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2课时分离定律Ⅱ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分离定律(II)
考点一分离假设的验证(b/b)
读教科理丨遐鑼i謊SB豔議篙基罐殲曙遵轰靈餐专
i •分离假设的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2. 验证的方法——测交
将F i(Cc)与隐性纯合子(cc)进行杂交
(1) 实验分析与预期:F i可形成C型和c型两种配子且比例是1 : 1 ;隐性亲本只产生c
型配子,这种配子不会遮盖F i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反而能使F i的配子中含有的隐性基因在
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来。

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应为Cc: cc = 1 :1,表现型及比例应为紫花:白花=1 :1。

(2) 实验实际结果:F1X白花豌豆T 85紫花:81白花~ 1 :1。

(3) 实验结论: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从而证明了分离假设是正确的,即肯定了分
离定律。

焙教利活学活用丨学以敦用对点小拣'
1.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 )
A.环境条件的影响
B.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
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D.另一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值
解析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受环境条件
的影响,A错误;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该是隐性纯合子,B错误;由于测交是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所以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决定了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C正确;另一亲本是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D错误。

答案C
2 .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
Aa—―1A: 1a——-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一―厶子代中3种基因型、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答案A
【归纳总结】
分离定律
(1) 实质: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2) 研究对象:一对等位基因。

(3) 发生时间:配子形成时。

(4) 适用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⑸适用的条件
① F i形成的两种配子生活能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③ F 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力相等。

④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⑤基因间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测交实验遗传图解2种表现型
V*.
|图解图说|
分窝疋祁发牛.伍形戚配亍的过程爭
洲僭亲本Cc

C c
紫花白花表现型比例1 : L
考点二显性的相对性(a/a)
「博教鶴知识楡理丨
i •显性有三种类型
2. 人类ABO血型
3•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如年龄、性别、生理与营养状况等,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生
物体所处的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等也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

因此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显性性状的表现既是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基因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焙敦材活学活用i 学以雅用爺对竟小练* j 3•人的血型遗传属于共显性遗传。

一对夫妻,丈夫是A型血,妻子是AB型血,他们的
孩子的血型一定不是()
A. O型
B. A型
C. B 型
D. AB 型
解析丈夫是A型血,基因型为I A I A或I A i,妻子是AB型血,基因型为I A I B,故两人的孩子一定不是O型血。

答案A
4.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

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D. 100%
解析 从题干知,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且比例约为 1 : 2 : 1,可推知翅色的遗传为
不 完全显性,可设黑翅基因型为 AA 灰翅基因型为 Aa ,白翅基因型为 aa ,则黑翅AA 与灰翅 Aa 交配,后代中黑翅的比例为 50%
答案 B
★血型遗传I 、I 对i 都为显性,所以完全有可能。

★水上水下的叶子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不同,所以叶形不一样。

諜堂自榊丨「I 1•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的( ) A.
基因型 B.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C.产生配子的数量
D.是否为纯合子
解析 测交时隐性亲本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
这种配子不会遮盖被测个体产生
的配子的基因,故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 产生配子的种
类和比例,但不能推测产生配子的数量。

答案 C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合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
A. 33%
B. 50%
C. 67%
|图解图说|
m 麻.㈣的十诃 丽帕叶町.删溺 何
比例为()
解析杂合紫花豌豆的基因型设为Aa,则白花豌豆的基因型为aa, Aa x aa^ 1Aa: 1aa,
故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1紫花:1白花。

答案C
3. (2017 •绍兴期末)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
A. F2表现型的比为3 :1
B. F i产生配子的比为1 :1
C. F2基因型的比为1 : 2 :1
D.测交后代比为1 :1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RCc产生两种配子C和c,且
比例为1 : 1,直接体现了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C和c的分离行为。

答案B
4. 下列有关遗传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A. 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绝对的
B. 不完全显性、共显性不符合分离定律
C.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 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切生物的遗传
解析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均会影响显性的表
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有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均符合分离定律;分离定律只
适用于真核生物的遗传。

答案C
5. 某植物有宽叶和窄叶(基因为A、a)一对相对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宽叶和窄叶植株杂交,____________________ F1全部表现为宽叶,则显性性状是,窄叶植株的
基因型为_________ 。

(2)若要验证第(1)小题中F1植株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方法,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测交过
程。

解析若宽叶和窄叶植株杂交,F全部表现为宽叶,则显性性状是宽叶,窄叶植株的基
因型为aa。

测交图解见答案,其中配子一行可以不写。

答案(1)宽叶aa
⑵P F1植株窄叶植株
Aa x aa
子代宽叶植株窄叶植株
Aa aa
11
(时间:40分钟)
_^逆理固4练甚础,学业达掠
1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F i)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
A. 显性性状
B.性状分离
C.相对性状
D.隐性性状
解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答案D
2.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 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F2性状分离比是3 :1
C. 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1
解析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孟德尔的实验现象,A错误;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 3 :1
是通过数学统计学原理得到的实验现象,B错误;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 :1是孟德尔对假说进行验证的结果,D错误。

答案C
3. 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A. 性状分离
B.基因分离
C.完全显性
D.不完全显性
解析杂种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答案A
4.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 :1
B. F i 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1
C. F i 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 :1
D. F i 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 1 :1 解析 F i 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 : 1。

答案 C 5.
已知豌豆的种子圆粒对皱粒是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
R 、r 控制。

从基因型Rr 的豌
豆自交产生的种子中随机抽取了 4粒种子,结果前3粒都是圆粒,那么第4粒是圆粒的概率 是()
A. 0
B. 1
C. 1/4
D. 3/4
解析 这4粒种子各自独立,前3粒的情况不影响第4粒,故第4粒是圆粒的概率仍然 是 3/4。

答案 D
6•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 错误的是(

B. 该实验属于杂交实验 D.
该实验所得后代性状分离比是 1 :1
解析 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让F 1(Dd )和隐性个体(dd )交配,称为测交 实
验;又因为双亲的基因型不同,故该测交实验也属于杂交实验。

答案 A
7.对于紫花豌豆 Cc 测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 Cc 产生2种配子,且数量相等
B.另一亲本一定是白花豌豆 cc
C.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 :1
D.测交后代有3种
基因型
解析 Cc 测交后代有2种基因型。

答案 D
&已知羊毛的白色对黑色是显性,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生下四只小羊,根据分离 定律,这四只小羊的情况可能为
( )
A.三只白羊,一只黑羊
A 该实验属于自交实验 C.该实验称为测交实验 B.三只黑羊,一只白羊
彳附f …低总性纯舍『
高苹 琲倉 1 : 1
C.全是黑羊
D.以上三项均有可能
解析 从统计学上讲,两只杂合子白羊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白羊与黑羊的比例应为 3 : 1,但因为子代小羊数量少,不符合统计学要求,
A B 、C 三项均有可能。

答案 D
9.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 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 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解析 基因型相同,如果环境不同,表现型也可能不同, B 错误。

答案 B
10.白色安得鲁森公鸡和黑色安得鲁森母鸡杂交,生下 个蓝色安得鲁森鸡交配时,理论上其后代可能是 (
)
色):2(蓝色):1(黑色或白色)。

答案 B
11.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 糯性品系 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 其
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
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 (F 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 F 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 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 F 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 F 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杂合子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分离, 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由此可知, 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两个配 子中去。

答案 C
1 2 .下列交配方式属于测交的是 ( )
A. AAX Aa
B. Aa x Aa
C. Aa x aa
D. AAX AA
解析 测交是指被测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即至少有一个亲本是隐性个体。

答案 C
100%的蓝色安得鲁森鸡。

当两
A . 1 00%白色
B . 25%白色、 25%黑色、 50%蓝色 C. 25%白色、75焕色 D. 25%白色、75%蓝色
解析
由题意判断:AAX aa ~Aa(蓝色),
故 Aa x Aa ^ AA : Aa : aa = 1(白 色或黑
11 /
11
能龙處升A 过繼力,速傅提升
13•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答案 C 兔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
A. 让该公兔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
B. 让该黑色公兔与黑色母兔 (BB 或Bb)交配
C.
让该黑色公兔与多只白色母兔 (bb)交配
D. 从该黑色公兔的表现型即可分辨
解析鉴定显性表现型动物个体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的方法, 即让该黑色公兔与多只白
色母兔(bb)交配,如果后代全为黑色兔,说明该黑色公兔的基因型为 BB,如果后代中出现
了白色兔,说明该黑色公兔的基因型为 Bb 。

答案 C 15.
在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中, 假设F i (Cc)产生的含C 基因的雌
配子不能正常受精, 则对于F 2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F 2有三种基因型:CC Cc 、cc ,比例为1 : 2 :1
B. F 2发生性状分离,分离比是 3 :1
C. F 2发生性状分离,分离比是 1 :1
D. C 、c 基因的遗传不再遵循分离定律
解析 根据题意,F 1产生的正常雄配子有 2种,且数量相等,产生的正常雌配子只有
1
种,即含c 基因的雌配子,从而推得 F 2有2种基因型:Cc 、cc ,比例为1 : 1,性状分离比 为1 : 1。

C c 基因的遗传仍然遵循分离定律。

答案 C
16. 紫花豌豆Cc 自交后代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 B.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 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A 、I B 控制。

一般情况下,基因型 ii 表现为0 型血,lT 或I A i 为A 型血,I B I B 或I B i 为B 型血,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 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 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 解析 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有纯合子出现,
C 错误。

14.
某养兔场有黑色兔和白色兔, 假如黑色 (B)对白色(b)为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
F 列选项与此现象无关的是
A.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C. C 基因对c 基因完全显性 解析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数量。

答案 D
17.人群的ABO 血型是由三个基因即i I A I B 为AB 型血。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群的ABO血型遗传属于_________ 遗传,是否遵循分离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是”或
“不是”)
(2) i、I A、I B三个基因之间是否互为等位基因?__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
(3) A型血的人与B型血的人结婚,生了一个0型血的孩子;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的
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人群的ABO血型遗传属于共显性遗传,是由i、I A、I B控制,三个基因间互为等
位基因,仍然遵循分离定律。

A型血的人一定含有I A基因,B型血的人一定含有I B基因,0
型血的孩子基因型是ii ,两个i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故该夫妇的基因型为I A i、I B i ;若再
生一个孩子,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I A l B、I A i > I B i、ii。

答案⑴共显性是(2)是(3)I A I B> I A i > I B i、ii
18. 已知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
别由C基因和c基因控制,且C基因对
c基因完全显性。

(1) 填写下表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6个亲本组合中,孟德尔根据组合的实
验结果提出了遗传因子相互分
离的假设,然后通过巧妙设计并进行_________ 组合的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设是正
确的,从而提出了分离定律。

解析已知亲代的基因型,欲求子代的情况,需先求出亲代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然后利用棋盘格法或交叉线法绘制遗传图解,从而求出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进一步求出子
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孟德尔根据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和杂合子的自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相
互分离的假设,然后通过巧妙设计并进行测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设是正确的,从而提出
了分离定律。

答案⑴①CC 紫花②CC: Cc= 1 :1 紫花
③Cc 紫花④CC:Cc: cc = 1 : 2 :1 紫花:白花=3 :1
⑤Cc: cc = 1 :1 紫
12 /
11
13 / 11
花:白花=1 :1
⑥cc 白花(2)③④

19.
已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由
一对等位基因(D 、d)控制。

现有一株高
茎豌豆与一株矮茎豌豆杂交, F 1全部表现为高茎,让 F 1自交得F 2,遗传图解如下:
P:咼茎X 矮茎T F 1咼茎T F 2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 是显性性状, _________ 是隐性性状。

高茎亲本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 ,矮茎 亲本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 。

2若让F l 与矮茎豌豆杂交,这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2
中高茎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这些高茎豌豆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
(4) 若F i 产生的含D 基因的雄配子有一半死亡, F 2的性状分离比是 _________ 。

答案 (1)高茎 矮茎 DD dd (2)测交 (3)1DD : 2Dd 2D : id (4)2 高:1 矮 20.
豌豆花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 B 、b 控制,下表是几组遗传实验
的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 根据组合 _______ 可判断出显性性状是 _________ 。

(2) 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 ,其后代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 __________ 。

(3) 组合二后代腋生豌豆自交,所得子代中顶生豌豆占 ____________ 。

解析 由组合二“腋生X 腋生~3
腋:1顶”知显性性状是腋生,且亲本基因型是
2
Bb X Bb,子代基因型为 1BB : 2Bb : ibb ,故后代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 石。

组合二后代腋生豌
2 1
2 1 1
豆为-Bb^-BB,自交子代中顶生豌豆
bb 占-X-^O
3 3
3 4 6
2 1 答案(1)二腋生(2)Bb X Bb ;
(3)- 3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