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篇控制

合集下载

周三多管理学考研笔记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周三多管理学考研笔记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第一节决策与决策理论一、如何理解决策1.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原则与依据各是什么?决策的含义: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①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

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一道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群体决策。

②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③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这就是说,决策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是为了利用机会。

二、决策的原则决策的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具备最优的必备条件:(1)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2)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据此控制所有可能的方案.(3)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在实际中,最优原则的这些条件常常受到限制,主要表现在:(1)组织很难收集到反映外界全部情况的所有信息。

(2)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这种双重有限性决定了企业只能制定有限数量的行动方案。

(3)任何方案都需要在未来实施。

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能力和影响能力是有限的,目前预侧的未来状况与未来的实际状况可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差别。

现实中上述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决策者难以做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

三、决策的依据决策的依据:是信息。

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决策水平。

但并不是说要不计成本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所以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四、决策理论2.迄今为止,有关决策的理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决策理论经历了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新发展的理论三个阶段:(1)古典决策理论: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

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第五版)压缩版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第五版)压缩版

治理学原理与方法〔第5版〕第一篇总论第一章治理与治理学3第一节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2依存性3知识性“治理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二、治理的必要性1资源短缺2科技落后3协调关系4凝聚力5信息网络三、治理的定义治理者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开发和社会责任,运用治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特征:1目的性2有效性3协调性(实质)4过程性〔职能〕第二节一、治理职能1决策〔谋划〕:制定目标、行动2组织:设计、授权3领导:指导、沟通、驱策4操纵:衡量、纠偏5创新:与其他职能结合中表现关系:相互渗透,循环往复二、治理的二重属性: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属性反映社会关系。

变化:1科技进步、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2职工持股3政府宏瞧调控4消费者利益和生态环境保卫第三节一、治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排除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二、治理者的技能(卡茨)1 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第四节一、对象:治理原理与方法二、方法1回纳法2试验法3演绎法第二章治理思想的开发36第一节一、中国传统思想二、要点1、宏瞧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货币治理等〕 2、微瞧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一〕顺道〔二〕重人〔三〕人和〔四〕守信〔五〕利器〔六〕求实〔七〕对策〔八〕节俭〔九〕法治第二节一、西方早期1、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强调“分工〞和“经济人〞以及“瞧不见的手〞的作用。

2、巴贝奇〔英国〕提出“边际熟练〞原因此,以技艺水平、劳动强度作为酬劳依据。

3、欧文提出“在工厂生产中重视人的因素〞。

人事治理的创始人二、科学治理理论的产生和开发〔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泰罗:“科学治理之父〞代表作:?科学治理原理?1911年要紧瞧点1科学治理全然目的:提高工作效率2手段:用科学治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3核心咨询题:治理者与职员进行“精神革命〞。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件_第五篇控制(16-18章)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件_第五篇控制(16-18章)
14
管理信息及 其特征
管理信息系统(续)
狭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TPS数据
管理信息系 统的开发
管理信息技 术的运用及发 展
电子数据处理 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经理信息系统
信息生成 用户 报表
MIS信息
15
管理信息及 其特征
管理信息系统(续)
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四个基本部分
管理信息系 统的开发
管理信息技 术的运用及发 展
电子数据处理 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经理信息系统
18
管理信息及 其特征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1970年代提出,1980 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管理控制系统 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是MIS系统只能解决结构 性问题,处理例行的信息业务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 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 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 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 作用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 统的开发
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 的要素
管理信息系统 的开发步骤
管理信息技 术的运用及发 展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还包括硬件、 软件和数据库
8
管理信息及 其特征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1、系统调查
组织确定是否存在一个能被信息系统处理的问 题或机会
管理信息系 统的开发
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 的要素
信息的特征(续)
2、内容的可干扰性
这种干扰可能首先来自其他信息的存在 其他信息的存在不是人们认识信息的唯 一干扰源
管理信息系 统的开发
3、形式和内容的更替性
管理信息技 术的运用及发 展
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符号,管理信息的 内容和形式是随着客观世界本身的变化 而不断改变的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第五章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第五章
(3)不确定型决策:不知道每个方案有几种结果, 或不知道各结果出现的概率。
一、定性决策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
原则: (1)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 (2)建议不必深思熟虑,越多越好; (3)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 (4)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
2、名义小组技术
3、德尔菲技术
(一)古典决策理论
1、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 假设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
2、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
令的有效执行; 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
云大旅院 杜莉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理论 第二节 决策过程 第三节 决策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决策方法
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理论
一、决策的定义:
决策是管理者(主体)识别并解决问 题或利用机会(目的)的过程(本质)。
二、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适量的信息 四、决策理论:
(一)古典决策理论 (二)行为决策理论
3
加班与 外包 4
3000万元 -200 万
1500万元 2000万元 500万元
1、解释:头脑风暴法 2、图示:经营单位组合分析图 3、图示:政策指导矩阵示意图 4、列举:决策方法 5、列举:决策分类
最大的经济利益。
(二)行为决策理论
1. 人是有限理性的; 2. 决策者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
响,在对未来的状况做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 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 3. 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选择 的理性是相对的; 4. 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 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5. 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 寻求最佳方案。

周三多《管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五篇 控 制 【圣才出品】

周三多《管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五篇 控 制 【圣才出品】

第五篇控制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1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及其类型(见表14-1)★★★★表14-1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及其类型考点二:管理控制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见表14-2)★★★表14-2管理控制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考点三:危机与管理控制(见表14-3)★★★★表14-3危机与管理控制14.2课后习题详解1.何谓控制?为什么要进行管理控制?答:(1)控制的定义控制是根据计划的要求,设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定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2)管理控制的必要性管理控制的必要性主要是由环境的变化、管理权力的分散、工作能力的差异所决定的,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环境的变化。

企业外部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对原先制定的计划,对企业经营的内容作相应的调整。

②管理权力的分散。

任何企业的管理权限都制度化或非制度化地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和层次中。

企业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

③工作能力的差异。

由于组织成员在不同的时空进行工作,他们的认识能力不同,对计划要求的理解可能发生差异,即使能完全正确地理解,由于成员工作能力的差异,员工他们的实际工作结果也可能在质和量上与计划要求不符。

因此,加强对这些成员的工作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2.控制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控制有何特点?答:控制的类型和特点主要包括:(1)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分类①程序控制。

程序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时间t的函数,即:Z=f(t)。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的管理工作都属于程序控制性质。

②跟踪控制。

跟踪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

若先行量为W,则:Z=f(W)。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税金的交纳,利润、工资、奖金的分配,资金、材料的供应等都属于跟踪控制性质。

管理学要点笔记周三多第五版

管理学要点笔记周三多第五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加◆◇符号为重点知识)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2:依存性3:知识性二:◆◇管理的必要性◆◇1:资源短缺2 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概念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1916年提出2: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使达到既定的目标。

3: 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4: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这种表述突出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

6: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1964年提出7:管理就是决策。

--1978赫伯特。

西蒙◆◇管理的概念◆◇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d:协调的中心是人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业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二:◆◇管理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为统治阶级服务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一:◆◇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二:管理者的职能卡次◆◇管理者三种技能◆◇(一)技术技能(二)人际技能(三)概念技能第三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一)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二)重人--1:重人心向背2:重人才归离(三)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四)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五)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六)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七)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

管理学(周三多)05 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学(周三多)05 管理的基本方法

二、行政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权威性 强制性
行政方法 的特点
垂直性 具体性 无偿性
第三节
作用:
管理的行政方法
1.行政方法的运用有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统一意志、 统一行动,能够迅速有力地贯彻上级的方针和政策, 对全局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尤其是在需要高度集中 和适当保密的领域,更具有独特作用。 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在管 理活动中,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 法,必须经由行政系统的中介,才能具体地组织与贯 彻实施。 3.行政方法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使 全局、各部门和各单位密切配合,前后衔接,并不断 调整它们之间的进度和相关关系。 4.行政方法便于处理特殊问题。
第五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
目录
1
管理的方法论 管理的法律方法
管理的行政方法 管理的经济方法 管理的教育方法 管理的技术方法
2 3
4 5 6
第一节 管理的方法论
一、管理方法的重要性
管理方法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 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管理原理必须通过管理方法才能在管理实践中发挥 作用。管理方法是管理理论、原理的自然延伸和具体化、 实际化,是管理原理指导管理活动的必要中介和桥梁, 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它的作用是一切管理理 论、原理本身所无法替代的。 管理实践的发展促进了管理学研究的深化。
第一节 管理的方法论
二、管理哲学
管理哲学就是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 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管理辩证法
管理哲学 的构成
管理认识论
管理文化
管理科学价值观
第一节 管理的方法论
管理的法律方法 管理的行政方法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篇控制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篇控制

特点
反馈控制是一种事后性的控制 ,其关键在于总结经验教训, 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 。
实施步骤
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验证 纠正措施是否有效。
03
控制过程
制定标准
确定控制对象
01
明确控制对象,如财务、生产、销售等,确保控制范围和目标
的一致性。
确保各部门按照预算方案进行经济活动,及时纠正 偏差,防止超预算或无预算的情况发生。
预算评估
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差异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期预算制定提供参考 。
审计控制
01
内部审计
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 监督,确保其合法、合规、真实 和有效。
外部审计
02
03
审计结果运用
聘请专业的审计机构对企业财务 报表进行审计,保证其公允性和 合法性。
控制是管理者对组织运行状况 进行检查、衡量和调整的管理 活动,其目的在于确保实际活 动与计划活动保持一致。
控制的重要性
控制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保障
通过控制过程,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组织运 行中的偏差,确保各项活动按计划进行,从而保证 组织目标的实现。
控制是提高组织效率的关键环节
有效的控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成本,提升组织整体绩效。
控制应当随着组织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 应组织发展的需要。有效的控制能够促进组织的稳 定和持续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根据审计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 行整改,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促进企业规范管理。
财务控制
财务报告
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情况。

管理学 第五章(周三多第三版)

管理学 第五章(周三多第三版)

矩阵型结构示意图 总经理
产品部 产品经理A 产品经理B 产品经理C 产品经理D研发部生Fra bibliotek部市场部
财务部
人事部
5.2
门化
7、动态网络型结构 是以项目为中心,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制造、营 销等业务合作网,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协作型组织形式。 是一种临时性组织。 优点: ⑴:组织结构具有更大灵活性和柔性 ⑵:可以更好地结合市场需求来整合各项资源 ⑶:组织结构简单、精练,活动外包使组织结构进一步扁平化, 提高了效率 局限性: ⑴:可控性太差 ⑵:若某一合作组织不可替代,在其退出后,网络组织将面临 解体的危险 ⑶: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比较低
5.1 组织与组 织设计
3、技术的影响 ⑴、伍德沃德的研究 根据制造业技术的复杂程度把技术划分为: 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大批量生产技术、流程生产技术 不同的技术类型和公司结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 大批量生产技术 流程生产技术 有机结构 机械结构 有机结构
随着技术复杂程度的提高,企业组织结构复杂程度也相应 提高,管理层级数、管理人员同一般人员的比例以及高层 管理者的控制幅度也随之增加。
织设计
⑵、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其组织具有管理幅度较小、层级较少, 专业化程度较低、高度分权的结构特点。 ⑶、佩罗的研究 组织中的每一个部门都是由专门技术组成的集合体 技术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多变性和可分析性 多变性:技术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变化的概率 可分析性:技术在工作过程中可被分析的难易程度 组织的协调和控制方法随部门 技术类型不同而不同 多 变 常规化技术 机械式组织 性 非常规化 柔性有机式 技术 组织
非常规型 工艺型
工程型 常规型

《管理学》周三多习题与答案 第5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伦理)

《管理学》周三多习题与答案  第5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伦理)

第五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伦理)一、复习要点1、伦理的功利观的基本观点。

2、伦理的权利观的基本观点。

3、公平公正道德观(公平理论伦理观)的基本观点。

4、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的基本观点。

5、伦理管理的特征。

6、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

7、道德发展所经历的三层次和六阶段的基本内容。

8、改善伦理行为的途径。

9、伦理行为的具体体现。

关键名词:伦理的功利观、伦理的权利观、公平理论伦理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自我强度、控制中心、组织文化、伦理守则、决策规则。

二、习题之填充题1. 有关伦理的观点包括功利观,权利观,公平公正伦理观(公平理论伦理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

2. 伦理的功利观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

3. 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高尽可能多的利益。

4. 伦理的权利观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

5. 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6. 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把人看成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7. 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8. 道德发展要经历前惯例层次,惯例层次,原则层次三个层次。

9. 人们发现有两个个性变量影响个人行为,这两个变量是自我强度,控制中心。

10. 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主张把实证和规范两种方法并入商业伦理中。

11. 企业的伦理行为可以体现在环境,员工,顾客,竞争对手,投资者,所在社区等方面。

12. 正式的规章制度可以降低模糊程度,从而促进伦理行为的产生。

13. 最有可能产生高伦理标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

14. 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包括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结构变量,组织文化,问题强度。

三、习题之选择题1.下列理论观当中,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中现有的伦理规则的是(D )。

A.功利观B.权力观C.公平伦理观D.综合社会理论观2.接受(C )的管理者可能决定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

周三多《管理学》考研复习提纲(本人精心整理)

周三多《管理学》考研复习提纲(本人精心整理)

周三多《管理学》考研复习提纲注:以高教版为主,复旦版为辅第一篇总论一、名词解释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各项职能活动,对包括人员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协调的过程。

补复旦版: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应当有效;本质是协调;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2、欧文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人事管理之父”,因其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

他曾在其经营的一家大纺织厂中做过试验,内容包括改善工作条件、缩短工作日、提高工资、改善生活条件、发放抚恤金等,目的是探索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和制度。

3、泰罗(泰罗制)弗雷德里克·泰罗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奠基人,“科学管理之父”。

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

(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树立新的管理哲学、采用科学工作方法并推行相应的管理制度。

)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泰罗及其他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泰罗制)4、甘特亨利·甘特是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他的主要贡献在于计划和管理技术方面。

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了“甘特图”,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另一贡献是提出了优于泰罗的“差别计件工资制”的“计件奖励工资制”,即对于超额完成定额的工人,除了支付给他日工资,超额部分还以计件方式发给他奖金;对于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工厂支付日工资。

5、法约尔亨利·法约尔是法国一家大型煤矿公司的管理者,“经营管理之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他被公认为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

管理职能——控制的相关理解

管理职能——控制的相关理解

管理职能——控制的相关理解一、控制的含义:1、控制是监督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确保活动得以按计划完成,并能够纠正明显的偏差。

——《管理学原理》(美)斯蒂芬•P.罗宾斯2、控制就是管理层为确定绩效标准、衡量和评价绩效,并且在必要时采取纠偏措施而采取的系列活动。

控制绝对为有效地履行计划只能所必需。

——《管理学》(美)帕特里克•J•蒙塔纳、布鲁斯•H•査诺夫著3、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

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有效地控制不仅要求选择关键的经营环节,确定恰当的控制频数,收集及时的信息,而且要求合理运用预算或非预算的控制手段。

控制是根据计划的要求,设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定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著4、控制是建立和实施确保目标得以实现的机制的过程。

——《管理学基础:概念、应用于技能提高》(美)罗伯特•N,卢西尔著5、控制就是按照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衡量标准,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对组织活动进行监督、测量,及时发现现实或潜在的偏差及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使组织活动符合既定要求的过程。

——《现代管理学》张军、陈昌龙著二、控制的原则:1、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失控现象,失控现象的存在对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威胁。

实现有效控制要遵循一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

控制要有明确的目的。

2)及时性原则。

控制的核心在于及时纠偏。

3)适度性原则。

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

4)客观性原则。

控制室通过对现状的检查和纠偏来保证目标实现的,因此,所获取的控制信息应做到准确、客观。

5)经济性原则。

指在一项工作或活动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之间进行比较,效益要大于成本。

管理学第五版_周三多_笔记

管理学第五版_周三多_笔记
三、经济方法 一)、概念:通过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刺激组织和人个行为动力的管理方法 二)、内容:宏观,价格、税收、信贷、利率等微观:工资、奖金、罚款、福利 三)、特征:调节性、灵活性、平等性、关联性 四)、功能:强大向心力,极大调动积极性;让管理者无为而治,大家自然而然地为着自己的利益努力 工作;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教育方法 功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组织的思想保证;将组织的道德、格局传达给 组织成员,有利于组织精神合力的形成。 四、 技术方法 信息技术、决策技术、计划技术、组织技术、控制技术
( 2) 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都是重点
A、 马洛斯的层次需求理论 张口就来的内容 观点:人缺什么才想要什么,已经有了的就不想要了。人想要的东西有几个层次,依次是生理、安
全、感情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
评价:他这么分层不一定对;
人的动机和激励之间的关系他没有明确地说, 因为动机和激励之间不是简单的关系, 这句话可以结
分离。
3、评价 好的:理论的飞越,现代管理的革新;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管理与劳动的分离,有利于管理学的发展。不好的:
激化劳资矛盾,否则也不会有马克思的资本论,呵呵;局限于生产效率的研究,不是从经营的全局考虑。 (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每个人只应有一个上司)要知道法约尔的管理思想内容是什么 不仅仅要改善生产,更重要的是六个方面的职能: 技术、经营、管理、安全、财务、会计 经营:采购,销售,交换 财务:钱怎么来,怎么用 会计:算钱,统计钱,财产家当,得心里有数
二)、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管理者的决策是其人性的外现, --职工的人性 —企业的人性 —企业成功的关键 三)、管理的本质是为人服务为员工服务:安全、环境、收入福利、培训能力、关心发展

《周三多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 第5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周三多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  第5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2
第一部分 开篇导读 [视频讲解]
第三部分 周三多《管
04 理学——原理与方 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是我国 高校广泛采用的管理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为了帮 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 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配套辅导资料:周三多《管理学—原 理与方法》(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本书是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 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 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 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管理学相关资料对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课 (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 点知识。为了强化读者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管理学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 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同时 精选了大量现实案例并进行了分析。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第六篇案例:英特尔 公司创新文化
第三部分 周三多《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
谢谢观看
第四章 管 理道德与社 会责任
06
第一篇案例: 三鹿奶粉事 第七章 计划与计划 工作
第八章 计划的实施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篇控制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篇控制

第三节 财务控制方法
一、比率分析:将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上的相关项目进行对比,
形成一个比率,从中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一)财务比率
1、流动比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和存货之差与流动负债之比。 3、负债比率: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 4、盈利比率:企业利润与销售额或全部资金等相关因素的比例关系
第三节
有效控制的特征
(一)适时控制(及时) (二)适度控制(范围、程度和频度要适度) 1、防止控制过度或控制不足 2、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3、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三)客观控制。客观的,符合实际情况的。 (四)弹性控制。一般要有弹性的计划和弹性的衡量 标准。 另外,还要注意站在战略的高度,注意关键的例外。
管理权力的分散。企业分权程度越高,
控制就越有必要。基本理论:
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元 素的集合,元素间的这种关系就叫耦合。
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就必须确定系统 的控制标准Z,Z的值是不断变化的某个参 数集的S的函数Z=f(S)
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 准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控制的类型(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分类)
输入
过程
输出
前馈控制
预计问题
Feedforward Control
同期控制
问题发生时进行纠正
Concurrent Control
反馈控制
问题发生后加以纠正
Feedback Control
前馈控制(预先控制)
在工作开始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 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 之前。它的纠正措施往往是预防式的,作用在计划 执行过程的输入环节上,工作重点是防止所使用的 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 优点:⑴防患于未然;⑵控制不针对具体人员,易 于被员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需要的条件多。要拥有大量准确可靠的信息,对计 划行动过程有清楚的了解,懂得计划行动本身的客 观规律性并要随着行动的进展及时了解新情况和新 问题。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每个字都是自己打的”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每个字都是自己打的”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每个字都是自己打的”1.p8管理的定义、特征和两重性: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特征:1)管理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p21管理学的角色:人际关系——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和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3.P24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p52科学理论产生的背景,泰罗科学社会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对其观点的评价背景:1)在工业革命后,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管理问题更加复杂化,资本家管理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2)劳资关系紧张,生产率低下;3)出现了专门的管理阶层,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评价:1)它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2)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3)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出现了专业的管理人才;4)把人看做是会说话的机器,职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到最大限度的压榨。

5.P60法约尔·六大职能: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经营职能:即进行采购、销售和交换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6.P66人群关系论代表人物——埃尔顿·梅奥7.p67人群关系论的主要观点:1)企业的职工时“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权力的分散。企业分权程度越高,
控制就越有必要。
工作能力的差异。
二、控制理论
基本理论:
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元 素的集合,元素间的这种关系就叫耦合。
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就必须确定系统 的控制标准Z,Z的值是不断变化的某个参 数集的S的函数Z=f(S)
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 准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生产控制
库存控制 1、经济批量模型:
EQQ=
D:总需求量 O:每次订购费用 P:单价 C:保管成本与全部 库存物品价值之比

2×D×O P×C
2、准时制库存系统(JIT)。企业收到供货,把 集装箱中的看板交回供应商,供应商按看板生产, 双方实现很好的衔接后能做到没有多余库存
生产控制:质量控制
作用: 通过设立挑战和赶超对象,并以最关键或最 薄弱的因素作为改进内容,标杆控制以此 来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缺陷: 1. 易导致企业的竞争战略趋同 2. 容易使企业陷入“落后──标杆──又落 后──再标杆”的标杆管理陷阱中
平衡积分卡控制
平衡积分卡是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 成长四个方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 其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与短期目 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优点: 1. 将企业的战略置于核心地位 2. 使战略在企业上下进行交流和学习,并与各部门和 个人的目标联系起来 3. 使战略目标在各个经营层面达成一致 4. 有助于短期成果和长远发展的协同和统一
第十五章 控制方法 第一节 预算控制
预算是用数字、特别是用财务数字的形式来描述企业 未来的活动计划,它预估了企业在未来时期的经营收 入和现金流量,同时也为各部门或各项活动规定了在 资金、劳动、材料、能源等方面的支出的不能超过的 额度。 预算的种类 1. 收入预算 2. 支出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附加费用 预算 3. 现金预算 4. 资金支出预算 5. 资产负债预算
第二节
管理控制的基本过程
控制工作的基本要素: ⑴控制标准; ⑵偏差信息;
基本控制过程: 确立标准; 衡量绩效;
纠正偏差
⑶矫正措施
一、确立标准(标准是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
结果的规范)
(一)确定控制对象 一般来说,管理人员应对全部影响组织工作成 效的因素进行控制,但这做不到。所以只对影响组 织目标的重点因素进行控制,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 内的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 ⑴环境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假设。 ⑵资源投入。必须使资源投入在数量、质量、期限、 品种以及价格等方面符合预期经营成果的要求。 ⑶组织的活动。必须建立员工的工作规范,明确各部 门和各员工在各个时期的阶段成果的标准,以便对 他们的活动进行控制。
第五篇 控制
主要内容: 控制的含义和必要性 控制理论 控制的基本类型 控制的过程 有效控制的特征 控制的方法
第一节 控制活动
一、控制是保障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 的管理职能。 二、控制的必要性: 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对原先制定的计划,从而
对企业经营的内容作相应的调整
1、它只能帮助企业控制那些可以计量的活动
2、编制预算时通常参照上期的预算项目和标 准,从而会忽视本期活动的实际需要。 3、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预算变得不合时宜 4、可能会使主管们在活动中精打细算,反而 忽视了部门活动的本来目的。 5、可能会成为低效部门的保护伞
第二节
生产控制
对供应商的控制 1. 流行的做法是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供应商 2. 传统的控制方法是在多家供应商中选择, 通过他们间的竞争获得低价高质的产品。 3. 现在,许多企业一旦选定了供应商,就与 他们建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 做到双赢。战略联盟、合作 4. 持有供应商的部分或全部股份 后向一体化
控制过程的分类
程序控制: Z=f(t) t为时间 跟踪控制: Z=f(W) W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 自适应控制:Z=f(Kt ) 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 刻(或时期)已达状态 Kt 的函数。 最佳控制: Z=max或min f(X,S,K,C)

三、控制的类型
输入 过程 输出
前馈控制
预计问题
Feedforward Control
同期控制
问题发生时进行纠正
Concurrent Control
反馈控制
问题发生后加以纠正
Feedback Control
前馈控制(预先控制)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 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 在工作开始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 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它的纠正措施往往是 预防式的,作用在计划执行过程的输入环节上,工作重点是防止 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 优点:⑴防患于未然;⑵控制不针对具体人员,易于被员工接受 并付诸实施。 需要的条件多。要拥有大量准确可靠的信息,对计划行动过程有 清楚的了解,懂得计划行动本身的客观规律性并要随着行动的进 展及时了解新情况和新问题。
平衡积分卡的控制作用
阐明战略并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 在整个组织中传播战略 把部门和个人的目标与这一战略相联系 把战略目标与战术安排衔接起来 对战略进行定期和有序的总结 利用反馈的信息改进战略
(三)选择适当的纠偏措施
针对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可能制定改进工 作或调整计划与标准的纠正方案。在纠偏措施的选 择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 1、保持纠偏方案的双重优化。第一重优化,是否采 取纠偏措施;第二重优化,找出其中追加投入最少, 解决偏差效果最好的方案来组织实施。 2、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在制定和选择追 踪决策的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伴随着初始决策的 实施已经消耗的资源,以及这种消耗对客观环境造 成的种种影响以及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等问题。 3、注意消除组织成员对纠偏措施的疑虑。
财务
销售额增长率、 资金利润率、现 金流量、利润 顾客 市场份额、客户回 率、新客户获得率、 客户满意度、从客 户处获得的利润率 远景和 战略 内部经营过程 调研─寻找市场─ 产品设计开发── 生产制造─销售与 售后服务
学习和成长
培训支出、培训周 期、雇员满意度、 雇员换留率、员工 提出的建议数量等
产品质量主要指产品的使用价值,即满足用户需要的 功能和性质。这些功能和性质包括:性能、寿命、安 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工作质量主要指在生产过程中,围绕保障产品质量而 进行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 狭义的质量指产品质量,广义质量还包括工作质量 质量管理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为中心, 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多指标、全 过程、多环节和综合性的特征。
三、纠正偏差
这项工作使得控制过程得以完整,并将控制 与管理的其他职能相互联结。要在纠正偏差 的过程中注意下述问题: (一)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⒈判别偏差的严重程度 ⒉探寻导致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确定纠偏措施实施的对象
⒈是纠正实际工作的偏差,还是衡量这些工作 的标准或指导工作的计划有问题。 ⒉预定计划或标准的调整是由两种原因决定的: ⑴原先的计划或标准制定得不科学 ⑵原来正确的标准和计划,由于客观环境发生 了预料不到的变化,不能再适应新形势的需 要。
反馈控制(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
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把注意力 主要集中于工作或行为的结果上,通过对工作结果 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采取措施,从而矫正今后 的行动。 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及职工成 绩评定等 缺点:滞后 反馈控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为未来计划的制定的活动的安排提供借鉴。
同期控制(现场控制或过程控制)
企业在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 指导和监督。 优点:具有指导的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 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缺点: ⑴易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的制约; ⑵应用范围较窄; ⑶易在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心理上的对立,易 损害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精神。
第三节
有效控制的特征
(一)适时控制(及时) (二)适度控制(范围、程度和频度要适度) 1、防止控制过度或控制不足 2、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3、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三)客观控制。客观的,符合实际情况的。 (四)弹性控制。一般要有弹性的计划和弹性的衡量 标准。 另外,还要注意站在战略的高度,注意关键的例外。
(二)经营比率
1、库存周转率:销售总额与库存平均价值的比例关系 2、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总额与固定资产之比 3、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的比率
二、经营审计
审计是对反映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 会计记录及财务报表进行审核、鉴定,以判 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控制和决策提 供依据。分为三种类型: 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有助于推行分权化管理) 管理审计:对企业所有管理工作及其绩效进 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鉴定 三、其他方法:统计分析;亲自观察
二、衡量绩效
(一)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二)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三)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将反映实际工作情况的信息适时地传递给适当的管 理人员,使之能与预定标准相比较,及时发现问题。 还应能及时将偏差信息传递给与被控制活动有关的 部门和个人,使他们及时知道自己的工作状况,为 什么错了,以及需要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预算的作用及其缺点
作用:它使得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效果和 不同部门的经营绩效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管 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方向和组织中 的优势部门与问题部门,从而为调整企业活 动提供了依据;也为协调企业的活动提供了 依据;大大方便了控制过程中的绩效衡量工 作,为采取纠正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