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的文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仙人掌类花卉植物
摘要:本文对仙人掌类植物特征以及生态习性进行详细描述,有助于大家对仙人掌有初步认识,继而从仙人掌类植物的繁殖展开系统讲解,主要的繁殖方式为嫁接繁殖,另外,在仙人掌类植物整个苗期控制和管理方面给以全面讲解.
关键词:仙人掌属、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苗期管理
一、科学分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石竹亚纲,石竹目,仙人掌科,仙人掌属
二、形态特征
仙人掌,是一种仙人掌科仙人掌属的丛生性植物。

多数能长成灌木,少数为乔木或草本的被子植物。

它的肥胖茎干,近木质化后呈现圆柱形,茎节扁平,多肉多浆,大多为长椭圆形,幼时嫩绿色。

仙人掌类植物多数没有叶,茎干肥厚多肉,能贮存大量水分和养分。

含有叶绿素,故能直接进行光合作用。

由于和在气的接触面广,营养同化作用也甚为便利,茎干上有的有纵形或蛇腹形的棱条,各处针刺从生,外面生有许多毛刺,有的互相重叠,成为多棱小疣瘤状凸起的物质。

夏秋开花,花朵单生于茎干上,鲜黄色,花后坐果,浆果肉质,倒卵形或梨形,无刺,红色或紫红色仙人掌及多浆植物从形态上看,可分为叶多浆植物和茎多浆植物。

1、茎
具有正常扁平叶的原始类型的仙人掌类,其茎的特点也同大多数种类不同。

它们有的如藤本状的灌木,茎的表皮通常不呈绿色,除幼嫩部分外大多木质化。

个别种类茎如一般乔木,高大又高度木质化,如巴伊亚叶仙人掌和月之沙漠,它们的主茎高8—9米。

具圆筒状叶的种类茎常不分节,如将军的茎高达2米,只有一节一直向上,而同属的很多种类则具扁平的节状茎。

猪耳掌(opuntia brasilnsis)虽具节状扁平茎,但其木质化主茎很高,扁平节状茎只是幼嫩的分枝。

而圆筒形叶不明显的仙人掌属种类则木质化主茎不存在或不太明显。

而不具叶的那些种类由于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主要由茎承担,因此茎在正常情况下呈绿色,也不木质化。

2、棱与疣状突起
除原始类型的种类外,仙人掌类的茎都具棱。

仙人掌属和县花属、令箭荷花属及部分苇枝属的种类只有2棱,量天尺属和瘤果仙人鞭属通常为3棱,而其他属种都在4棱以上。

其中球形种类的棱较多些,个别的种类多达120棱,一般也有10余棱。

这对于适应干旱环境有很大的意义。

仙人掌类的茎除有棱以外,还有疣状突起。

这是一种独特的构造,事实上在很多球形种类中,即使不具明显的疣状突起,但纵向的棱上也有横向的瘤块状分割,如南国玉属、裸萼球属、强刺球属、长钩球属等。

疣状突起则是这些植物为适应干旱环境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有了疣状突起更便于植物胀缩和散热。

乳突球属的种类仔球着生在疣突中间的疣腋部,幼嫩的仔球可得到疣突和疣突先端刺的保护,避免阳光灼伤和动物侵害。

因此目前所有的分类学家都认为疣状突起明显的属种是仙人掌科中最高度进化的物种。

按照种类的不同,疣状突起的形状、长短、直径大小以及质地软硬都
有很大区别。

晃山的棱锥形疣突长12厘米,而月世界属的小人帽子只有0.2厘米。

乌羽玉和金星、海王星的疣突很柔软,而波罗球属的大祥冠的庞突则非常坚硬。

岩牡丹属的种类优突排列成莲座状,每一统突都能充分见阳光。

晃山的庞突簇生于茎端好似龙舌兰。

而乳突球属的希望球、断琴球等疣突围绕生长点严格地排列成对数螺线图案,从顶部看图形非常完美。

这种疣突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是人们进行分类时的一种依据。

3、刺座、刺和毛
刺座是仙人掌类植物特有的一种器官。

从本质上来讲刺座是高度变态的短缩枝,表面上看为一垫状结构。

刺座上着生多种芽,有叶芽、花芽和不定芽,因而刺座上不但着生刺和毛,而且花、仔球和分枝也从刺座上长出。

刺座的大小和排列方式各不相同。

一种柱状种土星冠的刺座大至20厘米,而小形球类月世界和松露玉的刺座只有0.2厘米大。

大多数种类的刺座呈圆形或椭圆形并间隔一定的距离,而白云阁和梢刺尤伯球的刺座呈长条形,在棱上首尾相连。

刺座一般都分布在茎上。

但也有一些种类在根、花托筒、子房、果实等处也有刺座。

刺对于仙人掌类植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保护机制的产物。

刺的数量多少以及排列、色彩、形状等各种各样,变化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它又是鉴别种类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

刺的形状主要有锥状、巴首状、钩状、锚状、栉齿状和羽毛状等。

按刺在刺座上的位置有中刺和侧刺(周刺)的区别,一般中刺比较强大。

毛也从刺座上长出,长短粗细不一,色彩多样,先端决不带钩。

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种类通常被很长的毛,有白毛的翁柱、翁锦、鹰翁和猩猩翁等,也有黄毛的金煌柱、彩煌柱和黄鹰等,更有一头红发的红头摩天柱。

这些长毛有效地保护植物不被高山上强烈的紫外线所灼伤。

还有一种很短很密集象天鹅绒一般的毛,通常称之为毡毛,它也能保护表皮,同时在一些少雨多雾地区具有汇集露水供根部吸收的功能。

4、花、果实和种子
(1)花:每一种仙人掌类植物都能开花。

很多种类只要栽培得当很快就可开花,如子孙球员的种类从播种到开花只需3年。

而栽培中通过嫁接还可以大大提前开花。

花通常着生在刺座上。

但乳突球屑种类的花和刺座不在同一位置。

仙人掌属的种类一般开在充分经受阳光的成熟片状茎上,高大的仙人柱从茎的中部到近顶端处都能开花,而且很奇怪,花常在一条或几条棱上一字徘开,而邻近的棱上则无花。

花通常是辐射对称。

形状有漏斗状、喇叭状、高脚碟状、杯状等。

少数属种的花是两侧对称,如蟹爪兰、花冠柱和吹雪柱等。

花瓣通常只有——层或两层,目前在毛花柱属中通过杂交产生了开重瓣花的品种,但国内尚术引进。

花瓣通常为全缘,只有棱波等极少数种类花瓣边缘呈睫毛状。

除了真正的蓝色和黑色外,各种花色都有,而且千变万化。

同样是红色花,种类不同其色彩就有区别。

很多种类的花瓣具金属般光泽,非常夺目。

很多种类的雌蕊柱头和雄蕊花丝都有鲜艳的色彩,特别是鹿角柱属和南国玉属的部分种类,柱头绿色和紫色,具天鹅绒般光泽,与花瓣相映成
辉,甚是美丽。

花期以3—5月最为集中,秋天开花的种类不是很多,但有不少种类可以在春季嫁接仔球令其在秋天开花。

而蟹爪兰、仙人指、凤翼孔雀、玉翁、白星、白琥、雪月花和日之出球在隆冬开花,给寒冷枯燥的冬天带来不少生机。

(2)果实:果实通常为肉质浆果,少数为干果。

形状有梨形、圆形、棍棒形等。

果皮上有刺座或鳞片等。

很多种类的果实很漂亮,如棱波和新桥;量天尺的果实又大又红,美形卧龙柱和单刺量天尺的果柠檬黄色。

银妆龙的果实暗蓝色,形似坛子,宿存的于花像带柄盖子(图1),真是维妙维肖,令人叹为观止。

一些大形果实可食用,量天尺、令箭荷花、卧龙柱和多种仙人掌属种类的果实不但可食用,而且还有利尿作用。

(3)种子:形状很多,通常为圆形、椭圆形和扁圆形。

星球属的种子呈盔形,也叫碗形。

卧龙柱属的种子为中空的圆柱形,也称睡袋形。

其他柱状种类的种子大多里肾形。

翅子掌属的种子有木栓质的翅。

非常奇特。

每一果实的种子数量相差很多,多的上千粒,少的如乌羽玉只有十多粒。

种子的大小非常悬殊,仙人掌属的种子大5—6毫米,每千粒重为20克;而菊水的种子干粒重仅为0.1克。

5、根
除了少数乔木状的叶仙人掌属种类和仙人掌属种类外,仙人掌类的根无明显的主根,侧根伸展很远,分布在土壤的浅层,有的种类的根可伸展出去30米,这也是一种对干旱生境的适应。

因为原产地雨季来临时偶尔会下很大的雨,而土壤持水力差,仙人掌类有如此分布广泛的根系就可在短期内迅速地吸收足够的水分以备后用。

附生类型的种类如量天尺、玉柳等,变态茎上有大量气根。

气根有攀援和吸收两种功能,在原产地主要是使茎能沿着树枝岩壁伸向阳光较好的地方,而一旦接触到腐殖质和水分较好的地方,原无根毛的气根会迅速长出根毛进行吸收。

栽培中我们不难发现:量天尺根系被破坏或盆土中严重缺水时茎节—1:就出现大量气根。

当量天尺放在过度荫蔽的场所时也会出现气根沿着温室的木柱、墙壁甚至玻璃向上攀援。

由于原产地每年有个旱季,而强烈的阳光又使土壤表层温度很高。

因此很多种类的根表皮木栓化。

厚厚的木根层保护根内部组织不受高温的损害并防止水分散失。

而一旦下雨,毛细根会迅速穿过木栓层进行吸收。

三、生态习性
掌类和多肉植物总的来说,是喜阳植物,对光照的要求较高。

但是各种类型的种类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别。

仙人掌属,天轮柱属,毛柱类,龙舌兰科的大型种,大戟科的大部种类,景天科的仙女杯属、石莲花属、风车草属等对光强和光质都有较高的要求。

在雨水较少、空气洁净的地区,生长期可以露天栽培。

在玻璃棚或薄膜棚内栽培时,只要室内温度不是太高,就不要遮荫。

草原地区原产的种类,如乳突球属、裸萼球属、南国玉属、丽花球属、子孙球属等掌类花卉及青锁龙属、十二卷属等多肉植物喜欢充足但不太强烈的阳光,夏季应适当遮荫。

附生类型的种类要求在半阴条件下生长,夏季只要不是连续大雨,在树荫下或荫棚内栽培很
适合。

放在温室内要用荫蔽度为50%的帘子遮荫。

量天尺虽然也是附生类型的种类,但对光照的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嫁接上陆生类型的种类后,更要兼顾接穗对光照的要求,一般室内温度不是太高时,只在中午前后稍加遮荫即可。

总之,各个科属的种类对光照有各自的要求,对光照要求高的种类,只有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才长得株形圆整、刺粗、毛长、开花繁茂。

相反,在光照不足时,圆形球会长成不规整的圆锥状,刺座稀疏,十分难看。

如为多肉植物,则易造成节间拉长,叶上白粉减少,观赏性大为降低。

同样,喜半阴的种类放在强光下栽培时,也会造成叶尖枯萎,茎叶表皮发黄,甚至被灼。

在考虑光照问题时,还要考虑栽培地区气候及其他因素。

如一些高纬度地区,虽然夏天日照时间长,但光质不强。

在多雾地区艳阳天少,这种情况下就不必强调每天遮荫几小时,而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让其多见阳光。

(一)光照:大多数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都喜欢充足的阳光,特别是原产在沙漠半沙漠以及高海拔山区的种类,这些种类全年都需要见光,所以在家庭许多人把仙人掌类植物放在室内摆设,因室内光线不够,植株变得柔弱,刺毛稀疏,而且很少开花或者完全不开花。

(二)温度: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多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大多数生长最适温度是20—30摄氏度。

虽然这样,但是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当气温达38摄氏度时,大多数种类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而呈休眠或半休眠状态,温度再高就会伤害植株。

绝大部分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都不能忍受5摄氏度以下的低温,如果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以下,植株就会受冻死亡。

(三)水分:在生长季节,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可等到盆土至少有一半干时再进行浇水,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多数耐旱能力强,所以在不能正确掌握浇水原则的情况下,宁愿让盆土干掉再进行浇水也不用耽心,反而要耽心的是浇水过多,如果土壤太湿,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就容易烂根烂茎死亡,这在家庭是常出现的问题。

(四)肥力:如果仙人掌种在没什么营养的基质中,就可以在生长期每半个月左右施一次很稀的复合肥,如果基质养分含量较多,施肥就不用那么频繁。

另外要让植株开花,要多施钾肥。

(五)盆土: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适宜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有一定有机质和营养的沙质土。

(六)繁殖: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最常用的方法是扦插,还可用嫁接和播种进行繁殖。

四、繁殖技术
仙人掌及多浆植物可通过扦插、嫁接、分株、播种等方法进行繁殖。

(一)扦插
主要是利用此类植物营养器官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能产生不定芽和不定根的特性,切取茎节或茎节的一部分,插入或平放在生根介质中,令其形成新的植株。

插穗可以是茎、叶、根和不定芽等,其中普遍。

扦插成活的个体不仅比播种苗生长快,而且可提早开花,并能保持原有的品种特性。

切取插穗应保持母株株型完整,切下部分首先置于荫处一至数日后再插。

扦插基质应选用通气、保水和排水良好的材料,如珍珠岩、蛭石等,含水较多的种类也可用河沙。

扦插环境要求光线柔和,并有一定的空气湿度,温度保持在18~25℃,并尽可能保持稳定。

在有保护设施的条件下四季均可扦插,但以秋季为好,雨季扦插易烂根。

(二)嫁接
时间仙人掌类植物嫁接时间可从3 月中旬至10 月中旬进行,南方地区可早一点,北方地区可晚一点。

5~9 月,室温在20℃~30℃时,是嫁接仙人掌类植物的最佳季节,嫁接愈合快,成活率高。

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平接、楔接等,要根据接穗和砧木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

平接常用于嫁接球状、圆筒状和柱状仙人掌,方法简便,成活率高,其亲和原理不是依靠皮层内的形成层对齐,而是让肉质茎中央的髓部相吻合,使茎肉之间的维管束相接通来传递水分和营养。

嫁接时使用的接穗和砧木都不能过老,中心的髓部如果已经完全木质化则不易接活。

此外,砧木的粗度应大于接穗,且应充实肥厚。

嫁接时先用利刀把砧木的顶部削平,再把四周的茎肉连同外皮向斜下方呈30°角削掉一部分,以防止砧木切口处的茎肉变干收缩后,外沿的革质皮层将接穗顶开而影响成活。

接穗下面的切口应位于球体下方四分之一左右,切面必须平整,不能偏斜,随后放在砧木的切面上,让中心髓部对齐,最后绑扎固定。

劈接又叫楔接,常用于嫁接蟹爪兰、仙人指、假昙花等茎节扁平的附生类仙人掌。

嫁接时,如果用三棱剑做砧木,则先在剑棱部位向茎肉的斜下方切出一个“V”形切口,深达茎中的髓部,然后将接穗的基部一节削成鸭嘴形,随后插入砧木的切口内,最后用仙人掌刺从接口的上方插入茎肉,穿过接穗将两者固定在一起。

如果用片状仙人掌做砧木,则应选择肥厚的掌类做砧木。

先把砧木的顶端削掉一小块,再向内切出一个切口,把削成鸭嘴形的接穗插入,最后横穿一根仙人掌刺将其固定。

嫁接时,对组织坚硬、含水量少的岩牡丹、帝冠、光山等接穗,砧木要肥厚、壮实和含水量较多,嫁接操作时要迅速,或者在嫁接前对硬质仙人掌的接穗用不透光的纸或锡纸做成比接穗稍大的纸罩,罩上20~30天后,当接穗呈现嫩绿时再行嫁接。

对含有白色乳汁的白龙球,白玉兔、白斜子等接穗,要在白色乳汁流出之前完成嫁接操作。

(三)分株
仙人掌类植物分株繁殖使用较少,仅用于易生子球,且子球与母球无明显大小差别的种类。

这些种类,子球往往在母球上已长出根系,形成丛生植株。

这时要及时分株。

分株一般用手掰开,分成几小丛,分别上盆栽植即可。

但也有些种类,分株时要用利刀切开,晾干切口后再上盆。

分株虽可在生长期的任何时间进行,但一般以春天最为适宜。

分株在多浆植物中使用较多,龙舌兰科、百合科、凤梨科的大部分种类,以及景天科、萝藦科的一些种类,母株的根颈部常有许多吸枝,这些吸枝和母株形状相同,只是略小,可在春天或生长初期结合换盆,把这些吸枝分出单独上盆。

分株是植物繁殖法中最简便、安全的方法,但繁殖系数不大,而且往往会因为将生长旺盛、株型丰满的大型丛生植株过早分割,降低其观赏价值。

因此,分
株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慎重对待,切不可滥分。

(四)播种
播种法可一次性获得大量种苗,它是引种的主要手段,是非常重要的繁殖方法。

播种用的种子可以引进也可自己采收,仙人掌及多浆植物室内盆栽时,常因光照不足或授粉不良不易结实,可采用人工辅助促其结实。

播种时,须根据种子的新鲜程度、气温情况、生长休眠期等因素来确定播种期。

一般说来,夏季休眠的种类最好在9~10月播种,冬季休眠的种类在春季播种。

播种尽可能在昼夜温差大时进行,这样出苗比较整齐,出苗后幼苗的生长较快。

播种通常有两种方法,即催芽播种和直接盆播。

催芽播种,即先把种子放在小盘或培养皿内催芽,种子出芽后,再移到盛土的播种盆中,这种方法较麻烦,但发芽较快。

仙人掌属和叶仙人掌属的种子粒大皮厚,直接盆播发芽较为困难,因而常用催芽播种的方法。

具体操作时,先在小盘或培养皿内垫2~3层滤纸或干净的卫生纸,然后倒入适量凉开水,使纸充分吸水完全湿透,再将种子均匀放在纸上,盖上玻璃片或盖子,置于24~25℃温暖处,5~6天即可发芽。

发芽后的种子应及时移栽到盆中,栽植不宜过深,刚入土即可。

盆内土壤下部为一般培养土,上层为1~1.2cm细沙或素沙土。

栽植后盆上需盖玻璃片以保持温度,这样幼苗生长一段时间,根系即伸入下层培养土吸收养分。

盆栽灌水应采用浸盆法。

直接盆播,即将种子直接播入小号浅盆中。

播种用土为壤土、泥炭或充分腐熟的腐叶土、细沙按2:1:1的比例混合而成,但必须进行过筛消毒。

装盆时应将粗粒土置于下部,上放较细土,细土层厚度不得低于1.0cm,装盆高度低于盆口 1~1.5cm,而后用干净木板轻轻压平。

盆土消毒一般用加热法,土壤温度达到60℃,经2小时大部分致病菌和线虫均被杀死,如果温度达到80℃,则消毒效果更彻底。

种子可于种植前2~3天用0.3%硫酸铜溶液或1%福尔马林溶液浸种5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浸泡,当种子稍膨胀后即可播种。

另外的做法是将 18g次氯酸钙加入150g水中,待其完全融解后倒入容器,然后放入种子,充分摇动,使消毒剂完全浸湿种子,静置几分钟后,倾去消毒液,将种子倒在清洁的吸水纸上,等消毒液吸干挥发,即可播种。

这种消毒方法对于仙人掌科和多浆植物种子很安全,绝对不会造成伤害。

对于一般花卉爱好者,用医用酒精对种子进行消毒,效果明显,但消毒时间不宜过长。

五、栽培管理技术
(一)苗前准备
多数仙人掌适合生活在干旱缺水的环境,因此,在栽培管理中要适当控制水分,浇水过多易造成烂根现象。

对于多绒毛及细刺的种类、顶端凹入的种类,不可自顶部浇水,否则上部存水后易造成植株腐烂甚至死亡,栽培中常采用浸盆法浇水。

多数种类要求排水通畅、透气性良好的石灰质沙土或沙质壤土。

播种方法
1、营养土配方
播种用的营养土要含有一定的养分,营养土要过细筛,颗粒度要小,营养土配方如下:
田土2份,腐熟的泥炭或腐叶土1份,沙1-2份。

2、土壤和种子消毒
营养土消毒一般用加热法,土壤温度如达到60℃,2小时后大多数病菌和线虫可
被杀死,如温度能达到80℃以上时,则更安全。

种子消毒是在播种前用1%的硫酸铜溶液或1%的福尔马林溶液浸5分钟,然后取出用清水清洗,晾干后即可播种。

催芽播种
把种子先放在培养皿内催芽,种子出芽后再播到盛土的播种盆中,此法对一些粒大皮厚发芽迟缓的种子有良好的效果。

直接播种
即把种子直接播在苗浅内或育苗盘内,除大粒种子外,一般小粒种子不要覆土,播种后用渗水法给水,再给育苗盘或苗浅盖上塑料薄膜保湿。

仙人掌类及多肉植物种子发芽快的1天,一般为7天左右,但长的也有1个月甚至1年的。

仙人掌类的苗期管理不同于一般的植物幼苗,苗期管理应注意温度、湿度、光线、病虫害防治和适时移植等。

(二)苗期管理
多数仙人掌适合生活在干旱缺水的环境,因此,在栽培管理中要适当控制水分,浇水过多易造成烂根现象。

对于多绒毛及细刺的种类、顶端凹入的种类,不可自顶部浇水,否则上部存水后易造成植株腐烂甚至死亡,栽培中常采用浸盆法浇水。

多数种类要求排水通畅、透气性良好的石灰质沙土或沙质壤土。

苗期管理主要掌握温度、湿度、光线、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移植这几个环节。

仙人掌类及多肉植物的种子一般在21-27℃温度下发芽率较高,在春季和秋季播种为最好,这时昼夜温差较大,出苗比较整齐,出苗后的幼苗生长也较快。

在霉雨季节播种病菌活跃,出土后的幼苗易染病。

盛夏播种虽然也能出苗,但昼夜温差小,发芽率受到影响,而且夏季高温对幼苗生长不利。

1.温度管理
由于出士的幼苗在1年内不休眠,这样它对温度特别是低温就比较敏感。

因此育苗时越冬温度应比一般盆株掌握得稍高。

有条件的可使用加温育苗箱(类似扦插时使用的)。

有人用土办法,用泡沫塑料箱放沙子或其他填充物,再把苗盆放在里面,苗盆盖好玻璃后箱子上再盖玻璃。

由于幼苗对光线要求不高,这样两层玻璃并不会使光照太弱而又有很好的保温效果。

夏季休眠的多肉植物,不得已在春天或初夏播种后,
要格外注意盛夏时的通风降温,这时苗盆上最好不要盖玻璃,放置在室外凉棚或居室的通风口。

这样做还要谨防害虫、动物的破坏和阵雨的侵袭,有时还要将苗盆不时搬动,十分麻烦。

爱好者们常说,生石花出苗易、育苗难,就是夏天时温度和湿度难以掌握的缘故。

因此对这些种类一般秋播比较合适。

2.湿度管理
1年之内的幼苗不耐长时间干旱。

日本专家说,任何时候也不要使刚出士的幼苗盆士发白,这话有一定道理。

美国科学家用琥头做实验,出土50天的幼苗,失水9天后即不能成活。

因此一般仙人掌类的苗盆,1年之内不要拿掉玻璃。

出苗不久的幼苗可经常喷布杀菌剂,既防病又保温,较大的幼苗还可以将盆定期泅水。

但也不能过度潮湿,苗已基本出齐,苗盆还经常浸在水中,这种做法易生藻类,也易罹病腐烂。

3.光线管理
光线总的来说应柔和。

刚出苗时,玻璃上应贴薄的白纸。

随着幼苗的逐渐长大,光线也应逐渐增强,玻璃上的白纸换成硫酸纸,最后不用纸。

光线过强,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