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新课改公开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附 侵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最后,这些噬 菌体由于细菌的解 体而被释放出来, 再去侵染其他的细 菌。
导学提纲2
• ①放射性同位素 和放射性同位素 用于标 记噬菌体的何种成分?有什么目的? • ②叙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 • ③噬菌体在细菌体内的增殖是在何物质 的作用下完成的?根据是什么? • ④这个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条件:
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 一定的连续性 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从而 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 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实验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体内)实验】
1.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 死亡。
1、此实验能否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 物质?为什么? 2、此实验还可以看出 DNA作为遗传物质有哪些功能?
DNA能自我复制 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
单击画面继续
RNA
侵染烟草 侵染烟草
得花叶病 不得花叶病
烟草花叶病毒
蛋白质
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目前,已有充 分的科学研究 资料证明,绝 大多数生物都 以是DNA作为 遗传物质的。
——用32p标记 (含P)
噬 菌 体
35S标记 —— 用 (含S)
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 单独观察他们的作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噬菌体
细菌
细菌染色体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首先,噬菌体的尾端吸 附在细菌的表面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侵入
然后, 噬菌体通过尾轴把 DNA全部注进细菌体内,而蛋 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体外,不起 作用。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S型菌中有种能使R型 菌发生转化的物质——转化因子。
„ „1944年,艾弗里
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DNA就是转化因子。 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 „但这个结论,遭到了质疑
谢 谢 指 导
蛋白质 的组成元素: C、H、O、N、(S) DNA 的组成元素: C、H、O、N 、P(99%)
RNA(核糖核酸) 有些病毒(如 烟草花 叶病毒), 它们不含有DNA, 只含有RNA。 在 这种情况下,RNA 就起着遗传物质的 作用。
单击画面继续
非细胞结构——病毒(如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
生物 细胞结构
DNA或RNA(只有一种)
原核细胞——原核生物(细菌、蓝藻等)
DNA
真核细胞——真核生物(绝大多数生物)
2.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患 败血症死亡。
3.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 死亡。
4.将无毒性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 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本节重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 验的原理和过程
问题探讨: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 蛋白质和 DNA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 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这个问题曾引起生物学 界激烈的争论。 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条件: 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 一定的连续性
④这个实验证明出了这节课的标题——DNA是主要的 遗传物质了吗?
实验结论: DNA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的物质,DNA是转化因子。
以上转化实验表明:
DNA是遗传物质, 而蛋白质不是 。
本节总结:
开始认识到DNA的重要性,但对DNA结构不了解,多 数人仍然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 „1928年,格里菲思
材料分析
2004年,泰国境内在海啸中遇难的总人数为5395人。 遇难者身份鉴定中心高级官员说,该国一支国际法 医队伍已查明其中1176具尸体的身份,但要完成全 部鉴定工作仍需长达2至5年的时间。

尸体的腐败程度非常严重,面目全非,如 何鉴定身份?
DNA鉴定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证据之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928年) 1.肺炎双球菌类型
目标二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一
菌落表面光滑 有多糖类荚膜 有毒性
菌落表面粗糙 无多糖类荚膜 无毒性
2.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 问题探究:
第一、二、七小组:①第几组是本实验的关键,你能提出什么 ??? 问题? ②通过第四组实验,你能得到什么推论? 第四、六、九小组: ③本实验的设计遵循了什么原则? ??? ④本实验的哪几组实验形成了对照? 第三、五、八小组: ⑤按照现代生物学知识解释,第三、四 ??? 组实验说明了,加热会使________失活? 而不会破坏________的结构?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侵入 合成
噬菌体的 DNA 在细菌体内, 使细胞本身的 DNA 解体,同时 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合成噬菌 体自身的 DNA和蛋白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侵入 合成 组装
这些新合成的 DNA 和蛋 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个与亲 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32P标记 32P标记
DNA
35S标记
DNA进入 细菌体内
35 S标记 蛋白质在上清 液中(留在细 菌外部)
DNA 有32P标记 外壳蛋白 质无35 S 标记
蛋白质
DNA分子 在亲代和 子代之间 具有连续 性,是遗 传物质
小结: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注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思考:
S型加热 R型活菌
混合
后代
S型活菌
S型活菌
推论:
S型菌中有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 ——转化因子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
多糖
蛋白质
DNA
但究竟哪一种才是“转化因子”呢? 假如你是当时的科学家,应该怎样设计实验 来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
R型细菌
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从而 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
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1. 20世纪20年代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 氨基酸的多种多样的排 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
2. 20世纪30年代
目标一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DNA是不是遗传物质

◇ 认识了DNA的基本组成 单位,但对DNA分子的结构 没有清晰的了解
DNA
绝大多数生物DNA是遗传物质。少数生物只 有RNA一种核酸,则RNA是遗传物质
小结:
1、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2、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
DNA 3、在只含RNA的少数病毒(烟来自百度文库花叶病毒、 HIV、SARS、流感、禽流感)中,RNA才作为遗传物质
总结: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S型菌的DNA
R型细菌 S型菌
R型细菌
S型菌的 蛋白质或荚膜多糖
只长R型菌
R型细菌
S型菌的 DNA+DNA酶
只长R型菌
问题探究:
①对于实验结果,我们如何区分出S型细菌和R型细菌? ②艾弗里的补充实验即第四组实验中,DNA酶的作用 是什么?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③本实验遵循了什么原则?为什么实验结果受到怀疑?
放射性很高
被35S标 35S标记 被 记的噬 的噬菌体 菌体
与细菌混 合
搅拌 离心
放射性 很低
说 明 什 么 结 果
放射性很低
被32P 标记的 噬菌体
被32P标记的 噬菌体与细菌 混合
说 明 什 么 结 果
放射性很高
标记
侵染
搅拌
检测
证据之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
亲代噬菌体 同位素的去向 子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