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疗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杜芳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疗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杜芳芳
发布时间:2023-05-17T03:06:39.564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8期作者:杜芳芳[导读] 目的:本文探讨静疗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西安大兴医院陕西西安 710016摘要:目的:本文探讨静疗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静疗的患者,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静脉炎发生率仅有3.33%,参照组为8.33%,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对静疗培训考核,并设立奖罚制度,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提高一次穿刺成功、调节适合输液速度、控制好药物浓度,加强巡视并在输液完成后进行局部外敷等,对降低静脉炎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静脉炎;静疗;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在临床中,静脉输液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实施静脉输液能够将物质输入患者体内,并维持平衡,对机体损伤较小【1】。

而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的常见问题,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静脉炎指的是存在于浅表和深部静脉内的无菌性炎症,或者血栓,除了慢性静脉疾病原因,不良的生活状态以外,静脉穿刺、置管等操作也是导致静脉炎发生的重要原因【2】。

静疗护理是针对静脉治疗的常见护理模式,主要为了保障静脉治疗环节顺利开展,同时能够提升患者舒适度,增强患者满意度。

但为了降低静疗所致静脉炎的发生,我院针对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进行静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导致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静疗患者,研究内容符合我院医学伦理会提出相关执行标准及规定内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本研究且自愿配合,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清楚,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指导,均已签署相关同意书。

其中2022年1月-6月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而2022年1月-12月实施改革后护理对策的60例患者纳为研究组,排除处于疾病的急性期、严重先天性疾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凝血功能障碍、有认知及语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或癫痫史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全身严重感染者,对治疗所用药物过敏者、临床护理配合度较低以及因各种不可控原因不能全程参与者,以上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可开展本研究。

表1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x±s)
组别


男女
比例
平均年龄平均输液
持续时间
对照组8834:
29
58.41±2.63

5.28±1.03

研究组8832:
31
58.59±2.48

5.13±1.07

1.2 方法
1.2.1对照组:遵守三查七对原则,护理人员只需交代清楚输液治疗的注意事项,叮嘱家属,陪伴患者,按规定开展输液室的巡护工作即可,记录患者的穿刺部位和次数、药物使用情况、日输入量、输液速度、溶液pH值、固定方式、套管针滞留时间等,对出现静脉炎进行调查分析,并找出引发的因素【3】。

1.2.2研究组:
(1)成立静脉治疗小组:由经验丰富的静脉治疗护士组成静疗团队,小组带头人制定质量检验规范,并组织科室静疗小组成员学习INS标准(2016版),将规范的穿刺操作、固定手法及穿刺后护理录制成视频纳入科室培训计划内,方便科室人员观看、学习,达到统一化,在培训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同时加强监督力度,定期进行操作抽查,并设立奖罚制度。

(2)静脉滴注护理:选择患者回流顺畅、弹性好以及充盈度高的血管进行穿刺,保障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中强化输液巡视,帮助患者调节适合输液速度,观察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情况,还包括针对留置针部位皮肤的观察,发现红肿停止输液,输注复方氨基酸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等药物的患者床旁应张贴药品提示卡片(输液速度必须非常缓慢),60min巡视一次,查看输液部位有无疼痛、给药通道是否畅通、有无静脉炎的出现并及时进行解决【4】。

根据治疗需求选取合适的静脉注射治疗方式,控制微粒输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掌握药物配伍禁忌,同时做好治疗室的空气管理,尤其注意静脉穿刺部位的固定方式应正确(采用无菌包装的透明辅料进行固定)、pH值和安全稀释量。

若不良反应出现,便要即时分析原因、快速采取措施,如可将硫酸镁冷敷贴覆于距离穿刺部位4cm左右的上方、外敷硝酸甘油以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为静脉炎。

(3)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静疗期间穿刺部位尽量不淋水,不能自行调速,注意观察是否存在红肿等不适感,并将情况马上告知给护士处理,确保能尽早发现尽早处理,以防止发生静脉炎。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21.0 软件进行研究结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100%)]表示,行x²检验。

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2.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33%(5/60),研究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33%(2/60),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3.讨论
现大部分医院在静脉用药治疗中,尤其是连续性输液,或注射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复方氨基酸等药物,易发生肿胀疼痛,引起静脉炎,一旦发生静脉炎,患者的穿刺处会出现红肿、疼痛和触及有索条状等症状表现【5】。

经分析发现,在穿刺的时候,反复穿刺、高渗药物、抗癌药物、以及微粒因素、药物温度和输液速度均是静脉炎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要根据以上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措施,以对静脉炎进行积极预防。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对静疗培训考核,并设立奖罚制度,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提高一次穿刺成功、调节适合输液速度、控制好药物浓度,加强巡视并在输液完成后进行局部外敷等,对降低静脉炎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薛小妹.优质护理在静脉输液中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6):180-182.
[2]姜德颖,吴龙海,周文.芪柏塌渍治疗小儿静脉炎的疗效及对TLR-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0,15(3):15.
[3]邢建波,姜锦辉.静脉治疗患者应用静脉治疗护理SOP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0,10(20):2.
[4]李明洁.基层卫生院门诊输液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养生保健指南,2020(42):130-131.
[5]滕晶.循证护理在静脉输液治疗中预防静脉炎发生率的作用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1):122-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