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
第一章人类学要义
第一节何为人类学
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章节要点:
人类学有如下概念要点:
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

人类学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是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

人类学是人类学者和田野调查点当地人进行的有关文化内涵的知识性交流实践,并就文化撰写的结果——民族志素材进行分析、诠释或建构而著书立说(含口传记录和影视作品)。

当我们承认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以及总会有共同的可供研究的分析单元与要素的前提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及差异,以及发现某种通则或进行理论概括的跨文化比较法才能得以实现。

在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中,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体质与考古研究的共同旨趣。

在此基础上,引起对人类自身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文化诠释。

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不尽相同,因此,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在关注同一族群内部的交际的时候,同样注重跨文化互动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意义。

而当代的文化研究,因日益凸显政治的、经济的、区域的、国家的、信息的,以及全球化的巨大的系统侵入,不断影响传统人类学旧日的研究领地,为此传统乡土社会和外在力量移入之间的联动过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今日人类学不可逾越的考查要点之一。

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认识论主题。

例如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个地理区域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或赞成某一群人的所思所为,而是将其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看待。

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同时也是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

人类群体的适应还包括教育、创新、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社会得到持续的发展。

人类学主张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从过程的、功能的、综合的(人的生物——文化系统)、认识论的和方法论的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以下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社区和更大的人类社会之总体。

上述人类的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等,也和田野工作、参与观察以及民族志一样成了人类学的几个重要学科标记。

第二章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第一节进化论
第二节传播与社会、文化
第三节功能论
章节要点:
人类学兴起之初并没有什么成型的理论,主要是一些商人、传教士、探险家以及没有实际经验的作家所写作的游记或报道。

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精致的现代学科,并出现了人类学的第一个系统理论范式:进化论。

进化论者认为人类文化沿着单一的直线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文明。

作为进化论的代表人物,泰勒和摩尔根也都被尊为“人类学之父”。

然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人类学家发现文化中存在许多变异,无法用单线进化的学说来加以解释。

于是,一些新的理论开始产生,着力于解释文化的差异。

传播论试图将其归结为文化的采借,认为某些观念和发明通过模仿学习从文化中心向边缘扩散,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周边的文化区域图景。

杜尔干则高度强调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的决定性,并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势力强大的法国社会学派。

博厄斯等人则高举文化相对论的旗帜,强调对个别文化的研究,注重特定区域内文化特征散布的形态。

后来,他的一批学生进一步发展出文化与人格的研究,对国民性格和文化心理展开探讨。

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文化与结构功能研究代表了现实主义人类学的成熟。

他们都非常注重田野工作和实地调查,马林诺斯基还基本确立了现代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和规范。

在吸收和消化了功能学派基本理论之后,一些新一代的学者对功能论不能解释社会变迁的缺陷表示不满,并提出了不同的修正论。

其中,平衡论和冲突论都可以算是新功能论的代表性观点。

第三章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续)
第一节自然、结构与符号
第二节结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理论
第三节后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的重构
章节要点:
功能主义霸权逐渐瓦解之后,人类学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股强大的重新评估古典进化论思潮,并形成了新进化论学派,其中又以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最为突出。

与这些强调生态、能量的学者旨趣完全不同的是象征人类学家,格尔兹和特纳等人将研究的关注点放在了理解公共符号之上。

在这以美国为主战场的两大理论学派之外,法国人列维-斯特劳斯几乎只手创建了结构主义人类学,并迅速风靡整个人类学界,甚至成为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导理论。

经过了20世纪60年代众多的社会运动之后,一些人类学家从马克思那里找到了新的思想资源,先后推动形成了结构马克思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派。

在西方社会理论界长期被忽视的马克思主义被重新发现,甚至可以说整个70年代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

布迪厄等人的实践理论尽管看上去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签,但其目标却在于重新关注社会系统与人的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考察最近几十年的人类学理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全方位冲击。

其中反思人类学对传统人类学在方法论上进行了批判,并促成了一股实验民族志的风潮。

这一时期的人类学又重新回到了强调田野工作的经验方法上,却更为关注民族志文本的写作。

在经过了热闹非凡的反思和批判之后,人类学者又再次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如何重构人类学理论大厦的问题。

尽管目前还没有什么确切的构架,然而已经看到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对旧有理论的综合性尝试。

第四章人类体质的属性
第一节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第二节生命起源与人类进化
第三节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
章节要点:
体质人类学试图通过了解当今和过去人类的体质结构,揭示人体结构及特征在人类行为中发挥了怎样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和行为是如何与人类生存环境相整合等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现代体质人类学更多的转向由生物学引起的主题,如基因、进化生物学、营养/适应生物性、生长发育等,这一转变反映了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的成果,也引领人们对人类体质及行为与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现实的应用。

在体质人类学领域,纵向的研究是追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起源与进化过程。

蛋白质、核酸、细胞是我们讨论生命现象的基本概念,以赫胥黎为代表的综合进化论者认为,进化包括变异和选择两个过程。

而在探讨人类起源时,从古猿到人属的南猿,再到人科的能人、直立人,以及早期智人和现代人,是大多数学者认同的发展线索。

与此同时,在人们努力去连缀远古的故事时,伴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各种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我们从生物性与文化性等多重角度考察人类起源历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横向的研究则是探讨族群的多样性、人类生物性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与反应等。

在研究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关联时,我们以艾滋病为例,考察人们在应对这一通过破坏宿主细胞CD4细胞而引发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的病毒时,根据其传播途径、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体质特点,对人类行为和防止策略产生的影响加以分析。

此外,人类体质特征,如人体节律等也无一例外的展示着人类体质结构与人们观念、生活节奏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五章考古与博物
第一节考古学、考古史和考古人类学
第二节博物的研究
章节要点:
考古学在英美的学术传统中是人类学的四个分支学科之一,其通过对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或者与人类社会相关的遗迹、遗物、遗迹现象的研究来考察人类的过去。

考古学通常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

按照研究类型和角度来划分,考古学有很多分支。

考古学获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主要是田野考古发掘与考古调查。

基于田野考古的成果,考古学家最后会通过对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史”的撰写,记载考古研究成果。

欧洲和美国的考古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人类学中关于文化变迁的观点对考古学的解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的“新考古学”思潮之后,跨学科合作的方法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后过程考古学”是对“新考古学”反思与发展的结果。

“民族考古学/族群考古学”是运用民族志类比分析法从现代社会的民族志资料中去寻求解释、理解过去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中国的考古学研究自诞生之日起即具有自身的金石学传统,同时还引进西方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并且有许多重大的考古发现,积累了大批的考古资料。

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出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博物的研究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研究,物质文化因人类克服自然并借以获得生存而产生,故也称为技术文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

其涵盖内容丰富而多样。

非物质文化是对应物质文化而产生的,实际上并没有严格的“非物质文化”的定义。

只是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和实践中,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博物馆人类学包括了人类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以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为主,是博物馆学研究的新领域。

人类学对物质文化的研究并不限于物质文化的范畴,常由物质文化入手而涉及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次。

第六章田野研究的特征
第一节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第二节田野研究的类别选择
第三节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
章节要点:
由早期人类学家开创和确立的驻在式田野参与观察的工作模式是人类学重要的学科标志之一。

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进入某一社区,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调研工作。

田野工作本身既包含一种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实地获得文化理解的方法及其研究技术与工具手段。

田野工作是民族志收集的主要途径,是人类学面对多样性文化建立比较理论的基础,同时也加强了对其自身文化的理解。

然而如何自然而然的进入田野调查地点呢?这要考虑到我们作为研究者的角色、地位、目的和日后的研究质量问题。

田野工作者首先需要明了自身与他者的学术定位及研究取向。

人类学研究对象从部落社会转型到农业社会之后,乡村小规模社会研究需要有新的思考;传统的乡村有时是城乡连续体的一小部分,这就促进人类学扩大到大规模社会的调查研究。

问题研究取向和过程研究取向是人类学家的两种主要研究选择类型。

人类学者常常带着某一特点的问题做田野工作,在调查中收集被认为与这些问题相关的资料,通过田野调查寻找人类学的理论切入点,从而获得结论与建议。

然而需防止只关心和问题直接相关的要素,而忽略对间接相关问题的注意,以减少围绕中心问题的相关因素之缺失。

显然,过程性研究较之前者内容更为宽泛和复杂,表现在时空维度上的过程研究决定了它的社区观察的结构性、系统性与多元问题研究倾向。

为此,现代人类学的长时段过程研究常常设计在先,尤其是反复性定点或多点的长时段过程研究,人类学家主导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具有深远的文化探索意义。

田野工作之前的理论预设和提出假说是必要的。

掌握人类学的理论进程与田野经验是先行良好判断的前提。

然而,很多人的经验是,田野工作之前的假说和预设性解释框架也经常被田野中的复杂社会文化情境所否定,这刚好表明人类学田野参与观察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实践意义。

人类学的探索研究、诠释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现代社会,如何把已经获得的部分研究成果转换成国民教育性的和应用性的成果还任重而道远。

在人类学家艰苦而悉心的现代田野求证过程中,学术伦理的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类学家和调查对象是在平等互动的情景中不断认识他者与自我的社会与文化,因此田野伦理和人类学的学术责任不可或缺。

第七章田野调查方法
第一节进入田野工作地点
第二节田野调查方法举要
第三节田野资料与整理
章节要点:
人类学者从自己的田野研究兴趣出发,选择相应的研究取向并确定主题。

在此基础上认定研究对象并需要着手完成田野准备工作。

人类学者以何种方式进入被研究对象居住的社会,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调查结果。

通常而言,人类学者可以通过正是行政体制自上而下进入和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进入。

由于田野调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人类学者采用何种方式进入田野工作地点并没有固定的形式,有时还要视具体的考察问题和领域的不同而定。

但不兴师动众、自然而然地进入田野点的方式是可取的。

即使是今天,田野工作前做好艰苦生活的准备亦是有益的。

诚然,现代世界的许多地区的社会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并不需要携带过多的野外用品,或者所说的生存问题也不甚显著,但由于文化差异,人类学家遭遇的文化震荡状态依然存在。

因此,做理解文化差异的田野实践准备仍是必要的。

参与观察是指人类学者长时段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的一切活动,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参与观察者以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诸文化事项及其行动的意义,梳理其整个的文化脉络,并加以诠释。

因此,参与观察方法的意义首先是提高了从田野工作是中所收集资料的质量;其次是显然提高了民族志的解释力。

此外,我们还要区分一下参与观察和观察参与的含义,参与观察的人类学家既是田野生活的参与者,又是他人生活的观察者;而观察参与的人类学家则实地调查中体验和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参与。

因此,人类学者和当地人都成为观察和记录的对象,并且强调田野过程中二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访谈是通过向研究对象提问或与之交谈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重要方法。

然而,对于报道人的实际访谈技巧和具体方法则由研究者和期望获得的资料而定。

人类学的访谈类型可以分成非正式访谈和正是访谈两大类,其中正是访谈又可分为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和个人深度访谈等。

人类学者刚进入社区时,运用谱系法是他们认识当地人群关系和地方社会的重要认识途径。

人类学者在范围广、人口多的社会从事观察和访谈则需要选取一部分人作为研究对象,这就需要抽样。

生活史访谈则提供了社区中个人关于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经验和观点。

调查期间,记录调查资料是人类学者的主要工作之一。

当人类学者做完田野调查返回后,田野资料的整理和发表是他的一个重要工作。

这当中取舍原则和关系原则需要认真对待。

无论是调查还是发表研究成果,人类学者对研究对象、资助者学术职责承担着不同的义务。

其中,当地人的权益问题,尤其是知情同意原则尤其需要引起人类学者的关注。

第八章沟通的意义
第一节理解语言
第二节语言的社会文化关联
第三节交际民族志
章节要点: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包括“能指”和“所指”。

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认为这两个方面“彼此互为先决条件”。

结构主义是现代语言学的主流,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学。

法国人类学者列维-斯特劳斯将结构主义的方法导入未开化社会的亲属组织和神话的研究,提出结构人类学的理论。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可能孤立于社会之外,必然与社会文化发生关系。

语言与文化历来是语言人类学者研究的永恒的主题,其中语言相对论的观点影响比较深远。

由于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植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实践之中的社会行为规范,因而,语言人类学着眼于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关系的研究。

传统的有关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的研究包括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两个领域。

话语分析主要对话语的合格性条件(如连贯、衔接)和语言行为规则感兴趣。

而交际民族志把语言意义与带有文化印记的交际事件联系在一起,分析语言在社会文化联系中的使用问题,此外,由于民族接触和文化融合而产生的双语现象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除语言交际外,非语言交际亦是语言人类学关注的领域之一。

不可否认,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相关的国家政策会影响语言的习得和认知,广泛的文化交流将引起语言的变迁,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第九章游猎、游耕与游牧
第一节游猎
第二节游耕
第三节游牧
文章要点:
游猎采集队群的常见文化因素是:基于性别和年龄的劳动力分配;频繁迁移;队群频繁迁徙并根据规则的季节变化聚合与分散;互惠式共享;松散而灵活的资源控制权。

生态人类学根据他们的迁移、工作时间等素材分析其社会互动,阐述了环境、生计技术和利用资源时采取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环境与文化并不是两个不同方面,而是辨证式的相互关系。

游耕实际是人类适应热带和亚热带林地生态系统的最佳产食方式之一,生态人类学家为这一古老而延续至今的“负面”的生计方式正名。

拉帕波特关于仪式循环、牺牲、休战期等保全了自然环境的均衡,维持了地域社群间的秩序,并依据人口关系重新分配土地和资源的著名学说,旨在告诉人们一种值得研究的思路,即在游耕居地总有一套有关文化信仰、人类行为和生态系统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网络的理论。

因此,当我们试图改变这一人类生态系统的时候,任何轻率的举动都应三四而后行。

在那些不利于农耕的地区,游牧降低了人们在不可靠环境中的生存危险。

赫斯科维茨、施奈德从社会经济体系入手解释东非家畜联合体是对生物群系的有效利用;在考察努尔人政治制度后,埃文斯-普理查德则指出环境决定了努尔人大部分文化;巴斯将历史资料、生态学概念以及文化资料结合起来的方法,对牧业与农业族群研究贡献甚多。

而中国的农牧业交接处,呈现了牧业和农耕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快速涵化过程,引发了土地所有观念变化、异族通婚、家庭与继承制的巨大变化,生态环境过度开发与文化急剧涵化导致在蒙汉交汇地带的双向文化中断现象,远没有达到文化相互适应。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纷纷将游猎、游耕和游牧民族作为定居化对象看待,忽视了上述三种游徙不定的特定社会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之间长期磨合达成的整合性文化关联的意义。

轻率地决定定居的社会政策,且不考虑社会转换的适应期,结果在多数情况下造成了他们的文化生存危机,并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十章乡村与城市
第一节精耕农业与乡村人类学
第二节城市社会
章节要点:
精耕农业使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控制力加强,并能够生产出剩余产品。

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文明”在新、旧大陆的许多条件适宜的地区出现。

被精耕农业所支持的文明和城市生活导致书写、专业化、大型建筑、道路、艺术、复杂政治体系等新发展相继出现。

但是,农民阶层自身常常难以享受到文明带来的好处。

对前工业时代和当代小农社会的研究中,恰亚诺夫的理论认为,小农经济依照农户的家庭人口周期而分化,家庭结构决定了家庭经济规模的大小,人们无需度量农户内部的单位生产成本与利润,因此证明了小农经济不能以资本主义学说来解释的结论。

进一步的研究注意到小农家庭容忍最低物质生存水准和小农的边际报酬递减的特点,成为分析从古至今的农民运动的原因的重要依据。

斯科特主张的农民的“道义经济”让我们意识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发展绝不可忽视农民文化和农民行动。

我们看到了世界性乡村都市化的进程,但人类学关注城市是处在一个文化变迁的中心地位,因此城市的各种功能、本质和社会关系的讨论,都离不开城乡文化的持久互动。

在早期西方都市研究中,社区研究方法提供了看待今日发展中国家程式化进程比较的出发点。

其中,中西和古今比较研究、网络分析、情景分析、时间历史分析等都是人类学都市研究的著名方法。

古今中国城乡关系的一致性和紧密的联结性,部分原因在于城居者与其农村的家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一特点在当代城市的扩张以及农民流入城市的过程中一再表现出来。

其中,关于中国“城”和“市”的产生、区域体系中的镇和市,以及县治一级文化特点,均可以考察和解读中国城乡文化连续性的过程特点与成因。

在现代中国,都市边缘呈现了城乡互动的一幅“农民的终结”的图景:随着城市化进程,一方面是农村包围城市式的农民进城(农民工、移民等);一方面是城市蚕食农村(城市圈占农民土地带来农民非农化和农村都市化)。

这两种方式带来了当前中国都市化所有人类学议题的重心。

各国在城市发展道路和都市化过程中既表现出人类社会的共性,又体现了不同发展程度、不同社会制度所带来的文化特性。

第一,其共性提示我们,乡村的发展是都市化的量变基础,城市是文化变迁的中心。

所以,城乡连续体理论包括的区域体系观察、推拉理论之跨文化理解等,都是人类学研究的有益参照。

第二,基于中国城市的文化特性,人类学一方面对欧美农民进城方式与发展中国家的模式进行对比,也对中国农民进城方式做制度的、文化的比较。

第三,都市阶层和都市族群新的变化过程,以及旧有的都市生活方式如何转型,涉及城市未来的顺利发展,因此,上述课题之深入研究对预估城市未来发展状态十分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