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懿荣是发现甲骨之第一人(1899)。1903年刘鹗 的《铁云藏龟》则是最早发布甲文的专书。 罗振玉、王国维的学问一方面继承乾嘉考据学严谨 学风,另方面又汲取近代西方科学研究方法。罗振 玉首次指出甲骨出土地在安阳小屯村,为殷虚所在, 肯定卜辞为殷室遗物,并初步识读了一些甲文。王 国维在罗氏的指引下走上学术道路,但其研究深度、 广度远过罗氏。王国维以古文字材料与古史相参证, 证实《史记》与《世本》所载商王世袭基本可靠, 从而使虚无缥缈的上古历史日渐真切,他把这种以 “地下之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的研究方法概 括为 “二重证据法”(《古史新证》)。

《古史辨》派将一些产生较晚的古书认定为“伪 书”,摈除在可信的史料之外,从而使一些虽登简 策较晚而实际上包含有历史素地的材料遭全盘否定。 由于疑古过勇,中国古史被削减大半。 受当时学术整体发展水平限制,特别是考古学尚未 取得长足进步,疑古派未能接触到更多的考古资料。 《古史辨》中的一些观点在今天已被考古发现证明 是错误的。尽管如此,不能否认是《古史辨》派第 一次把古史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并加以讨 论,其在学术史上的深远影响是不容质疑的。 王国维《古史新证》有意识地和疑古派打对台。钱 穆、吕思勉、徐旭生(炳昶)等对疑古派发表不同 意见。

序》)
1919年胡适在考证井田制的时候,已经开始“用历 史演变的眼光来追求传说的演变”,他把古文献中 有关井田制记载,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出来, 结果发现战国以前无人提及井田制,是孟子最先叙 述了井田制的轮廓,经《公羊传》等书的补充,到 《汉书· 食货志》中才完备起来。胡适由此认为井田 制是积讹传真。不过这时他还没有意识到这篇文章 在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 1920年顾颉刚参加了胡适的“整理国故”工作,受 胡适、钱玄同等人的影响很大,同时也接触到“罗、 王之学”,但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中所言上古 帝王不以为然。1923年顾颉刚正式提出了层累造成 的古史说。

核心观点:“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 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自序》) 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如周代人心 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 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 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 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 《尧典》就成了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 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 第三,我们在上面,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 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文明与文化
文化出现在文明以前,文化包括岩画、火、简单的 农具以及一定的宗教观念和神话观念。文化以最原 始的形式与人们共同体同时产生,它标志着人类历 史的开端 原始文化即史前文化可以上溯到100多万年前,而 文明史则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水平文 化的历史(苏秉琦《中华文明的新曙光》)

信古、疑古、释古:《古史辨》派的深刻影响

唐宋一些学者开始对古书与古代的史事提出质疑。 从宋代的刘恕到清代的崔述都对三皇五帝的说法予 以澄清。近人承此疑辨精神,对古史传说提出新的 认识,如康有为。 夏曾佑《中学历史教科书》(后改名《中国古代 史》)将三皇五帝称为上古神话构成的“传疑时 代”,直至武王灭纣才称为“化成时期”。 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

成绩与不足。 在研究方法上,指导人们用演进、变化的观点看待 古史中的传说资料,不盲从、不迷信,首先要将研 究工作建立在科学审查史料的基础上。同时在研究 中,特别注重口碑传说等民俗学材料;如果加上古 书记载与考古发掘的实物材料,实际上是“三重证 据”法。 在继承中国原有疑辨传统,吸收西方史学方法的基 础上,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在相 当程度上廓清了有关中国古史的荒谬传说,否定了 旧有的古史系统,并以考证的方式分析了固有古史 系统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批判本质上为经学附庸的 旧史学,一扫信古、崇古、泥古之风,对推动中国 古史研究有积极意义。
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 国家形态
一、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庄子· 盗跖》: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 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 之曰“有巢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 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神农之世,卧 则居居,起则于于。(居居,安稳貌;于于,混沌貌) 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 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黄帝不能 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舜作, 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之后,以强凌 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三、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学术历程
所谓“中华文明西来说”
“罗、王之学”与新的研究方法 “古史辨派”对经典的批判与对古史的辨析

考证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与“中国社会史论 战” 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
“罗、王之学”与新的研究方法
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 “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殷虚甲骨文字, 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地之简牍,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 唐人所书之卷轴,内阁大库之书籍档案,中国境内 之古外族遗文。“此外,近三十年中,中国古器物、 古金石之发见,殆无岁无之,其于学术上之关系未 必让与以上五项,然以零星分散故不能一一缕举。”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一时代之学术,必 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之 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 谓之预流(借用佛教之初果名)。其未得预者谓之 未入流。此古今学术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 所能同喻者也。”

(1923年2月《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

推翻非信史的四条标准:(一)打破民族出于一元 的观念(二)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三)打破 古史人化的观念(四)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1923年6月《答刘胡两先生书》)

有学者根据民族分布的地域不同,来区分古史传说 的几大系统。如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将民族划分 为西方之夏、东方之夷,另有南方之苗。蒙文通 《古史甄微》根据邹鲁、晋、楚三者的民族传说各 异,划分海岱民族、河洛民族、江汉民族。杨宽 《中国上古史导论》则分东系民族与西系民族,东 西两系各自有神话传说称美本民族而诋毁对方。徐 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分为华夏集团、东夷 集团,苗蛮集团,三者的交互关系构成古史进展。


思想背景:受宋代郑樵与清代姚际恒、崔述的启发。 又受到胡适实验主义治学思想的影响,即对一切学 理皆不盲从,而以历史态度研究事物发展。同时 “五四”以后,人们对于一切旧事物都持了怀疑态 度,要求批判接受。 由来。顾颉刚留心戏曲情节常由基本故事派生。 1918年北京大学征集歌谣,顾颉刚通过搜集吴歌, 发现“歌谣和小说戏剧中的故事一样,会随时随地 变化。同是一首歌,两个人唱着便有不同。就是一 个人唱的歌,也许有把一首分成大同小异的两首的。 有的歌因为形式的改变以至连意思也随着改变了。” 于是“从戏剧和歌谣中得到研究古史的方法……用 了民俗学的材料去印证古史。”(《古史辩第一册自
胡适在古史讨论结束后,把顾颉刚的研究步骤概括 为:(一)把每一件史事的种种传说依先后出现的 次序排列起来;(二)研究这件史事在每一个时代 有什么样子的传说;(三)研究这件史事的渐渐演 进,由简单变为复杂,由陋野变为雅驯,由地方的 (局部的)变为全国的,由神变为人,由神话变为 史事,由寓言变为事实;(四)遇可能时,解释每 一次演变的原因。 1926年,顾颉刚把古史讨论论文汇编为《古史辨》 第一册,并写了一篇长达万言的《自序》。到1941 年为止《古史辨》共出7册,收论文350篇,不仅集 疑古文献之大成,同时也兼收这一时期其他非疑古 派学者关于古史研究的论著。在《古史辨》的推动 下,疑古辨伪形成风气,学界中一些有共同疑古史 观与批判精神的学者形成了所谓“古史辨派”。

梁启超与严复在书信中探讨文明问题:“西人百年 以来,民气大伸,遂尔勃兴,中国苟自今日昌明斯 义,则数十年其强亦与西国同在此百年内进于文明 耳。故就今日视之,则泰西与支那诚有天渊之异, 其实只有先后,并无低昂,而此先后之差,自地球 视之,犹旦暮也。地球既入文明之运,则蒸蒸相逼, 不得不变,不特中国民权之说即当大行,即各地土 番野猺亦当丕变。”(《与严幼陵先生书》) 前引严复所谓“文明”(1896)乃指人类脱离野蛮进 于有序状态的一般人类文明,是学术上的专门词汇; 梁启超所指则偏重民主、法制等近代文明,以后逐 渐成为汉语中的常用词。

1896年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使用了“文明” 一词:“大抵未有文字之先,草昧敦庞,是为游猎 之世。游,故散而无大群;猎,则戕害而鲜食艰 食,:此所谓无化之民也。文字既兴,斯为文明之 世。文者以言其条理也,明者所以别于草昧。出草 昧,入条理,非有化者不能。”——与“野蛮”相 对的“文明”。 以后又在其《政治讲义》中对文明进行了阐释: “文明者,西人谓之。更问有知其字之原者乎?案 其字乃与市府或城邑之字,同原于辣丁之所谓一邑 之众是已。可知西人所谓文明,无异言其群之有法 度,已成国家,为有官员团体之众。其人之动作云 为必与如是之团体社会相宜,怀刑畏法,有敬重国 家,扶翼同类之德心,必如此,而后乃称为文明人 也。”——“文明”指社会物质与精神成果之总体表 征。
二、“文明”语源
《周易· 大有》:“大有,元亨。”《彖》曰:“大 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 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象》曰: “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司马光:“火在天上,明之至也。至明则善恶无所 遗矣。善则举之,恶则抑之,上之职也;明而能健, 庆赏刑威得其当,然后能保有四方,所以顺天美命 也。”(《温公易说》) 《尚书· 舜典》:“濬哲文明。”孔颖达注:“经天 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冯友兰:“我曾说过,中国现在之史学界有三种趋势, 即信古、疑古及释古,就中信古一派,与其说是一种趋 势,毋宁说是一种抱残守缺的人的残余势力,大概不久 就要消灭;即不消灭,对于中国将来的史学也是没有什 么影响的。真正的史学家,对于史料没有不加以审查而 即直信其票面价值。 “疑古一派的人,所作的工夫即是审查史料。释古一 派的人所作的工作,即是将史料融会贯通。就整个的史 学说,一个历史的完成,必须经过审查史料及融会贯通 两阶段 ,而且必须到融会贯通的阶段,历史方能完成。 但就一个历史家的工作说,他尽可作此两阶段中之任何 阶段,或任何阶段中之任何部分。任何一种学问,对于 一个人,都是太大了。一个人只能作任何事的一部分。 分工合作在任何事都须如此,由此观点看,无论疑古释 古,都是中国史学所需要的,这其间无所谓孰轻孰重。”


徐炳昶:“很久就听到人家说:按着岁差的道理, 《尧典》上所记二至二分的中星的确是四千年以前 的,当时我因为想救出《尧典》上所记的材料,就 想到天文上的现象可以说是恒定的;现代天文学的 进步可以说已经达到相当的精确的程度。我们如果能
用现代天文学的精确知识证明《尧典》上所载的天文现象实 在非四千年前不能有,那岂不是已经可以证明这种传说虽然 是登简策的时期相当晚,它自身却是很古老的和可靠的传说? 这一部分可靠,岂不是就可以推论别部分也并不是向壁虚造, 它因此也就可以增加了不少分量?这样的意思虽然是很诱惑 人,但因为我个人对天文知识仅有一知半解,无法达到目 的。” (1946)

近代“文明”一词乃从西方传入。
英语中civilization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初期。其 含义与用法一度与culture非常接近且夹缠不清。 Civilize(v.)教化、开化;civilized(a.)文明的, 有礼的;civilizable(a.)可教化的 Cultivated / cultured(a.)有教养的 在19世纪西方, Civilization首先和culture一样,表 示开化、有教养的;其次才表示由历史学家所建立 起来的“文明”涵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