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风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平时积累找出一些描写风雨的 诗句。 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liáo wàn 蔓 màn mán
2、解释下列词语: 忽然,很快。 倏忽: 上面尖锐,下面粗圆的形状。 锥形: 这么大,或那么大 。 偌大: 弯曲(多用于人或动物的肢体)。 蜷曲: 极短的时间,瞬间。 刹那:
速读课文,梳理内容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逐段朗读 课文,想一想: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
树林子(1) 垂柳 杨叶 芦苇(2) 羊(3) 葡萄蔓 苍蝇(4) 鸟巢 鸟儿(5) 废纸 湿猫 瓦(6) 浮萍 水池 鱼儿(7) 老头、孩子们(8) 小女孩(3)
1.给划线字注音
偌大( ruò) 蜷曲(quán) 贾平凹( wā ) 倏忽( shū) 模样( mú) 撩起( liāo ) 刹那( chà) 锥形 ( zhuī ) 葡萄蔓( wàn )

liāo 提,掀起:撩起;用手洒水:撩水 挑弄,引逗:撩拨、景色撩人 细长能缠绕的茎:瓜蔓 义同上,多用于合成词:蔓草、蔓延 蔓菁(jīng)
风雨
贾平凹
【笔顺】竖、横折折/横折弯、竖 、横折、横
● 凹 āo ◎ 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凸不平。~透镜。~版印刷(印 刷术之一,与“凸版印刷”相反)。 ● 凹[2] wā ◎ 意同“洼”(多用于地名):大姚凹(在河南)万家~(在云南)碾 子~(在陕西)。 另有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凹(wā)”字也取自此音。
植物
动物
侧面烘托
人 物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结构。 根据所描写的对象不同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描写树林中的各种景物在 风雨中的变化。 第二部分(3~7)描写羊、鸟、猫、鱼等动 物在风雨中的变化。 第三部分(8):写 风雨中老人和孩子的表现 。
精读课文 品味语言
阅读第一部分(1-5)
阅读第二部分(6-8)
1、“窄窄的巷道里”中“窄窄的”能否去 掉? 不能。“窄窄的”给人以紧迫感,且越窄 的空间风力越大。 2、“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中,“ 精湿”是什么意思? “精”是“十分、非常”的意思,表明湿 的程度,贴切而富有表现力。
阅读第二部分(6-8)
3、“惊喜地叠着纸船”中,“惊喜”能否 换成“欢喜”?为什么? 不能。“惊喜”体现出风雨来的突然,“ 欢喜”表达不出这层含义。 4、文章的结尾有何特点? 由描写室外转向描写室内,令人紧张的风 雨以温暖的画面结束,使文字写实而细腻 ,充满生活的味道。
树林全貌 垂柳、杨叶、芦苇
Leabharlann Baidu风 雨
狂风肆虐 (1—5)
羊、女孩 葡萄蔓、苍蝇
鸟巢、鸟儿
废纸、猫、瓦
风雨夹击 (6—8)
浮萍、鱼儿
老头、孩子
细读课文,体会主旨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文章结尾的场景和 情调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表明了文章怎 样的主旨?
由室外到室内, 由纷杂到安静平和, 令人紧张的风雨以 温暖的画面结束。
走进作者: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 年出生,陕西丹凤人。全国政协委 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 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 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 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 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 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 月· 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 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 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 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 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 荣誉奖”。
阅读第一部分(1-5)
3、作者写垂柳、杨叶、芦苇时运用了哪些 感官? 运用视觉与听觉,将植物在风中的姿态写 的具体生动,使人全方位感受风雨之态。 4、文章描写了羊怎样的形象?有何作用? 描写羊跌跌撞撞的样子,通过写羊的受惊 ,表现了风的强劲。
阅读第一部分(1-5)
5、“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 去”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对比。“两步远”与“长时间”对比,突 出风势之猛、风力之大。 6、找出第5段中的动词,分析其作用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鸟儿在大风中的表现, 未见“风”字,而风无处不在。
文章主旨
文章运用大量篇幅描写景物,从而表现 景物之大之猛烈。在其他景物和老人的 衬托下,孩子们的童真和快乐成了这个 世界最美好、最感人的东西。本文表现 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的讴歌和赞美。
小结

文章描写风雨,全文却无风雨二字。仔细 体味,又觉得无处不在描写风雨,无处不在体现 风姿雨态。这种高明手法,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表现风雨, 并大量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一幅幅生动画面像 电影中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展 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 。
1、“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 鼓了就陷,陷了再鼓”。这句运用了什么 修辞?有什么作用? 比喻 将树林比喻为面团,时鼓时陷,形象呈现 了风的强弱变化,生动的写出了树林在风 雨中摇晃的场景。
阅读第一部分(1-5)
2、圈画出第一自然段中的动词,思考:作 者为什么连用一系列动词? 一连串动词,直奔主题、节奏紧密,仿佛 直接把读者送到疾风面前,有很强的视觉 冲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