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护3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朵和头发等。
? 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 ? 污染物品必须及时消毒处理 ? 做好解释,取得合作。操作尽量集中 ? 侵袭性治疗及护理要点 ? 废弃的锐器及针头处理
手局部针刺伤的处置
镇静,迅速
挤压受伤部位
冲洗伤口
消
毒
受
伤
如有感染
部
检查化验报告
位
上报医院感染科
填写针刺伤登记表
污染物喷溅眼或粘膜的处置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部位15min。
尿时应在瓶上作标记。 4 .给化疗病人做口腔护理时、晨晚间护理时应戴手
套、口罩。
其他职业暴露
? 意大利一项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由于负
重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 为8.4%.临床护士在工作中,体力劳动多, 强度大,容易扭伤腰背,造成自身损害。
? 我国临床护士的疾病调查发现:下腰背
疼痛、静脉曲张和手术室经常保持前屈 位引起的颈椎病很普遍。
职业防护是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中 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1、绷紧职业安全这根弦。 2 、要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 3 、增强自身抵抗力,接种各种疫苗。 4、好习惯是保护神 。
?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重视职业性血源性疾病感
染的危险。尽管你所接触的病人导致你感染的
机率相当低,但是不等于0…
历史
有记载的医源性感染
? 1924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白喉 ? 1949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肝炎 ? 1984年,美国首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HIV ? 1987年,意大利首例ICU护士感染HIV ? 1992年,美国医生被留置针扎伤HIV ? 2003年,美国报道实验室感染HIV+HCV ? 2009年,我国广东某医院某护工感染HIV…
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
主要内容
?认知 ?现状 ?原因分析及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及处理要点
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 因职业原因暴露在某种危险因
素中,有感染或引发某种病的潜在危险。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在从
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 一类职业暴露。
例如连云港、南通和镇江市 3所三级医院中工作 满一年的护理人员 ,共39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4.7%的护理人员发生过针刺伤 ,年人均刺伤 2.5次 ;78.1% 的人被污染针头所伤
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 显示,影响针头刺伤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危险性因素包括: 1、刺伤的深度; 2、针头的性质(空心比实心更危险); 3、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
护士, 17, 65%
护士 护理员 医生 检验师
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避免职 业暴露已经近在眉睫! 护理人员位于职业暴露高危人群之 首。
护士常见职业暴露
针刺伤 化学药物损害 腰背损伤 机体功能障碍
造成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风险因素
1.防护意识淡漠 2.手卫生不规范 3.安全注射操作不规范 4.医疗废物处置不当
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
4、针头刺伤了静脉和动脉; 5、污染源来自感染早期和晚期艾滋病病感染
者(病毒载量高); 6、引起感染的因素: 7、病菌种类; 8、什么样的接触(接触方式); 9、接触的血量; 10、接触时病人血中的病毒量;
医疗废物处理安全意识
常见感染性职业暴露
①病毒:是最常见的感染性危险因素,临床 上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为主 ②细菌: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 葡萄球菌(MRSA )、链球菌、肺炎球菌、 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这些危险动作,你停止了吗 ?
某护士为乙肝病人拔静脉输液针, 因为知道此病人是乙肝患者,所以非常 小心… 拔完针后,由于害怕被扎伤,捏住输 液器末端将其提出病房,悬在空中的针 头正好将路过的另一名护士扎伤…
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
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 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 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调查共计 8328 名医务人员 发生锐器伤人员 3149 名 合计发生锐器伤次数 12232 次 血源性传播疾病次数 941 次 实际开放床位数 2966399 张 每百床年发生锐器伤 150.51 (美国40/ 每百床年)
发生职业暴露人员的分布图
检验师, 1, 4%
医生, 7, 27%
护理员, 1, 4%
现状
医务人员因职业关系,接触致病因子的 频率高于普通人群,发生的院内感染是普 通人群的2倍。
针刺伤或锐器伤对医务人员的威胁时 刻存在。据卫生部统计,健康的医务人员 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
现状
2009 年国家卫生部在陕西省 11 家医院进行了医务人 员针刺伤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
染。
?医务人员、病人、其他人接触病人体
液、污物、处理污物的操作时应戴手 套。
不同手套的用途:
1、塑胶薄膜手套:大部分常规性操作、清洁 卫生、清洁血清。
2、橡胶手套:需手指灵活度高的操作、静脉 穿刺。
3、无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时;手术、接产 换药、插尿管、特殊病人护理操作时。
对高危患者的防护
? 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
护士只要平时养成严格遵守安全操作 程序的好习惯,就会防患于未然。 1.注意正确的工作姿势,合理休息。 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及腰椎间盘的保护。 2.每天穿着医用弹力袜,预防下肢静 脉曲张;
其他职业暴露 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措施
心
理 工
压
缺
作乏
力
提工 升作
负 与责
参任
与和
荷 机危
会险
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定期组织护士学 习心理健康知识, 或进行心理指导, 学会 调整自身心态, 应对压力的有效方式, 掌 握减压的方法, 如放松、回避、疏泄、转 移、自我暗示、锻炼等
防护意识淡漠
?防护教育不到位 ?超负荷工作 ?临床经验欠缺
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
注册护士、专科护士<临床聘用护士 临床聘用护士<实习护生 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
如何预防?
增强意识
? 手卫生意识 ? 标准预防意识 ? 安全注射意识 ? 医疗废物处理安全意识
手卫生意识
安全注射
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 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 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注 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 的注射。
头扎伤事故发生。
?自有医护工作以来,医护人员就不经意地
暴露在这些病原菌地威胁之下。
感染机率
? 如果你被感染HBV血液的针头扎伤而又未经免疫
的话,你感染的几率为6—30%;如果该病人乙 肝e抗体呈阳性,你感染的几率为27—43%。
? 有十四个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你被HIV污染的针
头扎伤,受感染的几率是0.29%。
?随着各项技术的执行,无形中也增加了由血液暴
露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
?每年你所接触的大量病人以及你数以百次可能的
被血液感染的潜在危险,其严重后果是什么?你 想过吗?
发生频率
?每30秒钟,在你和你的同行中便会发生一
次职业暴露。
?每30秒钟,便有一名医护人员被污染的针
头扎伤。
?每30秒钟一次也就是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
全球名列前茅的是金葡菌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鲍曼不动杆菌
绿脓杆菌
对高危患者的防护
HIV
AIDS
高危患者
HBV
HCV
对高危患者的防护
? 戴口罩,手套,穿隔离
衣,必要时带防护眼镜
? 洗手 ? 手部皮肤破损时,使用
创可贴及双层手套
? 手套污染及时更换 ? 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原则
手套的使用
?手套的作用:屏障作用,防止交叉感
衣物溅污或浸泡的处置
迅速、敏捷的按常规脱去污染的帽 子、口罩、工作服。 用流动的净水冲 洗污染部位
放射性职业暴露
长期接触CT、X线、激光、红外 线及紫外线等会增加致癌的危险性、 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皮肤红斑,紫 外线眼炎,臭氧中毒等。
防护措施
? 环境保护 ? 放射性源的防护
化学性职业暴露及其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类:
?感染性职业暴露 ?放射性职业暴露 ?化学性职业暴露 ?其他职业暴露
80~90% 为 针刺伤暴露
感性认识
?每毫升血液中含HBV病毒就有一亿个感染剂量. ?感染HIV只需1.4毫微升血液,HBV只需0.4毫微
升血液。
我们的世界
?每年有数百万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和各种侵入
性手术治疗。也许你就是这项技术的执行者。
1.化学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 毒剂等
2.化疗药物配制过程中,皮肤接触或吸入 3.抗肿瘤药物的潜在身体危害
防护措施
1.配制化学消毒剂时,要戴口罩、帽子及手套,避 免直接接触。消毒剂如不慎溅到皮肤上或眼睛里, 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
2.配制及更换化疗药物时,做好必要的防护。 3 .处置被污染的排出物时,应戴口罩、手套,化验
? 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 ? 污染物品必须及时消毒处理 ? 做好解释,取得合作。操作尽量集中 ? 侵袭性治疗及护理要点 ? 废弃的锐器及针头处理
手局部针刺伤的处置
镇静,迅速
挤压受伤部位
冲洗伤口
消
毒
受
伤
如有感染
部
检查化验报告
位
上报医院感染科
填写针刺伤登记表
污染物喷溅眼或粘膜的处置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部位15min。
尿时应在瓶上作标记。 4 .给化疗病人做口腔护理时、晨晚间护理时应戴手
套、口罩。
其他职业暴露
? 意大利一项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由于负
重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 为8.4%.临床护士在工作中,体力劳动多, 强度大,容易扭伤腰背,造成自身损害。
? 我国临床护士的疾病调查发现:下腰背
疼痛、静脉曲张和手术室经常保持前屈 位引起的颈椎病很普遍。
职业防护是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中 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1、绷紧职业安全这根弦。 2 、要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 3 、增强自身抵抗力,接种各种疫苗。 4、好习惯是保护神 。
?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重视职业性血源性疾病感
染的危险。尽管你所接触的病人导致你感染的
机率相当低,但是不等于0…
历史
有记载的医源性感染
? 1924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白喉 ? 1949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肝炎 ? 1984年,美国首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HIV ? 1987年,意大利首例ICU护士感染HIV ? 1992年,美国医生被留置针扎伤HIV ? 2003年,美国报道实验室感染HIV+HCV ? 2009年,我国广东某医院某护工感染HIV…
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
主要内容
?认知 ?现状 ?原因分析及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及处理要点
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 因职业原因暴露在某种危险因
素中,有感染或引发某种病的潜在危险。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在从
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 一类职业暴露。
例如连云港、南通和镇江市 3所三级医院中工作 满一年的护理人员 ,共39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4.7%的护理人员发生过针刺伤 ,年人均刺伤 2.5次 ;78.1% 的人被污染针头所伤
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 显示,影响针头刺伤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危险性因素包括: 1、刺伤的深度; 2、针头的性质(空心比实心更危险); 3、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
护士, 17, 65%
护士 护理员 医生 检验师
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避免职 业暴露已经近在眉睫! 护理人员位于职业暴露高危人群之 首。
护士常见职业暴露
针刺伤 化学药物损害 腰背损伤 机体功能障碍
造成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风险因素
1.防护意识淡漠 2.手卫生不规范 3.安全注射操作不规范 4.医疗废物处置不当
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
4、针头刺伤了静脉和动脉; 5、污染源来自感染早期和晚期艾滋病病感染
者(病毒载量高); 6、引起感染的因素: 7、病菌种类; 8、什么样的接触(接触方式); 9、接触的血量; 10、接触时病人血中的病毒量;
医疗废物处理安全意识
常见感染性职业暴露
①病毒:是最常见的感染性危险因素,临床 上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为主 ②细菌: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 葡萄球菌(MRSA )、链球菌、肺炎球菌、 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这些危险动作,你停止了吗 ?
某护士为乙肝病人拔静脉输液针, 因为知道此病人是乙肝患者,所以非常 小心… 拔完针后,由于害怕被扎伤,捏住输 液器末端将其提出病房,悬在空中的针 头正好将路过的另一名护士扎伤…
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
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 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 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调查共计 8328 名医务人员 发生锐器伤人员 3149 名 合计发生锐器伤次数 12232 次 血源性传播疾病次数 941 次 实际开放床位数 2966399 张 每百床年发生锐器伤 150.51 (美国40/ 每百床年)
发生职业暴露人员的分布图
检验师, 1, 4%
医生, 7, 27%
护理员, 1, 4%
现状
医务人员因职业关系,接触致病因子的 频率高于普通人群,发生的院内感染是普 通人群的2倍。
针刺伤或锐器伤对医务人员的威胁时 刻存在。据卫生部统计,健康的医务人员 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
现状
2009 年国家卫生部在陕西省 11 家医院进行了医务人 员针刺伤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
染。
?医务人员、病人、其他人接触病人体
液、污物、处理污物的操作时应戴手 套。
不同手套的用途:
1、塑胶薄膜手套:大部分常规性操作、清洁 卫生、清洁血清。
2、橡胶手套:需手指灵活度高的操作、静脉 穿刺。
3、无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时;手术、接产 换药、插尿管、特殊病人护理操作时。
对高危患者的防护
? 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
护士只要平时养成严格遵守安全操作 程序的好习惯,就会防患于未然。 1.注意正确的工作姿势,合理休息。 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及腰椎间盘的保护。 2.每天穿着医用弹力袜,预防下肢静 脉曲张;
其他职业暴露 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措施
心
理 工
压
缺
作乏
力
提工 升作
负 与责
参任
与和
荷 机危
会险
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定期组织护士学 习心理健康知识, 或进行心理指导, 学会 调整自身心态, 应对压力的有效方式, 掌 握减压的方法, 如放松、回避、疏泄、转 移、自我暗示、锻炼等
防护意识淡漠
?防护教育不到位 ?超负荷工作 ?临床经验欠缺
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
注册护士、专科护士<临床聘用护士 临床聘用护士<实习护生 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
如何预防?
增强意识
? 手卫生意识 ? 标准预防意识 ? 安全注射意识 ? 医疗废物处理安全意识
手卫生意识
安全注射
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 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 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注 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 的注射。
头扎伤事故发生。
?自有医护工作以来,医护人员就不经意地
暴露在这些病原菌地威胁之下。
感染机率
? 如果你被感染HBV血液的针头扎伤而又未经免疫
的话,你感染的几率为6—30%;如果该病人乙 肝e抗体呈阳性,你感染的几率为27—43%。
? 有十四个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你被HIV污染的针
头扎伤,受感染的几率是0.29%。
?随着各项技术的执行,无形中也增加了由血液暴
露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
?每年你所接触的大量病人以及你数以百次可能的
被血液感染的潜在危险,其严重后果是什么?你 想过吗?
发生频率
?每30秒钟,在你和你的同行中便会发生一
次职业暴露。
?每30秒钟,便有一名医护人员被污染的针
头扎伤。
?每30秒钟一次也就是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
全球名列前茅的是金葡菌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鲍曼不动杆菌
绿脓杆菌
对高危患者的防护
HIV
AIDS
高危患者
HBV
HCV
对高危患者的防护
? 戴口罩,手套,穿隔离
衣,必要时带防护眼镜
? 洗手 ? 手部皮肤破损时,使用
创可贴及双层手套
? 手套污染及时更换 ? 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原则
手套的使用
?手套的作用:屏障作用,防止交叉感
衣物溅污或浸泡的处置
迅速、敏捷的按常规脱去污染的帽 子、口罩、工作服。 用流动的净水冲 洗污染部位
放射性职业暴露
长期接触CT、X线、激光、红外 线及紫外线等会增加致癌的危险性、 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皮肤红斑,紫 外线眼炎,臭氧中毒等。
防护措施
? 环境保护 ? 放射性源的防护
化学性职业暴露及其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类:
?感染性职业暴露 ?放射性职业暴露 ?化学性职业暴露 ?其他职业暴露
80~90% 为 针刺伤暴露
感性认识
?每毫升血液中含HBV病毒就有一亿个感染剂量. ?感染HIV只需1.4毫微升血液,HBV只需0.4毫微
升血液。
我们的世界
?每年有数百万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和各种侵入
性手术治疗。也许你就是这项技术的执行者。
1.化学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 毒剂等
2.化疗药物配制过程中,皮肤接触或吸入 3.抗肿瘤药物的潜在身体危害
防护措施
1.配制化学消毒剂时,要戴口罩、帽子及手套,避 免直接接触。消毒剂如不慎溅到皮肤上或眼睛里, 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
2.配制及更换化疗药物时,做好必要的防护。 3 .处置被污染的排出物时,应戴口罩、手套,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