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困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解决“两极分化〞问题

课堂上往往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困难的学生吃不了。很难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落差,因此两极分化现象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导致小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有智力因素,但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两极分化的比率更大些。为了缩小差距,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能教死了新教材。对于新教材,教师要努力吃透、悟透,努力领会新教材编排的特点与意图,把握新教材的脉络,能深“潜〞进去,更能高“跳〞出来,这样便能活用教材,教活教材。而且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该点到的要点到,该总结归纳的要总结归纳,防止各册教材之间出现知识的盲点。

二、教师要时刻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尤其要多关注那些上课容易走神的孩子,多鼓励,多提醒,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个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开展。再者,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水平,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努力提升课堂调控能力。比方在课堂练习中有效关注反应信息,关注出现错误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不让他们在起点处落伍。

三、教师要成认、善待学生间的差异。十个指头也有长短,我们不能硬拿那个短的和长的比,使学生觉得不管我怎么跳也是够不到那个桃子的,并因此失去学习的信心,变得更差。要分层要求,对于那些已经处在下极中的学生多从最根本的问题严格要求,比方根本的计算、概念、简单的应用题等要求他们必须会。

夯实根底,防止他们落伍。太难解决的问题对他们可以网开一面。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保障每个孩子得到根本的、正常的、和谐的开展。

四、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缩小两端学生的差距,双方都能获益,尤其对后进生有很大的帮助。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中,根底差的学生跟不上,但又不敢问,也没时机问。问题得不到解决,日积月累差距越来越大。假设进展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就有可能在自己熟悉的小团体中提出问题,因为小组讨论学习的气氛有助于缓解心的紧情绪,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并且小组的集体智慧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对提供帮助的同学来说也是一次锻炼。双方都会有合作成功的喜悦感。

2、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国教育家行知先生也说过:“创造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1、让学生敢于提问。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习惯于解决教师或教材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也没有时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设置“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减法时,我首先出示了商店里的一角里的物品以及价钱,问学生,看到这些,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在思考后提出了如下问题:一个羽毛球和一枝钢笔一共多少元?一本书比一个练习本多多少元?一个乒乓球比一个篮球廉价多少元?三个羽毛球和三个乒乓球一共多少元?等等。这些问题有学过的加法的问题,我就及时解决,复习了旧知识,而也有新知识,可尽管这节课无法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提出来的,他们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因此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知识。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心理上的疑问,形成悬念问题。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给课堂教学增添无穷魅力。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先出示利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图形组合成的一个个漂亮的图案,在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让他们动起来,组成了一幅画,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在学生欣赏这幅画的同时,让学生说说图中有些什么,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深入了解的欲望:“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我们也来做一幅吧〞。进而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

2、让学生善于提问。

首先要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如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知识的“结合点〞找问题,也就是要在新旧知识的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发现处处有数学问题。

其次,鼓励学生在比拟中提问,比拟是在思想上将对象和对象的各局部,个别方面和个别特征仔细区分,确定它们的异同及其关系的思考方法,教师应让学生习惯于比拟这两种事物的异同点,从而提出问题:他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再次,交给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从结论出发,追溯到必须知道的条件,或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结论。如,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能解决什么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为提问而提问,要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尽可能清楚明白地表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具有独创性的问题,使提问切实有助于学生的开展。

3、让学生乐于提问。

适时进展正面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乐于提问。教学中,学生即使提出一些很简单或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教师都必须根据

情况作出积极的评价,并抓住时机进展引导,教学生如何分析题意,怎样问才有意义。对问得不好的同学,千万不要责备,嘲笑,也决不允许班上其他同学取笑,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提出问题,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注意保护这些学生“问〞的积极性,他们为了追求一次一次的成功,积极思考,全心投入,只要有时机,有疑问,便会毫无拘束地抢着提问,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扎实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国外历来的数学课程都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目标。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的名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表达了问题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之所以成为数学教育研究中的经典,也正说明解决问题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一直努力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做了一些自己的尝试:

1、问题中根本数量关系的训练

掌握数量关系是学生分析解容许用题的依据,学生不会审题,不理解题意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加强对学生进展根本数量关系的强化训练,就会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根本数量关系、正确合理地解题,如在教学两步应用题时,构造特点是只给出两个条件,但在解答过程中,有一个条件要用两次,这是解答两步应用题中的难点,如果数量关系掌握不好,常常导致计算的错误,如:“红花有10朵,白花比红花多6朵,一共有多少朵花?〞在解答这道问题的过程中,“10〞用了两次,可是有的学生竟错误地把算式列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