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时节传统饮食_清明节传统食物有哪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节时节传统饮食_清明节传统食物有哪些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

既然这样,那你知道清明节的饮食有哪些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清明节时节传统饮食有哪些,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食物
清明节节与寒食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

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

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

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

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

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

”清明前后,螺蛳肥壮。

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

”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

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

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

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

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

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

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

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

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

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常又好。

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

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清明节的饮食常识
清明节到来之际,各地民间有不少应景的传统食品,如青团、暖菇包、馓子、润饼等,都是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食。

1、注意不要“病从口入”
清明节的时候天气可能会有些变化,这个时候需要积极的注意感冒,避免病从口入。

而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2、忌食“发物”
清明节是很多疾病发生的时节,这个时候就需要患者们在饮食的时候注意发物,因此节气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

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清明节适合的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

养生的汤品宜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鲜土茯苓煲猪展、咸菜滚黄沙蚬、猫爪草煲猪瘦肉等。

3、养生重在养肝
春季养肝是重点,所以养生的重点应该放在养肝上面,积极做好养肝护肝的工作,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

所以,春季的养生保健方法应以养肝为主。

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和谐,各个脏腑的功能也能维持正常。

因此,清明养生重在养肝。

调养肝脏有“养肝”和“清肝”之分。

具体方法有多种,如以肝养肝、以味养肝、以血养肝和以菜养肝等。

4、饮食清补为主
清明节时的饮食还是应该以清淡温补为主,不要吃太多重口味的食物,清明正是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之际,亦日渐趋暖,所以天气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阴雨绵绵,人体常会出现四肢麻痹,在汤品调理中,除了要利水渗湿外,还要适当补益,因而养血舒筋最为重要。

清明时节的饮食要清淡,应定时定量,限盐,补钾,以清补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上火,可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益肺。

5、清明前后多喝菊花茶
清明前后不妨喝一些菊花茶。

中医认为,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若菊花与桑椹(可养血柔肝、益肾润肺)同泡茶喝,可收到肝肺同养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过,会使肝木失于滋养,反倒伤肝,所以饮用菊花茶要适量。

清明节各地的传统食物
1、子推燕
在北方应节食品中,有一种子推燕,是用介子推的名字命名的。

宋朝时,人们用面粉和枣泥捏成燕子模样,用柳条串起来挂在门上,以召唤介子推的灵魂,故称之为子推燕。

陕北榆林、延安清明时则蒸子推馍,也叫老馍馍,像古代武将的头盔,大到半斤至一斤,里面包着鸡蛋或红枣,上面有个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

面花是用面做的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这是给男人们食用的。

而女的吃长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吃抓地髻馍。

孩子们吃燕、蛇、虎等面花,男孩们最爱吃虎馍。

此俗至今还在流传。

2、青团
在南方的应节食品中,江浙一带吃青团很有特色。

相传太平天国李秀成兵败被清军追杀,就装扮成农民赶牛犁地才躲过了清兵的追捕。

但清兵在村里设兵搜查,他不能进村,却饿得难受,就让村民张三给他找吃的。

张三看见艾草灵机一动,就把艾草煮烂加上糯米,蒸出青光光的团子给李秀成送去,李才吃饱了肚子。

此事传扬开来,就成了
清明时的一种新食品。

后来制作方法更多,也更好吃了。

江浙一带清明也常吃红祸等。

3、润饼
在闽南一带清明吃润饼,也称春卷、春饼。

做法是以很薄的面饼为皮,以青菜类如豆芽、韭黄、芹菜、红萝卜和豆干、肉丝等切成丝为馅,撒上糖粉、海苔酥等粉末卷成筒状就可食用。

4、撒子
本名寒具,源于魏晋时期。

撒子是油炸面食,酥脆可口,有的撒上芝麻更好。

在《齐民要术》中说是环饼。

现在南方、北方和西北维吾尔族、回族中仍有这种食品。

5、清明螺
在南方,清明时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素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清明吃螺肉叫挑青,吃后将螺壳扔到房顶上,说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便于养蚕。

可带壳炒食,也可煮熟后挑出螺肉凉拌或炒食。

6、节蛋
清明吃鸡蛋,被称为吃节蛋。

节蛋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画蛋,是将鸡蛋、鸭蛋煮熟后,用茜草汁作为染料,在蛋壳上描绘花卉。

过数日将蛋壳剥去后,蛋白上便显出蓝色的花纹图案,煞是好看。

另一种则是雕蛋,是将鸡蛋、鸭蛋煮熟后,先用笔在蛋壳上绘上花纹图案,然后用刀雕刻,将整只蛋镂空,再将蛋清、蛋黄依次取出。

其雕工之精细令人赞叹,既可以吃,又可以观赏。

7、面花
做面花是陕北妇女的拿手好戏。

她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

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日用品,辅料则是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

蒸出来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艺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马上吃掉。

8、清明果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

清明果的
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

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蓝,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满满当当地堆在蓝子里,煞是好看诱人。

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们又像摩术师,青青的艾草一转眼就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