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的鸭蛋》优秀教学设计篇6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感受课文情趣。

2、掌握品读语言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心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解读文本内在韵味,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

2、认真品读,体会作者的独特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情趣。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幻灯片出示资料
有人对汪曾祺说:“汪老,除了秦观,高邮---就您了。

”汪老听罢笑着说:“我只能排第三,前头还有(高邮咸鸭蛋)。


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高邮咸蛋在汪曾祺心中的地位,今天,我们就走进高邮,看看汪曾祺笔下的那枚鸭蛋究竟装着什么,让他念念不忘。

二、温故知新
三、明确目标
四、品语言找趣味
《社戏》结尾说再没吃过那夜的好豆,再没看过那夜的好戏。

其实,戏并不好看,豆子也一般,作者难忘的是儿时的记忆,这是最有趣的。

有人说,本文的4、5段最为有趣,你能找到相关句子吗?有没有唤醒你儿时的记忆呢?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自己找到的趣句在组内范读,并和小组同学交流感受,品出趣味。

适时介绍品味语言方法,品出作为高邮人的汪曾祺又用怎样的情感介绍家乡特产。

五、赏风格感魅力
1、介绍汪曾祺的语言风格。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方言入文文言入文)
c有淡淡的幽默。

2、学生自由选例,结合课后题进行品味评析。

3、归纳语言特色。

a、平淡而有味。

(读起来亲切自然)
b、方言入文。

(脱口而出,直率朴素)
c、淡淡的幽默。

(增强文章趣味性)
d、文言点缀。

(使文章增添了书卷气和典雅之美)
六、拓展延伸:说风俗
1、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并说出这个节日的习俗?
2、假如你是周至县的县长,你要举办“中国周至·民俗文化节,”你有怎样的设想,会通过哪些渠道来推荐周至民俗文化?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
自己的家乡有什么民俗让你难忘?或者家乡的某些特产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请以“一说起家乡,我就想起了家乡的------”为开头写一段话,字数不限,但要写出自豪感,语言生动传神。

《端午的鸭蛋》优秀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学会搜集资料,有条理地发表见解;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结构,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的总分结构;品味课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

2、过程方法目标:
课前根据需要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和有关端午节的习俗,预先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创作成就,对理解课文极有帮助。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营造朗读教学的氛围,抓住结构和语言这一中心环节,品味文章语言的特点。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给予充分展示的机会。

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重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体现互动的教学原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文章富于人文特色,在品味中感受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

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热爱传统习俗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
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

教学方式】
教法:因势利导,灵活采用多种教法。

1、激趣法:
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要不断地将学生的兴趣保留,留住学生兴趣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活力的课堂。

如在新课导入部分便使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图片,促使学生进入角色。

2、平等对话法:
新型的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师生之间是“学习共同体”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平等对话的过程。

本课教学时,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学生一道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过渡时简要精练的语言,探究时热情洋溢的鼓励,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是我们学习的玩伴,老师跟我们一起融入了课堂。

从而营造出愉快的教学氛围。

3、引导点拨法:
强调师生平等的同时,也要强调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当课堂从一个环节进入另一个环节时,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

4、激励法:
在课堂中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没有太大偏差的情况下,尽量不对学生说“不”,而是为学生壮胆,鼓励他们敢想、敢说,使其不受压抑,思维始终处于自由活跃的状态。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方式。

课前预习:
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通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划出疑难之处,提出不懂的问题(课前汇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孕育了多少民俗文化,传统节日,其中端午节是包含文化的节日。

相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

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举行各种活动,以此纪念屈原,就有了端午节的由来。

你家乡的人民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是的,同学们说得挺好,我们吃粽子吃咸鸭蛋还要撒雄黄酒,别的地方还有赛龙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美丽的图片(多媒体展示以下画面:赛龙舟、粽子、鸭蛋,鸭蛋络子等)
现在我们就走进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品尝一下这小小的鸭蛋里究竟包含多少节日的滋味。

(这个导入使学生目注神驰,观此思彼,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以自己丰富的生活体验为补充,进入角色。

)
二、明确学习目标
思考:课前大家都进行了预习,通过预习你觉得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重点学习一些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当然要学习它的独具特色的语言。

怎样独具特色?放到后面学习。

可见大家的认识符合散文学习的规律,和老师也有相同之处。

我们这课的学习目标是:
(多媒体展示)
1、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体验生活。

3、深刻反思,关注现实。

三、检查预习
1、过渡:本文出自《汪曾祺全集》,哪位同学能根据课下注释和自己所查的资料介绍一下汪曾祺?
抽生介绍作家作品,教师补充(简介作者〖课件展示)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2、正音、解释:
课件展示
(抽生读,再齐读)
四、听读课文,感知课文
(听范读录音,熟悉内容)
古人说过:“文如其人”,知其人要读其文,最好的方法就是以真诚的心去品读课文。

下面我们请听配乐朗诵,请大家思考三个问题:
1、本文开头重点介绍了端午的哪些习俗?哪些风俗是别的地方没有的?这和鸭蛋有什么关联?
2、请你以“那是一种的鸭蛋”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高邮鸭蛋的特点。

3、作者对端午的鸭蛋怀着什么感情?
过渡归纳小结:好,下面咱们就听课文录音。

(录音:约8分钟)
刚才大家听了朗读录音,现在我们前后两排组成学习小组,大家一起合作学习讨论整体感知的三个题目。

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回辅导。

过渡:刚才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请大家汇报各小组的学习成果。

抽生答,教师引导点拨。

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

(此环节属于理解内容、理解作者感情。

)
五、品味赏析,理解语言特点
1、自读品味(10至15分钟)
过渡:作者把对鸭蛋的喜爱、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家乡的热爱,都流淌成文字,一行一行娓娓道来。

这在二三段中体现更为明显,请大家大声朗读这两段,把最喜欢的句子画出来。

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放声读,说理由,教师引导、点拨、评价。

2、教师归纳小结:
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品味中,我们可以知道本文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亲切、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

六、作业
请以《拯救传统节日,我来做什么》为题写一篇感悟,文体不限。

《端午的鸭蛋》优秀教学设计篇8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合作探究,深入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导入——阅读——品评——拓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航
1、出示目标:
①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②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③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2、读诗激趣、导入
下面我给大家一首诗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①请你们猜猜这首诗写的是哪一节日?来历如何?
明:端午节,屈子即屈原,遗俗指的是端午节
②问: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吗?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挂艾草,插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吃蛋……),出示端午习俗图片。

③很好,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是关于端午的。

这篇文章是汪曾祺先生写自己过端午的一片回忆性的散文。

3、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

文风闲适自由,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

二、预习文本,诵读指导
字词积累
三、探究展示
1、你觉得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分别用小标题概括。

2、文章开头介绍了端午节的哪些习俗?作用是什么?
3、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以“这是_______的鸭蛋,因为_______(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示例:
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名声远播,居然让苏南,浙江的人因此对你肃然起敬。

与众不同,居然可以成批成批输出双黄鸭蛋
令人惊喜,切开之后,圆圆的两个黄,竟然如此让人惊喜不已。


历史悠久(“老品牌”、“老字号”)连200多年前的《随园食单·小菜单》就有了记载
质细而油多,居然让人如此让人垂涎欲滴。

吃法多样,除了“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竟然可以和豆腐炒着吃
色彩鲜艳,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小结: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

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吧。

拟写广告词
示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请你也为高邮鸭蛋拟写一则广告。

4、写端午节的鸭蛋时写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
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鸭蛋
5、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要引用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
6、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四、课文小结
这篇民俗散文,以闲适自由,平淡有味的语言介绍了家乡高邮的端午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五、拓展延伸
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吗?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们?
保护传统节日,珍视传统文化!
六、布置作业
用你的笔,把你家乡的风俗文化赞扬一番,写出自豪感,语言生动传神,有文化气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