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大肠癌临床研究进展_李克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praaolol and puerarln in rabbits[J].J Cerebral Blood Flow andMe-
tabolism,1995,15(1):528.
[6]王玮,邓庚,陈利达.大秦艽汤对脑缺血大鼠凝血及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2):116-117.[7]李敬孝,张岩.侯氏黑散对ICVD兔血流变及脂质过氧化物影响的实验研究[J].四川中医,2007,25(1):20-21.
[8]石汉基,涂晋文,胡家才.愈风汤天麻汤防治缺血性中风机理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1995,17(2):51.
[9]刘会田,文均,王祥,等.川芎嗪对4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7):489-490.
[10]华一俐,张融瑞,仇健明,等.桑寄生的降脂作用和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5,10(1):40-41.
[11]何晶.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首都医药,2005(23):31-32.
[12]王东吉,尚改萍,连卫民.葛根素对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5(5):299-230.[13]汪涛.菊花水提液对心脑组织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J].中药材,2001,24(2):122-123.
[14]胡京红,司银楚,洪庆涛,等.天麻素对体外模拟脑缺血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
(2):124-126.
[15]Zadecola C,Zhang F,Casey R,et al.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gene expressionin vascular cells aftertransientfocal cerebral ischemia
收稿日期:2011-11-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3404);上海市科委实验动物专项(10140902600);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药现
代化专项(09DZ197550);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0ZR1427400);上海市重点学科基金资助项目(S30302)
作者简介:李克桑(1985-),男,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道肿瘤。
通讯作者:李琦(1971-),E-mail:lzwf@hotmail.com。
[J].Stroke,1996,27(8):1373-1380.
[16]王靖,吉民,华维一.葛根素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03,27(2):70-73.
[17]胡旭立,张智明.试论祛风药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04,25(2):165.
[18]陆曙,张寄南.中药对心血管相关受体影响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1):699.
[19]周程艳,王树华.钩藤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4(4):447-448.
[20]陈福君,卢军,张永爆.桑叶降血糖有效组分对糖尿病动物糖代谢的影响[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1):24.
[21]刘竹青,张克良,麻风华,等.葛根煎剂对糖尿病大鼠降血糖机理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6,23(3):56-58.
[22]鲁瑾,邹大进,张家庆,等.黄芪预防肿瘤坏死因子所致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7):420-422.[23]白红艳,邹文俊,高小平,等.葛根对地塞米松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4):356-358.
[24]唐瑜,罗荣敬,周乐全.葛根素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5):
409-410.
[25]赵晓科,肖农,张跃.麻黄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29
(4):465-467.
[26]赵晓科,肖农,周江堡.麻黄碱对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3):172.[27]赵晓科,肖农,周江堡,等.麻黄碱促进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康复的细胞及分子机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3):240-
243.
[28]刘建红,李福安,李建华.秦艽水煎液对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SP70表达的影响[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8,29(1):
29-32.
[29]曹丽,孙虹,李展,等.不同品种的升麻蜜制前后药理活性的比较[J].中药材,2007(30):121561-1563.
中医药防治大肠癌临床研究进展
李克桑,李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介入研究所,上海200062)摘要:大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大肠癌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但术后易发生复发和转移,其远期总体疗效较差。
中医药具有整体作用强、毒副作用小、临床疗效确切、经济实惠等优势。
同样,中医药对手术后、放化疗后的大肠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能延长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抑制大肠癌复发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临床防治大肠癌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大肠癌;中医药;防治;综述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2)05-0953-03
Clinical Research Advan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LI Ke-sang LI Qi
(Putuo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200062,China)
Abstract:Colorectal cancer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and its incidence rates worldwide have been on an upward trend.Currently,it is mainly treated by combination therapy based on surgery,but patients are prone to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resulting in poor overall effect in the long run.The Chinese medicine has such advantages as strong overall effect,little toxic side effects,proven clinical efficacy,cost-effectiveness,etc.Meanwhile,Chinese medicine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prolonged survival time and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As an important mean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its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Key words:colorectal cancer;Chinese medicine;prevention;review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于第3位[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目前大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基因靶向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的综合疗法。
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大肠癌早期术后5年生存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50%提高到64%[2],但Ⅱ Ⅲ期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仍可高达15% 65%,即使是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Ⅲ期病人,局部复发率仍可达20% 30%[3],且大肠癌术后远处转移的总发生率高达30% 50%[4]。
中医药治疗是大肠癌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肠癌治疗的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放化疗协同增效作用、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
本文就临床上中医药防治大肠癌发生、抑制大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大肠癌多因素体虚弱、脾肾不足、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起居不慎、久居湿地、久泻久痢而致脾虚失运,外邪内侵,营卫失调,湿热内生,下通大肠,蕴毒为瘤。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毒邪踞之,蕴结大肠,凝聚成饮,热伤血络,邪毒滞肠,下侵肛门,而成肠疽。
论其证,可分为虚实两类,虚者,肝脾肾虚;实者,湿热瘀毒。
陶丽等[5]就老年大肠癌术后辨证论治,将其分为六型:脾气虚者健脾益气,治以四君子汤加味;肾阳虚者温补肾阳,以二仙汤加味;肾阴虚者滋补肾阴,以二陈汤加味;血瘀证者祛瘀消癥,以血府逐瘀汤加味;肠道湿热者,清肠化湿,以四藤汤加味;经治疗,治疗组37例用常规化疗加中医辨证论治,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41例,治疗组1、2、3、4、5年的带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中医药辨证治疗是改善肠癌预后的有效保护因子。
孙桂芝[6]教授将大肠癌分为以下五型:湿热蕴结,下迫大肠者,予清热利湿,解毒抗癌,槐花地榆汤加味或芍汤加味;脾虚蕴湿,毒结大肠者,予健脾化湿,解毒抗癌,参苓白术散或黄芪健中汤加味;如肝郁脾虚者,则以逍遥散加味;脾肾阳虚,寒邪客肠者,治以温补脾肾,祛邪抗癌,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味;肝肾阴虚,津亏肠燥者,治以滋阴清热,益水涵木,六味地黄丸加味;正虚邪实,气血双亏者,治以益气养血,解毒抗癌,处方予八珍汤加味。
患者经辨证论治,症状明显缓解,精神转好,胃纳改善,大便通畅,情绪稳定,血常规复查在正常范围,复发转移得到有效控制。
曾小粤等[7]将中晚期肠癌患者分为四型进行辨证论治:湿热型用槐角地榆丸、清肠饮加减;瘀毒型用膈下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脾肾亏虚型用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气血双亏型用归脾汤加减。
结果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大肠癌有明显优势,中药组方对肠癌术后降低CEA、CA19-9有明显的效果,有明显减轻化疗副作用(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的效果。
武迎梅等[8]认为晚期患者以脾虚、湿毒、瘀阻为主要发病机理,分证辨治:湿热蕴结型,用清热利湿,解毒散结,白头翁汤加减治疗;瘀毒内阻型,清热解毒,祛瘀散结,槐花散加减;脾肾亏虚型,健脾补肾,益气活血,方以四君子汤加减;临床发现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卡氏评分(KPS)90分,临床显效。
2辨病施治
2.1专方专用在大肠癌的治疗过程中,众多医家围绕大肠癌的病因病机,根据传统方剂化裁或自拟方药,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处方,并且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其中中成药因存贮方便、能随身携带、省去了煎剂煎煮过程、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的异味等优点,方便临床使用,目前在大肠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陆清昀[9]研究扶正抗癌方对大肠癌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已确诊的大肠癌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
治疗组采用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
证实扶正抗癌方能够改善大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有利于机体的康复,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
肖寒等[10]研究加味四君子汤对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22例和中药加化疗组23例。
对照组用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口服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证实加味四君子汤能改善行FOLFOX4方案化疗的大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恶心、呕吐等化疗毒副反应。
秦伟夫等[11]观察益气复元汤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减毒增效的临床作用。
对照组25例,常规化疗。
治疗组24例,除化疗外加用益气复元汤。
结果治疗组体重、KPS评分稳定情况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CD+4、CD+8、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
证实益气复元汤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具有减毒增效的临床作用。
林岩等[12]用肠安康合剂对晚期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35例患者肠安康合剂联合化疗,对照组27例患者单纯化疗,客观疗效比较显示,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55.17%,对照组43.75%,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8.62%,56.25%。
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雒琳等[13]对大肠癌根治术及化疗放疗后Ⅱ、Ⅲ期患者同期队列对照,治疗组用扶正胶囊及祛邪胶囊治疗;对照组不加特殊干预,定期随访,结果治疗组1、2、3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0%、2.7%、14.8%,对照组为6.2%、24.2%、30.8%。
高海德等[14]将贞芪扶正胶囊和化疗药同时应用的治疗组40例与单用化疗药治疗的对照组31例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卡氏评分、白细胞均值、第1、3、5年大肠癌复发例数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临床显效。
熊绍权[15]用肠复康胶囊治疗大肠癌60例,对照组60例采用5FU/CF方案化疗。
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近,治疗组症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一定的抗转移复发作用。
2.2中药提取物注射液中药提取物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既继承了传统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又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的目的,方便临床的同时,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梁璐等[16]观察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毒性反应的作用。
将54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采用艾迪注射液加FOLFOX4化疗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单纯FOL-FOX4,治疗结果,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63.0%,对
照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29.6%,化疗后治疗组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周围神经毒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艾迪注射液配合FOLFOX4治疗大肠癌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郑兴斌等[17]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在直肠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
治疗组75例应用化疗方案加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67例单用化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肝功能和白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肝功能异常和白细胞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王文海等[18]用夏枯草注射液为主治疗中晚期胃、大肠癌属脾胃湿热证或大肠湿热证者30例,对照组20例用平消胶囊治疗。
治疗组中医症候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血清细胞因子IFN-C明显升高,且L12、IFN-C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
提示夏枯草注射液对中晚期大肠癌属湿热证者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3中药外用
灌肠给药是中医的一个特色疗法,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黏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
其主要方法有三:①保留灌肠法。
②直肠点滴法。
③栓剂塞入法。
目前大肠癌的中医药治疗中,多采取保留灌肠法。
郑玉玲等[19]用肠达顺灌肠液治疗12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直肠给药,与5-氟尿嘧啶(5-Fu)疗效相当,两者交替灌肠联合应用有显著增效作用。
李斯文等[20]采用中药浓缩颗粒自拟肠癌Ⅰ号对67例大肠癌进行对照研究,中药浓缩颗粒沸水冲调,视病灶部位选择性结肠滴注,对照组给:①辨证分型口服中药汤剂;②静滴羟基喜树碱剂量疗程同治疗组。
3个疗程后,饮食、大便等临床表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张雨等[21]采用化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晚期结直肠癌28例,结果部分缓解12例,无变化13例,进展3例,取得42.86%近期疗效。
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化疗者。
张宇翔等[22]介绍张东岳治疗肛管直肠癌的学术经验,在肠癌治疗的过程中应扶正与祛邪并举,内服与外敷同用。
直肠癌早、中、晚均可用乌龙散或消瘤散煎汤保留灌肠。
治疗各种阳性疮疡、肛管癌等,能有效起到消肿毒、平胬肉、疗恶疮的功效。
4应用与展望
中医药在大肠癌治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目前中医药研究甚多,其中中药研究中提取成分者较多,根据中医理论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者很少,这不利于体现中医的辨证施治的原则。
大肠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但是病程中多见虚实夹杂,因此临床中很难单用某一型来概括整个病程,故治疗当中要谨守辨证论治的原则。
此外目前对中药抗肿瘤机制的分子水平研究尚未广泛开展,远远落后于对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的联系,体内实验与体外实验的联系,以中医药为根本,努力寻找和筛选更为有效的中药及复方制剂。
同时为了进一步的发挥中医药在肠癌治疗中的优势,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其中拓展给药途径也是重要一项,我们在发挥中医优势的过程中,除常规口服给药的途径外,现有的中成药注射液均可静脉给药,这样能更好的发挥疗效。
由肠癌部位的特殊性,中药保留灌肠成为中医局部治癌一大措施。
直肠黏膜有很强的吸收功能,即使是在病变过程中吸收功能亦很强,因而对不能手术或经放化疗后的患者,通过灌肠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能够相应地提高疗效。
肠癌患者中晚期临床常伴有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治疗也较困难,这种情况下可以灌肠给药,克服经口给药的困难。
介入灌注化疗属于区域化疗,能使肿瘤及附近有关组织含药浓度增高,使得肿瘤细胞受到较强的抑制和破坏,同时因其他无关器官的浓度较低,毒副作用小,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治疗肠癌肝转移的重要方法。
对不能做根治性切除的晚期患者,在施行姑息性切除病灶术时植入药泵,应用中药针剂进行区域性灌注治疗,在临床上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中医药治疗肠癌目前研究甚多,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疗效及结果的研究,尚缺乏理论及系统化的研究,对相关药理的研究仍显不足。
在今后的研究中,大肠癌证候研究及临床治疗方面,要严格遵守循证医学原则,做到统一相关标准,符合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相关原则。
参考文献
[1]Parkin DM,Bray F,Ferrlay J,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05,55(2):74-108.
[2]Jemal A,Siegel R,Ward E,et al.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06,56(2):106.
[3]李晔雄,金晶.直肠癌同步放化疗[M]//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345-351.
[4]Ohlsson B,Paisson B.Follow-up after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J].Acta Oncol,2003,2:816-826.
[5]陶丽,朱莹杰,吕仙梅等.中医辨证治疗对老年大肠癌术后II、III 期患者生存期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
(12):1159-1164.
[6]何立丽,指导:孙桂芝.孙桂芝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97-99.
[7]曾小粤.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大肠癌86例[J].中医研究,2006,19(4):37-38.
[8]武迎梅,时水治,潘媛,等.扶正解毒化瘀法治疗大肠癌初探[J].北京中医,2006,25(8):473-475.
[9]陆清昀.扶正抗癌方对大肠癌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5):688-689.
[10]肖寒,杨进.加味四君子汤对大肠癌化疗患者的免疫促进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2):164-167.
[11]秦伟夫,贺菊乔.益气复元汤对大肠癌术后患者化疗减毒增效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2):290-291.
[12]林岩,许尤琪,丁蓉.肠安康合剂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3):
52-54.
[13]雒琳,杨宇飞,李培红,等.中药扶正胶囊和祛邪胶囊减少Ⅱ、Ⅲ期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队列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26:677-680.
[14]高海德,柳仲林,陈宏生.贞芪扶正胶囊在大肠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J].医师进修,2005,28(6):39-40.
[15]熊绍权,刘碧清.肠复康胶囊治疗大肠癌临床疗效探析[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1):45-46.
[16]梁璐,李路,杨秋敏.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疗效评价[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22):94-98.
[17]郑兴斌,孙素红.复方苦参注射液在直肠癌术后化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6):27-28.
[18]王文海,周荣耀,邹菁.肠益煎治疗大肠癌术后5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6):325-326.
[19]郑玉玲,王新杰.肠达顺灌肠液治疗湿热蕴结型大肠癌的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02,22(1):12-14.
[20]李斯文,李艺.中药浓缩颗粒肠癌Ⅰ号选择性结肠滴注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2,9(1):75.[21]张雨,杨勇,耿昌海,等.化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晚期结直肠癌[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9):34.
[22]张宇翔.张东岳教授治疗肛管直肠癌的学术经验[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