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课堂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课堂主人
作者:鲁秉仓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69期
课堂是学生自由挥洒的舞台,是学生自我成功的天堂。
而这一切转变的关键在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拉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
根据中心学校制定的三五二教学模式,就是一堂课的四十五分钟:教师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堂课的30%即十三分钟,50%即二十三分钟完全交给学生活动,20%即九分钟巩固训练。
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自主探究,放手质疑
自主探究,放手质疑。
只要教师给学生探索的权利和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索中显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赖自己的学生,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放手"并不是说撒手不管,教师应在此之前给出探究的"范围",比如:初学一篇课文老师可让学生自学生字,看看你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把它记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作顺序是什么?从中领悟到了什么?这样来使学生的自由探究有一定的目的性。
在学生充分自探之后,采取汇报成果的方式谈自己的所获和所疑。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要快速反应,恰当处理,对于学生谈得不够深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在自主的课堂内全力达到自己的至高点,取得成功。
二、课内外学习相结合
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差的教师只教语文知识,好一点的语文教师教语文学习方法,最好的教师提供学习资源。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使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使课内外学习相结合,作到"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
在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将课内外知识相结合的。
课前给每位学生发给本课的导学案布置预习,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并给出了几种查阅的途径。
由于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上课时又通过交流学生增进了对鲁迅的和崇敬和爱戴。
在交流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用归纳性的语言讲述,这又很好的训练了学生抓重点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合理评价,让学生享受快乐语文
新课标理念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发言要给予合理的评价,即使是对待学生的不足,评价也要"忠言顺耳",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
每一个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各种因数的不同,在认识方式、认识发展和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说"你能行,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我会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回答后"我说:我知道你一定行,请你上台来大声说给同学听"回答后我对他说:你回答得比老师的还好......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关怀,从而以更大的活力投入学习中。
这样,无数个亮点汇聚到一起,在我们的课堂中燃烧,整个课堂也便在孩子们的一次次成功、一份份自信、一回回期待中愉快地度过!
四、走进生活,课堂会更精彩
生活即教育,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外延。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当学习以生活为后盾时,学习就会发出生命的活力。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调动与生活相关的东西,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实现生活经验与文本材料的整合。
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课堂中的精彩往往缘于生活与教学的整合。
有一天中午,我一走进教室,发现鲁金瓶讲《2012》的电影故事。
我决定以次指导学生作文。
我问:同学们你们听懂了鲁金瓶讲的故事吗?"你们听到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学生们的眼里流露出恐惧的神情。
我问他们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
接着我引导学生讲解环境污染方面的知识。
好多学生也说出了在我们家乡也存在好多环境污染等问题。
通过激烈的评论后,我以"保护环境"为题,要求他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写一篇作文。
学生基本都能顺利完成,且文句通畅,表达生动。
五、重研读课文,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合作学习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合理搭配。
学习时,将自学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并讨论解决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每个人既是先生,又是学生,彼此合作,相互启发。
教师在这时可相机点拨、补充、纠正。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例如我在教学《少年闰土》第二课时这节课,我以学生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在初读研究环节,我出示弹性式填空,"(机智、勇敢、见多识广、自由、健康、可爱等)的少年闰土。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6--16自然段,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填,也可自己想,可以填一点,当然更欢迎填几点。
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研读课文。
在交流中,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丰富填空内容,以较短的时间在整体上感知了教学内容,凸现少年闰土的形象;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读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六、情境教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创设合适的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情景之中与作者、与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雪地捕鸟"这一段落时,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一部分的内容,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
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让学生来演一演,做一做闰土是怎样捕鸟的。
学生通过一边做一边讲,对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
在这堂课的收尾阶段,当学生学懂了闰土给"我"所讲的新鲜事,"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我出示离别图,引导想象:好朋友就要分别了,他们手拉着手,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我"会对闰土说些什么呢?闰土又会对"我"说什么呢?同学们反应积极,于是,在交流时,我又让他们演了一演。
在表演、观看、评价的过程中,全班学生都感受到了"我"和闰土那种依依不舍之情,对文章中心的体会也就更深刻了。
在课程改革试验中,教师走下讲台,从控制学生转变为依靠学生,从传授者转变为合作者、服务者、引领者,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课堂的主人。