理的分配了教学时间,而且培养了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增强了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预先设定好的问题,也给于了学生一定的讨论机会,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可谓是一举数得。

3、多媒体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可以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由于认知手段的单一性,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

因此,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而多媒体技术就是最有效的手段。

因为它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只要恰当地加以运用,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
的教学效果。

如胡纯芳老师的《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课,生长素的特性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这个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她运用了flash技术,动画的效果让学生一目了然的就明白了生长素的特性。

同时在课件中及时设置了相关的实验—“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引发学生思考,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得出了结论—“生长素的双重性”。

在学生初步掌握生长素的特性后,胡老师继续跟进,运用自制动画设计题目,带领学生分组讨,判断植物的生长情况。

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在一种很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了这个知识难点的学习。

通过课后检测的效果来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普遍较好。

胡老师的这种方法取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二、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有待克服的问题
1、多媒体画面字体过小
学校教学楼1-5楼教室内是采用电视机显示图象,而且电视机的摆放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如果字体太小,学生就很难看清楚多媒体上的文字。

邱惠玲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后,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教学实践,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幻灯片上的文字必须采用“36号”字体以上,而且最好选用“黑体”。

以下是她的调查问卷统计表。

(3个班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
30号字 32号字 34号字 36号字 38号字 A1班
很清楚一般 20% 25% 26% 50% 80% 20% 26% 26% 25% 15% 看不清 60% 49% 48% 25% 5%
很清楚 25% 26% 25% 60% 81%
A3班一般 25% 28% 30% 25% 15%
看不清 50% 46% 45% 15% 4%
很清楚 23% 25% 25% 55% 80%
A5班一般 24% 28% 30% 20% 10%
看不清 53% 47% 45% 25% 10%
2、多媒体画面过于艳丽
由于电视机的摆放位置,教室内的一部分学生会因为反光而对多
媒体画面感到不适。

所以我们应该选用浅色的背景作版面,配上深色的文字,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对这种自然因素带来的不适。

同时,幻灯片的画面不宜太花哨,过于花哨的图片信息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幻灯片的色彩过于艳丽,也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

3、幻灯片的数量过多
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容易陷入“电灌”的误区,多媒体成为灌输式教育的工具。

试想一下,一个课件由30-40张幻灯片组成,一节课45分钟,平均1.5分钟一张幻灯片。

整节课中,教师忙着操作电脑,学生则是忙着看画面和记笔记。

虽然内容看起来五彩缤纷,但是实际上实用性不强,学生失去了思考、探究、讨论的时间。

这样,学生主体性就没有得到体现,学习效率也就大打折扣,这是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也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4、对多媒体使用的过于依赖
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调动课堂气氛、提升课堂容量、丰富课堂内容等方面,确实有着明显的作用。

但一些老师在使用的时候也陷入了另一个误区,那就是老师用课件完全代替了板书。

我们觉得板书是无法用课件代替的,因为板书是随着老师的思路逐步进行展示的,往往是这节课的精华。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提炼、总结。

因为一味的使用多媒体展示,随着时间的延续,学生可能会遗忘先前学习的内容。

若是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相应的板书,就可以让学生更为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难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频繁的使用多媒体也会使其产生一种依赖思想。

比如在有些课程教学中,老师会使用挂图。

挂图给学生呈现的是二维空间,空间思维能力差的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就会遇到麻烦。

而多媒体展现的是三维立体空间,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获得信息,认清生物结构。

从这一点上,多媒体的比挂图有优势,学生也乐意接受多媒体这种模式的教学。

但是挂图的二维空间给予了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虽然没有多媒体那么直接,可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多媒体的直观性却省略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能力没得到锻炼,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所以从这点上,我们
应该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避免学生的依赖思想,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5、多媒体课件过于简单
运用多媒体技术,要确立好多媒体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和软、硬件环境,巧妙构思、选择一个既理想实用又说明问题的多媒体表现方法和形式。

多媒体教学课件分为叙述式和交互式两种类型。

叙述式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对所述内容的演示、释疑与说明,一般以文本为主,用幻灯的手段表现居多,较单一。

因此,应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特点进行构思,以叙述思路为主线,配以声、文、图、像等多种媒体技术加以说明和展示。

交互式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知识的自学、练习和自测,一般都为教学训练的重点、难点内容而设计,要求有效强的交互性,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

因此,在创意、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到重点有提示,难点有释疑,内容有提问,结尾有测试,测后有答案,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时更具灵活性、针对性和主动性。

我们的有些课件制作往往忽视一些细节的部分,显得有些呆板、单一。

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是:画面的只静不动,或者只动不静,或者没有相应的问题提出,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是我们老师必须要继续学习和改进地方。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多媒体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与语言的配合,教师的语言能使电教媒体的使用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电教媒体又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语言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精确,媒体的使用要恰当。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融入了课堂的教学中来。

只要我们能够摆正学生—教师—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辅助地位,恰当使用多媒体,就会使课堂教学进行得精彩,就会使课堂教学达到愉快,大容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
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要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条件去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师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的首选设备。

多媒体作为教师的“教具”和学生的“学具”,具有它的优越性:
一、收集、加工、整理、表达交流、研究探究的功能;
二、具有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教学情景的功能。

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与课程的整合,与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相融合,从而实现生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生物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实现生物教育的现代化。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

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能激发内在的学习要求。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

多媒体正是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

计算机软件储存了大量的信息,扩大了人的感知空间,可以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范围。

如:“走进生物”一节课中,要引起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的兴趣,可以收集一些关于生物科学的发展,一些重大的科学成就对社会的推动作用的例子。

可以把乙肝疫苗、干扰素等生物工程药物的生产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知识与课件相链接,把抗黄瓜花叶病毒、转基因鲫鱼、转基因棉花、两系法杂交水稻、石油草、“超级菌”、现代生态农业与相关知识链接。

通过链接相应的图片、视频、音频、文本、动画的多媒体组合,让学生感到生物知识能联系到生活实际,从而保持学习的兴趣。

二、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的直观
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实物图像、运动过程,利用放大、重复、慢放、定格特技手段来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对学生
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

虽然生物的大部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很密切,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能够很好的理解,但毕竟还有一部分很抽象的知识,光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必须要配有一定的动画效果,通过感官的认识,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部分抽象知识。

特别是生理方面的知识,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中,关于兴奋在神经中的传导,假如没有多媒体动画,教师只能把兴奋的传导途径在黑板上写一下,学生就得死记这个传导途径了,时间一长就忘记了。

如把这部分知识配上多媒体动画,把兴奋形象的转化为一个“红点”,学生只要看一下这个“红点”在反射弧中的运动路径,就能通过感官的认识,理解性的记住这部分知识,教师也只要引导一下就行了,从而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的直观,更容易记住。

三、使一些实验通过多媒体来演示
有些实验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上课时完成,但这些实验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又是不可缺少的,那怎么办呢?这就得使用多媒体来演示这些实验。

在“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其中使用的植物是天竺葵,很多的学校是没有的,以及在做实验的那几天,必须有太阳,做出来的效果才好。

假如缺少了这两个条件,实验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但这个实验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必须演示给学生看,那就得使用多媒体了,它可以按照现实中的实验步骤,一步步完成,实验的现象也是很明显的,既省时又省药品,还加深了对生物知识的运用和巩固。

四、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手段,在Internet网络里查找资料,了解相关教学内容在当前的研究状况,然后在教学素材库中链接、调用、下载素材、设计、制作课件。

运用这种手段,可以明显提高生物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变“满堂灌”的操纵者为“适时教”的主持者,一堂课下来,教师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就能解决以前45分钟的问题,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从学生的角度上来看,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学中创设逼真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实现自主性学习等。

如:“在人类的激素调节”的教学中,教师将激素的类型、产生部位、特点、与人的关系、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索,既掌握了与课本相关的知识,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到了不少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了传统教学中很难达到的效果。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融入课堂教学中来。

只要我们能够摆正学生---教师---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地位,恰当使用多媒体,就会让课堂教学进行的精彩,就会使课堂教学达到愉快、大容量。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摘要: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四要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协作学习,通过媒体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教材之间的信息交往,达成教学目标。

可见,教学媒体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既是教师的辅助工具,又是学生的认知工具。

教学媒体多种多样,功能有异有同。

关键词:多媒体生物教学应用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主要是通过教学媒体学习他人和前人的实践经验--间接经验。

要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课间)、时间(课时)打破地域界限去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成知识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目标,我们必须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低耗、高效、优质”地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信息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

利用多媒体系统的声音、图像压缩技术可在短时间内传输、储存、提取或呈现大量的语音、图形、图象、活动画面信息。

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打破地域界限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物,大大地缩短认识进程,起到呈现事实、创设情景、解释有所不同、设疑思辨、动作示范的作用。

此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具有易操作、使用方便、交互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现谈谈
肤浅之见。

一、多媒体教学创设环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把学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字描绘“美”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4章第二节“关注农村环境”这一节,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师生共唱“山青青,水绿绿,高山流水情谊深……”同时播放这首歌的FLASH制作。

然后老师提问:“这是我们的家乡吗?我相信同学们的家乡也是这么美,请同学们展示家乡环境变化的调查结果。

”学生兴趣很浓厚,跟着老师唱。

然后把自己调查结果找出来,积极举手发言。

这样导入新课,诱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这节课创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加强直观,优化教学过程
生物学教学中,形态、结构和生理等知识是教学的基本内容。

实物、模型和挂图等传统媒体在体现“直观性原则”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足:目标小,展示时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且缺少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

此外,教师口头描述多,造成了教学冗余,减少了引发学生顿悟的教学时机。

运用现代电教媒体能够更好地贯彻“直观性原则”。

视频演示仪在教学中使用率很高。

可优化实物、标本、模型和图片等的演示。

例如,教授“花的结构”时,教师在演示平台上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

教授“蝗虫的口器”时,教师在演示平台上边分解口器的各部分,边将其用透明胶带粘贴于色彩与之反差较大的纸上。

教授“昆虫的发育”时,可将生活史标本在平台上展示。

视频演示仪有很多调节功能,利用其调节功能可使被演示物更清晰,且还能进行整体演示与局部特写的结合。

视频演示仪真实直观地辅助教学,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知识巩固率,也有助于方法指导。

视频演示仪还可以辅助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如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用具的操作要领等,这样就解决了实验教学中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