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模拟试题(附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模拟试题(附答案)(1)
一、选择题
1.《蒋介石日记》(1948年12月31日)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
”“本月忧患”主要是指
A.重庆谈判结局不利B.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被粉碎
C.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失败D.与共产党战略决战频频失利
2.1947年,对党中央与毛泽东而言,是历经艰难的一年,又是走向胜利的关键一年。
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
A.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B.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C.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D.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
3.小明在“纪念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的演讲比赛中,演讲词里面有“歼灭国民党军队55万余人”、“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语句。
据此可知,他所讲的是
A.关门打狗、决战东北
B.大军合力战淮海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4.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
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
材料强调了
A.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
B.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
C.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D.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先生逝世,他的作品《乡愁》中“…乡愁是—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那头。
”表达了作者在台湾隔着台湾海峡对祖国大陆的无限思念。
造成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现在分离的原因是( )
A.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B.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
C.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退台湾D.西班牙人占据台湾
6.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军威。
双十协定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沉浮”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淮海战役
D.解放南京
7.利用历史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时空观。
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8.1945年8月的一天,蒋介石设晚宴招待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等。
蒋介石一身戎装,胸前缀着耀眼的勋章,而毛泽东则一身朴素的中山装,惟一眩目的只是一双新皮鞋。
他们缓缓地走向对方,互致问候、紧紧握手。
这次会面就是著名的
A.国共第一次合作B.西安事变C.国共第二次合作D.重庆谈判
9.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通过了《共同纲领》
C.商讨国共合作宣言
D.签署了《双十协定》
10.“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D.解放战争的影响
11.“1947 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
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
”毛泽东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1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辽沈战役②渡江战役
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
13.1945年8月某日《大公报》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材料中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庐山谈话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北平和谈
14.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
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
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
”这里的“渝”指的是()
A.广州B.瑞金
C.西安D.重庆
15.1948年11月,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提出:“依我看来”,国民党军队的败北是因为糟糕透顶的指挥和其道德败坏的因素,把军队弄得毫无战斗意志……在整个军界,到处是平平庸庸的高级军官,到处是贪污和欺诈”。
对此,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A.1948年,国民党在军事上不断遭受失败
B.解放战争中美国并没有干涉中国的事务
C.国民党的腐败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D.国民党毫无斗志,从侧面体现了国民党的统治不得人心
16.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
解放战争中为保护这些文物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傅作义B.陈毅C.刘伯承D.邓小平
17.《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
”“为了歼灭这些敌人”进行的战役的影响是()
A.解放了东北全境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8.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A.此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争取和平的诚意B.此事件成果是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
C.此事件发生于山城重庆D.此事件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9.下图是1945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的合影,这张老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B.黄埔军校的创建
C.重庆谈判D.北平和平解放
20.2009年,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有学者诗云:“一兵身后九夫保,千里云沙双剑开。
军得民心鱼得水,小车推出凯歌来”。
短短四句诗,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国民党政治腐败B.解放军战术得当
C.美国断绝军事援助D.人民群众的支持
21.有人用这幅漫画形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某次军事行动,展示了人民军队正确的战略战术。
这次军事行动的意义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D.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序幕22.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的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美国密勒氏报评论:“(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个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材料反映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作战方针正确B.国民政府政治腐败、民心焕散
C.人民解放军作战英勇顽强D.解放区土地改革激发革命热情
24.解放战争时期,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这位高级将领由衷赞叹的是人民解放军哪一战役高超的指挥艺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5.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形势图。
这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C.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时间“1948年12月31日,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1949年初的三大战役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故“本月忧患”主要是指国民党与共产党战略决战频频失利,故D符合题意;重庆谈判是1945年,故A不符合题意;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被粉碎是1947年,故B不符合题意;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失败是1947年,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对党中央与毛泽东而言,是历经艰难的一年,又是走向胜利的关键一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能够证明这一点。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着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所以C项符合题意;AB项发生在1946年,排除;D项发生在1948年,排除。
故选C。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解放战争”、“歼灭国民党军队55万余人”、“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结合所学知识,大军合力战淮海指的是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人民群众支持解放战争,陈毅同志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B选项符合题意;关门打狗、决战东北指辽沈战役,A选项不符合题意;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选项不符合题意;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围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以调动农民阶级的积极性,得到农民阶级的拥护。
所以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渡江战役,攻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解放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人民解放军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中国。
国民党残余势力推往台湾,造成今天海峡两岸还未实现统一的局面,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双十协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双方签订双十协定,所以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所示的战役是辽沈战役。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率东北人民解放军率先发起了辽沈战役。
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关上了国民党军队进出东北的大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军队部分起义,其余投诚,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之后东北解放军主力,拿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这次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47万余人,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开始取得数量上的优势,故B符合题意;百团大战、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1945年8月”“ 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 蒋介石”可知,这次会面就是著名的重庆谈判。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维护国内团结,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24年,排除;B项发生在1936年,排除;C项发生在1937年,排除。
故选D。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
1945
年8月抗日战争基本胜利,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故D符合题意;避免了内战的爆发,不符合史实,故A不合题意;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故B不合题意;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中“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反映了人民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障,由此可知材料最能说明的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故选C。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47年夏,刘邓大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进攻,直插大别山,威胁着南京和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选B。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辽沈战役发生时间是:1948年9月——11月;②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夏;④平津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1949年1月,故答案选D。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信息“1945年8月”“ 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可知,材料中评论的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国民党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为争取和平,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37年9月,排除;B项发生
在1936年,排除;D项发生在1949年,排除。
故选C。
1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
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
”结合所学知识,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
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
虽然在1946年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悍然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重庆谈判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1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国民党军队的败北是因为糟糕透顶的指挥和其道德败坏的因素,把军队弄得毫无战斗意志……在整个军界,到处是平平庸庸的高级军官,到处是贪污和欺诈”的信息可知,此段材料描述了国民党失败以及失败的原因,ACD三项的内容都与题干材料的内容相符,不符合题意;而“解放战争中美国并没有干涉中国的事务”这一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B 项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题干的内容,需要较高的理解材料的能力,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平津战役中,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争取和各方面的推动下,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
北平和平解放,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免遭战火,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古迹和几十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A符合题意;BCD项人物都参与了解放战争,但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故选择A。
1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可知该战役为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是辽沈战役中的关键作战行动,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A选项符合题意;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是淮海战役,B选项排除;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选项排除;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D选项排除。
1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事件与重庆谈判有关。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争取和平的诚意和“弥天大勇”。
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的事件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
ABC解读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1945年8月,蒋介石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为了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与周恩来、王若飞来到重庆进行谈判,这张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的合影老照片,就是在重庆谈判期间拍摄的,所以答案选C。
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一兵身后九夫保,千里云沙双剑开。
军得民心鱼得水,小车推出凯歌来”可知体现的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强大社会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选项符合题意;国民党政治腐败在题意中没有体现出来,A选项不符合题意;解放军战术得当在题意中没有体现出来,B选项不符合题意;美国断绝军事援助在题意中没有体现出来,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像一把尖刀插进敌人的心脏”。
C选项符合题意;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说法不正确,A 选项不符合题意;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说法不正确,B选项不符合题意;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序幕说法不正确,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漫画信息“和平建国、磨好刀再杀敌”,结合所学可知,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但是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在政治上欺骗人民、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仔细审查①②③表述正确,故B符合题意;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不是蒋介石的本意,故含有④的CD不合题意;A包含不全面,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2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完成后,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所以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故选D。
2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发起了辽沈战役,解放军以部分兵力围困长春,主力南下围攻锦州,10月,解放军攻克锦州,封闭了国民党进出东北的大门,形成了“攻占锦州,关门打狗”的居面,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是解题的关键,1948年10月,解放军攻克锦州,封闭了国民党进出东北的大门,形成了“攻占锦州,关门打狗”的居面。
2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晋冀鲁豫”“山东”“大别山”可知,这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由国统区作战转入解放区作战,所以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