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国历史
吴国(太伯)的发源地是在南京镇江地区,南奔之处更在江宁当涂交界处。

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都曾是吴国都城(吴文化中心)所在地。

其中,时限最长的吴文化中心是在镇江朱方城,她历经了吴国581年的历史,占整个吴国时期的87%。

而无锡在吴国21代之前还是古越蛮夷之地,直到24世吴王迁都阖闾城,无锡才与吴文化沾上点边,但这个阖闾城70%的主体在常州,30%在无锡。

吴国25世吴王世系图:
太伯-仲雍-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疆鸠夷-余桥疑吾-柯卢-周徭-屈羽-夷吾-禽处-专-颇高-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忌-余昧-僚-阂闾-夫差
吴国都城(吴文化中心)变迁图:
吴国起源不在无锡梅里而是在南京江宁小丹阳梅里(藩里)一带;
代表吴文化中心的阖闾城不在在苏州,而是在常州雪堰镇。

1.小丹阳(藩里)梅里——南京江宁横山一带(衡山、横望山、隐居山)
公元11世纪前——前1140
2.朱方——镇江丹徒东北一带
前1140——前559计581年
3.淹君地——常州淹城
前559——前514计45年
4.阖闾城——常州无锡交界处(常州占3/4,无锡占1/4)
前514——前484计30年
5.姑苏台——苏州木椟镇
前484——前473计11年
----------------------------------------------------------------------------------------------------------------------
讹传千年的“吴都在苏州、起源在无锡”的传说,而常州的“延陵世泽、让国家风”大多数常州人只知其名却不知其事,常州是吴国历史上最强盛时期的中心和都城也不为人所知。

纵观常州自己流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遗产,着实让人痛心。

举些例子:起源于常州滩簧的锡剧,原称“常锡文戏”,现已该名为锡剧,彻底放弃了名称中的常州元素,使人误解为无锡地方戏;起源于常州的“苏常熟天下足”也被讹传为流传更广的“苏湖熟天下足”,甚至可笑的是有些外地人提到“苏常熟”他们还以为是常熟;位于武进雪堰的吴国都城阂闾城也被99%的中国人误解为吴都或者是阂闾城是在苏州,甚至一些知道真相的专家也将错就错地认为:“苏州是主城是大城,武进阂闾城的是小城是一个军寨而已”,春秋时期根本不存在的苏州居然成了吴国国都,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一个讹传案例;还有一些例子:常州申请
了三次历史文化名城,次次铩羽而归;常州从70年代开始申请了三次大运河改道以保护常州城江南水乡的历史文物古迹同时拉开城市建设框架,也次次被驳回,直到现在因为有高速公路的土方需求才将常州半个世纪的运河改道梦想变为现实,但常州运河文化的精髓,江南水乡的古迹也因为老运河的就地改造而被破坏殆尽,看看兄弟城市苏州和无锡,国家无一不是拨巨款让他们将运河早常州几十年就绕道城外,从而避免了大运河文化的破坏,同时也拉开了城市的框架,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痛心之余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尽管常州的宣传媒体在地域文化传统的宣传和构建上相对兄弟城市有不足之处,但其根本原因还是文化的基础性缺失。

一个成功的地域文化来自社会基层,当我们的常州每个市民对我们所在的城市的文化传统失去了信念和缺乏了解的话,那么我们常州这个城市也就丢失了这个文明。

让精英阶层来构建这种文化传统是很空洞的,是没有基础的,因此我今天给大家要讲的东西就是为我们常州构建这一基础文化传统而出份力。

今天我来讲讲常州的吴文化传统,话题很大,时间不多,所以我就分三个部分来简单的阐述一下:
第一部分:吴国的起源
第二部分:吴国都城的变迁
第三部分:“延陵世泽、让国家风”
一、吴国的起源
先吴地区的文明起源,是由远古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诸文化、北阴阳营文化等传承而下的江南土著居民(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和来自中原周人(也就是周朝嫡系的吴太伯)共同发展而来的。

应该说江南土著文明是基础,而吴太伯创立的吴国王族是脉络。

所以我们历史上就以吴太伯南奔到江南为起点,作为吴文明的起源。

我先来介绍一下吴太伯是谁?公元前11世纪商朝晚期,纣王无道,周武王灭商而建立周朝。

这个吴太伯就是周武王姬发的爷爷季历的长兄。

其实吴太伯才是周朝的嫡系之王,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下面慢地展开。

话说夏朝最后一个王叫桀,夏桀无道,商汤灭之,而周族是夏的一支后裔,因此周族一直就和商朝有过节。

直到商朝晚期,周族的31世族长叫“古公旦父”的,有三个儿子,从大到小是:太伯、仲雍、季历。

其中季历为王,生姬昌(周文王),姬昌生姬发(周武王)。

照例说在商周时期的君主传承礼法,古公应该把王位传给嫡系的太伯才是,但为什么却是季历继承了王位了呢?
当时周族在在陕西和山西一带,西北一带经常有犬戎、鬼方等少数民族的侵扰,当时的商王武丁封古公为“西伯歧周”,命古公镇压那些边疆的少数民族,同时还又经常欺压歧周。

所以古公不服,立志要灭掉商朝,而且商朝曾经灭夏,作为夏的后裔,周古公当然也不会忘记这个仇恨。

但周族在当时国力无法与商朝相抗衡,古公要做长远打算,他这一辈子是不可能实现灭商的远大理想了,因此他要选择一个最佳的接班人来实现他的伟业。

古公的三个儿子,各个都是贤能有才,但长子太伯、次子仲雍是鸽派(鲍威尔),三子季历是鹰派(拉姆斯菲尔德),太伯是不同意父亲的政治主张的,同时太伯没有儿子,因此古公在心里已经有立三子季历为王的念头了。

据《论语》记载:“太王古公因有翦商之志,而太伯不从,太王遂欲传位季历”,又据《左传》记载:“太伯、仲雍,太王之昭也。

太伯不从,是以不嗣”。

但当时古公忌讳废长立幼的古训,一直没有把废太伯而立季历付诸行动。

太伯是个聪明人,知道父亲的心事,如果让古公作出废立之事,周族有可能会在内部产生大乱,因此太伯选择了以为父亲采草药的名义脱身远奔而让天下的义举。

关于太伯的让天下,孔子对其评价是相当高的,《论语》说:“子曰,太伯其可谓至德也,三以让天下,民无得而称焉”;(这里的三让是指一让季历,二让姬昌,三让姬发)。

后来的朱熹也说:“以太伯之德,足以朝诸侯有天下矣。

乃弃不取,而又泯其迹。

盖其心即夷齐扣马之心,而事之难处有甚焉者,宜夫子之叹赞也!”因此在太伯至德的礼让之下,诞生了后来的吴国,也诞生了人杰地灵、文明开化、经济发达的江南吴文化。

但“太伯三让”,还不如后来他的世孙“季札三让”更有影响,吴国世族就是在这样一个有着至德礼仪传统的家族,等到季札三让时,便有了被后世传颂的“让国家风”。

关于季札的三让,我后面再讲。

好,回过来再说太伯要让天下而远奔了,他奔到哪里去了呢?在此之前,太伯被父亲古公封于陕西吴山(现陕西陇县境内),仲雍被封于山西虞山,因此太伯南奔之后就决定自立疆土,称之为“勾吴”,也就是后来的吴国。

太伯让为了古公和季历不受自己的影响而实现周室大业,他选择了离周商都非常遥远的荆蛮之地。

太伯带领仲雍以及族人从陕西出发,经河南、安徽到达江苏西南一带。

这个地方就是太伯南奔的第一站。

现在在安徽当涂(也是马鞍山)、江苏江宁、溧水的交界处,这里有一座山脉,叫“横山”或“横望山”,在秦代叫丹阳县(这和现在镇江的丹阳不是同一个地方),至今此地南京人还称之为“小丹阳”镇。

这里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线索,我先交代一下。

据《越绝书》记载:“传闻越王子孙在丹阳皋乡,更姓梅,梅里是也。

”《吴地记》记载:“梅里,又名番丽,今横山。

”《左传》认为:“衡山或曰丹阳县之横山,去鸠兹(芜湖)不远”。

由此可见,横山、番丽、梅里、皋乡等地名都是指小丹阳县境的同一个地方,我们称之为小丹阳梅里。

小丹阳梅里的原住民为越先民,在商王武丁伐荆时,荆先民逃到小丹阳梅里赶走了越先民,然后越先民逃到越国的本土,也就是现在无锡一带,越先民就用原地名小丹阳的梅里来命名无锡所在地,这就是无锡梅里镇的由来。

(所以在这里先提一下,后人的讹传就是从这里开始,唐代糊涂历史学家张守节误读《史记》,把无锡梅里混淆为小丹阳梅里,无锡人就利用这个讹传,认为吴太伯南奔的是
无锡梅里,认为无锡就是吴国的发源地,然后这个讹传遗害千年。

)回过头,荆先民赶走了越先民住在小丹阳梅里没多久,太伯又来了,但太伯没有赶走荆蛮人,而是和他们和睦相处,共同居住,甚至模仿荆蛮人的习俗“断发纹身”。

太伯是个有远见的人,他在小丹阳梅里住了一段时间,发现那里土地贫瘠,无法长期满足太伯和仲雍两族的生活给养。

因此太伯与仲雍分工,由仲雍留守梅里,自己往东和北拓展疆域,直到太伯走到镇江丹徒一带,他们与邗人遭遇并激战,太伯打败了邗人,并把他们赶到了江北(现在扬州一带,邗江由此而得名)。

从此太伯、仲雍分别在南京、镇江一带占领了一定的疆域,具备了立国的条件。

当太伯从小丹阳梅里迁徙到丹徒,并正式定居在丹徒,同时建都朱方城时,此刻就宣告太伯南奔已经完成,一个新的国家——吴国就诞生了,此时大约在公元前1140年。

从此太伯也被尊为吴国始祖,称为吴太伯。

现在我来谈一谈关于吴文化历史讹传的笑话。

我们先说孔子,孔子对吴国的看法是,吴太伯虽是“至德”之人,但其创建的吴国却是“蛮夷愚昧”之地,孔圣人毕竟也是人啊,他也会有地域歧视。

所以在春秋战国的文献资料中,详细记录吴国的历史非常的少,因为吴国不是主流,是蛮夷之邦。

因此过了将近1000年的《史记》中,关于吴国的起源,司马迁估计也是资料不足,因此《史记》所记载的吴国起源也就短短几句:“太伯、仲雍二人因避季历、昌而奔荆蛮,纹身断发自号勾吴,立为吴太伯。

”但其具体的过程、时间、地点等信息都没有交代。

到了东汉,袁康所撰的《越绝书》纪录了吴越之间的遗闻逸事,但都是只言片语,不成系统,但首次提到了小丹阳梅里。

然后赵晔所撰的《吴越春秋》对太伯南奔增加了许多情节,如太伯于荆蛮起故吴城,太伯葬于梅里平墟,不过这里的梅里仍然还是小丹阳梅里。

到了三国时期的《皇览》中,就变成了:“太伯冢在吴县北梅里聚,去城十里”。

现在终于开始讹传了,这是因为从秦代开始,有吴县的地名了,因此一些史学家就开始臆想地把吴和吴县扯到一起来了,由此太伯和梅里终于和苏州联系上了。

最后到了唐代,张守节在其为《史记》做作注释的《正义》中说:“太伯奔吴所居城在苏州北五十里,常州无锡县界梅里村,其城及冢见存。

”“吴国号也,太伯居梅里,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

至十九世寿梦居之,号勾吴。

寿梦卒,诸樊南徙吴。

至二十一世光,使子胥筑阂闾城都之,今苏州也。

”张守节把太伯南奔所在地和墓地又从吴县转移到了无锡梅里,并把在丹徒朱方造的都城也统统搬到了无锡,而且第一次把武进阂闾城从太湖西北岸搬到了苏州城。

可是在勾吴时期,还没有苏州呢!更为可笑的是,后来的无锡当地人因为“太伯冢在梅里”而在今天的梅村镇建造了一个太伯墓,后来的苏州人也在根据讹传的说法杜撰阂闾城的仿古规划。

尽管后来直到现在的主流历史书籍都跟着说:“太伯奔无锡梅里,吴都在苏州阂闾” ,但科学终究会给历史以真实的面目,现在的考古发掘给了这些不科学的无端臆想以有力的驳斥。

在丹徒朱方遗址中,发掘了大量春秋时期的吴贵族文物,而无锡梅里除了后人为太伯建造的假墓外,其他什么也没有;同时丹徒春秋墓穴的形式都是土墩墓,是标准的吴墓形式,而无锡梅里所有的古墓都是越人形式的砖穴墓,而且苏州城内发掘的城墙遗址是汉代时期的,也
未发现有春秋时期的任何文物,相反在武进雪堰阂闾城遗址上,发掘出大量的春秋晚期吴国文物,其城墙遗址经鉴定也是春秋时期的。

关于阂闾城,我们下面再讲。

吴国的起源,我可以总结一下为:江宁、溧水、马鞍山一带是吴太伯南奔的第一站,然后吴太伯正式定居并建都在丹徒朱方。

因此吴国的发源地应该是镇江和南京。

二、吴国都城的变迁
吴国,按照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苏州,其实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讹传案例。

吴国从吴太伯立国开始,到吴王夫差败国为止,一共历经了667年。

这期间任何一个国家的兴衰,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然一个国家的版图和国都也大多在这么一个动态的情况下变动。

首先,吴国一开始的都城就不是苏州而是朱方;其次吴国在其最辉煌最强大的时候的都城是武进雪堰的阂闾城,同时淹城也曾作为临时国都使用过几十年;最后苏州的姑苏台作为吴国都城的历史也只有仅仅将要灭亡的11年,而且还是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苏州城。

所以我们要知道吴国都城的变迁,首先要了解一下整个吴国的发展史历史。

吴国一共经历了25世国王(太伯-仲雍-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疆鸠夷-余桥疑吾-柯卢-周徭-屈羽-夷吾-禽处-专-颇高-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忌-余昧-僚-阂闾-夫差),前面我们说到吴太伯在朱方建都立国,一直到20世诸樊即位,前19世吴国国都一直是在丹徒的朱方,这期间时间长达581年,占整个吴国历史的87%。

那么诸樊为什么要迁都呢?
公元前570年,吴国和楚国之间曾发生过一场大战叫“衡山之站”。

据《左传》记载,楚共王派令尹子重攻吴,破鸠兹(芜湖),一直打到衡山(横山),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了太伯南奔的第一站小丹阳梅里。

然后楚军被吴军打败,还俘虏了楚国大将邓廖,当时楚国的攻击目标是更往东北的吴国都城朱方,在衡山之战之后,楚国的军队一直推进到现在镇江的丹阳、句容一带,离吴都朱方只有几十里,吴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在吴王诸樊即位后,楚军又从长江北岸攻击吴国的外围防线,面对楚国的南北夹击,诸樊被迫要考虑迁都了。

公元前559年,诸樊选择了往东南迁徙,也就是到达了现在我们常州的地盘。

那么这个新都城在哪里呢?在后面著名的吴都阂闾城之前曾经在常武地区有一个临时的都城。

根据考古发现,淹城作为这个临时都城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关于淹城,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淹城所在地曾经是春秋早期中原奄国人因避难而建立的城郭,是一个三城三河的水寨类型的城池。

据史料记载,在11世吴王颇高的时候,颇高灭了奄国,后来就将此地命名为淹城。

在现在淹城遗址中出土了一些独木舟,据测定,距今有2600年左右,正好和是吴王颇高时期,和史料记载的一致。

估计这些独木舟是在颇高灭奄的战争中被击沉或被奄人遗弃在淹城的。

我们再回到吴王诸樊的迁都,诸樊选择的新都城需要有建都的基础和军事安全这两个条件,而淹城也正好满足其要求。

淹城曾经是奄人的居住地,有一定的城郭基础,同时北面有很大
的军事缓冲地带,南面有隔湖作为屏障,而且淹城作为过渡性的都城,正好是故都朱方和阂闾城之间,符合往东南迁徙的线路事实。

但淹城三城三河,水域烦琐,不具备建筑城郭的条件,淹城只是作为吴国临时都城使用了45年,历经诸樊、余忌、余昧、僚四位吴王。

终于到吴王阂闾的时候,才有建造了最著名的吴都阂闾城。

吴王阂闾即位,阂闾是一位有作为君主,他胸怀大志,立志征楚灭越,称霸中原。

首先他启用了伍子胥为相,孙武为将,他根据伍子胥“必先立城郭”的建议,建造了在春秋时期规模很大的阂闾城,这个著名的阂闾城就在武进的雪堰镇。

阂闾城记载了吴国最强大最辉煌的一段历史,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美丽、绚烂、精彩的传说也从此产生。

《吴地记》记载:“阂闾城,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伍员伐楚还,运润州利湖土筑之,不足又取吴地黄渎土为大小二城。

当阂闾伐楚回,取以为号,子城在无锡富安乡,地名闾江,大城在阳湖界十六都八图(武进雪堰)。


在这里我要重点解释一下“吴都阂闾城在苏州”的这个讹传。

有学者无视历史事实的存在,只承认阂闾城就是苏州城,认为武进雪堰的阂闾城只是小城是军寨。

这都是因为受了张守节千年历史讹传的“太伯居梅里”“南徙吴县”的影响。

历史需要典故的记载和科学的考古发现才能正确地定论。

苏州现存城墙遗址经测定,时间不超过汉代,近年对苏州相门古木料的测定年代也不早于汉代,同时苏州地区很少有春秋时期的墓地,大多是战国和汉代古墓,从其发掘出的文物也鲜有春秋时期的物件。

因此在春秋吴国时期,苏州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越国边缘地带,跟本不具备作为都城的条件。

《吴越春秋》里讲:“阂闾城不开东门以绝越”,阂闾城其实没有东门,是以直湖港天险作为东门的。

而苏州城是有东门的。

同时,如果阂闾城在苏州,绝越的应该是南门怎么是东门呢?令据《吴地记》记载:“阂闾城齐门北通毗陵”,这个毗陵就是常州。

如果阂闾城在苏州,其北门也就是齐门应该面对的是长江,怎么可能是常州呢?《尔雅》里记载:“吴越之间有具区(太湖)”,如果吴都阂闾城在苏州,那么吴越之间不会是太湖,而应该是作为陆地的吴江和嘉兴了。

同时著名的吴越之战“夫椒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水战。

如果吴国在苏州,那么吴越之间的战争只可能是发生在吴江嘉兴一带的陆地战争,吴越的主力怎么可能双双绕道到险恶的太湖里去打仗呢?
所以很多历史学家因为历史主流的原因,从惯性思维出发,把吴都阂闾定位在苏州是错误的,这完全背离了历史是科学的准则。

据《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春申君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因城故吴墟”,这里记载了苏州城是在距春秋吴国200多年之后才建城的。

吴国在阂闾夫差期间,军事经济达到了她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西败楚、东争越、北伐齐,终于在“黄池之会”的时候称霸中原。

但这个时期是十分短暂的,在阂闾之后的短短十几年夫差统治时期,吴国就迅速地灭亡了。

吴国最后一位王夫差即位,这是一个“愚而不仁,志大才疏”的君主,他厌恶伍子胥的独断,命伍子胥自尽,同时也讨厌伍子胥建造的阂闾城,就把都城搬到吴王阂闾时期在苏州木椟镇的灵岩山建造的姑苏台去了。

姑苏台是吴国在太湖北岸建造的一个军事了望台,后来被夫差扩建为吴国最后的都城。

据《吴越春秋》记载:“夫差高而饰之,三年乃成,周旋诘屈,横贯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千人,别立春宵宫”。

然后历经了11年,姑苏台随着吴国的灭亡也被付之一炬。

总结一下吴国都城的变迁。

大约在公元前1140年,吴都在镇江的朱方,历经了581年;从公元前559年开始,吴都就搬到常州的淹城,历经45年,然后正式在常州建都阂闾城,历经30年;最后吴都迁址到苏州灵岩山的姑苏台,历经了11年。

纵贯吴国史,从公元前1140年到公元前473年,共延续了667年。

三、“延陵世泽、让国家风”
常州人都知道,常州人的祖先是季子(季札),他的生平事迹却很少有常州的媒体和机构进行过报道和宣传,作为常州的始祖和道德楷模,我们不能不提季札,而且他的三让天下和吴太伯的三让天下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体系中的精髓——礼仪和谦让。

而季札的三让更有影响力,已至于常州之精神被后人冠以“延陵世泽、让国家风”,这是我们常州人的骄傲!
谈季札,我们先讲季札的父亲吴王寿梦。

寿梦一生战功显赫,他为吴国扩大的疆域比勾吴本身还要大很多,他把勾吴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蛮夷小邦跨越式地发展成一个对中原局势举足轻重的军事大国。

但中原人士对吴国一向是以蔑视的态度来对待的,认为吴国是南蛮之地,孔子对蛮仪之邦的君主一向都贬称为子,但对吴王寿梦连“子”的爵位都不给。

寿梦受惯了歧视,自尊心大受打击,他立志要把吴国这个蛮仪之邦变成礼仪之邦,所以他倡导的向中原文化学习,一时成为吴国的风尚,这也是我们吴文化地区为什么重视教育、有求知好学良好风气的一个原因。

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忌、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其中以季札最为贤德,寿梦想传位于季札。

但季札是一个讲究礼法的及其高尚之人,坚决不肯继承王位,于是寿梦煞费苦心地想出了“兄弟相传”的办法。

他的意思是寿梦死后,将王位传给诸樊,然后诸樊传位于余忌,余忌传位给余昧,最后余昧把王位再传给季札。

这一有趣的兄弟相传也成为一个典故。

但最后季札没有继承父亲的夙愿,一让吴王诸樊,二让余昧之子吴王僚,三让诸樊之子吴王阂闾,成为继太伯三让之后的又一经典三让。

季札从让国开始被吴王封于延陵,建立了常州城,我们常州老城区的历史也从此开始。

季札活了将近100岁,他在90岁的时候还领兵救陈,将近95岁的时候还出使鲁国观周乐。

然而,季札却没有终了在常州,他的墓据说在山东。

这时因为,吴王阂闾在中原争战中获得了大片的国土,阂闾就把中原靠近河南的州来这个地方封分给了季札,很有可能季札是视察他的领地时客死他乡的。

所以至今在常州没有季子的坟墓,只有现在在人民公园里后人给季子树立的那尊石像。

不过与太伯不同的是,季札的三让是出于礼仪的让,而太伯的三让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让。

孔子对太伯的三让的评价是至尊至德,对季子的三让却只字未提,他只在《论语》中提到了季札一句话:“吴子使札来聘”。

可见孔子对吴国的轻视。

但对于江南遗民和吴国后裔来说,季子三让的影响力远大于太伯三让,因为太伯三让距季子三让有500年之久,因此季子就成为常州乃至整个吴文化区的道德楷模。

这就是常州之精神“延陵世泽、让国家风”的由来。

现在江南一带吴姓都是吴王的后代,常州的吴姓则是季子的后代。

最后我想对“延陵世泽、让国家风”做一些点小小的评价,我们常州要继承这一礼仪之邦的礼让,但该让的要让,不该让的不能让。

总结一下,就是三让三不让,要让的是“礼让、谦让、贤让”。

---------------------------------------------------------------------------------------------------------------------- 常州的吴文化历史与传统
关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家都知道是一段绚烂多彩的历史。

常州作为春秋吴国的核心区域,无疑为这段历史书写了最浓重的笔墨。

常州人都知道的“延陵世泽、让国家风”是这段历史的精华,也是常州之精神,甚至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的道德体系。

但因为吴国在春秋时期,地理位置偏隅(还基本属于荆蛮地区),政治地位也较弱,所以在当时主流的史料记载中,并不是很完备,现在也只能从历史的碎片中寻找真相。

所以吴国与春秋中原地区其他国家相比,其历史真实性的争议很大。

因此我今天要讲的常州的吴文化历史是基于真实的史料典籍考证和考古发现的基础之上的,当然也有专家们的观点,更有一些自己的判断。

简单地说,我要讲的是“三国志”版的吴国历史,而不是“三国演义”版的吴国历史。

“三国志”版的真实吴国史和“三国演义”版的主流吴国史有什么区别呢?我来举个例子:提到吴国历史,一般的史学家都会联想到“太伯南奔无锡梅里,阂闾城建都在苏州”这句古训,这就是“三国演义”版的虚构的历史,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脑海里了,但恰恰是这个主流历史观,掩盖了真实的历史真相,甚至错误地影响了大部分专家们的观点,也包括我们历史的教材。

我举个例子,比如南开大学的孙立群教授在中央十台百家讲坛上提到吴越历史的时候,就把吴国都城标注在了苏州,这就是主流历史的讹传所造成的错误。

其实历史的真相是:吴国的起源并不在无锡梅里,吴国都城也并不是苏州。

从太伯南奔南京江宁小丹阳梅里开始,吴国都城首先建都在镇江的朱方城,后来迁都到常州淹城地区,最后在常州的雪堰镇和无锡胡埭镇交界处建筑了吴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阂闾城,而姑苏台作为吴国的都城,是在吴国衰败的最后几年才建的。

纵观春秋吴国667年,姑苏台作为吴国都城仅仅存在了11年,而时间最长的吴都镇江朱方城却有581年的历史,同时吴国最辉煌时期(吴国争霸中原、吴楚争霸、吴越争霸),其都城是在常州的阂闾城和淹城地区,常州作为吴国鼎盛期的政治中心也有将近100年的历史。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吴国的疆域和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也经历了很大的变迁。

所以用主流历史观的态度而非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吴国历史是有偏差的,正确地认识历史需要靠科学的考古发现、史料典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