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曝气池节能及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污水处理主要工艺生物处理法
污水处理主要工艺生物处理法原理: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根据参与代谢的活动的微生物对溶解氧的需求不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和缺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城镇污水处理采用的主要方法,高浓度的有机污水的处理常用到厌氧设备无处理法。
根据微生物生长方式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分成悬浮生长法和附着生长法。
悬浮生长法的典型代表是活性污泥法,附着生长法的则是生物膜法。
2.2.1、活性污泥法原理:向废水中连续通人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活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并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作用: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的和胶体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一些其他的物质,无机盐类也能被部分去除。
优点:BOD5去除率高(90~95%),构造简单,管理方便。
缺点:占地面积大,投资高,产泥多且稳定性差,抗冲击能力较差,运行费用较高,活性污泥法会排放出大量剩余污泥,这些污泥中饱含着各种污染物,所以处理和处置这些污泥也是一大难题。
适用条件:适于出水要求高的大中型污水厂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
2.2.1.1、传统推流式(传统活性污泥法)原理:液流有回流的推流式。
初次沉淀后的废水与二沉池回流的活性污泥混合后进入曝气池,大约曝气6小时,进水与回流污泥通过扩散曝气或机械曝气作用进行混合。
流动过程中,有机物经过吸附、絮凝和氧化作用等作用被去除。
一般地,从曝气池流出的混合液在二沉池沉淀后,沉淀池内的活性污泥以进水量的25~50%返回曝气池(即污泥回流比为25~50%)优点:曝气时间比较长,BOD和悬浮物去除率都很高,达到90~95%左右。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工艺
(2)反应过程 (3)反硝化反应的控制指标
①碳源
污水中的碳源,BOD5/T—N>3-5时,勿需外加 外加碳源,CH3OH(反硝化速率高生成CO2+H2O),
②PH值
当BOD5/T—N<3-5时
适当的PH值(6.5-7.5) ——主要的影响因素
PH>8,或PH<6,反硝化速率下降
8
同化反硝化
+4H
+4H
缓慢搅拌池
沉淀池
21
三、 生物除磷原理
霍米尔(Holmers)提出活性污泥的化学式 C118H170O51N17P 或C:N:P=46:8:1
※ 生物除磷——就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的微生物,能够过量 的,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从外部摄取磷,并将磷以聚合 形式贮藏在菌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外,达到从废水 中除磷的效果。
设内循环
产生碱度,3.75mg碱度/mgNO3—N 勿需建后曝气池
回流水含有NO3—N(沉淀池污泥反硝化生成)
要提高脱氮率,要增加回流比
(2)影响因素与主要工艺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3 :1; 循环比:200%; MLSS值:大于3000mg/l; 污泥龄:30d; N/MLSS负荷率:0.03gN/gMLSS.d 进水总氮浓度:小于30mg/l。
活性污泥法的传统功能——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
1、同化作用
污水生物处理中,一部分氮备同化微生物细胞的 组分。按细胞干重计算,微生物中氮的含量约为 12.5%
4
2、氨化反应 与硝化反应 (1)氨化反应
RCHNH2COOH+O2氨化菌 RCOOH+CO2+NH3
3、硝化反应
(1)硝化过程
曝气生物流化池技术
曝气生物流化池技术水处理技术:曝气生物流化池,英文名称(Aeration Biological Fluidized Tank) 简称(ABFT)。
该工艺被国家科技部评为生物脱氮(编号:2002EC000417),它是兼有生物接触氧化和曝气生物滤池优点的一种新型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综合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长处,采用微生物与载体的固定化技术,将成活后的微生物固定在生物载体上,增加了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的负载量,提高了对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工艺原理通过在曝气生物流化池(ABFT)中投加占曝气池有效容积40%~60%的高效微生物载体,使微生物大量附着并固定于其上,ABFT工艺实际上是综合传统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优点的双生物反应器。
各级ABFT池中,通过逐级培养不同特效优势菌种,提高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成活后的微生物与载体的结合方式采用键价结合的固定化技术,故结合力牢固,固定后的微生物不易脱落和流失,高负载的生物量保证了ABFT工艺去除污染物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工艺特点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新型,ABFT具有以下特点:(1)脱氮效果好。
由于采用微生物与载体的固定化技术,因此,在好氧条件下,载体表面附着有较多的硝化菌,其泥龄可达60天以上,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
(该工艺在兰州石化污水处理厂已成功应用:处理水量1.6万吨/天,进水氨氮浓度值最高600mg/L,出水氨氮浓度值15mg/L;当进水氨氮浓度值为200mg/L时,出水氨氮浓度值稳定在1mg/L左右,该工程已稳定运行4年。
)(2)处理负荷高、占地面积小。
经中科院兰州生物研究所测定,挂膜后的载体微生物负载量高达26.11g/L(不计损失);容积负荷高达8kgBOD5/m3•d,工艺占地面积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节约40%左右。
(3)分级处理。
ABFT工艺池体设计中常以小格多级为主。
随着水中污染物浓度的递减,便于在不同的池体内培养适宜该池环境的微生物优势菌群,同时便于对其外部环境进行调整与控制,提高处理效率。
BAF污水处理技术
水处理技术:曝气生物滤池(BAF)一、曝气生物滤池(BAF)曝气生物滤池是90 年代初兴起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已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广为流行。
该工艺具有去除SS 、化学需氧量、BOD 、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 (有害物质) 的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 二沉池) ,其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省。
BAF 属第三代生物膜反应器,不仅具有生物膜工艺技术的优势,同时也起着有效的空间过滤作用, 通过使用特殊的滤料和正确的配气设计,BAF 具有以下工艺特点1 、采用气水平行上向流,使得气水进行极好均分,防止了气泡在滤料层中凝结核气堵现象,氧的利用率高,能耗低;2 、与下向流过滤相反,上向流过滤维持在整个滤池高度上提供正压条件,可以更好的避免形成沟流或者短流,从而避免通过形成沟流来影响过滤工艺而形成的气阱;3、上向流形成为了对工艺有好处的半柱推条件,即使采用高过滤速度和负荷,仍能保证BAF 工艺的持久稳定性和有效性;4 、采用气水平行上向流,使空间过滤能被更好的运用,空气能将固体物质带入滤床深处,在滤池中能得到高负荷、均匀的固体物质,从而延长了反冲洗周期,减少清洗时间和清洗时用的气水量;5 、滤料层对气泡的切割作用事使气泡在滤池中的停留时间延长,提高了氧的利用率;6 、由于滤池极好的截污能力,使得BAF 后面不需再设二次沉淀池;二、BAF 工艺流程说明污水经格栅去除粗大飘荡、悬浮物后,进入出沉池或者水解酸化池 (强化预处理池) 进行沉砂、除油和沉淀同时去除部份SS 、化学需氧量、BOD 等物质经预处理的污水进入第一级BAF-C/N 滤池(或者DN 沉淀池) ,绝大部份化学需氧量、BOD 在此进行降解,部份氨氮进行硝化(或者反硝化) 接着污水进入第二级BAF-N 滤池(或者C/N 滤池),进行氨氮的彻底硝化及化学需氧量,BOD 地进一步降解,同时进行化学除磷,以保证出水总磷≤ 0.5mg/l,NH3-N ≤ 5 mg/l,TN ≤ 10mg/l 运行过程中,在一二级BAF 底部进行供氧滤池运行一段时间后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反冲洗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反冲洗污水通过排水缓冲池返回初沉池或者水解酸化池,与原污水混和初沉池或者水解酸化池的剩余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泥饼外运处置。
污水中的氮处理
污水中的氮一般以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氰和硝酸盐氮四种形式存在。
生活污水中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是有机氮和氨氮。
通常采用的二级生化处理技术对氮的去除率是比较低的,一般将有机氮化合转化为氨氮,却不能有效地去除氮。
污水脱氮,从原理看,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
由于生物脱氮一般能够满足有关方面对污水净化的要求,而且价格低廉,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较易处理,因此生物脱氮方法是当前最活跃的研究与投资开发领域。
一、生物脱氮技术生物脱氮技术主要是利用污水中某些细菌的生物氧化与还原作用实现的。
生物脱氮工艺从碳源的来源分,可分为外碳源工艺和内碳源工艺;从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在工艺流程中的位置来分,可分为传统工艺和前置反硝化工艺;按照细菌的存在状态不同,可以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脱氮工艺。
前者的硝化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处于悬浮态,而后者的各种微生物却附着在生物膜上。
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脱氮技术,它有许多种形忒。
(1)活性污泥法传统流程这是一种传统的三级生物脱氮工艺,即有机物的氧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分别在不同的构筑物中完成,如下图所示:由于有机物去除、氨氧化和硝酸盐还原依次进行,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并分别设置污泥沉淀及回流系统,系统运行的灵活性比较强,有机物降解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生长环境均较佳,因而反应速度快,脱氮效果也比较好。
但是,三级活性污泥法的流程长、构筑物多、附属设备多,因此基建费用高、管理难度大。
此外,为了保持硝化所需的稳定pH值,往往两要向硝化池加碱,为了保证反硝化阶段有足够的电子受体,需要外加甲醇等碳源,为了除去尾水中剩余的有毒物质甲醇,又必须增设后曝气池,所以运行费用也很高。
可以看出,这种工艺的确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将有机物去除和硝化放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而将反硝化作用放在另一个反应器中进行,则可以将三级生物脱氮系统简化为两级生物脱氮系统。
如下图:与三级生物脱氮流程相比,两级生物脱氮流程的基建费用和占地面积均有所降低,但是仍然需要外加甲醇和碱源。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工艺
一般用Al2(SO4)3,聚氯化铝(PAC)和铝酸钠(NaAlO2) 2)铁盐除磷:FePO4 、 Fe(OH)3
一般用FeCl2、FeSO4 或 FeCl3 、Fe2(SO4)3
3)石灰混凝除磷:
2 5Ca 2 4OH 3HPO4 Ca5 (OH )(PO4 ) 3 3H 2O
二、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因素
①溶解氧: l厌氧池内:绝对的厌氧,即使是NO3-等也不允许存在; l好氧池内:充足的溶解氧。 ②污泥龄: l剩余污泥对脱磷效果有很大影响,泥龄短的系统产生的剩余
污泥多,可以取得较好的除磷效果;
l 有报道称:污泥龄为 30d ,除磷率为 40%;污泥龄为 17d,
除磷率为50%;而污泥龄为5d时,除磷率高达87%。
一、巴颠甫(Bardenph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工艺特点: 各项反应都反复进行两次以上,各反应单元都有其首要 功能,同时又兼有二、三项辅助功能; 脱氮除磷的效果良好。 工艺复杂,反应器单元多,运行繁琐,成本高
二、A—A—O(A2/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工艺特点: l工艺流程比较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短 l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不利于丝状菌生长,污泥膨胀 较少发生; l无需投药,两个A段只需轻缓搅拌, 只有O段供氧, 运行费用低。
3
2
2 反硝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碳源:
①废水中有机物,若BOD5/TKN>3~5时,即可; ②外加碳源,多为甲醇; ③内源呼吸碳源—细菌体内的原生物质及其贮存 的有机物。 • 适宜pH:6.5~7.5; • 溶解氧应控制在0.5mg/l以下;
• 适宜温度:20~40C
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
二、Phostrip除磷工艺——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相结合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其中脱氮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工艺。
脱氮工艺的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氮元素,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污水处理工艺脱氮的方法和原理。
正文内容:1. 生物脱氮工艺1.1 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通过好氧菌将氨氮转化成硝态氮,再通过厌氧菌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释放。
1.2 间歇式生物脱氮工艺:通过控制好氧和厌氧条件的切换,使得污水中的氨氮在不同环境中转化为氮气释放。
1.3 碳源添加工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添加适量的碳源,促进好氧菌的生长和硝化反应,从而实现脱氮效果。
2. 物化脱氮工艺2.1 化学沉淀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氮元素与药剂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实现脱氮效果。
2.2 气浮法:将污水中的氮元素转化成气态,通过气浮设备将气态氮排出,从而实现脱氮效果。
2.3 膜分离法: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将污水中的氮元素与其他物质分离,从而实现脱氮效果。
3. 吸附脱氮工艺3.1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的大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将污水中的氮元素吸附到活性炭表面,从而实现脱氮效果。
3.2 生物负载吸附法:将具有高氮吸附能力的微生物负载在特定的载体上,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氮元素吸附和转化为无害物质。
4. 电化学脱氮工艺4.1 电解法:通过电解污水,利用电极上的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氮元素转化为氮气释放,从而实现脱氮效果。
4.2 电化学氧化法:利用电化学氧化反应将污水中的氮元素氧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脱氮效果。
5. 植物脱氮工艺5.1 水生植物法: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将污水中的氮元素吸收并转化为植物组织中的有机物。
5.2 人工湿地法:通过构建人工湿地,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氮元素去除和转化。
总结:污水处理工艺脱氮是一项关键的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生物脱氮工艺、物化脱氮工艺、吸附脱氮工艺、电化学脱氮工艺和植物脱氮工艺等不同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元素,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半硝化反应器的出水(含有NH4+和NO2-)作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进水。在厌氧氨 氧化反应器内发生厌氧反应,有95%的氮转变成 N2,另外,还有少量的NO3-随出水 排出。
半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适合处理高浓度NH4+-N废水和有机碳含量低的高NH4+-N浓 度工业废水。出水NH4+-N 可达到6.7mg/L、TN为24mg/L。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一、传统生物脱氮简介
1、脱氮原理 2、传统脱氮工艺
二、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1、半硝化工艺(SHARON) 2、厌氧氨氧化工艺(ANAMMOX) 3、半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 SHARON –ANAMMOX) 4、生物膜内自养脱氮工艺 ( CANON) 5、总结
有机氮通过酶和微生物作 用下释放氨的过程
微生物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盐, 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还原 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 成氮气
微生物
细菌 霉菌 异养微生物:芽孢 杆菌、节杆菌、木 霉、曲霉、青霉等
亚硝化菌 硝化菌 以HCO3-为碳源,自 养;硝化反应消耗碱 度,pH下降;耗氧 4.2g/g( NH4+- NO3-)。 O2作为电子供体。
4、臭氧湿式氧化 一种处理含氨氮废水比较有效的技术。碱性条件下,通过O3的湿式氧化过程产 生一些氧化能力很强的OH自由基,氧化水中氨氮。 可作为含有机物又含无机污染物废水的预处理; 也可作为废水深度处理后处理进一步降解废水中污染物。
5、生物电极脱氮技术 生物法和电化学结合起来的一种处理硝酸态氮污染水的生物电极法。 污水中的硝酸态氮在生物和电化学双重作用下降解,而微电流又可以刺激微生 物代谢活动。 把脱氮菌作为生物膜固定在一炭为材料的电极上,称为固定化微生物电极。 通过电极间通电产+ 2 H2O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
污水处理A/O工艺脱氮除磷一般的活性污泥法以去除污水中可降解有机物和悬浮物为主要目的,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有限。
随着对水体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氮、磷有控制也越来越严格,因此有必要采取脱氮除磷的措施。
一般来说,对污水中氮、磷的处理有物化法和生物法,而生物法脱氮除磷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势,目前出现了许多采用生物脱氮除磷的新工艺。
一、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选择按生物脱氮除磷的要求不同,生物脱氮除磷分为以下五个层次:(1)去除有机氮和氨氮;(2)去除总氮;(3)去除磷;(4)去除氨氮和磷;(5)去除总氮和磷。
对于不同的脱氮除磷要求,需要不同的处理工艺来完成,下表列出了生物脱氮除磷5个层次对工艺的选择。
生物脱氮除磷5个层次对工艺的选择对于不同的TN出水水质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脱氮工艺,不同的TN出水水质要求与脱氮工艺的选择见下表。
不同TN出水水质要求对脱氮工艺的选择生物除磷工艺所需B0D5或COD与TP之间有一定的比例要求,生物除磷工艺所需BOD5或 COD与T 比例P的要求见下表。
生物除磷工艺所需BOD5或COD与TP的比例要求二、A/O工艺生物脱氮工艺(一)工艺流程A/0工艺以除氮为主时,基本工艺流程如下图1。
图1 缺氧/好氧工艺流程A/O工艺有分建式和合建式工艺两种,分别见图2、图3。
分建式即硝化、反硝化与BOD 的去除分别在两座不同的反应器内进行;合建式则在同一座反应器内进行。
合建式反应器节省了基建和运行费用以及容易满足处理工程对碳源和碱度等条件的要求,但受以下闲素影响:溶解氧 (0.5~1.5mg/L)、污泥负荷[0. 1~ 0. 15kgBOD5/ (kgMLVSS•d)]、C/N 比(6 -7)、pH值( 7. 5~8.0) ,而不易控制。
对于pH值,分建式A/O工艺中,硝化液一部分回流至反硝化池,池内的反硝化脱氮菌以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以硝化液中NOx-N中的氧作为电子受体,将NOz-N还原成N2 ,不需外加碳源。
城市污水处理厂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
城市污水处理厂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摘要:指出了城市污水处理是高能耗产业之一,其中污水提升、曝气系统和污泥处理是主要能耗源。
通过分析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构成,指出了各阶段的节能降耗途径,并提出了污水处理厂节能管理机制。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能耗;提升泵;曝气系统;节能1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污水处理厂数量随之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
但污水处理是一种高能耗产业,能源消耗主要包括电能、燃料和药剂等,其中电耗占去总能耗的60%~90%.[1]。
相关部门于2009年抽样选取了1856座正常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进行能耗分析,结果表明:这1856座污水处理厂2009年年均电耗约为0254kW?h/m.3,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1999年美国污水处理厂年均电耗为0.20kW?h/m.3,日本为0.26kW?h/m.3,2000年德国污水处理厂年均电耗为0.32kW?h/m.3,且这些能耗中包含了我国污水处理厂尚未涵盖的污水消毒、污泥消化和焚烧等耗能环节.[2]。
由此可见,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能耗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水平,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
以污水的二级处理为例进行分析,能源消耗主要用于污水的提升,生物处理的供氧,以及污泥处理过程。
污水提升部分占总能耗的10%~20%,生物处理的主要能耗来自于曝气池,曝气系统能耗占总能耗的50%~70%,污泥处理占10%~25%,三者能耗的总和超过污水处理厂总能耗的70%.[3]。
因此,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的重点在于提高主要耗能设备的用电效率,降低能耗。
本文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能耗构成进行分析,指出污水处理过程中主要的能耗单元及设备,有针对性的提出节能降耗的措施意见,为城市污水处理厂节约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依据。
2污水处理厂的能耗分析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二级或三级处理,以生物处理工艺为主体,通常由预处理、生化处理及污泥处理三部分组成。
新型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新型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进展摘要:近些年来,伴随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生活污染源占比急剧上升,而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推进相对缓慢,污水处理技术滞后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峻,其中以氮、磷为主要的水资源富营养化因素。
传统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难以满足日趋严重的污水处理需求开发适宜的脱氮除磷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拥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研究生物脱氮除磷处理污水新工艺的意义,介绍了关于生物脱氮除磷新型污水工艺的整体研究进展,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工艺;污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近年来,我国富营养化水体占比超过80%[1],排入水中的氮、磷等物质给藻类植物提供了充足的生长条件,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限制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严重危害了自然水生态系统,带给野生动植物、家畜、人类巨大的影响和危害。
很多国家均严格限制了氮磷排放标准,并循环利用水资源,以防水体继续恶化,我国排水质量评价体系也从单一考核氨氮、磷酸盐向总氮总磷转变。
当前,国内应用型污水处理技术依旧较为落后,以至于出水中的氮磷难以较好地被去除,无法达到A级标准。
下一步,需要积极研究、改进脱氮除磷工艺,尤其应关注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型工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推动新技术的应用落地。
一、生物脱氮除磷处理污水新工艺的研究意义人类为了存活下来并不断向前发展,则必须依赖水这种很重要的资源。
随着工农业不断向前发展、民众生活品质的稳步提高工业废水以及城镇生活污水的总体排放量都在急剧增大。
然而,生活及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巨大缺口使得国内水环境污染愈加严重,大量没有处理达标的高氮磷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引起了严峻的水体富营养化现状问题部分水系难以发挥正常功能并且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逐步增加的污水处理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体污染现象但是却远远跟不上水污染防治的需求以至于水环境质量每况愈下[2]。
而相较于传统化学、物理脱氮除磷工艺而言,生物脱氮除磷新型工艺能够明显提高出水水质与脱氮除磷效率,有效减少运行费用、降低能源消耗。
城市污水处理厂SBR工艺设计及脱氮效能
城市污水处理厂SBR工艺设计及脱氮效能摘要:宁海县兴海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为宁海县市政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153亩,总投资1.8亿人民币,总设计处理量为12×104m3/d,一期3×104m3/d,采用SBR强化型Cast的除磷脱氮工艺,介绍主要设计参数各单元运行过程并总结了该系统对有机物及氮磷的处理效果,分析了SBR工艺生物处理氮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与流程;生物脱氮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of the city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tory SBR and takeoff nitrogen effect(YE Wen-yuan YIN Jian-gang ZHU Jian-rui)(Ninghai Xinghai Wastewater Treatment Co Ltd.,Ninghai 315611,China)Abstract:Ninghai Xinghai Wastewater Treatment company,Ltd,is a municipal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Ninghai county. It covers an area of area 153 mus. The total investment is 180million RMBS. the total design position 12×104m3/d of treating capacity and the 3×104m3/d of first phase .It adopts SRB reinforced type cast excludelin take off nitngen technology. It introduces the major design parameter,each unit operation process and summarizes this system the handling for organic matter and mp effect. It analyses the SBR technology biological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 that handles N.Key words:Wastewater Treatment、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and process、The living creature takes off N宁海县兴海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为宁海县市政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153亩,总投资1.8亿人民币,总设计处理量为12×104m3/d,一期3×104m3/d,采用SBR强化型Cast的除磷脱氮工艺。
强化生物脱氮工艺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o…tu … … C …sr… …n …n … ci …t o
强化 生物脱 氮工艺在 污 水 处 理 厂 升 级 改 造 中 的应 用
口文 / 晓J 石
摘 要 : 某污水厂在结合 自身特点与未来发展要求的基础上, 经过工艺比选及 实际试验应 用, 决定 采用 强化 生物 脱 氮工 艺作 为 未来 的新 工 艺并通 过技 术论 证 与 试验 , 强化 对
mgL /
图 1 现 状பைடு நூலகம்工 艺 流 程
2 进 出水指标
1 原设计 进 出水 指标 见表 l ) 。
表 1 原 设计 进 出水 指标
参数
B D O 5 S S
终工 艺 。
设 计进 水
20 7 20 3
设 计 出水
3 5 5 5
4 强 化 生 物 脱 氮 工 艺 41简 介 .
该 工艺将 处 理分 为 3 阶段 并 让每一 段保 持不 同 个 的 D 度。 0浓 第 1 为 厌氧 池 , 用 为生 物 除磷 , 段 作 以减 少化 学 除
磷 的加 药量 。下一 段采 取 硝化 、 反硝 化 同步 进 行 , 过 通 控 制 转 碟 曝气 池 的 D 0浓 度 , 完成 同步 反 应 , 氮 的 来 将 去 除率大 大提 高 。最 后一 段使 用鼓 风曝 气 , 由二 级微孔
响,N去 除率 保 持在 4% 右 ; T 1左 通过 投 加碳 源可 使 出水 T N达标 , 当投加碳 源 6td时 ,N平 均去 除率 可提 高到 / T
5 . % 出水 T 均为 2 g L 79 , N平 3m / 。当投 加碳源 量为 9t d / 时, 出水 T 计 能达到 国家 一级 A标准 。 N预
三段生物脱氮工艺
三段生物脱氮工艺三段生物脱氮工艺介绍•生物脱氮是一种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氮污染物的废水的技术。
•三段生物脱氮工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工艺原理1.硝化阶段–利用氨氧化细菌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
–这一阶段通常在曝气池中进行,通过增加废水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氨氧化细菌的活动。
2.反硝化阶段–在一个缺氧的环境中,利用异养细菌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
–反硝化通常在无氧混合池中进行,废水经过曝气池后进入这个环境。
3.脱氮阶段–利用异养硝酸盐还原细菌将废水中剩余的硝态氮进一步还原为氮气。
–这一阶段也是在无氧混合池中进行,氮气释放到大气中,以完成脱氮过程。
应用与优势•该工艺适用于高效处理含有高浓度氮污染物的废水,如农村污水、养殖废水等。
•相比传统化学法脱氮,三段生物脱氮工艺具有以下优势:–能耗低:不需要外部供氧设备,减少了能源消耗。
–抗负荷冲击能力强:适应性广,可有效处理变化较大的废水负荷。
–产物安全: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氮气对环境无害。
–操作管理相对简单:无需大量化学药剂和复杂的操作流程。
结论三段生物脱氮工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废水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含高浓度氮污染物的废水。
它的优势在于能耗低、抗负荷冲击能力强、产物安全和操作管理简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废水排放标准的严格要求,三段生物脱氮工艺将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准备设备–确保曝气池和无氧混合池的正常运行状态。
–检查氨氧化细菌和异养细菌的培养情况。
2.硝化阶段–将废水通过曝气池,在曝气池内增加氧气供给。
–控制曝气池内的温度和pH值,以适合氨氧化细菌的生长和活动。
3.反硝化阶段–将经过硝化的废水进入无氧混合池。
–在无氧混合池内创造一个缺氧环境,利用异养细菌进行反硝化。
4.脱氮阶段–将含有硝态氮的废水再次进入无氧混合池。
–异养硝酸盐还原细菌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5.出水处理–将经过脱氮工艺处理后的废水进行pH调整和澄清处理,以符合排放标准。
城市污水处理厂曝气阶段的节能降耗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厂曝气阶段的节能降耗研究作者:李亚静郑淑平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7期摘要:以天津某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为例,结合现场调查及小试试验,研究了A2/O工艺中降低供氧能耗的可行性。
通过现场调查,考察了现有工艺条件下COD、氨氮、TN、TP和DO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系统现有工艺中好氧池的DO在2~3mg/L左右,系统对COD、氨氮和TP的去除效果稳定,但对TN的去除效果较差。
本研究通过小试试验,控制曝气段的DO在1.5mg/L左右,避免过度曝气造成浪费,同时系统内形成了稳定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增加约6.6%的TN去除率。
关键词:A2/O工艺节能降耗曝气量溶解氧同步硝化反硝化 TN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c)-0149-02典型的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电耗中,污水提升占10%~20%,污水生物处理(主要用于曝气供氧)占50%~70%,污泥处理占10%~25%,三者能耗之和占总直接能耗的70%以上[1]。
因此,节省电耗是污水处理过程节能降耗的一个重点,降低供氧电耗则是最具节能潜力的环节。
曝气是维持曝气池内DO浓度的直接手段,通过控制曝气强度来控制DO浓度。
而曝气池内DO浓度对微生物活动的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整个污水处理进程。
因此,如何合理地控制曝气池的DO,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供氧电耗是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以天津某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分析COD、NH4+-N、TN、TP 及DO的沿程变化,并结合小试试验,研究A2/O工艺中降低供氧能耗的可行性及可操作的方法。
1 试验部分1.1现场调查该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54万m3/d,污水处理采用A2/O工艺。
共有2座A2/O生物池,其设计最大处理水量为8.5万m3/d。
单座A2/O生物池为 54.7m×80.7m×6.3m。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曝气生物滤池,作为常见的一种技术形式,不仅所需要的成本相对较少,其处理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同时,曝气生物滤池不仅可以单独的对污水进行处理,而且可以与其它的污水处理方式组合后进行有效的处理,以保证污水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
另外,就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式来说,水资源是相对较为紧缺的,曝气生物滤池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污水处理达到相关指标,进而促进了该行业发展的进程。
1、曝气生物滤池分析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方式,与其它的污水处理方式有着很大程度的不同,主要是区别于操作模式方面。
曝气生物滤池主要是包括曝气装置和填料床构成,并且曝气装置一般情况想是放置在填料物相邻的位置,这样污水可以从上或者下流过反应器。
同时,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生物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是根据污水底物以及氧气等物质形成生物膜,贴附在填料物的表面。
另外,在污水实际处理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过滤和反冲等方面,并且污水中的在经过生物膜和填料本身进行过滤、净化等工作。
同时利用反冲对填充床进行冲洗,对污水中的杂物进程清除,以此保证污水处理的质量。
2、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优势分析曝气生物滤池主要是采用粗糙多孔的过滤料,并且其形状为球状,这样可以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过滤机械性和物理化学都是非常好的。
同时,在过滤池中过滤物质是不易发生变形和磨损的,并且表面积相对较大,净化能力相对较强,保证污水处理可以达到相关标准。
在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将生物处理和过滤物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出水,例如:COD、BOD、SS、氨氮、TN等含量指标,达到相关标准。
同时,在曝气生物滤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具有连续物理过滤、处理的能力,这样在曝气生物滤池就可以将大部分悬浮物去除,简化工艺流程,并且得出较高质量的水。
在曝气生物滤池中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并且这些微生物对有机负荷、水力负荷的变化不像传统活性污泥那么敏感,也不会出现污泥膨胀问题。
污废水深度处置脱氮的微生物学原理
污废水深度处置脱氮的微生物学原理
第7页
2、生物脱氮工艺
(1)三段生物脱氮工艺
空气
空气
污废水深度处置脱氮的微生物学原理
第8页
1)流程说明
有机物氧化、硝化及反硝化独立, 都有自己沉淀池和污泥回流系统
“一级”曝气池:去除 COD、BOD,BOD<15-20mg/l
有机氮转化为 NH3 、NH4+ ; “二级”硝化曝气池,NH3 、NH4+生成NO-3—N,碱度下降; “三级”反硝化池——NO-3—N转化为氮气。
(10-15)d。θC与温度相关,温度低θC高。
(f)水力停留时间(HRT):3.5~6h
污废水深度处置脱氮的微生物学原理
第4页
+4H
+4H
2HNO3
2HNO2
-2H2O
-2H2O
2HNO
2NH2OH
-H2O NO
NO2-
反硝化过
NO3-
程简化式
NO2-
NH2OH N2O
2NH3 同化反硝化
N2 异化反硝化 有机体(同化反硝化) N2(异化反硝化)
• 缺点
脱氮效率不高,普通ηN=(70~80)%
好氧池出水含有一定浓度硝酸盐,如二沉池运行不妥,
则会发生反硝化反应,造成污泥上浮,使处理水水质恶
化。 污废水深度处置脱氮的微生物学原理
第14页
3)A1/O工艺影响原因
1. 水力停留时间t
t反硝化≤2h,t硝化≥6h,t硝化:t反硝化 =3:1,ηN到达(70-80)%,不然ηN↓
第3页
硝化过程影响原因
(a)好氧环境:硝化菌氧化NH3和NO2-取得能量,溶解氧含量高
高效节能的EBIS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
高效节能的EBIS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
上海蓝科石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科石化工程)拥有专业的负责人员和卓越的化工技术,这次蓝科石化工程成功自主开发了污水处理技术——EBIS,即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
“EBIS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是以先进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理论为基础的高效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通过控制曝气池溶解氧(DO,~0.5mg/L)在单一池体内完成对有机物的去除,实现了硝化反硝化的同步进行,其中短程硝化反硝化占有相当比重,该系统不仅简化了系统脱氮的运行流程、节约了能耗、降低了对碳源的需求,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硝态氮累积带来的不利影响。
与传统生化处理工艺相比:蓝科石化工程开发的“EBIS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好、反应池可连续进出水、无需刮泥系统、空气需求量低、能耗低等优点。
1、EBIS工艺特点:
EBIS工艺特点一:高活性污泥
EBIS工艺特点二:大面积曝气技术
EBIS工艺特点三:空气提升技术
EBIS工艺特点四:大比倍循环稀释技术
EBIS工艺特点五:高效泥水分离系统
EBIS工艺特点六:一体化结构
2、EBIS技术优势:
1)EBIS技术是最节能的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2)EBIS技术是投资和占地最为节省的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3)EBIS技术是剩余污泥量最低的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4)EBIS技术是耐冲击能力最强的系统
目前蓝科石化工程“EBIS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新建市政、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具体包括新厂建设、污水处理厂升级提标改造,原地扩产扩能提标改造,为污水处理厂提供优化设计,提供精确控制的智能溶氧控制系统,以及为现有或新建污水处理厂提供曝气系统,实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优化设计。
科技成果——循环流微氧EBIS生物脱氮技术
科技成果——循环流微氧EBIS生物脱氮技术适用范围适用于粘胶、印染、化工、造纸、垃圾渗滤液、养殖等高浓度有机废水、高氨氮废水的生化处理,同时也适用于市政(含极寒地区)脱氮提标。
技术原理该技术以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理论为基础,通过控制曝气池低溶解氧(0.5mg/l左右)实现硝化反硝化同步进行,有效去除有机物且提高脱氮效率;有效的高污泥浓度(5-8g/l)使系统内负荷较低而且平均,抗冲击能力较强;独特的曝气系统采用大面积曝气方式,低通气量曝气软管创造一个微混合环境,大幅度提高氧传递效率;巧妙的水力循环系统可实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混合液内循环,对进水大比倍循环稀释;高效的泥水分离系统具有效率高、占地小等特点;精确智能的溶氧控制系统(DOCS)可根据实际进水自动控制风机风量和曝气池中溶氧,实现了智能跟踪控制,大幅度降低运行能耗。
工艺流程该系统分为缺氧区、低氧曝气区、空气推流区及沉淀区四个区域,其工艺流程为:废水在缺氧区去除部分有机物及总氮后,进入低氧曝气区进水端与大比倍回流的混合液(已经过处理的废水)迅速混合均匀后,循环进入低氧曝气区进行处理,通过控制曝气池中的溶解氧,利用微生物完成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等污染物的降解,之后污水进入沉淀区,经过高效沉淀装置进行泥水分离后,污泥回流至进水区与进水混合,清水由上部的集水槽收集排出。
循环流微氧EBIS生物脱氮工艺流程图关键技术低氧控制:低氧(0.5mg/l左右)运行,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高污泥浓度:(5-8g/l)使系统内负荷较低,抗冲击能力大大增强;独特曝气系统:大面积曝气无死角;低通气量曝气软管;创造一个微混合环境;不停车更换;自清洗功能;巧妙的水力循环系统:对进水大比倍循环稀释,降低且均匀系统负荷;高效的泥水分离系统:拥有多种泥水分离结构,效率高,出水好,占地小;智能溶氧控制系统(DOCS):精确跟踪控制溶氧,大幅降低运行能耗。
典型规模该系统单条线日处理污水规模可达到30000吨,当处理量增加时复制每条处理线即可。
LoTOx烟气脱硝污水生物脱氮技术开发与应用
石油炼制与化工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S2021年6月第52卷第6期节能减排LoTOx烟气脱硝污水生物脱氮技术开发与应用何晓礼】,赵锐2,吕子威】,宋志敏】,桑军强2,曹晓磊2(•中国石化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广东湛江524000; 2.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摘要:采用LoTOx臭氧氧化脱硝技术的催化裂化装置普遍存在伴生高氮、高盐污水问题,总氮含量严重超出环保限值且易冲击污水处理系统,因此开发成熟、经济、可实施的处理技术并付诸工业实践对相关企业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在深入分析归纳污水水质的基础上,选择缺氧-好氧-好氧(AOO)三段生物滤池技术,验证了培养驯化耐盐微生物对污水反硝化处理的可行性。
实验室小试结果表明,污水经稀释一倍后处理,硝酸盐氮平均去除率高达94.8%。
以此为依据建成的20m3/h脱硫脱硝污水处理工业化装置的总氮去除率达到70%左右,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水污染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该工艺技术和设备成熟,运行操作费用仅为0.54元/t,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关键词:烟气脱硫脱硝污水臭氧氧化氮生物滤池催化裂化再生烟气中的NO’主要来自催化裂化原料中的含氮化合物,其生成量与再生方式、再生操作条件、添加的CO助燃剂和催化剂上的重金属含量等密切相关。
常规工况下,其质量浓度在50-500mgm3范围内波动。
随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力度的加大,各种再生烟气脱硝技术在各石化企业的催化裂化装置应用,成熟技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添加脱硝助剂技术、臭氧氧化(LoTOx)技术[1]。
其中,LoTOx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洛阳分公司、齐鲁分公司、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等众多企业的催化裂化装置。
LoTOx技术原理:在烟气进入脱硫塔前,利用臭氧强制氧化烟气中不可溶的NO和NO2,形成可溶的N2O5;在洗涤塔中烟气与喷头喷水接触时,N2O5快速转移到水中生成硝酸,进一步与脱硫塔循环浆液中的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硝酸盐,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节能降耗; 同时硝化反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 氮 脱
硝化反 硝化及厌 氧氨氧化等 这些新型生物脱氮技术都可以极大的降 从 按处理程度 划分 . 现代 污水处理技 术一般可分 为一级处 理 、 二级 低 需 氧 量 . 而 达 到 节 能 降 耗 的 目的 处理和三级处理 总体 流程 一般如下 .污水进水一 粗格栅一 提升泵 2传 统 生 物 脱 氮 原 理 . 站一细格栅一沉 砂池一初次 沉淀池一生 物处理段一二 次沉淀 池一消 传 统生物脱 氮理 论认为 . 生物脱氮 包括氨化 、 化和反硝 化三个 硝 毒排放 污水处理厂的能耗主要 体现在污水 进水提升 . 物处 理和污 过程 污水 中的有机氮首先在氨化菌 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 。硝化反 生 泥处理三大块 . 中生物处理段 的能耗 占大很大 比例 . 其 一般 占总能耗 应又分为亚硝 化和硝 化两个 阶段 . 氨氮先 是在亚硝化菌 的作用 下被氧 的 6 %左 右 。 0 化 成 亚 硝 酸氮 . 而 . 硝化 菌 的作 用 下 , 硝 态 氮 进 一 步 被 氧 化 成 硝 继 在 亚 随着我 国城 市化步伐 的加 快 .各地 污水 处理厂 的建 设也紧 随其 酸氮 。硝化菌属 于化 能 自 型细菌 . 养 其生 理活动不需要有机物作 为碳 后 。 了 确保 出 水水 质 的稳 定 . 地 区 的 污 水 处 理 都 以 集 中 处 理 为 主 , 源 。硝化反应需要在好氧条件下进行 . 为 各 溶解氧含量不能低于 l g 。 m / 并 L 这 就 使得 一 个 污 水 处 理 厂 的服 经 面积 很 大 . 市 远 处 的 污 水 要 进 入 污 要保持一定 的碱度 , 城 最佳 p H值为 8 ~ . . 8 。反硝化反应指在反硝化 菌 0 4 水 处 理 厂 则 势 必 要 增 加 污 水 管 道 埋 深 或 者 多 设 提 升 泵 站 污 水 集 中 的作用下 . 原硝酸 氮和亚 硝酸氮为氮气 的过程 反硝化菌属 于异养 还 后. 为了保证后续处 理设施 的正 常运行 . 须要求进水泵 有较高 的扬 兼性厌氧菌 , 必 在厌氧条件下 . 以有机 物为电子 供体 . 以硝酸氮为 电子 受 程 . 一 部分 的 能耗 也 是 十分 可观 的 这 体。 反硝化反应需 要有机碳源 , 最适 p H值 为 65 75 反应过程中溶解 .~ ., 污水处理厂 的能耗大头在生物处理段 . 尤其 以曝气池为主 曝气 氧 应 控 制 在 05 / .mgL 的主要作用 是向污水 中鼓人空气 . 确保活性 污泥能够获得充足 的溶解 3新 型 生 物脱 氮 技 术 . 氧来 维持其 正常 的生命代谢 。同时为 了保证好 氧段 的处理效果 . 空 使 31 时 硝 化 反 硝 化 .同 气 与污水混合均匀 . 则要不停 的搅拌 由于曝气池容积大 . 且要二 十四 同时硝化反硝化是指硝化过程 与反硝化过程 在同一个反应器 中、 小时不停运行 . 使得这部分 的电耗极高 如何 降低 曝气 量 已经成 为污 相 同操作条件下 同时进行 基 于硝化过程与反 硝化过 程各 自所需 的 水处理行业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条件不同 .传统脱氮理论任务两者需要分别在不 同的反应器 中进行 1曝气 设 备 的节 能 降耗 . 近年来 。 在很 多实际工艺 中发现 了同时硝化反 硝化过程 . 随着异养硝 鼓风曝气系统 的节能降耗主要有三方面 , 1 ( )选择合 适的曝气装 化 、 好氧反硝化 、 自养反 硝化等概念 的提 出 . 同时硝化反硝 化理论也 置 ,2 优化曝气装置的布置 ,3 科学的控制曝气量 。 () () 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城 市 污 水 处 理 过 程 中 氧 利 用 速 度 如 图 1嘶 示 t 从宏观环境 看 . 在反 应器 内存在 充氧不均 匀的现象 . 得反应器 使 中形成 了好氧 区和缺氧 区 . 硝化菌在 好氧 区占优势 . 反硝化 菌在缺氧 区 占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 , 溶解氧的不均匀性也 为同时硝化反硝化 的进行创造了条件 从微观上看 , 在微生物絮体 内存在溶解氧梯度 , 有 利 于同时硝化反硝化的发生 。 传统生物脱氮认为硝化只能在好氧条件 下进 行 , 反硝化只能在缺氧条件下进行 , 由于好 氧反 硝化 、 而 异养硝化 和 自养反硝化 的发现 .使 得即使在低溶 解氧条件 下硝化反应 也能进 行。 同时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 有机碳源 、 溶解 氧 、 微生物絮 体结构 等 由于需要 实现硝化与反硝化的一体化 . 以有机碳 源必不 所 图 1 污 水 处 理 过 程 中氧 利 用 速 度 可少 进水碳源越充足 , 。 同时硝化反硝化就越 明显 此外还需选择适 。 如图所 示 . 随着反应 时间的推移 . 微生 物的耗氧速度 不断降低。 当的污泥负荷 , 好 负荷 过高 , 会抑 制硝化反应 , 负荷过低 , 则会大量 消耗 氧反应池进水端 的污染负荷较高 . 而随着 反应的进行 . 污染负荷 沿推 有机物 使得 反硝化 的碳源不足 溶解氧也是影 响同时硝化 反硝化的 流方向逐渐降低。按照此原则 , 曝气装 置的安装密度也应该沿 推流方 重要 因素之一 DO一般控制在 O5 1 mgL,l O过高 , .~ . /t, D 0  ̄8 7, 反应 器内缺 向递减。 氧 区域减小 . 反硝化 受抑制 . O过低 . D 不利于硝化反应 的进行 。 微观上 同时 . 传统 的平均式 曝气布置 由于不考 虑反应池后端 的有机 物降 认 为 微 生 物 絮体 内 的溶 解 氧梯 度使 得 同 时 硝 化 反 硝 化 发 生 . 以 絮 体 所 解 . 池 中 某 段 区域 溶 解 氧 浓 度 过 高 . 样 不 仅 造 成 曝 气 浪 费 , 加 使得 这 增 的大 小 也 是 影 响 因 素 之 一 只 有 当 微 生 物 絮 体 的 粒 径 在 一 个 最 佳 的 范 能耗 . 也容 易产生污泥老化 的现象 。 与传统 的均匀分 布的曝气 相比 , 这 围内. 才能使得好氧 区和缺 氧区的比例最佳 。研究表明1 当絮体粒 径 4 ] , 种递 减 式 的 曝 气设 置 可节 约 能耗 1%左 右 5 在 5~ 1 0 1 0微米时可在絮体 内形成缺氧区 。此外 , 温度 、 碱度 、H和污 p 除了传统平均 曝气方式 的缺陷外 . 很多污水处 理厂还存在 曝气过 泥 龄 等 也 会 对 同 时硝 化 反 硝 化 产 生一 定 影 响 量的问题。 实际运行 中. 在 污水厂在下午 和傍 晚的需 氧量一般 及较大 , 32短 程 硝 化 反 硝 化 . 大于 夜 晚和 早 晨 . 以根 据 实 际 需 氧 量 调 整 曝气 量 是 十 分 必 要 的 。 曝 所 从 整 个 生 物 脱 氮 过 程 来 看 .污 水 中 氮 的 去 除 先 后 经 历 N H— 气过量不仅造成 1能源 的浪费和污泥沉降性能 的变差 . 『 也不利 于氧的 N N , 2 N 这 样 的过 程 。 程 硝 化 反硝 化 理论 认 为 。 O — O— No— 2 一 一 短 只要 控 扩散 。 氧气依靠氧浓度梯度提供动力在水 中扩散 , 当曝气过量 时, 浓度 制合适 的反 应条件 . 使硝化反应 只进行到 N _ O2 阶段 , 并直接将 N 2 O- 还 梯度减小 . 使得氧气在水 中的扩散速度降低目 。 原成 N 从而达到脱氮 的目的( H4 ̄ O 一 N ) 与传统生物脱氮过程 N  ̄ N :。 研究生 物曝气池 的节 能降耗更重 要的是要研 究新型 生物处理技 相 比 . 程 硝 化 反 硝 化 不 仅 可 减 少 硝 化 过 程 的 曝 气 量 . 减 少 了反 硝 短 也 术 以 生 物 脱 氮 技 术 为 例 . 目前 研 究 比较 热 的 有 同时 硝 化 反 硝 化 、 程 短 化过程对有机物的需求量f g / 。
0引 言 .
作 者 简 介 : 飞 (9 9 ) 江 苏靖 江人 , 读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为 水 污 染 控 制 工 程 。 刘 18一 , 男, 在 研
2 1 年第 1 期 01 4
科技 强向 导
◇高教论述◇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难题在于如 短程硝化反硝化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 H O 的积 累 . N 传统生物脱 的研究进展基本上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氮 过 程 中 . 化 反 应 的 主 要 产 物 是 N , 般 占 9%左 右 . N 2 硝 O一一 5 而 O- 的 何稳定高效的积累亚硝酸氮 . 厌氧氨氧化的条件则更 为苛刻 。但从节 含量极低。由于亚硝化菌和硝化菌有着密切的互生关 系. 想要将 N 4 能减排的角度讲 . H ̄ 医厌 氧氨氧化具有一些优点 : 由于氨直接作反硝化 完全氧化成 N0- 2 ̄不可 能的 衡量短程硝化反硝化能否顺利进行的标 反应 的电子供体 , ; 可不需要外加碳源 ( 甲醇)既可节 约运行费用 , , 也可 志是 N 2 O- 积 量 , N /N , N r的值 表 示 . 般 认 为 累 积 量 至 防止二次污染 : 的累 以 Or( O- O ) + 一 由于氧得到有效利用 , 供氧能耗下 降: 由于部分氨没有 少 需 大 于 5%。 0 经过硝化作用 而直接参与厌氧氨氧化反应 . 产酸量下降 。 产碱量为零 。 影 响 N 累 的主要 因素 有游 离 氨 (A 、H、 0 F) p 温度 、 溶解 氧 ( O)污 这样可以减少中和所需 的化学试 剂 . D 、 降低运行费用 . 可以减 轻二 次 也 泥龄和有害物质等。 游离氨( A) F 的存在会对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 当 污染 。 F A达 到 06 / . L时会 阻断 N r N 化 的过 程 . 进 NO- mg O 向 0氧 促 2 的积 累o o ] 厌 氧氨 氧 化 的 研 究应 着 手 于 以下 几 点 : 1 ( )研 究 厌 氧 氨 氧 化菌 的 当F A大于 5 gL时 , d 氧化 受 阻 , 利于 形 成 N r H值 的控 制 微生态环境 , m NH 的 不 O p 寻求如何 快速高效 的使其繁殖的方法 ;2 研究厌 氧氨 氧 () 要考 虑 N g H 的氧化 、 O 的 积累 和 F Nr A的控 制 , 般 控 制在 7 ~ .1 温 化酶学 , 一 . 851 0 1。 ] 探究其机理 ;3进一步研究厌氧氨氧化在低浓度污水处理 中 () 度一 般 控 制 在 2 ~O 5 3 ℃。溶 解 氧 f0 D )应 控 制 在 0 ~ . gL D . 1 m /. O小 于 7 4 的应 用 。 05 gL时 , H4的氧 化受 阻 . O值 过高 不 利 于 N r 积 累 . / m N D O的 由于 亚 硝化 菌 和 硝 化 菌 之 间 关 系 紧密 . 个 影 响 因素 的变 化 都 同 每 【 参考文献】 时影响到两类细菌 .而且各个因素之间也存在这相互影响的关系 . 例 [] 1谷成 国, 宋剑锋. 城市污水处理厂鼓 风曝气阶段的节能降耗研究阴. 环境保护 如p H值 的变化会影响到 F A的浓度 .这使得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条件 科 学 ,0 8 3 ()2 — 8 2 0 ,45 :6 2 . 难 以控制 。 目 前这一理论仍处在人工配水阶段 , 如何有效的维持 N 2 [] O- 2 徐晓宇 , 春光 污水处 理厂运 行的节能降耗技术进展【. 李 J给水排水 ,0 9 3 】 2 0 ,5 的累积仍有待研究 (2 :7 5 . 1)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