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材分析
《书戴嵩画牛》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3.学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的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4.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方法,明白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2.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下面我们复习一下这些词语,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
鼓琴善哉巍巍乎志在流水汤汤破琴绝弦
终身锦囊玉轴曝晒
2.昨天我们掌握了生字,学习了课文《伯牙鼓琴》。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言文第二则《书戴嵩画牛》。
二、学习《书戴嵩画牛》
(一)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1.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1)小组内合作对照注释,理解文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
(2)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自由读边在难懂的字词旁边做注释。
(3)小组内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2.小组内交流字词句的含义。
3.呈现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指导。
预设1:“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中“好”的意思。
师:“好”这里读hào,是喜爱的意思。
预设2:“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中的“尤所爱”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师:“尤所爱”是“尤其珍爱”的意思。
通过这个词的理解,悟出理解文言文的要注意联系上下文。
预设3:“一日曝书画”中的“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师:“曝”在文中的意思是晒太阳。
4.师:现在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注释,小组内合作,试着翻译全文。
小组成员汇报,师适时出示: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
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
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
”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二)练讲故事,言语实践。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意思。
指名说,教师随时补充。
2.小组内练讲故事。
3.班内展示。
请两名同学上台讲,提出要求,尽量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加上动作和表情。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
1.默读课文,思考:牧童是怎样评价这幅画?他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可见牧童的什么精神?
指名发言。
师出示课件呈现戴嵩《牛》图,并适时呈现:
观点:谬矣!
理由: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精神: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2.处士面对牧童的话有什么表现?由此可见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指名发言。
师适时出示:
表现:处士笑而然之。
可见处士是一个敢于应战、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
方法指导: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运用:结合锺子期的语言,走进人物内心,想象的画面,体会音律美。
读一读《书戴嵩画牛》牧童的评价画作的语言,想象场景。
3.带着感情朗读,读出牧童的语气。
全班齐读: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四)再读课文,领悟主题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
2.生回答,师适时呈现: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3.结合这句话的意思,说说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课文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
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4.师:课文学到这里,谁能试着说说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
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牛》画得有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
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因事求人,不要做凭空想象的外行人。
三、学习写作方法
1.学一法:运用通感写感受
通感就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也就是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
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2.举一例:
本文“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说像大山一样高峻,心目中有泰山的形象;“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时,耳中既有流水声,眼中也有流水形,所以在以声写声时兼有以声唤起流水形的感觉。
3.练一练:反复诵读后,我们也可以试着写一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参考: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你笑得真甜!(笑声是听觉印象,笑的样子是视觉印象,而“甜”是味觉印象。
)
四、作业布置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第【2】篇〗
《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书戴嵩画牛》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小古文。
本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叙述了一位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最珍爱的一幅是戴嵩画的牛,经常随身带着。
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一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这幅
画上的牛尾巴画错了,听牧童说完,杜处士也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这篇文章通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讽刺了凭空想像的外行人。
简单的故事,却给人以深深的启示,这是一篇非常适合高年级孩子阅读的文言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读准“轴”“曝”等易混难读的字,把握朗读的停顿,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了解小古文特点,学会诵读古文,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这篇文章中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学习第22课《书戴嵩画牛》。
(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上课前,老师要考考大家: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呢?(生回答,师板书:书写、记录。
)“戴嵩”是谁?(学生介绍。
)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指名回答。
)
2.简介作者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师:苏轼不仅能诗善文,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他的这篇短文就是关于唐代画家戴嵩所画的《牛》的。
猜一猜,他会说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从课题入手,先理解课题的意思,再接
着介绍作者苏轼,引出苏轼会在文中说些什么,这样的设计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二、多样读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正音。
师:(出示容易读错的字词。
)文言文朗读有一定难度,下面几个字词能读对吗?
课件出示:蜀轴囊曝搐婢拊掌
指名读,全班齐读。
3.师范读全文。
4.指导课文朗读。
师:这篇课文在朗读时,应该怎样停顿呢?
师出示课件展示: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学生试读,集体评议。
5.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
上读流畅。
6. 自读练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7.师生合作读。
师:我们来合作读课文,老师读课文的叙述部分,同学读牧童所说的话,一遍读完后,交换朗读内容。
【设计意图】读文是理解文意的基础。
教师通过指名读、示范读、自由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层层推进,扎实训练,不仅让学生能流畅地读文言文,还能让学生感悟文中每一句话得意思,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1.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1)小组内合作对照注释,理解文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
(2)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自由读边在难懂的字词旁边做注释。
(3)小组内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2.小组内交流字词句的含义。
3.呈现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指导。
预设1:“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中“好”的意思。
师:“好”这里读hào,是喜爱的意思。
预设2:“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中的“尤所爱”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师:“尤所爱”是“尤其珍爱”的意思。
通过这个词的理解,悟
出理解文言文的要注意联系上下文。
预设3:“一日曝书画”中的“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师:“曝”在文中的意思是晒太阳。
4.师:现在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注释,小组内合作,试着翻译全文。
小组成员汇报,师适时出示: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
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
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
”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知识及方法的积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便于学生在组内解决疑难问题,获得更多的新知。
呈现组内“不能理解的问题”,通过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词句的意思便迎刃而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解释全文的意思,就变得容易多了。
四、练讲故事,言语实践。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意思。
指名说,教师随时补充。
2.小组内练讲故事。
3.班内展示。
请两名同学上台讲,提出要求,尽量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加上动作和表情。
【设计意图】讲故事是学生对文本言语再现的过程,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
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了解文言文大意”的目标就落到了实处。
五、精读课文,感受人物
1.默读课文,思考:牧童是怎样评价这幅画?他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可见牧童的什么精神?
指名发言。
师出示课件呈现戴嵩《牛》图,并适时呈现:
观点:谬矣!
理由: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精神: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2.处士面对牧童的话有什么表现?由此可见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指名发言。
师适时出示:
表现:处士笑而然之。
可见处士是一个敢于应战、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
3.带着感情朗读,读出牧童的语气。
全班齐读: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
尾而斗,谬矣!
【设计意图】此环节继续重视对文本的研读,着重对短文中的两个关键人物进行评价。
尤其让学生通过读牧童的话,感受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此环节也为进一步探究文本蕴含的道理做好了铺垫。
六、再读课文,领悟主题。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
2.生回答,师适时呈现: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3.结合这句话的意思,说说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课文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
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4.师:课文学到这里,谁能试着说说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
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牛》画得有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
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因事求人,不要做凭空想象的外行人。
【设计意图】课文简短精悍,但却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事,在这一环节,教师以问题做牵引,激发学生探究文本更深的内涵,教师的点拨引领,不仅让学生层层深入,更体会到了短文蕴含的深刻道理,最后在此基础上概括主题思想就是水到渠成
的事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评价学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
”最后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很好的达成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个基本目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八、板书设计
书戴嵩画牛
拊掌大笑尤所爱
牧童————斗牛图————处士
谬也(掉尾而斗)然之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设计意图】板书简洁精炼,把课文的关键人物,重点词语展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对文本有了更加深入的感知。
教学反思:
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第【3】篇〗
一、教材分析
《书戴嵩画牛》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文章用简洁的
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3.学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的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4.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方法,明白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1.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四、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介绍苏轼,简介《东坡志林》引出《书戴嵩画牛》
(提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谈他了解的苏轼)
师:苏轼,大家知道吗?
读过他的什么诗(3个学生说读过的诗,如《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可选择其中一首让孩子背背)
师:看来大家对苏轼这位大文豪的诗词非常的熟悉(PPT出示,师简介苏东坡)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出自苏轼所写的《东坡志林》。
学生读PPT中介绍《东坡志林》的内容。
是本笔记,记录了苏轼的所见所闻所感,不失为“文人眼中的另一个世界”。
《书戴嵩画牛》就是此书中的一则小故事。
第一板块:板书课题,读课题,明节奏。
课文的题目为“书戴嵩画牛”。
正如这位同学背诵的《题西林壁》里的“题”。
预设一:读得好。
师带着再读一遍。
这里的“书”的意思为书写。
预设二:读得不好。
师提示:课题中有一个人名,“戴嵩”(二年级学过的《牧童和画家》,你还记得他是谁吗)
(限时2分钟)
师:那现在会读课题吗?
1、请生读课题
师:你来读一读。
过渡语:请同学们看到课文,根据自读提示自读课文。
第二板块:通读课文,读故事,晓内容。
1、初读课文:第一遍-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注音读准字音;借助注释读通句子),自由读两至三遍。
请一名学生起来读,检查学生的字音是否读错。
(限时3分钟)
2、(谁愿意起来读读课文?你来读,那其他的同学认真听,看看她读的是否有和你不一样的地方。
点评:(1、刚刚这位同学的这个字音读错了,哪位同学发现了。
2、老师发现她非常棒,文中出现的多处多音字她全部读正确了。
)
2、第二遍:红色突出多音字,这篇小小的文言文中有5个多音字,这位同学都读对了,PPT单独出示多音字,多音字以短语的形式呈现(杜处士、好书画、以百数、曝书画),读完并让学生说说你的理解。
(限时2分钟)
小结:多音字的读音我们可以根据意思来判断。
3、第三遍: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a、字音我们读准了,接下来,老师再来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篇课文,老师发现刚刚这位同学在读以下句子时节奏有问题,你们能:所宝以百数。
牛斗力在角。
尾搐入两股间。
处士笑而然之。
B、出示原句,画出节奏,请学生再读,读出节奏的韵律。
C、再请一个学生读,最后全班齐读。
(限时5分钟)
D、节奏读完以后,拿出《画家与牧童》这篇课文,让学生比较,大家发现有何不同?(文字表达不一样,篇幅的长短不一样,画家与牧童之间的故事,人物不一样,表达的角度、关注点不同)
第三板块:出示内容,解文意,品笑点。
1、找出描绘杜处士的句子。
品析杜处士爱好书画的句子。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找出描写牧童的句子: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用自己的话说出句子的主要意思。
3、品“笑”。
你在笑什么?请用白话文的形式说出“笑”(让学生关注拊掌大笑)
4、出示: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提问:谁能说说“拊掌大笑”的意思?首先用文言形式读几遍故事(至少三个孩子读,特别是“谬矣”这一语气词,要有特色,注意动作表情)再用白话文的形式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笑”的点在哪里?要注意不同点。
(笑画、笑杜处士、笑戴嵩、笑围观群众)人物评价(天真可爱,有什么说什么,挑战权威)
5、杜处士“笑而然之”。
(尴尬、自嘲、笑画家闭门造车)人物
评价(虚心接受意见、盲目相信权威)
6、这个故事很有趣吧,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7、苏轼用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耕种的事要去问像农民这样了解耕种之事的人,织布要去问像女佣这样了解织布的人。
凡事要去问行家。
画牛当问牧童。
病当问医、学当问师......
第四板块:以文代文
像这样的文言小短文说明一个道理的,我们之前学过的故事,没有学过的,我推荐下大家课外去阅读。
课内学过:《两小儿辩日》《学弈》
课外没学过:《楚人学舟》《赵人患鼠》《父善游》《郑人买履》《滥竽充数》
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21、书戴嵩画牛
拊掌大笑尤所爱
牧童————斗牛图————处士
谬矣(掉尾而斗)笑而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