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考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以及你准备怎样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门科?
(1)为什么要学习:①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②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③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④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明确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必胜的信念;⑤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

(2)怎样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世界联系中国;成就联系挫折;现实联系历史;现在联系未来。

2、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
(1)积极贡献有:
①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

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和许多精辟的思想及论证。

③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

④揭示和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2)历史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空想社会主义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②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不能不是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不能不充满幼稚的幻想。

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他们从道德情感出发认同社会主义。

3、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有六项:
(1)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进程。

(2)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

(3)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

(4)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

(5)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掌握政权。

(6)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还要经历几个历史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4、试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基本特征和重大弊病。

(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①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关系等诸多方面。

①政治方面的表现是: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软弱低效的监督机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②经济方面的表现是: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③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是:文化团体国家化;领袖言论神圣化;公共舆论一律化。

④对外关系方面的表现是: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关系从20世纪20年代新经济政策阶段的对外开放转向闭关锁国,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转向冷战对峙,甚至准备并进行热战对抗。

苏联还立足于领导世界革命,要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挥中心,控制中心和统治中心。

(3)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重大弊病
①政治上过度集权,缺少民主与法治。

②经济上管得过死,缺少效率与效益。

③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

④对外关系中输出革命,盛行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

⑤斯大林模式还培植了一个党政军高薪官僚特权集团。

5、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第一是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第二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第三是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历史教训:第一,要警惕右面的,但主要是坚决彻底纠正“左”的错误;第二,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第三,要警惕世界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

6、如何认识当今越、古各国对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
越南:1 在经济上推行农业革新和城市经济革新,实行对外开放
2 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警惕西方国家的“西化”、“分化”
3 在对外政策方面,奉行独立自主、多样化、多边化的外交政策
存在的问题:1 国内经济发展极不平衡2 资金短缺、工业基础薄弱3 政府办事效率低下
4 人口增长过快,农村人口压力大
5 腐败
古巴:古巴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起就开始对社会主义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新探索,尤其是苏东巨变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苏东巨变后,社会主义古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一方面来自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和古巴主要的外贸市场大多中断,国内经济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美国趁机对古巴加紧实行封锁高压,企图一举搞垮古巴社会主义政权。

2 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

在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基本原则和方向的同时,古巴共产党及时总结苏东各国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强调要更加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将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顽强战斗力的党。

3 坚持反对美国的封锁,推行全方位的外交。

在长期受美国政治孤立、经济封锁与制裁的形势下,古巴改变过去完全依托苏东国家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实行灵活的多元化、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扩大国际空间,打破美国封锁,提高国际地位,尽量为国内的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4 积极探索有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在城市改革方面,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合理发展的方针。

在农村改革方面,一方面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在农业经营机制上,减少国家对土地控制的范围。

7、试述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1强调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 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3 强调人的
全面发展,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4 强调社会发展阶段的长期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5 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化了对执政规律的认识。

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1 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越来越大2 腐败3 政府办事效率低下,政府机构臃肿 4 政府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体制不健全。

8、试述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世界社会主义前景的关系。

(1)全球化及其特征
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包括各地域、各民族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安全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过程。

其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①全球化实质上是生产社会化、分工国际化发展的结果。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各民族国家为了追逐自己的利益、满足自身的需要,加速了生产社会化、分工国际化的进程,并使这一进程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和延伸,使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

②统一和多样并存。

一方面,全球化具有多领域、全方位的广泛性特征。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并逐步由经济领域依次扩展到政治、文化、安全、环境等诸领域。

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尤其是交通、通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整个世界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讲都被高度压缩,物流、信息流和人员、资金等流动打破空间壁垒,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流动,使全球浓缩为一个“地球村”。

③发展不平衡。

由于世界各个民族国家生产力发展程度、交往普遍化程度以及现代化程度的差异,致使不同民族国家全球化程度不同,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性。

发达国家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在全球化过程中分享越来越多的利益;不发达国家以被动的方式融入全球化进程,不仅享受不到全球化带来的利益,而且使自己民族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失;发展中国家在保护本民族国家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以积极姿态参与全球化过程,力图通过全球化过程促进本国的现代化发展。

④充满矛盾和冲突。

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变成了全球问题,资源、生态、人口、污染、核武器、恐怖、安全、环境等问题,单靠某一个国家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借助全球性的力量才可能解决。

(2)与世界社会主义前景的关系
①社会主义国家应该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使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融入全球,因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开放性,而不是自我封闭性。

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要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同融入全球化之中。

③当今的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发达国家特别是超级大国,不仅利用全球化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而且企图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西化”和“美国化”。

但它们并不能随心所欲,不受限制。

而且与此同时,它们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也在发生一定的变化。

它们将在自身内部矛盾的推动下,向社会主义过渡。

(1)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

生产力方面,知识化、智能化、高技术已成为生产进步的重大动力。

由此深刻地改变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生产关系方面,通过自我调整缓解了劳资矛盾,增强了社会稳定,在所有制上,国有经济比重增加,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2)上层建筑的变化和资本剥削方式的重大变化。

资本剥削形式的新变化:第一,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实现隐蔽化智能化的趋势;第二,受股权分散化的影响,劳资之间的剥削关系发生变化;第三,资产阶级统治方式发生的新变化。

(3)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随着中间阶层的出现,社会基本矛盾不仅表现为两大阶级的对立,而且越来越向着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种族以及不同政治派别之间扩散,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阵营的区分不再那么明显,阶级对立日趋淡化。

(4)当代国际关系的新变化。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国际关系呈现多边化的趋势,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与拉美、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10、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对当今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新观念?
(1)①人类社会正面临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

②人类社会正面临两种制度和平共处、合作、竞争和斗争的新时代。

(2)对当今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我们应该树立的新观念有:①人类社会正面临科学技术全面加速发展时代。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并没有使资本主义摆脱必然灭亡的命运。

②经过全世界人民的斗争,新的世界战争并非不可避免。

③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的两个主题。

④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⑤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搞好本国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

⑥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处理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这决定世界社会主义命运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处于并存、共处、竞争和斗争新时代。

⑦共产党要善于联合各社会主义政党,尤其是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实行多党合作,结成广泛统一战线。

11、在当今时代,科学社会主义主要面临哪两大挑战?应该如何正确应对这两大挑战?(1)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两大挑战
①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为什么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还能带头掀起第三次科技革命?当代资本主义究竟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新阶段?为什么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竞争不过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当代世界资本主义?
正确的应对策略:首先应该认识到资本主义还有存在的必然性,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认识到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还很漫长。

其次要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来发展壮大自己,增加社会主义的吸引力。

再次要看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存在的社会主义因素,尤其是这种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社会主义因素也将引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要鉴定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社会主义的信心。

②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为什么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越来越超过科学社会主义?应该怎样看待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及其走势?苏联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为什么大都社会民主党化,并从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民主社会主义?怎样正确对待民主社会主义?
正确的应对策略:1 在理论上要区分社会党指导思想中腐烂体系2 在纲领上要区分社会党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之处 3 在路线上要区分社会党领导社会革命改良主义的本质 4 在政策上要看清社会党维护资本主义 5 在派别上要区别对待社会党领导层中左、中、右三派6 在干群关系上要区分社会党的领导层和基层广大党员
12、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1)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理想和信念,对人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开辟了崭新的发展道路,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3)共产党和多种社会主义政党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者、社会主义力量的组织者、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和许多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4)由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带头开创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根本的优越性。

(5)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
立。

(6)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不断挫败帝国主义的战争阴谋和霸权行径,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3、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曲折性及其前景?
(1)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曲折性:道路的曲折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是人类历史上的崭新事业,其前进的道路必然更加曲折;人们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2)应当看到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新振兴的先锋和中坚;世界共产主义政党和各类社会主义政党率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困难中坚持斗争,在调整中继续发展。

1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搞好党的建设。

(2)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3)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努力探索反映时代特点、适合本国国情和具体历史条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

(5)善于把握时机,勇于在历史转折关头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1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1)必须防止和反对“左”、右两种错误思想倾向。

(2)必须善于把理想和现实、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近期切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3)必须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革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4)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改革。

(5)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防止和反对大党大国主义。

16、怎样开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局面?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2)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3)努力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在不发达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1)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①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战争造成资本主义统治战线的薄弱环节;②国内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人民除了起来革命就没有别的出路;③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把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④无产阶级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2)落后国家首先发生革命是社会形态转折的常态。

历史上首先发生革命进入新的社会形态的不是发达的国家,而是较落后的国家。

从生产方式更迭的历史看,率先建立新的生产方式的国家,既不是旧的生产方式发展最充分的国家,也不是旧的生产方式最不发达的国家,而是这种生产方式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尚不充分的国家。

这是社会形态转折的常态,历史发展的通例。

(3)落后国家首先发生革命符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的生产方式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上建立上层建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均有反作用。

社会的外壳是由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构成的。

发达国家生产力发达,经济基础比较雄厚,上层建筑强大而完善,加上发展时间较长,统治经验丰富,社会外壳比较坚固。

它们可以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缓和社会矛盾,使生产力的发展难以突破社会的外壳。

而落后国家则相反,由于经济基础差,社会不稳定,社会制度难以成熟,统治经验缺乏,社会外壳不够坚固,一
旦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发生要求改变生产关系的革命,就较易冲破社会外壳,进入新的社会形态。

18、谈谈这场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

这次危机的源头在美国,我们要探析根源必须从美国入手,特别从美国经济金融制度推行的经济金融政策入手。

这场危机的机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性过剩与不足的失衡。

自1973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国际货币制度成为美元本位,其实质上是信用本位,这为美元无限发行开了方便之门,全球流动性过剩成为一个基本态势。

但是鉴于经济周期的影响,时而又出现流动性不足,这就导致货币当局时而放松流动性,时而采取紧缩。

与此同时,美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不断增加,高达GDP的5%以上,美国用信用美元换取了大量廉价国外的商品和劳务供美国消费,美国向全球输出流动性,又用各种美元金融资产换回美元。

因此,国际货币制度体系的缺陷,流动性失衡是这场危机根源所在。

(2)创新与监管的失衡。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但是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

过度创新、盲目创新,创新离开了监管,必然失去方向,带来危害。

一是监管漏洞多。

这场危机暴露了美国监管体制改革滞后。

二是对金融创新的监管不力,鼓励多,监管少,特别是场外(OTC)市场衍生产品发展过快,监管滞后。

三是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乏力。

(3)放任与干预的失衡。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近三十年以撒切尔、里根为首鼓吹的私有化、民主和市场自我调节的新自由主义成为英美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并成为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成为美国在全球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工具的理论根源。

新自由主义突出强调“最少的政府干预,最大化的市场竞争,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市场自我调节”。

正是这种对市场过分信任的理念助长放任了市场微观主体的非理性行为,造成了市场的内部坍塌。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应对这场危机采取的干预,以至收归国有等措施,包括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认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4)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

虚拟经济是指市场经济中在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基础上产生的虚拟资本活动。

实体经济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虚拟经济是在经济发展进入一定阶段在实体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济形式,其发展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并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

美国作为世界最强的经济大国和资本大国就在于其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很强大,形成了美国资本市场垄断地位和美元霸权地位。

当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时,虚拟经济发展会促进整个经济发展;但当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时,则会产生经济泡沫,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必然会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甚至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是虚拟经济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也正是上述失衡进一步造成虚拟经济的膨胀,造成房地产市场、抵押证券市场失去价值基础,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并波及实体经济,使许多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19 结合这场金融危机谈谈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还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起的,流动性过剩和不足的失衡,金融创新和监管的失衡,放任和干预的失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失衡,这些是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机制根源。

这都重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强大的生命力和预见力。

马克思曾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起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近三十年以撒切尔、里根为首鼓吹的私有化、民主和市场自我调节的新自由主义成为英美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并成为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成为美国在全球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工具的理论根源。

它全面否定马克思、凯恩斯和西方社会改良主义,鼓吹私有化、金融自由化和取消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金融危机上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马克思金融危机原理为我们研究现实危机提供了理论基础。

根据马克思原理,金融运动的中心是货币,货币危机是金融危机的一般特征。

金融危机之所以归结为货币危机,是因为生产和财富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