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nle County),属河南省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面积623平方公里,人
光明路
口52万(2008年),耕地58万亩,辖3镇9乡、322个行政村。
邮编:457400 代码:410923 区号:0393。
南乐县辖:、、、、、、乡、、、、、。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南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表及地下水源充足,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农副产品,是豫北地区重要的粮食基地。
南乐位居中原,交通便利,承东启西,连南贯北。
东靠,西依干线,南距石油基地40公里,北达首都480公里,占三省交汇的特殊区位,经营四方的方便优势。
纵贯全境,安(阳)济(南)公路横穿东西,穿境而过,直达豫西北,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历史沿革
南乐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夏为,汉初置乐昌县,属东郡,其址位于今南乐县城西北17.5公里仓颉陵北侧,因县内古有城,相传为之子昌意所筑。
“乐”取沃野平壤,茫茫乐土之意。
西晋置昌乐县,县治与乐昌同垣。
何以将乐昌二字颠倒过来,可能认为昌在乐后,与古圣昌意之名不恭有关。
南乐旧志与新志,皆言此县寻废。
晋置废昌乐县时间和何以置废匆匆,其因不祥。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分复置昌乐县。
隋大业元年(605年)废昌乐县入繁水县。
唐武德五年(622年)再置昌乐县。
六年(623年),昌乐县治由吴村北(即仓颉陵北侧)向东南迁至谷村一带(距今南乐县西北10公里)。
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晋王避其祖父讳,以新治在旧治南,故改名南乐。
一说在晚唐出土的墓碑志中已有南乐之名,南乐名称始于何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九月,为避河患,敕令南乐县东迁今城,即今南乐县城。
文化民俗
南乐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是造字圣人故里,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在这里精研天文。
著名表演艺术家河南坠子皇后,名冠神州。
著名国画家,有丹青梅花王之称。
古迹有仓颉庙、、赫胥陵、明文庙、十二牌坊及八大唐槐等,古朴典雅的民俗民风,多种新颖的名优特产,风味多彩的小吃,形成南乐独具特色的经济开发环境。
本县通用南乐方言。
南乐方言属汉语华北官话中的,接近普通话。
一县之内的方言又有差异,根据音系方面差别,可将全县分为:县城周围、元村、梁村、县东南边沿带四个方言小区。
经济发展
南乐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较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
全县有十万亩优质苹果、二十万亩棉花,是优质果、棉生产基地和全国兔肉出口基地。
工业有化工、轻工、纺织、电子、酿造、机电、食品、抽纱工艺、草制工艺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南乐主导产业突出,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强大优势,形成了粮食、林果、蔬菜、畜牧四大支柱产业,拥有30万亩优质小麦、20万亩林果、20万亩蔬菜、800万只鸡、30万头生猪、15万头肉牛六大生产基地,年可供12万吨优质专用小麦、10万吨以上苹果为主的鲜果、100万吨蔬菜和11万吨蛋禽产品。
南环
南乐工业化进程迅猛,形成了以、、为主的精细化工,以石膏天花板、纸面石膏板为主的装饰建材业,以面粉、三粉、酿酒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抽纱、草制品为主的工艺品加工艺品加工业四大生产体系。
南乐市场繁荣,流通活跃,目前已成为河南省北部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农机、粮食、林果、畜禽产品经营集散地。
南乐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政府建设发展迅速。
全县已实现“四通”。
城内有高级宾馆、招待所、酒楼10余家,衣、食、住、行便利,设备先进,投资环境优越。
全县程控电话装机容量为20000门,长途电话线路24条,可向国内外直拨。
电力供应充足,大小变电站7座,装机容量8.75万千瓦,供电量1.2亿度。
自来水厂两座,日供水量4500吨,可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南乐县科教文卫事业发展较快,全县科研单位3个其中液压件厂第二代摩托车气缸体研制获市科技星火二等奖。
提花台布研制获省科技星火三等奖。
南乐教育
全县目前有中小学352所,各类教师3719人,几年来升入高等学府的人数在濮阳市位居榜首。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7%,1998年顺利通过省、市“普九”验收。
,始建于1951年,是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占地76102平方米,建筑面积35255平方米,拥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0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58人,其中专任教师203人,特级教师6人,具有中高级职称者占60%,学历合格率100%,学校图书馆藏书15万余册,教工及学生阅览室订有各类报刊600多种,按国家Ⅰ类中学标准配备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现代化教学设备:高标准的理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音乐美术活动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校园网络系统、风雨球场。
学校有完备的食宿条件,餐厅可容纳2000多人同时就餐。
特色小吃
一、灌肠
煎灌肠
以猪肠,猪血为主料,加葱、姜、花椒粉等佐料,灌制而成。
南乐县传统风味之一,全县各地均有出售。
吃法多种多样,旧日古庙会上常有简灶煎炸灌肠出售,老年人赶会多食之,以为口福。
二、牙枣
历史上传统风味之一,约出产于南乐城郊一带。
古为进贡食品。
是南乐“三宝”之一。
牙枣制作工艺:秋天新枣成熟,选个大肉肥、核小者,置笼内蒸熟,然后去皮去核,放在笼箅或苇箔上凉晒,每天翻动数次。
如此,白天艳阳照晒,夜间玉露浸肌,兼之金风吹拂,历数日后枣色渐成暗黄,上面结上一层薄薄枣霜。
牙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人们说它“肥斗斗、肉牛牛、筋盈盈、甜丝丝”。
节日走亲访友,此是上乘馈赠佳品。
今已少见。
三、元村豆腐干
元村豆腐干
元村镇名产。
元村豆腐干历史悠久,以上乘豆腐作原料精制而成,色呈乳白,咸淡相宜,味道可口,含水量适中,经久耐存,是酒席必备佳品。
元村豆腐干市场信誉极高,每年春节供不应求,机关、饭店订购者络绎不绝。
亲友间常做为礼品相互馈赠。
建国初期。
曾出口到日本、朝鲜等国家。
四、烧饼
因烧烤炉子类似鸡窝,所以又称“鸡窝烧饼”。
烧饼以发酵白面配葱花及花椒面油、夜糖、芝麻等用锯沫烤制而成,皮焦里软,咸甜适口,系南乐县传统风味之一,与外地产品不同。
分三层,味道各异。
城乡皆有出售。
近几年来出现糖馅、肉馅烧饼上市,颇受欢迎。
五、芝麻糖
以南乐西关产品称著,南乐县传统风味之一。
芝麻糖以小麦培麦芽榨汁制作而成,状呈“8”形,芝麻掩体,味香甜而口酥。
六、南乐壮馍
壮馍
南乐大众小吃。
俗称肉饼,已有100多年历史。
南乐城旧有刘家壮馍和霍家壮馍。
刘家壮馍创始人刘长青,世居县城东街,以打壮馍为生,颇有名气,至今已传三代。
今刘家壮馍店在县城老十字街东路北,刘长青孙刘志领继承祖业,开店经营。
霍家壮馍创始人霍泽,已传三代,至今不再经营。
刘家壮馍形如圆月,直径约30公分左右,皮分4层,面皮肉馅、馅以鲜羊肉为主,以葱、姜、菜蔬、香油等多种祖传佐料搅拌而成。
皮为小麦精粉,
经过面板面、馅包装成形后,放在特制工具平底煎盘(铁制)中进行烤制加工,火候和时间要恰到好处,经几次翻动即成。
熟后的成品壮馍,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食之鲜而不膻,香而不腻。
1993年6月,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来南乐,食用刘家壮馍后,赞不绝口。
七、鸡蛋果子(馃子)
南乐小吃又称鸡蛋布袋。
制作果子的面放入碱和矾进行发酵,摸油切成近一尺的条放入油锅炸制,待变成黄色捞出,在一端撕开小口,打入鸡蛋并用手压匀,再放入油待炸带到金黄色捞出即可。
鸡蛋果子皮焦里嫩,吃起来不但有面的甜味也有鸡蛋的香味。
配上咸菜,是很好的早点。
李氏肘子
八、千口乡大清村李氏肘子
南乐县千口乡大清村李氏肘子在南乐县颇为有名,被称为豫北的“东坡肘子”,公司在董事长李先生的领导下,公司日益发达。
欢迎各界人士前来品尝!
南乐方言
南乐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隅三省接壤处。
全县43.9万人,通用南乐方言。
属汉语华北官话中的中原官话,接近普通话。
一县之内的方言又有差异,根据音系方面差别,可将全县分为:县城周围、元村、梁村、县东南边沿带四个方言小区。
县城周围包括城关镇、杨村、张果屯、西邵、寺庄、近德固、福堪、谷金楼乡、韩张镇及千口乡大部,人口3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79.6%,该区方言是南乐的主要方言。
主要特点:尖团音分明,有节奏感,语尾拖长腔,且多降升调,口语有一些合音字。
元村方言区,限元村镇所辖全部村庄,人口4.3万,占全县人口的 9.9%。
某些字音同濮阳、滑县方言接近。
普通话中基本音节是zhi、chi、shi的字,元村话中大部读作[tſi]、[tſ‘i]、[ſi],听起来好象ji、qi、xi,普通话中读zhu chu shu的字,在元村话中大部读作[tſy]、[tſ‘y]、[ſy],听起来很象ju、qu、xu这是元村话区别城关话的重要标志。
梁村方言区,在卫河西岸,梁村乡所辖全部村庄,人口3.6万,占全县人口的8.2%。
主要特点不分尖团,没有尖音,邻近河北魏县的千佛、吴村、安庄等村庄部分人把声母是z、 c、s的字读作zh、ch、sh,口音生硬拗口。
县东南边沿地区包括千口乡的武家村、杜家村、阎村、张庄集、樊村、西节村、郭村、枣科、焦村、李家村、大清,人口近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3%,从语音到语汇很大程度上近于山东莘县。
主要特点:声母sh、f相拼的合口呼韵母u、uo、ui不分,ei、ai混用,比城关话多一个声母,代表字有娘、牛、年等。
究其各方言小区特点的渊源,原因有三:
(1)受行政区划的影响南乐县位于河南省东北边沿冀、鲁、豫三省交界,县西梁村乡与河北魏县,县东南边沿区与山东莘县,世代相邻,联姻通商,交际因便利而频繁,语言互为感染,故县西梁村乡口音与河北相似,县东南边沿区口音近于山东。
(2)地理环境的局限旧时,县西卫河、县东徒骇河为天然屏障,交通受阻,两岸人民往来不便,水土相邻,语音有异。
县东、县东南边沿地带同与山东接壤,而县东受徒骇河的阻隔,语音亦不受其影响。
再则,南乐自古多南北向官道(即大路),东西官道极少,人们南北流动性大,交往多;东西流动性小,交往少,这也是形成南乐东西语音差异的原因所在。
(3)移民带来的语音差异元明之际,由于战乱、灾害,南乐境内人烟稀少,明初曾徙山西之民实南乐。
移民并非来自一地,语音各不相同,外地移民与本地居民语音互为杂糅、融合,形成不同的方言区,这是元村话别出一格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是形成南乐现阶段各方言区语音特点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的频繁,以及普通话的推广,使用方言土语的人越来越少,群众语音逐渐向标准化(普通话)发展。
尤其是学校实行普通话教学,对于语言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南乐旅游
文庙
即孔子庙。
俗称“黉学”(学堂),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称孔庙为“文宣王庙”,元明以后简称“文庙”。
南乐文庙
文庙位于南乐县城东南隅“一篑山”旁。
明三年(1370年),由南乐县主薄叶伯瑾始建,当时规模不大。
五年(1407年)知县吴文质、正统四年(1439年)典史周郁相继扩建学基,使之形成一规模宠大的建筑群,东南两边至城墙脚下,西至大道,北至净土寺。
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寝殿、戟门、棂星门、月新斋、时习斋。
嗣后比试、嘉靖、、年间都做过增修扩建,增添了东西两庑,凿泮池,环以石栏,扩建“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牌坊等,使文庙初具规模。
清朝、、、光绪年间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翻修。
清未整个建筑群尚且完好。
民国以后,圮毁日甚,至建国初,仅存大成殿和寝殿,俗称“大殿”和“小殿”。
大成殿,以北宋哲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而得名。
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九脊顶,斗拱及殿内原木建筑结构基本完好。
柱基为石质覆盆式,殿外有月台1.3米,殿顶为黄色琉璃瓦古色古香,是宫殿式与民间建筑相结合的艺术产品,寝殿位于大成殿后,歇山九脊顶,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清代典型的民式
建筑。
整个大殿宏伟高大,飞檐凌空,古朴壮观。
周围树木葱郁,景色宜人。
1980年以来,河南省文物局拨款维修文庙大成殿,成为人们游览参观的胜地。
宋耿洛汉墓群
位于县城东北二十公里福堪乡宋耿落村南300米处,土冢,占地1000多平方米,为东汉公侯墓群。
明《正德大名府志》、《南乐县志》均称其为赫胥陵,说是上古赫胥氏陵墓。
经1978年、1999年两次挖掘,出土国家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多件,是河南省最大的汉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古槐
南乐城内原有八株古槐,相传是唐朝人所植俗称“八大槐”。
今仅存1株,位于县城东北,高约15米,树围4.8米,枝繁叶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大景”
南乐县曾有“繁水荷花、方山夕照、傅潭秋月、演教晨钟、黄河晴波、翠香古亭、梦山三峰、古塔联岚”八处独具特色的景观,随着自然变迁,这些景观现巳不复存在。
黄泥岗
仓颉陵
位于南乐县五花营村西北,《》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就发生这里。
仓颉陵庙
仓颉陵位于南乐县西北18公里的梁村乡吴村,在漳河故道之北,仓庙之东。
仓颉陵为一高5米的大土丘,占地约2700平方米。
仓颉陵原有陵门,地叫朝天门(见“朝天门”),硬山式砖木结构,檐下有匾额,书“史皇林”三字。
如今陵门已无,不知圮于何年。
南乐名人
仓颉——史皇氏,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今南乐吴村人;
一行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南乐)人;
,籍贯河南省南乐县杨村乡后烟村。
中国广电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央电视台业务指导执行主席、新闻中心播音部副主任、主持人大赛评委会主席。
《》播音员、元首出访随团记者;
(1916.11~2009.2),原名任鸿让,县西百尺村人,曾任浙江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兼省军区第一政委,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13~),名珍,字献瑞,县东夏庄村人,曾任北京市副市长,郭献瑞擅长书法,行书道劲隽秀,为世人称道;
(1919~),原名韩世朝,字惠卿,梁村乡张庄人,曾当选为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代表,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国家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会长等职;
端木梦锡(1900.11~2000.8),名九龄,县城南后街人,中国著名国画家。
历任成都南虹艺专、武汉第十五中学美术教师。
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武汉分校教授,江汉大学名誉教授。
端木庆顺是世纪老人我国著名国画家端木梦锡之孙、继承人。
1964年出生于河南南乐。
现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文人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濮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濮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仓颉书画院常务院长,端木梦锡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
被授予“中华书画艺术家”、“当代中华文人书画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其作品被录入多部书画集和《中国当代文人书画精品大典》。
音乐含义
南乐(yuè),的别称。
“南音”一词最早应该出现在汉代,《》云:“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
”高诱注曰:“南歌,取南音以为歌也。
”“南音”文献有载。
《音初》记:“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女乃作歌。
歌曰:‘侯人兮猗!’实始作南音。
”从“侯人兮猗”与《楚辞》体式相类来看,南音主要应指楚音,也很可能包括长江下游的吴音和越音。
(杨匡民:《楚声今昔初探》,《江汉论坛》1980年第5期。
)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弦管」、「郎君乐」、「郎君唱」等,各地名称不一。
「南乐」乃就流传地域而言,如厦门大多称“南乐”;「弦管」指南管音乐以丝竹箫弦为主要演奏乐器,古代大多称“弦管”;「郎君乐」、「郎君唱」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
还有称“锦曲”、“五音”等。
历史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
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
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
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
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元朝时,文人加入戏曲创作,南音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内容,一方面模仿其风格从事创作。
及至五大传奇《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及《杀狗记》产生后,更丰富南音曲文;此外各地声腔亦为南音所吸收、融合。
至明代中叶以后,流行于江浙一带昆山腔、弋阳腔传入闽南,亦为南音所吸收,而创作亦日渐增多,迄清代,南音已相当成熟。
南音的源流研究资料不少,主要有以下一些论点:
○1。
南音肇始于秦汉的“相和歌”,如“趋”、“乱”、“艳曲”都带有南音的影子;
○2。
南音起源于唐“大曲”、“雅乐”;
○3。
南音源自元明的“曲”;
○4。
南音形成于明清,北曲南迁形成。
古乐遗韵
南音也称"弦管"、"",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
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中国音乐词典》载“南音”条目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①周代的南方音乐,简称“南”。
②先秦已视作古乐的“南音”。
③即“”。
④曲艺的一种,用广州方言演唱。
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有一百多年历史,以清唱为主。
由此可见,南音、南曲之名古已有之,专指特定年代、特定地域的音乐;而“南音”又在一百多年前已为广东的地方民间音乐所名。
王骥德《曲律》中论及:“入元而益漫衍其制,栉调比声,北曲遂擅盛一代;顾未免滞于弦索,且多染胡语,其声近哓以杀,南人不习也。
迨季世入我明,又变而为南曲,婉丽妩媚,一唱三叹,于是美善兼至,极声调之致。
”又曰“《孺子》、《接舆》、《越人》、《紫玉》、吴歈、楚艳,以及今之戏文,皆南音也。
”这里所提到的“南音”、“南曲”是指今之“昆曲”,以及江、浙、赣一带的海盐腔、余姚腔、青阳腔、弋阳腔等。
所以“南音”、“南曲”古代、现代,以及地域不同,所指也不同。
源远流长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它荟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引了元曲、弋阳腔和昆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为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痴如醉的心田。
1、南音从中原走来
我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古乐的许多遗响与南音有相似之处,如先奏的五音之乐、音阶与宫调理论;宫角绕商等多重角的旋法特点;汉代的谱式记号及汉蔺相和歌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之演唱演奏形式;清商三调、相和五调等等均能在南音之中找其踪影。
(拙挫文:《南音标准音诸问题》对以上现象已作了详细诠释,此文故之)难怪《泉州府志》载有明万历年间的晋江寒儒苏浚作诗云:"满径苍苍烟雨突,长空浪卷晓云沈。
江头不断清商曲,留得春风与客心。
"苏浚是位南音爱好者,他所指的清商曲若不是南音又能是什么呢?因此,古时泉州南音很可能也有清商曲之称谓。
中原古乐之所以存活于泉州南音之中,这与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现象不无关系。
永嘉之乱(公元304-309年),晋人衣冠南渡。
宋太平寰宇记:"东晋南渡,衣冠士族,多萃其地,以求安堵,固立晋安郡,景云二年改泉州。
"泉州考古学家们还不断发现晋江流域一带有大量晋人墓地,特别几年前,于丰州茂霞村发现晋代一墓葬,存有"部曲印"之陪葬品,这更是这一史实的重要见证。
然而,南迁的晋人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记住这一史实,同时表以对晋国故土的思念而把原命名为南安江的河流易名为晋江。
东晋亡后,南朝统治的一百多年历史,南迁在江左一带的晋人,依然觉得江左不比南方太平、安定,因此又小批量地陆续由浙江入闽北、转闽东,而最后又在这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偏安东南一隅,依山傍水,犹如世外桃源的晋江流域一带沿江而居。
唐僖宗光启年间(公元885-887年)自河南陇亩起义的王潮、王审治兄弟入闽,据有闽中五州,立为闽王,建立闽国。
这次移民时间短而大批量。
其侄王延彬在南安设置招贤院,招贤纳士,中原士族如黄滔等纷纷迁地而南,一时泉州成为"海滨邹鲁"。
此时的泉州经济和文化已相当发达,已是"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了。
中原人的南渡,不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必然带来中原优秀的音乐文化,这对当时泉州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宋元泉州的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南音与交融发展
为什么南音古乐能世代相传,久唱不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在历史进程中除了不断吸收兄弟乐种的声腔来丰富自己外,其决定因素是长期与梨园戏交融发展。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汴京(今开封)沦陷,北宋覆亡而迁都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
赵宋皇族南外宗正司也自临安迁往泉州。
遗臣、遗民们纷纷南移,一时泉州成为南宋的陪都。
这时泉州港处于兴盛时期,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美誉。
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文化的繁荣。
以南音为基础,以带浓重的中州洛下正音的泉南腔为唱词吐音,并加以故事化了的梨园戏,此时应运而生。
应该指出,它与宋室南迁而带来的宫廷文化如家庭班(又称家班戏)不能说没有关系。
梨园戏以南音为母体音乐,以南音"曲"为主要唱腔,在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部分民歌以及其他戏曲声腔,诸如弋阳腔、昆山腔、青阳腔、潮调来丰富自己,而形成"上路"、"下南"、"小梨园"流派。
南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宫廷走向民间,又从民间搬上舞台而形成一种个性独特,雅俗共赏的传统音乐。
南音古朴、典雅、舒缓、低回的音调却最适合配以哀怨、忧伤、抒情、思念,特别是以爱情为题材的民间故事,因而,极富感染力,与民众心灵相通,深受人们的青睐,有雄厚、坚实的群众基础。
《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就有《陈三五娘》等梨园戏的痕迹。
它不仅记有南音的滚门曲牌,同时还标有唱词及南音工×谱的撩拍记号,这说明南音与梨园戏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
梨园戏的产生不仅丰富了南音的"指"与"曲"内容,同时通过演出实践而对南音的撩拍、乐器、定音等方面作了发展。
撩拍方面由原来二分音符为一撩而紧缩为四分音符为一撩;乐器方面则由品箫代替洞箫;定音方面也由"以工为商"为标准音的洞管定音法,一改为"以×代工"的品管定音法。
由于南音与梨园戏在历史长河中互为渗透吸收,互为交融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从某方面而言,梨园戏对南音所作的改革更贴近现实生活,群众也更乐意接受,这无疑起到完善南音和充实南音的作用,让南音艺术更具生命力。
不仅如此,闽南的其他地方戏曲,诸如提线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甚至芗剧(歌仔戏),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从南音中吸收养分来丰富自己,如歌仔戏最富特色的大广弦,不就是从南音二弦演化而来的吗?同样,闽南诸剧种在面向民众的演出过程中又不断地丰富了南音,实践了南音,让南音更贴近群众、更深入人心,而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