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议论文阅读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
议论文阅读汇编
1、闵行区
有趣的人不苟且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

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

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

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1)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

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

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

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

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

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

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

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

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

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

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

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

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

听说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

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

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

”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

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

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

这样的趣,终非真趣。

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许多成就都由“趣”字得来。

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15.第②段画线句中的“莫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择恰当的论据填入第②段横线处,并阐述理由。

(6分)
A.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

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
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


B.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选: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③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3分)
18.下列选项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有趣的人,眼前没有苟且,只有诗和远方。

B.有趣的人,有强烈好奇心,能找到趣和乐。

C.有趣的人,即使日子平凡,也能找到趣味。

D.有趣的人,不仅自己快乐,也能快乐别人。

14.有趣的人是不苟且的。

(或我们要做个有趣的人。

)
15.不能删。

(1分)“莫不”表双重否定,强调了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是有趣的,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分)
16.B(1分)理由:B句论述了对于“趣”,善于说话的人也不能有一个确切的判断,只有心领神会的人才懂得。

(2分)与第②段中所论述的对于“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存乎一心”相一致。

(2分)A句梁启超提倡人应该生活在趣味之中,和第②段中所论述的不符。

(1分)
17.举例论证(1分)通过列举苏东坡被贬后在生活中发现真和趣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

(2分)
18.A
2、虹口区
①常见有消息说“越来越的青年人将偶像明星当作自己的榜样”。

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人的哀叹,说如今的年轻人心里没有榜样只有偶像。

②榜样的背后,是价值的取向。

难道我们年轻人,真的只是简单地将偶像当成榜样的代名词了吗?
③我不同意。

“偶像”这个词,因为含有“虚幻”“肓目”的意思,容易使人联想到明星,而“榜样”则是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二者含义并不对立。

④况且,当下中国有責任、有担当、愿奉献的青年榜样比比皆是。

年轻的航母舰载战斗
机飞行员张超:训练突遇飞机故障,生死边缘的四点四秒
....仍试图挽救飞机重伤牺牲;80后的余静两年前主动报名驻村扶贫,“大湾村一户不脱,我就不撤岗”;特警张劼保护居民楼二百多居民的安全,第一个冲进屋内阻止歹徒引燃爆炸场、自己却被烧得“像个烂桃子”……其实,榜样一直在我们身边.他们恪守和实贱着这些宝贵精神品质,成为社会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

⑤当历史进入我们这个大发展、大繁荣、大变革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方式、人生追求也呈现多元化,对榜样的看法也变得多元起来,但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标准。

⑥这个时代,谁才能够成为我们的榜样?
⑦明星可以吗?如果他德艺双馨、言行一致,醉心艺术、孜孜以求,不是碰运气、靠脸蛋炒得大红大紫,当然值得引为榜样。

⑧普通人可以吗?有一位51岁的父亲和他19岁的女儿考上了同一大学同一专业,女儿说,爸爸是最好的榜样。

身边的人,反而更能言传身教。

⑨“失败者”可以吗?当柯洁以一己之力代表人类与人工智能对战,却负于阿尔法狗,谁又能说他的勇气和坚持不值得被称为榜样?
⑽其实身边的人谁都可以成为榜样,关键是,要学习他什么?是羡慕他腰缠万贯、挥金如土,还是钦佩他的奋斗之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眼红他的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还是崇拜他的废寝忘食、心无旁骛?这一点,你心里一定得有答案。

心中有光,你才会发光。

⑾一个榜样胜过二十条教诲,一次行动胜过二十次感动。

愿这个新时代,能唤醒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不管你是20岁、30岁。

愿我们青年人能披荆斩棘、矢志不渝,磨砺成自己的榜样。

15.从全文看,本文是写给这一特定群体的,文中的依据是“”。

(2分)
16.如果要选择论点作为本文标题,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小议榜样
B.做自己的榜样
C.榜样的力量
D.榜样就在身边
第①段不能删除的理由是。

18.请分析第④段加点词“四点四秒”的作用。

(4分)。

(一)20分
15. 年轻人或青年人(1分)
难道我们年轻人,真的只是简单地将偶像当成榜样的代名词了吗?
(或愿我们青年人能披荆斩棘、矢志不渝,磨砺成自己的“榜样”1分)
16. D(3分)
17.A.③-④(1分)
B.⑤-⑨(1分)
C.⑩(1分)
D.多元时代榜样是有标准的,在此标准下,很多人都能成为榜样。

(2分)
E. 关键是要明确学习榜样的内容(精神)(2分)
18.列举生活中关于“偶像与榜样”混谈的常见现象(或者片面的看法),引发读者关注或思考,(2分)引出后文作者的认识以及关于“榜样”这一论题的论证。

(2分)
19.突出年轻的飞行员张超在生死瞬间(生死关头)毅然为国献身的决心,(2分)有力证明了张超堪称中国有责任、有担当、愿奉献的青年榜样。

(2分)
3、金山区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

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

”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

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

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____、处困顿而不_____、临诱惑而不____,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

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

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

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

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______________”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

“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

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___________。

“静心功夫”还可以从读书中来,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

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

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

”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

“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选自(2018-01-16 人民日报评论)
15.填入第③段空格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沉沦忘形摇摆
B.忘形摇摆沉沦
C.摇摆忘形沉沦
D.忘形沉沦摇摆
16.根据第④段画线句表达的意思,在本段画线处填写一文言文篇中的名句。

(2分)
17.在第⑤段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构成排比。

(2分)
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作者由一则小故事起笔,先论述了,而后依次从
(1);
(2);(3)这三方面展开论述。

(10分)
19.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本哪一段中最恰当?请阐明理由。

(4分)
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
15. D(2分)
1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写错字扣1分)
17. 例:患得患失时读一篇《岳阳楼记》,内心就会乐观旷达,云淡风轻。

(2分,句式“时
读,”正确1分,内容适切1分)
18.人生需涵养几分静气。

(2分)静气的重要(意义、作用)(2分)
(1)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

(2分)
(2)静心功夫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

(2分)
(3)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

(2分)
19. 第③段(1分)因为本段文字主要写毛泽东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以养静气的事例(1分),可作为事实论据论证第③段“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这一观点(或它与第③段论述的“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的观点一致)(2分),所以放在第③段。

(本段文字要点概括正确1分,第③段论述要点概括正确1分,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1分。


4、奉贤区
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
①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②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

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

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

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

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③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

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

阅读不是为了帮助我们逃避生活,逃避与人打交道,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

因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

④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

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

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

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

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

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

而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

⑥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

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⑦当然,读书需要循序渐进。

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

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⑧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

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

我们中国人历来对于文字、书籍、读书人,都是尊敬的。

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

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⑨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

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

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

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

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的内容。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⑩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4.第⑥段画线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5.下列对中心论点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B. 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

C. 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获得归属感,有所寄托。

D. 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1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7分)
(1)。

阅读的意义(2)。

中心论点(3)。

(4)。

(5)
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

(6)。

17.下面两段文字,哪一段放在第⑧段画线句后更合适?请具体阐述。

(3分)
甲:据《燕京旧俗志》载:“污践字纸,即系污蔑孔圣,罪恶极重,倘敢不惜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


乙:民国高僧印光大师曾言:“字为至宝,远胜金珠,人由字智,否则愚痴。

世若无字,一事莫成,人与禽兽,所异唯名。

”。

18.“③-⑥”与“⑦-⑨”的顺序能否互换,请说明理由。

(3分)。

参考答案:
14.对于同样的阅读内容,不同的读者,阅读结果各不相同(阅读看法、观点和感受不同)(2分)。

(如照抄原句“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

”得1分)
15.C(3分)D(2分)
16.(1)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

(1分)
(2)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

(1分)
(3)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

(1分)
(4)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

(1分)
(5)阅读的方法态度(2分)(如写读书需要循序渐进得1分)
(6)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都要提高标准。

(1分)
17.甲段文字更合适(1分),甲段文字表述了人们对字纸的尊敬,与画线句论述的内容相符合(1分),而乙段文字侧重论述字对人们的重要性, 所以不合适。

(1分)(如答与后一句“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连接紧密得1分)
18.不能,“③-⑥”论述了阅读的意义(1分),“⑦-⑨”论述了阅读的方法态度(1分),这两部分内容从认识到阅读的意义,从而端正态度,掌握方法,这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客观规律。

(1分)
5、青浦区
4G时代,我们应该怎样读网文?
①网文,不仅包含网上的经典宏文,也包括各类新闻、消息和资讯,还包含时下流行的鸡汤文,笑话等短文。

十多年前,我们争论该不该读网文。

而今,据工信部统计,截止2018年2月末,我国4G用户总数达到10.3亿,网民日均读网文千字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网文的话题、情感、立场,比平面媒体更多元,更难辨别。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能不思考:4G时伏,我们应该怎样读网文。

②阅读前,要确立安全、绿色的原底线。

网络病毒、不良网站防不胜防,而网络软硬件以
及我们的思想总有层出不穷的漏洞。

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围猎。

所以,我们看网文,必须选择安全、绿色的平台。

③读网文,最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判断。

首先要提醒自己聚焦阅读目的。

是修心,还是解问?是找资讯,还是去充电?应该清晰定位。

时常有人感叹:本来要去找某条知识,结果却变成了漫无目的网上溜达。

与其如此,不如在发现“跑错道”时果断“刹车”。

④辨别真伪,是重中之重。

青少年情感易激动、思辨少,要切记“尽信网文,则不如不看网文”,应利用常识、学科知识、消息平台去判断网文的可信度和价值。

有的对照正文看标题就可以识破。

如网文《玩“我的世界”帮助他中考数学大爆发》,看标题就该生疑——玩网游真的能提高数学成绩?细看,是某生玩“我的世界”,被人嘲笑空间想象能力不行,于是发奋学几何,成绩提高——标题误导。

还有的网文,蹭热点新闻,更要仔细辨真伪。

⑤保持清醒,还要读懂网文的写作意图。

这不大容易——有的网文为普及知识,有的为展现情怀,有的为博得打赏……一言难尽。

青少年要克服情感先入为主的倾向,避免轻信。

一些感情激烈,读来仿佛“心有戚戚焉”的说理性文章,一定要推敲其逻辑。

有些网文正是靠调动网民的“羡慕嫉妒恨”,赚取点击率,煽动不满情绪。

这样的网文,我们不能不慎思明辨。

⑥读完网文怎么办?无聊、无益的,作过眼烟云。

如《顽皮小孩虐杀珍稀动物命丧黄泉》内容是调侃哪吒闹海,大可一笑了之。

而有文学性或思想性的网文,不妨点赞、打赏甚至做读书笔记。

能转发吗?要慎重。

毕竟,网文也受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保护。

随意转发,很可能侵犯作者著作权。

而转发不良网文,则可能成为社会动荡的推手。

因此,要根据价值,选择合适的对待方式。

⑦总之,4G时代,我们要以谨慎的态度加上清醒的判断,有辨别地读网文。

如此,才能真正从网文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食粮,推动我们的精神成长。

14.简要概括第①段中“这样的现状”所指的内容。

(3分)
15.第③段中“刹车”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6.对第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读完网文,需要再次判断价值
B.博人眼球的网文,可以一笑了之
C.经典网文,也是可以摘抄的
D.随意转发网文,会引起社会动荡
17.根据文章的思路与结构,完成下面的填空。

(8分)
阅读前,要确立安全、绿色的原则底线(2)
论点:(1)阅读时,要有清醒的判断
要辨别网文的真伪
(4)(3)
18.下面这段文字,适合放入③④⑤⑥中的哪一段?请说明理由。

(4分
2011年,日本大地震被电站事故期间,一则《食用盐可预防日本大地震核辐射云》的网文疯传,长三角城市不少超市的盐被抢购一空。

为什么那么多人信以为真?因为很多网民不考察来源,一看和新闻有关,就盲目相信文中的观点。

答:第段
理由:。

14、网文阅读的流行、阅读量的增大以及时下网文的多元、难以辨别(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15、停止漫无目的的网上阅读
16、D
17、(1)我们要以谨慎的态度加上清醒的判断,有辨别的读网文(2)聚焦阅读目的(3)把握网文的写作意图(4)阅读完,根据价值选择合适的对待方式。

18、第④段(1分),这段文字列举了网文利用日本大地震误导加碘盐能预防核辐射的事例(1分),正好能证明第④自然段“辨别真伪,是阅读网文的重中之重。

”这一分论点(1分),且与第④段中“还有的网文,蹭热点新闻,更要仔细辨别真伪。

”有结构和内容上的承接关系。

6、徐汇区
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
曹文轩
①我一直坚信,阅读是一种行为,是一种人生方式。

②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它们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

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③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

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始意义上的人。

现代对人的定义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

这种动物是需要修炼的。

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便是阅读。

④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

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游戏,比如洗脚房。

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批判。

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

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⑤古人对读书很在意,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

如等等。

⑥但是古代一般的读书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

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书中自有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